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的維護管理制度(精選10篇)
裝置的維護管理制度(精選10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制度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制度就是在人類社會當中人們行為的準則。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製度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裝置的維護管理制度(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裝置的維護管理制度1
1.目的作用
為了科學地管理好公司的裝置,使裝置的維護管理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原則.有標準.有規程地進行,以達到裝置的使用壽命長.綜合效能高和適應生產發展需要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職責
2.1公司裝置動力科負責對全公司範圍內裝置維護的歸口管理和統一計劃安排,要建立裝置維護方面的各項制度和章程,協助和配合各部門強化責任意識,使裝置的維護和保養能按照公司規範要求得到貫徹執行。
2.2各裝置使用部門主管人員要按照公司關於裝置維護保養的方針.政策和本制度的規定要求,對本部門的裝置管理進行細化,並在執行過程中從嚴要求,經常檢查,加強考核。
3.裝置維護基本原則
3.1裝置維護工作應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應把裝置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其主要任務是防止連線件鬆動和不正常的磨損,監督操作者按裝置使用規程的規定正確使用裝置,防止裝置事故的發生,延長裝置使用壽命和檢修週期,保證裝置的安全執行,為生產提供最佳狀態的生產裝置。
3.2堅持使用和維護相結合原則操作人員在裝置日常維護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維護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3.3堅持合理規劃科學維護的原則裝置維護工作重點,體現在提高維修工作質量.減少故障停機時間.提高裝置作業率。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做到合理規劃,實現生產修理兩不誤,同時注意採用科學的維護方法,以達到效率的最大化。
4.裝置維護的要點
4.1操作工作實行裝置維護保養負責制:
4.1.1單機.獨立(如起重行車.運輸車輛.金屬切削機床.鍛壓等)通用裝置實行操作工人當班檢查和維護保養負責制。
4.1.2連續生產線上集體操作的裝置,實行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區域當班檢查和維護保養負責制。
4.1.3無固定人員操作的公用裝置,由裝置所在部門裝置主任指定專人維護保養負責制。
4.1.4每臺裝置都要制訂和懸掛維護保養責任牌,要寫明維護保養者姓名。
4.2維護保養責任者有下列職責:
4.2.1嚴格按裝置使用規程的規定,正確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裝置,不超負荷使用。開車前15分鐘要仔細檢查裝置,連線螺栓鬆動,要及時緊固和檢查按車間規定須維護檢查的必檢部位,然後空負荷試車,檢查各控制開關是否失靈。發現問題和異常現象,要停車檢查,自己能處理的馬上處理,不能處理的,及時報告檢修責任者,立即處理。
4.2.3正確地按車間制訂的潤滑表規定,定期新增潤滑油或潤滑脂,定期換油,保持油路暢通。
4.2.4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15分鐘停機,將裝置和工作場地擦拭和清掃乾淨,保持裝置內外清潔,無油垢.無髒物,做到“漆見本色鐵見光”。
4.2.5認真執行裝置交接班制度,主要裝置每臺都應有“交接班記錄本”,每班人員應認真寫清楚,交接雙方要在“交接班記錄本”上簽字,裝置在接班後發生問題由接班人負責。
4.3專業維修工人,實行裝置包修制:
4.3.1班組包區域,個人包機組。
4.3.2每個裝置區域和每一臺裝置都要制訂和懸掛維護檢修責任牌。區域內要懸掛班組長責任牌,單機懸掛個人責任牌,填寫檢查維修責任者職責。
4.4專業維修者有下列職責:
4.4.1區域包修的責任班組,應按車間制定的區域裝置檢查點,分解落實到單機包修的個人,定時.定點進行巡迴檢查包修。
4.4,2包機的個人應根據車間規定的每臺裝置檢查點的檢查情況詳細填寫記錄,交車間裝置組存檔備查。
4.4.3車間裝置組應根據定時定點檢查的記錄,安排和落實該裝置的預修計劃,並報裝置科備案,及時排除裝置事故或裝置故障。
5.裝置的分類分級維護保養
5.1金屬切削機床.起重行車.鍛壓機械.運輸車輛等通用裝置,按一.二.三級維護保養責任制。
