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超與謝玄不善》閱讀答案3篇
《郗超與謝玄不善》閱讀答案3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藉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郗超與謝玄不善》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郗超與謝玄不善》閱讀答案1
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郗超與謝玄不善。苻堅將問晉鼎①,既已狼噬梁、岐②,又虎視淮陰矣。於是朝議遣玄北討,人間頗有異同之論,唯超曰:是必濟事。吾嘗與共在桓宣武府,見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③,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勳。元功④既舉,時人鹹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
「注」
①苻堅將問晉鼎:苻堅想要圖謀奪取晉朝天下。
②狼噬梁、岐:像狼那樣吞併了梁、岐一帶。
③履屐之間:原指距離很小,此處指小事。
④元功:首功,大功。
1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1)郗超與謝玄不善()
(2)人間頗有異同之論()
13、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雖然是小事,也能得到他的信任。
B、即使是小事,也能得到妥善的處理。
C、雖然是小事,也能得到妥善的處理。
D、即使是小事,也能得到他的信任。
14、郗超認為遣玄北討將會是什麼結果。(用原文語句回答)(3分)
15、本文主人公郗超具有什麼樣的品質。(3分)
參考答案:
12、(1)友好(2分)(2)議論,談論(2分)
13、B(2分)
14、是必濟事(或必能立勳)(3分)
15、以國家利益為重、寬容大度(3分)。
《郗超與謝玄不善》閱讀答案2
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郗超與謝玄不善。苻堅將問晉鼎①,既已狼噬梁、岐②,又虎視淮陰矣。於是朝議遣玄北討,人間頗有異同之論,唯超曰:是必濟事。吾嘗與共在桓宣武府,見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③,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勳。元功④既舉,時人鹹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
【注】①苻堅將問晉鼎:苻堅想要圖謀奪取晉朝天下。②狼噬梁、岐:像狼那樣吞併了梁、岐一帶。
③履屐之間:原指距離很小,此處指小事。④元功:首功,大功。
1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1)郗超與謝玄不善()
(2)人間頗有異同之論()
13.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雖然是小事,也能得到他的'信任。
B.即使是小事,也能得到妥善的處理。
C.雖然是小事,也能得到妥善的處理。
D.即使是小事,也能得到他的信任。
14.郗超認為遣玄北討將會是□□□□的結果。(用原文語句回答)(3分)
15.本文主人公郗超具有
的品質。(3分)
參考答案:
12.(1)友好(2分)
(2)議論,談論(2分)
13.B(2分)
14.是必濟事(或必能立勳)(3分)
15.以國家利益為重、寬容大度(3分)。
《郗超與謝玄不善》閱讀答案3
郗超①與謝玄不善。苻堅將問晉鼎②,既已狼噬梁、岐③,又虎視淮陰矣。於時朝議遣玄北討,人間④頗有異同之論。唯超曰:“是必濟事。吾昔嘗與之共在桓宣武⑤府,見使才皆盡,雖履屐⑥之間,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客必能立勳。”元功⑦既舉⑧,時人鹹嘆超之先覺⑨,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
(選自《世說新語》)
【註釋】①郗超:人名。下文的“謝玄”“苻堅”,均為人名。②問晉鼎:指篡奪晉室政權。③梁、岐:地名。下文的“淮陰”,也為地名。④間:私自,偷著。⑤桓宣武:桓溫東晉徵西大將軍。⑥履屐:這裡指小事。⑦元功:大功。⑧舉:成功,成就。⑨先覺:有預見。
11.解釋下列語句中的加點詞。(2分)
(1)郗超與謝玄不善 善:
(2)時人鹹嘆超之先覺 嘆:
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語句。(2分)
於時朝議遣玄北討,人間頗有異同之論。
譯文:
13.郗超為什麼贊同謝玄北討?請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答:
14.從文中可以看出郗超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答:
11. (1)好,友好(2)感嘆,讚歎
評分標準:(2分)每詞解釋正確1分。
12.當時朝廷商議派謝玄北伐苻堅,人們私下裡有些不造成的言論。
評分標準:(2分)翻譯正確,通順即可。
13.吾嘗昔與之共在桓宣武府,見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亦得其任。
評分標準:(2分)準確完整2分,不完整1分。
14.郗超有遠見,胸懷寬廣,不因為個人的愛憎埋沒別人的長處。
評分標準:(2分)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得2分。
譯文:郗超和謝玄不和。這時,苻堅打算滅了晉期,已經佔據了梁州、岐山,又
虎視眈眈地注視著淮陰。當時朝廷商議派謝玄北伐苻堅,人們私下裡有些不贊成的言
論.只有郗超同意,他說:“這個人一定能成事.我過去曾經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軍府
共事,發現他用人都能人盡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每個人得到適當安排,從這裡
推斷,想必他能建立功勳。”大功告成以後,當時人們都讚歎郗超有先見之明,又敬重
他不因為個人的愛憎而埋沒別人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