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習題練習

中學語文習題練習

  練習包括兩種練習:學生學習課文後,為了加深理解記憶而進行的習題練習和工人士兵等人為了獲得熟練技巧而經常進行某種動作的實踐技巧練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語文習題練習,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中學語文習題練習 篇1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30分)

  一、看拼音,寫出相應的字詞。(5分)

  jù pà líng hún dào qiè yòu huò jǐn shèn

  二、讀拼音,用“”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2分)

  (1)墜(zuì zhuì)落山澗排山倒(dào dǎo)海

  (2)民族英雄個個頂天立地,從不低頭折(zhé shé)節。

  經過了這麼多的磨難(nàn nán),毛主席一顆為黨為民的心人人皆之。

  三、詞語大本營

  1、將下列詞語補充完整,再從中選擇恰當的詞填在括號裡。(4分)

  驚心動()力()狂瀾()不猶豫

  再接再()夜以()日不容爭()

  句子:經過他()地工作,終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希望他以後能()。

  2、請另寫兩個自己喜歡的四字詞語:、(2分)

  3、選擇恰當的關聯詞填在括號裡。(3分)

  不是……而是……雖然……但是……即使……也……

  A、從他的眼睛裡表示出來的()憤怒,()悲哀。

  B、()鯨的體形像魚,()它不屬於魚類。

  C、()困難再多,他()會完成這項任務。

  四、句子萬花筒。(補充句子或按要求填寫)(5分)

  1、愛親者,不敢惡於人;

  2、________________,萬事功到自然成。

  3、悠悠天宇曠,

  4、我本來看好我們國家的男子籃球隊的,可自從開賽以來,球隊一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歇後語),令我失望透了。

  5、寫一副對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變換句子。(3分)

  1、中國的漢字生髮出無窮無盡的變化。(寫成打比方的句子)

  2、還有什麼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改成陳述句)

  3、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縮句)

  六、本學期學了不少的古詩詞,請把你最喜歡的一首默寫下來。並說說喜歡的原因。(4+1=5分)

  我喜歡的原因:

  七、根據下列語境,訴說你的真情。(4分)

  1、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的輝煌令我們無比自豪,可是卻在短暫的時間內被可惡的侵略者給毀滅了,此刻你最想說:

  2、透過學習,大家對我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一定有了很深的認識和了解吧,如果讓你用一句話來讚揚毛主席,

  你會說:

  八、本學期你參加了哪些語文活動,請選一個作答。(2分)

  活動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收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閱讀積累與運用(30分)

  一、閱讀《地震中的父與子》片段,回答問題。(15分)

  就在他挖掘的時候,不斷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痛哭並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後,便絕望地離開了。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幫助我?”沒有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消防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人們搖頭嘆息著走開了,都認為這位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於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到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1、給文章的最後一段加上標點符號。(2分)

  2、“礫”字用音序查字法應查,用部首查字法應查部。(1分)

  3、“失”的意思有:①失掉;過失②沒有把握住③找不著④改變常態⑤沒有達到目的文中有兩個帶點的“失”字,第一個取意思(),第二個取意思()。(1分)

  4、你認為這幾個自然段主要是寫什麼?(2分)

  5、用“~~”畫出描寫父親外貌的句子。(1分)

  課文為什麼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讀一讀文中畫“——”的句子,為什麼不直接寫挖了36小時?(2分)

  7、想象填空:阿曼達在廢墟下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會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寫法學習指導與運用。(2分)

  課文中大量描寫了人物的語言和動作,請你也試著對自己進行一段語言、動作描寫,突出重點,詳略得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外閱讀《我不能忘掉祖國》,回答問題。(15分)

  我不能忘掉祖國

  1908年,宋慶齡15歲,就進了佐治亞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學,她是個文靜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將來要為窮苦的祖國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奮地學習。

  有一次,班裡要討論歷史方面的問題,她認真地(搜收)集資料,認真地思索,做了充分準備。

  在討論會上,一位美國學生站起來發言。他說:“我認為歷史的發展是難以估計的。你們看,那些所謂文明古國,譬如亞洲的中國,已經被歷史淘汰了,人類的希望在歐洲,在美洲,在我們這裡……”

  這時,坐在前排的宋慶齡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她緊鎖雙眉,耐心地聽著美國同學的發言。

  那位同學剛講完,宋慶齡就站起身來。教室裡立刻靜下來了。宋慶齡顯得有些激動,但她仍然用(溫和柔和)的聲調說:“歷史確實是在不斷變化的,但它永遠屬於億萬大眾。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沒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說中國像一頭沉睡的獅子,但它決不會永遠沉睡下去。總有一天,東亞睡獅的吼聲將(震動振動)全世界!因為它有廣闊的土地,勤勞的人民,悠久的歷史,富饒的物產,有無數革命志士,為了它的振興正在進行著(堅艱)苦卓絕的鬥爭!”

  教室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交口稱讚:“說得好,以理服人。”“這些話多麼有力量!”