5.1.1一級保養以操作者為主,維修工人配合,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裝置每季度做一次一級保養。運輸車輛則每行走XX公里進行一級保養,每次保養必須按保養的要求進行。
5.1.2二級保養以維修工人為主,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裝置一年做一次二級保養。運輸車輛則每行走7000公里,進行二級保養,每次保養必須按保養的要求進行。運輸車輛每行走45000—50000公里,進行三級保養,按運輸車輛保養內容及要求進行。
5.1.3連續生產線上的專用裝置,推行點檢.預修和廠休及節假日的維修責任制,根據點檢的預修計劃,進行定量維修。
5.3裝置的預防維護保養週期的確定,可根據裝置的重要性和生產班次劃分類別。
5.3.1a類裝置週期最短。
5.3.2b類裝置週期較長。
5.3.3c類裝置,不作定期規定。
5.4車間裝置主任組織分管的裝置員,按類別確定好每一臺裝置的必檢部位,定崗.定員,責任到人,並報裝置科備案。
5.5車間裝置員將分管的每一臺裝置,編寫生產工人日常維護檢查表和專業維修工人巡迴檢查表(包括機組名稱.必檢部位名稱.每點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檢查時間.檢查總的編號)及檢查記錄或圖表。
6.裝置維護規程的編制
6.1裝置維護規程是裝置維護工作惟一遵循的準則,是企業搞好裝置維護工作的基礎。企業所有生產工人.維修工人.生產.維護管理及指揮人員都必須認真貫徹執行。裝置維護規程,根據生產發展.工藝改進及裝置裝置水平的不斷提高,應相應修訂和完善。
6.1.1每種裝置都應有維護規程。
6.1.2新建和技術改造的機組或單臺機裝置在驗收投產前,要編寫好維護規程,經稽核後,發到崗位個人。
6.2裝置維護規程,應包括如下內容:
6.2.1裝置的主要技術性能引數表。
6.2.2簡要的傳動示意圖.液壓.動力.電氣等原理圖,便於掌握裝置的工作原理。
6.2.3潤滑控制點管理圖表,明確裝置的潤滑點及選用油脂牌號。
6.2.4當班操作人員檢查維護部位,維護人員巡迴檢查的週期.檢查點,每點檢查的標準。裝置在執行中出現的常見故障排除方法。
6.2.5裝置執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6.2.6裝置易損件更換週期和報廢標準。
6.2.7明確裝置和裝置區域的文明衛生要求。
6.3裝置維護規程的編制:
6.3.1凡新建技術改造專案的成套機組.單臺裝置的維護規程由裝置所在部門的裝置技術組負責編寫。
6.3.2在用裝置尚無裝置維護規程,應逐臺限期由裝置所在部門負責編寫。
6.3.3生產工藝改變,裝置引數變更,車間工藝組應在工藝改變前一個月通知裝置組,及時對規程進行修訂。
6.3.4操作.維修人員在實踐中,發現有不妥和失誤之處及時向車間裝置組反映,裝置組應立即深人現場察看,進行修改。
6.3.5凡新編制的維護規程,須經車間裝置主任稽核,送裝置科備案。
6.3.6凡修訂後的維護規程,須經車間裝置主任稽核,送裝置科備案。
7.裝置維護規程的貫徹與執行
7.1維護規程的貫徹與執行,是保證裝置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安全執行的重要方法。因此,各級領導.操作.維修人員必須認真學習,貫徹與執行。
7.2維護規程必須深人貫徹到操作.維修人員,並做到人手一冊。
7.3操作工人和專職維修工人,要相互提醒.相互監督,並嚴格按維護規程執行。
7.4車間裝置組要經常深人車間檢查維護規程執行情況,發現不按規程執行,及時向車間裝置主任彙報,嚴肅處理。
8.裝置技術檔案管理
8.1裝置技術檔案是裝置使用期間的物質運動(包括從裝置的設計.選型.製造.安裝.除錯.使用.維修.更新改造.報廢等全過程)的綜合記載,為裝置管理提供各個不同時期的原始根據。因此,車間和裝置科都應貫徹執行,逐臺建立裝置技術檔案。
8.2凡在用的裝置都必須建立技術檔案。
8.2.1按廠制定的“裝置技術檔案”逐項記載。
8.2.2必須要有傳動示意圖.液壓.動力.電氣等原理圖。
8.2.3必須要有潤滑五定圖表。
8.2.4必須要有點檢表(包括點檢內容.點檢標準.點檢時間.點檢人員及處理結果)。
8.2.5裝置檔案的內容要隨問題的出現和解決而詳細記載(包括問題出現的時間.部位.損壞程度.原因.處理結果.責任者等)。
8.2.6檔案記載的內容.文字要整齊清晰(用鋼筆填寫)。
8.3凡在用的100千瓦及以上的大型電機.高壓屏.高壓開關.變壓器.整流裝置.電熱裝置等應獨立建立專業檔案。
8.4凡在用的主要裝置.應建立備件.易損件圖冊。
8.5新裝置到貨後,裝置庫必須把隨機帶來的全部資料(包括圖紙.說明書.裝箱單等)交技術資料室複製兩份,原資料歸廠資料室,複製資料一份交裝置科,一份交裝置使用部門。
8.6裝置大.中修,必須將檢修情況(包括檢修時間.檢修負責人.更換的零部件.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改進部分及圖紙.除錯.驗收等原始記錄)歸檔。
9.附件
裝置的維護管理制度2
