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家風故事徵文(精選12篇)

清廉家風故事徵文(精選12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徵文吧,藉助徵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一般徵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廉家風故事徵文,歡迎大家分享。

  清廉家風故事徵文 篇1

  還記得去年秋天的一個晚上,果果洗漱完畢乖乖的躺在床上,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喊我給她講故事,我正納悶呢,走進臥室一看,果果把頭蒙在被子裡小聲抽泣著……我連忙拉開被子,看她眼角還掛著金豆豆。

  “怎麼了,是不是太累了?”

  這些天兩場演出同時排練,可能是把孩子累壞了,白天要上學,放學去排練,晚上回家還要趕作業,如此強度,別說是六七歲的孩子,就是大人也吃不消啊,想想難免有些心疼。

  “我,沒事,不累。”果果好像特別委屈。

  “那你怎麼哭了呀?是有什麼事不開心嗎?還是在學校和同學鬧彆扭啦?”

  “都不是,我,我是看你太累了!媽媽~~~”一邊說著,一邊就大哭起來。

  我的天啊,聽了這話,我的心都快化了,我以為她要說我想要什麼你不給買;或是覺得太累不想堅持排練;或是乾脆說肚子疼……我還在琢磨著怎麼與她鬥智鬥勇呢,她竟然,竟然是說“你太累了”!

  ……

  後來,當然是我抱著她一起哭了起來。

  我們都不是因為累而哭,果果看我每天接送她上學,準備一日三餐,還要陪她上各種學習班,陪她排練,陪她寫作業,我想,她也在心疼我。

  感恩

  在我上高中時,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擺脫我媽的管制,還時不時和她對著幹。現如今我也當了媽,真真切切能感受到,媽媽的愛是純粹的無私。

  我想,如果我的孩子長大結婚了,我也會給她的孩子洗尿布,不讓我女兒沾一下涼水;也會幫她們帶孩子,不讓我女兒受一點累;還會每日三餐每週不重樣的伺候,生怕孩子們太忙顧不上好好吃飯;到那時候,只要我還能幹得動,我會傾我所有,盡我所能。就像我的媽媽對我那樣對待我的女兒。

  有一次,我和老媽聊天,不知怎麼就聊到老媽百年之後。

  老媽說:“等我死了,你們也不用買什麼好風水的墓地,就把我的骨灰往海里一撒,或是乾脆把我身上這些還能用的老零件都捐了……”

  我當時就繃不住了,眼淚大顆大顆的往下掉,還氣急敗壞地喊著:“那我想你怎麼辦?我連個祭拜的地方都沒有,我要去哪裡找你啊?”

  “看,看,我就是說說嘛,還抹上眼淚了,行了行了,我不說了好吧!”

  我當時真的是很激動,可是老媽卻不以為然。我知道,她是怕給我增加負擔。以前家裡條件不好,想吃的東西不敢買,想出去旅遊怕花錢,可是現在我工作了,我有能力為您做些事情了。每年兩次的旅遊地點由老媽隨便選,每週一次下館子更是雷打不動,老媽還時不時向鄰居阿姨炫耀我又給她買了什麼。老媽嘴上說太花錢了,可是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儘管皺紋日益增多,儘管背脊不再挺拔,她在我心中依然偉大。

  前些天過端午節,老媽給果果送來親手做的香包和五彩繩,還有一大袋子的粽子,這些都是老媽親手包的。

  我迫不及待的撥開還有餘熱的粽子,邊吃邊說,“現在誰還包這些啊,太麻煩了,超市裡都有賣的。”

  老媽不緊不慢的說:“那能一樣嗎?哪有自己做的好吃,反正我閒著也是閒著,你們先吃點,要是覺得好吃,我再包些豆沙的。”說著就把剩下的塞進冰箱裡。

  想起一句老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媽媽的地方就是家!

