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精選21篇)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精選21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徵文的身影吧,徵文一般都具有意味深長的結尾。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徵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1

  從小,媽媽就教育我,對待長輩,我們要有禮貌,這樣才是個懂事的小孩兒,這也讓我一直記得,見到長輩,要主動問好。尊敬長輩似乎已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我的習慣。我們家呢,在和長輩一起吃飯的時候,都會先等長輩動筷,其餘的人才會動筷,媽媽說,這也是一種禮貌,所以每一次和長輩一起吃飯時,我都會看到,長輩先動筷的情景。記得一次家裡的聚餐,吃飯時,長輩還沒有動筷,大家也都沒動筷,那時,我就問媽媽:“媽媽,為什麼她們都不吃飯啊?”媽媽笑著回答我:“因為這是一種禮貌啊!你看,長輩都沒有動筷,所以我們不能動筷。”我又問:“那是不是一定要等長輩動筷了,我們才能吃飯啊?”媽媽說:“對,在我們和長輩一起吃飯的時候,如果長輩沒有動筷,那麼我們就不能動筷,知道了嗎?”我說:“嗯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會記得的。”然後,長輩動筷了,在長輩動筷後的,大家也都吃起了飯,從那次聚餐之後,我就又學到了一個知識,我覺得這應該算是一種餐桌禮儀吧!

  我記得我小時候,老是不喜歡端起碗來吃飯,有一次,媽媽看見了,就打了我的手,媽媽對我說:“吃飯的時候,要把碗端起來!”我就問媽媽:“為什麼呀?”媽媽回答說:“因為端起碗來吃飯,也是一種禮貌啊,你想想,如果你去別人家吃飯,如果不把碗端起來,別人就會說,這個小孩不懂禮貌。”我聽了之後,立馬就把碗端起來了,因為我不想讓別人認為,我是一個沒禮貌的小孩,然後我對媽媽說:“媽媽,以後我知道了!”從那以後,爸爸媽媽看見我不端起碗來吃飯就會提醒我,我被提醒後,也會立馬把碗端起來。

  我一直會告訴自己,我要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因為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就一直在教育著我,我不想讓爸爸媽媽的教育全都變成廢話,所以我總是會遵守該遵守的禮貌。

  懂禮貌也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的知識,這也讓我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的小細節,都需要去注意,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2

  我生長於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爸爸、媽媽、姐姐、妹妹和我。一家人都普普通通、簡簡單單,卻很好的詮釋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勤勞與寬厚。

  出生於五十年代的爸媽,他們身上流淌著的全是勤勞的血液。經歷過年少時的飢餓,從結婚時的“一窮二白”起勤勞就深深刻在了他們的身上。記得媽媽曾多次跟我講起他們的事情,結婚當初除一間可以居住的平房外,用家徒四壁來形容當時的狀況,可以說毫不誇張,家裡做第一頓飯的米也是向鄰居家借來的。多年來,靠著他們勤勞的雙手,起早貪黑,培養了我和妹妹兩個大學生。比起早些年,如今我們家條件逐漸在改善,但我也很少能看見媽媽停下來的腳步,她總是忙完家裡忙外面。她經常說種地得有種地的樣,不能讓莊稼雜草叢生,所以每年地裡的收成在村裡也是數一數二的高產。媽媽沒讀過幾天書,認識的字不多,她的許多智慧點子,卻讓我深深的佩服,她手巧、心靈,各種美食、各種廢物利用、各種巧妙搭配,總會讓我瞠目結舌,讓我這個自稱在家學歷最高的人也是自嘆不如。我想這一切都和媽媽的勤勞分不開,人們常說做的多了,自然懂的就多了。如今,我也已成家,我也將一以貫之,秉承媽媽的家風,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生活。

  我家農民出身,也不富有,爸爸的觀念中卻不會把錢看的太重。與人交往做事中,從來不會讓別人吃虧。爸爸有一手木匠手藝,人們做事也願意用爸爸,因為做事紮紮實實要的價格又合情合理。村裡有什麼公益行動,只要爸爸能做到的,他從來不會推辭,完全沒有一點不情願。說到家務事,也許這是個永遠也說不清的話題。家中姥姥也是有兒有女,我看到的是十幾年來只有爸媽在全心全意照顧老人的生活,所謂十幾年如一日。如今姥姥已是九十多歲高齡的老人,生活上更是離不開人,媽媽奔波於她的各個外甥之間,是爸爸一日三餐為姥姥做飯送飯,照顧她的生活起居。而爸爸從不會因此與自己的兄弟姐妹去計較什麼,用爸爸的話說,“各人盡各人的一份心吧,強求不得他人,孝敬老人永遠都沒錯,對父母問心無愧就好”。街坊鄰里也為爸爸的這份孝心豎起了大拇指。我真的為有這樣的父親而深感驕傲與自豪。我想寬厚的品德已深入父親的骨髓,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沒有任何做作的成分。

  當今社會,在諸如求職簡歷中、年終總結中、工作升遷中等等的許多情況下,勤勞與寬厚已成為概括一個人品行的代名詞了。有時我總在想,之所以把勤勞與寬厚放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的層面上講,必定有它的可貴之處。此刻,我也深深意識到爸媽用一輩子去踐行勤勞與寬厚的內涵,這不正是其可貴之處嘛——這就是實踐與堅持。

  當我看到以“我的家風家教故事”為主題的徵文活動時,也是與我多年來內心的想法不謀而合,總想寫一些東西講講我的父母,所以藉此機會,雖不能說一氣呵成,也是很順暢的就完成了初稿,因為其人其事確實是真情流露,沒有半點摻假。在這,我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同時也感謝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給我樹立的榜樣,祝福我可親可敬的父母,願我們的家風家教故事永駐心間、代代傳承。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3

