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通用31篇)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通用31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徵文都不陌生吧,徵文具有主題鮮明、內容清楚的特點。寫徵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

  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中孕育了無數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很多傳統美德是以“家風”的形式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的。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謙恭孝順、善良禮讓、和氣為貴這些最美德透過一代又一代的言傳身教,在現代社會積澱、傳承和弘揚,形成一個家庭的價值共識,也形成了全民共識。

  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說的是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佔據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

  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小時候總是在父母懷裡撒嬌,然後是看著白髮增多卻是無能為力,總是說要讓父母以後更好的過日子。可是到大了,卻又很多人忘記了小時候的承諾。都說孩子是父母心頭一把刀。兒時的調皮,少年的叛逆,青年的奔波,何時才能讓父母省心呢?只有人到中年,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感知父母當年的恩情。而此時的父母已過花甲之年,身體大不如前,還能陪伴我們多少年呢?因此孝順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嚐,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這種現象,使子女不自覺地養成嬌慣、任性、懶惰、自私的不良習慣。凡此種種,值得憂慮。

  而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剛下班的年輕媽媽,忙完了家務,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歇會兒吧!別累壞了身子。”她笑笑說:“媽,不累。”年輕媽媽的言行舉止被只有3、4歲的兒子看到了,兒子一聲不

  響地端來一盆水。年幼的兒子吃力地端著那盆水,搖搖晃晃地向媽媽走來。盆裡的水濺了出來,濺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臉的燦爛。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為母親洗起了腳。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 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如果不能天天見面,每天只是電話的問候,足矣讓他們安睡一晚。週末減少不必要的應酬,有時間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說說話。外出旅遊時儘量帶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時,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後如何對我。那現在,我有沒有如此對待我的父母?

  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體現的是人內在的品質。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育自己的父母。

  現在,家風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家風是個古老話題,對家庭成員而言,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會有什麼樣的處世態度。孝敬父母,關愛父母,就是一種最重要的家風。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別的東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種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說,做兒女的,在好的家風薰陶下,會用好的家風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從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輝煌歷史的國家,閃耀著人們以勤勞和智慧所創造出的燦爛文明。中華美德,也在我們發展與進步中漸漸散出光芒,於是中國便有了“禮儀之邦”這樣的美稱。而當一個文化之都發展到今天這樣繁榮時,中華美德的光芒卻因受到外來文化和不良思想的衝擊,被人們忘卻。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把這屬於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這正是我們代代相傳的傳統與使命。

  古往今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故事,教給我們一個又一個的中華美德:從孔融讓梨到一字千金,無疑都是在告訴我們愛國、明志、孝敬、知恥與誠信。其中,我認為誠信最為廣泛。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我認為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沒有立足之地,什麼事也做不成。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既是為人之道,又是做人之本,也是當代人民塑造健康人格、實現人生價值的道德基石。

  關於誠信,有這樣一則歷史故事——《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的妻子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後來,曾子的妻子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道:“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你別當真。”可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便把豬殺了。事後,他告訴妻子:“許諾過的話,就一定要做到,這就是誠信。”

  曾子深深懂得,做人應該誠實守信、說話算活。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是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當今社會,有許多不守信用的人,他們不懂得在一切道德品質中誠信才是世界上最需要的。不論你學歷多高,不論你權力多大,不論你錢財多少,真誠與樸實才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品質。席勒說過:即使你衣衫襤褸,也不要忘記穿上誠信的衣裳。因為生命是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惟有誠信使你看清真正的自己。

  同樣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也有一個誠實守信的故事:

  一次,人煙稀少的西雙版納來了一批日本遊客,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的一位少年代買啤酒,於是這位少年跑了三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裡,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只購到四瓶啤酒,然後他又翻過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六瓶,返回時摔壞了三瓶。他哭著拿著玻璃處,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都為之動容。這件事感動了許多的外國人,從此,這裡就有了很多遊客。

  看著這一個個誠信的例子,我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激動的熱潮。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青少年做人的根本。在我們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像那位少年一樣誠實為人,誠信做事。

  所以,讓我們向著傳承中華美德這個目標,一起努力吧!讓我們從誠信做起,昂首闊步向著文明而和諧的社會前進!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

  古往今來,不論是達官貴族還是王侯將相,能世代相傳經久不衰的家族,必是有嚴格的家風家訓之家。自古以,老祖宗教導我們“百善孝為先”。忠孝傳家、勤儉持家、尊老愛幼、明事知禮……這些,是家風家訓的永恆主題,家風家訓一直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好的家風家訓,讓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給兒女們無窮的正能量。

  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所有的父母在自己家裡隨時隨地用言傳身教所傳遞出來的一份信念。如何言傳聲教呢?孝敬長輩,爺爺奶奶家離我們較遠,但逢年過節及爺爺奶奶生日爸爸媽媽總會專程帶禮物回家陪他們,最近爺爺身體不適住院,爸爸很忙,是媽媽一個人照顧我們全家老小,每天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學,還要陪侍爺爺輸液、送飯。爺爺奶奶很過意不去,說太辛苦媽媽啦,爸爸工作很忙,但進門就會做家務,很體貼媽媽,但媽媽從不說累,總是笑眯眯的,她是我們家的福星,也是我和弟弟最好的榜樣。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還要求我做到起居有節,守時守信,做一個對自己有擔當的人;公眾場合吃飯要用公筷,在家吃飯要小聲交談,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一粒糧食;零用錢自己保管,平常做家務有獎,但是媽媽要求零用錢不能亂花,要做到勤儉節約從小事做起。不論在哪兒,遇到長輩先問好,遇事請求時,要謙恭有禮。

  家訓是什麼?家訓是老祖宗給我們留的規矩,我們能世代傳承併發揚光大。黎明即起,庭堂內外打掃整潔;到了黃昏檢視門戶。一粥一飯,當想著來之不易;凡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生活上必須節約,聚會在一起吃飯切勿留連忘返。餐具質樸而乾淨,雖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製的好;食品節約而精美,雖是園裡種的蔬菜,也勝於山珍海味。不要營造華麗的房屋,不要圖買良好的田園。這些道理粗淺易行,但在當下來看確是漸行漸遠,我要緊記這些家訓,嚴於律行,世代傳承。

  家風、家訓是家長在立身、處世、為學等方面對子孫的教誨。這不僅是一個家族的道德規範,更是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傳承!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4

  我似乎總是在行走,在沒有遠途的跋涉。卻總想翻越丘陵去抵達心中的夢境。有時候歲月是疼痛的 ,日子像針尖般刺痛心房,每當痛的,累的,想哭的時候,我總是會習慣性的抬頭看看天邊那一彎明月,“它”掛在我心頭最醒目的角落,稍微碰觸,便會抖落一地的正能量。這正能量如鳥般,從天邊飛來,並借我一雙飛翔的翅膀,給我力量去前行。而那一彎明月便是我的家風!

  我的性格品行習慣,因父母外出工作的原因,所以都是爺爺教育指導我。在爺爺眼中,家風家訓體現了一種社會風俗,處事人情,對個人的道德修養且對以後的成長人品有著重要的作用。爺爺生活在毛主席的那個年代,所以總是會拿毛主席《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思想來指導教育我,久而久之我便將此看做是我的家風家訓。雖然爺爺教育我的內容沒有《顏氏家訓》中內容那麼廣泛,基本上就沒有涉及到儒學,道家,佛家,史學等內容。 但對我的影響就是那麼深那麼遠。

  流年依然無恙,歲月寂靜如初,回憶往事,原本以為可能會遺忘的事情卻一件也沒能忘記。看著那張褪色的照片,那是我初二的時候,在暑假的一個下午,微風正好,陽光也是恰到好處,爺爺就在圓桌上練起了書法,雖然沒有懷素,張旭寫的那樣變幻無窮,疾風馳雨。但我從小到大對爺爺的書法一直稱讚有佳。在那天午後,爺爺的那席話對我的印象至深,也許那些道理感悟皆因於“書法”。爺爺那時候總是在講,書法要心靜,要目到,口到,心到。看虛無的水墨盡情遊弋,這就是天然不雕飾。正如做人不需要勾心鬥角,如果你真的有才華即便將自己隱藏,甚至躲到灰暗的角落,埋在積歲的塵泥裡,依舊會發光,遮掩不去!因此要閒看天邊雲捲雲舒,笑看門前花開花落。也許就是自那以後我也慢慢愛上了文學,愛上了寫毛筆字。有時候翻看爺爺寫的字,總感覺似流水行雲,彷彿在告訴我,一切的糾纏,世間的冷暖,生活的貧富,轉瞬即是煙雲,何必在意那些碎小瑣事,退一步海闊天空!也許就是因為這個,我在親戚、同學、朋友眼裡總是那樣開心向上。想想這一切,追其源都要感謝我的家風家訓,說的樸實一點那就是爺爺的教導。

  其實爺爺是個有故事的人,有時候有些說不盡的記憶,但又感覺深刻的記憶變得模糊但又模糊的又那麼深刻!