  感動

  我和老公從相識到現在已有十六載,感動常常有,最讓我難忘的要數前年我爸住院的時候。我爸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和我媽離婚了,之後也不怎麼聯絡,我結婚的時候也沒參加,所以老公對這個陌生的岳父也沒什麼好感。

  一天,我接到一個陌生號碼的來電。

  “宏宏,我是爸,我,我最近身體不太好,醫生說要做手術……”

  “……”

  經過和醫生的談話,我爸確實需要做心臟支架手術,手術風險未知,還面臨著一筆高額費用,我必須要和老公商量一下。

  介於我們家的複雜關係,我思量了許久,戰戰兢兢的告訴老公實情,為了能讓老公平緩的接受我爸,我還做了些現在看來根本多餘的鋪墊。

  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我是打電話告訴老公的。當我絮絮叨叨的陳述完,電話那頭只說了一句:“沒事,有我呢,先治病!”

  “有我呢!”也許別人根本無法理解,他的語氣好平淡啊,卻是那麼堅定,所謂愛屋及烏,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之後,老公一直陪我照顧老爸,直到老爸康復出院。

  我一直認為,我們的生活已經平淡到沒有心情再說“我愛你”了,其實不然,是沒有必要說,都在心裡裝著,而且越來越濃。

  感念

  我的家庭沒有制式的家風,也沒有祖宗幾輩傳下來的家訓。我只知道讓果果快樂健康的成長,讓父母公婆安享晚年,做老公的賢內助,這是我為人母,為人女,為人妻的責任!

  清廉家風故事徵文 篇2

  魯迅和許廣平僅有一子,即周海嬰。兒子出生時,許廣平出現難產跡象,當醫生向魯迅徵求意見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他果斷回答:“留大人。”結果母子平安。

  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魯迅基本按照《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讓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說:“我現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據周海嬰所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介紹,魯迅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願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用報紙打他屁股。後來,魯迅向母親寫信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

  錢基博乃一代國學大師,是學者、作家錢鍾書的父親。

  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錢鍾書十六歲時,還痛打一頓。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錢基博北上清華任教,寒假沒回無錫。此時的錢鍾書正讀中學,沒有溫習課本,而是一頭扎進了小說的世界。等父親回來考問功課,錢鍾書過不了關,於是捱了打。

  1929年,錢鍾書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後,錢基博還時常寫信給他。一封信中說:“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隨後一封信則表示:“現在外間物論,謂汝文章勝我,學問過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稱汝篤實過我,力行過我,我尤心慰。”希望錢鍾書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我望汝為諸葛公、陶淵明;不喜汝為胡適之、徐志摩”。

  錢基博對當時的新文化運動保持距離,埋首國學,他這樣告誡錢鍾書,不過出於一個儒者的文化立場。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是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另外,四兒子梁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梁思莊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梁思懿是社會活動家。

  梁啟超對於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而且在為人處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態度展開。閱讀《梁啟超家書》,就會了解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梁啟超教育子女的表現堪稱典範。

  寫信時,梁啟超毫不掩飾自己的愛。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感情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啟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梁思莊說:“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並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迴圈互動著用去”。

  同時,梁啟超強調責任的重要。1923年,他寫給長女梁思順的信中說:“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儘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當然,寫信教導自己的孩子之餘,梁任公沒忘了誇一誇女婿、兒媳。

  1918年11月7日,自殺前三天,梁濟問兒子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時在北京大學任哲學講師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裡去的。”“能好就好啊!”說罷,梁濟離開了家。

  梁漱溟亦兩度欲自殺,但最終,現實中國的問題和人生問題縈繞著他,他不停思考,積極奔走。梁漱溟育有二子梁培寬、梁培恕,對於他們,給予最大自由空間。接受採訪時,梁培恕說:“我們受到的可能是最自由的教育,擁有了別人沒有的最大的自主權。”這種教育,也與梁漱溟受到梁濟的影響有關,梁濟對他就是 “信任且放任”的。可以說,這也是一種“中國式傳家”。

  梁培寬追憶梁漱溟時,時常會提到一次考試。當時,梁培寬考了59分,內心忐忑地拿著學校要求補考的通知給父親看。“他只看了一眼,就又還給了我。”梁培寬說,他後來明白父親的用意,“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相比於課堂成績,梁漱溟更在意教人過社會生活,“生活本身的教育”。