裝置的三級保養制度,此保養管理制度要實行定人、定崗、定機,此保養管理制度是貫搞好徹“預防為主、維修和保養並重”的具體體現,也是裝置使用、保養、維修的有效措施。三級保養的具體要求如下:
一級保養:
在日常工作中,裝置的日常維護,而產生的技術狀態變化,要及時進行調整,是指對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各部件、零件相互摩擦的檢查、調整和處理,是操作人員在班前班後對所使用的裝置進行認真檢查:具體情況結合日保養進行操作,由裝置部定期檢查評分,檢查出有問題的當場進行改進並扣除分數,如不改進則罰款50元,並十倍扣分,改進後仍不合格,三倍扣分,每月月底進行評比,分數最低的機臺每人罰款50元。
二級保養:
此保養根據周保養檢查記錄表進行完成,一般週末進行停機保養,由操作人員進行(特殊情況可請機修人員配合),對裝置進行全面檢查,對日常工作中的隱患進行處理,突出重點或區域性少量零件拆卸(拆卸時由裝置部人員現場指導)檢查,如有特殊情況不能保養,必須要填寫裝置保養延期申請表,由部門主管批准並由裝置部人員簽字方可生效。裝置延期申請表最多不得超過三天。如不按此標準執行則當天分數記為零分,並每人罰款50元。
三級保養:
車間所屬裝置每月進行一次,由操作人員和修理人員配合完成,三級保養的具體要求是:對裝置進行全面細緻地檢查,對有問題的部件進行拆卸檢查或更換,在完成一級保養和二級保養得基礎之上配合維修人員進行月檢修工作,透過裝置月檢修要達到排除裝置一切隱患,順利安全生產的目的。
一級保養、二級保養分別由操作人員每日、每週進行完成,評分標準為一級保養和二級保養的平均分。如所有機臺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則不進行罰款。每月評比最高分機臺每人獎勵50元。三級保養視生產情況每月進行一次操作人員配合維修人員完成。一級保養時間30分鐘,二級保養時間為2小時,三級保養時間為4小時。膠印機的二級保養時間為8小時,三級保養時間為1天。
裝置的維護管理制度3
1、技術維護人員必須認識到技術服務的重要意義,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服務熱情。
2、技術維護人員要積極主動地學習業務,自覺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
3、技術維護人員負責建立和維護全域性的常見問題及解答庫,明確專人管理,建立裝置登記和學校財產管理檔案,定期檢查裝置完好率。
4、嚴格執行操作程式,保持裝置正常執行。裝置發生故障,應立即停機,及時報告管理人員進行處理,並做好記錄,形成上報機制。
5、操作人員(教師)應愛護電教裝置,嚴禁擊打,不得頻繁開關裝置。不得隨意拔插、拆卸各種電源線,有問題及時向管理人員反映。
6、做好裝置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做到防火、防盜、防雷、防潮、防塵。
7、保證裝置保持良好效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學需要。
8、對裝置的維修和添置,要嚴格執行呈報制度,要將故障記錄和處理情況及時向學校管理部門或學校領導報告,落實裝置的維修工作。
9、以上管理制度未盡事宜由學校管理部門研究酌定處理。
裝置的維護管理制度4
1.操作人員在獨立使用裝置前,需對裝置的結構、效能、技術、規範、維護知識和安全操作等技術理論教育及實際操作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發給操作證後,方可憑證獨立操作。
2.操作工人使用裝置時,應掌握“三好”、“四會”,嚴格執行使用裝置的”五項紀律”使裝置經常保持裝置維護”四項要求”。
3.裝置的使用要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嚴格實行崗位責任制,因生產需要,操作其它同類裝置時,需經車間領導批准,裝置科認可;操作其它裝置時,需辦理其它機型操作證。
4.裝置維護實行專責制。對單人操作,一班作業的裝置實行專人專機制,下班時填寫操作記錄;二班、三班生產或幾人共同操作的裝置;建立機長負責制,並作好交接班記錄;公用裝置應就指定專人負責裝置維護。
5.操作工人應遵守裝置操作規程,合理使用裝置,嚴禁精機粗用,嚴禁超負荷、超規範、拼裝置,如遇現場生產管理人員或上級強令操作工人超負荷,超規範使用裝置時,裝置管理部門有權制止,操作工人有權拒絕,並向有關部門反映,並對違章指揮者追究責任。
6.生產裝置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週末保養、定期保養。對特殊裝置要嚴格執行預防性試驗。
裝置的維護管理制度5
第一條 為落實和加強裝置操作人員、維護保運人員及裝置管理人員的裝置巡迴檢查工作,切實做好裝置的使用、管理和維護保養,保持裝置完好狀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於公司生產的工藝裝置、管道、動力裝置、通用裝置、起重運輸裝置、消防裝置、儀器儀表以及其他各種機械裝置的裝置巡迴檢查工作。
第三條 在認真執行各生產系統的巡迴檢查制的基礎上,各單位、保運單位必須認真貫徹實施操作人員,機、電、儀保運人員和裝置管理人員的裝置巡迴檢查制,以保證生產裝置安全、穩定、長週期執行。
