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水嶺》和《再宿武關》閱讀材料及答案
《過分水嶺》和《再宿武關》閱讀材料及答案
過分水嶺
溫庭筠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聲。
再宿武關
李涉
遠別秦城萬里遊,亂山高下出商州。
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試題
⑴兩首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寫“溪水”?(1分)
⑵請指出兩首詩中透過“溪水”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並作簡要分析。(4分)
(3)有人認為,“溪水無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卻”字更好,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4分)
閱讀答案
(1)擬人。(1分)
(2)前一首詩寫一夜潺湲的溪水彷彿是在和自己這個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話別。詩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現自己對溪水的依依惜別之情。後一首詩寫一夜潺湲的溪水彷彿是為詩人的遠別而嗚咽啜泣,又彷彿是從他的.心中流出,載著綿綿無盡的離愁別恨,長流遠去。詩人借溪水抒發了去國離鄉的愁苦情懷。 (4分,各2分)
(3)可以有兩種答案:
①不同意。(1分)溪水本無情,但眼前這條溪水,卻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這只是詩人時或浮現的一種主觀感覺,語意靈動輕妙;並設定懸念,引導讀者去體悟作者的感情。(2分。加點字為評卷要點,大意對即可得分。)換成“卻”字便覺過於強調、坐實。(1分。有比較即可得分。)
②同意。(1分)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與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將別之際,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別。“卻”字肯定並強調了溪水的有情,賦予溪水一種動人的人情美。(2分。加點字為評卷要點,大意對即可得分。)而“似”字無此意味。(1分。有比較即可得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不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