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神秘面紗》閱讀練習及答案
《揭開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神秘面紗》閱讀練習及答案
四、現代文閱讀理解(共36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9分)
揭開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神秘面紗邱晨輝
伴隨天問一號成功被火星引力捕獲,其環繞器結構也揭開了神秘面紗。天問一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其中,環繞器具備三大功能:飛行器、通訊器和探測器。
為了克服地球的強大引力,奔向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量不能超過5000公斤,但為了到達遙遠的火星,它又至少需要攜帶2500公斤的推進劑,除去著陸巡視器佔去的1300公斤重量份額,環繞器自身乾重被嚴格限制在1200公斤以內。
環繞器的1200公斤包含結構和其他各種裝置的重量,還要兼顧2.5米可展開驅動天線、太陽電池陣、高解析度相機等多種大體積裝置的安裝要求。如何在重量有限的情況下實現高效的承載和裝置安裝,成為了環繞器結構團隊面前的一隻“攔路虎”。
對於航天器來說,質心越低、重量越輕,發射成本就越小,探測器多1克的重量,付出的發射成本將遠超1克黃金。”杜冬說,為了繼續“減重”,環繞器結構團隊還把目光投向重量最大的結構核心部件——中心承力筒,並創新採用了“全複合材料主承力結構”,在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環繞器在苛刻限重的條件下實現高效承載。
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近火星的過程中,如何靠自己找到火星?
天問一號探測器上配置的光學導航敏感器,可以利用拍攝的恆星與火星影象,精確計算出自身的飛行姿態、位置與速度,實現相對火星的自主導航。
綜合電子分系統被稱為天問一號環繞器的“最強大腦”,負責環繞器全部資訊的管控。
在天問一號環繞器對火星進行探測的過程中,環繞器上的各科學儀器都會產生大量的.科學資料,這些資料必須要發回地面由科學家們進行研究,此外,環繞器上的光學導航敏感器和紅外導航敏感器資料也需要傳送回地面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綜合電子分系統負責對這些原始資料進行處理、儲存,並在合適的時機傳輸回地球。
通常情況下,環繞地球執行的衛星都是由地面控制中心根據衛星的實時狀態和任務要求進行控制的。但與地球衛星不同,火星環繞器由於器地距離遠,通訊時間延遲長,往往來不及依靠地面指令對探測器進行實時處理。此外,深空探測器與地面站通訊存在獨特的“日凌”現象,即當探測器、地球和太陽位置處於同一直線時,太陽輻射會干擾地火之間的射頻訊號傳輸,導致通訊中斷。因此,“日凌”期間,環繞器必須“自己照顧好自己”。
針對這些情況,環繞器綜合電子分系統的研製團隊進行了一系列技術攻關,設計了深空探測長時間無上行指令自主管理機制、整器斷電再恢復功能等,讓環繞器在必要時能“自己照顧好自己”,實現了環繞器在軌自主執行大於60天的能力。
20xx年2月12日,國家航天局對外發布天問一號抵達火星軌道過程中的影像。執行此次拍攝任務的工程測量分系統,就是火星捕獲“大片”背後的“攝影師”。(原文有刪改)
14.下列對“天問一號環繞器”表達正確的項是()(3分)
A.天問一號環繞器包含結構和其他各種裝置的重量不能超過1200千克,還要兼顧多種大體積裝置的安裝要求。
B.天問一號環繞器重量最大的結構核心部件——中心承力筒採用結構方面的創新技術,從而實現了高效承載。
C.環繞器上的綜合電子分系統直接將各種科學儀器產生的大量科學資料發回地面,再由科學家們進行研究。
D.與地球衛星不同,由於器地距離遠、通訊時間延遲長,火星環繞器不依靠地面指令對探測器進行實時處理。
15.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天問一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具備飛行、通訊和探測三大功能。
B.天問一號探測器要想到達遙遠的火星,就必須攜帶不少於2500千克的推進劑。
C.天問一號探測器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拍攝火星影象,實現宇宙深空的自主導航。
D. “日凌”現象是指探測器、地球處於太陽同一側時,太陽輻射干擾導致通訊中斷。
16.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篇科普文章透過對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介紹,讓我們瞭解中國深空探測的偉大成就。
B.文章主要介紹了天問一號探測器中環繞器的結構,還介紹了火星環繞器的部分工作原理。
C.文章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除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外,還使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D. 本文的語言嚴謹通俗,科學規範,既運用大量科學專用術語,也有許多形象的生活語言。
答案:
14A15B1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