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800字(精選27篇)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800字(精選2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徵文吧,寫徵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有了解過徵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8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1

  小草,只有在春雨的呵護下,才能茁壯成長;雛鷹只有在老鷹的哺育下才能一飛沖天;同樣,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健康成長。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爐一樣炙烤著大地。村莊周圍的樹兒卻依舊意氣風發在烈日下閃耀著自己那綠油油的葉子,絲毫不妥協。而此時的我正在烈日下欣賞著鄰家小孩的“自駕遊”呢!只見他兜了幾圈後,便下了車。我鼓起勇氣跑到他身邊,一本正經的對他說:“能借給我玩一會兒嗎?”他猶豫了一會,但終於還是笑嘻嘻地對我說:“你玩吧”,說完便匆匆走開了。於是我二話不說便上了車,開始了屬於我的“自駕遊”。好景不長,過了一會兒,車子便動不了了。我下車一看,原來是車子壞了。驚慌失措的我望著被自己弄壞的車子,不知如何是好,這時他正好走過來,我見狀慌忙逃跑卻聽見身後一陣又一陣的哭聲。

  我躲進了自家的後院,一躲就是幾個小時。傍晚,我找到我父親,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告知。此時的我不知如何是好,是該主動站出來承認錯誤,還是該當一個懦夫呢?就在我做出選擇,準備主動承認錯誤時,又見父親從口袋中掏出零錢打發他走了。

  天黑了,父親終於找到了我,我知道這次插翅難逃了,只好低著頭,準備接受父親的訓斥。思緒剛落,父親卻領著我回家吃飯了。我大吃一驚,心裡的大石頭終於放了下去,以為可以逃過一劫了。

  吃過飯後,父親放下碗筷並沒有訓斥我,而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道:“林林啊,做錯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出來承認錯誤。”我紅了臉,低下頭無言以對。

  父親又接著說:“你知道錯了嗎?下次不許再這樣了。男子漢大丈夫,敢作敢當。知道嗎?”我鄭重地點了點頭,並保證以後一定做一個敢於擔當的男子漢。

  從那以後,我的家訓裡便多了“勇擔過錯,可謂大丈夫也。”這一條,它時刻提醒著我做錯事就要去承認錯誤,男子漢要敢做敢當。

  光陰似箭,日子總在不經意間流去。轉眼我長大了,經歷了許多也懂得了很多,但還是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挑食。每每餐桌上出現不稱心的菜餚時,我總會耍起小性子,而且還常常剩飯,吃不完就倒掉。母親發現我的壞習慣之後,對我進行了批評教育,她還給我講了她小時候生活拮据吃不飽飯的故事。我羞愧難當,與母親相比我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呢?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浪費糧食了,從那時起“勤儉節約”成為了我家的另一個家訓。

  家風家訓伴隨著我一路成長。無論何時何地,它都使我終生受益。良好的家風家訓,讓我如沐春風,享受著生活的溫馨和快樂;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銘記於心,砥礪前行,去成就自己的人生。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2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族數年來積累的經歷所提煉出來的風尚和教訓。家風家訓就像雨點一樣,在潛移默化的薰陶著家中的每一個人,只有樹立好的家風,才能使社會的正能量更好的傳遞下去。

  “善良、誠實。”是我們家的家訓。雖然只是短短的四個字,其中卻包含了中華民族四五千年來最重要的優良品質和一個人不得丟失的本能。

  小時候,在我老爺爺還在世的時候,就經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人啊,要以誠實為行,善良為本。善良和誠實是最重要的。”光說還不夠,老爺爺還時常將一直珍藏在櫃子裡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小心翼翼的拿出來,把紙鋪好,蘸好筆墨,用他那飽經風霜的雙手握住我的手,在紙上寫下善良、誠實兩個字。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好奇的問:“老爺爺,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善良、誠實呢?”老爺爺總會回答我說:“說起來,善良、誠實是很簡單的,其實這是一件挺難堅持下來的事兒,首先呢是善良,其實每個人開始的時候,都是善良的,這是人的本性,可是有些人,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沒有保持那顆本真,善良的心,所以,你要記得,不管發生什麼,經歷什麼,都不要忘記,最開始,最簡單的善良。其次是誠實,指的是你的言行要忠於善良的心,不要撒謊。”那時候,我總是半懵半懂地點點頭,雖然現在老爺爺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同我說過的話,教我寫過的字,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其實家風不只是口頭上喊得口號,更要付諸於行動。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買東西看到路邊有一個年近60歲的爺爺,抱著一個兩三歲的小孩,那個孩子雖然臉上髒兮兮得,但是那兩顆不諳世事的大眼睛卻朝四周望來望去。記得當時已經是秋天了,可是那個爺爺只穿了一件破破爛爛的短袖,把僅有的一件外套披在了小孩的身上,而自己,則凍得瑟瑟發抖,更重要的是,我突然注意到,這個爺爺好像只有一條腿!在他和小孩面前,有一個塑膠的小盒子,裡面零星散落著幾枚一角的硬幣,我正在心中暗自感嘆著他的不容易,卻沒想到一旁的媽媽突然走過去,輕輕地在那個盒子裡放了20元錢,然後默默地拉著我離開了哪裡。臨走前,我看到那個爺爺眼中充滿感激的目光。還有聽到他極小的,沙啞的一聲:“謝謝!”

  回家後我問媽媽:“為什麼要給那個爺爺20元錢呢?”媽媽微笑著說:“還記得你老爺爺和你說過的話嗎?要善良、誠實,要善良的對待每一個人,我相信那個爺爺是誠實的,你也看到了,他只有一條腿,他生活的很不容易,所以,我才給他那20元錢,雖然錢數不多,但也是心意。”聽完媽媽的話,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原來善良是一件很小的事,是在看到困難的人時的一次幫助。而不是漠不關心。

  “善良、誠實,”短短的四個字,卻讓我感到了濃濃的暖意,這是我的家風,充滿愛的家風。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3

  “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秉承著家裡的習俗,每年都要回老家過年,因為爺爺說只有回老家一家人團團圓圓才更有年味兒。而今年的年卻過得十分有意義,讓我深刻的領悟到了我們家的家風家訓。

  我出生在一個教師世家,從小便感受著濃濃的書香氣息,自然家裡對我的管教也十分的嚴苛。爺爺奶奶告訴我團結、和睦、勤奮、節儉便是一個家溫馨的奏鳴曲;爸爸媽媽告訴我積極、上進、勇敢、進取就是一個家常響的主題歌。謹記他們的囑託,我漸漸成長為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我和剛放假的爸爸媽媽照例來到了農村的爺爺奶奶家,陪著他們一起歡渡新年。讓我沒想到的是在那裡我竟然第一次聆聽了“鄒氏家族”特有的家風、家訓。也真正明白了我們這個家族之所以越來越壯大,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激勵,督促家人奮進的家規、家風、家訓。

  大年三十,和爺爺一起貼對聯,看著那些出自爺爺之手的紅紅火火的對聯,我不禁詢問起了家裡的家訓,沒想到爺爺竟跑回了屋裡,不一會兒只見爺爺手裡拿著一本厚厚的“書”。我迫不及待的走上前,原來是我們鄒家的“家譜”。爺爺說,以前因為我太小不懂事,現在我長大了,可以和我講講了。翻看那本家譜,每一頁都記錄著世世代代的“鄒氏家人”。聆聽著爺爺的講述,我知道了家譜也不是爺爺一個人完成的,很多內容的記載都是祖祖輩輩所遺留下來的,裡面還有我的老爺、姥姥呢!爸爸媽媽在大家族中排第17代,而我在我們的鄒家大家族中排第18代,而且家譜中居然詳細地將幾代人的背景、職業等都記錄的十分清楚。讓人一目瞭然,並且爺爺還告訴我,我們家的家訓是“光明磊落做人,紮實敬業工作。謙虛謹慎處世,勤儉節約持家。”我聽了之後恍然大悟,原來爸爸媽媽也一直都是按照爺爺的家訓去做事呢,仔細地聽著爺爺的講解,我不禁想起了一件往事。

