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設施裝置保養制度(通用5篇)

水電設施裝置保養制度(通用5篇)

  在現實社會中,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那麼什麼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電設施裝置保養制度(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水電設施裝置保養制度1

  為保障水電暖裝置設施的正常執行,保證學院的正常秩序,滿足教學、科研和師生生活的需要,特制訂本制度。

  一、一般規定:

  (一)水、電、暖裝置、設施的維護保養,應建立日常保養、定期保養和大修理三級維護檢修制。

  (二)日常保養應檢查裝置設施的執行狀況是否良好;室內、井內是否整潔;水、暖開關是否靈活;電力裝置、設施的接地或接零是否完好等。

  (三)定期維護應定期(半年)對裝置、設施進行全面的檢查,對發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維修或安排計劃維修,防止裝置、設施的損壞或出現故障。

  (四)大修理(恢復性修理)應在裝置、設施使用較長時間後,有計劃的對裝置、設施全面整修,對重要部件進行更換,使裝置、設施恢復到良好的'狀態。每年進行一次高壓裝置安全性試驗檢測。

  二、給、排水裝置、設施:

  (一)應定期檢查自備水供水裝置、供水管線, 消除影響安全的因素。

  (二)應定期檢查、處理管線的各附屬設施有無失靈、漏水現象;井蓋有無損壞、丟失等,使其保持完好。

  (三)應每年對鋼製外露部分管線進行油漆。

  (四)管道嚴重腐蝕、漏水時,必須進行更換,更新管線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

  (五)應定期檢查排水管線、定期清理檢查井,使排水保持暢通。

  三、電力裝置、設施:

  (一)高壓供電裝置、設施由電業部門按相關標準進行。

  (二)定期檢查配電室的供電裝置、設施,使保持正常的執行;保持配電室的乾淨整潔。

  (三)定期沿線檢查電纜井蓋是否損壞、丟失;電纜線頭是否完好;井內是否乾淨。

  (四)定期檢修各建築物內的配電設施。每年春節進行一次防雷檢測。

  (五)當輸電線路出現故障時必須進行更換,更換線路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

  四、暖通設施:

  (一)每年對管線和附屬設施(閥門)進行檢修,使其保持完好。

  (二)每年對鋼製露天部分管線進行保溫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每年冬夏兩季對中央空調進行除錯檢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使其保持正常執行。

  五、停用電梯每月保養、執行一次,執行電梯每半月檢修保養一次。

  水電設施裝置保養制度2

  第一條:裝置維護保養實行分級管理,抓好維護保養制度的建立,嚴格執行裝置的維護規程,分廠、車間要安排好計劃,要具體組織好裝置維護保養工作。開展裝置升級賽,並定期進行評級、檢查。崗位工人實行三定:定機、定人、定職責。做到臺臺裝置有人管、時時處處有人抓,形成一個從上而下的裝置管理網。

  第二條:狠抓專業知識的培訓工作。廣泛開展“操檢結合”、“一專多能”和“三好四會”。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會即會使用、會維修、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第三條:嚴格執行潤滑管理制度,做到五定:定人、定點、定質、定量、定時加油或換油,使裝置潤滑經常保持良好狀態。

  第四條:裝置使用要嚴格執行裝置操作規程,不準超負荷和拼裝置;不準違章作業;非本機人員不準隨意操作和使用裝置;不準隨意取消和調整加大裝置安全裝置的設定值;不準隨意拆、卸、割、焊和改變裝置結構。

  第五條:開展裝置維護保養升級賽,確保裝置經常處於良好狀態,並依靠操作工人和維修工人的共同努力,在不斷提高裝置完好率的基礎上,逐步提高“甲級維護”和“紅旗裝置”的比例,提高我公司的生產裝備水平。

  第六條:加強技術訓練,提高操作水平,新工人必須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和操作規程學習,經考試合格後方能准許獨立操作;操作與維修人員也應按規定進行定期考核,合格者准許作業,裝置操作與維修人員每年均應分期分批地進行不同形式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技術業務水平。

