《田中一光設計的覺醒》讀後感及摘抄

《田中一光設計的覺醒》讀後感及摘抄

  今天讀完了田中一光先生的這本文集。

  書中的文章都不長,路上床前順手翻開一頁就能開始讀。回想起曾經在北京的地鐵裡和荷蘭的火車上,本來是浮躁的環境,讓人很難隨意就扎進書裡,卻能多次片刻間被文中寥寥數語"秒殺",特別受感動。要是能這麼入了夢鄉,延長這感動的時間,那真是件美事兒!我有一邊看書一邊劃的習慣。這本恐怕是被我劃的最花的一本了。即便如此,合上末頁,覺得只領會了表層,意猶未盡。真想馬上再重溫一遍!

  大多數介紹設計作品的書或文字,都採取直線式的介紹方式。某位設計師一步步走下來,然後有了最後的設計作品。但凡寫過簡短的作品介紹的人都清楚,這種介紹方式,看似是條理清晰,符合邏輯的,當然這也是由於各種(潛在)甲方的限制,卻不一定能反映出設計過程中所受到的各種因素的影響,以及過程中的隨機性。不過,我以前所接觸的各種書、雜誌,大多是這樣了。(恐怕是主題需要集中的緣故,而文集的主題可以相應的散開來。)也曾感嘆過,其實它們並沒有展示出,或教給我真實的思考和設計過程。因為我只看到那隻結成的蘋果,以及其所在的那枝枝幹,以及部分根莖等。但是看不清整棵供給養分的大樹,更不知土壤、大氣等環境。

  之前對田中先生的作品,也只是膚淺的'知道那些特徵鮮明的幾何形。但這本書為我展示了其後的大樹。正所謂"未知的已知"。先生回想著他從小觀看歌舞伎的日子,借品茶、品嚐料理、介紹他認為是"日本設計之源"的琳派繪畫等娓娓道來令他醉心的日本美學和其與西方美學的異同。(這讓我非常希望能去京都做一次深度遊!)文中多次探討西學東漸對日本戰後社會發展的諸多影響,以及國際化背景下日本設計何以體現獨特的日本文化。這對國內當前的設計行業發展狀況也很有借鑑價值。其中很多問題和想法,也常浮現在自己頭腦裡。讀時覺得自己很被理解,時而又豁然開朗。先生生活體驗與設計思考的高度融合令人佩服和羨慕。"設計師工作的原點是觀察。"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讀完一段一抬頭,覺得眼睛似乎變亮了,耳朵也更靈了,感官放大,頭腦也自由起來,好像事物若隱若現的關聯馬上就可以一一呈現在面前。而一處意外的關聯往往會成就一個設計靈感。只是,這感覺轉眼即逝了。

  田中先生文筆樸實細膩,字裡行間透著令人陶醉的淡淡香氣。我想他肯定是個"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肯定也是個從不停止思考的可愛工作狂老頭子。彷彿我能看到他每天站在街頭的人流中,衝著某處街景出神的樣子。

  總之這是本很叫人享受的書。下面摘抄幾段我劃過的段落,和大家分享。

  我的二十一世紀(1993)

  人就是有這種天性,在痛苦的時候,會想著或許明天一切就會好起來,而在幸福的時候又會隱隱不安於未來可能遭遇的不幸。

  在古代的日本,有一種叫做"空寂"的美學。破損的茶碗被用金色的漆修補,而漆本身的美滲入到茶碗中。這種以破損後修補而成的茶碗為自豪的觀念,蘊含著至深的哲理,讀後感《《設計的覺醒》田中一光.讀後感+書摘》。所謂世界只有物質是無法成立的,顯示的或許就是這種強烈對比中的自豪。

  我認為,思考受傷地球的再生,重新認識非西歐文明,脫離整齊劃一的歐陸風格,控制對舒適的過度追求,減少華而不實的國際交流,彌合由認知不同而產生的思想衝突,找回對非光滑閃亮之物品的審美等,這些都是二十一世紀設計的最大課題。

  一個人的創想之旅(1987)

  設計師工作的原點是觀察。觀察世界,觀察人類,觀察文化。

  只是,這樣的旅行一定要一人獨自完成,萬萬不可結成團隊。因為如果不是一個人行走,是吸收不到有助於設計的養分的。而越是單獨行動,才越有機會更多地和人和物接觸。

  說到三角形,森英惠的蝴蝶形標誌上也有三角形的翅膀。這個標誌是1987年森英惠大廈竣工典禮的象徵,是我為其海報和內部指示所做的設計。蝴蝶是象徵森英惠的重要主題。

  那個時期的我,正著手於康定斯基的海報,便想到"如果是康定斯基,他會怎樣處理蝴蝶?"於是我嘗試將蝴蝶的曲線用直線去描繪。雖然把森英惠和康定斯基聯絡在一起實在沒有一點理由,但康定斯基確實給了我意外的啟示。

  再如,我曾在為書籍做裝幀設計而毫無頭緒時,轉而在展示設計的工作中得到了裝幀的靈感。我也曾在閱讀音樂評論時,試著將"音樂"二字替換成"設計",從而發現全文即變成了對設計的評論,由此得到新鮮的感觸。

  我的手邊常會同時進行各種流派風格完全不同的工作,從柔軟到硬實的都有。各式各樣的工作一起品嚐起來,漸漸就不分彼此,每項工作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淡。因此,原本毫無關係的A工作和B工作,有時候會意外地發生有趣的聯絡。蝴蝶與康定斯基的關係就類似於此吧。

  越高水準的設計師,就越豐富地在腦中積累著這樣的創想啟示。

  設計與日本文化(1987.10.20)

  只要是對人類的生活方式有著認真的思考,那麼即使是做行政或是商務工作的人,也會具有與時代同行的設計感受。而如果在社會和生活中適當發揮出這種感受,就會增添生活的設計感並形成高度的文化。

  例如每到秋天,日本人就會推出一些以"吹葉"[譯者注:"吹葉"用在料理上是指將不同顏色和口味的食材融合在一起的什錦拼盤]為名的料理和點心。它描繪了這個季節落葉紛飛、蘑菇長成、果實滾落,以及落葉被秋風吹到一起時的獨特美感。這一幕在西洋人的眼中也許只是一堆無用的垃圾,而日本人卻把這些看似不得不掃掉的枯葉比作栗子、銀杏和蘑菇,美不勝收地放在盤中。這種美感意識並非來自大陸型文化,它是日本人所獨有的。因此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和再認識這種典雅的美感。

  如果今後日本在經濟上更加富裕,文化也可以逐漸被世界認識的話,那麼什麼才是日本可以向世界傳達的?這將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我想我們不該忽視了明治以後的現代主義,而應當更加珍惜它。比如在國外介紹日本的時候,總是禪學、茶道、花道、歌舞伎或能樂這一類的東西,而之後卻突然變成汽車、電視、電腦等內容的話,會讓人感覺日本像是個神秘的國家,就是因為少了中間的部分。

  爵士樂與色彩(1971.8)

  音樂的美也是不穩定而容易消逝的。聽覺的感動最終化作了一種虛幻的記憶而銘刻在我們腦海中。這一點也和色彩十分相似。

  在演奏會上深深震撼了我們的音樂,一旦被刻錄到無機的黑膠唱盤上,那種感動的情緒就好像打了折扣一般平淡了。顏色久了會褪卻,唱片久了會磨損,這些只是微妙的物理現象。然而顏色的隱匿、音樂的流逝還會因為觀眾和聽眾這方的不同而出現變化。所以我覺得,真正的美無法被分析和管理所儲存,而只能永遠存在於幻想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