  我的爺爺年輕時就像紅塵中的一隻孤雁,飄零人世,嚐盡情味。也許因為他的“執著與倔強”才會讓他被眾人所嘲諷和不理解,在爺爺的那個年代,下地幹活,餵豬餵羊才是他所應該乾的事情而不是整天將讀書當成正業!但爺爺厭惡與自己同齡少年一樣無所事事,這樣註定一輩子死守農業,帶動不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當然爺爺也知道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所以就在心中深埋下了“愚公移山”的理念,爺爺那時候有了爸爸之後,總是會講那些崢嶸時代的風雲人物給爸爸聽,崇尚他們忍把熱血灑紅塵,甘拋頭顱灑熱血的高尚品德。教導爸爸要作一名有為國做貢獻的人,也許就是在爺爺的教導之下,爸爸也成功的成為一名商人,履行著爺爺對他的那句忠告:“規行矩步,安辭定色”。也許爸爸取得的這一切,追其源依舊是要感謝家訓家風!

  有時候,在農村就經常聽到對孩子的一種評語:“沒家教”或者“家教好”,真的有時候從一個人說的幾句話,走的幾步路,甚至幾個細微的動作表情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家庭印記。想想在之前那個封建社會,一個人是否是世家貴胄還是山野村夫,一眼就能看出,為何?追其源就是一個人的家風家訓。故此有好的家風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在回想自己性格品行形成的過程,唯一感謝的就是有一個好的家風,現在我出門外出求學,爺爺在送我之前的那一晚說了好多好多,印象最深的還是臨行之前的那封信,爺爺在信中有段話是這樣說的:“其實人家都說人間就是劇場,那些穿行在凡塵的眾生,每日在忙碌地編排一場叫做生活的戲。我想我們在外不需要戴上人生的道具,只要記住做純粹潔淨的自己就成功了!”看了這段話讓我想了很多很多,有時候一個人孤身在外,在每個選擇的渡口會遇到很多難題,無論是對錯,我會選擇坦然面對,因為懂得一句話“世上沒有人虧歉你,所以無需抱怨任何人”。

  謝謝生命中生存在這個大家庭中,遇到了我的家人,家中有個令我自豪的家訓,而我就是這樣幸運遇到了他們,成為了這樣一個被溫暖的人。願我的好家風,家訓永遠傳承下去,繼續溫暖著一代一代的幸運的人兒..........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5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是隨著我國的發展沉澱下來的傳統美德。

  《管子》有言:“雖有乃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尊老,已經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成為了一個“規矩”。每輛公交車上都會有老人的專屬座位,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力度也日益加強。而“尊老”這一主旋律也俞發的歷久彌新。

  兩個稚氣未脫的小學生將書包人道公交車的唯一空位上,異口同聲地說座位是自己的,一位老奶奶出現,他們都主動讓座給老奶奶。這個故事影響了我的整個青春期,它也會影響了我的一生。我會給老人讓座,會給懷有身孕的阿姨讓座,會幫村子裡子女不在家的老奶奶老爺爺挑水澆菜,尊老很簡單,簡單到一句爺爺奶奶好,一次讓座都是尊老。

  縱觀古今,放眼全球,沒有一個成功的人是不尊老的。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應該先從尊老開始。“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這是李密尊老的方式,尊老不需要做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簡單的陪伴也是一種尊老,先要學會尊自己的“老”,才能推己及人,尊別人家的“老”。

  九九重陽節剛過去不久,各大敬老院還沒有完全走出節日的氛圍。去讀大學的朋友在重陽節法律一條心情:“爺爺奶奶們高興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配圖的老人們面帶笑容,笑容可掬,並且與大學生

  們比起了剪刀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今天,尊老、愛老、敬老又被賦予了時代內涵。

  誰家都有老人,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會失去老人,尊老也就會越來越重要。從剛開始踏進校門的時候,老師會說見到別人要有禮貌,要問好,看到老人要說爺爺奶奶好,要尊重老人,要幫助老人,尊老的意識是從小就樹立起來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一位合格的中國公民,從尊老、敬老、愛老開始,弘揚尊老這一主旋律開始。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6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家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每一個家庭都有淳樸的家風,每一個家長都會以自己體悟出來的處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佔據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黃香是我國東漢時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為官的品位並不高,但他生命歷程中有一個亮點,《三字經》中的“香九齡,能溫席”就是指黃香。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儘量讓父親少操心。 冬夜裡,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戶家裡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裝置,確實很難入睡。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一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麼冷的天氣,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小黃香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裡,給他鋪好被,然後脫了衣服,鑽進父親的被窩裡,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

  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誇獎黃香。

  9歲的小黃香就是這樣孝敬父親,人稱溫席的黃香,天下無雙。他長大以後,人們說,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事情正是這樣,黃香後來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負眾望,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傳。 這呢,就是“香九齡,能溫席”的故事,我剛開始聽了這個故事後,就產生了這樣的感悟:我要學習九歲的黃香關心、體諒父母、孝順父母,為父母分憂。

  正所謂: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作為平凡而普通的我們,要努力將前輩的優良家風傳承下來,讓它成為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引領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為傳承家風一起努力吧!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7

  中國是禮儀之邦,5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一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語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3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但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一樣體現了中華民族良好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重老師、尊長、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曉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一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1代牢記中國5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尊長問好;相互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文娛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最少1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愈來愈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瞭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績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1種道德的氣力。家風需要我們1代又1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於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1日,實現幸福的4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8

  家風,這是一個粘連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一縷清風,吹散了新仇舊恨,吹綠了一池春水,吹送著潛移默化的浩然正氣。這是一種內化於家庭成員中品德深處的不屈力量,更是一個家族傳統養成的內在因素。有了它,就有了家庭成長的紐帶,也有了一代又一代人傳承不竭的思想精髓。

  人在少不更事的時候,想法是多變的,卻也是容易被影響的,好的東西會指引著孩子往更好更遠的地方走,而不良的影響則會讓孩子不明就裡的就走上了旁門左道。我出身的地方在西北邊陲的某個村落中,那裡的生活狀態是相對原生態的,村莊不大,所以會有很多公開的秘密充斥在人們的茶餘飯後裡。小孩子在無事可做的時候,通常都喜歡聽大人聊天,大人們那侃天說地的本事一向是小孩子們最為羨慕的,而大人們夾雜於實事評說中的價值觀也往往在這個時候很容易一併給孩子們吸收了去。在大人的話題中,總少不了對於近來村裡被熱議的各種新鮮事。村裡人的話題有限,國家大事什麼的真的談不上,每個人最為關心的還是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的情況,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左鄰右舍的“新聞”,但凡有個風吹草動,巴掌大的村莊是藏不住什麼秘密的,而這些不具有任何神秘色彩的“新聞”就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而真實的情況卻是,在對談資轉述的過程中,或許有傳達準確的,抑或是經過某些能手合理想象再轉述給大家,就這樣,是非便名正言順的流傳開來,也就是書面語中“謠言”這個詞所表達的含義。

  在我的記憶中,父母親對待這些有意或無意閒談中所謂的“新聞”時,總是聽得多說的少,常聽父親說一句話“閒談莫論人非”,母親也是很贊同的,每每在出現涉及人非的閒談中,父母親總是會很公正的來評價“談資”中的事件,甚至懷疑“談資”的真實性。母親待人寬厚,是個表面嚴厲實則心地善良直爽的人,每當看到別人家因為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互相吵鬧甚至不惜大打出手之時,她總會告訴我們一句話,叫做“退一步海闊天空”。小時候不懂,後來明白了這也是母親一貫做人的原則,她說到,因為一些小事或者是根本就無所謂的事而與他人發生口角或者其他不文明的行為,那是在自討苦吃。母親從來都是以平常心對待周遭的人、事,這也令一些善於精心編排的人很是苦惱,因為編排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正事,而母親的這種做法讓他們的功力失去了用武之地,怎能不苦惱。母親常教導我們說,與他人置氣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樣既耽誤自己的時間,又浪費了感情,實在是很傷氣力的事。對待這些,一笑而過,便能化解一切恩怨於無形中。

  關於父親母親類似的事情說不完,他們總是教導我們要與人為善,只要不是涉及原則的事,忍讓一下就過去了,自己不會損失什麼,別人也不能夠奈你何。常言道,“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父母親以他們的言行在實踐著這句話的真諦,多年來這也是我們姐妹做事的圭臬。在父母親的身上,我們學到了很多優秀的品質,雖然他們不是很清楚家風是什麼,但他們用他們的言行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也讓我們的家風熠熠生輝,不會褪色。

  質樸真誠起於行,源遠流長到如今。閒來坐看天上月,悟道家風值千金。

  家風,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精神,不是由高深的至理名言構成,也不是由華而不實的警句組成,而是長輩們的言傳身教與耳提面命。今天,家風這個詞再一次被提出,關於家風的討論更是甚囂塵上,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家風,我家的家風便是做人的真實與質樸,做事的光明與磊落。家風,這個我們並不陌生的字眼,在頻繁被提及與討論的今天,我們能不能交出一份關於家風合格的答卷,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9

  又過了一個生日,年紀已經到了古人說的“三十而立”,對於“立”的含義,想起小時候爺爺一直掛在嘴邊教導我的話——“明德守信,為立心之本;勤勉高節,為立身之本;忠君孝祖,為立人之本。”當時我年紀還小,爺爺一遍一遍的解釋給我聽,他告訴我一定要像爸爸一樣牢記這句話,遇到事情多想想,就知道應該怎樣做了。現在雖然爺爺不在了,但是這句話一直伴隨我成長,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們家的家訓。

  對於這個家訓,我最早記住的是“明德守信”。小時候,在田字方格本上學寫字,爺爺就會在旁邊說,寫字要寫滿整個“田”字格,橫平豎直,就像做人一樣,大大方方,品德正直。一個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不可能結識真正的朋友,獲得長久的成功。信用很重要,答應別人的事情,哪怕再難也要做到。爺爺說的多,我聽得也多,但是直到親眼目睹了一件事才讓我深刻領悟這些話的意思。