  胡適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個子女,女兒五歲時夭折,長子胡祖望、小兒子胡思杜圍繞在江冬秀身邊,胡適忙於公務,無暇顧及。江冬秀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但僅讀了幾年私塾,又酷愛打牌,對於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責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適雖然倡導“獨立、合群、重學”,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適給胡祖望寫信,希望鍛鍊他過獨立、合群、用功讀書的生活,其中說:“功課及格,那算什麼?在一班要趕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趕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課要考最優等,品行要列最優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這才是有志氣的孩子。”這時,胡祖望十歲,離開父母,獨自在外上學,父親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會感到“壓力山大”。次年,胡適即大失所望,接到學校發來的“成績欠佳”的報告單,怒道:“你的成績有八個‘4’,這是最壞的成績。你不覺得可恥嗎?你自己看看這表。”

  最終,胡祖望雖然上過大學,但遠未達到胡適對他的期望;胡思杜讀了兩所大學都未能畢業,卻染上了不少壞習氣。晚年,胡適對秘書說:“娶太太,一定要受過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別的方面有缺點,但對子女一定會好好管理教養的。母親有耐心,孩子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親的沒有耐心的關係。”可謂沉痛之語,意味深長。

  在給江冬秀的信中,胡適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點不配做老子。平時不同他們親熱,只曉得責怪他們功課不好,習氣不好。祖望你交給我,不要罵他,要同他做朋友。”

  豐子愷育有七個子女,他認為童年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極力反對把孩子培養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豐子愷稱外出做事為“無聊”,和孩子們在一起則內心充滿歡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飯,唱小曲逗孩子,畫畫引孩子笑,和孩子們特別親近。有一次,長子瞻瞻要豐子愷抱他到車站去買香蕉,“滿滿地擒了兩手回來”,到家時,卻熟睡在父親肩頭,手裡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豐子愷在《給我的孩子們》一文中感嘆:“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與熱情!大人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來,全是不自然的、病的、偽的!”

  除了讓孩子在愛的空氣中自由成長,豐子愷還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與子女“約法”,強調最多的便是“獨立”,其中一條寫道:“大學畢業後,子女各自獨立生活,並無供養父母之義務,父母亦更無供給子女之義務。”同時,子女獨立後,要與父母分居,“雙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屬鄰誼性質,絕非義務”。

  清廉家風故事徵文 篇3

  最近在寫完教育無痕後,繼而研究家風對孩子的影響,進而深知家風是最無痕的教育。

  美國的愛德華和珠克兩個家庭,家風傳至八代。愛德華是博學多才的哲學家,勤奮好學,為人嚴謹,為子女樹立了良好的風範。他的子孫中有13位當過大學校長,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是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而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玩世不恭,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他的子孫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殘或夭亡,60多人犯過詐騙和盜竊罪,7個人是殺人犯,總之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兩個家庭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後代,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續,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向兩極發展著。所以說,家風的好壞直接決定子女的成才與否,而且不僅是一代。

  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基一句教育名言:“父親和母親們,你們在孩子身上延續著自己!”

  所以,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是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氛圍,是透過日常生活影響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的一種無形的力量。對孩子們則是一種無言的教誨、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

  家風雖是一家之風範,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廕庇之下。

  上面愛德華和珠克兩個家庭是極端的例子,但無不說明家風的重要性。而更多的體現在百姓家庭中的家風是最值得玩味的。

  一般來說,“家風”是一種由父母(或祖輩)所提倡並能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範家庭成員的一種風尚和作風。

  清廉家風故事徵文 篇4

  自我懂事以來,我就覺得我家的文明守則好多好多,有時甚至會為此而煩躁,但長大了些才發現,這些守則雖然無時不刻地對我進行約束,但是也讓我養成了良好的性格和習慣。

  尊老愛幼篇

  媽媽是姥姥的第三個女兒,因為姥姥在我和哥哥小時候就格外的照顧我們,對我們也是細心的呵護,所以我們全家會在週末的閒暇時間坐半小時的車去看看姥姥、姥爺。每次去的時候,姥姥姥爺都會做上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一家人坐在桌旁待姥姥姥爺開始吃後才喝酒暢談著。吃飯中也是其樂融融:給姥姥姥爺、小孩子夾菜好像成了大人們的特殊愛好,每當我們的碗接近見底的時候總會變魔術般的不知被哪個大人填的滿滿的。一頓飯下來,大家的臉上都充盈著笑容,歡聲不斷。吃完飯,更是我們小孩子表現的時候,扭開水龍頭幾雙小手紛紛伸過去,在暖暖的水和暖暖的心中享受著勞動的快樂。

