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閱讀理解附答案

孔子世家閱讀理解附答案

  孔子世家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文言文,收錄於《史記》中。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學習吸收夏、商、週三代文明與知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孔子世家閱讀理解附答案,歡迎大家參考!

  孔子世家閱讀理解附答案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5~9題。

  孔子遷於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於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絃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貢色作。孔子曰:“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①?”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②。”

  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雲:‘匪兕匪虎,率③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雲:‘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④,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見。孔子曰:“回,《詩》雲:‘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⑤。”

  於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後得免。 (選自《史記·孔子世家》)

  【註釋】①非與:難道不是嗎? ②一以貫之:意思是做人堅守一個根本的原則。

  ③率:行走。 ④稼:種莊稼。穡:收莊稼。 ⑤宰:家臣,總管。

  5.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楚救陳,軍於城父 軍:駐紮

  B.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當權

  C.君子亦有窮乎 窮: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痛苦

  6.下列各組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孔子用於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B.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C.賜,而志不遠矣 某所,而母立於茲

  D.人之不我信也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不同類的一項是 (3分)

  A.予一以貫之 B.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

  C.吾何為於此 D.人之不我信也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項是 (3分)

  A.陳國、蔡國大夫的所作所為都違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賢人,因而當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請孔子時,他們考慮到孔子入楚對己不利,就共同調發役徒將孔子圍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陳國時,糧食斷絕。隨從一一餓倒,生命危在旦夕,就連被孔子稱為最勇敢的子路這時也沉不住氣了。而孔子臨危不忘義,處變而不驚,用自己的行為為他所倡導計程車節寫下了形象的註解。

  C.子路、子貢對孔子“為什麼受困在這裡”的回答,雖然角度不同,但都對孔夫子之道表示質疑,表現了二人“窮”境之中的信仰危機,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評。

  D.顏回認為正確的主張不被別人採納,自己仍堅持下去,這才顯出君子的修養。顏回對孔子的回答,做到審時度勢而又篤信其道堅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孔子聽了顏回的議論感到欣慰,許諾將來讓顏回擁有許多財產,自己願給他當管家。

  9.斷句、翻譯(10分)

  (1)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4分)

  不 得 行 絕 糧 從 者 病 莫 能 興 孔 子 講 誦 弦 歌 不 衰

  (2)請把上面文言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①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

  ②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

  參考答案:

  5.D(根據語境可推斷出應為“擔心,憂慮”)

  6.C(C項都是代詞,通“爾”,“你的”。A項前表順承連詞“那麼”;後錶轉折連詞“卻”。B項前表順承連詞“就”;後副詞,表條件“才”。D項前為助詞,用在主謂間;後為近指代詞,可譯為“這”)

  7.B(B項是一般反問句,其他都是賓語前置句)

  8.D(後半句是對原文“使爾多財,吾為爾宰”的誤解,其中“使”是“假使”的意思。

  9.(l)不 得 行/絕 糧/從 者 病/莫 能 興/孔 子 講 誦 弦 歌 不 衰(4分)

  (2)①君子能夠修明自己的學說,用法度來規範國家,用道統來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證被世道所容忍。(“道”“綱”“容”)(3分)

  ②老師的學說已經宏大美好卻不被採用,這是當權者的恥辱。(“修”“用”“醜”)(3分)

  【古文參考翻譯】

  孔子遷居到蔡國的第三年,吳國軍隊攻伐陳國。楚國出兵援救陳國,駐紮在城父。聽說孔子在陳國、蔡國之間,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準備前往拜見回禮,陳國、蔡國的大大謀劃說:“孔子是個賢人,他所譏刺抨擊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如今他長久滯留在陳國、蔡國之間,眾大夫所作所為都違背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國是大國,派人前來聘請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國被起用,我們這些在陳國、蔡國主事的大夫就危險了。”於是就共同調發役使將孔子圍困在野外。孔子沒法行路,斷絕了糧食。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餓得站不起來。但孔子仍講習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子路很生氣,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窮困嗎?” 孔子說:“君子能固守窮困而不動搖,小人窮困就胡作非為了。”