  我剛上小學的時候,一直有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愛攬佔,尤其是在吃的方面上。記得爸爸媽媽第一次帶我出去吃自助餐,看到那些美味的食物,我恨不得將它們都全部吃掉,於是我拿著餐盤不到兩分鐘,我的盤子上已經成了一個小山堆,我幾乎把所有的食物都放進了我的盤子裡,還自信地跟爸爸媽媽誇口,我一定會消滅乾淨的。可沒過多久,我沒吃幾口便飽了,還剩下了半盤的食物,我望著那些食物還打了一個飽嗝。媽媽那嚴厲的臉色彷彿要穿透我的心,我低下了頭。真後悔自己加這麼多菜,明知吃不完,還要攬佔,不僅浪費了錢,還浪費了糧食。回家後媽媽語重心長地教育我“無論幹什麼都不能多貪,要量力而行,要學會節約,不能浪費糧食……”,並且讓我長記性,再也不能貪多攬佔。現在回想起這件事情,怪不得媽媽批評我,不僅是為了讓我改掉壞毛病,更是讓我傳承我們家勤儉節約的良好家風呢!

  手裡捧著爺爺親自為我們精心製作的“家風家訓”,我的心裡湧動著一股家的獨特的情感,並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我一定會傳承“好好做人,虛心學習,謹慎處世,勤儉節約”的良好家風,做一個新時代的好少年。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4

  “家有家規,校有校規”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話,可家風是什麼呢?家風,簡單的講,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良好的家風家規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而我家的家規的一些規矩是一點點形成的,其中有一條就是勤儉持家。勤儉持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裡的收入高低,生活是否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持家。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勤儉持家的好習慣。

  有一件事至今使我記憶猶新。那是去年春節期間,爸爸在家裡請客,中午家裡要來許多客人,媽媽天不亮就開始忙活,她要為客人準備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大餐,爸爸的主要任務準備好茶水以及精心佈置好他的茶具,我呢,主要是洗好水果,擺好吃飯用具。客人來了,他們盛讚我家的熱情待客,誇我的禮貌,爸爸的茶藝,更誇讚媽媽的好才廚藝。

  下午3點左右,客人離開了我家,我幫媽媽收拾吃剩下的飯菜,媽媽見我連吃的不多的飯菜倒進了垃圾箱,就嚴肅的對我說:“有些飯菜不能倒掉,晚上加熱後我們是可以吃的,我們應該珍惜糧食和蔬菜,我們家來自農村,你應該知道這一粒粒糧食、一盤盤蔬菜的來之不易,那是用汗水澆灌長大的,棄之可惜,更何況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晚上躺在床上休息時,回想起白天發生的事情,忽然,我一下子明白了,媽媽不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踐行我們的家風—勤儉持家嗎?我們家也會因此生活的越來越好。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國人的優秀傳統,我們始終認為,對於一個國家,我們要勤儉節約,國家是有若干個家庭組成的,那麼對於家庭,我們更離不開勤儉持家。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我們提倡的勤儉持家,其意義已經不是物質上的節儉,而更多的體現一種高尚的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體現出國人奮發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節儉有利於一個人的修身養性、陶冶自己的情操,也是一個人事業有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節儉是一種意識,一種社會風氣,也是一種自己約束。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勤儉持家,我們有責任將這一家風所體現的精神發揚光大。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5

  家風透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良好家風。

  首先要言教。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魯迅先生也曾說過:“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地產生,盡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開歷史,在我國不知有多少膾炙人口、生動感人的名人家規、家訓,感召來者,滋養後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朱伯廬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以及周總理的10條家規等均是。

  其次是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則,作出表率。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全、對社會有益的有用之才,這是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古人云:父母亦師;身教重於言教。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等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左右著孩子一生的道德行為。著名翻譯家傅雷教育孩子就不止於言教,更注重於身教。他在1962年給傅敏的信中說:“我和你媽媽給你的榜樣總還是勤勞認真的,……我對青年人、對自己的要求,除了吃苦(肉體上,物質上的吃苦)以外,從不比黨對黨團員的要求低;這是你知道的。但願我們大家都來提高自己,不僅是學識,而尤其是修養和品德!”

  三是要構建和諧家風。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庭關係。家庭關係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鬥,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要理智,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當著孩子面吵架;要發揚民主,主動傾聽孩子的意見、平等協商;要開朗、樂觀,和孩子一起玩,讓家庭充滿歡樂情趣。總之,要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人際關係中健康成長。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形成好的家風,做父母的就得事事從自己做起,不斷提高為人父母的素養,努力將自己的家庭變成人才的學校。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6

  我們家的家訓是“團結鄰里樂助人,和諧小家暖大家”。對於我們這一家來說,與鄰里和諧共處很重要,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每到端午節,奶奶都會包出許多美味可口的粽子,然後讓我提著籃子給附近的鄰居每家送一提,當然熱情的鄰里鄉親們也會拿出自家包的粽子和我們分享,每每拿到這些粽子,我總能感受到鄰里間的溫情。

  奶奶常常跟我說,解放初期,每一戶人家的日子都十分困難,但她卻經常幫助鄰居,絲毫沒有因為貧窮而吝嗇,可見家訓對奶奶的影響之深。我漸漸地懂事起,奶奶常常教育我要和鄰居們友好相處。奶奶的話我一直記在心上。我可愛的弟弟,你也快上小學了,希望你能牢記我們家的家訓,在家訓陪伴下成長。王家的一把韭菜,李家的一碗茼蒿,張家一壺米酒,薛家的半瓶香醋,平時這些習以為常的小交往,你可不要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這些正是奶奶帶領我們全家謹守家訓的結果。他人待我如手足,我待他人如兄弟,這樣鄰里關係才能更加和諧。這些都是我們家幾代人的生活經驗的總結和積累,我們作為家中的新一代,不單要記住它,更要遵守它。

  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禮儀之風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驕傲。禮儀在我們家的家風中也有很高的地位。在餐桌上,禮儀處處可見。當一家人坐在餐桌上時,只有最年長的長輩動筷後,小輩們才可以動筷,一直以來我們家都保持著這樣的傳統。還記得在我小時候,媽媽就不允許我吃完飯的碗裡殘有米粒。小的時候會覺得委屈,但後來漸漸養成了良好習慣,倒是要感謝媽媽。如果有客人來我們家吃飯,我們作為主人,在餐桌上一定要等客人吃好飯後,才可以離開餐桌。這是餐桌上的禮儀。當然,我們家的家風還有很多,與善良的人交朋友,生活中做事要有恆心,家中再不寬裕,也要照顧好老人的飲食起居,與人為善……爸爸媽媽平日的言傳身教成為傳承這些家風的關鍵,他們一直是鍛造良好家風的有心人。

  他們經常說培養、傳承好的家風會讓我們這些做子女的終身受益。甚至爸爸媽媽還一直認為培養良好的家風,能使社會和諧、國家昌盛。每家每戶都能有良好的家風,他們的子女今後走上社會,一定能營造出一個國家良好的家風。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7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重視家教,而家風家訓更是重要。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而要說起我的家風首先得從小時候的幾事說起。