  從我不記事時起,媽媽就強調我“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去年家裡多了一名新成員,我的弟弟,媽媽又開始老調重彈“兒子們,要和為貴、孝當先、兄友弟恭,才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

  想起上次放學回來,一進家門一陣撲鼻的香味迎面而來“啊,是烤雞!”我書包都沒顧得上放下,腳上像安上了風火輪似的飛奔至桌前,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起一隻香噴噴的雞腿,就要往嘴裡塞,這時,一聲“放下”猶如炸雷,驚醒了我,隨之而來的是一臉嚴肅的媽媽。

  我立刻不安了,媽媽問我:“你可知錯,錯在何處?”這時我才想起媽媽經常教導的話,家人齊了才能動筷,如果有一些可口的飯菜,就讓爺爺奶奶先吃,我羞愧的低下了頭。

  接著媽媽給我講了她小時候的故事,那時,媽媽家裡人口多,經濟並不富裕,只有在逢年過節才能吃肉,但每一次,煮熟後必須先把肉多軟爛的部份,精選一大半端給分開居住的太爺爺和太奶奶,外婆教誨媽媽從細微的食物開媽,凡事以老為尊,孝字時刻銘記於心,當年從未踏進校門的外婆,從哪懂得這個道理呢?原來也是由長輩們口口相授,以身相傳的家風家教。聽完媽媽的故事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憣然醒悟。

  多少的典斷故從我心頭浮現至眼前,“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才剛剛親眼目睹了弟弟在媽媽肚子裡,讓媽媽肚大如蘿,舉步艱辛之苦,當一個嬰兒呱呱落地的時候,全家滿懷激動的笑聲,當襁褓中的弟弟不停地啼哭時,家人表現最多的是耐心,我作為家裡的第一個孩子,相較弟弟我所得到的愛,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要學會感恩,用行動孝敬父母情、長輩,盡力做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情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代代孝、輩輩傳,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華夏文明五千年,孝敬長輩的傳統美德,希望我會是個合格的繼承人。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4

  在每一個家庭裡都有一股若隱若現的家風,它在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言行,性格……——題記

  勝不驕,敗不餒——進取篇

  以前,每當我取得優異的成績時,媽媽總是把我高高地抱起來——接著來的就是一陣誇獎和鼓勵。

  一早,我邁著大步,哼著小調,又是蹦的又是跑的來到了家門口。從樓道間射進來的縷縷陽光,看著心裡就舒暢。一進了門,我迫不及待地揚起期末成績單,奔向媽媽——“媽,我這次考了681分,全班第5名呢!”說著說著,我感覺自己輕飄飄的,好像要飛起來似的,彷彿世界都小了!

  但是媽媽的回答就只有普普通通的一句“繼續努力吧。”,這讓我的心情一下子從半空中無情的跌回到地面。

  這時,風剎那間停下了腳步,樹葉也在頃刻間停止舞動身姿,一切好像靜止了。媽媽回過頭,我從她紅筋滿布的眼睛裡讀出了一點點的鼓勵和安慰。

  我知道了,媽媽要我不滿足與現狀並不懈地奮鬥,進取!

  鍥而不捨——堅持篇但是現在——

  一晚——當我正在以近乎崩潰狀態寫作業時,當我氣憤到幾乎想把筆折斷時——我擔心地望了望窗外烏黑的天空,心中一寒,不禁繼續動筆寫作業。但是,好景不長。我的手開始不堪重負了——越寫越沉重;越寫越困難,好像被無形的藤蔓所牽制住了。但是我知道,我必須繼續寫下去,可是我卻被迫停下來休息……

  這時,媽媽在旁也看出了幾分,轉身離去。

  頃刻間,我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回想從前,幾乎每次的風風雨雨都是媽媽陪我一起走過的……我來不及傷心,繼續用我快要累斷了的手畫著。我的左手緊緊地捏著右手的手臂,奢望著可以替右手分擔一點點的疲勞。

  忽然,媽媽挺直的腰板出現在門前——她的手上多了一杯暖氣騰騰的牛奶。她什麼也沒有說,但是我也已經知道了,我的背後一直有媽媽的陪伴,我不能辜負了她的期望啊!於是我一口把它飲盡,這股暖氣一瞬間把我身上的疲倦都消除了,然後一鼓作氣把剩下的作業完成了——躺在床上,堅持得到成功後的滋味真是苦啊!

  見賢思齊——努力篇

  “看看別人,考得多好?看看你呢?”

  家裡,一陣陣令我心寒的批評噴湧而出,“他上次的英語成績不還比你差嗎?你不努力,反而被人超過了……”媽媽的話裡,透露著她無聲的愛。我不僅聽出了她對我成績的擔憂,還聽出她對我驕傲的態度而感到的失望,我勢必要改變她對我的這個看法!

  從此,我默默地努力學習。不管別人有沒有看見,只管自己今天有沒有進步。當我看見別人的優點時,我儘量學習並轉化為對自己學習有益的東西;當我看見別人的缺點時,不僅要反省自己,還要制定出避免發生這種情況的方法,以免重蹈別人的覆轍。

  終於!蒼天不負有心人——我在這次的考試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也要繼續奮進,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家風永遠是我一生中隱形的導師。——尾記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5

  家風伴我從懵懂無知坐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階梯上踏上腳印,是它塑造我的無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記憶中,媽媽教我懂禮貌,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等等。品質方面嚴格把關。

  時間不緊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的發生。外面閃耀的陽光直直的射進了窗戶,我們家的爭議聲又一次直逼耳際:

  “你說你都多大了,幹什麼都幹不好。瞧瞧,讓你給你倒杯水,幹嘛倒那麼滿,撒的到處都是。”一向寵愛我的媽媽一邊擦著桌上的水,一邊又開始嘮叨了。雖然說,媽媽的“話匣子”有點煩人,但勉強算得上是“音樂”。就聽下去吧。原來今天早上我家來了位做客的阿姨,媽媽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給阿姨喝,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料,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水就倒滿了。有點不小心,不過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走後,媽媽的“低音小喇叭”開始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穩重,不要三心二意。我只得改正。

  “那麼大了,連點規矩都不懂,客人來了也不知道打聲招呼,只顧忙自己的。”媽媽一送走客人,回來就又“贈”了我一句。我怎麼這麼倒黴,“……!”長篇大論過後,媽媽竟然一點點也不累:“要知道尊重別人,得有禮貌。”從此以後,家裡來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聲“阿姨好,”右一聲“叔叔好。”

  我在媽媽的話匣子裡學到懂禮貌,尊重他人,做事專心……我伴著歲月,年齡不斷增長,媽媽卻毫不鬆懈。告訴我:“這些事情雖然微不足道,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響你的成長。”我的家風由我的媽媽培養出來,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沒錯,無形中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後對自己教育的回饋,只要家風好了,國風才會好。

  我們家的家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不輟的改進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願我的家庭會因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6

  談起我家的家風,我想起了幾個故事,其中有些是我記得真切的,有些是聽父親母親後來說的。這些事看似稀鬆平常,卻影響我至深,浸潤我一言一行。

  百善孝為先

  《三字經》裡黃香溫席的故事,父母不知給我講了多少遍,百善孝為先是小時候父母經常給我上的課,也是我家的傳承。

  講起孝道,父親經常拿奶奶給我做教材。我的祖奶奶不到70歲就中風癱瘓了,那時候家裡負擔重,又缺少勞動力,大家都要下地幹活掙工分。奶奶當然也不例外,白天她跟著大家一起下地幹活,休息的時候就跑回家照顧祖奶奶,給她餵飯。晚上還要去祖奶奶房裡看她好幾遍,渴了給她喂水,不舒時給她撓一撓、按一按。祖奶奶大小便失禁,也是奶奶一直給她擦洗身子,更換衣物。“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你奶奶盡心伺候你祖奶奶好幾年,直到她去世,那幾年裡我從沒聽過她一句抱怨。”奶奶讀書不多,身上體現出來的卻是大德。

  耳濡目染,父親也傳承了奶奶的美德。我的印象裡,父親很少對爺爺奶奶大聲說話,老人生病的時候,父親總會親自去老家接老人看病。近幾年爺爺身體不太好,老有頭腦眩暈的症狀,父親帶他看遍了附近的醫院,一聽說有什麼新藥就會第一時間請教醫生,確有其效便會託人在外面尋。保健枕、按摩儀,只要聽說有用就會往家裡買,爺爺的記憶不太好,有時不記得是否吃過藥,父親便每晚叮囑,若是沒親眼看見爺爺服藥,還會把藥瓶裡的藥數一遍,確保爺爺已經吃過才放心。

  待人以寬

  “饒人不痴漢,痴漢不饒人”是曾祖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後來又成了父親的口頭禪。小時候我不太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父親對我說記住“得饒人處且饒人”就對了。直到一件事情的發生,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最初的理解。

  那是1998年夏天,母親帶著不滿兩歲的弟弟上街買菜,弟弟被背在背後,手裡拿著母親的錢包把玩。菜市場人多路擠是小偷經常出沒的場所,弟弟手裡的錢包因為並不在母親視線範圍之類自然成了小偷的目標。趁著母親挑菜的間隙,小偷一把搶過弟弟手裡的錢包轉身就跑,弟弟哇哇大哭起來,母親趕緊回身,發現了原因,兩步搶上去攥住了小偷的胳膊。小鎮上的人們大多互相認識,於是周圍的人都圍過來堵住了意欲逃走的小偷。母親當街質問起小偷,讓他把錢包還回來,一開始小偷死不認賬,周圍有人便出來作證說自己看見了。僵持之際,圍觀群眾中認識父親的人趕緊打了電話給他。

  一會兒,父親到了,他先謝過周圍的熱心群眾,然後讓大家都散了,之後父親出人意料地請小偷到家裡吃頓飯,小偷一開始不敢去,以為父親是要關門打賊,後來在周圍人的勸解下還是去了我家。中午,母親燒了一大桌子菜,父親讓他別客氣,還不時給他夾菜。“兄弟,誰都有困難的時候,但路子千萬不能走錯了。”父親斟了一杯酒遞給他。小偷接過父親的酒,望著滿碗的菜,兩行淚滾了下來。

  原來小偷是鎮子周圍的人,當時圍觀群眾中有人認出了他,把情況告訴了父親,這人原也不是什麼壞人,就是最近幾年家裡有老人一直生病,光景很不好,估計也是沒有辦法才走上了歪路。這件事情之後,再沒聽過他偷雞摸狗的訊息。

  清白做人

  我家溫飽有餘,算不上富裕,但從小父親就教育我們,對於利益不要錙銖必較,不義之財不可得,做人清白方是好。

  上世紀90年代,不到30歲的父親當上了鎮上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主任,不算什麼官,但在旁人眼裡卻有不少實惠。那時候金融市場不像現在這麼活躍,貸款管得緊,鎮上和村裡想貸款的人卻不少,僧多粥少,於是大家就想起了“辦法”,記憶中經常有人拎著土雞蛋、老母雞、菸酒之類的東西來我家拜訪,父親總是一一謝絕。