  妹妹兩三歲的時候,有一次病了要去醫院,但是她害怕打針,一直哭鬧個不停,爸爸著急的情況下就答應她說不打針,只是給醫生看下。我陪著妹妹,跟著爸爸一起到了醫院。醫生檢查完之後,悄悄地和爸爸說妹妹需要打針,示意要爸爸配合他一下,爸爸想了想就抱起妹妹,哄騙她,轉移她的注意力,醫生就趁機快速地給妹妹打了針。妹妹意識到疼的時候已經打完了,馬上大哭。這是在醫院經常見到的一幕,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驚呆了在場的人。只聽到“啪!”的一聲,妹妹狠狠的給了爸爸一個耳光!因為她是被抱著,離爸爸的臉最近,小孩子也不懂得控制力道,不知道是因為打的大力,還是因為生氣,爸爸的臉立馬就紅了,看著爸爸一口氣憋在嘴裡,脖子青筋都起來了,眉毛也緊緊皺著,怒生生的瞪著妹妹。

  暴風雨前的低氣壓,估計下一秒就要爆發。周圍人都屏住呼吸,可妹妹還不會看臉色地邊哭邊喊“爸爸,你騙人,說好不打針的,你說話不算數!”誰知道,爸爸突然意識到了什麼,剛剛憋的那口氣被爸爸深深的吐了出來,下一秒居然對著妹妹尷尬生硬地揚起嘴角,可能是想讓他自己看起來是在笑吧,輕輕地拍著哭的很委屈的妹妹,溫柔的說:“是,是,對不起,是爸爸說謊了,是爸爸說話不算數,爸爸錯了,下次絕對不會不守信用了”,最後和妹妹勾了勾小手指才算了結了這件事。

  即使一個大男人,也不絕能失信於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爸爸做到了!這一幕這麼多年一直在我的腦海裡,清晰,深刻。事到如今,在家庭聚會上,媽媽還會時不時聊起這件事,妹妹也很是歉意,爸爸卻一直嚴肅地堅持說妹妹當時做的對,“‘人而無信,百事皆虛’,我們大家都要銘記“明德守信”,此為立心之本,欲立人需立身,欲立身,先立心。”

  此外家訓的另外兩點,我也一直用來自律。“勤勉高節”和“忠君孝祖”,人要勤奮自勉,對辛苦勞累之事報感激之心,趁機增進自己的能力,積累經驗,磨鍊意志,要像松柏的堅貞勁直,對領導要忠貞,對長輩要孝順,順其意,聽其命,且不忠不孝之人勿近,但不能愚忠愚孝,人都有疏漏犯錯的時候,應該選擇合適的方式提醒並幫助改正,才是真正的忠孝。

  對於這句家訓,長輩們始終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許多年過去了,我慢慢體會到這幾句話的深刻意義,從理解它,到以它為指路明燈,用以立身處世,持家就業。現在我也到了即將為人父的年紀,我會將這個家訓說給我的孩子聽,並像祖輩教導我一樣教導他們,並叫他們傳承給他們的子孫後代。

  好的家規家訓,不僅是祖祖輩輩對後代的鞭笞,也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無規矩不成方圓,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更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0

  中國曆來特別重視家族傳承與家庭教育,自古就有許多家訓,甚至是今天個別有名望的大家族依舊延續著祖上的諄諄教導,一經提起這些家風、家訓來聊聊時,自然會別有一番滋味和特別自豪的情感。

  記得小時候每每外出時,父母會百般叮嚀:緊睜眼、慢張口、謙虛謹慎、待人接物要有禮貌如此云云。父母的這些教育使我領悟到的無怪乎是:謹言慎行、為人低調。這些教導的話語雖不大氣,但也相當的適用中肯,在普通民眾間為人處事去使用也是恰到好處的。

  每當穿梭在文化名城的小巷深處時,不經意間就會看到“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匾額。儘管房屋已是老舊簡陋,但有了這些穿越歷史的家訓,才更能顯示出房屋主人曾經滄桑的經歷以及世代延續家風所帶來的家業平安的傳承。細細品味這十個字,不免讓人陷入沉思,回味深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家風”傳承的重要性,不亞於血緣的傳承。“忠厚”與“詩書”,就是中國古人所強烈追求的理想精神與文化特質。古人渴望這種精神與生活方式能夠世代相傳,也就把它作為家族興旺與驕傲一種圖騰符號。

  中國古代重農桑,“耕讀傳家”是古人世世代代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耕田既事稼穡,又豐五穀,既養家餬口,又安身立命。讀書則是既知詩書,又達禮義,既能自強不息又能厚德載物。然而中國歷史上大多數老百姓雖與名門望族無緣,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家風傳承。透過歷史來看,每個家族好的“家風”都稱得上是中國人千百年來薪火相傳的信仰,所以“耕讀傳家”就是在以農耕文明著稱的中華民族中所有中國人共同的家風了。“耕讀傳家”不但讓國人學會做人,而且還讓國人學會謀生,從古至今已經深深印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了。

  歷史上能夠傳承數十代、輝煌不滅的家族是不多見的。大多是顯赫一時,後因家風不繼,子孫不能夠維繫家風,或是世事變遷大難臨頭,使得家族分崩離析,瞬間灰飛煙滅,給後人留下“俱往矣”的無限慨嘆。正如《紅樓夢》裡的“好了歌”唱得一樣蒼涼,“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一曲殘香,就會又給我們漂浮出了歷史上曾經的那份感傷和蒼涼。然而在今天千千萬萬個家庭中,還能有多少“蛙鳴稻浪,詩書吟唱”可言呢?漸行漸遠的“耕讀傳家”也許就只能成為當今世人的無限鄉愁吧。

  有幸讀到《曾國藩家書》,全書以“重德修身”為宗旨,真實細密,平常而又深入地教化著子孫後代。曾國藩對自己及家人要求非常高,不僅在封建的清王朝末期成為修身治家道德楷模,也讓崇尚禮儀的儒士大家稱譽為“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國藩認為持家教子要注意以下十事,勤理家事,嚴明家規;盡孝悌,除驕逸;習勞苦為要義;不可有餘財;聯姻不必定富室名門;家事忌奢尚儉;治家注重:考、寶、早、掃、書、疏、魚、豬八字;親戚交往宜重情輕物;不可厭倦家常瑣事;擇良師以求教。《曾國藩家書》可謂概括了中國古代持家立業的基本生活理念和世代相傳的傳統。無論是從修身持家、交友教子、還是處事理財、為政治學等都十分的詳實細緻,對於我們現世也不愧為一部生動的生活寶鑑。這些教導對現代人仍有教育指導意義,也令現代的“紈絝子弟”以及那些被“官二代”“富二代”坑過的“爹”們感想頗深吧!

  生活中我們要懂敬畏,做人要有底線,這是我們在中國傳統教育中所總結出的教誨,即使在不懂敬畏、缺乏底線的今天仍有無數中國人在堅持。我們必須堅持好的家風,好的家風能夠培育出家之驕子、國之棟樑;樹立好的家規就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品行良好的國之公民。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1

  傳統中國重家風。家風琳琳琅琅,概括起來,不外乎家國天下、耕讀傳家、積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幾個關鍵詞。揚州個園有兩副楹聯:“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唯儉與勤”、“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就體現了這一點。家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來卻很少被提起。在種種“神回答”中,雖有調侃,但也見其式微。

  有人講,現在談家風,並沒有多大意義。言下之意是,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可社會現實常常是“老實人吃虧”。有聲音稱,當下社會除卻成功別無信仰,而且為了成功可以拋棄一切。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太累了,甚至難有出頭之日。但必須看到,這會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這種狀況不會延續只會削弱。而且,我們處在同一條船上,誰也不能獨善其身,誰也不能做社會責任的“逃兵”。這種責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證。

  有人講,家風向來是大戶人家事,與一般百姓關係不大。這是一種誤解,文人重家風,但家風並不只是文人事。許多人家,雖然沒有專門家訓,但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風,由此也構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

  有人講,現在家族意識不斷消減,此時談家風不合時宜。家庭單元的縮小化是一個趨勢,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風存在的意義。這些年來,有關富而不貴,以及“富不過三代”的話題,為有些人焦慮為有些人樂道。這同樣可以從家風上尋找一定原因。富是指物質、錢財,而貴是指素質、教養。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課堂,一個人的成長有沒有受到好的家風薰陶,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財富觀。對於不少人來說,家風的好壞甚至影響和決定人的一生。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2

  在中國,很多人家中都有家訓家風,當然了,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家家訓就只有一句話: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

  從小,父母就教我要孝順,要懂得尊老愛幼,在這同時他們自己也在用實際行動給我做榜樣:

  有一回,我家因為入保險起了一點小小的爭執。大家的意見也都不同。就在這時,爸爸決定聽爺爺奶奶的。為什麼呢?用爸爸的話來說,這就是百孝順為先,意思就是要適當的順著老人,讓他們順心。如果沒有順,又哪來的孝呢?