  小時候家裡住在鎮上供銷社的大院子裡,那時每家的用水都是靠院子的大井水,水抽到水塔後再在院子裡面建幾個共用的龍頭,記得我剛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有一天,幾個稍大點的男孩溜進大院裡,幾個小朋友玩了一會兒覺得很無聊,於是他們發現了幾個露天的水龍頭,就趕過放水玩,我聽見“嘩嘩”的流水聲,就跑出看看,原是小朋友在玩水,我想起媽媽經常告訴我要節約用水,於是我就叫隔壁比我大兩歲的韓翠婷姐姐,我們一道去制止小朋友玩水,由於鄉下小男孩調皮,在制止過程中,我的頭被一個小朋友用小石頭砸破了,小朋友見我頭流血了當時也嚇呆了。這是,媽媽也過了,先教育幾句小男孩就讓他回家了,並趕緊將我送醫院包紮,在去醫院的路上,媽媽表揚我做的對。

  剛上一年級的時候,第一次數學測驗,我只考了91分,在班裡排在後幾名,爸爸拿到試卷後,沒有責問我為什麼考得這麼差,而是教育我偶爾的一次失敗並不可怕,並幫我認真地分析了錯誤的原因。在整個小學階段,爸爸經常教育我做每事都要認真對待,這其中包括平時的吃飯和走路等,爸爸並不要求我時時學習,而是要求我學習時專心致志;玩時就痛痛快快地玩。言傳不如身教,為了幫我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爸爸放棄了一些娛樂活動,找一些書籍陪我一起學習。

  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一次爸爸的同事我家做客。我不但沒有招呼,還很少說話,後爸爸教育我,見到長輩要主動招呼,對待客人要熱情周到;等這位佰佰再見到我時,直誇我像變了個人似的。

  記得我家剛買房子的那會兒,我和媽媽從鄉下趕,下了中巴車後,為了節省2元錢。媽媽和我沒有坐公交車,而是步走站多路往家趕,當時走得我是又累又渴;但在我路過一座立交橋時,橋上一對母女,為了籌錢看病,頂著烈日在賣唱,媽媽毫不猶豫的拿出了10元錢。

  好家風從兒時跟著我共同走進了青春,她無時無刻的提醒著我,鼓勵著我。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8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聽到這句俗話,我產生了疑惑:家風和家訓是什麼意思呢?查閱相關資料,我終於弄懂了什麼是家風和家訓,家風和家訓,說白了就是每個家庭的傳統風尚,是一個家庭的門風。家風和家訓是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的優良傳統的傳承方式。家風和家訓是我們的一位導師,它教給我們做人做事的準則,讓我們明白了一些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

  今年過年,父親就為我們制定了一份全體家庭成員都要遵循的家訓:誠實做人。說起誠信,我還有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要講呢!有一次我在學校裡和同學約好了,週末一起去圖書館看書。本來我們都設想的挺好的,一起到圖書館的,可是,那一天天公不作美,好像非要跟我們作對一樣——天空中烏雲密佈,黑壓壓的,好像隨時都要下雨了。這時,我心裡十分矛盾:“到底去不去呢?如果去的話,要是下雨下的很大就會淋雨呢?不去的話,同學們肯定會說我是一個不守信用,不講誠信的人。到底怎麼辦呢?”母親看到我焦慮的神情,走了過來,問:“心悅,你怎麼了?好像有心事啊!告訴母親,也許母親能幫你解決呢!”我把情況和心裡的矛盾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母親。母親剛聽我說完,就馬上嚴厲起來,對我說:“心悅,難道你不記得了嗎?誠信做人,是做人的準則,如果你不遵守約定去圖書館。那你就是一個不守誠信的人,《曾子殺豬》的故事你聽說過嗎,透過這個故事就說明了人是要講誠信的,要信守承諾。現在約定的時間快到了,你快點拿把傘去吧!”聽了母親的話語,讓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誠信,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家風“誠信做人”的意義。雖然那天下雨,有幾個同學沒有來,但是我卻跟他們不一樣,我做到了誠信,沒有違揹我們家的家訓。

  雖然有人說“誠信是金”,但是,我覺得誠信比金子更加的寶貴,誠信是無價的,是不能用有價的東西來衡量的。因為誠信將成為你人生不可多得的的財富。孔子也曾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句話也向我們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

  誠信,這是做人基本的準則,我定要誠信伴我一生,成為我的座右銘,和我形影不離。家風家訓,它們就是一種美德的傳承,讓我們傳承家風家訓,讓美德的種子在每個家庭生根發芽,讓美德的大樹直立神州大地吧!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9

  寒假結束,我揹著書包高高興興上學去,走到教室門口,就聽到同學們唧唧咋咋,好不熱鬧,有錢的同學炫耀著自己的新衣、新褲和新鞋:“我春節的衣服可是媽媽從國外帶回來的,要3000多呢……”

  “哇,我要是能有一套就好了!”同學們羨慕不已。

  “哎,舒揚,我們的大班長,你的新衣多少錢?”

  “一套也就500塊吧!”我實事求是回答。

  “這麼便宜啊?我一雙鞋都要1000多塊!”有同學得瑟著。

  聽到同學們這麼說,我心頭一熱,難為情地低下了頭。但我又馬上想到了外婆跟我說的故事:“60年代,外婆家裡非常貧窮,五個兄弟姐妹連溫飽都不能解決,有上頓,沒下頓。別說買新衣褲,就是地主家扔了的舊衣褲都要想法設法省著穿,老大穿穿,補補給老二穿,接著又裁小給老三穿,直到實在補不了、改不了,才心有不甘扔掉。大冬天,沒有錢買鞋,外婆只能把長頭髮剪下來做成鞋子,用來保暖。正因為以往的苦日子,造就了外婆現在勤儉節約的好品質。她經常教育我:不攀比、不浪費、講實在、講節儉。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沒有必要補丁加補丁,衣服只要整潔、乾淨就好,千萬不要一味追究名牌,鋪張浪費。”

  記得有一次體育課,我摔了一跤,把皮衣給扯破了一個窟窿,回家大哭起來“媽媽,我真不是故意把衣服弄破的!”媽媽親切地對我說:“聽說有一種布貼,縫到衣服上就跟新的一樣,你要試試嗎?”“真的?太好了,媽媽快幫我買!”就這樣,外婆幫我把動物布貼縫到了皮衣上,一點都看不出破洞,我高興極了,還學大人自言自語:“縫縫補補又一年。”

  想到這裡,我自信地抬起了頭:“同學們,我們現在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給的,是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他們給我們世上最好的東西,那是他們對我們的愛,但我覺得我們節儉的作風不能丟,要炫富,請以後花自己的錢!”

  頓時,教室裡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節儉是我家的家風,為培養我們良好的行為習慣,節儉是我家的家訓,為陪伴我健康成長。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10

  當大樹還是小樹苗時,人們會用繩子將小樹苗和直直的木棍捆在一起,讓它筆直地生長。這小樹苗如同正在成長的我,那繩子和木棍猶如引導我成長的家風。我生活在溫馨、和睦的五口之家,長輩們嚴於律己的一言一行默默指引著我前行。

  孝

  有一次,我坐在板凳上玩,爺爺走到我旁邊,突然眉頭緊鎖,一隻手捂著胸口,另一隻手扶在椅子扶手上,嘴唇變紫,大顆的汗珠掛在了額頭,但我絲毫沒有感覺到,一旁的爸爸發現了,立即將爺爺扶著坐下,迅速找來速效救心丸讓他服下,接著去端一杯熱水慢慢讓他喝下,並不停地安撫爺爺,直到他恢復為止。

  貪玩的我回到自己家中就被爸爸、媽媽訓斥了一番,爸爸一臉嚴肅地說:“你怎麼可以只顧著自己玩,而不關心他老人家呢?我們工作都很忙,你陪伴爺爺奶奶的時間最多,所以以後一定不能忽視他們,要好好地關心、孝順他們……”一陣羞愧湧上了我的心頭,我心裡想著:以後我要好好照顧他們。