  宋慶齡雖然身在國外,但她時時刻刻關心著國內的情況,她常對同學說:“我不能忘掉祖國,我對祖國充滿了理想和希望!”

  1、用“﹨”劃去文中括號裡錯誤的字和詞。(2分)

  2、聯絡上下文解釋帶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淘汰——交口稱讚——

  3、就短文的`題目,請你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並自己試著回答。(2分)

  問題:

  回答:

  4、仔細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1)宋慶齡說:“中國沒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為什麼對宋慶齡的發言“交口稱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最後一句話表達了宋慶齡的什麼樣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了這篇文章之後,你想到了本學期學的哪篇課文?此時,你有什麼感受和啟發?(3分)

  第三部分:習作(35分)

  一、小練筆。(5分)

  有的人“走遍天下書為侶”,你呢?你喜歡讀書嗎?對讀書你有什麼看法嗎?趕快寫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吧!(50—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習作練習。(30分)

  提示: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你一定享受過濃濃的親情。請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向你的親人訴說你的真情,表示對他們的謝意。題目自擬,寫出真情實感,語句通順。(不少於400字)

  中學語文習題練習 篇2

  蘇州園林(14分)

  蘇州園林裡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遊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佈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樑。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樑,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佈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裡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小題1:全段首句與其他句子之間構成__ ___關係。這段文字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何作用?(5分)

  小題2:這段文字意在說明:(2分)

  小題3: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佈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樑。這句話中加點詞能否去掉,為什麼?

  小題4:“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一句中“藝術”與“技術”可不可以調換位置?為什麼?

  參考答案:

  小題1:總分(1分) 分類別(2分)運用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使我們對蘇州園林有了清晰明瞭的瞭解,層次清晰,條理清楚。

  小題2:蘇州園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著眼於圖畫美

  小題3:加點的詞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就改變了句子的意思,太絕對,(2分)這些限制性的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分)

  小題4:不能,“藝術”指創造美的方法,“技術”指生產操作方面的技能,“藝術”包括“技術”且高於“技術”,(1分)本文這樣寫是為了突出強調其藝術美。(1分)如果調換,就變成了強調技術而把建築藝術放在了次要的位置,這與本段說明蘇州園林藝術的中心不一致。(2分)

  中學語文習題練習 篇3

  一、基礎訓練

  1、下列加黑字中注音有兩處錯誤的一項是( )。

  A、搓捻(cuōniǎn) 恍然(huǎnɡ) 遷徙(xǐ) 鑰匙(yuè)

  B、綻開(zàn) 譬如(pì) 覓食(mì) 預兆(zhào)

  C、截然(jié) 繁衍(yán) 噴水(pēn)利爪(zhuǎ)

  D、漲紅(zhànɡ) 築巢(cáo) 遨遊(ào) 棲息(qī)

  2、下列句子中出現兩個錯別字的一項是( )。

  A、這些字使整個世界在我面前變得花團綿簇,美不勝收。

  B、我穿過落英繽紛的花雨,走近大樹,站在那裡楞了片刻。

  C、直到有一天,抵檔不住那繁花滿枝、香味撲鼻的含羞樹的繡惑後,才克服了……

  D、想起剛才的所作所為,我悔恨莫及,兩眼侵滿了淚水,這是生平第一次。

  3、解釋下列詞語:

  A、不求甚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油然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不可名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冥思遐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詞語中全部是表心情的一項是( )。

  A、唯恐 油然而生 悔恨莫及 企盼

  B、恍然 輕而易舉 冥思遐想 愣著

  C、憤怒 美不勝收 不求甚解 煎熬

  D、苦惱 不可名狀 所作所為 遨遊

  5、海倫·凱勒這個奇蹟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請閱讀課文,根據海倫·凱勒對愛的理解給“愛”下一個定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高訓練

  閱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

  記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問起“愛”這個字的意思。①當時認識的字還不很多,我在花園裡摘了幾朵早開的紫羅蘭送給莎莉文老師。她很高興地想吻我,可我那時除了母親外,不願意讓別人吻我。那時候,莎莉文小姐用一隻胳膊輕輕地摟著我。在我手上拼寫出了“我愛海倫”幾個字。

  “愛是什麼?”我問。

  ②莎莉文老師把我摟得更緊了,用手指著我的心說:“愛在這裡。”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臟的跳動,但對老師的話和動作依然迷惑不解,因為當時除了能觸控到的東西外,我幾乎什麼都不懂。

  【編者按】要想學好數學,多做試題是難免的,這樣才能夠掌握各種試題型別的解題思路。在考試中應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長髮揮。

  課文大致包含兩方面的內容:

  1、莎莉文老師的教育藝術。這其中又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

  ⑴ 莎莉文教育海倫認識每一個事物都有名稱。

  ⑵ 莎莉文教育海倫認識大自然,它有善和美的一面,也有不仁慈、不友好的一面。

  ⑶ 莎莉文教育海倫認識“愛”這樣的抽象名詞。

  2、描寫了“我”──一個好學、聰明、堅毅而情感豐富的女孩。海倫成為不平凡的人,與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的主觀努力的結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