  愛護環境篇

  從我記事起,爸爸媽媽就經常對我說:“你不要亂丟垃圾啊、丟垃圾要進行分類啊……”雖然老在耳邊唸叨著有些煩了,但靜下心來琢磨這些是很有道理的。爸爸媽媽還在空閒的時間中教會了我各種垃圾的分類,是我在以後的垃圾收集、處理中便利了許多。每當在逛完夜市手中拿著各種小吃時,我的耳邊都會回想起爸爸媽媽的諄諄教誨。再看看爸爸媽媽是,他們的手裡緊緊地攥著那些剩下的小吃包裝,就像攥著他們環保的心一樣。透過言傳和身教,我的心中也深深烙下了環保了烙印。平時在草叢中、馬路上看到了垃圾也會撿起來,因為在乾淨的馬路上,那些骯髒的垃圾顯得格外扎眼,同時也反映了現在人的不文明現象。

  勤儉節約篇

  小時候睡覺之前媽媽總會給我講故事,許多以勤儉為主題的故事我都銘記在了心裡。每當看到爸爸媽媽在家中會把線頭、破布都撿起來收集好,我就會疑惑這是為什麼,直到以後幾次看到姥姥給我們送來了漂亮的裝飾品,看到了它們的結構,我才明白了:爸爸媽媽是要把生活中的一些小東西收集起來,給姥姥在處理一下回收利用,讓家中更美麗。從那時起,我就喜歡上了勤儉節約,因為在節約時我會覺得我也是能做有價值的事情,心裡很甜很甜。對於只過了幾天剩菜剩飯我們也不會丟掉,而是給樓下的流浪貓、狗,讓他們能吃頓飽飯而又不浪費。

  在這家庭文明守則的監督和管教下,我們一直和諧融洽、幸福快樂地生活著。

  清廉家風故事徵文 篇5

  家風即家庭的風氣,家風是每一個家庭都必不可少的,他是一個家庭的精神支撐,它是每個家庭的重要標誌。

  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能戰勝生活。悲觀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就有限;樂觀的人,所受的痛苦無限,前途也就無限。所以我們都要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而樂觀也就是我家的家風。每當家裡遇到困難時,媽媽總是鼓勵我們:“一切都要往好的方面想,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我的媽媽總是這樣樂觀,於是就形成了樂觀向上的家風。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人們都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早已融入我們中華民族的血液,成為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而我的家風也必然少不了這一點。2012年十一月初江蘇南京有一家營業十一年的理髮店貼出一則通知:“10月10日,11日兩天辦理退卡,請相互轉告,謝謝。”居民開始只覺得奇怪,當得知原委後感動得直流淚。原因是因為店主馬玉劍最近被查處肺癌晚期,治療一週後堅持會點辦理退卡。“我不想離開世界時欠別人東西。”如此質樸的語言將誠信展示的淋漓盡致。我們都應該誠實守信,誠實守信不僅只是家風,更應成為國風。

  孝心是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是社會的良藥,治癒冷漠無情的人。孟佩傑—一個傑出的女孩,無論在學習還是孝心上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孟佩傑,她在貧困中任勞任怨照顧養母;在艱難裡,她無怨無悔,讓傳統孝道充滿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了4000多個日子,但她撐起風雨飄搖的.家,為養母提供了生存的勇氣,讓人們懂得了孝道的真正含義。孟佩傑,90後的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將會學習她的精神孝敬父母。

  樂觀、誠實守信、孝道。這就是我的家風。

  清廉家風故事徵文 篇6

  中華上下五千年,祖祖輩輩都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而這個“大家庭”也是靠無數個“小家庭”組成的。每個小家庭在大家庭裡都有不同的特點和作風。

  孟母三遷的故事耳熟能詳,正因為有孟子母親不讓自己的孩子誤入歧途,要危言危行地做人,對孩子敢愛敢恨,才造就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孟子。魯迅家當時處在封建地主階級社會,比較迷信,後來家族從繁榮走向了衰敗,魯迅的思想也因此從中受到了啟迪,現在反過來看魯迅先生的文章也是從兒時對家的記憶著手,也常常在文中提及魯迅兒時的傳統思想和習俗。