  從那天開始,爸爸媽媽讓我當他們的“間諜”,時刻觀察爺爺奶奶的身體健康狀況、日常生活作息、情緒,以及特殊的事情,及時向他們彙報。現在雖然爸爸媽媽不在家,但也可以時刻了解到爺爺奶奶的生活動態。爸爸媽媽將他們的孝無形中傳遞給我,我已經接過了孝的火炬棒。

  吃虧是福

  爸爸媽媽就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們在單位任勞任怨,但是卻沒有一句抱怨的話。爸爸公司幾次裁員,但他的職位一直保留到現在。媽媽常說:“做的事多,學的就多,認識的多,積累的就多,能力就會很強。”他們的行為影響著我。

  學校勞動時,我搶著幹活,雖然汗流浹背,但是我看到乾淨整潔的教室時,就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在學習過程中,時常覺得自己很辛苦,但每當收穫豐碩果實時,那一刻就能深深地感覺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讓我高興。與同學相處中,我會真誠地與他們相處,不斤斤計較,樂於助人,將我們的友誼變得更加牢固。

  假如我是一隻風箏,那家風就是牽引著我的那根線;假如我是一艘小船,那家風就是掌握方向的船舵。小樹苗終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但使她直直生長的木棍和繩子,會繼續陪伴她成長,實現家風的傳承。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11

  是夜,在空無一人的客廳裡,爸爸總是開著亮晃晃的燈,小喝一杯。這或許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對於我卻是心靈上教育的一個開始。我對於這個場景,可謂是又愛又恨。

  爸爸總說酒話才能給我最真實的教育,我一直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或許這就是我那平凡普通的小家庭不一樣的教風吧。

  總會清晰地浮現出,爸爸用那微醺的紅紅的臉色,用含糊不清卻令人記憶深刻的話語,對我諄諄教誨的場景。那次我的期末考試失利了,在電話裡哭得很兇,爸爸一句話沒說,卻在我回家的那晚與我深談。桌上擺著好幾個喝完的酒瓶,散在桌上好似也喝醉了,我不敢抬頭看爸爸,卻可以感受到那熾熱的眼神,。爸爸沒講什麼批評的話語,只是講了雛鷹學飛的故事,爸爸講得很認真,眼睛流露出那深切的神情似乎可以將我包圍,我明白爸爸的用心,但是卻覺得心裡很著急,想要結束這場談話,因為那種靜謐的氣氛著實讓人很是喘不過氣來,這也是我為什麼又愛又恨的原因吧。

  當然,爸爸那獨特的家教不只是在鼓勵我奮發,同時也是在思索自己的一種方式。

  每年暑假,我總會去給爸爸打工,雖然很辛苦,但是那不菲的工資給了我巨大的動力。那天,我們忘了帶足工具,導致沒辦法順利完成工作。晚上,爸爸將我叫回他身邊,陪他乾幾杯,或許是心血來潮,爸爸竟給我講起了他兒時的故事,我很是興奮,但我又很傷神,因為我知道爸爸的童年並不是很美好。爸爸說他小時候總是跑到海邊去抓魚,但是總是費了很大的勁才好不容易抓到一條,原因就是不懂得技巧。隨後,爸爸就反思著自己今天的工作,我覺得我很是幸福,有一個這麼好的爸爸,這麼好的教育。我知道很多家長總是不肯向自己的孩子反思錯誤。爸爸說“智”和“勤”才能使工作做好,我也很相信這句話。

  冬夜裡有風兒鑽進窗戶那特有的聲音陪伴,夏夜裡有清脆的蟬鳴陪伴,當然,在這些平平凡凡的夜晚裡,有爸爸那特有的教誨陪伴才是最好的夜晚。夜談是我那平凡普通的小家庭特有的家教方式。

  醉後吐真言,是爸爸教育我最用心的方式;小故事,是爸爸教誨我道理最好的途徑;“勤”,是爸爸教會我生活的基本方式。夜裡,雖然靜謐,卻瀰漫著我家那獨特的家教家風。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12

  我們每個人都在一個家庭裡生活。校有校風,家,當然也有家風啦。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我們家的家風則是:吃苦耐勞,做事認真,對人友好。

  我的爸爸就是一個吃苦耐勞,做事認真,對人友好的人。他的口才也很好,嘴裡總能蹦出一些大道理來,猶如一碗碗“心靈雞湯”,讓我在學習中懂得了許多。當我考試不理想時,爸爸都能針對我不足的地方,對我進行指點。

  小時候,我總會覺得爸爸真囉嗦,這些話講了一次又一次,有什麼好講的。現在的我,慢慢的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知道了爸爸是為我好,他告訴了我怎樣做題,怎樣學習,怎樣改正自己的不足這些話在我的學習上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想問:“你爸爸說得那麼有道理,給了你那麼大的幫助,以前肯定學習很好吧!”我以前也產生過這樣的疑問,爸爸說:“我才讀到初中,就去幫你爺爺幹活了,我現在可以教你怎樣學習,都是把以前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他還不忘打趣說:“要是你爸爸當年好好學習,早就上清華北大了!我聽了後,笑了笑,爸爸也是。

  爸爸是一個對人友好的人。爸爸的性格很好,笑容幾乎都掛在臉上,也是一個講義氣的人。爸爸的朋友很多,他也很善於交朋友,也許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自來熟”吧!同樣,他還是個吃苦耐勞的人。爸爸的工作不是特別地悠閒輕鬆。每天7點左右出去,晚上大概6點左右回來,爸爸從來沒有說過累。在他的臉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眼角也有了一絲皺紋。我知道,爸爸這樣都是為了我和弟弟。而我也應該在學習上多下功夫。

  在學習中,我吃苦耐勞,不輕易放棄,認真學習。在生活中,我愛笑,性格開朗,也很愛交朋友。參加一些比賽是,例如科學小論文,我也會認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這樣一個良好的家風塑造了一個這樣的我。我從爸爸媽媽的身上學到了許多良好的品質,不斷汲取他人的優點,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樣的家風會讓我不斷地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這樣的家風會隨時伴隨著我,伴隨著我成長,伴隨著我的一生!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13

  爸爸媽媽常說:“有了好家訓才有好家風。”可是什麼是家訓呢?

  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常對我說“要尊敬師長和幫助弱小,要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錢來趁到手,毋通大蝦配燒酒)吃飯不要說話,不要留碗底;做人要誠實,不能撒謊,要踏踏實實做人(細漢偷割瓠,大漢偷牽牛),勤勤懇懇做事。”等等,這些常常環繞在耳邊的話,回憶起來這就是家訓。

  不過令我真正瞭解家訓的還是小時候那次經歷,那一次的經歷至今使我難以忘懷:記得小時候我不懂事,不懂勤儉節約,總是鋪張浪費,終於有一次,吃完飯的時候,爺爺看著碗裡剩下的殘羹剩飯,被我弄得一片狼藉的桌子,嚴厲的對我說:“寶貝你已經長大了,要懂得勤勞節約,不能那麼鋪張浪費!”我聽了,不以為然的說道:“有什麼不就是浪費一點點的糧食嗎?”結果爸爸聽到了表情更加嚴肅了,他對我說道:“你怎麼能有這種態度呢,你難道忘了小時候背過唐詩《憫農》嗎?他都講了一些什麼?每一粒的米,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你怎麼可以這樣糟蹋他們的成果呢?再說了,要是出去吃飯吃成這個樣子,別人會認為沒有教養。”

  我聽了爸爸的話,慚愧地低下了頭。從困難年代過來的祖輩們節儉意識已深入到骨子裡了,他身體行動讓我懂得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深刻道理。

