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應急預案和應急措施(通用5篇)

防疫應急預案和應急措施(通用5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我們都跟措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絡,措施是管理學的名詞,通常是指標對問題的解決辦法、方式、方案、途徑,可以分為非常措施、應變措施、預防措施、強制措施、安全措施。我們該怎麼擬定措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防疫應急預案和應急措施(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防疫應急預案和應急措施1

  為全面貫徹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全力防範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和流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特此制定本預案。

  一、總體要求

  根據疫情防控指揮部劃定的風險區域,相關鄉鎮(街道)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及時制定應急處置方案,協調有關部門全面落實所在社群(村莊)封閉管理的措施,實行“封閉隔離、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的管理措施,嚴防疫情的傳播蔓延,維護封閉區居民的生活秩序,確保社會穩定。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的封閉區域(新冠肺炎陽性個案的發現點、居住點、工作點、活動點及周邊區域)。

  三、工作措施

  (一)啟動應急響應。發生疫情的社群(村莊)所在鄉鎮(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立即啟動下設工作組工作,落實資訊報告、工作例會、工作臺賬等制度,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迅速組織開展流調、核酸檢測、醫療救治和環境消毒等,有序開展疫情應對處置工作。

  (二)及時管控病例。對於發現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由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車輛立即轉運到縣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和集中隔離點,科學規範開展治療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做好轉運過程中的感染控制,減少傳播風險。疾控部門及時對病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摸清可能的感染來源,判定密切接觸者。

  (三)加強進出通道管控。社群(村莊)實行封閉式管理,只保留一個進出通道,實行24小時值守。外來車輛一律不得進入,封閉區車輛只進不出。要嚴格落實登記制,車內人員一律按規定接受資訊登記。

  (四)嚴格人員管理。非本社群(村莊)人員原則上一律禁止進入。如確需進入,相關人員要持有效證件,並進行實名登記,測量體溫、查驗健康碼、行程卡,結果異常的,一律禁止進入。

  (五)快速開展核酸檢測。依託鄉醫療衛生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按照密切接觸者、重點人群、全體居民的順序開展全覆蓋的核酸監測,及時發現管控感染者。

  (六)嚴格內部管理。堅持“非必需不外出”原則,封閉區居民一律不串門、不聚集,確需外出必須佩戴口罩,無口罩不出門,一經發現立即勸導勸返。人與人交流保持2米以上距離,平時做到勤洗手,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習慣。

  (七)規範消毒殺菌。對封閉區庭院、涼亭、便民超市、藥店、電梯、樓道、門廳等公共場所均堅持每天消毒殺菌,居民做好居家消毒殺菌工作。

  (八)嚴格返鄉人員管控。從外地返回封閉區人員需持2天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後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教育引導居家隔離人員必須減少與家庭其他成員密切接觸,實行單人單間,做好居室通風消毒,督促家庭其他成員落實安全防護距離(距離2米以外)、防護措施(堅持戴口罩、勤洗手、不共用餐具物品等)和居家隔離人員排洩物無害化處理。

  (九)嚴格醫廢垃圾管控。每個家庭必須對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實行嚴格管控,其中居家隔離人員要將廢棄口罩及生活垃圾自行密封裝入塑膠袋後再投入專門容器。封閉區內物業公司、村(居)委要建立醫廢垃圾收集、運輸臺賬,由環衛部門統一進行收集、運輸、處理。

  (十)強化物資保供。封閉區實行封閉隔離、服務上門。所在鄉鎮(街道)成立物資籌集保障專班,組建專門隊伍,根據居民生活需要,每2天進行一次生活物資等採購、逐戶上門發放,憑統一製作的臨時通行證予以放行,並詳細做好紀錄。

  (十一)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透過宣傳欄、懸掛標語、小區廣播以及建立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將疫情防控資訊傳達到每一位居民,營造群防群控、科學防控和“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的防控氛圍,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四、工作要求

  堅持依法依規、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切實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相關鄉鎮(街道等部門要履職盡責、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切實抓好封閉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當地鄉鎮(街道)建立街道(鄉鎮)幹部、網格員、基層醫務工作者、志願者“五包一”社群防控責任制,發揮好在職、志願者、居民骨幹、樓門院長等各類群防群控力量的作用,完善組織動員機制,強化社群(村)防控整體合力,及早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流行。

  防疫應急預案和應急措施2

  為有效控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散蔓延,及時消除疫情危險,保障全校師生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教學秩序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x附屬中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成立由全體校領導組成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為防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責任分解、任務落實和督促檢查;分管校領導擔任副組長,具體負責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項防控工作的綜合統籌推進落實工作;其他校領導為成員,根據分管工作具體負責各項專項防控工作任務。