  家風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體現了一個家的榮耀,還會關係到整個家的鄰里親友關係和未來的家庭延續。一般來說,長輩的對外交涉和個人作風極大地控制著這個家的家風,家風好的家庭,自家的鄰里朋友自然會多一些,也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談的佳話,這個家的子孫後代也會受長輩的影響往正直的方向走,不斷地潛移默化著一代一代又一代。反之,一個家的家風不好的話,日常生活中這個家也難免會受到人們的唾棄,後代人可能也會受到不良家風的影響,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下去。所以,家風對於一個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說到自己家的家風,可謂是半封建半現代。為什麼這麼說?封建是因為父母年紀大了,都已經是快要退休的人了,思想觀念上比較保守,對於很多事情,父母也經常按照他們的老套路去想去做,雖然有些苛刻,也有的不符合實際,但大部分事情也會共同探討商量,徵求更好的意見。母親有一些客觀唯心的思想,懂得道理也多,也很會為人處事,所以認識的朋友很多。父親也是經常為家裡人著想,勤儉節約,任勞任怨。不得不承認,父母真的是吃過的鹽,比我吃過的飯還要多,所以一些中規中矩的東西,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換句話來說是多年來,我漸漸被他們潛移默化了;現代是因為我上面還有一個姐姐,姐姐是80後,和我這個90後在思想上算是趕得上時代的步伐。她上大學之前,經常陪我一起玩。後來姐姐大學畢業,就去“海漂”了,闖了將近十年,終於出人頭地,父母也常常因為姐姐的今天而感到驕傲,家裡的親戚朋友也常常讚揚她。雖然她後來很少回家,但聯絡也沒斷過,經常鼓勵支援我好好學習,告訴我了許多人生、社會、大學等等許多方面的哲理和故事,我也從中得到了許多啟發。所以我從姐姐身上學到了人的一生要敢闖敢犯錯誤,艱苦奮鬥,尋求更高的目標,展望未來等等現代年輕人都應該擁有的優良品質。

  雖然家風很重要,但我覺得我的家風對於我的影響只起了基礎性作用。因為我的未來由我來主宰,將來我也會有自己的家,我也會建立起自己的新家風。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的思想和社交等等都在不斷的變化發展,一個家的家風也在不斷改變。不管怎麼變,我們都要保留家風的優良品質,並不斷傳承下去,對於不好的家風,要革故鼎新。

  把優良的家風把握好,維持好,一代一代鍥而不捨地傳承下去,讓家族榮耀四方。讓優良的家風影響著每個“小家庭”,從而讓整個“大家庭”更加和諧美好。

  清廉家風故事徵文 篇7

  何為家風?

  不同心境的人自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你可說,家風就是小時銘記的老人言。“食不言寢不語”,是過年時絮絮叨叨的姑姨的口頭禪,再耐不住性子的小鬼也自會老老實實吃上一頓年夜飯,其端莊讓你幾乎忘了他無拘無束的兒童天性。餐間的莊重,是一家人的虔誠嫻靜;飯後的閒話,是親朋間的和睦融洽。而在一年一年長大的少年心中,長輩們餐桌上的告誡早已與齊索的筷子聲、飯後的歡笑聲一起融入童年記憶,成為他日不假思索憶起並踐行的最樸素的社交之禮。

  你可說,家風就是經商致仕的父輩對後人迷途的指津,是時常閃耀的哲思之窗。“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是劉備臨終遺贈的處世真言;“盛時常做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難”,是曾國藩半世宦海沉浮後對子孫諄諄的教誨……其代代沿襲的懿行嘉言,是先輩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苦心,是泱泱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不竭的養料。

  或許,你一直在奮鬥路上,未曾留意來時風景。但某年某月某日,當你從塵世的喧囂中醒來,陪伴你的,不僅只有剛剛甦醒的樹木、月掛樹梢的氤氳,那自孩提時代保留的周身氣質將始終提醒著你,家在何方。它像夢幻之境,喚醒我們對生命的最初印象,使模糊的家鄉人事逐漸明朗,看清曾險些忘卻的東西——那是一個家族無形中沁出的汩汩清泉,如仙女的腳環清脆的叮噹聲響,吸引無數的我們在林間穿梭尋覓。

