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質健康檢測制度(通用5篇)

學校體質健康檢測制度(通用5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範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這些規則蘊含著社會的價值,其執行表彰著一個社會的秩序。想學習擬定製度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校體質健康檢測制度(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校體質健康檢測制度1

  為應對甲型H1N1流感,學校在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晨檢、午檢、零報告的同時,面向全體教職工、進入學校的外來人員實行健康登記制度。

  1、全體學生實行晨檢、午檢,班主任必須親自抓,積極做好本班級的檢查制度,對於發熱的同學,要及時聯絡其家長帶回家或去醫院治療。班主任對因病缺課的同學必須及時進行病情跟蹤,每天將本班學生的健康狀況登記在案,並及時上報安全辦。

  2、全體教職工及其家屬、子女每天兩次自行檢測體溫,若出現超過37.5攝氏度的現象,需立即到醫院就診,並及時向醫生聲明發熱。同時,需要向安全辦報告自己的病情,安全辦予以及時登記,並進行病情追蹤。全體教職工必須及時上報自己的異常狀況,不得瞞報、遲報。

  3、凡是外來人員進入學校,必須進行健康登記,並由門衛進行體溫的測量。健康登記內容包含來訪者姓名、身份證號碼、來訪事由、聯絡方式。不進行健康登記或體溫超過37.5攝氏度的,學校禁止入內。

  4、門衛需認真負責,準確測量外來人員的體溫,督促好外來人員將個人資訊登記完整,並及時阻止未登記或體溫異常人員進入學校。

  對因故意瞞報、遲報或因工作疏忽漏報,造成嚴重後果的,學校將根據相關制度予以嚴懲。

  學校體質健康檢測制度2

  一、隔離場所設定

  學校設定2個臨時隔離室,分別用於發熱、乏力、千咳及胸悶等可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教職工和學生,以及其他患病教職工和學生的臨時安置。隔離室門口設立醒目的標識,門前有“閒人免進”等提醒標識,避免其他人員誤入隔離場所。

  二、隔離場所管理

  (一)校醫負責對接受集中醫學觀察人員進行每天體溫檢測登記及隨訪。

  (二)配備適量的安全防護用品和工作人員,專人負責職責明確,工作人員做好個人防護。

  (三)對疫情重點地區返穗人員,抵穗後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其他需要醫學觀察人員的觀察時限,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四)嚴格對集中醫學觀察場所的場所、物品進行消毒,加強個人防護。

  (五)集中醫學觀察場所發現有發熱、乏力、乾咳及胸悶等可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應由專用車轉運至轄區指定定點醫療機構。

  (六)被隔離者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醫學觀察區內的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七)被隔離者應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注意營養,勤運動。

  (八)隔離場所統一由專人送餐,送到隔離區域後由衛生保健人員逐間分發。餐飲具每次使用後應嚴格按消毒→清洗→消毒的程式操作,及時消毒。

  (九)無關人員不得隨便進入隔離室。上班時不得在保健室整理財產物品、藥品、臺帳,下班前檢查門窗、水電是否關好。

  三、消毒隔離措施

  (一)加強通風,保持環境衛生。

  (二)房間內設衛生間,隔離區域相對獨立。

  (三)集中醫學觀察場所房間內產生的廢棄物,不分類不分揀,按感染性廢物放入雙層黃色垃圾袋中,打包好後外層噴酒有效氯500mg/-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再按照醫療廢物處置。其它物品必須經過消毒後才能移出集中醫學觀察場所。

  (四)被隔離者須戴醫用外科口罩,禁止離開房間和相互探訪。

  (五)原則上不得探視,若必須探視時,探視者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做好個人防護。

  (六)不得使用空調系統。

  (七)對隔離場所每天進行常規消毒處理。如若有可疑病例或發熱人員進入,需在專業部門指導下,對隔離場所進行規範消毒處理,被觀察人員的嘔吐腹瀉物、生活汙水、垃圾等處理或接觸過的所有物品都應經嚴格消毒處理後方可排放或繼續使用,患者離開後,衛生保健人員需對區域進行徹底消毒。同一室內不能同時安排不同病種的病例。