  爺爺奶奶年紀都大了,難免有時會有些小矛盾,一遇到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勸說,從不頂撞爺爺奶奶。儘管他們有時說的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絲毫沒有要責怪他們的意思。

  爸爸媽媽常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就是說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記得有一年冬天,爸爸正忙著修暖氣,忽然來了一個電話,爸爸接完之後就急匆匆的出去了。我心想:“還有什麼事比修暖氣還重要呢?”爸爸一回來,我就問他:“爸,你剛才幹嘛去啦?”“去你奶奶家了,你奶奶的收音機壞了,我幫忙修了一下。”我當時很是不解,奶奶的收音機難道比修暖氣還重要嗎?要知道,冬天沒暖氣妹妹會很冷的。後來媽媽告訴了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我才恍然大悟。

  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是我家家訓,同時我也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親所好,力為具。’視為我的家訓。從今天開始,我一定把這幾句話牢牢記住。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這就是我家家風,它在我心中是最棒的。我一定把它告訴我的同學們,讓我們大家一起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3

  家風是美德的歷史傳承,是社會的文明基因,為引導轄區青少年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月4日,德才里社區活力空間舉辦了以“傳承好家風弘揚價值觀”為主題的青少年道德講堂,轄區青少年、學生家長共計50餘人參與活動。

  活動分講故事、誦經典、寫家風、談感受、做承諾五個環節。主持人為青少年講述了曾國藩、孟子、陸游等名人的家風故事,帶領大家誦讀了“五常八德”、《弟子規》等文化經典,並將印有歷代名人賢士治家庭訓的家風箴言贈與青少年。這些故事和經典引起大家強烈共鳴,青少年紛紛有感而發寫下自家家風,貼在“家風牆”上。“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正直做人,踏實做事。”這些樸素的語言,反映出普通家庭的美好家風。隨後,河西區軍休所關工委魏老師發言,對青少年提出殷切希望,並與家長代表一起將寫有“誠信感恩,做人立世千金諾;勤勞敬業,教子傳家百代銘”的楹聯贈予青少年,鼓勵他們繫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崇德向善、健康成長。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4

  古語說得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中孕育了無數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很多傳統美德是以“家風”的形式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的。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謙恭孝順、善良禮讓、以和為貴這些美德透過一代又一代的言傳身教,在現代社會積澱、傳承和弘揚,形成一個家庭的價值共識,也形成了全民共識。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

  媽媽是個大孝女,不論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媽媽總能照顧的面面俱到。記得那年秋天,奶奶生了一場大病情況非常糟糕。媽媽知道了這件事,帶著我急忙趕到醫院,當媽媽看到奶奶那黑白交錯的亂髮、瘦不經風的身子時,媽媽鼻子一酸,頓時,嘩嘩流水整合汪洋大海,隨後,媽媽鏗鏘有力的說:“媽,女兒不甘心您有這般享福的年齡就早早離開人世,女兒不甘心啊!”自此以後,媽媽在家與醫院之間來回奔波。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和爸爸去醫院看奶奶,透過病房窗戶,我看到奶奶的臉稍有了一點光澤,頭髮也非常油亮,一種淡淡的薰衣草味,身子也漸漸變得健康的了,聽醫生說奶奶的病情大有好轉。爸爸的眼睛紅了—這是對媽媽孝心的感動;這是對媽媽視婆婆為生母的感動。經過媽媽一個月的精心照料下,奶奶順利出院,難道這般尊老、敬老、孝老的心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嚐,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

  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這種現象,使子女不自覺地養成嬌慣、任性、懶惰、自私的不良習慣。凡此種種,值得憂慮。

  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體現的是人內在的品質。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育自己的父母。

  現在,家風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家風是個古老話題,對家庭成員而言,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會有什麼樣的處世態度。孝敬父母,關愛父母,就是一種最重要的家風。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別的東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種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說,做兒女的,在好的家風薰陶下,會用好的家風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從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5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我家是一個擁有六口人的大家庭。談起我的家風,周圍人都會不由地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讚:“孝順,和諧,友愛……這一家真讓人羨慕啊!”。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我家“孝老愛親”的故事。

  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體弱多病,而爸爸又經常上夜班,因此照顧爺爺奶奶的責任就落到了媽媽那並不寬厚的肩上。無論是冰雪寒天還是酷熱難耐,無論是泥濘難行還是塵土飛揚,無論是烈日當空還是寂寥深夜,一旦爺爺奶奶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媽媽都會第一時間安頓好家裡的事情,飛速去請醫生過來給爺爺奶奶看病。媽媽就在一旁學著看著,漸漸對普通的頭疼腦熱,竟會用藥了,成了半個小醫生。

  在媽媽的言傳身教下,我的心底也種上了孝老愛親的種子。吃飯時,我會先給爺爺奶奶盛飯,有時間就去陪爺爺奶奶聊天,平時主動幫媽媽做家務、照顧弟弟……我要把孝老愛親的良好家風發揚光大,做一名新時代的好少年。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6

  “勤奮勇敢,吃苦耐勞”是我們家樸素的家風。家風是一個家族的靈魂,它不是掛在嘴邊的嘮叨,也不是貼在牆上的名言,它是“不成文的”準則。一個人可以沒有顯赫的背景,也沒有祖上的萬貫錢財,可是一個良好的家風是無盡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作為長輩,對養成良好的家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孩子,良好的家風耳濡目染如影隨形,伴隨著薰陶著。

  我的爺爺曾經是一名海軍潛艇兵,任南海艦隊某軍某潛艇軍士長。爺爺從小就是一位勤奮好學吃苦耐勞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連續跳級,從小學到高中只用了五年的時間,就以優異成績高中畢業。那時還沒有高考之說,高中畢業回家勞動改造,表現良好的同學推薦上大學。爺爺深知家中兄弟姐妹多家庭貧苦,學習知識是改變命運的捷徑,爺爺努力參加勞動改造爭取上大學的機會。可是隨著國家發展政策在變化,第二年春恢復高考政策出臺,大學生必須參加高考,曾祖父無力承擔高昂的複習學費,爺爺也就沒有了再上學的機會,雖然現實是殘酷的,可是並沒有打倒爺爺堅強的鬥志,轉念爺爺想到了參軍報效祖國。透過層層體檢選拔,爺爺最終入圍海軍潛艇兵南海艦隊。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海南島,還是一個荒無人煙待開發的島嶼。爺爺投身建設祖國南海,守衛祖國邊疆的最南端,十三年如一日兢兢業業。

  爺爺常常告誡我們,從小就要學會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磨練意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幸福誰都會享受,可是吃苦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只有我們經歷了常人無法忍受的苦難,必將成為真正的人才。“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它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的家風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7

  美國的愛德華和珠克兩個家庭,家風傳至八代。愛德華是博學多才的哲學家,勤奮好學,為人嚴謹,為子女樹立了良好的風範。他的子孫中有13位當過大學校長,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是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而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玩世不恭,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他的子孫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殘或夭亡,60多人犯過詐騙和盜竊罪,7個人是殺人犯,總之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兩個家庭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後代,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續,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向兩極發展著。所以說,家風的好壞直接決定子女的成才與否,而且不僅是一代。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基一句教育名言:“父親和母親們,你們在孩子身上延續著自己!”

  所以,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是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氛圍,是透過日常生活影響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的一種無形的力量。對孩子們則是一種無言的教誨、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

  家風雖是一家之風範,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廕庇之下。上面愛德華和珠克兩個家庭是極端的例子,但無不說明家風的重要性。而更多的體現在百姓家庭中的家風是最值得玩味的。“家風”是一種由父母或祖輩所提倡並能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範家庭成員的一種風尚和作風。

  我家的家風,是要尊敬老人,孝順父母,勤勞節儉,誠以待人,與人為善,並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嚴於律己,管好自己的心,自立自強,淡泊名利。我覺得一個家庭的家風就是這個家庭經過一代代人的積累、傳承下來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對於所有家庭成員的言行都具有約束和指導作用。不同的家庭,家風的內容和呈現形式也不盡相同,有的是成型的為人處世格言,有的則隱含於每個家庭成員的日常行為中。我家的家風主要來自於祖父母、父母等長輩的言傳身教。我6歲的時候,母親就帶著我,到村裡的小學裡讀書。在我人生中的第一堂課上,老師讓我背的就是《朱子家訓》,其中很多內容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現在都還能背出來。雖然那時候不能完全領會意思,都是從老師的口中懂得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後來,隨著自己年齡逐漸增長,覺得每句話對自己都很有用。除了從書上學到的,更多的是家裡長輩的言傳身教。日常生活中,我的母親也經常用“穿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說瞎話爛嘴爛舌頭”等話語,教育我要勤儉節約、講誠信,讓我在年少的時候就有了一定的價值觀。

  我當過營銷員、醫務工作者、社群工作者,在很多單位待過,所到之處一直要求自己要尊老敬老、與人為善、誠以待人、寬以待人,與人和睦相處,得意的時候不能忘形,任何時候都要管住自己的心,只有這樣才能活得踏實。我覺得,每個家庭的家風內容,其實都包含了中華民族的部分傳統美德。如古人總結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等,一直傳承至今,被人們視為行為準則和人生信條。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們的內涵也在發生變化。比如“忠”,古時候專指忠於君王,而現在則是要忠於職守、忠於人民、忠於國家。家風的內容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樣,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與時俱進地發展,不斷增加新的內涵,並且一直會對現實社會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老一輩很少會坐下來總結家風的具體內容,他們只會言傳身教,進而對子女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覺得中央電視臺推出《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麼》系列報道非常好,採訪的物件也很多,有普通老百姓也有社會名流,一時間讓家風二字,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網上的評價也很高,其實“家風討論熱潮”的出現,也說明大家對自己家的家風非常重視。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提改善黨風、政風、官風以及社會風氣,家風則很少被提起。家庭作為組成社會的最小細胞,對社會的穩定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一個人不論將來從事什麼職業,都是從家庭中走出來的,並且受到家風的很大影響,這就需要我們重視良好家風的培育。新聞媒體應該在社會上不斷弘揚和宣傳優良的家風,讓家風教育進入中小學課堂也很有必要,讓孩子們從小接受有關家風的教育,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將對他們未來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8

