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孔子的語錄大全

有關孔子的語錄大全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孔子的`語錄大全,歡迎閱讀!

  一、德不孤,必有鄰。

  二、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三、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四、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五、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六、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七、不遷怒,不二過。

  八、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九、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十、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十一、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十二、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十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十四、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十五、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十六、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十七、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十八、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十九、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二十、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二十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二十二、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二十三、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二十四、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二十五、執德不弘,通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二十六、巧言令色,鮮矣仁!

  二十七、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二十八、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二十九、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三十、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三十一、君子有諸已,而後求諸人。

  三十二、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三十三、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三十四、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三十五、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三十六、朽木不可雕也。

  三十七、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三十八、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三十九、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四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四十一、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四十二、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四十三、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四十四、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四十五、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四十六、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四十七、不遷怒,不貳過。

  四十八、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四十九、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五十、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五十一、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五十二、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五十三、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五十四、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五十五、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五十六、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五十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五十八、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五十九、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六十一、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六十二、是可忍,孰不可忍?

  六十三、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六十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六十五、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拓展:孔子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潛心致力於古文獻整理,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其思想以“仁”為核心,“仁”即“愛人”,倡導推行“仁政”,且應以“禮”為規範,“克己復禮為仁”;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其深遠。現存《論語》一書,記載有孔子與門人的問答,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