  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各專項工作組

  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後勤服務中心,在領導小組領導下具體負責各項防控工作的綜合統籌推進落實工作。同時成立各專項工作組,在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指導下完成有關工作任務。

  (一)疫情防控綜合組

  主要職責:負責學校疫情防控後勤保障、校園衛生整治、物資籌備、醫務留觀等工作,負責制定執行《開學準備工作方案》《學校錯峰返校和復課方案》《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方案和《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環境衛生通風及消毒制度》《值班值守制度》《外來人員管理制度》等制度。

  (二)疫情防控教工組

  主要職責:負責全面摸排教職工(包括長期臨時用工)行程動向和健康狀況,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負責“日報告”工作統計分析,嚴格執行居家隔離有關要求,為教職工能否返校上班提供依據。

  (三)疫情防控學生組

  主要職責:負責全面摸排學生行程動向和健康狀況,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負責“日報告”工作統計分析,嚴格執行居家隔離有關要求,為學生能否返校上班提供依據,開展線上學生教育活動。負責制定執行《家校聯動工作方案》《學生體溫檢測(早、午、晚各一次)制度》和《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因病缺勤登記及病因追蹤制度》。

  (四)疫情防控教研組

  主要職責:負責貫徹落實“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並執行《線上教學工作方案》。負責制定執行《復課證明查驗制度》。

  (五)疫情防控宣傳組

  主要職責:負責疫情防控有關常識和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宣傳報道。

  (六)疫情防控督導組

  主要職責:負責督導各項疫情防控工作任務落實到位,負責制定執行《責任追究制度》。

  三、加強寒暑假期間和開學前全體師生教育管理

  (一)放假前,致家長一封信強調《關於疫情防控教育知識》注意事項、對全體教職工開展一次疫情防控知識教育,堅持“多病共防,人物共防”,引導師生增強疫情防控意識、掌握傳染病防控知識,從個人做起,積極落實中央、省市、屬地的各項疫情防控要求。

  (二)全體師生加強個人防護,養成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一米線”、公筷制、分餐制等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儘量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尤其是封閉場所,凡進入公共場所,乘坐交通工具或電梯,必須佩戴一次性口罩。倡導家庭聚集控制在10人以內,不得組織、參與大型聚會聚餐。

  (三)全體師生非必要不離省、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遠行,教職工出行須向疫情主管校長請假報備,家住中高風險地區的教職員工要科學安排、暫緩出行。所有師生嚴禁到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探親旅遊。

  (四)建立師生健康臺賬,師生每日健康打卡,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教師統計負責人:人力資源處主任,六至九年級統計負責人:學生處主任,一至六年級負責人:大隊輔導員。

  (五)建立師生外出行蹤摸底排查檔案,對寒假期間外出師生建立詳細行蹤摸底臺賬(姓名、外出時間、外出地點、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同行人員名單、途徑地、返回時間、返回乘坐的交通工具、同行人員名單、途徑地、),資料每日更新。教師統計負責人:人力資源處主任,六至九年級統計負責人:學生處主任,一至六年級負責人:大隊輔導員。

  四、嚴格加強開學前疫情防控

  (一)校園環境整治

  對校園及教學樓內進行無死角清掃及全面消毒。

  (二)防控物資與裝置準備

  1、隔離室。在樂學樓一樓設定隔離室,配備隔離觀察床,隔離物品置物架,防護服x套,護目鏡x個,移動紫外線消毒燈x臺。

  2、物資與裝置配備。積極協調賽罕區疫情防護領導小組推進物資儲備。

  (三)加強防控宣傳

  持續透過微信公眾號、家長群、教職工群、向全體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宣傳普及疫情防治知識和防控要求。主要職責: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學習宣傳。透過校園網、微博、微信公眾號、學生群等網路渠道,推送假期生活提示,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普及疫情防控情況和防控知識。引導教職工、學生和家長儘量居家生活,一般不外出,特別是不要到疫情嚴重地區。做好疫情防控處置有關輿情的宣傳、引導與應對工作。負責人:資訊中心主任

  (四)加強校園安全

  校園採取全封閉管理,謝絕一切外來人員來訪。如特殊原因需要進入學校,須經防疫工作組組長或副組長同意方可入內,配合保安人員做好體溫測量和證件登記工作,並戴好口罩。

  五、提前開學措施

  (一)確定開學錯峰入校方案

  學校校園面積x萬平方米,建築面積x萬平方米,各類教室及功能室x多間,共x多個班級,在校生x餘人,教職工x餘人。學校坐落於農大西區東南角,與秋實中學(師生數約x餘人)相鄰,西面、北面為農大家屬區,東臨興安南路,遠離呼市出現疫情的小區,但人流量大,且多為中小學生和接送的家長,特別容易形成人員聚集情況。針對學校現狀和人員密度極大、周邊容易形成人員聚集等實際特點,制定開學錯峰入學方案,同時明確以下有關工作安排。

