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維諾《呼喊特麗莎的人》閱讀練習及答案
卡爾維諾《呼喊特麗莎的人》閱讀練習及答案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呼喊特麗莎的人
卡爾維諾
我邁出人行道,朝後退幾步,抬起頭,然後,在街中央,雙手放在嘴上作喇叭狀,對著這一街區的最高建築物喊:“特麗莎!”
我的影子受了月亮的驚嚇,蜷縮在我的兩腳之間。
有人走過。我又叫了一聲:“特麗莎!”那人走近我,問:“你不叫得響一點,她是聽不到的。讓我們一起來吧。這樣,數一二三,數到三時我們一起叫。”於是他數:“一,二,三。”然後我們一齊吼:“特麗麗麗莎莎!”
一小撮從電影院或咖啡館裡出來的人走過,看見了我們。他們說:“來,我們幫你們一起喊。”他們就在街中心加入了我們的行列,第一個人數一二三,然後大家一齊喊:“特-麗麗-莎莎!”
又有過路人加入我們的行列;一刻鐘後,就成了一大群人,大約有20個吧。而且還不時地有新成員加入。
要把我們這麼一群人組織起來同時喊叫可不容易。總是有人在沒數到“三”之前就叫了,還有人尾音拖得太長,但最後我們卻相當有效地組織起來了。大家達成一致,就是發“特”音時要低而長,“麗”音高而長,“莎”音低而短。這樣聽上去就很不錯。當有人退出時,不時地會有些小口角。
正當我們漸入佳境時,突然有人--如果是從他的嗓音判斷,他一定是個滿臉雀斑的人--問道:“可是,你確定她在家嗎?”
“不確定。”我說。
“那就太糟了,”另一個說,“你是忘了帶鑰匙,對不對?”
“其實,”我說,“我帶著鑰匙。”
“那麼,”他們問,“你為什麼不上去呢?”
“哦,可我不住這兒,”我說,“我住在城市的另一頭。”
“那,恕我好奇,”滿臉雀斑的聲音很小心地問,“那到底是誰住在這兒?”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說。
人群似乎有些失望。
“那能不能請你解釋一下,”一個牙齒暴露的聲音問,“你為什麼站在這兒的樓下喊‘特麗莎’呢?”
“對於我來說,”我說,“我們可以喊其他名字,或換個地方叫喊。這並不重要。”
他們有些惱怒了。
“我希望你沒有耍我們?”那雀斑聲音很狐疑地問。
“什麼?”我恨恨地說,然後轉向其他人希望他們能為我的誠意作證。那些人什麼也沒說,表明他們沒接受暗示。
接下來有一陣子的尷尬。
“要不,”有人好心地說,“我們一起來最後叫一次特麗莎,然後回家。”
這樣我們就又叫了一次。“一二三特麗莎!”但這次叫得不太好。然後人們就紛紛回家了,一些人往東,一些人往西。
我快要拐到廣場的時候,我想我還聽到有聲音在叫:“特-麗-莎!”
一定是還有人留在那兒繼續叫。有些人很頑固。
11.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2.當真相大白,特麗莎這個人也許根本就不存在,為何大家還要“一起來最後叫一次”、有些很頑固的人還“留在那兒繼續叫”?
13.請簡要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
14.以文學的“輕逸”克服現世的“沉重”,是卡爾維諾小說的特點。閱讀本文,請透過其滑稽的表象分析其背後“沉重”的意旨。
答案:
11.細節描寫,先交待了大家組織的不易,“總是有人在沒數到‘三’之前就叫了,還有人尾音拖得太長”,後細緻地描繪了有效組織後的聲音,“發‘特’音時要低而長,‘麗’音高而長,‘莎’音低而短。這樣聽上去就很不錯”。可見大家都在賣力地齊心協力地喊,可是越賣力,就越滑稽可笑,突出了“我們”的荒誕和虛無。
12.說明儘管毫無目的,但大家都是真誠地在喊“特麗莎”,“一起來最後叫一次”源於“我們”業已形成的習慣;有些頑固的人還“留在那兒繼續叫”,暗示他們沉浸在一種無意義中而不可自拔。
13.①透過“我”的視角講述故事,使故事顯得真實。②“我”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我”是一個線索人物,貫穿故事情節的全過程。③“我”的無目的而滑稽的行為,增添了文章的荒誕色彩,揭示了文章主旨。
14.①文中“我”是一個身份不明的角色,一開始的行動即沒有目的,最後也以無目的而終,可是追隨我的人很多,表明像“我”一樣漫無目的且盲目從眾的人是比比皆是的。②當“我”被懷疑,希望周圍的人為“我”的誠意作證時,沒有人願意幫我,說明“那些人”除了關心“喊”本身,別的都不關心,說明茫然與虛無已是人類普遍的心靈處境。③“當有人退出時,不時地會有些小口角”,當有人提出疑問時,“我”醜化他們,認為他們“滿臉雀斑”、“牙齒暴露”。這是對異己者的厭惡。④儘管有人試圖弄明白“特麗莎”所指為何,但在“聽見有人喊就喊了”的氛圍包裹之下,答案並沒有實質意義。這是清醒者的悲劇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