第四條 各級裝置管理部門必須加強對操作人員,機、電、儀保運人員和裝置管理人員裝置巡迴檢查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制訂完善的裝置巡檢管理細則,明確職責和實施方法,確定裝置巡檢的區域、路線、週期、重點檢查部位和內容要求。
第五條 操作人員,機、電、儀保運人員和裝置管理人員要按裝置巡檢管理細則的要求認真進行裝置巡迴檢查,瞭解裝置執行狀況,在巡檢中發現裝置異常,要及時消除缺陷、作好記錄,對不能立即消除缺陷的裝置,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六條 巡檢人員要及時、準確、清晰、認真地填寫裝置巡檢記錄。
第七條 各級主管裝置的領導要定期對裝置巡檢工作進行檢查,及時解決裝置巡檢中出現的問題。裝置管理部門機、電、儀各專業技術人員要對本專業裝置巡檢人員的巡檢方法和儀器的使用予以指導,並講授相應的基礎理論知識,以逐步提高裝置巡檢人員判斷、處理裝置故障的能力,保證裝置巡檢工作的質量。
第八條 機泵裝置實行點檢制,執行《機泵管理制度》的有關要求,對關鍵機組要嚴格執行《大型機組管理制度》中有關特級維護的要求。
第九條 各單位要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裝置的巡檢工作水平。
裝置的維護管理制度6
第一條為搞好公司裝置維護保養工作,提高裝置維護保養水平,保證裝置安全、穩定、長週期執行,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總部裝置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於公司生產的工藝裝置、管道、動力裝置、通用裝置、起重運輸裝置、消防裝置、儀器儀表以及其他各種機械裝置的維護保養工作。
第三條各單位裝置管理部門及所屬車間要高度重視並認真搞好裝置維護保養工作,制定本單位及生產崗位“裝置維護保養制度”,建立健全“裝置操作規程”及“維護檢修規程”。
第四條各單位要大力推動TPM管理,牢固樹立“我的裝置、我操作、我維護”的觀念,裝置的操作人員是裝置維護的第一責任人。
第五條裝置維護保養實行專機專責制或包機制,做到臺臺裝置、條條管線、個個閥門、塊塊儀表均有人負責。
第六條對裝置維護保養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嚴格執行總公司《石油化工企業裝置完好標準》。
第七條各單位裝置管理部門要組織對操作人員進行正確使用裝置的培訓,使操作人員達到“四懂”、“三會”,即懂結構、懂原理、懂效能、懂用途,會使用、會維護保養、會排除故障,並認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嚴格按操作規程正確使用裝置,嚴格控制操作指標,嚴禁裝置超溫、超壓、超速、超負荷及介質超標執行。對於超指標執行的裝置,要及時通報裝置管理部門,共同分析評估。
(二)堅守崗位,嚴格執行巡迴檢查制度,對關鍵機組實行特級維護管理,並嚴格執行《大型機組特級維護管理制度》。
(三)嚴格執行《裝置潤滑管理制度》。堅持“五定”、“三過濾”,做好潤滑記錄及廢油回收工作。
(四)嚴格按《機泵管理制度》,做好裝置的定期切換和備臺的定時盤車工作,對閒置裝置應制訂相應管理辦法以做好維護保養工作。
(五)清楚本管轄區內動(靜)密封點分佈、洩漏標準及裝置完好標準,主動消除跑、冒、滴、漏,並搞好裝置防凍、防凝、防腐、保溫、保冷等工作。
第八條檢維修及保運人員(機、電、儀)職責:
(一)堅持分工明確,相互配合搞好裝置的檢維修工作。
(二)按時上崗,執行巡迴檢查制度及《大型機組特級維護管理制度》,認真巡檢,並主動向操作工瞭解裝置執行情況,發現缺陷及時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及時報告,並做好詳細記錄。
(三)積極應用狀態監測技術,逐步採用先進的儀器,檢查裝置,指導檢修。
(四)嚴格按總公司《裝置維護檢修規程》及有關標準檢修裝置,保證檢修質量。
(五)加強技術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檢修工作水平。
(六)保運單位應嚴格執行保運協議,作好相關裝置巡檢、維護和保養工作。
第九條各單位要加強裝置維護保養工作,不斷裝置現場管理水平,裝置現場不見髒、漏、缺、鏽、亂。裝置區域劃分清楚,責任落實到班組。做到“一平、二淨、三見、四無、五不缺”,即地面平整,門窗玻璃淨、四周牆壁經,溝見底、軸見光、裝置見本色,無垃圾、無雜物、無廢件、無閒散器材,保溫油漆不缺、螺栓手輪不缺、門窗玻璃不缺、燈泡燈罩不缺、地面蓋板不缺。裝置及管線保溫規整,油漆美觀。裝置現場應有明顯的物料名稱、流向標誌及位號等標識。
第十條各單位裝置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裝置維護保養工作的檢查與考核。要依據公司有關規定和合同協議,制定檢查考核辦法,對保運維修單位所負責的裝置巡檢、維護和保養工作進行檢查,並進行嚴格考核。