  現在長大了,在媽媽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我不知不覺中慢慢的我學會了一些家務活。吃完飯會自覺收拾碗筷去洗碗,看到地板髒了會拿起掃把,掃地會把自己換下的髒衣服洗乾淨等等。每當媽媽看見我自己在幹一些家務活時,總會欣慰的笑了。

  記得中宣部部長劉奇葆說過:“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孩子的心靈。爺爺說,家訓家風是中華文明的一份子。正是有了家風和家訓家族才能開枝散葉,是家風讓家族傳承下去,是家訓把家族裡大大小小的人連在一起。

  好的家風會使人茁壯成長;壞的家風可能會使人走上歧途。好的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所以我們要培訓好家風,傳承好家訓。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14

  孟子云:“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我要說:“吾輩當養吾家風正氣,撐國精神脊樑。”

  家風是的老人對孩子的聲聲叮囑,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食不言,寢不語”,餐間的莊重,是一家人的虔誠嫻靜;飯後的閒話,是親朋的和睦融洽。“目不斜視,耳不妄聽”是對禮儀的遵守,也對他人的尊重。“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是對糧食的愛惜,對勞動的重視……歲月滾滾,圍爐夜話的場景也許不復,門風家訓卻早已內化為我們踐行著的為人之禮。

  家風是經商致仕的父輩的迷途指津,閃耀著哲思光芒。

  梁啟超秉承歷代家風,“淬厲其所本有而新之,採補其所本無而新之”,創造“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之佳話。吳越錢氏承繼先祖嚴謹寬厚之家訓,終成“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之罕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是劉備臨終教子真言;“盛時常做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難”,是曾國藩半世宦海沉浮後對子孫的教誨……古往今來,代代傳承的懿行嘉言,是凝練的處世之道,融入泱泱華夏五千年的文明之河。

  祖輩躬行開創家風,父輩勤儉力行家訓,而吾輩當光大家風。重新審視,你會發現簡潔的短句裡蘊含著奧秘。社交之禮,是溫文爾雅的教導;崇儒重教,是先祖對後人文商交融的希冀;盛衰之思,不僅為保一時的榮華,更為浸潤勤勉的品性,厚植一顆不止思索永遠年輕的心……

  在新時代,家風的範圍不侷限於一家一氏,可以擴充套件到一個群體,作為鞭策自己和他人的規範。初來南菁求學,便感受到積澱了138年的書院文化。有沈鵬、顧明遠先生的諄諄教誨,有歷代南菁人堅守的如蘭如菊的高雅氣質。“忠恕勤儉”是我們的校訓,是我們南菁學子共同的“家風”。

  《大學》有言:“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國家之風體現在每個普通而不平凡的個體身上,外顯為時代氣質,內化為個人素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仁愛家風,八禮四儀是禮儀家風……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當代青年當揮起家風國風大旗,不斷奔跑。

  我們當銘記初心,長鳴號角,養吾家風正氣,撐起國家精神脊樑。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15

  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裡,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是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每個人的成長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而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中。

  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滿和睦、社會進步發展的基石。

  百善孝為先!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教育我們要孝順的話似乎不曾說過幾句,然而,他們卻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身教”。

  從去年起,爺爺的身體一直不大好,每隔一個月都去醫院輸液療養,在爺爺住院的這幾天裡,爸爸總是一天24個小時在醫院陪護,在病床前忙個不停,生怕對爺爺照顧不周,媽媽也是天天變著法給爺爺做營養粥,不管颳風下雨都準時去醫院送飯。受爸爸媽媽孝心的感染,我也特別孝敬關心家裡的每一位長輩,堅持每週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打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告訴他們多保重身體。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的印在我的心裡,影響著我的言行:每次去超市買

  東西,我會在腦子裡事先造個購物清單,買生活中的必需品,買價效比最高的物品,食品類的東西不能買太多,吃多少,買多少。在穿衣服方面,我也從來不攀比,只要乾淨舒服就行。學習用品,我也會非常愛惜,文具包髒了洗過繼續用,本子直到一頁不剩的用完為止。

  最後是勤。“勤”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生活中,每天媽媽下班後,從來沒有坐在沙發上看過電視,到家馬上開始洗手做飯,打掃衛生,吃過晚飯後,媽媽還是沒有休息,會接著給我改作業,洗衣服。我看到媽媽這麼辛苦,也會主動幫媽媽做些家務,鄰居見了都誇我是個勤快懂事的小姑娘呢!其實都是受媽媽影響的,也是我家的家風在我身上的體現。

  我要時刻牢記“孝、儉、勤”的家風家訓,把這種優良品質保持下去。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16

  我有一個溫暖的家。我生活在這個家裡學到了許多的道理。

  從小,奶奶就告訴我,做人要時時刻刻為別人著想,通情達理,不能為了一己私慾而傷害他人。我深深地記住了這句話。

  記得那是二年級暑假的時候,我的右胳膊骨折了,在家休養,不能按時開學。媽媽為了不讓我落下三年級的新知識,就買了許多輔導資料,讓我在家自學。媽媽每天還要佈置第二天的學習任務,晚上下班回家檢查學習情況。本來以為可以痛痛快快在家玩的我,當時很生氣,心想:我都快是個“半殘疾”的人了,還佈置這麼多作業,真煩!媽媽卻說:“你右手寫不了字,不是還有左手嘛!媽媽不要求你字寫得多漂亮,只是想透過作業來看看你一天的學習情況。”我一邊很不習慣的用左手寫著作業,一邊心裡犯著嘀咕:哼!媽媽才不是奶奶說的那種無私奉獻的人呢!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我改變了對媽媽的看法。

  有一年的冬天,我放學早,就去了媽媽單位,當時媽媽和她的同事正在忙工作,我就安安靜靜的做作業。我無意間開啟媽媽的抽屜,發現一張紅色的卡片。原來是媽媽參加慈善活動,義務幫助了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貧困學生,給他購置了書籍和過冬的衣物。這張紅色的卡片就是那個學生回給媽媽的感謝信。看著正在忙碌而無暇顧及我的媽媽,我心裡頓時感到很溫暖,覺得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柔最可愛的人。

  而我的爸爸也是奶奶說的那種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人。爸爸經常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經常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有時候我很不理解他,就會問:“爸爸,我們家也不是很富裕,你怎麼總是很喜歡幫助那些人呢?”爸爸總是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咱們再不富裕,也比在街邊頂著大太陽賣菜的老奶奶老爺爺強吧?咱們家裡也有老人,要是你奶奶這樣在路邊,你幫不幫?”“我幫!我肯定幫!”我搶著回答。爸爸摸摸我的頭,笑了。

  我的父母不僅給了我生命,更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在父母的盼望中出生,在長輩的教導中成長,在生活的經歷中成熟,我要帶著這些,走好以後的每一步。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17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至今已經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傳承至今。它的文化深深地銘刻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從大家到小家,每一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修養,他們看似無形卻深深的滋潤著我們,使我們幼小心靈茁壯的成長,健康的成長。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需敬聽。父母責需順承。”從幼兒園開始時,我就開始背誦弟子規,它承載了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中國最傳統的作風,從中我感到“孝”的重要性。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孝”就是我所遵循的家風。

  父母是把我帶入世界的第一人,首先我感恩他們讓我真切的感受世間萬物,他們是成長的第一任老師,我愛他們,更要孝敬他們。我記得,我的第一次發燒,晚上半夜,感覺全身無力滾燙,我起床去客廳的時候,媽媽聽到了,就起來問我,我滿臉通紅,媽媽直接帶我去醫院,在我旁邊待了一夜未睡覺,物理降溫,隔一段時間就測量體溫。一整夜的守護,一整夜的操勞,我至今還記得他們疲勞的臉和滿眼的血絲。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孩子的一切似乎都是他們的生命,

