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經典語錄緣分

佛家經典語錄緣分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並使用語錄吧,語錄具有語言簡潔樸素、生動形象、明白易懂的特點。什麼樣的語錄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佛家經典語錄緣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佛家經典語錄緣分1

  1、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2、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3、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4、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5、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6、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7、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8、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於淡泊,樂於寂寞。

  9、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10、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1、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12、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13、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14、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15、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去管別人。

  16、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17、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8、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19、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20、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21、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22、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

  23、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24、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25、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26、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

  27、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汙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28、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29、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30、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31、當你知道迷惑時,並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32、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33、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34、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麼?

  35、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麼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後,你要看什麼都很順。

  36、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37、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38、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39、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40、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41、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42、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43、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44、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45、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46、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47、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淒涼啊!

  48、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捨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49、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50、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51、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52、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53、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瞭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54、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55、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佛家經典語錄緣分2

  1、學佛就是學做人,真正學佛的慈悲、學佛的'智慧。

  2、佛法就是我們生活的方法,輕鬆、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別人,放下我執我愛,慈悲一切眾生,才是佛法的真諦。

  4、面對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煩惱,這叫看破。你要知道,沒有恆常,沒有長久。順境,要安心,逆境還是要安心。

  5、要放下,但不是放棄,不捨棄一個眾生,這叫慈悲,放下一切眾生,這叫智慧。

  6、當你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時,實際上你是在最高處。當把自己放在最高處時,實際上你是在最低處。

  7、真正的慈悲在於愛別人,不是愛自己。

  8、唸佛、持咒,嘴上念,心裡不念,有什麼用呢?修行的圓滿不在於表相的改變,不在於形式,主要是心的改變。

  9、愚者為自己,因此煩惱、痛苦。智者為別人,因此幸福、快樂。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沒有什麼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脫。

  11、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夠,別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來的,你不挑哪有那麼多毛病。

  12、不要總是牽掛,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福報,盡到你的責任和義務就行了。

  13、別人傷害你,愉快的承受,無怨無恨,才能了結怨恨,不再繼續結怨。

  1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5、什麼是善惡?一切為自己就是惡,處處為別人就是善。

  16、福報不是求來的,是修來的。痛苦煩惱不是別人給你的,是你自己找來的。

  17、心的轉變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想解脫,希望活得快樂,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念時念心,觀時觀心,這就是修行。

  18、智慧是沒有煩惱的,慈悲是沒有敵人的。

  1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辦法。只要認真修,堅持修,就一定會解脫,一定能成佛。

  20、只有得到暇滿的人身才能解脫,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千萬不要虛度此生。

  21、真正的快樂不是你擁有的多,而是你計較的少。

  22、慾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麼都有了,一切如夢如幻,有什麼可執著的。

  23、一切境都是由內心呈現的,不要跟著跑,跟著境轉就是奴才,沒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讓一切境隨心轉,這叫大自在。

  24、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說的話都靠不住,不要當真,你要當真,決定要上當。

  25、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執我愛。饒益一切眾生,承辦眾生的利益才是快樂的源泉。

  26、你什麼時候隨緣,什麼時候就順利。當你無所求時,才會無所不有。

  27、寂靜處不在山上,也不在廟裡,只要有一顆清靜的心,到處都有寂靜處,到處都是淨土。

  28、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會上修,修怎樣做人,怎樣處事,怎樣對境。想逃避現實是不可能的,智慧是歷煉出來的。

  29、能看到自己的缺點最殊勝,能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解脫。

  30、除了你自己的心,哪裡有淨土呀!心淨土淨,不要向外找,什麼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31、內心的快樂是真正的快樂,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32、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見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見性。

  33、一切隨緣就叫解脫。不執著、不攀緣,苦樂完全取決於自己。

  34、自性就是一個完全自然的狀態,完全放鬆,沒有任何所求,來也自然,去也自然,順其自然,不取不捨,無求無慾,保持一種安祥的狀態。

  35、佛法就是解脫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臥都是修行,工作、學習都是修行,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心,老老實實地認真修。

