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院藥事管理工作制度(精選7篇)

衛生院藥事管理工作制度(精選7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制度,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範。那麼什麼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衛生院藥事管理工作制度(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衛生院藥事管理工作制度1

  一、鄉鎮衛生院是直接向所在社群居民群眾提供醫療、防疫、保健和康復服務的農村基層衛生事業機構,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的中間層次,是連線縣級醫療機構和村衛生室的樞紐。

  二、鄉鎮衛生院技術上接受縣級醫療衛生單位的指導;受鄉鎮政府和縣衛生局委託,對村衛生室進行管理和指導。

  三、鄉鎮衛生院的任務是:樹立為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服務思想,全心全意為所在社群群眾提供醫療、防疫、保健和康復服務。具體包括:

  1.發動群眾,開展以除害滅病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

  2.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尤其是向幼兒、中小學生、家庭主婦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普及衛生知識。

  3.做好計劃免疫的組織實施和衛生監督管理。

  4.在醫療康復方面要認真做好社群內群眾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和家庭病床的醫療服務,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質量,對一些複雜的急、危、重、難病人,及時護送轉院治療,向群眾普及急救知識水平,開展社群康復醫療服務,做好老年保健和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5.承擔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工作。

  四、鄉鎮衛生院的設定應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本著合理佈局,方便群眾,有利生產的目的,原則上一個鄉鎮設定一所衛生院。

  五、建設規模要根據當地群眾的衛生服務需求和防病治病的任務大小來確定,一般可按每千人設一張病床、一張床配備1.3個工作人員的比例計算。

  六、在衛生服務方面,要堅持防治結合,發揮整體服務功能,發展適宜技術,實施綜合服務,防止盲目與城市醫院攀比,任意擴大規模,發展不適宜技術。

  衛生院藥事管理工作制度2

  一、建立傳染病管理制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者應轉到指定醫院就診。嚴格採取相應的消毒處理措施,並及時報告疫情。

  二、建立健全日常清潔、消毒制度,地面溼式清掃。

  三、各診室要有流動清潔、消毒制度,地面溼室清掃。

  四、門(急)診的治療室、處置室、注射室、換藥室的醫院感染管理要求:

  1、室內佈局合理,清潔區、汙染區分割槽明確,標誌清楚,保持整潔,定時通風換氣,每天紫外線消毒至少一次,每次30分鐘-60分鐘並登記,每週用95%酒精擦拭紫外線燈管至少一次,檯面、門把手等易傳播區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消毒,室內地面早晚各拖一次,拖完後將拖把消毒晾乾。

  2、醫護人員進入室內,應衣帽整潔,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3、無菌物品滅菌日期依次放入專櫃,過期重新滅菌。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

  4、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無菌液體註明時間,超過2小時後不得使用。啟封抽吸的各種溶媒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最好採用小包裝。

  5、碘酒、酒精應密閉儲存,每週更換二次,容器每週滅菌二次。常用無菌敷料罐應每天更換並滅菌;置於無菌儲槽中的滅菌物品(棉球,紗布等)一經開啟,使用時間最長不得超過24小時,提倡用小包裝。

  6、治療車上物品應排放有序,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汙染區;治療車、換藥車應配有快速手消毒劑。

  7、各種治療、換藥、護理操作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隔離傷口依次進行。特殊感染傷口(如炭疽、氣性壞疽、破傷風等應就地(診室)嚴格隔離,處置後嚴格進行終末消毒,不得進入換藥室。

  8、一次性用品(注射器、針嘴、輸血輸液管、各種導管等)嚴禁重複使用,用後與其他廢棄物分類收集,封閉裝運,統一回收到指定部門進行無害化處理。醫用廢棄物置雙層黃色袋;生活廢棄物置黑色色袋;放射性廢棄物置雙層紅色袋,各類汙染袋要防滲漏。

  9、使用後的銳器應及時放入銳器盒內,達到容量3/4時立即封口,日產日清。

  10、保持抗生素藥物使用率≤50%;院內感染率≤10%;院感漏報率≤20%。

  五、急診搶救室及平車、輪椅、診察床等應每日定時消毒,被血液、體液汙染時應及時消毒處理。

  六、急診搶救器材應在消毒滅菌的有效期內使用,一用一消毒或滅菌。

  衛生院藥事管理工作制度3

  為加強鄉村一體化管理,規範村衛生室賬務處理,依據省衛生廳《鄉村一體化管理實施意見》及蕭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蕭縣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實施辦法》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原則