  有一次,一位農民老伯提著幾個袋子來到我家,莊稼人實誠,一來就說明了意圖。父親聽後笑著對老伯說:“老人家,您看這樣要得不,您先把東西帶回去,再來找我談業務,您這東西擱這兒我就沒法跟您往下談了。”老伯拗不過父親,只得提了東西回去。事後,父親帶上其他同事去老伯家走訪,瞭解他家情況以及貸款原因。老伯家條件符合業務規定,父親便及時為他辦理了貸款。

  還有一次,鎮上一位開飯館的付叔叔來到我家找父親下棋,將近傍晚,父親便留了他吃晚飯。席間付叔叔聊起了他的生意,表示想擴大餐廳規模,需要資金,請父親幫他想想辦法,晚飯之後他便告辭了。晚上,母親打掃衛生的時候在付叔叔白天坐過的沙發靠墊後面發現了一個信封,開啟一看裡面裝的竟然是錢,父母相視,明白了付叔叔的目的。第二天,父親帶著信封去付叔叔的飯館,準備把錢還給他。父親到的時候,飯館裡有人正在吃飯,他便把信封塞進付叔叔手裡,說道:“老付啊,上次我在你這裡借的錢我現在週轉開了,今天來還你,謝謝啦!”當時付叔叔先是一臉錯愕的樣子,隨後便臉紅了。付叔叔的貸款申請在政策支援範圍內,父親也按規定給他辦理了。付叔叔踏實勤勞,又經營有方,飯館生意越做越好,很快便還清了貸款。

  沒有太多大道理,我的父母是怎麼說的就是怎麼做的,雖都是些日常瑣碎事,體現的卻是我家的風尚,我深信之。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7

  我是一個在美好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幸福孩子,歡樂的笑聲,優美的音樂聲,琅琅的讀書聲一直縈繞在我的幸福小屋,伴隨著我成長。爸媽總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引導我努力學習,積極鍛鍊,從而讓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當然,這還少不了爸爸制訂的家訓的功勞。我的家訓是“五為”準則,即是:為人、為學、為用、為體、為生。為人是根本,為體是基礎,為學是手段,為用是目的,為生是理想。

  讀書聲是我家的最大特色。我從嗷嗷待哺的搖籃時起,就一直沉浸在讀書聲中。媽媽從小就給我讀兒歌,講童話故事。爸爸也以身作則,會在早餐期間花五分鐘,晚餐前花十分鐘讀古文。他經常讀得抑揚頓挫,聲形並貌,使我深受感動,就跟著一起大聲朗讀。讀熟練了,我就和爸爸一起“對詩”,讀書聲傳遍家中的每個角落。直到現在,十年過去了,早晚十五分鐘的讀書聲幾乎沒有停止過。琅琅的讀書聲不但使我幾乎背完了中學的古詩文,而且使我的作文水平不斷提高,也瞭解了更多的歷史知識,給生活增添了一番讀書的樂趣。

  我家裡也處處充滿音樂聲。我還沒有出生時,爸媽就給我聽曲子。直到現在,我家每天依然環繞著各種經典名曲。那一首首悅耳動聽的'樂曲,時而歡快,時而優美,時而憂傷,輕輕地在整個家中飄溢、迴盪。悅耳動聽的音樂聲,使我的大腦變聰明瞭,讓我每天都開開心心!

  良好的家教,促進我成長。你看,我不正在向陽光大道走去嗎?我感謝我的家庭!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8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才能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每個家庭都有著各自的家風,只要能從中體悟到積極、健康的正能量,就是好家風,好家風是無聲的教誨,銘記在心、代代受益。

  《朱子治家格言》有: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紀曉嵐四戒四宜有:戒晚起、戒懶惰、戒奢華、戒驕傲;宜勤讀、宜敬師、宜愛眾、宜慎食。曾國藩十六字箴言家風有: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我們祖上並沒有傳下如此這般的正式格言家訓,但在父母親的生活、行動、言語等諸多細節中,或許能捕捉我們家家風的蹤影。

  據母親所說,父親年輕時家境還算可以,但後來奶奶患了重病,爺爺身體也日漸衰弱,家裡的積蓄很快就花光了。家裡重擔全部落在剛二十出頭的父親身上,哥哥的出生無疑又加重了他身上的擔子。父親和叔叔去隔壁村莊做幫工,老爸做瓦匠,叔叔做木匠,髒活、苦活、累活,沒有半句怨言,收入不多,加上從親戚鄰居家借的,勉強支撐奶奶的醫藥費和一家幾口的口糧,奶奶終究還是沒有逃過病魔的魔掌,幾年後離開了人世,家裡欠下了不小的一筆債。爸爸和叔叔依舊是咬緊牙關,或髒或苦,或大或小,只要能賺來錢,都勤快的去幹,後來活兒越來越多,都有了夥計跟著他們幹,再後來,附近的活兒少了,爸爸就去縣裡攬一些小工程,一點一滴,終於還清了之前的債務。

  在我小的時候,家裡條件並沒有改善多少,懵懂的我很是奇怪為什麼老爸帶著一群人幹活,家裡條件並不比別人家好呢。每臨近春節,家裡都是人來人往,有時老爸連續幾天都是早出晚歸,我疑惑不解,不知道哪個時點,我突然意識到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原來工程款一直拖欠導致工人工資發不出來,每到年關,工友們都來向父親要工資,父親是個厚道的人,平日裡已墊付不少,此時只能將家裡不多的積蓄給工人們發工資;另一方面,他也不停地向各個經理要工程款,據說那些經理到年底就躲起來生怕別人向他討錢,這也就不難理解父親地早出晚歸了。

  到了上學的年紀,我和哥哥的學費、借讀費、住宿費加在一起也是不小的一筆開銷,村裡也有幾戶人家的孩子輟學了,而無論家裡多困難,父母從沒動過不讓我們上學的念頭,因為他們知道讀書對我們是何等重要。