  家風即家庭的風氣,家風是每一個家庭都必不可少的,他是一個家庭的精神支撐,它是每個家庭的重要標誌。

  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能戰勝生活。悲觀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就有限;樂觀的人,所受的痛苦無限,前途也就無限。所以我們都要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而樂觀也就是我家的家風。每當家裡遇到困難時,媽媽總是鼓勵我們:“一切都要往好的方面想,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我的媽媽總是這樣樂觀,於是就形成了樂觀向上的家風。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人們都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早已融入我們中華民族的血液,成為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而我的家風也必然少不了這一點。2012年十一月初江蘇南京有一家營業十一年的理髮店貼出一則通知:“10月10日,11日兩天辦理退卡,請相互轉告,謝謝。”居民開始只覺得奇怪,當得知原委後感動得直流淚。原因是因為店主馬玉劍最近被查處肺癌晚期,治療一週後堅持會點辦理退卡。“我不想離開世界時欠別人東西。”如此質樸的語言將誠信展示的淋漓盡致。我們都應該誠實守信,誠實守信不僅只是家風,更應成為國風。

  孝心是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是社會的良藥,治癒冷漠無情的人。孟佩傑—一個傑出的女孩,無論在學習還是孝心上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孟佩傑,她在貧困中任勞任怨照顧養母;在艱難裡,她無怨無悔,讓傳統孝道充滿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了4000多個日子,但她撐起風雨飄搖的家,為養母提供了生存的勇氣,讓人們懂得了孝道的真正含義。孟佩傑,90後的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將會學習她的精神孝敬父母。

  樂觀、誠實守信、孝道。這就是我的家風。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19

  中華上下五千年,祖祖輩輩都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而這個“大家庭”也是靠無數個“小家庭”組成的。每個小家庭在大家庭裡都有不同的特點和作風。

  孟母三遷的故事耳熟能詳,正因為有孟子母親不讓自己的孩子誤入歧途,要危言危行地做人,對孩子敢愛敢恨,才造就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孟子。魯迅家當時處在封建地主階級社會,比較迷信,後來家族從繁榮走向了衰敗,魯迅的思想也因此從中受到了啟迪,現在反過來看魯迅先生的文章也是從兒時對家的記憶著手,也常常在文中提及魯迅兒時的傳統思想和習俗。

  家風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體現了一個家的榮耀,還會關係到整個家的鄰里親友關係和未來的家庭延續。一般來說,長輩的對外交涉和個人作風極大地控制著這個家的家風,家風好的家庭,自家的鄰里朋友自然會多一些,也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談的佳話,這個家的子孫後代也會受長輩的影響往正直的方向走,不斷地潛移默化著一代一代又一代。反之,一個家的家風不好的話,日常生活中這個家也難免會受到人們的唾棄,後代人可能也會受到不良家風的影響,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下去。所以,家風對於一個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說到自己家的家風,可謂是半封建半現代。為什麼這麼說?封建是因為父母年紀大了,都已經是快要退休的人了,思想觀念上比較保守,對於很多事情,父母也經常按照他們的老套路去想去做,雖然有些苛刻,也有的不符合實際,但大部分事情也會共同探討商量,徵求更好的意見。母親有一些客觀唯心的思想,懂得道理也多,也很會為人處事,所以認識的朋友很多。父親也是經常為家裡人著想,勤儉節約,任勞任怨。不得不承認,父母真的是吃過的鹽,比我吃過的飯還要多,所以一些中規中矩的東西,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換句話來說是多年來,我漸漸被他們潛移默化了;現代是因為我上面還有一個姐姐,姐姐是80後,和我這個90後在思想上算是趕得上時代的步伐。她上大學之前,經常陪我一起玩。後來姐姐大學畢業,就去“海漂”了,闖了將近十年,終於出人頭地,父母也常常因為姐姐的今天而感到驕傲,家裡的親戚朋友也常常讚揚她。雖然她後來很少回家,但聯絡也沒斷過,經常鼓勵支援我好好學習,告訴我了許多人生、社會、大學等等許多方面的哲理和故事,我也從中得到了許多啟發。所以我從姐姐身上學到了人的一生要敢闖敢犯錯誤,艱苦奮鬥,尋求更高的目標,展望未來等等現代年輕人都應該擁有的優良品質。

  雖然家風很重要,但我覺得我的家風對於我的影響只起了基礎性作用。因為我的未來由我來主宰,將來我也會有自己的家,我也會建立起自己的新家風。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的思想和社交等等都在不斷的變化發展,一個家的家風也在不斷改變。不管怎麼變,我們都要保留家風的優良品質,並不斷傳承下去,對於不好的家風,要革故鼎新。

  把優良的家風把握好,維持好,一代一代鍥而不捨地傳承下去,讓家族榮耀四方。讓優良的家風影響著每個“小家庭”,從而讓整個“大家庭”更加和諧美好。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0

  何為家風?

  不同心境的人自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你可說,家風就是小時銘記的老人言。“食不言寢不語”,是過年時絮絮叨叨的姑姨的口頭禪,再耐不住性子的小鬼也自會老老實實吃上一頓年夜飯,其端莊讓你幾乎忘了他無拘無束的兒童天性。餐間的莊重,是一家人的虔誠嫻靜;飯後的閒話,是親朋間的和睦融洽。而在一年一年長大的少年心中,長輩們餐桌上的告誡早已與齊索的筷子聲、飯後的歡笑聲一起融入童年記憶,成為他日不假思索憶起並踐行的最樸素的社交之禮。

  你可說,家風就是經商致仕的父輩對後人迷途的指津,是時常閃耀的哲思之窗。“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是劉備臨終遺贈的處世真言;“盛時常做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難”,是曾國藩半世宦海沉浮後對子孫諄諄的教誨……其代代沿襲的懿行嘉言,是先輩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苦心,是泱泱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不竭的養料。

  或許,你一直在奮鬥路上,未曾留意來時風景。但某年某月某日,當你從塵世的喧囂中醒來,陪伴你的,不僅只有剛剛甦醒的樹木、月掛樹梢的氤氳,那自孩提時代保留的周身氣質將始終提醒著你,家在何方。它像夢幻之境,喚醒我們對生命的最初印象,使模糊的家鄉人事逐漸明朗,看清曾險些忘卻的東西——那是一個家族無形中沁出的汩汩清泉,如仙女的腳環清脆的叮噹聲響,吸引無數的我們在林間穿梭尋覓。

  而我們的先輩則稱其為,吾之家風。

  重新審視,你會發現那些零落的短句裡蘊含了多少奧秘。“食不言寢不語”,不止是簡單的餐桌禮儀、行為規範,更是溫文爾雅的自我教導;盛衰之思,不止是為保一時的榮華,更是為浸潤一份勤勉逸豫的品性,厚植一顆永遠年輕不止思索的心。

  家風的具體含義因人而異,而它意在承載的是大一統的社會風氣,其外顯為時代的氣質,內化為個人的素養。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國家之風即分散為我們每一個普通而不平凡的個體所致力於構建的美好新社會的點點滴滴。它也許蕩不開千里星空浩渺,抹不平萬里山河之瘡,但請始終堅信:我們怎樣,祖國便怎樣,我們前程繁花似錦,祖國便必將未來可期。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1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關係子孫後代和國家大業。良好的家風必然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良好的社會風氣必然使國家興旺發達。

  ——題記

  我是在一箇中國傳統家風影響下成長的孩子,諸如拾金不昧、誠信待人、自立自強、實事求是、尊老愛幼等,形成了我們的家風,祖祖輩輩,薪火相傳,我在這樣的家風影響下健康的成長著。

  “物歸原主”,奶奶教育我說,“不是自己的東西,就不該佔為己有,要奉還於他人”,所以我養成了拾金不昧的好習慣;“遵守諾言”,爺爺教育我說,“既然向別人許下了諾言,就應信守承諾,不失信於他人”,所以,我養成了誠信待人的好習慣;“獨立自主”,爸爸教育我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過分依賴父母”,所以,我養成了自立自強的好習慣;“實事求是”,媽媽教育我說,“事實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說謊,不欺瞞。”所以,我養成了腳踏實地的好習慣。“不畏艱難”“抑強扶弱”“尊老愛幼”,這些詞語經常在我耳邊響起,長輩們平凡而又普通的話語,我記在了心裡,落實在行動上,一點一滴,使我逐漸成為了一個越來越優秀的孩子。

  長輩不僅言傳,而且身教。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者優良的家風,濡染著我的成長。

  舉一個最平常的例子:一次,爸媽在家忙著剝花生種子,因為急著種地。突然,鄰居劉爺爺的孫子跑來說,他爺爺生病了,爸爸媽媽二話沒說,放下手中的活急忙趕了過去,不一會,他們回來了。爸爸忙著去開車,媽媽忙到屋裡拿錢,然後又急匆匆感到劉爺爺家中,把劉爺爺抬上車,匆忙趕去了醫院,當醫生說劉爺爺身體沒大礙,只是因為感冒發了高燒,爸媽的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爸媽在醫院照顧劉爺爺打針吃藥,回家時天已經黑了,媽媽又忙著做飯給劉爺爺和他孫子送去,後來,爸爸媽媽又忙了半夜才把種子剝完。