  1、實施入校排查

  落實“網路化”管理要求,動態掌握師生員工極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員及相關人員開學前14天的健康狀況、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等情況。對出現發熱、乾咳、咽痛、味(嗅)覺減退、腹瀉等疑似症狀的人員,應當督促其就醫。

  2、確定師生入校時間安排

  學校開學後師生錯峰入校,東校門及腳踏車門分流進入。

  3、確定入校體溫測量安排

  學校採取東校門、腳踏車門分流測量。

  4、錯峰上下課安排

  5、錯峰放學安排

  (二)確定校園衛生打掃及消殺安排

  (三)確定校園封閉管理辦法

  學校實行開學後嚴格出入管理制度,在封閉管理期間,師生不得隨意出入校門,上學、放學統一進出校門。如有學生患病等突發情況的,履行相關手續後,方可出校門。

  (四)確定能否返校的師生名單

  依據《x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公告》(2021年第10號)的要求,嚴格按照中高低風險地區返呼人員的管控措施,嚴格做好全體師生的返校把關工作,經確認健康安全後方可返校。

  (五)組織培訓學習演練

  1、培訓學習。確定開學時間後,由防疫綜合組組織相關工作人員開展防疫工作專項培訓,確保實現各負其責、責任落實。

  2、實戰演練。培訓學習後,要開展若干次模擬疫情應急實戰演練,確保疫情發生時,能夠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

  六、開學後工作安排

  (一)嚴格貫徹落實各項工作方案

  堅持落實學校傳染病報告制度;堅持晨午檢常態化檢查制度;堅持因病缺勤病因排查及登記制度的執行;進一步落實物質儲備及後勤保障工作;加強校園教室內及公共場所的日常消毒工作。

  (二)加強督查督導,強化責任追究

  督察組要對學校各工作組落實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情況進行定期督查檢查,對工作落實不力,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現象及時督促整改,必要時嚴肅追究責任。

  (三)明確師生家長職責

  1、班主任及教師

  (1)班主任提前20分鐘到校,對教室衛生檢查並開窗通風。班主任整理學生健康打卡資訊。

  (2)副班主任協助班主任對進班學生逐一進行體溫檢測。

  (3)班主任安排衛生志願者定時開窗通風。

  (4)副班主任協助班主任對教室進行消毒。

  (5)班主任及副班主任保持手機暢通。

  (6)所有到校教師上下班注意交通安全,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正確佩戴口罩。

  (7)錯峰上課時沒課的老師禁止到處亂走,在家備課併為學生進行答疑。

  (8)所有老師禁止拖堂。

  2、家長

  (1)按規定時間進行學生體溫及身體情況打卡。

  (2)為孩子正確佩戴口罩並準備備用口罩隨身攜帶。

  (3)保持手機暢通。

  (4)按時、按指定地點接送孩子。

  (5)孩子生病不舒服要及時向班主任請假並說明情況,不得帶病上課,若患有傳染性疾病,復課時需提供醫院健康證明。

  (6)家長鬚在校門外接送孩子,且不得佔用公共通道,接送孩子的家長佩戴口罩,接到孩子後及時離開。

  3、學生

  (1)入校及上課正確佩戴口罩。

  (2)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隨身攜帶備用口罩和消毒溼巾。

  (3)身體有不適,需及時報告班主任或任課教師。

  (4)廢棄口罩要投入到指定的垃圾桶。

  七、做好應急處置

  (一)關注疫情變化

  1、一旦發生本土疫情,要嚴格實施師生員工體溫檢測、晨午檢和因病缺課(勤)病因追查與登記等防控措施。校園出現病例後,視情況採取班級停課、封閉管理、全員核酸檢測等處置措施。

  2、做好重要節假日和冬奧會等大型活動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國慶、春節等節假日期間,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要求,強化疫情源頭管理、強化多渠道監測預警、強化重點環節疫情防控。儘量避免在國慶、春節等節假日期間外出旅遊,實行每曰健康監測零報告制度。根據旅途、聚會場所、公園景區和場所所在城市疫情,我校要求凡出省市返校學生居家隔離(3一14天),核酸檢測1一2次。做到防控常態化,及時發現、儘早隔離,防止疫情蔓延。

  (二)遵守處置流程

  教師或學生在家中或在校期間如出現發熱、乾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應當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後到醫院就醫,不得隱瞞病情。學生應當及時報告班主任,教職員工應當及時告知學校疫情防控人員,通知學校保健醫,第一時間採取隔離措施,嚴格按照“點對點”協作機制有關規定及時去定點醫院就醫,並做好就醫結果追蹤和登記。發生在校內時,學校配合疾控機構做好環境消毒和檢測工作。