  子貢怒氣發作。孔子說:“賜(子貢名端木賜,字子貢)啊,你以為我是個博學強識的人嗎?”子貢說:“是。難道不是嗎?” 孔子說:“不是啊。我是用一個思想貫串於全部學說。”

  孔子知道弟子們有怨怒之心,就召見子路而詢問道:“《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於奔帑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為什麼淪落到這個地步?”子路說:“猜想我們還沒有達到“仁”吧!所以別人不信任我們。猜想我們還沒有達到‘智’吧!所以別人不實行我們的學說。” 孔子說:“有這些緣由嗎!仲由(子路名仲由勺字子路),我打比方給你聽,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麼還會有伯夷、叔齊?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麼還會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去,子貢進來見面。孔子說:“賜啊,《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於奔命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為什麼淪落到這個地步?”子貢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宏大。所以天下沒有國家能容得下您。老師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點標準呢?”孔子說:“賜,優秀的農夫善於播種耕耘卻不能保證獲得好收成,優秀的工匠擅長工藝技巧卻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夠修明自己的學說,用法度來規範國家,用道統來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證被世道所容忍。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學說卻去追求被世人收容。賜,你的志向太不遠大了!”

  子貢出去,顏回入門進見。孔子說:“回啊,《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於奔命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為什麼淪落到這個地步?”顏回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宏大,所以天下沒有國家能夠容納。即使如此,老師推廣而實行它,不被容納怕什麼?正是不被容納,然後才現出君子本色!老師的學說不修明,這是我們的恥辱。老師的學說已經宏大美好而不被採用,這是當權者的恥辱。不被容納怕什麼?不被容納然後才現出君子本色!”孔子高興地笑道:“有道理啊,顏家的孩子!假使你擁有許多財產,我給你當管家。”

  於是孔子派子貢到達楚國。楚昭王派兵迎接孔子,孔子然後得以脫身。

  孔子世家閱讀理解附答案2

  史記孔子世家閱讀答案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孔丘,聖人之後,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

  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①;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由是為司空②。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困於陳、蔡之間,於是反魯,魯復善待。

  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闢,其霸何也?”對曰:“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闢,行中正。身舉五羖③,爵之大夫,起累紲④之中,與語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說。

  孔子年三十五,魯亂。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魯。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⑤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於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

  (《史記?孔子世家》有刪節)

  註釋:①料量平:帳目清楚,收支平衡。②司空:官名。③羖:公羊,五羖,即五羖大夫,官名。④累紲:用繩索捆綁,引申為牢獄。⑤大司寇:官名。⑥粥:賣。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誡其嗣懿子曰 誡:告誡

  B.已而去魯,斥乎齊 去:到達

  C.昔秦穆公國小處闢 闢:偏僻

  D.吾即沒,若必師之 沒:死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斥乎齊,逐乎宋、衛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B.處雖闢,行中正 莊生雖居窮閻,然以廉直聞於國

  C.孔子遂行 項王乃許之,遂得漢中地

  D.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1.下列各組句子,分別說明孔子“執政才能”“好學有才”的一組是

  A.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

  B.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C.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於是反魯,魯復善待

  D.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吾即沒,若必師之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是聖人的後代,他年少時就好禮,得到了魯國的大夫孟釐子的讚譽,孟釐子要求自己的兒子拜孔子為師,向他學習。

  B.孔子一生中在季氏手下做過小官,後來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職務,他喜形於色,這說明孔子從內心來講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時,沒有儘早地得到重用。

  C.孔子曾離開魯國出遊齊國,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國、衛國,卻被驅逐;在陳國、蔡國又遭受圍困;政治主張受挫,無奈又回到魯國,卻沒有受到善待。

  D.孔子有辯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齊景公的賞識;他對音樂的喜愛,對《韶》樂學習的熱情和痴迷也得到齊國人的讚賞。

  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3分)

  (2)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3分)

  (3)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4分)

  參考答案:

  9.B(去:離開。)

  10.A(介詞“在”/介詞“對”;B都是“雖然”;C副詞“於是就”,D都是副詞“將要”)