第十一條裝置維護保養管理作為裝置管理專業檢查的主要內容之一,公司裝置管理部要結合各項檢查及TPM活動的開展,加強對裝置維護保養管理工作的檢查,並進行考核。
裝置的維護管理制度7
1.目的和適用範圍
1.1目的:為了保證裝置的正常運轉,維護良好的裝置能力,特制定本標準。
1.2範圍:適用於本廠所有從事操作、維修與管理的人員。
2.職責
2.1生產部負責裝置的維修與管理。
2.2各車間負責裝置的使用與保養。
3.工作程式
3.1裝置建檔工作。
1)按裝置的型別建立臺帳,做好公司生產裝置編號。
2)裝置使用、保養定人定機。生產部編寫相應裝置的操作規程。
3.2裝置使用要求
1)三好
用好:認真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超負荷使用。
管好:裝置專人使用,非經主管允許,非操作人不能使用和改動裝置。
修好:操作工配合維修人員及時排除裝置故障。
2)四會
會使用:操作者要學習裝置操作規程,培訓合格後,方能獨立操作。
會維護:學習和執行維護潤滑規定,保持裝置清潔完好。
會檢查:瞭解裝置結構、效能和易損零部件,懂得裝置正常、異常的基本知識,協同維修工進行檢查並找出問題。
會排除故障:熟悉裝置特點,懂得折裝注意事項,會做一般的調整,協助維修工人排除故障。
3)四項要求
整齊: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齊,安全防護裝置齊全,線路、管道完整。
清潔:裝置內外清潔,無油垢,無碰傷,各部位不漏油、水,垃圾清掃乾淨。
潤滑:按時加油,油質符合要求,保持油路暢通。
安全:定人、定機,遵守操作規程,合理使用,監測異常,不出事故。
4)五項紀律
(1)憑操作證(上崗證)使用裝置,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2)經常保持裝置清潔,並按規定加油。
(3)遵守裝置交接班制度。
(4)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遺失
(5)發現異常,立即停車,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檢查處理。
3.3裝置保養
3.3.1裝置的日常保養由操作者負責(由操作工負責完成,每天進行一次)。
裝置日常保養內容:
(1)檢查(包括班前、班中、下班時的檢查。)
A.班前認真檢查裝置,合理潤滑和加油。
B.班中遵守操作規程,正確使用裝置。
C.檢查皮帶是否鬆動。
D.檢查制動開關是否正常。
E.檢查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完整。
F.檢查易於引起故障和發生故障的部位、機構和機件。
G.班後做好裝置的清掃、潤滑工作。
(2)緊固
檢查易鬆動的螺絲並上緊。
(3)潤滑
依規定新增潤滑油。
(4)清潔
清掃、擦拭裝置
3.3.2裝置一級保養(由生產部督促進行)。
以操作工為主、維修工為輔作負責完成(每個月進行一次)一級保養內容如下:
1)裝置各部位零件的維修及更換;
2)檢查車床導軌的間隙,發現隱患及時調整;
3)裝置傳動帶的維修及更換;
4)檢查、疏通潤滑系統;
5)檢查切割機的鋸片是否完好,有無裂紋,變形。
6)檢查砂輪機的砂輪是否完好,有無裂紋和異常。
3.3.3裝置二級保養(由生產部督促進行)。
以維修工為主、操作工為輔負責完成(每年進行一次)
二級保養內容如下:
以維修工人為主,操作工人配合協助(也可完全由維修工作進行)。
二給保養內容技術性要求高,保養內容為:
(1)裝置定期大修,對裝置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修理。
(2)對各主軸箱、變速傳動箱、液壓箱、冷卻箱進行清洗並換油。
(3)裝置精度檢測、裝置精度的除錯。
(4)檢修電器箱,修整線路,清洗電動機。
3.4定期檢查考核
3.4.1沒按要求保養的操作工,要與經濟責任掛鉤。
3.4.2為了對裝置定期維護保養,使裝置處於良好狀態,由管理者代表組織生產部、各車間主管不定期進行監督、稽查。
4.3 10至15天由生產部會同生產車間對裝置進行一次日常檢查。
裝置的維護管理制度8
1.目的
為進一步提高電氣改造及檢修的質量,嚴格各級驗收,明確各級職責,保證電氣裝置改造和檢修後安、穩、長、滿、優執行,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範圍
本規定適用於公司重要電氣裝置、設施及材料的改造和檢修(至少應包括:動力變壓器、100KW及以上的電機和變頻器、UPS、直流電源、1KV及以上系統動力電纜、低壓進線母聯櫃、6KV及以上開關或開關櫃、母線、自動保護裝置等裝置設施的安裝、試驗、繼電保護效驗及清掃檢修等)。本規定主要包括電氣裝置改造檢修驗收的各級職責、分類、內容、要求。
3.引用標準依據
電氣裝置改造及驗收應依據:《製造標準》、《石油化工裝置維護檢修規程》、《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規程》、《電力裝置交接和預防性試驗規程》、《引進電氣裝置預防性試驗規程》、集團公司及分公司裝置管理制度等。
4.驗收職責
4.1各單位裝置管理部是此規定執行的主管部門,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須啟動驗收規定的電氣檢修改造專案,負責各級驗收的管理和監督,負責各驗收記錄的儲存。