  (三)啟動應急機制

  如教職員工、學生及其家長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觸者,學校應在疾控機構指導下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配合做好密切接觸者排查和終末消毒等工作。對共同生活、學習的一般接觸者要及時進行風險告知,如出現發熱、乾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時要報告、及時就醫。按照疾控中心要求做好終末消毒。學校配合做好病例或者密切接觸者的心理安撫和學業輔導工作,並做好學生隱私資訊保護。師生員工病癒後,返校時要對其查驗,由當地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開具的相關證明。

  防疫應急預案和應急措施3

  為做好新冠疫情期間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工作,在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堅持急、危、重症患者的疫情防控措施與急診、急救需求並行,保障醫患安全,對於來院就診的急、危、重症患者,做到不推諉、不拒收、堅持生命至上原則,特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院各科室當接診暫未取得核酸檢測結果,經流行病學、症狀體徵、輔助檢查等仍未能排除新冠肺炎,或患者病情危重未來得及排除的,同時需要緊急救治的重症患者均需做到“應救盡救,應治盡治、應收盡收”,不能因等待核酸結果而延誤急救。

  二、物件確定

  本預案所指急、危、重症通常表示患者所得疾病為某種緊急、瀕危的.病症,應當儘早進行醫學處理,否則可能對患者身體產生重度傷害或導致死亡。主要包括以下情況:

  1、患者發生正在進行的死亡狀態(如心跳驟停);

  2、重要臟器系統功能衰竭,或多臟器系統功能損害,生命體徵不穩定,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3、重要臟器系統功能損害,病情變化快,疾病預後較差,可能導致嚴重殘疾、臟器系統功能障礙,或出現生命危險;

  4、存在臟器功能系統損害,病情不穩定,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一定程度殘疾,臟器系統功能障礙;

  5、發病突然,起病急驟,患者存在明顯症狀體徵,急需透過醫學處置以緩解患者不適症狀的;

  6、嚴重創傷、高危孕產婦等需急症手術的患者。

  三、具體要求

  加強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綠色通道。各科室不得以疫情防控為理由,隨意停止救治、延誤治療、推諉拒收急危重症患者。對於無核酸檢測結果的患者,應加急出具檢測結果。

  (一)、對於危急重症患者且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時,可按照接診疑似患者做好防護,先搶救治療。

  (二)、新收入院的急危重症患者,若無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固定陪護人員,先安置在緩衝間病房救治,待核酸結果陰性後轉入普通病房繼續治療。若患者有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轉入感染性疾病科,核酸結果陽性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轉至上級定點醫院。

  (三)、患者的診療、護理工作和病人的生活活動必須在病室內完成,直至核酸檢測結果陰性。

  (四)、個人防護標準應依據國家相關要求做好防護。

  1、若患者無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且無流行病學史,醫務人員採取一級防護(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膠手套或丁腈手套)

  2、若患者有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且來自中高風險地區,醫務人員採取二級防護(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工作帽、護目鏡或防護面屏、防滲隔離衣或防護服、鞋套)

  3、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穿防護用品前、戴手套前、脫去手套或隔離服後應立即進行手衛生。

  四、環境終末消毒

  核酸結果陰性患者一旦出院或轉科應立即對病房或患者區域進行環境終末清潔與消毒工作,有效阻斷病原微生物傳播。應實施以“床單元”為單位的終末清潔與消毒工作,從醫用織物到環境物體表面,先清潔、後消毒,從上到下,從相對清潔物體表面到汙染物體表面,清除所有汙染與垃圾。可搬離的醫療裝置與傢俱,應在原地實施有效清潔與消毒後,方可搬離。消毒可選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有明顯的汙染時先去汙染再消毒,空氣用消毒機或紫外線輻照裝置消毒。

  核酸結果陽性患者在患者離開該環境後,應對患者所處周圍環境的物體表面、地面進行清潔與消毒,消毒可選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至少作用30分鐘。有可見汙染物時,應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汙染物,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

  防疫應急預案和應急措施4

  一、目的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危害,指導和規範住院病區疫情應急處置工作,保障醫療安全,依據我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範圍

  適用於全院病區工作人員、患者或其陪護,發生1例及以上新冠肺炎疑似或確診患者。

  三、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

  (一)疫情防控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院長、書記

  副組長:業務副院長

  成員:院領導、醫務部、感控科負責人

  職責:

  1、負責總體協調、指導。

  2、負責對接上級行政管理部門。

  3、負責資訊釋出與報送。

  4、負責隔離點的設定與規劃。

  疫情防控應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醫務部。

  辦公室主任:醫務部主任

  成員:以醫務部、後勤部、護理部、感控科為主,抽組3-5人。

  職責:

  1、負責醫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應急預案的制定。

  2、選派組建應急醫療隊伍,組織協調應急救治工作。

  3、統籌調配醫療力量,建立會診制度,規範會診流程,積極救治患者,協調確診患者轉診。

  4、負責向上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彙報疫情防控工作,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及時完成疫情網路直報。

  5、負責召開疫情防控工作例會,組織協調各項工作。

  6、起草、撰寫醫院釋出的疫情防控相關檔案。

  7、負責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巡查、督導,及時反饋督查結果,整改存在問題,並向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彙報。

  8、負責指導疫情防控工作,配合疾控部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二)救治專家組

  組長:醫務部主任

  副組長:呼吸內科主任

  成員:呼吸內科、重症醫學科、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急救中心、藥劑科、醫學檢驗中心、醫學影像中心負責人

  職責:

  1、在疫情防控應急領導小組領導下,負責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會診、排查、救治、轉診工作。

  2、負責指導全院開展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

  (三)物資保障組

  組長:業務副院長

  成員:財務科、醫學工程科、藥劑科

  以醫學工程科人員為主,抽組3-5人組成。

  職責:

  1、做好臨時性擴充收治床位的準備。

  2、負責急救、搶救、重症救治、監護、檢測等儀器裝置的調撥及應急供應。

  3、負責醫用耗材、藥品、防護裝備、消毒用品等儲備工作,建立物資儲備清單,實行物資裝置動態儲備,原則上物資藥品儲備量應滿足30天滿負荷運轉需求。

  (四)後勤保障組

  組長:行政副院長

  副組長:後勤部負責人

  成員:總務、安保、餐飲、車隊等部門人員抽組3-5人組成。

  職責:

  1、配合醫院各關口的預檢分診工作、維持就診秩序。

  2、負責醫療廢物的安全轉運及管理。

  3、負責環境消毒及終末消毒處置工作。

  4、負責後勤保障服務工作。

  (五)技能培訓演練組

  組長:培訓部負責人

  成員:以培訓部、護理部、感控科為主抽組3-5人

  職責:

  1、圍繞病例的發現、報告、隔離、規範化診療、核酸檢測、感染防控、職業防護等開展全員培訓。

  2、開展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應急演練,提高全體員工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

  (六)護理協調組

  組長:護理部主任

  成員:以護理部、門診部、發熱門診、預檢分診、及相關臨床科主任、護士長為主抽組,3-5人組成。

  職責:

  1、做好門急診、住院樓入口處預檢分診工作。

  2、做好住院病區陪護及探視管理工作。

  3、普通病區預留出應急隔離病房。

  (七)急救轉運組

  組長:後勤部負責人

  成員:以急救中心、後勤車隊保障人員為主,組成2-3個轉運小組(含醫生、護士、司機、擔架工)。

  職責:

  1、負責疑似及確診患者的轉運工作。

  2、做好個人防護、負責轉運車輛的終末消毒處置。

  (八)資訊保障組

  組長:資訊中心主任

  成員:以資訊中心為主抽組。

  職責:保障發熱門診及院內隔離點的患者掛號、繳費等,保障資訊暢通。

  (九)志願者服務組

  組長:黨群辦主任

  成員:根據疫情發展形勢及實際防控工作需求,從黨群、宣傳、工會等部門抽調2-3人。

  職責:

  1、排程全院志願者參與預檢分診、導診等工作。

  2、維護就診秩序。

  3、安撫相關人員,避免恐慌情緒。

  四、應急處置

  (一)疫情監測

  住院樓唯一入口處及各病區患者入口處設定排查崗,安排相應工作人員對進出住院樓及病區陪護、探視及外來人員進行管控及排查。

  1、新入院患者及陪護人員

  (1)新入院患者落實“應檢盡檢”要求,普通患者需持有24小時內本院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方可進入住院樓及病區辦理入院手續;暫無核酸檢測結果的急診患者收治至病區過渡病室,治療同時進行排查。

  (2)病區不探視、非必須不陪護,確需陪護時,由主管醫生下陪護醫囑,陪護人員需持有24小時內本院核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方可進入住院樓及病區,並辦理陪護證。

  2、已入院患者及陪護人員

  (1)病區實行封閉管理,住院患者及陪護不允許隨意出入病區。需要外出檢查的患者,可透過識別腕帶出入住院樓及病區,陪護人員憑陪護證出入住院樓及病區。

  (2)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每週進行一次常規核酸檢測篩查,核酸檢測頻次應根據當地疫情流行態勢、防控需要和會議精神進行調整,必要時可選擇開展血常規、胸部CT、抗體檢測。

