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的馬閱讀答案

元帥的馬閱讀答案

  元帥的馬閱讀答案的資料,你找到了嗎?元帥的馬閱讀答案分享給大家,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元帥的馬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徹裡,燕只吉臺氏。曾祖太赤,為馬步軍都元帥,從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蘇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徹裡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讀書。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見,應對詳雅,悅之,俾常侍左右,民間事時有所諮訪。從徵東北邊還,因言大軍所過,民不勝煩擾,寒餓且死,宜加賑給,帝從之,乃賜邊民谷帛牛馬有差,賴以存活者眾。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時行省理財方急,賣所在學田①以價輸官。徹裡曰:“學田所以供祭禮、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還朝以聞,帝嘉納焉。

  民不勝其苦,自裁及死獄者以百數,中外騷動。廷臣顧忌,皆莫敢言。徹裡乃於帝前具陳桑哥奸貪誤國害民狀,辭語激烈。帝怒,謂其毀詆大臣,失禮體,命左右批其頰。徹裡辯愈力,且曰:“臣與桑哥無仇,所以力數其罪而不顧身者,正為國家計耳。苟畏聖怒而不復言,則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諫之名,臣竊懼焉。”於是帝大悟,即命帥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寶如內藏之半。桑哥既誅,諸枉系者始得釋。復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黨江浙省臣烏馬兒、蔑列、忻都、王濟,湖廣省臣要束木等,皆棄市,天下大快之。徹裡往來,凡四道徐,皆過門不入。

  進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劇盜歐狗久不平,遂引兵徵之,號令嚴肅,所過秋毫無犯。有降者,則勞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豈反者耶,良由官吏汙暴所致。今既來歸,即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裡,毋恐。”他柵②聞之,悉款附。未幾,歐狗為其黨縛致於軍,梟首以徇,脅從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斃,年四十七。斃之日,家資不滿二百緡,人服其廉。(選自《元史·徹裡》,有刪改)

  【注】①學田:舊時辦學用的公田。②他柵:其他營寨。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民不勝煩擾,寒餓且死,宜加賑給——給:供給,施與

  B.則勞以酒食而慰遣之——勞:煩勞

  C.民不勝其苦——勝:能夠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帥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記,沒收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賣所在學田以價輸官/樊噲側其盾以撞

  B.且使陛下有拒諫之名/不出,火且盡

  C.得珍寶如內藏之半/長幼之節,不可廢也

  D.其返汝耕桑/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3.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能表現徹裡“愛護百姓”和“廉潔無私”的一組是( )

  A.帝從之,乃賜邊民谷帛牛馬有差/所以力數其罪而不顧身者,正為國家計耳

  B.號令嚴肅,所過秋毫無犯/具陳桑哥奸貪誤國害民狀,辭語激烈

  C.則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徹裡往來,凡四道徐,皆過門不入

  D.今既來歸,即為平民,吾安忍罪汝/薨之日,家資不滿二百緡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學田所以供祭禮、育人才也,安可鬻?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謂其毀詆大臣,失禮體,命左右批其頰。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意汝豈反者耶,良由官吏汙暴所致。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C

  3.D

  4.(1)譯文:學田用來供給祭祀典禮、培養人才,怎麼可以賣呢?(關鍵詞:所以、安、鬻)

  (2)譯文:皇帝認為他詆譭大臣,失去人臣禮儀,命令侍衛掌嘴。(關鍵詞:毀詆、左右、批其頰。)

  (3)譯文:我的意思是你們難道是真正謀反的人嗎,只是因為貪官汙吏暴政而導致的。(關鍵詞:豈、良、所致。)

  文言文閱讀: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也就是說,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文言文在中學課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學好文言文,首先,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字詞,不斷積累,熟練把握文言句式的應用,在熟讀和背誦的基礎上,能準確翻譯課文,加深課文理解,要有意識的提高自己的文學鑑賞、評價能力。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難易程度上”應屬於“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幾方面:

  1.能正確地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

  2.能正確地將文言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3.能理解並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課內部分只要有針對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種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

  三種方法,採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準確率一般會比較高。

  準確理解詞義、翻譯句子基本原則:

  是透過解釋詞語,理解句子的含義。

  首先,必須準確把握文中實詞和虛詞的含義和用法。

  掌握文言實詞,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義的擴大、詞義的縮小、詞義的轉移、感情色彩的變化等)、通假字、詞類的活用(名詞的活用、動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

  虛詞著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於、則、乃、也、者、乎、然、焉、何、夫、爾等,其中出現頻率高更應重點掌握的是:之、其、而、以、於五個。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見的句式及其特點。

  掌握文言文中有別於現代漢語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閱讀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見的句式有:

  判斷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為”、“則”等,表示某種肯定或否定的判斷;

  也有用“是”表判斷的)、省略句(省略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介詞或介賓短語)、倒裝句(謂語前置、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被動句(藉助於被動詞,如“被”、“於”、“為……所……”表示被動;不借助被動詞,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動)。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譯的原則、方法和步驟。

  翻譯文言句子是考試的難點,也是重點。文言翻譯的原則是:信(準確、忠實於原文、不歪曲、不遺漏、不隨意增減意思。)、達(表意明確、語言通暢)、雅(簡明、優美、有文采)。

  文言翻譯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書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古代專有名詞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2、補:補出省略成分。

  3、刪:刪去不譯的詞語。文言中凡是無實在意義,只表語氣、停頓、補足音節和舒緩語氣等的虛詞,都可略去。

  4、換: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相應的古代詞彙。

  5、調:調整倒裝句句序,按現代漢語習慣句式將其調整過來。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則和方法,翻譯時還必須有步驟:解詞——串意——順句。注:直譯即逐字逐字地譯。意譯即譯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譯不通時,用意譯。

  文言文閱讀方法:

  一、快速瀏覽

  題目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瞭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

  二、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

  學生應留意並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一個“楚人學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

  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三、結合註釋

  速讀全文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註釋。

  這些註釋有助於同學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師應提醒學生千萬別忽略這些註釋,而應結合註釋速讀全文。

  遇到個別疑難詞句像“絆腳石”一樣橫在途中,我們就要聯絡上下文認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來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四、“對症下藥”

  解答問題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

  對於不同的題目則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

  (1)詞語解釋題。

  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絡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

  翻譯句子要解釋出關鍵的字詞的意思,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例如:“慶曆(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這個句子譯為: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無義,應刪去,可把這個句子譯為:陳勝是陽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你也太不聰明瞭。四是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補出來。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省略主語)。”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他們(主語)就用硃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

  (3)內容理解題。

  一般來說,作者透過短小的文言語段,記敘一件事,表達一箇中心或一種哲理。所以我們瞭解了全文的內容後,還要進一步思考作者蘊藏在文章裡的寫作意圖。有時作者將主旨蘊藏在敘事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時作者在文章的結尾時發表議論,直抒胸臆,以此來揭示文章的中心,我們也要倍加註意。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作者將自己的寫作意圖蘊藏在敘事和寫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顯旨,讚頌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曠達胸襟,勉勵自己和朋友以天下為己任,抒發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