  父親長期在外工作,我平日裡和母親一起的時間多。母親勤勞,小時候我穿的都是她納的“千層底兒”、用自家種的彈得棉花做的笨重棉褲、縫縫補補的衣服和襪子;母親儉樸,吃飯碗裡不剩半顆米粒,將有些發黃的饅頭皮兒剝下來吃,給我們吃饅頭芯兒,還總謊稱皮兒有勁道;母親嘮叨,但嘮叨中無不透露著對我們的愛。如今家裡條件改善不少,母親的這些習慣卻依舊保留,我們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她影響。

  家風如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是一種浸漬、渲染,融化在每個家庭成員的血液之中。父親的負責擔當、吃苦耐勞、善良厚道,母親的勤勞、儉樸、愛家顧家,都潛移默化而又深刻持久地影響著哥哥和我。

  美好的品質都值得借鑑和傳承。家庭的教育鋪就了人生底色,終將為人父、為人母的我們,應該承接父輩的正能量,借鑑古人留下的人生智慧,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將自家和他家的好家風傳承給下一代。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9

  “嘿呀、嘿呀…。”是哪家在漆黑深夜還點著通明的大亮燈,在辛勤地為家操勞,使家而明亮?是我們的家!這盞黑夜中的明燈,在社群,不,在溫州,是一束最閃耀的光芒。

  告訴你,我們可是這社群裡少有名氣的勤勞之家。四代祖傳,代代勤勉!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裡左洗右刷,從沒閒著。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幹其他活兒。我起床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幹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乾淨,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髒的,要重複著拖來拖去,不拖乾淨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麼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媽媽也是一位勤勉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為這種態度,每年都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媽媽下班後,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媽媽一手提著包,一手提著為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誇張,只是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後,媽媽放棄了娛樂專案,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著家裡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幹,晚上媽媽搶著幹,讓奶奶休息。

  一次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裡閃著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媽媽的背微微駝著,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麼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裡的燈依舊亮著。媽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媽媽不愧是我們的勤勞榜樣!

  我在奶奶、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勤勞。在學校我可是衛生大組長,不僅勞動響噹噹,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林老師佈置作業,很少。但要求我們認真完成。是的,只有兩項,一項是常規作業,另一項是作文。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作文寫了五面。完成的很認真。也許是平時課外書看得多,拿起筆來,我的靈感就會突發,越寫越有勁。那次作文,我被當眾表揚,那是勤勞的結果呀!

  我們家的家風——勤勞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勤勞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10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的家規就是:誠信、友善。

  爸爸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對我說過,做錯事情不要緊,如果說謊為自己開脫,那麼這個說謊的嚴重性比做錯事情的嚴重性要厲害的多,一般情況下,我犯錯了,爸爸媽媽都會耐心的給我講道理,即使比較嚴重的錯誤,媽媽都會要求我把事情的原因寫到一個小本子上,這樣既讓我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能起到警示作用,如果同樣的錯誤,一而再再而三的觸犯,後果就比較嚴重,因為媽媽常常說,“事不過三”意思就是同樣的事情三次或三次以上,就任由爸爸媽媽懲罰了。

  爸爸媽媽要求我,“言必行”“行必果”自己承諾的事情必須做到,就像這次數學考試我沒考好,媽媽很生氣,也罰了我,我下定決心,下次數學一點要考好,自己說過話,一定要兌現自己的承諾。

  爸爸媽媽長說,誠信是做人之本,只有誠信待人,才能贏的別人的信任,才能在社會上立足,這就是我的家,一個誠實守信的家。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11

  我們家有四個家風,這是我媽媽一筆一畫寫下來的。家裡人都要如願以償地去遵守,在這一段時間,我對大家進行了監督,家裡人都遵守了。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我的監督報告吧:

  尊老愛幼

  週末,我們乘公共汽車去旅遊。在車上,一位老婆婆在車上站著,媽媽主動把自己“珍貴”的座位讓給了老婆婆。“你坐吧!年輕人。”老婆婆和藹地說。“不,還是你坐吧。”媽媽果斷地說。媽媽尊老愛幼的品質值得我去學習。

  樂於助人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公園,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和家長走失了,媽媽連忙走到小女孩面前問:“你怎麼啦?”小女孩說:“我的媽媽不見了!”媽媽就揹著她,把她送到了公園管理處並報了警。直到小女孩的家人來到,我和媽媽才離開。

  刻苦做好每一件事

  前一段時間,爸爸出差兩個星期,我從媽媽那兒得知,爸爸去的是非常艱苦的地方,但是爸爸卻克服困難做好了每一件事。我要學習爸爸刻苦的精神。

  勤儉節約

  放假了,我來到了市裡的姐姐家。在那兒,我教我的弟弟劉鈐學習。開始吃飯了,弟弟吃得很快,但剩到碗裡的米粒特別多;而我吃得慢,碗裡的米粒片甲不留。弟弟看了以後,慚愧地低下了頭。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我一定要嚴格遵守下去。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12

  我從小就在媽媽的嚴格家訓下成長,讓我懂得了怎麼做一個講誠信、善良的人。

  記得有一次,我和一個朋友出去玩,可不料,在我要出發的時候,天空下起了大雨,突然的大雨讓我放棄了出去的念頭,媽媽見到,問我怎麼不出去,我無所謂的說:“下那麼大的雨,我才不出去呢!”“那你的朋友怎麼辦?”媽媽問道。“沒事啦,她等不到我自己會回去的。”我說。媽媽鄒了鄒眉頭,喝道:“你這是言而無信!我怎麼教你的,你想想,如果你被人放鴿子的話,你會開心嗎?”我想了想,覺得媽媽說的有道理,於是,我拿起雨傘,去跟朋友見面了。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媽媽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打打鬧鬧,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媽媽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就是因為媽媽給我的教育,我才能更好的去理解生活,理解人生!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13