  3、工作人員

  對病區醫務人員、工勤人員等重點人群每週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頻次應根據當地疫情流行態勢、防控需要和會議精神進行調整。

  (二)疫情報告

  1、住院病區主管醫師、值班醫師一旦發現可疑病例(①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等新冠肺炎相關臨床表現;②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徵;③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正常或減少)應立即報告科主任,科主任立即進行核實,1小時內報告醫院疫情防控辦公室。

  2、疫情防控辦公室立即組織院內專家組會診,經會診仍無法排除時,立即報告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醫療救治專家組進行會診,經會診診斷為新冠感染疑似或確診病例時,辦公室應立即報告醫院疫情防控應急領導小組組長。

  3、由患者主管醫師填報傳染病報告卡,由傳染病管理人員完成傳染病網路直報,同時電話報告臨潼區疾控中心。

  4、任何科室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違反者公安機關將依法追責。

  (三)啟動預案

  1、疫情防控應急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由辦公室立即通知各應急處置小組,緊急召開會議,確定具體封控範圍,制定患者詳細安全轉運方案。

  2、各應急處置小組立即組織人員,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確保封控區域各項措施及時有序進行。

  3、封控患者所在病區,關閉該樓層所有通道,做好相關告知工作,必要時在封控區域外圍設定警戒線。安排專人負責電梯執行,禁止無關人員進出病區。

  4、做好病區其他病員及陪護、工作人員的解釋工作,避免引起恐慌。

  (四)控制措施

  1、隔離與救治

  (1)成立專項診療護理小組:科室向醫務部緊急申請增派人力,成立包括醫療、護理、感控等相關人員組成的專項診療護理小組,並做好防護,負責疑似或確診患者在轉診到定點醫院前繼續隔離治療,儘量避免除專項診療護理小組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員與患者接觸。

  (2)病區佈局流程改造:設定三區兩通道,劃分出清潔區(公示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穿戴流程圖)、潛在汙染區、汙染區。在汙染區(病區末端)設定過渡病室作為隔離留觀室。潛在汙染區設定一脫間和二脫間並公示醫務人員防護用品脫摘流程圖,進出隔離病房的所有人員應嚴格按照人員流線、執行《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穿脫的流程》。由感控督導員檢查指導醫務人員正確穿脫防護用品及各項感控措施的落實情況。

  (3)患者隔離:專班護士(戴醫用防護口罩、帽子、穿防護服、戴手套、面屏)將疑似或確診患者(病情容許的情況下戴醫用外科口罩)轉移至過渡病房,單人單間安置隔離,等待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負壓救護車轉診至定點醫院救治。

  (4)同病室其他患者隔離:專班護士(戴醫用防護口罩、帽子、穿防護服、戴手套、面屏)將同病室其他患者(病情容許的情況下戴醫用外科口罩)作為密接人員轉移至過渡病房,由專項診療護理小組負責其單人單間隔離治療,採取14天的醫學觀察,第1、4、7和14天分別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必要時可選擇開展血常規、胸部CT、抗體檢測。

  (5)病區其他人員:該病區密接的陪護及工勤人員(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就地隔離待命,等待臨潼區疾控統一轉運至集中隔離點。

  (6)閉環管理:進入隔離病區的所有工作人員實施閉環管理,統一在院內指定地點休息,生活區單人單間,後勤部做好生活保障。

  2、院外轉運

  (1)患者轉運:在市疫情指揮部負壓救護車抵達醫院住院部樓下後,由保安配合清理轉運通道的無關人員迴避,由專班護士做好防護(同上),將患者(病情容許時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從離過渡病房最近的專用電梯(汙梯)直達1樓,與120工作人員進行交接,轉運至定點醫院。

  (2)密接的陪護人員、工勤人員轉運:由專班護士做好防護(同上),有序組織乘坐專用電梯(汙梯)直達1樓,每梯每次允許乘坐4~6人,分批次將密接人員轉運至1樓,與隨車的工作人員做好交接,轉運至集中隔離點。