  第七條:操作工人認真填寫執行記錄和交接班記錄,使裝置要經常保持清潔衛生。檢修工人要填好檢修記錄。

  第八條:認真執行裝置的定期檢查評比、考核工作,堅持計劃檢修,保證裝置經常處於完好狀態。

  水電設施裝置保養制度3

  1、要搞好預測預防,做到優質巡檢,減少維修次數,降低維修率;做到有計劃維修,對裝置進行週期管理,勤檢查,勤維護,勤保養,提高維修質量,提高裝置三率。

  2、實行裝置包機制,要求分包到人,做到臺臺裝置,條條管線,個個閥門,塊塊儀表均有人負責。

  3、責任人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科學的維修方法,精心維護,認真貫徹“以維護為主,維修為輔”的原則,做到“三懂四會二好二定五運用”(懂結構、懂效能、懂原理;會使用、會維護保養、會檢修、會排除故障;用好、管好;定時巡檢、定時擦洗;運用聽、摸、擦、看、測方法)。

  4、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裝置啟動,執行與停車。

  5、要經常保持裝置清潔,及時消除跑、冒、滴、漏。

  6、嚴格執行裝置潤滑管理制度

  ⑴保證潤滑油質量,對各種潤滑油分別保管,不得濫用,混用,必須經過“三級過濾”(入油桶前進行一級過濾;入油壺前進行二級過濾;入加油點前進行三級過濾)。

  ⑵按“五定”方法,保持油路暢通。(定時:按規定週期給設備註油或換油;定點:明確規定或用圖顯示出裝置需要注油的潤滑點;定量:按規定的注油量加油,並有消耗定額;定質:按不同裝置的規定使用不同品種規格的潤滑油,不得擅自改變;定人:落實到專人負責)。

  ⑶油具要標記清楚,專油專用,定期清洗,用後放回原處,裝置所有潤滑油的規格、質量、潤滑點、加油時間及換油週期,必須按規定執行。

  ⑷對潤滑所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本崗位自存的油品、油具要班班檢查,認真交接,做好記錄。

  7、備用裝置要有專人檢查維護,注意防塵、防潮、防凍、防腐蝕,要定期執行盤車。使之處於良好狀態。

  8、要抓變化,出現異常情況,果斷採取措施,立即上報。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準盲目開車。

  9、維修工要定時巡檢,主動向操作人員瞭解裝置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消除。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要詳細做記錄,結合中小修進行消除。

  10認真做好裝置檢修

  ⑴檢修準備工作必須做到九個落實:組織工作落實;施工專案落實;技術措施落實;裝置零部件落實;各種材料落實;勞動力落實;施工圖紙落實;施工工器具落實;施工方案落實;施工安全措施落實。

  ⑵檢修前要辦理安全手續,切斷水、汽、氣、電、風等,清理乾淨,方可進行施工。

  ⑶檢修時必須有檢修規程(檢修專案、內容、檢修間隔期、檢修時間、質量標準、)與工時定額(備品備件消耗定額、主要料消耗定額、檢修任務的分工與細則)。

  ⑷檢修現場必須有檢修進度網路圖、施工現場佈置圖,做到規範化。工具、備件、拆下來的零部件分別排列整齊,放在托盤上。

  ⑸檢修完要辦理驗收手續,現場要工整、料淨、現場清潔,有完整的檢修記錄,測量資料,承載、承壓部件有鑑定合格證。

  11、定期檢查裝置腐蝕情況,建立腐蝕檔案,其內容包括:裝置各種型號、規格、工藝條件、物料介質、預防措施、定期檢修、腐蝕情況檢查記錄表等,並提出合理化建議。

  12、維修工具要齊全、完好、無損。除個人工具外,其他公用工具要有專人保管。

  13、定期召開裝置維護保養會議,總結經驗,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14、建立裝置及其維護、檢修檔案,檔案主要內容包括:裝置技術指標;附屬裝置明細表;裝置狀況;裝置執行檢修時間統計;裝置檢修記錄;裝置潤滑情況;檢修計劃執行情況;檢修定額變更執行情況;裝置革新改造情況;裝置缺陷及事故記錄。