  事情雖小,點點滴滴,但長輩們的做法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在我成長的每個方面都打上了家風的烙印。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心靈,塑造著我的人格。如果說今天的我稱得上是一個優秀的孩子,我要感謝我的家庭,感謝我祖傳的家風。

  我愛我的家風,我更愛我的國家。家是小的國,國是萬萬家。中華民族歷來是重視傳統家風的民族,講究道德,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這些都形成了良好的家風,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良好的家風必然形成更加良好的社會風氣,良好的社會風氣必然使國家更加興旺發達。

  願我們的每個家庭都有一個良好的家風,願我們的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能夠傳遞更多的正能量,願我們的社會風氣更加純潔,願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願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2

  自古至今人們常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意思是說自家家好,確實是如此,誰不說俺家好。

  我的家雖不說是在鬧市,確也不算很偏僻。水泥路面直通家門口,路燈徹夜通明,公交站臺就在離家不到百米的好地方。

  我家是一棟二層樓的小別墅。外牆都貼了瓷磚,室內分上下二層,每層都是三室一廳,還有屋面曬臺。冬天我喜歡在屋面上一邊讀書,一邊陽光浴,身上暖呼呼的。夏天我也愛在早上的屋面看日出,晚上屋面乘涼,看日落。特別是節假日一家人歡天喜地聚集屋面享受涼爽的南風,再加上一邊看電視,一邊講故事,一邊猜迷語,一邊說說笑笑,一家人其樂融融。

  我的一家真算是個大家庭,四代同堂。十幾個人都住在這棟美麗的小別墅內,我們兄弟姐妹同在一塊做作業,團結一致,互相幫助。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家風,我特喜歡氐外婆,她年過八十,她把我們小字輩都看成掌上明珠,她也很勤勞,一刻也閒不住,擦桌、洗衣不停手,誰也難不住,要是我們幫她做事時,反而惹得她不高興。

  這就是我的家,我愛我的家。

  任何一個生命剛剛形成時,都如同於溫室裡花草,經不得一絲風吹雨打,我也是一樣,在爸爸媽媽的羽翼保護傘下,漸漸地成長與長大。

  我的爸爸是一個企業的高階工程師,媽媽是學校的一名教師,他們一個學文,一個學理;一個南方人,一個北方人;一個開朗直率,一個嚴謹慎密;在這個家裡,生活總是那麼甜蜜愜意,而我更是被父母濃濃的愛所環繞著。高興時,家是我的樂園;沮喪時,家是我的港灣;疲憊時,家是我的歸宿;迷茫時,家是我的導航……

  父母為了我能健康地成長,付出了好多辛勞和汗水,甚至於不惜一切代價。

  記得我的小時候,身體一直很差,總是上醫院。我依稀記得,有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又是全身無力,頭昏沉沉的,打不起精神了。爸爸發現後,連忙用嘴唇在我的額頭上一試,喃喃地說:“不好了,又發燒了,怎麼辦呢?”因為當時,爸爸的腳骨折了,正在恢復期。不巧的地媽媽出差要很晚才回家,爸爸急得手足無措。可看著我難過的樣子,爸爸二話不說,背起我就往外跑。我家住在5樓,腳部骨折的爸爸自己來回上下樓梯就已經是相當困難了,何況還要揹著我……隨著那一聲聲地粗粗的喘氣,我在爸爸的背上上下地起伏,我是那麼地弱小,那麼地無力。出了樓門,一股冷風嗖嗖地吹過來,爸爸連忙把大衣披到我的身上,雖然依舊是很冷,但我的心裡卻是暖哄哄的,我與爸爸的心一起在跳動。

  我得的是急性肺炎,因為送醫院及時,沒有什麼大礙。

  在那些日子裡,爸爸媽媽輪流照顧我,他們不時地保持室內通風,注意我的飲食營養,按時給我吃藥,陪我聊天,白天還算比較安靜,可一到晚上,我的咳嗽聲與哭泣聲奏出的二重奏總是讓他們無法睡眠,幾天下來,爸爸媽媽已經被我折磨得精疲力竭,但他們沒有一絲的怨言,多了的只是更精心、更細心。終於,我一天天地好了起來,可媽媽卻被我傳染了,爸爸更是因為照顧我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期,直至今天還有一塊小骨頭沒有接上,給他以後的行動帶來了很多不便,留下了很多後患。

  這就是我的家,家裡有疼我愛我的爸爸和媽媽,有太多的開心和快樂,有無數的溫馨和幸福,有無盡的留戀與嚮往。我愛我的家,愛我的爸爸和媽媽,我要與他們一起共同建設這個家。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3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風氣,營造社會新風尚。所以,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

  良好的家風是優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澱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良好家風因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里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靠勤奮興家聚業,講節約精打細算;或本分做人,不為富動,盡職敬事,誠信待人。以上種種,在無形中影響著家人,讓子女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薰陶與積澱,應該加強教育,反覆訓練,注重養成,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一則要有意識的去培育養成。要明白代代相傳的不僅是家財和地位,更應該有內涵和精神。把老一輩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風接續下來、傳遞下去,是造福當代、惠及後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責任,讓良好家風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二則要在家庭中營造崇尚學習的氣氛。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昇華。要讓家裡多一分書香氣,茶餘飯後,看看書,讀讀報,談天論事,讓家人從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啟迪。當然,家庭的學習不同於組織,不需要有計劃的開展什麼活動,但培養家人的讀書情趣,在悠靜的家庭環境裡暢遊書海,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三則長者要做好傳與帶。家長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耳濡目染影響著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你的穿戴、舉止、觀點、接人待物等,無不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道德應當人人都明白。

  四則要創造和諧文明的家庭環境。居家裡外,乾淨、明亮、整潔、有序。去朋友家串門,有的家庭還很注意家風家教文化,懸掛著激勵感人的家訓格言,如“積金積玉不如積書教子,寬天寬地莫若寬以待人”、“敦行致遠,吃虧是福”、“家和萬事興”等等,讓人置身其中,產生良好的心理狀態,一種清新雅緻的感受油然而生。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各級領導幹部尤其要帶頭搞好家風建設,帶頭教育好子女。人們習慣於上行下效,領導幹部的好家風會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滲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觸裡,諄諄誘導,親切教誨,熱情鼓勵,嚴格要求,無不影響著家庭的每個成員,並且影響到鄰里和社會。讓大家都來關注家庭文明建設,給社會留下一片和諧、一片溫馨。

  每個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麼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的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她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導師。

  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是覺得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媽媽常常對我警告的有這幾點:1、吃飯不要狼吞虎嚥,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2、吃飯時嚴禁邊吃飯邊大聲說話。3、不能翹腿。等等……雖然還有很多條的規矩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我讓我更好的成長。而我和媽媽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作息表,週一至週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週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週日媽媽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常常會聽到旁邊的人會被這麼讚揚“這個孩子真有修養,看上去就很乖的樣子。”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人這麼誇獎是因為她長期處於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修養是一時裝不來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們何嘗不是處於一個不好的社會環境中,而且他們大多數家中都不會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才會導致他們這樣,相反如果他們的家人更多一點關愛他們,家中也沒有什麼不好的風氣,他們也不會邁出小混混的這一步。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儘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

  今年,我在電視上認識到了一個新詞“家風”。電視上的記者在大街上找民眾問:“請問您對‘家風’這個詞有什麼理解?”有人回答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情操。也有人笑了笑直接回答了三個字——不知道。看完這次新聞後,我腦子裡不禁想起一個問題:我家的家風是什麼?

  為了思考這個問題,我坐在沙發上深思。媽媽問了,走過來親切地問我:“寶貝兒,有什麼心事嗎?”看見媽媽問我,我便拉著媽媽的手問道:“媽,咱家的家風是什麼呀?”沒想到媽媽一開始和藹可親的臉立刻變得嚴肅起來,說:“家風是家裡每個成員都可以反映出來的,你不妨觀察一下咱家人的行為!”聽完這話,我飛奔地出來觀察我的家人。

  我家現有五口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

  我第一觀察的是我的爺爺,爺爺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有農村人的善良、樸實等品質。因為爺爺愛和鄰居們聊天,更愛幫助別人,所以和鄰居們的關係不錯,只要看見左鄰右舍的窗戶或門壞了,爺爺每次都熱心的幫忙去修,爺爺還有個習慣,就是每次出門時,總會帶上幾個硬幣和一塊饅頭,你一定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把,實話給你說吧,爺爺如果在路上看見一些乞討者,好給予他們施捨。

  奶奶是我從小打到大和我常說話的人,可以說奶奶是和我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人。雖然奶奶不識字,但是十分重視家庭和諧的人,如果兩個人鬧得不愉快了,奶奶就會讓那兩個人相互理解謙讓。奶奶有時還會給我講一些有關誠實,孝順父母的成語故事,每次我都聽得津津有味,這些故事都會對我的影響很大,都讓我知道了做人要誠實守信,孝順父母。

  說道孝順父母,我的爸爸、媽媽就是一個好榜樣,天氣如果一變,爸爸、媽媽就向爺爺奶奶問寒問暖,如果有一些可口的飯菜,就讓爺爺奶奶先吃,爺爺奶奶直誇他們孝順,如果爸爸媽媽見了熟人,總會主動向他們問好。