  3、流行病學調查

  (1)感控科配合臨潼區疾控中心流調人員對確診或疑似患者同病區的其他患者及陪護、醫護人員、工勤人員等密接及次密接人員進行調查。

  (2)感控科配合臨潼區疾控中心流調人員對確診或疑似患者病區以外的就診路線上的密接及次密接人員進行調查。

  (3)向全院通報確診或疑似患者就診資訊和就診軌跡,由科室彙總可疑暴露人員名單上報感控科。

  (4)根據臨潼區疾控中心流調結果及科室上報名單,初步確定被暴露醫護人員、其他患者及陪護、工勤人員。

  (5)要求可疑暴露人員立即離開工作崗位原地自我隔離,並待命配合調查。

  (6)感控科配合臨潼區疾控中心對接觸等級進行判定,對可疑暴露人員採取相應隔離措施與醫學觀察。

  (7)醫務部安排完成相關人員的核酸檢測、必要時可選擇開展血常規、胸部CT、抗體檢測。

  (8)隔離病區內醫務人員、患者每日早中晚各監測一次體溫及健康狀況,由病區值班護士每天上午10點前將監測結果彙總上報感控科。

  (9)各科室、部門加強員工管控動態監測日報告,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感控科。

  (10)專項診療護理小組每日對過渡病房密接隔離患者及陪護進行查房,小組組長每天上午10點前將監測結果彙總上報醫務部。

  4、終末隔離

  (1)患者轉運離院後,後勤保障部立即派專人對隔離病區暴露環境及病區外就診路線暴露環境及進行初次終末消毒。

  (2)後勤保障部配合臨潼區疾控中心做好第二次終末消毒。

  (3)病室關門開窗,每日開窗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宜30分鐘。

  (4)病區環境消毒4次/日:診療設施、裝置表面以及床圍欄、床頭櫃、門把手、地面等每日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地面、物表若有明顯的血漬等體液汙染時,先用吸溼材料沾取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清除汙染物,再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不耐腐蝕的表面30分鐘後清潔去除消毒液殘留,並做好消毒記錄。

  (5)清潔工具嚴格按照分割槽標識使用,使用後拖布、抹布應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後用清水洗淨,晾乾備用。

  (6)應儘量選擇一次性使用的診療用品,重複使用的醫療器械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標明“新冠,已消毒”字樣與消毒供應室交接並密閉運送。

  (7)疑似病例使用過的床單、被套、枕套等醫用織物由在床旁密閉收集,與洗衣房工作人員交接;枕芯、被褥用床單位消毒機消毒。

  (8)過渡病房產生的生活垃圾及醫療廢物使用雙層黃色醫療廢物袋收集,分層、鵝頸式包紮,出科時袋外均勻噴灑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加套一層醫廢袋,袋外標註“新冠”,並通知醫療廢物回收人員(工作服、醫用防護口罩、帽子、隔離衣、手套、膠靴)單獨收集密閉轉運至“新冠”醫廢暫存區域。

  (9)患者外出檢查時,科室需提前通知接收科室做好準備,疏導無關人員,並由專人(工作服、醫用防護口罩、帽子、隔離衣、手套)護送至檢查室。患者病情容許的情況下,應戴醫用外科口罩。

  (10)直接接觸患者部分的檢查儀器用後立即消毒,若使用輪椅、平車應及時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11)加強患者及陪護手衛生和咳嗽禮儀宣教,陪護及患者應佩戴口罩(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不得隨意出門或在過道活動,病房門應關閉。

  (12)感控科負責指導消毒人員做好個人防護、評價環境消毒效果,防止院內交叉感染。

  5、意外防範措施

  醫護人員職業暴露:接觸疑似或確診患者時若防護用品破損,或防護不到位,或發生刺傷等情況,應立即按照流程脫卸防護用品,並對暴露部位進行規範處置,禁止與其他人接觸。及時報告科室負責人和感控科,做好職業暴露登記,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隔離觀察。

  (五)預案終止

  1、疑似病例排除新冠肺炎後,其密切接觸者即可解除隔離;

  2、對判定為“密切接觸者”的所有人員應醫學隔離觀察14天,期間如所有人員無異常情況,由當事科室向疫情防控應急領導小組提出終止預案的申請,由疫情防控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臨潼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評估,根據綜合評估結果終止預案。

  3、病區進行終末消毒後,方可正常接收病人。

  五、工作要求

  1、嚴格執行標準預防和額外預防措施。

  2、對進入隔離病區的所有工作人員應進行分批、分期輪訓,保證培訓合格一人,上崗一人。主要培訓內容為國家公佈的最新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感染防控指南等。

  3、醫務人員應掌握新冠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診斷標準、治療原則、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落實報告制度。

  4、全體員工正確選擇個人防護用品,熟練掌握穿脫流程,做好自我健康監測。

  防疫應急預案和應急措施5

  為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控制和撲滅重大動物疫病,保護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全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工作原則

  (一)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應急處理工作實行屬地管理,統一領導和指揮突發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負責撲滅本行政區域內的突發疫情,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做好疫情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根據突發疫情的範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突發動物疫情疫情實行分級管理。

  (二)快速反應,高效運轉。鄉人民政府和畜牧站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立和完善突發動物疫情應急體系、應急反應機制和應急處置制度,提高疫情應急處理能力;發生動物疫情時,迅速做出反應,採取果斷措施,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撲滅”,及時控制和撲滅疫情。

