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用餐陪餐制度(精選5篇)
幼兒園用餐陪餐制度(精選5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制度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制度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那麼制度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用餐陪餐制度(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用餐陪餐制度1
為進一步強化幼兒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提升幼兒園食堂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切實維護廣大師生的飲食安全和生命健康權益特制定以下陪餐制度:
一、幼兒園食堂每餐必須指定1名負責人進行陪餐,並制定陪餐安排表交由食堂管理人員存檔備案。
二、陪餐人員負責對當餐飯菜的外觀、口味、質量等進行評價,負責對食堂環境衛生、從業人員工作情況等進行監督,負責徵求就餐學生的意見建議,並做好陪餐記錄。陪餐記錄包括日期和餐次,飯菜的品種名稱、外觀、口味、質量等的直觀評價,學生反饋意見,發現的問題和整改情況等。陪餐記錄由陪餐人員在當次陪餐後詳細記錄。
三、陪餐人員發現食品安全隱患的應立即指出,並監督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及時整改。
四、陪餐人員應嚴格履行職責,對不認真記載陪餐記錄、不及時指出整改問題的,給予批評教育,對危害學生健康的安全問題不能及時發現或不及時制止、出現食物中毒或感染症狀不及時報告,造成惡劣後果的,視情節進行嚴肅的`責任追究。
五、陪餐實行成本核算制和自費制。食堂每月根據食品成本進行核算後統一收取陪餐人員的陪餐費用。
幼兒園用餐陪餐制度2
一、午餐前的準備
1.配製好抹桌子的消毒液。
2.把消毒好的碗勺等放在就餐前準備桌上。
3.放好已消毒好的餐巾
4.按就餐人數在已消毒好的午點盤裡,放好幼兒小勺。
5.檢查一下洗手肥皂和擦手毛巾是否放好。
6.在餐前準備桌旁擺放兩個桶或盆,以便幼兒就餐後放碗勺和擦嘴
7.在就餐前10至15分鐘內,由一名教師在衛生間按照洗手要求組織指導幼兒洗手後。必須等最後一個幼兒洗完手,放好毛巾、拖乾地上的水漬。另一名教師負責幼兒紀律,在幼兒進餐前安排幼兒安靜地聽音樂、故事等活動。
8.保育老師負責桌面消毒工作(按桌面消毒要求),然後在每張就餐桌上放一個裝好飯勺的盤子。
9.做好餐前準備工作後,11點鐘到食堂領取飯菜,然後分發飯菜。原則上小班、託班飯菜放在一起(吃帶骨頭、魚除外)。中、大班幼兒飯菜分開放,用兩隻碗,一隻裝飯,一隻裝菜。分飯菜時大拇指不能放到幼兒碗裡,不要對著飯菜說話。
10.飯、菜、湯一律放在桌上,不能接觸地面。
11.必須等到每位幼兒都拿到飯菜後,副班老師和保育老師方可到食堂就餐。
二、午餐時的管理
1.幼兒飯菜一般是一葷、一素、一湯。葷菜、素菜同時分發給幼兒,葷素菜和飯一起吃,要求一口飯一口菜,全部吃完後才能喝湯。
2.培養幼兒良好的就餐習慣,不挑食,安靜就餐,並做到“四淨”,即桌面淨、碗淨、衣服淨。如吃到帶骨頭的菜,要給每張餐桌放一塊搽手巾, 讓幼兒擦嘴。
3.中、大班幼兒可以 己端飯菜,但不能端湯。小班、託班幼兒飯菜湯都不能自己端,須由老師分到餐桌上。
4.給幼兒添飯菜時,可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而定,但要爭取讓每個幼兒都添到鈑菜,不要催促幼兒“快吃”,要儘量把飯菜添完,不要剩餘。
5.給幼兒添湯時,要注意安全、湯不要盛得太滿,以免發生意外。
三、午餐後的管理
1.幼兒吃乾淨飯菜後,自己將餐具輕輕地放到指定的桶裡,然後拿一塊擦嘴巾擦乾淨嘴巴和小手,將擦嘴巾放在盆裡待洗。
2.然後幼兒拿茶杯用飲水機水漱口,再把茶杯放到原處。不要用自來水漱口,防止幼兒會飲下去。