  今天下午,老師給我們開了一次有意義的班會。班會的主題是:家風傳承,家國情懷。

  家風可不是家鄉的風景,而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今天,我就來說一說我們家的家風。

  首先是“孝”。百善孝為先。這也是最基本的道德標準,我們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們每週都會帶上好吃的,回奶奶家和姥姥家,看望爸爸奶奶、姥姥公公。

  要善良、寬容、樂於助人。媽媽經常告訴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要和同學好好相處,和同學發生矛盾時,多包容,多寬容,還要多幫助同學,因為幫助了別人,也會快樂自己。

  要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有多讀書,才能學到更多知識,才能開闊我們的視野和胸懷。

  雖然我們家的家風雖然都很平凡普通,但卻是我前行的指路燈。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14

  有編輯問:“這是你的筆名吧?”還有人忍不住打聽:“當初怎麼給你取了這樣一個名字?”其實這個名字不是筆名,是真名,是爺爺為我取的。雖然他去世已經31年了,但我時常想起他。

  爺爺也算是一位老幹部,新中國建立後當過我們縣修造船廠的廠長,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縣成立國營的航運公司,他應該也稱得上“元老”,加之奶奶也是航運系統的老職工,按照政策,父親可以去航運公司上班,但爺爺沒有找關係、“動腦筋”讓父親“坐辦公室”或從事排程調配等較為輕鬆的工作,而是讓父親到一隻小木船上當了一名最普通的水手,天天水裡來浪裡去,一干就是幾十年,從小木船到水泥船再到鐵板船,父親直到下崗其最高職務都只是一隻內河小船上的“大副”。

  後來哥哥出生了,父親問爺爺取什麼名字好,聽說爺爺一錘定音:取名“正志”,諧音“正直”,如果再生一個孫子就取名“正氣”,兄弟二人名字的最後一字合起來為“志氣”,做人不僅要正直正氣,還要有志向、有骨氣,不是靠自己本事得來的東西堅決不要——這是爺爺一輩子的堅守,他希望能傳承下去。有件小事充分體現了爺爺的這種性格。

  我們家緊鄰公路,記得我四歲的時候,有次一輛運西瓜的貨車翻到路邊,西瓜滾得到處都是,左鄰右舍聞風而動,大呼小叫:“有不要錢的西瓜吃啦!”看到很多大人小孩把大大小小的西瓜往家裡搬,搬了一趟又一趟,我和哥哥站在屋簷下饞得直流口水,看著看著西瓜快被搬完了,我就纏著哥哥說:“我們也去搬西瓜吧!”哥哥拗不過我,並且他自己其實也非常想吃,就說:“好吧,我們也去搬幾個!”說著就打算往外走,一直沒做聲的爺爺忽然大聲怒喝:“我看今天誰敢去!”震得我頭皮發麻,只見爺爺臉色鐵青,寫滿震怒和威嚴,似乎要過來揍人,我們都被嚇住了,再也不敢挪動半步。

  在我人生的很多關口,常常有一些“高人”指點,要我去給某人送點禮“拜拜碼頭”,但是我總是想起爺爺的那一聲怒喝:“我看今天誰敢去!”他這句話就像楊震的“四知”一樣淪肌浹髓,我在多個機關、多個崗位工作過,從沒送過一次禮,從沒多報一分錢賬,沒收過一個紅包。有時我會向別人解釋我名字的來歷,不是炫耀與標榜,而是下意識的提醒與情不自禁的回憶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15

  家和萬事興,是我們家的家風。它主要的意思是“家和”,代表一個家庭和睦,家人幸福安康。“萬事興”是事業、家庭、生活等樣樣美好。可以說,“萬事興”是建立在“家和”基礎上的。

  每年,我和爸爸、媽媽都要回爺爺奶奶家過年,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做年夜飯。吃著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甜滋滋的。首先,先來做年糕和餑餑吧!年糕代表“年年高”,是祝福我們在新的一年裡學習、工作都越來越順利。年糕的製作方法可簡單,我不一會兒就做好幾個。接下來,我們又開始做餑餑。餑餑分為“大元寶”和大棗餑餑兩種。其實,餑餑就是饅頭,只不過奶奶家都叫餑餑而已。“大元寶”就是做的像元寶的餑餑。把面揉成圓柱體,再把兩邊都捏一下就大功告成!“大元寶”當然是祝福我們新的一年發大財嘍!還有,在元寶餑餑做完後,一定不要忘記插棗喔!插棗時,要把面摁一下再挑。我問奶奶這是為什麼,奶奶告訴我,這樣可以生個“雙眼皮”,雙眼皮的小孩漂亮。做完“大元寶”,我和奶奶就開始做大棗餑餑。大棗餑餑上插著許多棗,一色的紅,可漂亮!或許就是祝我們來年紅紅火火吧!

  做完餑餑後,就可以包餃子。爸爸擀皮,我和媽媽包。奶奶就沒活兒幹,笑眯眯地在旁邊看著我們包餃子,我們包得更賣力。一個個雪白的餃子服服帖帖地排著隊,等待著跳進鍋裡好好地洗一個熱水澡呢!

  當最後一道菜上桌後,年夜飯就開始。和家人一起,吃著餃子,看著春晚。窗外,天空閃著五顏六色的光。這是多麼幸福啊!