  11.B(A中“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說明的是孔子的經歷,並未說明“好學有才”;C中“於是反魯,魯復善待”說明的是魯國對孔子的態度,並未說明“好學有才”。D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說明的是孔子對職位變動的態度,併為說明“執政才能”。)

  12.C(得到了善待。)

  四.(24分)

  13.(1)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門客)們,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來給荊軻送行(送別荊軻)。(譯出定語後置1分,“穿著白衣戴著白帽”1分,句子文意通順1分)

  (2)正當這個時候,我的力氣還足以繼續前進(入洞),火把還足以照明。(尚,還;明,照明。各1分,句子文意通順1分)

  (3)(孔子)跟齊國太師談論音樂,欣賞到(聽到)了韶樂,(就)學習彈奏韶樂,(沉浸在音樂中)三月不知肉味,齊國人都稱讚他(孔子)。(補出開頭的主語1分,“語樂”1分,“三月不知肉味”可不譯,後三個不補充不扣分。句子文意通順2分)

  孔子世家閱讀理解附答案3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誠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離蕃息。魯亂,孔子適齊。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其後魯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三月,塗不拾遣。然魯自大夫以下皆僭離於正道,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遂行。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魑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魑其如予何!”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孔子在陳蔡之間,陳蔡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絃歌不衰。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孔子之時,周室徽而禮樂廢,《詩》《書》缺。孔子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故《書傳》《禮記》自孔氏。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已醜卒。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弟子及魯人往從冢而家者百有餘室,因命曰孔裡。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冢,至於漢二百餘年不絕。

  (節選自《史記·孔子世家》)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

  B.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

  C.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誠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

  D.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行攝同義複合,攝即“攝政王”之“攝”,有代理政事、暫任官職的意思。

  B.三代,堯、舜、禹三代的統稱,禮樂制度比較完備,故孔子據以考訂禮樂。

  C.六藝,古代貴族教育的六種技藝,即禮樂射御書數,也指儒家教育的六經。

  D.孔裡,即孔林,為孔子及其後代子孫之墓地,與孔廟、孔府統稱曲阜三孔。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喜禮好學,深受愛戴。他從小愛玩模仿祭祀的遊戲,成年後學一曲古樂沉迷多月,生前眾弟子隨他顛沛流離,死後有弟子為他結廬守喪。

  B.孔子善於治理,政績突出。他做小吏管理倉庫則準確公平、管理牲畜則牲畜繁殖,他主政地方很快就成各地榜樣,治理國家很快就民風改善。

  C.孔子到處碰壁仍從容樂觀。他在魯國政治失意,周遊列國亦不受待見,他被困斷糧仍絃歌不輟,身心俱疲仍開懷自嘲,險遭不測仍自信有度。

  D.孔子傳承文化,貢獻巨大。他仕途失意後整理《詩》《書》,寫作《春秋》,雖自稱是為了顯名後世,但眾多經典因其完善整秩,自其流傳後世。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離其如予何!”

  (2)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冢,至於漢二百餘年不絕。

  參考答案

  10.C

  11.B(三代是夏商周)

  12.D(“自稱是為了顯名後世”,於文無據)

  13.(1)有弟子說:“我們應該走快點啊!”孔子說:“上天已經把品格賦予了我,桓魅又能把我怎麼樣呢!”(“速”“生”“如予何”各1分,大意2分)

  (2)魯國世代相傳,每年按時到孔子的墓前進行祭祀,到了漢朝已經有二百多年了還沒斷絕。(“以歲時”“奉祠”“絕”各1分,大意2分)

  孔子世家閱讀理解附答案4

  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齊平。夏,齊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魯用孔丘,其勢危齊。”乃使使告魯為好會,會於①夾谷。魯定公且以乘車好往。孔子攝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定公曰:“諾。”具左右司馬。會齊侯夾谷,