  (三)預防為主,群防群控。貫徹“預防為主、防檢結合、全面控制和重點撲滅”的方針,加強防疫知識的宣傳,提高全社會防範動物疫情的意識;落實各項防範措施,做好人員、技術、物資和裝置的應急儲備,組建應急預備隊,實行專業防控和群防群控相結合,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和應急演練;開展疫情監測和預警預報,對各類可能發生疫情的情況要及時分析、預警,做到疫情早發現、快行動、嚴處理。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要依靠群眾,全民防疫,動員一切社會力量,做到群防群控。

  (四)依法防控,科學防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採取有效措施,落實防疫責任,強化責任追究,依法加強疫情管理,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切實控制和消滅疫情。不斷總結防控工作的成功經驗,制定科學、規範的防控措施,提高重大動物疫病科學防控水平。

  二、應急指揮系統

  成立曹廟鄉防控動物疫情指揮部。主要職能是:組織協調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組織提出有關疫情應急處理的措施;組建並完善疫情監測和預警系統;制訂突發疫情應急預案,組織預案演練;組織進行有關疫情應急知識和處理技術的培訓,指導各地實施疫情應急預案。

  三、疫情監測和預警

  (一)疫情監測

  1、鄉人民政府建立和完善重大動物疫情監測檢疫網路和預防控制體系。畜牧站應加強對動物疫情疫情的監測,加大對邊界地區、養殖密集區、水禽飼養區等重點地區家禽的監測比例和頻率,加強對監測工作的管理和監督,保證監測質量。

  2、畜牧站對家禽發生的每一起可疑疫情,應及時監測。

  3、發生動物疫情疫情感染人群時,應當對疫區內易受感染的人群進行監測,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控制和救治準備措施。

  (二)疫情預警依照動物疫情疫情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以及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對可能發生的疫情,向全鄉做出相應級別的預警。預警資訊分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4種顏色,分別代表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4個預警級別。

  四、疫情報告

  (一)報告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報告動物疫情疫情或可疑疫情,有權檢舉控告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動物疫情疫情應急處理職責的行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對動物疫情疫情不得瞞報、謊報、緩報,不得授意他人瞞報、謊報、緩報,不得阻礙他人報告,違者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二)報告時限。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家禽、鳥類病死率高等疾病或其他重大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畜牧站。畜牧站工作人員立即到現場進行調查、診斷,懷疑是動物疫情的,應在1小時內將情況逐級報到市畜牧局,同時採取隔離、消毒等應急防控措施。

  (三)疫情報告的主要內容

  1、疫情發生的時間、地點;

  2、染疫、疑似染疫動物種類和數量、同群動物數量、免疫情況、死亡數、臨床症狀、病理變化、診斷情況;

  3、流行病學和疫源追蹤情況;

  4、已採取的控制措施;

  5、疫情報告的單位、負責人、報告人及聯絡方式。

  五、應急響應和終止

  (一)應急響應的原則。發生突發動物疫情疫情時,要遵循疫情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結合實際情況和預防控制工作需要,及時調整預警和響應級別。根據不同動物疫病的性質和特點,分析疫情的發展趨勢,對勢態和影響不斷擴大的疫情,應及時升級預警和響應級別;對範圍侷限、不會進一步擴散的疫情,應相應降低響應級別,及時撤銷預警。突發動物疫情疫情應急處理要採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核實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發展。

  (二)鄉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動物疫情防控應急工作負總責,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動物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是直接責任人。制定動物疫情應急預案,落實應急物資儲備;本行政區域內發生動物疫情疫情時,負責釋出封鎖令,實施應急措施,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控制和撲滅疫情。

  (1)具體協調指導有關部門和單位參加疫情的控制和撲滅工作。

  (2)負責疫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疫源追蹤。

  (3)建立緊急防疫物資儲備庫,儲備足夠的疫苗、藥品、診斷試劑、器械、防護用品、交通及通訊工具等。

  (4)對疫情作出全面分析,並制定疫情控制和撲滅的方案。

  (5)制定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的處理方案,提出封鎖建議並參與組織實施,做好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設立和管理工作。

  (6)監督、指導對疫點、疫區內禽類的撲殺、禽類屍體和禽產品的無害化處理,疫點、疫區內汙染物等消毒和無害化處理,飼養場所及周圍環境消毒等工作。

  (7)組織對受威脅區內易感禽類進行緊急免疫接種。

  (8)對受威脅區內易感禽類的飼養、經營及禽類產品的生產、貯藏、運輸、銷售等活動進行檢測、檢疫和監督管理。

  (9)參與疫情防控的有關宣傳工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