  家和萬事興,是多麼普通而又與眾不同的家風啊,因為它飽含著我們對家人的祝福和對祖國的希望!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16

  我家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孝敬長輩。

  以前,我很不孝敬長輩。一次,爺爺在看電視,我正在旁邊寫作業,所以呢,我怎麼也靜不下心來,一聽到難聽的戲劇聲,心裡就像有幾隻小螞蟻在撓癢癢,我想都沒想就衝爺爺喊道:“哎呀,你能不能不要在這看電視,好不容易想到了這道題的答案,被你這電視的聲音吵得又忘了怎麼寫了!”爺爺聽後,急忙關掉電視,抱歉地說:“那不好意思,打擾你了。”我雖然沒有再說什麼,可心裡還是氣鼓鼓的,不停地在怪爺爺不好。

  爸爸知道了這件事,便來教育我。他語重心長地說:“你怎麼能衝爺爺發脾氣?他是長輩,我們都應該孝順長輩,百善孝為先嗎?黃香溫席的故事聽過沒有,黃香才九歲,就知道孝順父母的道理,天氣炎熱時,他會給父親搭蚊帳,扇扇子,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把吸血的小蟲趕走,讓父親睡得好。天冷的時候,用自己的身體讓父親的被子變溫暖,讓父親睡得香,你要向他學習,以後一定要孝順長輩啊!”我恍然大悟,決心以後改掉頂撞長輩的壞習慣。

  現在,我努力抑制自己,對長輩有禮貌,不發脾氣了。就算長輩做錯了什麼,我也不會斤斤計較,我還能主動幫助長輩做一些家務活。我已經意識到自己進步了,高興極了。

  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想一想,長輩們都那麼疼愛我們,為什麼不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呢!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17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應該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做人正直,節儉持家,戒驕戒躁,熱愛祖國。

  小時候,爸爸媽媽就教我熱愛自己的祖國。給我講愛國的故事,讓我看新聞,解國家大事,教育我努力學習,將來要為祖國做出貢獻。

  父母教育我為人要正直,說到就要做到。我借別人一本書,爸爸媽媽就要我記好還書的時間,要求我準時還書,兌現自己的諾言。有一次,我送給同學一個玩具,但我又後悔,我非常喜歡那個玩具,想要回來。爸爸知道後,立刻阻止我,說:“你把東西送給別人,你就要說到做到,東西就不能再要回來。”

  父母的生活一直很節儉,從不浪費。吃飯的時候他們要求把飯吃完,每次做的飯菜我們都能吃光。他們還要我養成出房間隨手關燈的好習慣,不該開的燈和電源不要開。每次洗手和洗澡的時候,他們要我把水調的小一些。

  父母從小就教我為人謙虛,不要因為一時成功而驕傲。每次我取得成功時,他們都會提醒我不要浮躁。有一次,我考試考得不錯,在學校到處炫耀,回家我奔向父母,拿成績給他們看。我本以為他們會表揚我,誰知他們不僅沒表揚我,反而把我批評一頓。從此我再也不驕傲,養成謙虛的良好行為。

  家風家訓在點點滴滴中塑造我們的人格,從而帶動家庭幸福和社會發展。在良好良好的家風家訓影響下,每個人的道德品質會逐步提高。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18

  我又回老家了。清明時節,油菜花已經齊人高了。放眼望去,田野裡連成片的金黃在正午的陽光下開得更加肆意張揚。這片古老的土地,總給人生生不息的希望。今年的油菜花開了,而老太太已經離開四年了。

  老太太是外婆的媽媽。她身世坎坷,小時候由她的奶奶帶大,吃了許多苦。好不容易出落得亭亭玉立,卻被嫁給了年長她許多的老太爺。婚後,有了外婆與姨婆兩個女兒。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她註定是要在這片土地上勞作、生活下去的。

  媽媽說老太太的內心其實驕傲得不得了,無奈被命運捉弄,一生也沒享過幾天福。

  我的童年是和老太太、外婆一起度過的。印象中老太太的滿頭銀髮總是梳得溜光,衣服雖然舊,卻乾淨整潔。最重要的是,我幾乎從未見過她沒有挺直背的樣子,就算是坐著,她的背也從不靠著椅背,永遠都是筆挺的。老太太個頭不高,人也很溫和,但她筆直的背總給我一種威嚴感。她身上散發出的與生俱來的溫婉和歲月沉澱下來的威嚴,在任何時候都是支撐整個家庭前行的力量。

  老太太走了很久,媽媽才對我說起那些塵封的往事。媽媽有記憶的時候,老太太那一輩的人只剩下她一個了。整個家族一百多口人,她一個人想方設法維持著家族成員之間的聯絡。

  那時生活很艱難,外公帶著舅舅進城工作,家裡只剩下祖孫三代三個女人。老太太一個人支撐起了整個家,幹著本應由男人乾的重活,硬是將苦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生活雖苦,卻因老太太的堅韌與挺拔散發出希望的力量。於是,還在上小學的媽媽已經懂得如何在放學狂奔回家的路上,撿拾比別人更多的竹套,如何在餵飽飢餓的蠶後,在老太太與外婆回家之前做好飯菜。

  媽媽跟我說,老太太有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最苦的日子也沒能壓彎她的腰,她挺直背承擔起了整個家的重擔。好像真的是這樣,從老太太到外婆、姨婆,再到舅舅、媽媽,還有外公,他們在任何困難面前都是昂首挺胸的。我不由得想,在那段艱苦歲月裡,老太太是怎樣挺直背,為一家人做出一鍋熱騰騰的稀飯的?

  我要起程回家了,外婆站在門口揮手。四年前兩個並排目送我的身影如今只剩下一個,但老太太已在無形中將那份堅韌與挺拔傳給了外婆、媽媽和我。我想,以後我有了孩子,我也會將這寶貴的財富傳承下去。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19

  什麼是家風?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直接接的教育,它對我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而我的家風是什麼?