  我記得有一次我玩心大發,嚷嚷著要出去玩。爸爸媽媽看著很無奈,因為他們的工作不允許他們的停留和停歇。我記得爸爸給他們的老闆打電話的語氣,聽著有一絲的哀求,有一絲的請求。那時的自己真不懂事。後來還是成功的'出去了,好開心,好像忘記了老師的批評,忘記了作業的煩惱。一路上他們陪我笑,陪我鬧,看山,看水,看風景,我忘記了所有的壓力,所有的煩惱。父母是我學習的調味品,是我壓力的釋放氣包。

  我記得,父母帶我去看爺爺奶奶的情景,老人臉上的舒心的笑容,讓我感覺他們年輕了很多歲。父母當時告訴我,他們是我的父母,一定要常回家看看。頓時我讓我熱淚盈眶,“我的父母”,多麼沉重的詞語,我也要用我所有的後半生去護他們,愛他們,孝他們。

  “孝”,只是一種,還有很多的優良傳統,優良的作風,我需要一一的學習,一一的體會,一一的實踐。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統,我要傳承,永記,以身作則,把他們當成今後道路的另一種除了知識以外的文化信仰。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18

  對於幼兒的成長來說,家風是最重要的生態環境。所有的成長其實都一樣,最需要的不是某種單一的給予和關注,而是對整個環境的構建和良好生態的呵護。

  在教育幼兒中,有意識的部分其實往往不被受教育者所接受;而無意識的教育才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更有效。所謂的教育無痕,道理正在於此。

  家風的生態環境會讓孩子學會自己教育,這種教育才是真正有益的教育,是主動性成長,是一個人一生中都很重要的一種素質。一個孩子的未來,是需要看自己發展的能力的,俗話就是說看後勁。而自己發展是和自己教育分不開的,家風就可以做到讓孩子自己教育、自己發展,有後勁!

  所謂家風不是能馬上立竿見影的事,也不是一朝能夠實現的。而且,家風建設不是從孩子開始,而是從父母開始,有時候甚至從祖父母開始。

  想把孩子教育好,第一個條件就是父母需要足夠優秀足夠好。想讓孩子優秀,父母得優秀。要以身作則,所以在教育中,當然必須也得以身作則,父母先把自己做好。所以一個家庭家風如何,當然是父母決定的。甚至,家裡輩分最高的人,是決定家風的人。現在很多祖父母會參與到小家庭中,和年輕父母一起育兒,這對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不可倚老賣老,要給全家做好榜樣。

  一個家庭在養育幼兒時不要單打獨鬥,應該形成一個教育者整體。當然這不是說教育方式要保持完全一樣,只要能互相配合好,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養育目標是否一致。而想有效形成目標一致,家風建設是非常好的紐帶。它能讓家庭形成一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家庭是幼兒走向社會的演習場,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孩子從家庭進入社會的坡度,讓孩子能很快融入社會。

  幼兒什麼樣就是好?不是父母自己看著好就好或老師看著好就好的事,最終、最有權威的評判者是社會,是世界。從這個角度上說,幼兒只有知識和學歷是不能立足於社會的,也不能擔起民族復興的重任,他身上的那些從家風中生長出來的做人最根本的素養,包括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責任感,那種勇於擔當、勇於創新的精神等,才是最重要的哦。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19

  家,就像一顆蘋果樹,樹上的蘋果是好是壞、是酸是甜,與家庭的家風家訓密切相關。我家的家風家訓有些特別,它們並不是條例守則,也不是掛在牆上的醒世箴言,但它們卻隱藏在家人的一言一行中。

  奶奶經常教導我:做人要有愛心。她跟我講了這樣一個神話故事:在一個臨海的小村莊裡,住著一位善良、有愛心的小女孩。有一天,小女孩在海邊的淺灘上發現了一隻小海豚,小海豚的鰭受傷了,小女孩因為不捨將小海豚留在那,便用玻璃打造了一個大魚缸,然後把小海豚放到大魚缸裡養傷。一個月後,小海豚的傷好了,小女孩便把它放回了大海。小海豚歡快的遊入海中,突然之間,大海驚濤駭浪起來,小海豚擔心小女孩,便遊了回去。昔日寧靜的小村莊已面目全非,小海豚在廢墟中找到了已經遇難的小女孩。傷心的小海豚把女孩拖入海中,誰知小女孩忽然也變成了一隻海豚!於是小海豚和小女孩一起歡快的遊向了大海深處。是啊,好心有好報,奶奶教會了我善良。

  爸爸不善言辭,但他對爺爺奶奶的"孝"卻是我能看見的。爸爸心疼爺爺大把年紀還在外奔波,總是定期給爺爺奶奶買各種營養品。爸爸還怕爺爺奶奶不願亂花錢,總是在網上親自給他們買好衣服。從爸爸身上我明白了百善孝為先。

  媽媽教會我了溫柔和善的對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雖然說母女情深,但有時我也難免對媽媽發點小脾氣,每當這個時候,媽媽總會耐心聽著,然後和顏悅色的跟我談心,排解我的小煩惱,最後再說幾句有趣的話,讓我“多雲轉晴”。當我和朋友鬧矛盾時,我也會用這個辦法,果然百試百靈。溫柔的對待他人,他人也會回報以溫柔。

  而爺爺教會我的是學習要勞逸結合。我的爺爺已經60多歲了,但他仍然像個孩子,記得那次爺爺陪我在小區裡打籃球,玩的可開心了,我馬上就把上學的疲倦丟掉了。平時喜歡運動和養生的爺爺,身體也倍兒棒。爺爺常說,人就像一根小棒,不管後面積攢了多少"0",只要小棒一倒下,後面有再多"0"也沒用了。

  雖然我說不出我的家風家訓,但它們卻使我記憶深刻,這些東西烙印在我的心上,讓我在成長的路上走的更穩更快。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20

  家風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穩定的風格、作風和傳統,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它們猶如一種磁場深深地影響著人們。

  家風,是潛移默化的。具體的從小事做起,乘車讓座給老弱病殘孕,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小教育的能時時做到,但是不好的教育也有不讓座還大打出手的例子也有。作為家長,從小教育孩子要與人為善,以和為貴,為人誠懇,做事要認真,不能貪圖享受,不能與人過高的攀比,更不能超越法律道德的界限。經常告誡他們,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要關愛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遇人需要幫助時,要挺身而出,做敢當的人。遇見長輩要有禮貌,應該主動打招呼。做錯事的時侯,要勇於承認,不能撒謊。如果家長知道孩子“知錯不改時”,也應該做到“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告誡他們,不要等到無法收場時後悔莫及,讓他們從小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家風是行到水窮處的坐看雲起時;家風是乾涸的沙漠中的一縷清泉;家風亦是你我人生路上的那盞明燈。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於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家規的建設,那就會使這個家庭的成員乃至這個家庭走彎路。

  我有一次,我和朋友玩,我們去了公園玩,我和我媽說好了9點半回家,我玩的很開心,但是我忘記看時間了,到了晚上我回家被媽媽罵了一頓,說要誠實守信。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21

  什麼是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特有文化標識,是一種傳自於父輩,祖輩,乃至於最開始的家族先輩的行為道德規範,是一個沉澱了數百年甚至更多時間的文化傳承。每一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會體現出各自的家風烙印。正是由千千萬萬個優良的家風傳承作為文化基礎,才造就了中華民族歷史中的無數個精英人物和民族脊樑。