4.2 各單位的執行維護部門嚴格執行本規定,嚴格驗收,確保檢修改造後電氣裝置設施投運後安全穩定執行,並在驗收記錄上簽名備查。
5.驗收要求
5.1為了確保電氣裝置及設施的改造和檢修質量,各級驗收應嚴格執行本規定,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範進行驗收,採用查資料、查現場等各種手段進行檢查驗收。檢修改造單位應確保改造、試驗、校驗及檢修清掃後的電氣裝置一二次連線和端子緊固完好,驗收時應在安全措施落實的情況下,對一二次接線和端子抽檢是否緊固完好。
5.2各級驗收人必須在驗收記錄上簽字,各驗收記錄必須妥善儲存在各單位的裝置主管部門,儲存期為下一次檢修完。
5.3 每項電氣裝置及設施的改造和檢修,必須經過各級三階段驗收合格後,方能交接給執行部門。
6.驗收的分類
所有電氣裝置及設施的改造、檢修、試驗、校驗,必須經過驗收,並有驗收記錄(見附表),驗收分前期驗收、中間驗收和竣工驗收。每次驗收均應經過三級驗收,三級驗收包括:檢修改造單位負責人驗收、車間或保運負責人驗收、裝置管理部負責人驗收,各級驗收必須在驗收記錄上簽字。
7.驗收的內容
7.1前期驗收
驗收改造到貨裝置及設施的質量是否合格,是否和技術協議一致,出廠各種報告、記錄、合格證是否齊全有效,圖紙是否齊全,是否經過各級稽核合格;
施工或檢修內容計劃是否符合相關規程規範;
施工檢修方案是否制定,內容是否全面,施工前的安全措施是否準確全面;
施工檢修資質是否合格,施工班組成員技術力量是否滿足檢修施工的要求。
7.2中間驗收
施工檢修是否按原計劃進行;
施工檢修是否按原方案進行,安全等措施是否落實有效;
施工檢修班組成員技術能力是否能滿足施工檢修質量合格的要求;
已檢修或改造的質量是否合格;
隱蔽工程施工是否按相關規程執行,是否和施工圖紙相符;
新改造繼電保護定值是否經過各級稽核,上下級定值配合是否合理;試驗方法是否正確,繼電保護校驗除錯大綱是否編制,編制內容是否全面符合相關規範規程,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填寫是否齊全準確。
7.3竣工驗收
檢修改造是否按原計劃全部完成;
檢修施工質量是否符合相關規範及規程的要求;
試驗及繼電保護效驗是否按相關規程規範的要求全面合格,繼電保護定值的設定是否和定值臺帳或通知單一致,保護傳動是否全面,二次安全措施工作票是否結票,各級是否簽字;
各種圖紙、記錄及資料是否齊全,圖實是否相符,簽字是否完整。
8本規定的解釋權屬公司裝置管理部,未盡事宜按照國家、集團公司有關規定執行。
9 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裝置的`維護管理制度9
一、管理範圍
本標準適用工廠維護範圍的特護裝置的管理。
二、管理職責
1、生產部負責檢查車間巡檢掛牌、記錄落實的情況;組織重大的隱患整改與搶修工作;檢維修方案的稽核與質量驗收;考核工作。
2、生產車間負責巡檢掛牌;檢查班組巡檢掛牌、記錄落實的情況。維修車間負責組織隱患整改與搶修工作;檢維修方案的稽核與質量驗收;考核工作。
3、車間班組負責所屬範圍內特護裝置的巡檢掛牌、記錄。
三、管理內容
1、特護裝置包括:略
2、車間裝置主管週二、五9:00—10:00掛牌一次,班組每天在8:30—9:30;14:00—15:00各掛牌、記錄一次。
3、巡檢中發現問題應認真分析處理,對威脅生產的重大問題應立即向車間、廠排程報告,由排程通知有關人員到場處理。
4、廠、車間、班組參加各裝置的特護活動。每月組織一次,時間為月底25日對查出的問題嚴格按照“五定原則”認真整改。
5、每次活動班組應有特護總結,內容為:裝置執行情況;上次存在問題的處理;搶修與隱患整改情況、存在的隱患與處理措施。各車間負責人每月應隨時抽查一次記錄,並列入考核。
6、工廠每季組織各車間進行一次關鍵特護裝置分析會,討論存在的問題與處理辦法,對重大的疑難問題立項攻關。
7、車間6月28日前交上半年的特護總結,12月28日前交全年的總結。
四、考核辦法
1、生產部負責對特護承包獎的考核與發放。
2、巡檢、記錄不落實,或未掛牌,每次扣30—50元。
3、責任心差,發現問題未及時處理,每次扣100—500元;檢修、搶修存在質量問題,造成停機的扣100—500元;影響裝置停工的扣200—500元。
4、不按要求參加特護活動或特護分析會,或未寫總結的,扣100—300元。
裝置的維護管理制度10
一、概念
1、什麼是裝置巡檢
裝置巡檢是按裝置的部位、內容進行的粗略巡視,為了“觀察”系統的正常執行狀態,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一種不定量的執行管理,對分散佈置的裝置比較合適。
2、什麼是裝置點檢
為了維持生產裝置的原有效能,透過人的五感(視、聽、嗅、味、觸)或簡單的工具、儀器,按照預先設定的週期和方法,對裝置(及電器裝置)上的規定部位(點)進行有無異常的預防性周密檢查的過程,以使裝置的隱患和缺陷能夠得到早期的發現,早期預防,早期處理,這樣的裝置檢查稱為點檢。
3、裝置日常巡檢與裝置定期點檢的區別與聯絡:
(1)裝置巡檢員是專職人員,主要負責某個生產工藝段的裝置巡檢。他不同於維護人員、檢修人員,也不同於維護技術人員,是經過特殊訓練的專門人員。裝置巡檢員是利用人的五官或簡單的儀器工具,對裝置進行日常巡查,在巡檢過程中對照標準發現裝置的異常現象和隱患,掌握裝置故障的初期資訊,為點檢人員提供要檢查裝置故障點、部位、專案和內容,使點檢人員有目的、有方向的進行裝置點檢。
(2)裝置定期點檢主要是指裝置維修人員,主要負責裝置故障的修復,保證生產裝置的正常執行,根據裝置巡檢人員提供的資訊,對有故障的裝置進行詳細地檢查和修復。
(3)裝置日常巡檢和裝置日常點檢其實是一個崗位,主要負責巡查裝置是否正常執行,檢查裝置有無異常現象,為維修提供更好的依據,縮短維修時間,儘快恢復裝置正常執行。
二、裝置點檢的分類
按作業時間間隔和作業內容的不同,點檢分為:日常點檢、定期點檢二類。
1.日常點檢
作業週期在一個月以內的點檢為日常點檢或稱日常檢查。日常點檢的物件為在用的主要生產裝置,由裝置操作人員根據規定的標準,以感官為主藉助行動式儀器,每日一次或數次對裝置的關鍵部位進行技術狀態檢查和監視,瞭解裝置在執行中的聲音、動作、振動、溫度、壓力等是否正常,並對裝置進行必要的簡單維護和調整,檢查結果記入日常點檢卡中。日常點檢的目的是及時發現裝置異常,防患於未然,保證裝置正常運轉。
日常點檢的作業內容比較簡單,作業時間也較短,一般可在裝置執行中進行,所以對生產影響不大。
2.定期點檢
作業週期在一個月以上的點檢為定期點檢或稱計劃點檢。定期點檢由裝置維修人員和專業檢查人員根據點檢卡的要求,憑感官和專用檢測工具,定期對裝置的技術狀態進行全面檢查和測定。除包括日常點檢的工作內容外,其檢查作業主要是測定裝置的劣化程度、精度和功能引數,查明裝置異常的原因,記錄下次檢修時應消除的缺陷。定期點檢的主要目的是確認裝置的缺陷和隱患,定期掌握裝置的劣化狀態,為進行精度調整和安排計劃修理提供依據,使裝置保持規定的效能。
裝置定期點檢的物件主要是重點生產裝置,其工作內容比較複雜,工作時間較長,一般需要停機進行。所以必須與生產劃協調編制點檢計劃。
三、裝置點檢的主要環節
裝置點檢的內容因裝置種類和工作條件不同而差別較大,但各類裝置的任何點檢,都必須做好以下幾個環節的工作。
1.確定檢查點
一般應將裝置的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列為檢查點。但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的確定與裝置的結構、工作條件、生產工藝及裝置在生產中所處的地位有很大關係。檢查點選擇不當或數量過少,難以達到預定的目的;檢查點過多,勢必造成經濟上不合理。因此,必須全面考慮以上因素,合理確定檢查點的部位和數量。檢查點一經確定,不應隨意變更。
2.確定點檢專案確定點檢專案就是確定各檢查點的作業內容,如溫度、振動、噪聲、洩漏、壓力、磨損情況等。確定檢查專案時,除依據必要性外,還要考慮點檢人員的技術水平檢測工具的配套情況。點檢專案確定後,應將其規範化並登記在點檢卡中。
3.制定點檢判定標準
根據裝置製造廠家提供的技術要求和實踐經驗,制定出各檢查專案的技木狀態是否正常的判定標準。判定標準要儘可能定量化,如磨損量、偏角、壓力、油量等均應有確切的數量界限、以便於檢測和判定。制定的判定標準要附在檢查專案表內。
4.確定點檢週期點檢週期應根據檢查點在保證生產的前提下,依照生產工藝特點和裝置說明書的要求,並結合故障與磨損傾向、維修經驗等來確定,切不可過長或過短。點檢週期過長,裝置異常和劣化情況不能及時發現,失去了點檢的意義;點檢週期過短。會加大檢查工作量,增加費用支出。點檢週期的最後確定,需耍一個摸索試行的過程,一般可先擬定一個點檢週期試行一段時間(如一年),再透過對試行期間的維修記錄、故障和生產情況等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確定一個切合實際的點檢週期。
5.確定點檢方法和條件
根據點檢的目的和要求,規定各檢查專案所採用的檢查都應具體規定。檢查方法和作業條件確定後,就成為規範化的作業程式。例如:是憑感官檢查還是用檢測儀器檢查;是需要解體檢查還是不解體檢查;是停機檢查還是不停機人員不得隨意改動。
6.確定點檢人員所有檢查任務必須落實到人,也就是明確各類點檢的執行入員。日常點檢工作一般應由裝置操作人員負責,因為他們天天與裝置接觸,對其效能和技術狀況十分熟悉,易於及時發現問題、裝置在執行中一旦出現故障徵兆,能夠儘快處理。同時,也有利於推行裝置全員管理。定期點檢由於工作內容複雜,作業量大,技術要求高,應由沒備維修人員和專職點檢人員負責,以保證檢查的質量和效率。確定點檢人員時,要與一定形式的責任制度相結合,力求做到責任明確,要求具體,任務落實。
7.編制裝置點檢卡
為了指導裝置點檢工作,需要將各檢查點、檢查專案、檢查週期、檢查方法、判定標準以及規定的記錄符號等內容編製成規範的表格,作為點檢人員進行檢查作業的依據。這種表格稱為裝置點檢卡。點檢卡既是考查點檢工作執行情況、統計裝置維修資料、進行裝置技術狀態分析的原始記錄,又是維修控制和管理中的重要技術檔案。編制點檢卡時,文字和符號要力求準確具體,簡明規範、以便於掌握和使用。
8.做好點檢管理工作