  36、不依止善知識,就不能成就,沒有上師就沒有佛,一切諸佛都是依止上師而成佛的。

  37、不知什麼是佛,沒有目標,盲目地念佛,唸了好幾年,還照樣分別、執著。真正的佛在哪?清靜心就是佛,清靜心是什麼?用智慧放下一切。

  38、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個起心動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誰也障礙不了你。

  39、真正隨緣了才能順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40、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還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嗎?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嗎?不攀任何緣,就能順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沒有,放下了才有。

  41、為什麼活得累?是因為你的心四處漂泊,沒有歸處,找不到家,沒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帶回自己的家,讓他好好休息,就輕鬆自在了。

  42、整個宇宙是我家,所有的眾生都是我的家人。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眾生的痛苦,給予一切眾生安樂。

  44、菩提心是為度化一切眾生而修持成佛。

  45、無論做什麼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東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別的哪有什麼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發出來了,無論做什麼都有功德,都是為眾生,說話和唸咒沒有區別,說什麼都是咒語,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發自內心的去為眾生著想,為眾生服務,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則,你什麼也得不到。

  48、緣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歡你,有的人不喜歡你,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別人嗎?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執著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礙自己,別的沒有什麼障礙。不相信不可思議的東西,就見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別心念佛是雜修雜念,無分別心念佛是專修專念。

  51、如果你想解脫,好好學佛。佛是大慈大悲,大覺大悟,唸佛就是念心,把心放正、放平,每個起心動念都轉換到正知正念,每個起心動念都是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菩提心。

  52、讀經固然好,讀心更重要。

  53、業力現前時,象洪水一樣不可阻擋,到那時,誰也幫不了你,誰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人承擔。

  54、有病不要怕,機會來了。有病是消業的機會,還債的機會,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機會。有病時發大願,發大心,觀想和我一樣的眾生,他們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擔,很快就會好的。什麼病都能好。

  55、算什麼命,能算出來嗎?除了自己,誰也改變不了你的命運,上師告訴你的是改變命運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脫。

  56、菩提心發出來了,修什麼法都能達到圓滿,一切佛都是一體,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57、我們現在還沒有認識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認識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當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認了自己是佛,沒有絲毫的懷疑,你就成佛了。

  58、很多人信佛,學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會有什麼想不通的了。

  59、正確地認識自己,這叫覺,很多人還沒有認識自己,沒有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認識不到,就是凡夫。

  60、不要回憶過去,不要迎接未來,也不要執著現在。把心自然安住下來,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隨他,不要阻擋他,不要拒絕他。讓他來去自由,放鬆、放下,放到本覺當中,真正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成佛了。

  61、為自己求解脫,還是沒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脫的人,完全為眾生,為度眾生而成佛。

  62、每個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誰都逃避不了,誰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科學家、哲學家解決不了,有錢有權也解決不了,只有用佛的智慧,用佛法的教育,面對現實,什麼問題都能解決。

  63、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迴痛苦,真正清楚瞭解脫的利益,你就會認識到修行的重要。

  64、世人誤將假我當真我,以無常當永恆,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緣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65、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觀心、觀相。追求形式,執著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遠也成不了佛。

  66、你真正從內心發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變命運,冤親債主不會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能度化他,他不會找麻煩,會喜歡你、保護你、幫助你,成為你的護法,這就是改變命運的方法。

  67、所有的苦都源於尋求現世的快樂,而這種快樂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會長久,很快又會消失的。

  68、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師三寶、念念不忘父母眾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69、去掉我執我愛的最好辦法就是發慈悲心,愚者為自己,智者為別人。

  70、得到的越多,煩惱越多,壓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愛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71、形式上學佛、唸佛,實際上求名聞利養,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遠一些,少發俗願,多做利益眾生的事。