  每個家庭的家風都會有自己的特色,有些是軍人家族,那麼果敢、堅毅、強健的體魄就會是他們的特點;有些是商人家族,那麼精明、計算、靈活的思路就會是他們的特點;有些是學者家族,那麼儒雅、明禮、溫和的性格就會是他們的特點;有些是務農家族,那麼勤懇、簡樸、踏實的作風就會是他們的特點。

  一個家族的家風,並不代表每一代都是同樣的。在歷史上有太多的將領之子喜歡詩詞;有太多生活簡樸的賢良,卻有一些只知奢華的紈絝子弟。一個為人正直的父親傳下去的家風或許是好的,但那不代表他的兒子就一會像他父親那樣;相反,一個遺臭萬年的父輩,就不代表不能有一個流芳百世的兒子。這就好像每一個學校都有自己優良的校訓,但每一個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總有那麼一兩個不是好學生。一個國家,也總有一些人是看不遵守規則的。所以家風,是根據一個家庭,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自身所改變的。

  或許在以前,你們家庭c的家風是好的,但如是你去改變了他,那家風就有可能被改變。但若是我們都努力去做到家風的要求,或是往好的地方去待人處事,那家風也許就會成為你的優良作風和祖先的優良作風。我們要成為一個正直的人,一個有誠信的人,一個待人和善的人,只有這樣,優良的家風才會一點一點的傳承下去,使我們保持著這種優良的作風。

  創立一個好的家風並不難,但是想要傳承一個好的家風,卻困難很多,因為傳承需要更多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所以,就家風而言,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現在和將來。因為過去已經成為歷史,不可改變;而現在和將來,我們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傳承優秀,完善欠缺。未來就在我們手中!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22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句話在我們家隨處可見,雖沒有白紙黑字的張貼在牆上,但這些話早已融入了我的生活之中,銘記在我的心坎裡。

  自從三年級開始,我那操心不盡的古董外公就把魔抓伸到了我的頭上,說沒規矩不成方圓。說我是大孩子該懂事了,並給我頒佈一系列家裡的規矩,全家監督,要是有違反,哼哼,竹筍炒肉已經近在咫尺了。

  第一條:吃飯不能看電視看手機

  第二條:吃飯兩隻手必須都在飯桌上,挾菜只能挾自已的方位

  第三條:晚上9點前睡覺早上7點起床,現在我已經是初中生這第三條早已做不到

  第四條:飯前洗手不吃垃圾食品

  每新增一道家規我的心彷彿被綁上了一道枷鎖無法掙脫。一道道規矩把我捆得快要出不了氣來,可我又無力反抗,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能遵守。

  話說有一次,我母和外公都外出有事了,家裡只有我一個人吃午餐,本來平平無奇的一天卻被我的一個念頭變成了不平凡的一天。外公給我定的家規第一條就是吃飯不許看電視或玩手機來著?這可是一個天賜良緣的好機會,正如哪吒所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哼哼,你們這裡該死的規規就等著被我打破吧!

  想到這裡,我的心中不禁立刻鬥志昂揚,已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端出媽媽為我準備的豪華午餐,真是為我的這次壯舉慶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開!隨著我一聲令下電視機早已乖乖開啟,邊吃邊看電視的心情果然很好,讓我盡情的享受了一中午美妙時光可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同樣的事做多了必定留有瑕疵果不其然,一次偶然間外公去舅舅家去住幾天,媽媽送外公過去,恰巧到了飯點,行動的機會又到了,可沒想到這一次媽媽回來的異常快。聽到走廊的腳步聲,嚇得我立馬關掉了電視裝作安心吃午飯,媽媽之前就懷疑我偷偷地看電視,把手放在電視機上時我神色大變,電視機是熱的。謊言立馬拆穿,那時我的心情可謂是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因為我知道竹筍炒肉已經離我不遠了。

  4年過去,在我堅持不懈努力下規矩不但沒有減少,反到是又多了幾條,面對這令人討厭而又無可奈何的家規我還得執行下去,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23

  當這棵樹仍然是一棵樹苗時,人們用一根筆直的棍子把樹苗綁起來,讓它筆直地生長。樹苗就像我成長,繩子和棍子就像指導我成長的家風。我生活在一個溫暖,和諧的五口之家,長輩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默默指引我前行。

  孝

  有一次,我坐在一個板凳上玩,爺爺他們走到我旁邊,突然眉頭緊鎖,一隻手捂著自己胸口,另一隻手扶在椅子扶手上,嘴唇變紫,大顆的汗珠掛在了額頭,但我還是絲毫不能沒有學生感覺到,一旁的爸爸我們發現了,立即將完成爺爺可以扶著坐下,迅速找來一些速效救心丸讓他服下,接著去端一杯熱水系統慢慢讓他喝下,並不停地進行安撫幼兒爺爺,直到他恢復目前為止。

  我回到家,受到父親和母親的訓斥。”你怎麼能只玩而不關心他?我們都很忙,你和祖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最多,所以我們以後一定不要忽視他們,要關心他們,孝順他們。”一陣羞愧湧上心頭,我想:我將來會好好照顧他們的。

  從那天起,父母就讓我做他們的“間諜”,時刻觀察祖父母的身體健康、日常生活構成、心情以及特殊的事情,及時向他們彙報。現在雖然爸爸媽媽不在家,但是你總是可以瞭解爺爺奶奶的活動。爸爸媽媽無形中把他們的孝心傳給了我,我接過了孝心的火炬。

  吃虧是福

  爸爸媽媽工作就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們在單位任勞任怨,但是我們卻沒有這樣一句抱怨自己的話。爸爸一個公司進行幾次裁員,但他的職位發展一直可以保留中國到現在。媽媽常說:“做的事多,學的就多,認識的多,積累的就多,能力分析就會具有很強。”他們的行為影響著我。

  學校進行勞動時,我搶著幹活,雖然已經汗流浹背,但是我看到一些乾淨衛生整潔的教室時,就覺得再辛苦工作也是非常值得的。在學習發展過程中,時常因為覺得學生自己很辛苦,但每當收穫豐碩果實時,那一刻開始就能深深地感覺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讓我高興。與同學之間相處中,我會真誠地與他們可以相處,不斤斤計較,樂於助人,將我們的友誼關係變得能夠更加具有牢固。

  假如我是一隻風箏,那家風就是牽引著我的那根線;假如我是一艘小船,那家風就是掌握方向的船舵。小樹苗終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但使她直直生長的木棍和繩子,會繼續陪伴她成長,實現家風的傳承。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24

  “人必有家,家必有訓”。浙江的家訓、家風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即具備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基因,又有鮮明而特別的地域特色,字裡行間無不折射出文明傳承過程中的思想火花。因此,在浙江這片廣袤的大地上,人才輩出,文化薈萃。

  在《浙江好家風》這本書中,我便認識了幾位愛國、愛家、誠實守信的“好家風傳承人”。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屬孔勝東和謝楊琳了。孔勝東是杭州的一名公交車司機,在他的車上,許多東西都可以為有需要的乘客排憂解難。不僅如此,孔叔叔還自費購買茶葉幾十斤,一次性杯子幾萬只,還把泡好的茶帶到車上,供乘客們免費飲用。這樣的服務,讓孔勝東沒有收到過一起投訴,因此,孔勝東在工作上,也有了更大的動力。他還不僅僅是個“特別”的公交車司機呢!除了工作日,他更是30年如一日堅持在週末“義務為民修理腳踏車”,是人們公認的“活雷鋒”。平時,他很準時地到達,為民服務;後來,自己的家變了,服務的心卻沒變,依然騎車一小時,堅守在崗位上,就連全家團圓的除夕之夜,孔叔叔也雷打不動地出現在修車點。孔勝東真是一位愛國、愛人民、誠實守信,用奉獻譜寫人生的“杭州模範”,“杭州英雄”!