  而我們的先輩則稱其為,吾之家風。

  重新審視,你會發現那些零落的短句裡蘊含了多少奧秘。“食不言寢不語”,不止是簡單的餐桌禮儀、行為規範,更是溫文爾雅的自我教導;盛衰之思,不止是為保一時的榮華,更是為浸潤一份勤勉逸豫的品性,厚植一顆永遠年輕不止思索的心。

  家風的具體含義因人而異,而它意在承載的是大一統的社會風氣,其外顯為時代的氣質,內化為個人的素養。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國家之風即分散為我們每一個普通而不平凡的個體所致力於構建的美好新社會的點點滴滴。它也許蕩不開千里星空浩渺,抹不平萬里山河之瘡,但請始終堅信:我們怎樣,祖國便怎樣,我們前程繁花似錦,祖國便必將未來可期。

  清廉家風故事徵文 篇8

  無論大家、小家都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那麼你瞭解家風嗎?“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也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家風是給家中後人樹立的價值準則。家風也是對家族的傳承,能為民族的發展起到影響。

  家風尤為重要,為什麼今天我會提起家風呢?因為我要給大家說說我的家風。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一起走進我的好家風我來傳作文當中吧!

  尊敬師長、尊老愛幼、勤儉節約。這簡單的十二個字卻包含著意義重大。爸爸媽媽自我年幼時就一直教育我背會這十二個字,從他們身上我也領悟到字裡的含義了。這也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三字經》裡的“融四歲能讓梨”這句話。

  現在我帶大家一起回憶前年的中秋節,爸媽帶我去看望姑奶。到了姑奶家我主動向長輩們問好。這時姑爺遞過來一盤水果,讓我爸爸媽媽和我吃水果,我正準備拿起最大的給姑爺吃。手剛伸向最大的那個梨。“等會,我考考你再拿”姑爺說道。“好的,您考吧!”我心想吃個水果還考我呢。“這一盤梨你要吃的話你拿哪個?”我還是接著拿起那個最大的遞給姑爺說:“您是長輩,最大的給您吃!我吃最小的。”姑爺用力地點點頭。

  “油條出鍋了,小心燙,看看十二樓奶奶在家沒。輕點敲門孩子,爺爺心臟不好……”奶奶最愛吃媽媽炸的油條,每次炸完油條我都會都會第一時間給他們送去。“叮鈴鈴、叮鈴鈴……”“快去開門,看看誰這早就敲門”我趕緊地跑去開門。還沒等我說話,爺爺就走了。一邊走一邊說,趕緊吃完去上學!接過熱乎乎的粽子心裡好暖暖的(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十二樓奶奶只是鄰居家的奶奶哦)那天中午到午飯時間了,肚子卻沒有餓。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下面我來說說勤儉節約,媽媽同事經常給我拿一些衣服,剛開始我嫌棄舊衣服不穿。媽媽對我說:“媽媽單位阿姨特意給你留的,衣服是姐姐的,也沒有壞,扔了浪費。作為學生要懂得勤儉節約。每人浪費一點點,地球上的資源不都白白的浪費掉了嗎?”聽到“浪費”二字。頓時我明白了。“媽媽這衣服我太小了,把這件衣服給老家的彤彤小妹吧”媽媽馬上同意了。

  在日常生活中,買菜的袋子媽媽都會留起來,等哪天需要了好再次使用。我也不甘示弱撿到一些桶並留存起來,等到冬天媽媽醃酸菜時,它們就派上用場了。

  爸爸常教育我們做人的道理,他教我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飯前便後洗手、好的學習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學會獨立完成。經常有人跟我媽媽取經,說我自立、自主、懂事……我要說一切來源於上輩的教導。就像家裡的家用電器在現在生活中必不可少,食物同樣也是不可缺少的。那家風呢?更是必不可少的。家族的傳承;家風,民族的發展;好家風,我來傳;好家風,傳天下!