  我已經總結出了我家的家風,鄰里親,重和諧,孝父母,講禮貌。我總結出後,媽媽直誇我聰明。

  現在媽媽把晚飯做好了,我趕快擺放桌椅,碗筷等,喊出爺爺奶奶。熱氣騰騰的飯菜在燈光的照耀下格外誘人。一家人坐在一起說說笑笑吃著飯,感覺真好。

  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助我們學會做人,在社會中形成一個良好的風氣。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4

  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中孕育了無數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很多傳統美德是以“家風”的形式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的。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謙恭孝順、善良禮讓、和氣為貴……這些美德透過一代又一代的言傳身教,在現代社會積澱、傳承和弘揚,形成一個家庭的價值共識,也形成了全民共識。

  那麼家風究竟是什麼?“家風”看到這兩個字,讓我聯想到的是種種嚴厲的家規。依我之見,家風使一些列在紙上的條條框框,是一把約束人做事情的戒尺,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習俗,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的規矩,是每個家庭成員都要遵循的祖訓,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規則,他不需列舉,不需要背誦,因為它早已爛熟於我的心中,是我潛意識裡的行為規範,是我們需要傳承的。

  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說的是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佔據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

  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小時候總是愛跟在父母的身後,在他們懷裡撒嬌,總是說要讓父母以後更好的過日子。可是到大了,卻還是總要他們操心。都說孩子是父母心頭一把刀。兒時的調皮,少年的叛逆,青年的奔波,何時才能讓父母省心呢?只有人到中年,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感知父母當年的恩情。而此時的父母已過花甲之年,身體大不如前,還能陪伴我們多少年呢?因此孝順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嚐,孩子卻很少考慮到父母;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還記得小時候看到的這樣廣告:一位剛下班的年輕媽媽,忙完了家務,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歇會兒吧!別累壞了身子。”她笑笑說:“媽,不累。”年輕媽媽的言行舉止被只有3、4歲的兒子看到了,兒子一聲不響地端來一盆水。年幼的兒子吃力地端著那盆水,搖搖晃晃地向媽媽走來。盆裡的水濺了出來,濺了他一身,可臉上仍是燦爛的。他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為母親洗起了腳。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

  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如果不能天天見面,每天只是電話的問候,足矣讓他們安睡一晚。週末減少不必要的應酬,有時間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說說話。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體現的是人內在的品質。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育自己的父母。

  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縮影。品行中的真善美,思想上的是非觀,行動的言行一致,待人接物的不卑不亢,誠信友善等,這些品質無不反映出你的家風。

  誠實守信,我們一直在弘揚。不說謊話,不說大話,實事求是,是從小家裡人對我的教誨。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同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輩們在不斷的傳承和發揚,我們也一樣。有溫度的家庭會明白,懂戒指當能持久。

  原來家風一直都在。

  如今的社會改變了時代的面貌,卻拭不去銘刻至今的家風。其實,家風並非要寫在紙上刻在碑上。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素養,無不顯現著我們的家風印記。我們承載著祖先的基因,祖先成就的美德是否可以繼續延續,就要看我們的了。俗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要齊家,就要傳承優良的家風,去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做好家風的踐行者、推行者。

  好家風,我們一直在;好家風,我傳承。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5

  說起家風、家訓、家教,總覺得是一個很嚴厲的話題。就我家的情況,我覺得就是一個字——孝。

  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為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麼事兒儘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裡,爺爺奶奶說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體現。

  在我們家,爺爺和奶奶差十幾歲,爺爺很早就去世了,所以我對爺爺的印象只停留在6歲之前,現在也已經和模糊了。而我的奶奶自從我記事開始就因為中風導致左手和右腿不能動了,偏癱。只能依靠柺杖勉強走路,那時候家裡比較貧困,還要負擔奶奶每個月的醫藥費,但是爸爸和叔叔始終十年如一日,每天做好飯先給奶奶端去,白天下地幹活,晚上還要照顧奶奶,不管多苦多累他們都一直堅持。一晃就是快二十年。後來奶奶因為病情嚴重,導致整個人癱瘓在床,不能動不能說,大小便都必須有人伺候,這時候奶奶沒有任何行動能力,一天24小時都需要有人在身邊,沒辦法爸爸和叔叔商量兩人分擔,每人一個月不幹活,專門在家照顧奶奶,可是奶奶可能是因為生病的原因,脾氣越來越大,白天只要爸爸在身邊她就坐在輪椅上睡覺,爸爸稍微有一點動靜要離開,她就大喊著讓他回來,晚上不睡覺,把我爸熬得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但是爸爸從來沒有抱怨過,我每次放假在家的時候就說:“爸,我幫你看一會兒,你去睡會兒”。可我爸就是不離開,躺在奶奶旁邊睡,還不敢睡著。有一次,大冷的天,奶奶拉肚子,爸爸沒看住,就拉褲子上了。大冬天,爸爸兩手凍得通紅,但他一句話也不說。有時候我和媽媽看著爸爸那樣老心疼,總是勸他說你就離開一會兒,她不會有事的,但是爸爸就是不捨得。這一照顧又是三四年,雖然爸爸和叔叔照顧的比較細心,但是奶奶還是離開了。

  百善孝為先,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有責任將這一優良傳統發揚光大,我的父母家人在我的眼中都是孝順長輩的兒女,他們雖然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卻使用實際行動教育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多年以後的今天,我也像爸爸媽媽孝順爺爺奶奶一樣,孝順我的爸爸媽媽,把孝心回報給我的父母。

  謝謝大家!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6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雅稱。古老的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勤勞的華夏兒女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五千年的文化融入每個華夏兒女的血液,鑄成了我們的民族的品格。

  家庭是祖國的細胞,正如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品格一樣,千千萬萬個組成國的小家,也有自己的家風。縱觀歷史,回顧無數曾輝煌一時的家庭,其家風各有千秋,有不少稱之為傳世經典:岳母為二刺字“精忠報國”名流千古,一個“忠”字便是岳氏的家風;曾國藩以“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就是曾門的家風。好的家訓、家風,體現了祖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必然會推動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這是民族興旺發達、國家繁榮昌盛的必要條件。

  傳承好家風,可以弘揚廉潔正能量。在我們黨的隊伍中,湧現了一大批行清正家風的楷模,他們嚴於律己,以優良的家風帶動社會風氣。焦裕祿的大兒子曾借父親的名義看戲逃票,焦裕祿知曉此事後,對大兒子進行了嚴格的教育,還以此為契機制定了“領導幹部十不準”。後來,焦裕祿的那句“帶頭艱苦,不搞特殊,工作向先進看齊,生活條件跟差的比”成了兒女們一生的信條。新中國第五任財政部部長吳波,臨終前立遺囑,要求把財政部門分配給他的兩單元住房歸還公家。正是這些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家風家教,讓家人親屬在潛移默化中整合優良品格,同時也促進和加強了黨風廉政的建設。

  傳承好家風,離不開“孝”道。還記得央視的一則公益廣告嗎?勞累一天的年輕的母親,晚上給自己的孩子洗完腳,又大汗淋漓地端著一盆水給自己的婆婆洗腳。孩子沒有睡覺,跟在後面偷偷看到了,就效仿著也端了一盆水走向這位年輕的媽媽。人間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樓道,那不太穩健的腳步,還有那微波盪起的水花、孩子純正的笑臉,和那聲稚嫩的“媽媽,洗腳”,多麼溫馨與幸福啊。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廣告裡的兩位母親,一位慈祥,一位賢惠;而裡面的兩個孩子,一個以身作則,一個懂事可愛,受母親影響,年級小小就懂得孝敬父母。這則廣告感動了無數人,也很好的詮釋了什麼是家風的傳承。

  傳承好家風,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家風雖然是無形的、潛在的,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為規範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美國的愛德華和珠克兩個家庭,家風傳承至8代。愛德華是博學多才的哲學家,勤奮好學,為人嚴謹,為子女樹立了良好的風範。他的子孫中有13位當過大學校長,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而珠克市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玩世不恭,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他的子孫中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導致殘疾或死亡,60多人犯過詐騙和盜竊罪,7人是殺人犯,總之沒有一個人是有出息的。兩個家庭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後代,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續,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向兩極發展。

  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在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家家戶戶都有好的家風,傳承美德,共同發展!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7

  家,是成長的搖籃,是休憩的港灣,是對我們人生影響最最深的地方。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族的精氣神。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家風是一種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引導,是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涵養。

  我的家庭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們身上的品質就是我們家無形的家風。

  勤儉節約,是我的父母潛移默化教會我的第一個品質。父母是典型的白手起家,從小馬車到手扶式拖拉機再到貨車,車子的變化始終伴隨著我們家庭的成長。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做事要勤懇,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懸樑刺股、鑿壁借光的故事父母講述了一遍又一遍。在我眼中,父母是一刻也閒不下來的人,就連房前屋後的空地上也總是瓜果飄香。也正是因為勤懇,家裡的日子才蒸蒸日上。爸媽常常教育我們“死水經不起瓢舀”,金山銀山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節約是我們的優良傳統不能丟。母親常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於是我和妹妹有了補了又補的“新”書包。