  除了孔勝東模範,我還認識了“用一雙小手撐起家”的一位小女孩——謝楊琳。來自寧波的小楊琳,為了照顧重病的爸爸,用孝心和堅強挑起了一個家庭的重擔,每天幫爸爸做這做那,還經常搶先媽媽一步,把家務都做好。她這種精神時刻激勵著我,讓我要向她學習!說到家風,我們家當然也有家風,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勤儉持家了。雖然勤儉很普通,但它也有它的不平凡,勤儉是一種傳統美德,我們更要義不容辭地去傳承這種美德,弘揚這種美德,履行這種美德。在我們家裡,洗臉的水可以二次利用,用來衝坐便器。一些糖果盒子都再次利用起來,用來分類裝一些小東西、小玩意兒,即不浪費盒子,又讓家看起來整潔、美觀。就連裂了的拖鞋也要縫縫好繼續穿……這種在生活中勤儉的小事真是數不勝數。這就是我們,一個勤儉的家庭……

  中華,到處有著品格高尚的好公民,他們的故事,讓我感動,讓我感觸很深,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全面發展,愛國、愛家、誠實守信的好學生,好公民!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25

  春風吹醒青蛙一季的故夢,秋風吹來累累碩果桂香飄濃。有那樣一股風,勝春暉秋頌,飽含深情亦巋然不動,總在指尖與我思緒碰撞的,是家風。

  家若初春的柳。柳的姿態婀娜,註定了這一季的篇章美豔如歌,如同家是人的一生最富感染力的學習殿堂,從小受家人影響的優劣,決定的孩子的未來是否燦爛如火。我的家庭,總是瀰漫著盎然春意,無論走到哪,總有人評價道“真是愛笑的一家子”。微笑就是我們的家訓,也許沒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但我們的家風就是誓做春風,用笑哺育萬物,滋潤人心,笑聲即是春雷隆隆,喚醒一切正能量,將這份友善傳遍九州大地,開滿花季。

  曾經有記者到老家的村子裡走訪,恰好到家中歇腳買水喝,在奶奶不知其身份的情況下聊起天:暢談村鎮建設,共探文明新風。奶奶當談到自己生活的這方人傑地靈的淨土,霎時春風滿面,油然而生的是一份自豪之情。鄰里友愛和睦,為生活添了一道風采;各崗幹部敬業公正,為居住環境打造了良好的氛圍;政府的關心使村子的建設發展蒸蒸日上;眾人齊心協力共創強富美高新揚中。這是何等欣欣向榮,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象!奶奶妙語連珠,臉上煥發前所未有的光彩奪目,字句鏗鏘,無不表達了對家鄉的讚美之情。這份喜悅無需掩蓋,因為我們正在向更美好的未來邁步,奮進。最美家鄉將由我們的雙手共創,這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就該用笑容表露自己的驕傲,大聲說出我們的決心,讓正能量如春風傳遍千家萬家,鼓動更多的家鄉兒女熱切加入行動!

  奶奶對家鄉的讚揚不僅使我為之動容,感受到家中這份春風化雨的家訓之滋潤,更使記者見證了小島人文素養和文明家風的成長。為奶奶點贊,為春風般的家風喝彩,為最美家鄉的建設助威!

  春風吹是一年繁榮的標誌,家風揚是一國之盛的奠基石。作為新一代的希望,我們要做的不僅是汲取新知識,力創科學新社會,還要將老一輩所傳承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融入新世紀,走向世界,展現國人的獨到神采。從此刻起,樹立起責任感,秉承著家訓做一個好少年,投身創造最美家鄉,恪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守法小公民,做好中國人!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26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讓每個家庭都有了各自的家風家規。古有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至今仍舊膾炙人口的有關家庭風氣的故事。而今,我所在的家庭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家庭,卻也有著自己的家風。

  多交朋友,嚴於律已,寬以待人是我家的家風。爸爸媽媽總是鼓勵我廣泛交友,多和不同年齡段的人交往。在與人相處時,又常常給我講一些古今中外寬厚待人的故事。父母讓我懂得:只有以寬容之心對待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真心相待。當我剛剛懂事的時候,媽媽就經常用孔子的話“不與小人同坐”來教導我。媽媽說多交朋友是好的,但不要和品德不好的人交朋友。孔子對待品德不好的人連坐在一起都不願意,何況是交朋友呢?媽媽還告訴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品德不好的人交往會受到不好的影響,與品德高尚的人交往,時間久了,自己的品德也會得到提升。

  守時誠信,互相尊重是我家的家風。我從來不允許自己上學遲到,同時我要求自己講誠信,答應別人的事一定去辦。在我家,爸爸媽媽很尊重我,把我這個小孩子的地位提高了不少,家裡的事情我也可以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意見,這讓我自豪不已。這也讓我學會了尊重別人,要聽取別人的意見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多讀書,好學習,尊敬長輩是我家的家風。我堅持每週去圖書館看書,讀書後要還做筆記,寫心得。多讀書才會有知識,有了知識才會有眼界。媽媽時時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為我樹立了尊老愛幼的好榜樣。無論工作多忙,媽媽都會抽出時間帶著我看望姥姥姥爺,陪姥姥姥爺說說話,做做家務。於是,我漸漸明白了尊敬長輩的含義:對於成年人來說,尊敬長輩不是給父母錦衣玉食,而是願意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常回家看看。對於小小年紀的我而言,尊敬長輩就是幫媽媽洗幾次碗,幫爸爸端上一盆洗腳水這麼簡單。

  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果再加上優良家風的弘揚,那我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徵文 篇27

  在中國,很多人家中都有家訓家風,當然了,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家家訓就只有一句話: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

  從小,父母就教我要孝順,要懂得尊老愛幼,在這同時他們自己也在用實際行動給我做榜樣:

  有一回,我家因為入保險起了一點小小的爭執。大家的意見也都不同。就在這時,爸爸決定聽爺爺奶奶的。為什麼呢?用爸爸的話來說,這就是百孝順為先,意思就是要適當的順著老人,讓他們順心。如果沒有順,又哪來的孝呢?

  爺爺奶奶年紀都大了,難免有時會有些小矛盾,一遇到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勸說,從不頂撞爺爺奶奶。儘管他們有時說的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絲毫沒有要責怪他們的意思。

  爸爸媽媽常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就是說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記得有一年冬天,爸爸正忙著修暖氣,忽然來了一個電話,爸爸接完之後就急匆匆的出去了。我心想:“還有什麼事比修暖氣還重要呢?”爸爸一回來,我就問他:“爸,你剛才幹嘛去啦?”“去你奶奶家了,你奶奶的收音機壞了,我幫忙修了一下。”我當時很是不解,奶奶的收音機難道比修暖氣還重要嗎?要知道,冬天沒暖氣妹妹會很冷的。後來媽媽告訴了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我才恍然大悟。

  《弟子規》裡也曾說到:“親所好,力為具。”說的就是家人喜愛的東西,要盡力為他們爭取。說到這,我就想起了我的堂弟——壯壯,他9歲。那天,他和奶奶去趕集,奶奶看上了一條毛衣,90塊,奶奶說太貴了,沒捨得買。於是壯壯把每月35元的零花錢攢了下來,再加上家人偶爾給他幾元。不出兩個月,就攢了90多塊錢。他把90元交給奶奶,為奶奶買下了那條心儀已久的毛衣。這不就應了那句話嗎——親所好,力為具。

  “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是我家家訓,同時我也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親所好,力為具。”視為我的家訓。從今天開始,我一定把這幾句話牢牢記住。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這就是我家家風,它在我心中是最棒的。我一定把它告訴我的同學們,讓我們大家一起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