  清廉家風故事徵文 篇9

  小時候朦朧的記憶中,母親手中那銀光閃閃的剪刀,是我童年最熟悉的“玩具”;吹風機裡那轟轟隆隆的聲響,是我孩提時入夢的童謠。在80年代那清貧的歲月裡,母親不幸地成為了第一批下崗職工,但靠著聰慧的頭腦和一雙靈巧的雙手,母親竟自學成才,成了當時為數不多的一名理髮師。

  母親這一剪,就是20多年。時光,真是一把無情的剪刀,將一個當年俊俏的中年婦女,硬生生地裁剪成了一個銀絲斑駁的老人。有一次,一位老顧客對母親說:“老耿啊,你理髮也該漲漲價了,全市都沒有這麼低價格了!”這時,我才意識到,在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母親這20多年,竟一直都維持著原價。陰雨天,母親的肩周炎又復發了,幫她按摩時,母親疼得直咧嘴。我心疼地說:“媽,我都工作了,你別再理髮了,我真怕你累壞了!”

  母親嘴角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地說:“幹這麼多年,都習慣啦!” “媽,那你也應該張漲價了,剪頭還2元錢,連你的老顧客都看不過眼了!那些漲價嫌貴的人,不來就拉到!”我嘟囔著。母親沉默了一會,說道,“閨女,你知道嘛,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我中午忙得吃不上飯,都是我的老顧客給我買飯、送飯,人家都差這點錢嗎?”“那不差錢,更要漲價了!”我順勢緊追。母親閉上眼睛,不再作聲。“媽,你這是為啥呢?”我心裡暗暗思忖著。揉著母親肩膀,那一串串咯咯作響的小疙瘩,彷彿是一個個系在我心上打不開的心結。

  後來,家裡日子越過越好,我也升為人母。父母賣掉了一直理髮的老宅,搬進了新房。母親也結束了20多年的理髮生涯。終於可以安度晚年了,我心裡甭提多高興。

  可有一天,女兒神神秘秘地告訴我,說母親總偷偷到陽臺接電話,還在一個小本子上寫字。在女兒的“指點”下,我很快找到了那個神秘小本,開啟一看,上面竟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孫老太太,地址……、六廠趙姐,地址……、癱瘓王姨,地址……。母親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再回想起有幾次母親因為“辦事”,而耽誤了接女兒放學,我心裡猜出了八九分。

  面對我的質問,母親喏喏地說:“這都是我的老顧客,他們頭髮長了,我就到他們家裡,給理理髮。”

  聽了母親的話,我又生氣又心疼,“媽,你是有退休金的人。再說了,你要是用錢,不還有我呢嗎?咱家不需要你賺錢!”見母親不說話,我又追問:“媽,你上門理髮,一次能賺幾塊錢呀?我補給你,還不行嗎?”

  見我咄咄逼人的架勢,母親支支吾吾,吐出四個字:“我不收費!”什麼?不收費!看著眼前這年逾花甲的母親,想象著她在寒風中騎著破舊的電動車,穿梭於大街小巷,對照著手中的小本,挨家找著門牌號……我的心都顫抖了!“媽,那你圖啥啊?”我鼻子一酸,不禁眼淚落了下來!母親像做錯了的孩子一樣,低頭半晌,才緩緩地說:“閨女呀,這些老顧客都跟了我20多年了。那時候,我下崗了,你爸的工資又低,要不是這些老顧客時常光顧,幫我宣傳介紹,咱家那日子都不知道怎麼過,咱得知恩啊!現在,咱家日子好過了,但那些老顧客都七八十歲了,我突然不幹這行了,他們都不知道去哪理髮?外面花花綠綠的理髮店,這些老年人根本去不習慣。有的顧客兒女在外地,有的都癱瘓在床了,我上門幫他們理理髮,這不算什麼!”

  母親的倔強,我是知道的。那天,大家不歡而散。

  晚上,看著懷裡的女兒,想起了幫我辛苦帶娃的母親,一時間五味陳雜。是啊,操勞一輩子的母親,又何嘗不希望承歡膝下,閒度晚年呢?做人要知恩感恩,母親用一輩子的時間在堅守這個信念。我撫摸著女兒說:“媽媽知道姥姥小本上的秘密了,姥姥是想用自己的手藝去幫助別人。我們要向姥姥學習,不要忘記對我們好的人,更要懂得助人為樂,做一個善良的人,知道嗎?”女兒揚起小臉,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眼神清澈得像一汪湖水。

  第二天晚上,全家人吃過晚飯,母親的手機又忽然響起。 “媽,是不是你的老顧客又找你去理髮了?”

  母親沒說話,一把按掉了手機的鈴聲。

  “媽,天冷了,我開車送你去吧!”