企業要建立健全各級點檢管理組織機構,形成裝置點檢管理網路;制定有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做到職責落實,獎罰分明;加強資訊反饋和管理,定期彙總、整理各種點檢記錄,並按要求分類歸檔。生產部門要做好日常巡檢和點檢的檢查、考核和獎評工作,同時,還要著重解決和防止四個問題:
①防止不到現場的謊檢;
②防止判斷不準確的誤檢;
③防止已列入檢查點的重要部位的漏檢;
④防止查出的問題總得不到解決的虛檢。;維修部門負責做好定期點檢的檢查、考核和獎評工作。
四、裝置的日常點檢工作要求
1、日常點檢工作的主要內容
(1)裝置點檢――依靠五感(視、聽、嗅、味、觸)進行檢查;
(2)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換;
(3)緊固、調整――彈簧、皮帶、螺栓、制動器及限位器等的緊固和調整;
(4)清掃――隧道、地溝、工作臺及各裝置的非解體清掃;
(5)給油脂――給油裝置的補油和給油部位的加油;
(6)排水――集汽包、儲氣罐等排水;
(7)使用記錄――點檢內容及檢查結果作記錄。
2、點檢的十大要素(點檢專案)
(1)壓力――是否在要求範圍內(不超壓);
(2)溫度――是否在要求範圍內(不超溫);
(3)流量――是否異常變化(忽高或忽低);
(4)洩漏――無洩漏;
(5)給脂狀況――潤滑良好;
(6)異音――無異音;
(7)振動――振動頻率符合要求(無異常振動);
(8)龜裂(折損)――無明顯裂紋和損壞;
(9)磨損――磨損量符合要求;
(10)鬆弛――緊韌體無鬆動、連線件無鬆弛。
五、裝置的正確使用
1、裝置使用的“三好”、“四會”要求崗位操作工、崗位維修工做到的“三好”、“四會”
“三好”是用好裝置,管好裝置,修好裝置。
“四會”是會使用,會維護、會點檢,會緊急處理故障。
2、使用裝置的“六不準”規定
不準拼裝置,嚴禁超壓、超速、超載、超溫等超負荷執行;
不準亂開、亂拆、亂割、亂焊;
不準隨意改動調整值、嚴禁取消安全裝置;
不準在無潤滑狀態下執行;
不準考試不合格人員上崗操作及獨立從事維護工作;不準無證人員操作及檢修裝置。
3、裝置“四保持”的內容保持裝置的外觀整潔;
保持裝置的結構完整性;保持裝置的效能和精度;
保持裝置的自動化程度。
4、裝置環境管理的標準無垃圾、無積塵、無積水、無油垢;
根據裝置效能的要求和工作條件,分別設有放火、防爆、防凍、防漏、等措施,無易燃、易爆危險;
規定安全走行路線,設定安全標記;
各種設施和管道塗色鮮明,易於識別;
場地平整,物品堆放整齊。
六、三級保養制度
裝置的三級保養為:日常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日常保養有的作為例行保養。由於其具有三個等級的保養責任和內容,故稱為三級保養。三級保養一般連續按週期完成。它是裝置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的有效保養制度之一。
“三級”保養的劃分
(1)日常保養:裝置的日常保養由操作者負責,班前班後由操作工人認真檢查。擦拭裝置各處或注油保養,裝置經常保持潤滑、清潔。班中裝置發生故障,要及時排除,並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
(2)一級保養: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人輔助按計劃對裝置進行的定期維護。其內容為:對裝置進行區域性拆卸、檢查、清洗;疏通油路,更換不合格的氈墊、密封;調整裝置各部位配合間隙,緊固裝置各個部位,電氣部分由維修電工負責。裝置運轉六百小時,要進行一次一級保養。一級保養簡稱一保。根據不同裝置及執行條件定期進行。
(3)二級保養:以維修工人為主、操作工人參加的定期維修,其內容為:對裝置進行部分解體,擦洗裝置,調整精度,拆檢、更換和修復少量易損件,區域性恢復精度,潤滑系統清洗,換油,電儀系統檢查修理,並進行調整、緊固,刮研輕微磨損的部件。保持裝置完好及正常執行。裝置運轉叄千小時要進行一次二級保養。
裝置日常保養的具體要求
(1)班前認真檢查裝置,按規定做好點檢工作,按規定進行合理潤滑和加油。
(2)班中遵守裝置操作規程,正確使用裝置。
(3)發現隱患及時排除,自己解決不了的應立即通知機電修理人員處理。
(4)班後做好裝置清掃,潤滑工作,一般裝置為15-30分鐘,大型、關鍵裝置可以適當延長。油氈、油線、油孔、油杯、油池要堅持每週清掃一次。
(5)做好交接班工作,將當天裝置運轉情況詳細記錄在交接班本上。
(6)堅持每天一小掃,週末大清掃,月底節前徹底掃,定期進行評比。週末一般裝置清掃1小時左右,大型、關鍵裝置2小時左右,月底一般清掃1-2小時,大型、關鍵裝置2-4小時,節日保養按規定保養標準進行,並將定期評比情況作好記錄。
保養“十字”作業法裝置週末保養內容及要求可簡述為保養“十字”法。即: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
清潔,指裝置外觀及配電箱(櫃)無灰垢、油泥;
潤滑,指裝置各潤滑部位的油質、油量滿足要求;
緊固,指各連線部位緊固;
調整,指有關間隙、油壓、安全裝置調整合理;防腐,指各導軌面、金屬結構件及機體清除掉腐蝕介質的浸蝕及鏽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