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機械管理制度
工地機械管理制度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制度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制度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了維護正常的工作、勞動、學習、生活的秩序,保證國家各項政策的順利執行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訂的具有法規性或指導性與約束力的應用文。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制定制度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地機械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購置(租賃)
1、進入工地的機械必須是正規廠家生產,必須具有《生產許可證》、《出廠合格證》。
2、嚴禁購置和租賃國家明令淘汰產品,規定不準再使用的機械裝置。
3、嚴禁購置和租賃,經檢驗達不到安全技術標準規定的機械裝置。
4、嚴禁租賃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沒有改造或維修價值的機械裝置。
二、安裝(拆除)
1、機械裝置已經國家或省有關部門核准的檢驗檢測機構檢驗合格,並通過了國家或省有關主管部門組織的產品技術鑑定。
2、不得安裝屬於國家、本省命令淘汰或限制使用的機械裝置。
3、建築施工企業採購的二手機械裝置,必須有國家或省有關部門核准的機械檢驗檢測單位出具的質量安全技術檢測報告,並由使用單位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機械裝置的技術性能和質量進行驗收,符合安全使用條件,經使用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同意。
4、各種機械裝置應備下列技術檔案:(1)機械裝置安裝、拆卸及試驗圖示程式和詳細說明書;(2)各安全保險裝置及限位裝置除錯和說明書;(3)維修保養及運輸說明書;(4)安裝操作規程;(5)生產許可證(國家已經實行生產許可的起重機械裝置)、產品鑑定證書、合格證書;(6)配件及配套工具目錄;(7)其他注意事項
5、從事機械裝置安裝、拆除的單位,應依法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和安全資格證書後,方可在資質證書等級許可的範圍內從事機械裝置安裝、拆除活動。
6、機械裝置安裝、拆除單位,應當依照機械裝置安全技術規範及本規定的要求,進行安裝、拆除活動,機械裝置安裝單位對其安裝的機械裝置的安裝質量負責。
7、從事機械裝置安裝、拆除的作業人員及管理人員,應當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建築機械裝置作業人員崗位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管理工作.
三、驗收檢測
1、機械裝置安裝單位必須建立如下機械裝置安裝工程資料檔案,並在驗收後30日內將有關技術資料移交使用單位,使用單位應將其存入機械裝置的安全技術檔案:
(1)、合同或任務書
(2)、機械裝置的安裝及驗收資料
(3)機械裝置的專項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
2、機械裝置安裝後能正常使用,符合有關規定,和使用等技術要求。
四、使用
1、機械裝置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2、操作必須嚴格執行機械技術操作規程和技術交底。
3、非機具工操作要追查責任者,並按公司規定處理。
五、保養
1、定期保養的目的:機械裝置正確合理的使用和精心及時的維修保養,其目的在於保證裝置的正常運轉、延長機械裝置的使用壽命,防止不應有的損壞、和不應有的機械事故。
2、保養作業專案:清潔、潤滑、調整、堅固、防腐等。
六、維修改造
1、小修:小修的工作內容,主要是針對日常定期檢查發現的問題,部分拆卸零部件進行檢查,修整,更換或簡單修復少許磨損件,同時透過檢查,調整、緊固機件等技術手段,恢復裝置的`效能。
2、項修:項修是根據裝置的實際技術狀態,對狀態劣化已達不到生產工藝要求的專案,按實際需要而進行的針對性的修理,項修時一般要進行部分拆卸、檢查、更換或修復失效的零件,必要時對基準件進行區域性修理和校正,從而恢復所修復部分的效能和精度,以保證機械在整個大修間隔內有良好的技術狀況和正常的工作效能。
3、大修:裝置大修是機械在壽命期內週期性的徹底檢查,和恢復性修理,大修時,對裝置的全部或大部分部件解體,修復基準件,更換或修復全部不合用的零件,修理裝置的電氣系統,修理裝置的附件以及翻新外觀等,從而達到全面消除裝置故障,恢復裝置的效能,外表美觀。
七、報廢的規定和要求
當裝置不能大修時、沒有修理的價值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