  72、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為菩提心,無論修何種法,沒有菩提心,無法獲得解脫,根本沒有成就的可能,若發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夠成佛。

  73、你的善心,就是佛力的加持,就是上師三寶的加持,上師三寶不在別處,就在心中。你的恭敬心,你的誠心,你的信心,就是上師三寶的加持。心不善,心不誠,怎麼求,怎麼拜都沒有用。

  74、對上師三寶的功德生起歡喜心,你自己的相續中也能產生這些功德。你喜歡,你相信,你想得到,這就是信心。

  75、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這就是因果。

  76、請求上師三寶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業障,增加福慧,沒有恭敬心,沒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77、修行要有正知正念,不能盲修瞎煉,正知正念就是調整心態,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善惡在心地,不在表面,一切看發心,看動機,動機善就是善,動機惡就是惡。

  78、開啟你的心胸,放開你的心量,就會變得越來越圓融,越來越豁達。

  79、佛力加持不可思議,找到了解脫的方向,繼續堅持修,認真修,老老實實地修,不能退轉,時時刻刻祈禱上師三寶的加持,就不會有違緣和障礙。

  80、實實在在,老老實實,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這就是佛。

  81、先把自己調整好,不要總想如何去改變別人。

  82、不會尊敬別人,不知道照顧別人,不是真正的學佛人,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就要如何對待別人。

  83、有和就有安樂,就有幸福,一個家庭和睦,這個家庭就幸福美滿,一個單位和諧,這個單位就穩定發展,一個國家和諧,這個民族就強大昌盛,整個宇宙和諧,就會充滿和平、安樂、祥和。

  84、把一切眾生都放在自己的頭頂上,實際上你是在最高處,大家都喜歡你,擁護你,信任你。

  85、讓別人一步,實際上是讓自己一步。

  86、沒有發心,就沒有修行,發什麼心呢?發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沒有這些最基礎的,永遠也解脫不了。

  87、為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是惡,為眾生無論做什麼都是善。

  88、要把修行同生活結合起來,修身體健康,修家庭平安,修工作順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為了眾生,只要是為眾生,修什麼都能得到,一切為自己,求什麼也求不到。

  89、不為他人著想,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

  90、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不尊重別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你。

  91、爭什麼、比什麼、計較什麼?沒有善心,誰都幫不了你,爭也爭不到,比也比不上,計較也沒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愛,你就會自在。

  92、只有開發內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達到生死自在。

  93、幫助我們修心的方法,幫助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叫佛法。

  94、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堅持,尤其是在面臨諸多障礙和干擾時,更要堅持。

  95、認識到我們的所見所聞都是假象,認識到此生都是虛幻,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佛法的真相。

  96、錢多了會壓死你,你承受得了嗎?帶,帶不走,放,放不下。

  97、時時刻刻發悲心,饒益眾生為他人。

  98、珍惜上師,珍惜傳承,珍惜法寶,珍惜人身,珍惜緣分,珍惜光陰。

  99、只有面對現實,你才能超越現實。

  100、上師是父親,壇城是母親,弟子是兒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剛道友必須要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搞好團結,要珍惜這個緣分。

  101、信佛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信因果,就不會有想不通的事。

  102、真正能夠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滿人身,這是生生世世修來的,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錯後以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不要輕易的放棄。

  103、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根本就沒有進入大乘法門。

  104、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礎,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別人考慮,慈悲心就發不出來,更談不上發菩提心了。

  105、好和壞都是自己的心,如果不執著了,一切都是好的,壞的也會變好,如果執著了,看什麼都不好,好的也會變壞了。

  106、如果你有智慧,就不會有煩惱,如果你還有煩惱,那你還是愚者。

  107、慈悲心發出來了,心胸自然就能開啟,煩惱、業障自然而然地就會消失,心胸打不開,永遠活得累。

  108、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有什麼可高興的?有什麼可悲傷的?什麼時候都是一個狀態。