  為壇位,土階三等,以會遇之禮相見,揖讓而登。獻酬之禮畢,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四方之樂。”景公曰:“諾。”於是旍旄羽袚矛戟劍②撥鼓譟而至。孔子趨而進,歷階而登,不盡一等,舉袂而言曰:“吾兩君為好會,夷狄之樂何為於此!請命有司!”有司卻之,不去,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頃,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宮中之樂。”景公曰:“諾。”優倡侏儒為戲而前。孔子趨而進,歷階而登,不盡一等,曰:“匹夫而營惑諸侯者罪當誅!請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異處。景公懼而動,知義不若,歸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魯以君子之道輔其君,而子獨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於魯君,為之柰何?”有司進對曰:“君子有過則謝以質,小人有過則謝以文。君若悼之,則謝以質。”於是齊侯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陰之田以謝過。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於定公曰:“臣無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為季氏宰,將③墮④三都。於是叔孫氏先墮郈。季氏將墮費,公山不狃、叔孫輒率費人襲魯。公與三子入於季氏之宮,登武子之臺。費人攻之,弗克,孔子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費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二子奔齊,遂墮費。將墮成,公斂處父謂孟孫曰:“墮成,齊人必至於北門。且成,孟氏之保鄣,無成是無孟氏也。我將弗墮。”十二月,公圍成,弗克。

  (選自《史記·孔子世家》,有刪改)

  【注】①夾谷:地名,春秋時齊地。②撥(fá):大盾。③墮:毀壞;拆毀。④三都:春秋魯三桓執政,皆建城擬於國都。季孫之費、孟孫之成、叔孫之郈,稱三都。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孔子攝相事 攝:代理

  B. 必具官以從 具:具備,具有

  C. 為壇位,土階三等 等:臺階的層級

  D. 齊有司趨而進曰 趨:跑,疾走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魯定公且以乘車好往 齊有司趨而進曰

  B、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吾嘗終日而思矣

  D、而子獨以夷狄之道教寡人 齊侯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陰之田

  D、斂貲財以送其行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正面表現孔子在夾谷揚禮節的一組是

  ①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 ②以會遇之禮相見,揖讓而登 ③吾兩君為好會,夷狄之樂何為於此!請命有司 ④趨而進,歷階而登,不盡一等,舉袂而言 ⑤匹夫而營惑諸侯者罪當誅!請命有司 ⑥君子有過則謝以質,小人有過則謝以文。君若悼之,則謝以質

  A. ③④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先從孔子任宰相寫起。他任職一年就很有政績,魯國各地的官員都紛紛效仿他。於是,他升為司空,後又升為大司寇。

  B. 文章寫孔子嚴於禮法之行為使齊景公懼怕而省悟,並以退還原來所佔的魯國之鄆、汶陽、龜陰之地的行動來向魯國賠罪。

  C. 定公十三年夏,魯定公聽眾孔子的建議,打算拆毀季孫、叔孫、孟孫三家封邑的城牆,在拆毀的過程中,遇到了公山不狃等人的武力阻擾。

  D. 公斂處父認為,如果拆了成邑的城牆,那麼齊人必將兵臨城下,孟氏沒有了保障,會處於危險中。於是,他堅決抗命不拆成邑的城牆。

  孔子世家閱讀理解附答案5

  孔子世家贊

  有之太史公曰:《 詩》 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餘低迴①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到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②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注】 ①低迴:徘徊,流連。 ②六藝: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 課文連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述而》)

  17.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4 分)

  (1)高山仰止( ) (2)不能去雲 ( )

  (3)沒則已焉( ) (4)人不知而不慍( )

  18.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 2 分)

  A. 雖不能至 雖不能察,必以情

  B. 然鄉往之 燁然若神人

  C. 當時則榮 入則無法家拂士

  D. 想見其為人 此之謂失其本心

  19.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諸生以時習禮其家。

  答:

  (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答:

  20.請結合【 課文連結】 中的三則語錄,說說學者敬仰孔子的原因。(2分)

  答:

  參考答案

  17.(1)仰望,敬仰 (2)離開 (3)停止,消失 (4)生氣,惱怒

  18.D

  19.(1) 眾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時操演(練習)禮儀.

