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儀器裝置維護保養管理制度(通用5篇)

醫療儀器裝置維護保養管理制度(通用5篇)

  在生活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好的制度可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按要求達到預計目標。那麼制度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療儀器裝置維護保養管理制度(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療儀器裝置維護保養管理制度1

  一、大型醫療裝置定義及分類

  1.本制度中大型醫療裝置是指:單機價值超過人民幣萬元以上(重點十萬元以上)用於醫療急救、診斷、治療和醫學科研裝置。

  2.根據維修工程人員分工而將上述裝置分為:

  X線診斷機械裝置類;

  監護及手術室裝置類;

  呼吸、麻醉核醫學、眼科及碎石裝置類;

  超聲診斷及檢驗裝置類;

  呼叫及常規裝置類;

  消毒及常規裝置類;

  二、裝置保養管理方法(三級保養)

  1.一級保養:使用科室指定專人對所使用的裝置,每天進行表面除塵和基本引數校正。

  2.二級保養:主管工程師配合並指導使用裝置科室專管人員對裝置,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裝置內部清潔和技術引數校正。

  3.三級保養:主管工程師對所分管的裝置,定期進行維護和引數校正。

  三、裝置維修管理辦法

  1.裝置維修實行專人分工負責制。

  2.維修負責工程師對所管裝置要及時認真做好:裝置開箱驗收登記、裝置索賠登記、保修期內維修登記、保修期到期前裝置狀況總結、裝置維修情

  況登記(自修或外修)、關鍵零配件來源記錄、裝置清潔及消毒方法。

  3.維修負責工程師對所管裝置,應儘可能採取下修方式(除故障特別複雜外)。

  4.維修中由於故障特別複雜或零配件採購困難,主管工程師應及時通知裝置使用科室,以便及時採取應急措施。

  5.維修中遇到難以判斷或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主管工程師應及時向上級領導彙報。儀器維修組應及時召開問題討論會,群策群力解決問題。

  6.對返修率高的醫療裝置,維修技術人員也應及時向上彙報。

  7.維修工程人員應嚴格把好報廢裝置鑑定關。

  8.儀器維修組長應定期對下屬的工程檔案檔案進行稽核。

  9.工程檔案檔案實行維修負責人保管方法。

  10.維修電路圖實行集中管理方法。

  11.維修工程人員應經常與所管裝置的使用人員進行操作和保養工作交流,積極聽取裝置使用人員對所用裝置的反映,從中判斷裝置的使用現狀。

  12.維修工程人員還應經常與廠商維修工程人員進行聯絡和交流,虛心求教,盡最大可能地瞭解所管裝置的常見及特殊故障的判斷及維修方法。

  13.維修工程人員應及時瞭解所管裝置代理商或維修工程師的變更情況,並及時與新的代理商或工程師取得聯絡,以保證零配件的索取和維修聯絡。

  四、維修及保養工作的落實及監督

  1.醫療裝置科儀器維修組長負責針對各類不同裝置,制定保養工作要點及程式。

  2.該組長根據裝置返修情況,調整保養週期。

  3.儀器維修組定期召開“裝置狀況討論會”,重點找出維修及保養工作中的漏洞並加以彌補。對維修及保養工作不負責任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及時的批評指正。

  4.儀器維修組長不定期地對全院大型醫療裝置進行巡視,充分聽取使用裝置科室的意見及建議。

  5.工程技術人員下修及保養工作結束後,需填寫工程登記表,在表中詳細寫明工作過程及結論。並由使用裝置科室專管人員簽字確認。

  6.裝置的返修率作為維修工程人員的工作考核標準,直接與晉級及醫院獎勵掛鉤。

  醫療儀器裝置維護保養管理制度2

  1、對使用科室提出的裝置維修申請,維修人員應及時予以響應和處理。維修完畢後,維修人員應詳細填寫維修記錄,科室簽字確認後恢復使用。

  2、對無法解決的或疑難的`問題應及時上報上級領導,並積極聯絡院外專業人員。

  3、對急救裝置,維修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推諉,而應積極搶修保證臨床第一線需要。

  4、使用科室要按規定做好醫療裝置的日常保養工作,並定期檢查執行落實情況。

  5、定期深入科室對所負責的儀器裝置進行安全巡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6、積極創造條件開展預防性維修保養(PM),降低裝置故障發生的機率。

  7、對保修期內或購置保修合同的裝置,要掌握其使用情況。出現問題時,及時與保修廠方聯絡,對維修結果做好相應的維修記錄,並檢查保修合同的執行情況。

  8、應做好休息時間和節假日的維修值班,確保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均能處理突發的維修要求。

  9、保持工作區域的安全與整潔。保管好各種維修工具、儀器,防止丟失損壞。定期召開業務碰頭會,每月至少組織一次業務學習,研究、分析維修中的疑難問題,交流維修心得。

  醫療儀器裝置維護保養管理制度3

  1職責

  1.1全院醫療裝置的維護保養工作由資訊裝置管理部負責和承擔。

  1.2使用科室的重要裝置(包括急救裝置及大型貴重裝置)應有專人保管、操作人員人,該保管、操作人員要對儀器實行一級保養,即每天的清潔除塵,機械運轉應按時潤滑,開機前檢查各種工作條件是否具備?經驗證無誤後可開機使用。其他儀器的操作人員對使用的儀器也要做一級保養工作,科室裝置負責人要經常巡檢,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裝置資訊管理部。