  孝老愛親,是我的父母言傳身教的第二個品質。俗話說:“有愛才有家”。黑暗中點亮的一盞燈溫暖了多少人的心,家裡飄香的餃子味又讓多少人魂牽夢繞。父親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太奶奶已經過世十多年了,但母親那次給老人家送去一層一層認真包裹的糖葫蘆的畫面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僅僅是因為太奶奶說想吃串糖葫蘆,母親便大老遠買回來給她嘗一嘗。太奶奶在86歲高齡去世的時候還在一個勁誇兒孫孝順。去年年初的時候奶奶突然查出得了肺癌,一家人一下子像洩了氣一樣。沉寂了幾天,大家心照不宣地忙碌起來。有的想方設法給奶奶找名醫找偏方,有的天天陪著兩個老人聊天。奶奶病重吃不下飯,大家竟然不約而同給奶奶買了酸奶,那天爺爺奶奶的房間堆滿了各種型別的酸奶。一聽說老人家想吃什麼,下午的飯桌上肯定就有這個菜。三個月以後奶奶還是離開我們了。奶奶去世以後,家裡人遵從爺爺的意願,給爺爺換了房間,換個新環境。沒有奶奶的陪伴,家裡人就儘可能陪著爺爺聊天看電視,讓爺爺在兒孫滿堂的熱鬧氣氛中生活。爺爺最終還是突發疾病離開了我們,但家裡人孝敬長輩的故事也被村裡人連連稱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也都有老的一天。從古至今,社會在變,時代在變,但“百善孝為先”的優良傳統卻始終不變。勤儉節約,孝老愛親,淳樸的家風伴隨著我成長。如今,我也成為了一名母親,將這份淳樸的家風傳承下去,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看到女兒把啃了兩口的蘋果丟到垃圾桶裡,我是又氣又急。苦口婆心給她講爺爺奶奶那個年代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故事。飯後又牽著她到村後的地裡去看看她爺爺奶奶剛種上的菜苗。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好像漸漸明白了要節約糧食。吃飯的時候也不再動不動就倒掉碗裡的飯了。吃東西的時候也學會先把東西分給爺爺奶奶了。父母看著我把自己學到的家風傳給孫女的時候,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和萬事興。家風和家教是中華民族延續不息的精神營養。只要我們千千萬萬“家和”的力量匯聚起來,社會和諧就有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夢想之花定能遍地開花。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8

  良好家風如一股正氣,鞭策我們不斷學習、努力奮鬥。良好家風如一灣清泉,滋潤孩童幼小的童年。良好家風又如一縷暖風,吹拂幸福生活的每個角落。

  家風不像一樁樁樓房一樣,我們看得見、摸的著。它是我們家庭中長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圍。其實,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正如法國作家羅蘭所說:“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

  綜合分析,我家的家風是誠信、孝順、智慧、勤儉。

  “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無論是個人小家,還是社會國家,都不可無信而立。父母言而有信,注重誠信,承諾就要辦到,才能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好的習慣會互相影響,好的家風可以不斷傳承,誠信當然是歷久彌新不能變更的人生信條,人無信,不能立。從小就要教育我們的下一代,言而有信,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家是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

  百善孝為先,從小母親就以身作則,影響兄妹三人。我小時候,姥姥年齡大了,媽媽經常把姥姥接到我家來照顧她,在家裡媽媽對姥姥關懷備至,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到現在,我自己有了孩子,我也教育兒子要懂得感恩,孝敬父母。

  與時俱進,我們追求智慧家庭。一個家庭必須有精神追求,不斷學習、豐富知識。平時,父母可以用看書,賞花,聽音樂等好的習慣來影響孩子,孩子身臨其中,也必然受到審美情趣的薰陶。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熱愛學習、崇尚知識,讓家庭充滿學習氛圍,這是一種智的追求。孩子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久而久之,也會變成知書達理的“紳士”或“淑女”。資訊時代要求我們建立學習型家庭。無論父母做什麼工作,都應該熱愛學習,崇尚知識,讓家庭充滿學習氣氛。

  為了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環境,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父母對孩子也要民主,主動傾聽他的意見、平等協商。家庭成員間都應注意情感的投入,這是一種心語心的互動,“愛要說,愛要做!”彼此給予溫暖、給予關懷。為了孩子,一定要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團結,給孩子創造和諧。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29

  我家的家風,只能用兩個字來代替——嚴格。也正是這個家風讓我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走向了成功,讓我終身受益。

  先說說做事吧,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這句名言經常被媽媽當做口頭禪。我每次寫完作業拿給媽媽檢查時,若是由於自己粗心做錯了,她必定會讓我說出錯誤的原因,並讓我改正過來才肯罷休。

  不光學習上媽媽對我要求嚴格,生活上也是如此。記得有一天,表姑他們來我家玩,媽媽臨時上班。媽媽走時交給我們一個任務——拖地,擦桌子。我們三下五除二就把媽媽交給我們的活兒幹完了。我們就開始各幹各的:我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彤彤姐上網;成淨表姑看書。

  當媽媽下班回到家看到茶几上厚厚的灰時,就問道:“誰擦的茶几?”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巧巧。”剎那間,媽媽就大聲地吼起來:“每次都跟你說,‘只有認真做才會把事情做好’,你看看,這就是你擦的灰。”說著媽媽用手指擦了一下,拿給我看,,“你根本就是在完成任務,還有書桌下,地上。”媽媽又指了指地上和書桌下。這時姐姐和表姑在旁邊幸災樂禍地笑起來,雖然她們沒笑出聲來,這一小小舉動卻沒有逃過媽媽的眼睛。媽媽回過頭衝她們吼道:“你們怎麼回事,巧巧沒幹好活,你們也這樣,瞧瞧,這茶几和沒擦一個樣。你們就是這樣當的榜樣嗎?”哎,可憐的我們三兒的耳朵。說完媽媽叫我們三又做了一遍,直到媽媽滿意為止,從那以後,我做事情再也不敢馬虎了。

  其次表現在做人上。做人要誠實、誠信、知錯就改。爸爸從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誠實,做錯了事,只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正了也是好孩子,“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這句則是爸爸的口頭禪。

  再次,媽媽還要求我要珍惜時間。

  星期五放學以後,我回到家,開啟書包,拿出作業和筆,就迅速做起作業來,想一下就把作業做好。樓下時不時傳來小夥伴歡快的笑聲,我一再提醒自己不要聽認真做,可是我還是經不起誘惑,跑下樓去。我邊跑邊對自己說:“不怕,反正今天才星期五,沒寫完明天還可以寫嘛。”我來到樓下和小夥伴們愉快地玩起來,時間過得真快呀!天黑了,我戀戀不捨地回到家。一到家,媽媽就問:“你的作業做完了嗎?給我看。”“沒。”“今天星期五,我明天再寫。”媽媽聽了生氣地說:“今日事,今日做,明天有明天的事要做。你不知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這個道理嗎?你這個學習態度怎麼行?現在馬上去寫。”我不敢怠慢,立馬跑進了房間奮筆疾書起來。

  這就是我的家風,正是有了家風,才讓我在接受嚴格教育,享受愛的呵護的同時,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0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它們就像春天裡的一縷春風與我們並肩同行,時刻教導著我們、提醒著我們。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在我們家,家風主要體現在尊老愛幼上,我們的祖先一代代傳給我們,我們一定要重視。爸爸媽媽常對我說要百善孝為先,每次爺爺奶奶說話時,我們都要靜靜地聽著。外祖父和外祖母來我們家時,我們都會熱情款待。晚上,我和弟弟都會為他們端洗腳水。記得有一次,爸爸讓弟弟去為外祖父按摩,弟弟嫌麻煩,偷偷罵了爸爸幾句,媽媽知道後,對弟弟可是一頓痛罵。我和弟弟一向很重視我們家的家風,因為我們明白————那是祖先對我們的期望,是我們這個家庭根本的生活制度。

  一個家庭,不僅要有家風,還要有家訓。

  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我們家,家訓主要體現在誠實做人,踏實做事上。爸爸媽媽也常對我說:“人的一生共要完成兩個目的,一個是做人,另一個是做事。做人要做誠實人,做事要做踏實事。”有一件事一直纏繞著我的心:那是一個漆黑而又寧靜的夜晚,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全家人都站在爺爺的床前,注視著生命即將結束的老人,屋子裡除了哭泣聲並沒有別的聲音。我哭得連相貌都看不出來了。我走到離爺爺最近的地方,只聽見:“孩子,你長大了,一定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一直把這句話銘記在心。我一定會永遠讓我們這個家庭的家風、家訓傳承下去。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家庭組成的,如果每個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風、家訓,那麼我們的國家也就有了國風、國訓,也就會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 篇31

  告訴你,我們家可是少有名氣的惜時之家,所謂的惜時就是指珍惜時間,我家家風就兩字:惜時。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裡左洗右刷,從沒閒著。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幹其他活兒。我起床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幹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乾淨,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髒的。要重複著拖來拖去,不拖乾淨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麼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媽媽也是一位珍惜時間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為這種態度,每年都被評為“優秀職員”。媽媽下班後,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媽媽一手提著包,一手提著為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誇張,只是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後,媽媽放棄了娛樂專案,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著家裡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幹,晚上媽媽搶著幹,讓奶奶休息。

  一天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裡閃著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媽媽的背微微駝著,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麼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裡的燈依舊亮著,媽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媽媽不愧是我們的珍惜時間的榜樣!

  我在奶奶、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珍惜時間,在學校我可是衛生部長,不僅勞動響噹噹,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數學老師佈置作業,很多,並且要求我們認真完成。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完成的很認真,堅持不懈,沒有浪費一分一秒。別的同學都沒有完成作業,都覺得時間不夠。那次作業,我被當眾表揚,那是珍惜時間的結果呀!

  我們家的家風——惜時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惜時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