  (2) 只讀書(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空想卻不讀書(學習)就會有危害(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20. 因為孔子講求良好的學習方法,有謙虛的學習態度和大度寬厚的待人胸懷,所以,學者很敬仰他。

  孔子世家閱讀理解附答案6

  (甲)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餘將告於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飢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選自《捕蛇者說》)

  (乙)孔子遷於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於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

  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註釋:①城父:地名,春秋時楚國之地,在今河南寶豐縣。 ②莫能興:不能站立起來。(選自《史記.孔子世家》)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實詞。

  (1)殫其地之出 殫:_____________

  (2)而鄉鄰之生日蹙 蹙:_____________

  (3)向吾不為斯役 向:_____________

  (4)楚使人聘孔子 聘:_____________

  2.選出下列加粗虛詞含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號呼而轉徙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B.今其室十無一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C.積於今六十歲矣孔子用於楚《史記.孔子世家》

  D.若毒之乎屬予作文以寄之《岳陽樓記》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語句中表現蔣氏不願恢復賦的一項是( ),屬於孔子被圍的原因的一項是( )

  A.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B.自吾氏三世居是鄉

  C.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D.吳伐陳,楚舊陳

  E.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

  F.孔子用於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

  參考答案:

  1.(1)殫:用盡;(2)蹙:窘迫;(3)向:從前;(4)聘:聘請。

  2.D

  3.(1)頂著狂風暴雨,冒著嚴寒酷暑,呼吸著毒氣,處處是死人互相壓著(或者一個挨一個的死人到處都是)。

  (2)他所譏諷的都切中諸侯的要害之處。

  4.A、F

  孔子世家閱讀理解附答案7

  甲:太史公曰:詩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餘祗回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選自《史記?孔子世家》)

  乙:太史公敘帝王則曰本紀,公侯傳國則曰世家,公卿特起則曰列傳,此其例也。其列孔子為世家,奚其進退無所據耶?孔子,旅人也,棲棲衰季之世,無尺土之柄,此列之傳宜矣,曷為世家哉?豈以仲尼躬將聖人之資,其教化之盛,舄奕萬世,故為之世家以抗之?又大非極摯之論也。夫仲尼之才,帝王可也,何特公侯哉?仲尼之道,世天下可也,何特世其家哉?處之世家,仲尼之道不從而大;置之列傳,仲尼之道不從而小。而遷也自亂其例,所謂多所牴牾者也。

  (選自王安石《孔子世家議》)

  22.翻譯下面句子(3分)

  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乙文中列傳是《史記》寫作體例,除上文提到的本紀、世家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乙文中,王安石推測司馬遷把孔子列入世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5.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甲段運用引用和對比的手法,突出孔子的至聖至賢以及他的威望之高,影響之大。

  B.甲段寫作者仰慕孔子,感到讀其書還不足以感受其為人,便到魯地實地考察體會,最後流連忘返。這樣寫突出孔子思想的感召力和為人的魅力,更令人信服。

  C.乙段的辯駁,有理有據,步步深入,作者認為在《史記》中孔子應當被列在列傳之中,而列在世家之中反而不利於光大他的思想。

  D.乙段的第二自然段,作者連用兩個反問,對孔子的才能和思想大加褒揚,說明孔子的才能足以和帝王相比,孔子的思想可以世代流傳於天下。

  26.《史記》將孔子列在世家中,甲文司馬遷對此作了一定的闡釋,乙文王安石對此大加辯駁,你傾向哪一方的意見,請談談你的看法。(5分)

  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

  22.(3分)孔子是平民百姓,(他的思想)傳遞了十多代,求學問的人都尊奉他。

  23.(2分)書 表 24.(2分)仲尼躬將聖人之資,其教化之聖,舄奕萬世。

  25.(3分)C

  26.(4分)要點:觀點和理由(傾向司馬遷:孔子的功績,作者仰慕的感情傾向,《史記》

  其它篇目等。傾向王安石:史書編排體例的客觀規範,孔子的才能和思想的光芒不因編排在哪裡而增加或減損,《史記》其它篇目等。)語言表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