  109、心情好了,你的身體、工作、家庭都會好。

  110、好好地發慈悲心,看每個眾生都那麼可親可愛,然後你才會輕鬆自在。

  111、修行修什麼?修心,唸佛念什麼?念心。

  112、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心就是念心,時時刻刻調整自己的心態就是修心。

  113、淨土不在別處,地獄也不在別處,都在自己的心中。

  114、要去掉自私自利的念頭,時時增長好的念頭,使之成為一種習慣,成為我們的生活,這就是成就,就是淨土,就是佛。

  115、你的身體不屬於你自己,是屬於上師三寶的,屬於眾生的,是普渡眾生的工具,是用來成辦眾生利益的,所以要珍惜。

  116、你的身體是壇城,你要愛護你的壇城、莊嚴你的壇城,讓眾生能生起歡喜心。

  117、修習大乘佛法,不能脫離社會,脫離現實,要在生活,工作、家庭中修,對境練性,對人練心。

  118、解脫是徹底明白,是大智慧,是會解決、處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119、要容納,好壞都能容納,要圓融,凡事都能圓融。

  120、什麼是吉祥圓滿?身心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和睦就是吉祥圓滿。

  121、不能欠別人,只能還別人,多幹點有什麼?少說一句能怎樣?

  122、不讓別人起煩惱、自己也不起煩惱,這叫有修行了。

  123、遇到違緣障礙,可以歷煉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層次,增長你的智慧,有什麼不好?

  124、不能只顧自己,誰也不管,那不是放下,是放棄,那樣會失去眾生,傷害眾生。

  125、財福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

  126、有緣躲不開,無緣遇不到,珍惜緣份吧!

  127、業障不是本性,可以去掉。如同天上的雲,可以散掉。

  128、所有的一切都是佛字的含義,弄明白了佛字,一切都是那麼清淨、平等。

  129、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來!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不理你。

  130、除了你的心,到哪裡去找佛?

  131、放下,是放下妄想和執著,並不是放棄責任和義務。

  132、現代人只知外求,是外道,不是修行。

  133、念觀世音菩薩是念一切諸佛菩薩的慈悲;念地藏菩薩是念一切諸佛菩薩的願力;念文殊菩薩是念一切諸佛菩薩的智慧;念一尊佛就是念一切佛,念一切佛就是念一尊佛。

  134、年齡大,沒文化這些都不是問題,信心不足才是最大的問題。

  135、不發心,怎麼修都是白修,怎麼念都是白念。

  136、不要認為,我是我,佛是佛,這都是分別,就會離開佛,我們和佛是沒有距離的,佛即是我,我即是佛。

  137、觀照自己的心,就是要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做什麼,要隨時將惡的念頭轉換為善的念頭。

  138、修什麼法都一樣,念什麼佛都一樣,不能有分別。

  139、不要總想改變別人,自己要先管好自己,別人自然會尊重你,喜歡你,信任你,擁護你。

  140、佛法就是如意寶,有佛法才有光明,有佛法才有一切。

  141、佛法越修越簡單,越修離你越近,你真正的修進去了,學進去了,佛心自現,自然光明。

  142、眾生快樂,你才會快樂、心胸開啟、你才能解脫。

  143、當你找到了殊勝圓滿的法,還必須經過善知識的指點,有程式,有次第的去修。

  144、佛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本來是一脈相承,互相圓融的,各種教法也本屬一味一體的。

  145、眾生是累生累世的父母,我們怎能念父母的過錯?

  146、當我們發心為一切眾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時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業障;圓滿了無量的福德。

  147、現代人中,學佛的人多,但如理如法修學的人少。

  148、我們時時刻刻要想著“把一切的利益與好處給予別人,把一切的損失與失敗由自己承擔”。

  149、因為沒有修行,我們來到了今天,如果我們還不修行,還將無邊際地走下去,等待我們的是無盡的黑暗。

  150、放下是解脫,放棄是罪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