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隔離管理制度(精選5篇)

幼兒園隔離管理制度(精選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逐漸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那麼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麼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隔離管理制度(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隔離管理制度1

  一、早晨來園開窗通風。

  二、傳染病流行季節或班中有傳染病發生時每日下班後開紫外線燈一次,每次半小時;其餘時間每週五一次,每次半小時。

  三、毛巾:洗淨後放熱力消毒櫃消毒,消毒後晾曬,每日一次。

  四、水杯:每日先在一池中清水清洗,再二池洗滌劑清洗,再將洗滌劑清洗乾淨後在三池中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鐘,而後在四池中用流動水清洗徹底乾淨後,放消毒櫃內消毒。在消毒櫃內消毒時要求水杯口朝下,做到水杯裡外無汙漬、奶漬,水杯沿無鏽漬。

  五、餐桌消毒毛巾:每餐前用專用毛巾浸泡在100mg/L的消毒液中後應用。

  六、抹布:每日用100mg/L的消毒液清洗消毒,懸掛晾乾。

  七、桌面:每餐前用清水擦拭,然後100mg/L的消毒液消毒,4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乾淨。

  八、門把手、水龍頭:用蘸有清水抹布先擦拭,再用蘸有100mg/L的`消毒液的抹布擦拭,而後用蘸有清水抹布擦拭。

  九、廁所:隨時沖洗,每日用100mg/L的消毒液消毒一次。

  十、玩具:每週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鐘後清水刷洗。

  十一、梳子:每週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鐘後清水刷洗。

  十二、圖書:每週五在陽光下爆曬。

  十三、拖鞋:每週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鐘後清水刷洗。

  十四、床單枕巾:每月最後一個週五由幼兒家長拿回家清洗。

  十五、被褥:每月底日光爆曬一次,用紫外線燈消毒二次。

  十六、個人衛生:餐前老師用流動水及香皂,按照六部洗手法水洗手,平時勤剪指甲、勤洗頭。

  十七、消毒用毛巾及墩布專用,不得他用。

  幼兒園隔離管理制度2

  1、幼兒園設立保健藥箱,兒童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應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要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病痊癒後經醫生證明方可回班。

  2、對患者專人護理。仔細觀察,按時服藥。

  3、對患傳染病幼兒所在班以及與傳染病患者有接觸的幼兒都要進行檢疫、隔離、觀察。檢疫期間,不收新兒童,園內兒童不混班不串班,檢疫期滿無症狀方可解除隔離。

  4、幼兒離園一個月以上,或外出返園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接觸史。並要經醫務人員重新檢查,方可回班。未接觸傳染病的要觀察兩週、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待檢疫期滿後方可回班。

  5、工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時應報告園領導,採取必要措施。

  6、若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中毒事故,應立即將中毒人員送往醫院,並採取現場控制,通風並疏散人員。

  7、實行嚴格使用

  (1)嚴格按照消毒劑配置程式進行配置、稀釋,在使用過程中做好必要的身體防護。

  (2)不得將消毒劑隨意攜帶、私自使用。

  (3)不得在有人情況下使用消毒劑,更不得對著人進行噴灑。

  (4)不得在食堂操作間、食品儲藏室使用過氧乙酸,更不得對著食品、貴重物品、金屬表面進行噴灑。

  (5)嚴格按照消毒劑操作程式進行密封噴灑,作用30分鐘後開窗通風。

  幼兒園隔離管理制度3

  一、環境衛生

  1、要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小掃,每週一大掃。分片包乾,定人、定點、定期檢查。要消滅蚊、蠅、鼠、蟑螂等害蟲。

  2、幼兒玩教具要保持清潔,定期消毒、清洗。

  3、經常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室內要有防蚊、防蠅、防暑、防寒設施。

  4、廁所要清潔通風,定時打掃並消毒。兒童用的便盆,每次用後要立即傾倒,刷洗乾淨,每日用消毒液浸泡。三歲以上幼兒要提倡用蹲式廁所。

  5、幼兒桌椅高度應符合要求。

  6、對患傳染病的幼兒所在班和與傳染病患者接觸過的不混班,不串班。檢疫期滿後無症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7、幼兒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應隔離治療,所在班要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癒後,經醫生證明方可來園。

  8、幼兒離園一個月以上或外出(離本市)返回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接觸史。

  9、工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人時應及時報告園領導,採取必要措施。

  二、個人衛生

  1、幼兒每人二巾二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兒飯前便後洗手,早晚用流動水洗手和臉,經常保持清潔。

  3、飯後要漱口,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4、定期洗頭和洗澡,保持服裝整潔,衣服被褥床單要勤洗勤曬。

  5、保護幼兒視力,室內要注意採光。看電視一次時間不宜過長,看時不要離的太近。電視機安放高度要適中。

  6、工作人員要保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後和開飯前用肥皂洗手。

  幼兒園隔離管理制度4

  隔離觀察室是幼兒園為了加強傳染病的隔離,降低傳染病的傳染率,以確保兒童的健康而設定的臨時隔離患兒的專用設施,由保健醫生負責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xx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現場隔離消毒技術指南》、《xx市托幼機構隔離觀察制度》等檔案精神和相關規定,制訂了《幼兒園隔離觀察室管理辦法》,具體內容如下:

  (一)隔離觀察室管理要求

  1.隔離室應設定在相對獨立區域,房間通風良好,有單獨的出入口。

  2.室內設施裝置齊全,備有紫外線消毒裝置、常規消毒用品、小桌椅、玩具櫃、汙物桶等物品。隔離床和被褥屬於隔離室專用,平時不得隨便挪用。

  3.開窗通風,保持環境衛生,室內物品每天進行常規消毒並記錄。

  4.建立《隔離患兒登記本》和《隔離室消毒記錄本》。

  5.隔離室單人單間,一室內不能同時隔離兩個以上病種的患兒。

  6.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如有發熱病人或密切接觸者在隔離室,工作人員進入隔離室時,必須做好個人防護(配置要求:N95醫用口罩、一次性橡膠手套、防護鏡、防護服)。出來時將防護用品按規定嚴格進行處置,立即進行手部衛生消毒(流動水下七步法洗手後噴灑手部免洗消毒液)。

  7.隔離室內產生的廢棄物,均按感染性廢物放入醫療廢物專用垃圾袋中密封,按感染性醫療垃圾處理。

  8.保健醫生負責對隔離室設施裝置和物品進行保潔、消毒,做到物品擺放整齊,無雜物、無汙染、無安全隱患。

  9.被隔離患兒臨時隔離期間,須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並禁止離開房間。非保健人員、健康幼兒和保教人員不得進入隔離室。

  (二)對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症狀者進行隔離觀察的要求

  1.幼兒園內發生傳染病時,應立即隔離患兒。

  (1)對法定傳染病患兒應立即送醫院治療,並按照《常見傳染病潛伏期、隔離期、檢疫觀察期》的規定,對其實行嚴格的離園隔離。待隔離期滿痊癒後,需持醫療機構診斷病歷到當地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開具復課證明,經幼兒園保健醫生查驗後方可返園。

  (2)對早期發現的傳染病但症狀輕微者,如腮腺炎、水痘、出血性結膜炎、痢疾帶菌者等,可在園(臨時)隔離室內隔離,或採取家庭隔離方式進行隔離觀察。

  2.在園兒童若出現發熱(體溫>37℃)、嘔吐、腹瀉、腹痛、皮疹、頻繁或劇烈咳嗽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或早期傳染病症狀,應將疑似症狀人員佩戴口罩後移至隔離觀察室進行隔離,並安排做好防護的保健醫生進行護理、觀察和治療。及時通知疑似症狀者的家長或監護人,儘早帶至醫療機構明確診斷。

  3.疑似症狀者在本園隔離觀察室的留觀情況,詳細記錄在《xx市學校、托幼機構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例登記表》(附件2)中,年終整理歸檔。

  (三)隔離觀察室消毒要求

  疑似病例者離開隔離觀察室後,在當地疾控中心指導下,根據其所患病種,分別按照《常用呼吸道傳染方法》和《常用消化道傳染方法》,對室內空氣和對疑似病例所用物品、排洩物、嘔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糞便、膿液等)等進行徹底消毒。消毒方法參考如下:

  1.消毒人員應按要求嚴格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消毒完成後及時清潔消毒雙手。

  2.對隔離室環境進行溼式清掃,對衛生間、桌椅、床圍欄、水龍頭、門把手、檯面、疑似病例接觸過的物品等物體表面進行消毒時,可選用清洗、擦拭、噴霧的方法,一般選擇含氯消毒劑,濃度為800mg/L-1000mg/L,作用時間應不少於30min。

  3.嘔吐物、排洩物、分泌物可採用加蓋容器收集,加含氯消毒劑按終濃度有效氯10000mg/L-20000mg/L混合作用2h後排下水道。如嘔吐物、排洩物、分泌物等汙染物直接汙染地面,可用含過氧乙酸的應急處置包直接覆蓋包裹汙染物或用乾毛巾覆蓋後噴灑10000mg/L有效含氯消毒劑,作用30min。被汙染過的檯面或地面應及時消毒,可用有效氯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或託拭可能接觸到嘔吐物的物體表面及其周圍(消毒範圍為嘔吐物周圍2米,建議擦拭2遍)。

  4.消毒情況在《xx市學校、托幼機構消毒記錄表》中作詳細記錄,年終整理歸檔。

  (四)兒童檢疫與環境終末消毒要求

  1.與傳染病患兒同班或有過接觸的兒童,按《常見傳染病潛伏期、隔離期、檢疫觀察期》的規定進行檢疫觀察。

  2.在檢疫期間,幼兒園或班級暫停接收新入兒童或轉出兒童,禁止一切集體活動,在園兒童不串班、不混班。檢疫期滿後無症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3.對經醫學觀察確定為傳染病者(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接觸者),轉移至家庭或醫院隔離後,應及時在當地疾控中心指導下,對兒童所在班級、園內環境和原隔離場所進行全面徹底的終末消毒。

  幼兒園隔離管理制度5

  1、幼兒開學第一天帶最少一個醫用外科口罩回園作應急隔離使用(口罩需用密封袋並註明班別和幼兒姓名交老師管理)。

  2、幼兒早上入園時,副班老師需戴口罩在指定時段在園內門口迎接幼兒,關注、穩定幼兒上學情緒,鼓勵幼兒自行回班課室;

  3、主班迎接回班幼兒,並組織回園馬上洗手;

  4、組織幼兒參加室內早操、晨運活動;

  5、堅決各班隔離,各班幼兒和教師僅限班內活動,不得與其他班老師和幼兒聚集,堅持蹲班組織教育教學遊戲活動,戶外活動不交集,不混班,途中遇見必須避讓兩米或以上距離;

  6、公共場室使用過後必須消毒後再二次使用;

  7、各教職工離開班室必須戴口罩,接待他人時必須戴口罩並要求來訪者戴口罩;

  8、保育員必須戴口罩按規定時段到廚房取餐,取餐時不聚眾,保持與他人間距1米;

  9、按時段組織幼兒到大門口放學,幫助家長理解分班分時段上學放學方案,爭取家長理解和支援;

  10、聚眾開會需經申請同意後,戴口罩分坐1米或以上間距方可開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