3.餐後衛生打掃由保育老師負責,但必須等最後一個幼兒吃完後再進行。桌面清理工作按照桌面消毒要求做。
4.先吃完飯的幼兒在閱讀區進行閱讀活動,然後由老師組織散步。飯後不宜劇烈活動或過度興奮。
幼兒園用餐陪餐制度3
為營造有序的就餐環境,確保每位幼兒健康、安全、快樂地進餐,進一步深化和落實教育教學管理理念,特制定餐廳就餐管理制度,具體如下。
一、用餐時間
1、幼兒用餐時間:
早餐8:20——8:50午餐11:10——11:40晚餐16:20——16:50
2、教師用餐時間:
午餐:當日值班教師11:40——12:00 非值班教師12:00——12:20 晚餐:所有訂餐教師18:00——18:20
3、後勤用餐時間:
午餐11:40——12:00 晚餐:18:00——18:20
門衛、保安實行替換用餐,確保大門口有人值班,堅決不因就餐空崗。
二、教師職責
1、幼兒就餐環節中,教師應始終有序組織學生按照指定的位臵就坐,無哭鬧、不灑飯、飯後桌椅面的清潔。
2、幼兒的就餐活動應控制到教師的視線範圍之內,特別關注遲到幼兒的動態,做好熱情迎接及隨時就餐準備。
3、就餐中不允許學生走入過道盛舀飯菜,以防燙傷或摔倒發生意外。
4、用餐後由當日負責整理餐具的教師同時整理桌椅,並有序歸位。
5、小、中班幼兒就餐中會有頻繁的入廁現象,要求每位幼兒入廁時務必由1位教師負責跟隨看護,杜絕幼兒獨自離開;大班、學前班教師可根據本班孩子身體發育特點引領至衛生間統一入廁。
6、教師應引導告知幼兒就餐時餐點切勿脫離餐具放於桌上,以防細菌沾染影響身體健康。
7、教師盛飯時確保飯菜裝入容器的2/3即可,杜絕盛飯過滿或食物過分累積,欠佳優雅。
8、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進餐狀態,及時為學生提供進餐協助和服務。
9、根據幼兒園實際情況,由班主任在班內帶領孩子做感恩活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0、各班飯菜必須由班級教師搬運,不允許學生運菜。
11、餐後由各班自己將乾淨食物、剩菜、碗勺分別盛放在相應容器內交
三、健醫生職責
1、保健醫生需每日提示早晨遲到的幼兒家長,為了孩子的進餐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儘可能不遲到。
2、細緻檢視飯菜質量,調查幼兒用餐情緒和對飯菜的需求情況,每週六上午彙總整理向辦公室彙報。
3、嚴格督察廚房人員及各班級教師在用餐期間的飲食衛生,如一次性手套的佩戴、頭髮的整理、學生洗手情況等。
4、檢視廚房和各班就餐前後的環境整潔狀況。
四、行政人員職責
1、值班中層主任每日在幼兒三餐開餐期間,應全程跟隨發現不足,及時提出整改方案,快速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2、根據日常管理考核專案對照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記錄,便於整改。
3、教研室主任根據工作安排適時關注用餐狀況,將發現問題作為教學主題課內容積極實踐開展,促進生活與教育的統一結合。
4、園領導每週根據事務工作安排進行不定時跟隨察看,以促進幼兒園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切實提高管理水平。
五、廚房人員職責
1、廚房人員要確保學生、教職工準時開餐。
2、每日按時將兒童餐具送至各班級。
3、每日開餐期間,廚房需由指定專人做好餐具的整理、飯菜的取送、剩飯菜的處理及衛生清潔工作。
4、每日用餐結束後進行徹底的衛生清潔,要求地面明亮無油汙,桌椅乾淨無油漬,開窗通風無異味,桌椅整齊不雜亂。
5、教職工用餐時,廚房服務人員應確保飯菜的保溫。
6、廚房人員將各班午點提前放於固定位臵,教師用餐後隨即將午點取走。此外,廚房人員應及時對應訂餐表,標明教職工用餐情況,以此作為工資考核專案之一。
7、飯菜統一加蓋、加膜。
六、其他事項
1、請定餐教職工務必遵守用餐時間,用餐完畢將餐具及剩飯菜歸放於指定位臵,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就餐習慣。