  我的家風是誠信,堅持。恰好我的關鍵詞也是堅持,下面讓我講講我的家風故事吧。沒有運動細胞的我,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我跑的是全年級第五名,不過是倒著數的!第二次馬拉松前一晚我生病了,感冒發燒,媽媽勸我跟蜜羅請假,可是倔強的我怎麼可能放棄這次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機會呢?我沒有告訴老師和同學,跟著馬拉松的大隊伍邁著堅毅地步伐出發了。跑一跑,走一走,實在堅持不住了,我就停下來休息一會兒,汗水已經溼透了我的衣裳,但我咬咬牙,擦擦汗繼續大步向前。最終我在爸爸陪伴和鼓勵下成功到達終點,獲得啦寶貴的挑戰獎牌,還比上次進步了五名,但這次我跑到啦班級二十幾名,也許這個成績在你們眼裡並不算什麼,可對我來說太不容易啦!

  我的興趣愛好是唱歌、跳舞、模特、表演、游泳、畫畫,不管颳風下雨,我都堅持上我的興趣班,從不輕易缺課,就拿舞蹈來說吧!三年級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舞蹈。於是立馬就報了中國舞基礎班,剛開始很多的動作都不到位,而且每次練完舞蹈全身痠痛,腿抽筋……說實在的,我都有點想放棄了,但媽媽鼓勵我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義無反顧地堅持到底,起步晚不代表結果,比別人更堅持才是大贏家!就這樣每週堅持訓練,每次都是第一個練習打卡,十來節課的時間我的柔韌性起來了,就把橫叉下的很好了,我現在依然堅持在上我的舞蹈班。

  堅持不放棄不是我與生俱來的,是碧桂園讓我知道成長比成績更重要,學習力比學習更重要!我會繼續我的堅持,讓自己不斷成長,成為一個被別人需要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愛碧桂園,我愛杜哥、我愛我的所有的任課老師!

  誰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能成為家風故事呢?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20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和屬於自己的那份家風家訓。

  很多的家長會用嚴厲的態度對待孩子,這使得絕大多數的孩子都開始討厭自己的家長,只有極少數的孩子會在受到家長批評後體會到他們的良苦用心。而我呢,兩種都有可能。

  我的爸爸是個不怎麼愛生氣的人,所以,大多數時候,他不會兇巴巴的對著我。上次我問他問題時,我很多題目都不會,其實那時候,我就覺得,爸爸可能會罵我一頓,因為那些題以我的能力只要動動草稿本就可以完成的,但我這個人就是愛犯懶。我拿著作業本來到爸爸跟前,指著作業本上空白的題目,對爸爸說:“爸爸,這幾道題怎麼做?”爸爸放下手中的手機,接過我手中的作業本,看看題目,又看看我,此時的我甚至有些後悔:要是爸爸罵我怎麼辦,那我還不如自己做呢!突然,爸爸說了一句:“草稿本拿來。”我頓時心花怒放,剛才的緊張感一下子煙消雲散,蹦著笑著進了房間,拿出了一本草稿本和一支筆,我心想,爸爸真好,無論在什麼時候,他都願意耐心的教我。但事後,我轉念一想,爸爸如此耐心的教我,不就是希望我懂的題目更多,對這些題目理解的更深嗎?

  隨著我的長大,我漸漸有了自己的觀點。記得有一次,爸爸幫我檢查作業時,我認為這題是對的,但爸爸非說這題是錯的,於是,我和爸爸就這樣吵了起來,媽媽也來勸我改正,但我偏不!這時,爸爸就說:“你就是脾氣倔,跟你說‘錯了就是錯了’,怎麼不聽呢?你再仔細看看,想想。”我不高興了,說:“憑什麼你說錯的就是錯的,萬一你這次判斷錯誤了怎麼辦,都說了這是對的,對的就是對的,你再說也沒用。”這句話氣的爸爸把本子一扔,我頓時罵了爸爸一句,撿起地上的作業本,把房門關了起來。第二天,老師講評作業的時候,我才發現是我錯了,是我沒將定義理解透,爸爸兇我不是因為我錯了,而是錯了卻不改。

  我的家風家訓就是這樣,我爸爸的教育方式也是這樣,都是希望我對每一道題都理解透了,不要錯誤的理解他們,做題要有自己的觀解,更是希望我的未來更加美好!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徵文 篇21

  中華美德,源遠流長,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你是傳承者,我也是傳承者,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每個人都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的職責。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生,生活在農村,爺爺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爸爸媽媽是新時代的農民工,但他們對我的教導使我終生難忘,終生受益。爺爺奶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勞作了,打掃雞圈豬圈,爺爺到茶棵地除草採茶,奶奶燒飯洗衣服,等我起床時,就可以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了。每次上學他們總是不忘囑咐幾句:“在學校裡要好好讀書,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鬧矛盾,要學會謙讓,大方一些,同學有困難要伸出援助之手盡力而為之。只有你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每次他們說,我只是哦哦的回答,但我知道它已經在我心裡紮根了。每每看到爺爺奶奶年齡這麼大了還要為家操勞,我真想快點長大,讓他們過上清閒幸福的生活。

  和爸爸媽媽相處的時間雖然不多,但他們對我的期望和教導是我前進的動力。爸爸經常對我說,在校要尊敬老師,和同學要和睦相處,真心待人,多交朋友,以後也可以互相幫忙;學習不要驕傲,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好好學習將來才有大作為。爸爸還經常幫助別人,過年回家路上看到同村的人總要帶他們一程。去年我外婆家那邊有個人得了腦膜炎,沒錢治病,就在微信上弄了一個捐款的東西,我爸媽一看到,就捐了四百塊錢。對他們來說幫助別人就是家常便飯,在我心裡也留下好的模範作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我,我覺得很幸福,我謹記他們的教導,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家庭以愛為根,生活以和為貴,勤懇做事,踏實做人,竭力孝道,親情互助,我想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