  鄉鎮衛生院對衛生室的財務實行專戶管理,分室核算。

  二、財務人員及帳目設定

  1、衛生院設主管會計1名,統一負責本鄉鎮各衛生室的帳目管理和財務監督。各衛生室配備兼職出納員(收費員)、藥品會計各1人,藥房不得兼任出納員和藥品會計。

  2、衛生院為各衛生室設定總帳、收支明細帳、財產物資明細帳。衛生室設現金日記帳、財產物資明細帳。出納員負責現金日記帳,藥品會計負責財產物資明細帳。

  三、收入管理

  1、統一執行縣物價局制訂的收費標準,各衛生室不得擅自變更。

  2、衛生室所有收入由收費員收取。其他人員代收的,應於次日將所收款項移交給收費員。

  3、所有收費憑處方,所有處方歸藥房。出診處方必須附有患者或其親屬簽字的出診單,證明其收費額。

  4、實行收費登記制度。收費員收款,需在專用的收費登記簿上按序登記。註明收費的日期、處方編號、金額等內容,並在處方上簽字或蓋章。

  5、衛生室實行收費開據制度,收費員每收一筆款項均應開據正式的醫療收費專用票據。收費票據由收費員按規定從鄉鎮衛生院領購,不得私自購買。主管會計負責各站票據的編號、領發、繳銷。

  6、衛生室的收入分為: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其他收入。財政基本支出補助納入醫療收入核算。健康檔案、健康教育、計免接種、婦幼保健等九項公共衛生服務收入列入財政專項補助收入。

  7、旬末收費員將本旬收入合計數報藥品會計,藥房將本旬所有收費處方裝訂成冊並填制一式三份處方封面交藥品會計,經藥品會計核對無誤後,收費員、藥品會計、藥房分別在處方封面上簽字,並各留一份。

  8、月末出納員將處方封面彙總後報衛生院結帳。(處方封面代替收入報表)

  9、醫療費原則上不得賒欠,確需用賒欠的應由室內人員擔保,並在一月內收回,逾期未收回的從擔保人工資或執業責任金中扣除。

  10、嚴禁私收費,違者視情節給予1―10倍罰款。

  四、支出管理

  1、衛生室的支出票據必須由經辦人簽字,並註明支出事由,購買實物的必須同時有驗收人簽字,經室長稽核後方可報帳。

  2、月末,出納員將本月所有支出單據整理彙總後報主管會計稽核,不得遲報、漏報,更不準瞞報。報帳時出納員應編制一式二份報銷封面,載明報銷的內容、單據張數,金額等內容。

  3、主管會計應及時稽核收支單據,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手續不齊備的原始憑證退回衛生室更正補充。

  4、稽核無誤後,主管會計按規定報院長集中審批後做帳,並與出納員辦理結帳、對帳手續。

  5、衛生室的支出分為:人員支出、藥材支出、公用費、固定資產佔用金、管理費、培訓費、事業發展基金。

  6、人員支出實行總額控制,衛生院根據各室上月業務收支實際完成情況,確定可分配總額。由負責人根據各人工作實績確定個人分配份額。報衛生院長審批後發放。(衛生室某月可分配總額=當月收入總計-當月藥材支出-當月公用費-事業發展基金、固定資產佔用金、培訓費)

  7、實行績效工資制。每月由負責人根據每人的工作實績,拿出具體分配方案,報衛生院核准後發放。提留基金由院統管,歸室使用,主要用於衛生室的房屋建設和裝置購置等。

  8、藥品材料一律進藥房。醫療活動需領用藥材的,應先開處方,經衛生室負責人稽核後從藥房領取。月末,藥房將藥材領用處方單獨裝訂成冊,交出納員彙總後報帳。

  9、藥材支出平時由藥品會計根據每日處方按進藥均價計算,季末根據實際盤存數調整。

  10、公用費支出實行總額控制。衛生室公用費支出不得超過業務收入的6%。

  五、藥品材料管理

  1、衛生室使用的所有藥品(含生物製品)、材料一律由衛生院統一按進藥均價調撥,不得從其他渠道購進,違者按採購額1―5倍罰款,其中衛生室負責人個人佔罰款總額的40%。衛生院設立中心藥庫,專人負責各室藥材的調撥工作,衛生院要確保衛生室及時獲得所需用藥材。

  2、藥材調撥使用一式幾份的調撥單,調撥單要載明藥材的進價和零售價,同時註明藥材的品名、產地、規格、型號、批號等內容。院室根據調撥單作相應的帳務處理。

  3、建立藥品材料逐日消耗制度。藥品會計每旬根據藥房報來的處方冊在消耗表上分品種消耗,同時按均價計算出每張處方的藥材成本。

  4、藥品會計設立數量金額式藥材明細帳,根據調撥單和消耗表記帳。月底根據明細帳編制並上報庫存藥材統計表,具體反映藥材的調入、消耗、結存情況。藥房另備登記簿,對進銷存進行記錄,以便核對。

