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祖仕周世宗,功業初未大顯”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藝祖仕周世宗,功業初未大顯”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閱讀答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藝祖仕周世宗,功業初未大顯”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藝祖①仕周世宗,功業初未大顯。是時,江南李璟據一方,國力全盛。聞世宗親至淮上,而滁州其控扼,且援壽州,命大將皇甫暉、監軍姚鳳提兵十萬扼其地。太祖以周軍數千與暉遇於清流關隘路,周師大敗。暉整全師入憩滁州城下,令翼日再出。
太祖兵再聚於關下,且虞暉兵再至,問諸村人,雲有鎮州趙學究②在村中教學,多智計,村民有爭訟者,多詣以決曲直。太祖微服往訪之。學究者固知為趙點檢也,迎見加禮。太祖再三叩之,曰:“彼方勝,我已敗,畏其兵出,所以問計於君也。”學究曰:“然且使彼來日整軍,再乘勝而出,我師絕歸路,不復有噍類③矣。”太祖曰:“當復奈何?”學究曰:“我有奇計,所謂‘因敗為勝,轉禍為福’者。今關下有徑路,人無行者,雖暉軍亦不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方西澗水大漲之時,彼必謂我既敗之後,無敢躡其後者。誠能由山背小路,率眾浮西澗水至城下,斬關而入,彼方戰勝而驕,解甲休眾,必不為備,可以得志。所謂‘兵貴神速,出其不意’。若彼來日整軍而出,不可為矣。”
太祖大喜,且命學究指其路。學究亦不辭,而遣人前導。即下令誓師,夜出小路亟行。三軍跨馬浮西澗以迫城,暉果不為備,奪門以入。既入,暉始聞之,旋率親兵擐④甲與太祖巷戰,三縱而三擒之。既主帥被擒,城中鹹謂周師大兵且至。城中大亂,自相蹂踐,死亡不計其數,遂下滁州。
(節選自宋代王銍《默記·捲上》)
注:①藝祖:始祖,與後文出現的“太祖”、“趙點檢”均指宋太祖趙匡胤。②趙學究:即宋開國功臣趙普。③噍類:jiáo能咬嚼的動物,特指活著的人。④擐:huán套、穿。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監軍姚鳳提兵十萬扼其地控制,把守
B.令翼日再出同“翌”
C.問諸村人眾多
D.無敢躡其後者追隨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三軍跨馬浮西澗以迫城奪門以入
B.太祖兵再聚於關下所以問計於君也
C.且虞暉兵再至城中鹹謂周師大兵且至
D.再乘勝而出三縱而三擒之
7.下列句子中,與例句的句式型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既主帥被擒
A.暉整全師入憩滁州城下B.學究者固知為趙點檢也
C.與暉遇於清流關隘路D.我師絕歸路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趙匡胤在周世宗朝做官,當初功業並不顯赫。在滁州城下和皇甫暉打了一仗,寡不敵眾,敗下陣來。
B.太祖打聽到附近有個教書先生叫趙普,很有謀略,便身著便服去拜訪他,趙普對太祖也是恭敬有加。
C.太祖讓趙普為他指路,趙普沒有推辭,還派人為太祖做嚮導,使太祖的部隊成功地從西澗渡河而進,逼近滁州城。
D.太祖的軍隊入城之後,與皇甫暉的軍隊展開巷戰。城中的人亂成一團,自相踐踏,死的人不計其數,太祖的軍隊最終攻下了滁州。
9.翻譯下面的`句子。(10分)
①村民有爭訟者,多詣以決曲直。(3分)
②雖暉軍亦不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3分)
③彼方戰勝而驕,解甲休眾,必不為備,可以得志。(4分)
參考答案
5、文言實詞C
諸:兼詞“之於”。B.見粵教版《短篇小說欣賞》第15頁注④。
6、文言虛詞A
A均為連詞,同“而”,表承接。B均為介詞,在;向。C連詞,表並列,又;副詞,將要。D連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錶轉折。
7、文言句式D
D被動句。A省略句,省略“於”。B判斷句。C介詞結構後置句。
8、分析概括A
“滁州城”錯,應為“清流關隘路”。
9.翻譯(10分)
①村民有什麼紛爭和官司的,大多到趙學究那裡請他評判是非。
(評分點:爭訟,詣,決曲直)
②即使皇甫暉的軍隊也不知道這條小路,(它)是在山的背面,可以透過(這條路)直接到達滁州城下。
(評分點:雖,乃……也(判斷句),抵)
③他們剛剛打了勝仗,因而會氣驕意盛,會解下鎧甲,讓士兵休息,一定不會有所防備,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如願以償(或把對方打敗)。
(評分點:方,驕,休(使動用法),得志。)
參考譯文:
宋太祖趙匡胤為周世宗臣下時,功業最初並沒有突顯。當時,江南李璟割據一方,國力非常強大。他聽說周世宗親征到淮水岸邊,(他認為)滁州是個險要之地,一面阻遏周軍,一面也可以增援壽州,便派大將皇甫暉、監軍姚鳳率兵十萬駐守滁州。趙匡胤率領幾千周軍與皇甫暉相遇於清流關一條狹窄的路面上,周軍被打得大敗,皇甫暉整軍回到滁州城下休息,約定第二天再戰。
趙匡胤的軍隊再次聚集到清流關下,又擔憂皇甫暉再次率兵殺到,他向周圍的村民打聽,聽說附近一個村子裡有個做教書先生的趙學究(趙普)很有謀略,村民中有什麼官司和紛爭的,大多到趙學究那裡讓他評判是非。太祖全便身著便服去拜訪他。趙學究本來就知道對方是趙點檢趙匡胤,迎接會見他,禮節隆重。太祖多次向學究問計,說:“他們已經勝利,我方已經失敗,只是我擔心他會再次出兵前來,這就是向您問計的原因。”學究說:“既然這樣,如果將來讓他日後再休整軍隊,再次乘勝出擊,我們軍隊就沒有退路,就不再有活著的人了。”太祖問:“那應該怎麼辦?”學究說:“我有一條奇計,正是所說的‘借敗勢成轉為勝勢,轉禍為福’。清流關下有一條小道,沒有人會從那裡走,即使皇甫暉的軍隊也不知道這條小路,(它)是在山的背面,可以透過(這條路)直接到達滁州城下。此時正是西澗裡的水大漲的時候,他們一定會認為我軍失敗之後,必定不敢繞到他們的後面來。如果能從山的背面的小路上下去,再率領士兵從西澗渡河到城下,奪得關隘,進入滁州城,他們剛剛打了勝仗,因而會氣驕意盛,會解下鎧甲,讓士兵休息,一定不會有所防備,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如願以償(或把對方打敗)。這就是兵法所說的‘兵貴神速,出其不意’。如果來日他們整軍出城,那情況就不可能實現了。
太祖聽了非常高興,就讓學究指明路的方向。學究也不推辭,就派人作嚮導。馬上下令誓師,趁夜從小路快速行軍。三軍跨馬從西澗渡河過去,逼近滁州城,皇甫暉果然沒有任何防備,太祖的軍隊奪得城門,進入城內,入城之後,皇甫暉才得到訊息,馬上率領親兵穿上鎧甲和太祖的軍隊展開巷戰,多次想要逃跑,多次被擒住。主帥皇甫暉被擒,城中的人都說周的軍隊將要進城。城中亂成一團,自相踐踏,死的人不計其數,於是就攻下了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