  水電設施裝置保養制度4

  為加強裝置的維護與保養,堅持“預防為主”和“維護與計劃檢修相結合”的原則,做到正確使用、精心維護,使裝置常處於良好狀態,保證裝置的長週期、安全、穩定運轉,特別制定本制度。

  一、實行專機專責制度或包機制度,做到臺臺裝置、條條管線、個個閥門、塊塊儀表有人負責。

  二、所有裝置都要有維護保養規程,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操作人員要達到“四懂”、“三會”(懂結構、懂原理、懂效能、懂用途,會使用、會保養、會排除故障)。實行操作合格證制度,無證者不準上崗操作。

  三、認真執行裝置潤滑制度,堅持五定(定質、定量、定時、定點、定期對潤滑部位清洗換油)和三級過濾(向固定油桶經過濾、由油桶向油壺裝油經過過濾,由油壺加入到加油點經過過濾),保證油質、工具清潔好用,潤滑效果良好。

  四、操作工人對本崗位範圍內的裝置管道、儀表盤、支架、地面等應保持整潔、油漆、保溫完整,加強靜密封點的管理,消除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洩漏率,搞好環境衛生,做到文明生產。

  五、備用裝置應處於良好狀態,停用、閒置裝置應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維護,加強防塵、防潮、防凍、防腐蝕的管理,對於傳動裝置要定期進行盤車和切換,使所有備用裝置處於良好狀態。

  六、操作人員必須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1.嚴格按操作程式與規定步驟進行裝置的啟動與停車,做到啟動前認真準備,啟動中反覆檢查,停車後妥善處理。

  2.堅守崗位,嚴格執行巡迴檢查制度,執行五字操作法(聽、摸、查、看、聞),定時定點按巡迴檢查路線對裝置進行仔細檢查。

  3.認真填寫執行記錄,發現裝置缺陷能處理的應主動進行消除,髒、松、缺、亂、漏等舉手之勞可以解決的問題,應隨時在檢查中進行解決。

  4.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實行十交五不接。十交即:交任務、交指標、交原料、交操作指標、交質量、交問題、交經驗、交工具、交安全衛生、交記錄;五不接即:裝置潤滑不好不接、工具不全不接、操作情況交待不清不接、記錄不全不接、衛生不好不接。交接雙方要在現場逐項交接,在操作日記上正式簽字。

  七、生產操作人員發現裝置有不正常情況,要立即檢查原因,及時反映。發現特殊響聲、振動、漏氣、火花等緊急情況,應採取果斷措施立即停車,並上報和通知值班長及有關崗位,不弄清原因不得盲目開車。已處理和未處理的缺陷記錄執行記錄本上,並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八、廠房建築物、構築物、裝置基礎、處管道及支架,應有專人經常維護,保持完整,定期檢測。採取防潮、防汛、防凍、防塵、防腐蝕措施。裝置管道的儀表和安全裝置要齊全好用,定期進行檢查和調整。

  九、維修工人(機、電)對包機的裝置負有維修好的責任,對包機的裝置需定時上崗檢查,主動向操作工人們解決裝置執行情況,發現易處理的缺陷及時消除。不能立即解決的缺陷要詳細記錄,結合中小修或停車機會處理。

  水電設施裝置保養制度5

  機電裝置管理和保養制度之相關制度和職責,為確保機電裝置充分利用於煤炭生產,切實做到安全第一,降低事故率,減少裝置故障,做到科學管理,科學利用,特制定機電裝置管理和保養制度。一、管理制度機電裝置管理組組織機構,機電副礦長吉永祥分管機電並...