2、教職工在餐廳就餐,謝絕帶走。
3、教職工定餐後不用餐,餐費照常支付,不得順延至下次重複用餐。
4、訂餐負責人將訂餐表在上午9:00和下午3:00前送交廚師長。
5、中途增加訂餐需經辦公室批准並補寫定餐通知方可加餐。
6、廚師不得自行安排加餐,如認定私自安排,每位廚師將按每餐10元扣款。
7、教職工在生病期間,不參加就餐管理。
幼兒園用餐陪餐制度4
採購員要認真學習《上海市採購食品索證管理制度》,熟悉並掌握食品原料採購索證要求。
採購食品(包括食品成品、原料及食品新增劑、食品容器和包裝材料、食品用工具和裝置),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供方索取產品的檢驗合格證和化驗單,同時注意檢查核對。合格證明中記載的產品名稱、生產日期、批號等必須與產品相符,不得塗改、偽造。
所索取的檢驗合格證明由採購部門妥善儲存,以備查驗。
不得采購腐敗變質、摻雜摻假、發黴生蟲、有毒有害、質量不新鮮的食品及原料,以及無產地、無廠名、無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標識不清以及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
不得采購無衛生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供給的食品。
採購乳製品、肉製品、水產製品、食物油、調味品、酒類飲料、冷食製品、食品新增劑以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規定應當索取的其他食品等,均應嚴格索證;生肉、禽類應索取獸醫部門的檢疫合格證,進口食品及其原料應具有口岸衛生監督部門出具的檢疫合格證書。
驗收員在驗收食品時,要檢查所收購食品有無檢驗合格證明,並做好記錄。
庫房管理制度
主食、副食分庫房存放,食品與非食品不能混放,食品倉庫內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不得存放個人物品和雜物。
倉庫內要定期清掃,保持倉庫、貨架清潔衛生,經常開窗或機械通風裝置通風,保持乾燥。
做好食品數量、質量合格證明或檢疫證明的檢查驗收工作。.腐爛變質、發黴生蟲、有毒有害、摻雜摻假、質量不新鮮的食品,無衛生許可證的生產經營者提供的食品,未索證的食品不得驗收入庫。
做好食品數量、質量入庫登記,做好先進先出,易壞先用。
食品按類別、品種分架,隔牆、離地整齊擺放,散裝食品及原料儲存容器加蓋密封,同時經常檢查,防止黴變。
肉類、水產品、禽蛋等易腐食品應分別冷藏儲存。用於儲存食品的冷藏裝置,必須貼有明顯標識並有溫度顯示裝置。肉類、水產品分櫃存放,生食品、熟食品、半成品分櫃存放,杜絕生熟混放。
冷凍裝置定期化霜,保持霜薄(不超過1cm)、氣足。
經常檢查食品質量,及時發現和處理變質、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
做好防鼠、防蠅、防蟑螂工作,安裝符合要求的擋鼠板;不得在倉庫內抽菸。
幼兒園用餐陪餐制度5
為規範餐飲服務備餐及供餐管理,保障公眾餐飲安全,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非備餐間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進入備餐間。操作人員進入備餐間前應二次更衣、洗手消毒,工作時應戴口罩。
二、每餐(或每次)使用前應進行空氣和操作檯的消毒。在無人工作時開啟紫外線燈消毒30分鐘以上,並做好記錄。
三、使用專用的裝置、工具、容器,用前應消毒,用後應洗淨並保持清潔,操作時應避免食品受到汙染。
四、供應前應認真檢查待供應食品,發現有腐敗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供應。
五、用於菜餚裝飾的原料使用前應洗淨消毒,不得反覆使用。
六、在烹飪後至食用前需要較長時間(超過2小時)存放的食品應當在高於60℃或低於10℃的條件下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