  四、工作人員個人防護和隔離環境的消毒要求

  (一)個人防護要求

  1.進入集中醫學觀察場所的工作人員,戴醫用外科口罩,每4小時更換1次或感潮溼時更換;戴一次性工作帽。

  2.接觸從隔離者身上採集的標本和處理其分泌物、排洩物、使用過的物品的工作人員,轉運隔離者的醫務人員和司機,需佩戴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隔離衣、鞋套,戴手套,如實施近距離操作時需加戴護目鏡或防護面屏。

  3.每次接觸隔離者後立即進行手衛生(流動水七步法洗手和手消毒)。

  (二)嚴格對集中醫學觀察場所和物品進行消毒

  1.日常消毒方法

  (1)居住環境釆用溼式清掃,衛生間、桌椅、水龍頭、門把手、檯面等物體表面消毒,可選用清洗、擦拭、噴霧的方法。一般選擇含氯消毒劑,濃度為500mg/L-1000mg/L,作用時間應不少於30min。

  (2)對複用食飲具採用消毒碗櫃消毒。

  (3)嘔吐物、排洩物、分泌物可採用加蓋容器收集,加含氯消毒劑按終濃度有效氯10000mg/L-20000mg/L混合作用2h後排下水道。如嘔吐物、排洩物、分泌物等汙染物直接汙染地面,可用含過氧乙酸的應急處置包直接覆蓋包裹汙染物,作用30min,同時用消毒溼巾(高效消毒劑成分)或有效氯500mg/L-1000mg的含氯消毒劑的擦(拖)布擦(拖)拭可能接觸到嘔吐物的物體表面及其周圍(消毒範圍為嘔吐物周圍2米,建議擦拭2遍)。

  (4)日常的織物(如毛巾、衣物、被罩等)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1h,或採用煮沸15min消毒。

  (5)轉運醫學觀察者的車輛,可用有效氯為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噴灑至表面溼潤,作用60min後清水沖洗。

  2.終末消毒

  對經醫學觀察確定為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的接觸者,轉移至醫院隔離後,應對原隔離場所進行全面徹底的終末消毒。採用含0.5%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或50mg二氧化氯,按20ml/m3的量採用氣溶膠噴霧方式進行空氣消毒消毒前關好門窗,噴霧時按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對錶面及空間均勻噴霧,作用60min後開窗通風。噴霧消毒後,按日常消毒方法對物體表面進行擦(拖)拭消毒。

  學校體質健康檢測制度3

  學校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直接影響師生的健康。為此,特制定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制度。

  一、食堂從業人員必須政治思想好,心理素質好,有健康的身體,責任心強。

  二、食堂從業人員由學校一年一聘,學年初,學校與食堂從業人員簽定聘任合同。

  三、食堂從業人員必須具有有效健康證明持證上崗,食堂從業人員每年到法定機構體檢一次,體檢符合要求,由疾控中心發給健康證,方可從事食堂工作。

  四、食堂從業人員一旦患上傳染性疾病(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成滲性皮膚病等)不得從事食堂食品加工和銷售工作。

  五、從業人員個人衛生應做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髮、勤洗衣服,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六、從業人員不能穿拖鞋上崗,不能戴首飾上崗。

  七、每天早上上崗前由學校行政領導或食堂負責同志對從業人員進行認真檢查,凡是個人衛生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上崗。

  學校體質健康檢測制度4

  一、學校成立健康教育工作小組,並貫徹落實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等有關部門關於健康教育的各項工作要求。並結合學校師生健康狀況及各時期防病工作重點制定和實施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二、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由健康教育小組主管;學校全體師生、其他員工有參與和配合執行各項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的責任和義務。配備1名以上兼職健康教育人員

  三、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包括健康體檢和隨訪制度、健康資訊傳播制度、健康環境促進制度等。