  為確保機電裝置充分利用於煤炭生產,切實做到安全第一,降低事故率,減少裝置故障,做到科學管理,科學利用,特制定機電裝置管理和保養制度。

  一、管理制度

  機電裝置管理組組織機構,機電副礦長吉永祥分管機電並任組長;副組長田躍生、張志兵。

  1、機電裝置管理方面,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充分利用,節約開支的原則,經礦委研究決定,機電組長為機電裝置第一責任者,對整個機電裝置的安全工作負全面責任;責任區管理人員為機電裝置安全工作的直接責任者。

  2、本礦機電裝置管理職能人員、電工、機工、修配工、絞車司機、風機工,都必須經縣級以上專業技術培訓,做到持證上崗,搞好業務保安。

  3、本礦的機電裝置管理範圍包括:柴油發電機組、高低壓配電室、風機室、鐵、木、機、修、以及坑上下的整條線路,電機、開關、照明燈、主局扇風機、水泵、煤電鑽、變壓器、坑上提升絞車、坑下排程絞車、無極繩絞車等。

  4、管理人員分工:吉永祥負責坑上下的電器裝置;田躍生負責柴油發電機組及修配和各種焊接保修業務。

  5、根據使用裝置的情況和生產需要,編制裝置的購置計劃和檢修計劃,編制配件和材料消耗計劃,以利速修裝置及時轉入備用。

  6、裝置管理人員每旬檢查一次裝置的器率情況,督促有關人員立即處理不完善裝置,限期複查。

  7、如發生事故,立即分析,根據三不放過原則,認真處理事故;搞好裝置的資料檔案工作,抓好專管和群管相結合的管理網;經常宣傳安全用電知識,以保證群管裝置得體合理。

  二、保養制度

  為確保裝置正常執行,特制定機電裝置保養制度。

  1、主絞車:每班檢查關鍵零部件一次,確保零部件整齊、完全、堅固、可靠,齒輪咬合良好;保證減速箱不漏油、不超溫、不振動並定期注油。班前認真檢查鋼絲繩、提升容器,保證安裝的技術情況;班前檢查電氣裝置,必須使裝置動作可靠,不漏電。

  2、主、局扇風機:每班檢查一次主扇,每月檢查一次局扇。檢查內容:油量適當,不超溫,運轉靈活,無卡阻、無鏽蝕、無異響、無變形,使之符合防爆標準,並可靠接地。

  3、主水泵:每班檢查一次螺絲,零部件是否堅固,保證運轉部分靈活可靠,對輪無異響,及時處理漏油、漏水現象,保證電氣裝置齊全完整,運轉良好,保護裝置可靠,接地系統良好。

  4、主變:每日巡檢一次,特殊天氣,特殊巡視,不閃絡、不放電、不漏油、不超溫,油不變色無異響,不冒煙,並有可靠的接地裝置。

  5、其它裝置:每班檢查一次,懸掛整齊,無明接頭、雞爪子、羊尾巴、破口線,保證所有線路不短路、不漏電,正常供電。

  6、電纜線:每班檢查一次,存放地點無淋水、無積水、頂板好,懸掛放置整齊、清潔,運轉靈活無異響,接地好,防爆。

  7、煤電鑽、探水鑽:每班檢查一次,存放地點無淋水、無積水、頂板好,懸掛放置整齊、清潔,運轉靈活無異響,接地好,防爆。

  8、礦燈:經常檢查保養,封閉嚴密不漏液,電壓不低於4V,放電時間不少於11個小時,通氣孔暢通無阻,零部件齊全、堅固,防爆程式好;礦燈架和充電場所清潔衛生。

  9、柴油發電機組:每班進行一次班中保養,按計劃進行保養,經常保證油足、水足、電足;電瓶的熱備用狀態。

  10、執行配電:每班檢查一次,裝置及配電室是否清潔整齊,接線螺絲是否堅固,閘刀開關觸點是否有燒傷痕跡,警報器工作是否可靠,自動部分是否釋放自如、安全;電壓、電流、指示燈及補償的狀況良好。透過檢查、維修、保養,保證裝置的工作部分供電正常,熱備用部分一經操作,即能投運;泠備用部分接地良好,保證操作人員和裝置安全無事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