  1.3 裝置資訊管理部主任全面負責組織實施全院醫療裝置各級維護和保養工作。設定切實可行的儀器裝置維護、保養計劃表,定期進行維護保養。

  1.4 裝置資訊管理部定期(2次/年)對全院的醫療裝置(主要是急救裝置及重要裝置)進行預防性維護,在巡查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記錄巡查結果,由使用科室負責人或裝置負責人確認簽字後交裝置資訊管理部保管。

  1.5 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有醫療裝置不能正常執行或臨床使用科室有醫療裝置需要維修,及時上報裝置資訊管理部,維修人員要儘快組織力量檢修或請廠商維修,修理完畢,裝置是否能正常執行?告知使用科室。

  1.6 凡大型貴重裝置和急救裝置儘量與供應商簽訂保修或保養合同,廠商技術人員定期對裝置進行維護保養,確保臨床工作順利進行。

  1.7每年年底針對使用科室操作人員及科室裝置負責人的保養狀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上報有關職能科室。對廠商技術人員保養狀況也進行考核。

  2 工作流程

  2.1使用科室的重要裝置(包括急救裝置及大型貴重裝置)及常規裝置應由保管、操作人員對儀器實行一級保養,即每天的清潔除塵,機械運轉應按時潤滑,開機前檢查各種工作條件是否具備?經驗證無誤後可開機使用。

  2.2裝置資訊管理部定期(2次/年)對全院的醫療裝置(主要是大型貴重裝置和急救裝置)進行預防性維護,在巡查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記錄巡查結果,將結果記錄。

  2.3凡大型貴重裝置、急救裝置及重要裝置儘量與供應商簽訂保修或保養合同,廠商技術人員定期(1~2次/年)對裝置進行維護保養。

  2.4每年年底針對使用科室操作人員及科室裝置負責人的保養狀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上報有關職能科室。

  醫療儀器裝置維護保養管理制度4

  一、各科室裝置應指定專人保管和維護,並有登記記錄以備查考。

  二、定期巡迴檢查。對重點裝置進行定期預防性檢查,半年一次。

  三、新購高檔裝置,在操作人員外出學習的同時,應派出裝置維修人員學習維修技術。

  四、保修期內的裝置,進口和高階精密儀器,不得隨意盲目拆卸,對其故障要及時報請有關領導研究處理。

  五、屬技術監督局強制統一計量的裝置、儀器要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檢驗。

  六、急用裝置,應突擊加班修理。

  七、維修人員不能完成任務或因工作失誤造成經濟損失或糾紛的,要根據情節追究其經濟責任。

  八、科室人員違章操作或保管不善造成損失,維修人員發現後,根據事實與損失大小報請領導對責任人進行處理。

  九、裝置技術人員應參與裝置、儀器的安裝、除錯、驗收,並積極與廠家或公司派來的技術人員合作,熟悉該裝置效能,以便日後保養、維修。

  十、建立維修登記制度,萬元以上的裝置建立使用、保養、維修檔案。

  十一、裝置技術人員在工作時應注意裝置安全和人身安全。

  醫療儀器裝置維護保養管理制度5

  一、裝備處裝置維修部負責全院醫療儀器裝置的維修維護管理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二、裝備處裝置維修部維修技術人員應定期對所負責的儀器裝置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三、各科室醫學裝置出現故障時,由使用人員及時向裝置維修部報修,說明裝置所在科室、裝置名稱、故障現象等情況。

  四、裝置維修部設有專人值班,負責接待日常業務和應付緊急維修任務,值班人員接到報修任務,要做好報修記錄並及時通知維修人員到現場維修,對急修裝置、搶救裝置優先處理,做到隨叫隨到。

  五、維修人員接到維修任務,根據裝置故障情況帶好維修工具儘快到現場維修,裝置修復後,由使用人員驗收裝置正常工作,填寫儀器維修記錄單,裝置交付科室使用。

  六、對現場不能修復的大型、急救裝置,維修人員及時逐級上報組長和裝置維修部負責人,組織人員搶修,需要外修或購置特殊配件時,由使用科室填寫《科室購置配件、維修申請表》報批執行。

  七、對裝置常用的零配件、易損件等,裝置維修部制定配件目錄,組織論證、比價後由裝置管理科統一採購、入庫,根據科室需要按招購置/領用,列入使用科室支出。

  八、維修技術人員應對所修理的醫學裝置做出鑑定,凡屬使用科室違章操作或管理不當造成的損壞,要及時上報,按相關規定處理。

  九、未經裝備處批准,任何人不得維修醫院裝置,因私自維修造成的損失由責任人負責。

  十、醫療儀器裝置因老化或不能修復等原因需報廢時,按照醫院報廢制度執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