  5、衛生院不定期地組織藥劑、財務人員對各衛生室處方劃價、藥材消耗的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進行抽查,並作好檢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季末由衛生院對各衛生室的藥材進行盤存,發現盤盈盤虧,要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

  六、固定資產管理

  1、衛生室的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單位價值在700元以上(含700元)的醫療器械。

  2、固定資產實行三級帳卡管理制度。衛生院設固定資產總帳、明細帳,衛生室設定帳卡。每年末由衛生院對各室固定資產進行清查、核實,做到帳帳相符、帳實相符,對盤盈盤虧的固定資產應報院長審批後按規定處理。

  3、衛生室的.固定資產由衛生院根據實際需要統一購建,歸衛生院所有。衛生院根據各衛生室業務收入的一定比例逐月收取固定資產佔用金。

  4、對於不需用和已不能使用需報廢的固定資產應由衛生室負責人報告院長後按規定處理。

  七、其他

  1、執業責任金、藥品週轉金、培訓費、固定資產佔用金、事業發展基金作為具有專門用途的資金,由衛生院按規定用途專款專用。

  2、主管會計應按月記帳、算帳,編報會計報表並及時反饋給各衛生室。

  衛生院藥事管理工作制度4

  一、各種檔案、計劃、宣傳資料等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嚴格管理好,由專人負責管理,專室存放。

  二、資料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計算機資料、網路技術資料、多媒體、音像資料和文字資料等,應分類存放分類管理。

  三、文字資料中的教材、參考書、工具書等應按圖書分類統一編目註冊登記,期刊雜誌、報紙、合訂本、宣傳摺頁、海報等均須統一登記編目。

  四、音像資料中的錄音帶、錄象帶、軟盤、光碟等必須分類登記編目,分類存放,並定期檢查其質量變化情況。

  五、計算機資料、網路技術資料等應按作業系統、應用軟體、工具軟體等分類管理,注意用時升級、更新等,並配備相應的防毒軟體。

  六、資料必須始終為衛生工作服務,其他人員均可借閱有關資料,但必須履行以下手續:

  1、每借閱一次登記一次,每次限借5盤或5本或5盒,如遇多集多本連續資料也只能依次歸還後再續借。

  2、每次借閱期限不得超過一星期,如因工作需要繼續借閱者必須辦理續借手續。

  3、孤本資料或數量較少的資料均不外借,可臨時使用。

  4、借出資料歸還時,資料人員必須認真檢查,如發現有損壞者必須照價賠償,如資料丟失,應借閱人重新購買完全相同的資料進行賠償,或處以原資料價值的3—5倍罰款。

  5、所有人員不得以任何藉口為別人借閱本單位的資料。

  6、聲像資料其版權所有,借閱人不得翻版,如有未經許可私自翻錄的,責任自負。

  7、外的部門或人,如因工作需要借閱資料的,必須經領導批准,並辦理正常的借閱手續。

  8、宣傳資料收發做到每張(份)出入庫有登記有簽字。

  衛生院藥事管理工作制度5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有關規定。

  2、設器械清洗消毒室、診療室、操作室。

  3、保持診室空氣流通、環境整潔,每天工作結束後進行空氣消毒。

  4、對每位病人操作前後必須洗手,操作時戴口罩、帽子,原則上戴手套必要時配戴防護鏡。

  5、器械消毒滅菌按照“去汙染——清洗——消毒/滅菌”原則。

  6、診室地面、物表、無影燈拉手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遇有汙染時,隨時消毒。

  7、口腔檢查用口鏡、彎盤、鑷子、探針、注射器等採用一次性。用後先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後作無害化處理。

  8、修復技工室的印模、蠟塊、石膏模型及各種修復材料應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

  9、進入口腔內的器械一人一套一用一消毒/滅菌。能壓力蒸汽滅菌的避免使用化學滅菌劑。

  10、滅菌器每月生物監測一次,空氣、物表、手、消毒用品每月培養一次。

  11、每日對化學滅菌劑進行有效濃度監測。

  12、汙染、清潔、無菌物品分開存放,嚴禁一次性物品重複使用。

  衛生院藥事管理工作制度6

  一、病歷記錄應該用鋼筆書寫,力求通順、完整、簡練、準確,字跡清楚、整潔,不得刪改、倒填、剪下、不得刮擦塗改,醫師應籤全名。

  二、病歷一律用中文書寫,無正式譯文的病名以及藥名等可以例外,診斷、手術應按照疾病和手術分類名稱填寫。

  三、門診病歷的書寫要求:

  1、接診醫師應寫明就診時間(具體到分鐘)、病員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或住所。病歷內容,包括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各種陽性體徵和必要的陰性體徵、診斷或初步診斷和治療、處理意見等均需記載並簽字。

  2、間隔時間過久或與前次不同病種的複診病員。一般都應同初診病員一樣的格式書寫。

  3、請求他科會診,應將本科初步診治意見及請求會診目的在病歷上填寫清楚。

  4、被邀請的會診醫師應在病歷上認真記錄檢查所見、診斷和處理意見並簽字。

  5、門診病員需要住院診治時,由醫師填寫住院證,並在病歷上寫明初步診斷。

  6、門診醫師對轉診病員應負責填寫轉診病歷摘要。

  四、住院病歷的書寫要求:

  1、對新入院病員接診醫師應嚴格按照《病歷書寫規範》要求認真書寫入院記錄及首次病程記錄,入院記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或住所、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個人史、女病人月經婚育史、男病人婚姻史、體格檢查、化驗檢查、特殊檢查、小結、初步診斷等。首次病程記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或住所、主訴、病史檢查、輔助檢查、初步診斷、鑑別診斷、診療計劃。主管醫師或值班醫師等簽字。

  2、住院病歷書寫力求內容真實、準確、詳盡,要求入院後24小時內完成,急危病人要求立刻完成。

  3、病歷可由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主管醫師或值班醫師負責書寫並簽字。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醫師可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完成病歷書寫,由執業醫師審查修改並簽字。

  4、再次入院者應寫再次入院記錄。

  5、病程記錄包括:病情變化分析、檢查所見及提示的意義、診斷與鑑別診斷、診療措施及處理後病情的變化。凡施行特殊處理時要認真記錄施行方法和時間,處理當時及處理後病人的一般情況。病程記錄重危病員和驟然惡化病員應隨時記錄。

  Ⅰ級護理的患者應每天記錄一次

  Ⅱ級護理的患者每週記錄兩次

  Ⅲ級護理的患者每週記錄一次。病程記錄由經治醫師負責記載。上級醫師有審查修改下級醫師病歷記錄內容、確保記錄質量的責任義務,審查修改後簽字。

  6、科內或全院性會診及疑難病症的討論,應由主管醫師做詳細記錄,科間會診由被邀醫師書寫會診記錄並簽字。

  7、手術病員的術前準備、術前討論、手術記錄、麻醉記錄、術後總結,均應詳細地記入病程記錄或另附手術記錄。

  8、凡移交病員均需由交班醫師做出交班小結填入病程記錄內,階段小結由經治醫師負責填入病程記錄內。

  9、凡決定轉科或轉院的病員,經治醫師必須書寫較為詳細的轉科或轉院記錄,上級醫師審查簽字,轉院記錄最後由科主任審查簽字。

  10、各種檢查報告單應按順序貼上,各種病情介紹和診斷證明書亦應附於病歷上。

  11、出院小結和死亡記錄應在當日完成。出院小結的內容包括病歷摘要、各項檢查要點,住院期間的治療過程及病情轉變、效果及出院時情況、出院後注意事項和隨診計劃,由經治醫師書寫,主治醫師審查簽字。死亡記錄除病歷摘要,治療經過外,應記載搶救措施、死亡時間、死亡原因,由經治醫師書寫,上級醫師審查簽字。凡做病理解剖的死亡病員應有詳細的病理解剖記錄及病理診斷,死亡病歷討論也應做詳細記錄。

  12、中醫、中西醫結合病歷應包括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斷和治療內容。

  衛生院藥事管理工作制度7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有關規定。

  2、醫護人員進入室內,應衣帽整潔,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3、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

  4、室內設有流動水洗設施。

  5、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無菌液體須註明時間,超過2小時不得使用,啟封抽吸的各種溶媒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

  6、常用無菌敷料罐應每天更換並滅菌,置於無菌儲槽中的滅菌物品(棉球、紗布等)一經開啟,使用時間最長不超過24小時,提倡使用小包裝。

  7、治療車上物品應排放有序,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汙染區,進入病室的治療車應配有快速手消毒劑,或消毒手。

  8、各種治療、護理及換藥操作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隔離傷口依次進行,炭疽、氣性壞疽、破傷風等應就地嚴格隔離,處理後進行嚴格終末消毒,不得進入換藥室。感染性敷料應放在黃色防滲的汙物袋內,及時焚燒處理,汙物桶定時清潔消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