  四、學校實行健康體檢和隨訪制度。至少每年對全體學生、教職工進行健康普查,建立健康檔案併科學管理。對存在健康缺陷或疾病的學生、教職工進行跟蹤隨訪,督促他們儘早矯正和診治。主要由後勤處負責。

  五、學校要結合師生健康狀況及各時期防病工作重點,透過課內外教育活動,利用網站、宣傳欄、廣播、讀物、報刊、雜誌等載體,定期向師生傳授身心發育發展知識(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傳染病、學生常見病、食品衛生與營養、慢性疾病預防、安全與健康等方面的知識,並做好健康教育檔案工作。同時,要透過參與式、體驗式的各種活動,讓師生掌握各種維護自身健康的生活技能。

  六、每學期要對學校環境噪聲,室內空氣質量、採光、照明,黑板、課桌椅的設定按國家有關標準進行定期檢查監測。要按能滿足師生需要的原則設定足夠的廁所和洗手設施,並定期清潔消毒。健康教育課要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教學工作計劃裡面。

  七、學校年工作計劃、年工作總結中要有一定篇幅的健康教育工作內容,要詳細、具體,能反映開課率及學生知行情況。學校要有專、兼職教師授課,有教案,教案內容與教材同步,教導處定期檢查教師教案。

  八、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利用班、隊會學習和鞏固健康知識。各班級能認真積極配合衛生室開展活動者,期末給予獎勵。未按要求開展活動的班級,在期末評估時視程度不同而降等。

  學校體質健康檢測制度5

  為貫徹落實《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的通知》精神,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培養體育鍛煉的能力,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管理長效機制,採取有效措施,全面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按照學校《關於加強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加強宣傳教育引導

  學校透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大課間跑操、課外體育鍛煉、體育競賽、班團隊活動、家校協同聯動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加強體育健康教育宣傳引導,讓家長和學生了解運動在增強體質、促進健康、預防肥胖與近視、錘鍊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素養,增強體質健康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二、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

  學校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剛性要求,每週開齊3課時,確保任何教師不以任何理由擠佔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

  三、保證體育活動時間

  全面落實大課間制度,每天安排學生進行30分鐘課間操活動,每節課間要求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鬆,值周生督促檢查。合理安排學生校內、校外體育活動時間,著力保障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要求班主任和體育老師利用釘釘群和微信平臺等大力推廣家庭體育鍛煉活動,有鍛鍊內容、鍛鍊強度和時長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強度練習。要對體育家庭作業加強指導,提供優質的鍛鍊資源,及時和家長保持溝通。

  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要求體育教師聚焦“教會、勤練、常賽”,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體育課教學模式,每學期讓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要開設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社團活動,鼓勵學生利用課餘和節假日時間積極參加籃球、排球等專案的訓練;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全員體育競賽”活動,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體育教研組要定期進行集中備課和集體研學,適時對體育課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

  五、完善體質健康管理

  評價考核體系

  學校把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納入績效考核管理體系。高度重視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參與、體育鍛煉和競賽、健康知識、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積極探索將體育競賽成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對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參加體育競賽的,要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進行評價。要健全家校溝通機制,及時將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和健康體檢結果反饋家長,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六、做好體質健康監測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xx年修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等系列檔案要求,對體質健康管理內容定期進行全面監測,建立完善以體質健康水平為重點的“監測—評估—反饋—干預—保障”閉環體系。中學部認真落實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製度和抽測複核制度,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真實、完整、有效地完成測試資料上報工作,研判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制定相應的體質健康提升計劃。

  七、健全責任機制

  要統籌安排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督促細化體質健康管理規定,將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納入學校的常規管理工作中,定期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建立健康促進校長、班主任負責制,透過家長會、家長信、家訪等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八、強化檢查評估

  學校將學生體質管理狀況納入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開展動態監測和經常性檢查評估,評估結果將作為考核體育教研組的重要依據。學校設立監督舉報電話:xxxxxx。暢通家長反映問題和意見渠道,及時改進相關工作,切實保障學生體質健康科學管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