  “不用,我也不想去。”母親眼神暗淡,言辭閃爍。

  “姥姥,你去吧!姥姥,最棒了!我以後也要像你一樣,做一個愛幫助別人的好孩子!”聽到女兒銀鈴般的話音,母親臉上的重重凝雲才漸漸化開了。

  “走吧,媽!”我挽起母親長滿老繭的手,驕傲地對女兒說:

  “姥姥有一雙魔法手。你看,這上面的一顆顆繭子,就是魔法球,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女兒被我的話逗得咯咯直笑,母親也樂得如一朵綻放的花蕾,那一道道皺紋裡,氤氳著20年淡淡的馨香。

  清廉家風故事徵文 篇10

  我家的家風,只能用兩個字來代替——嚴格。也正是這個家風讓我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走向了成功,讓我終身受益。

  先說說做事吧,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這句名言經常被媽媽當做口頭禪。我每次寫完作業拿給媽媽檢查時,若是由於自己粗心做錯了,她必定會讓我說出錯誤的原因,並讓我改正過來才肯罷休。

  不光學習上媽媽對我要求嚴格,生活上也是如此。記得有一天,表姑他們來我家玩,媽媽臨時上班。媽媽走時交給我們一個任務——拖地,擦桌子。我們三下五除二就把媽媽交給我們的活兒幹完了。我們就開始各幹各的:我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彤彤姐上網;成淨表姑看書。

  當媽媽下班回到家看到茶几上厚厚的灰時,就問道:“誰擦的茶几?”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巧巧。”剎那間,媽媽就大聲地吼起來:“每次都跟你說,‘只有認真做才會把事情做好’,你看看,這就是你擦的灰。”說著媽媽用手指擦了一下,拿給我看,,“你根本就是在完成任務,還有書桌下,地上。”媽媽又指了指地上和書桌下。這時姐姐和表姑在旁邊幸災樂禍地笑起來,雖然她們沒笑出聲來,這一小小舉動卻沒有逃過媽媽的眼睛。媽媽回過頭衝她們吼道:“你們怎麼回事,巧巧沒幹好活,你們也這樣,瞧瞧,這茶几和沒擦一個樣。你們就是這樣當的榜樣嗎?”哎,可憐的我們三兒的耳朵。說完媽媽叫我們三又做了一遍,直到媽媽滿意為止,從那以後,我做事情再也不敢馬虎了。

  其次表現在做人上。做人要誠實、誠信、知錯就改。爸爸從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誠實,做錯了事,只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正了也是好孩子,“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這句則是爸爸的口頭禪。

  再次,媽媽還要求我要珍惜時間。

  星期五放學以後,我回到家,開啟書包,拿出作業和筆,就迅速做起作業來,想一下就把作業做好。樓下時不時傳來小夥伴歡快的笑聲,我一再提醒自己不要聽認真做,可是我還是經不起誘惑,跑下樓去。我邊跑邊對自己說:“不怕,反正今天才星期五,沒寫完明天還可以寫嘛。”我來到樓下和小夥伴們愉快地玩起來,時間過得真快呀!天黑了,我戀戀不捨地回到家。一到家,媽媽就問:“你的作業做完了嗎?給我看。”“沒。”“今天星期五,我明天再寫。”媽媽聽了生氣地說:“今日事,今日做,明天有明天的事要做。你不知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這個道理嗎?你這個學習態度怎麼行?現在馬上去寫。”我不敢怠慢,立馬跑進了房間奮筆疾書起來。

  這就是我的家風,正是有了家風,才讓我在接受嚴格教育,享受愛的呵護的同時,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清廉家風故事徵文 篇11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它們就像春天裡的一縷春風與我們並肩同行,時刻教導著我們、提醒著我們。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在我們家,家風主要體現在尊老愛幼上,我們的祖先一代代傳給我們,我們一定要重視。爸爸媽媽常對我說要百善孝為先,每次爺爺奶奶說話時,我們都要靜靜地聽著。外祖父和外祖母來我們家時,我們都會熱情款待。晚上,我和弟弟都會為他們端洗腳水。記得有一次,爸爸讓弟弟去為外祖父按摩,弟弟嫌麻煩,偷偷罵了爸爸幾句,媽媽知道後,對弟弟可是一頓痛罵。我和弟弟一向很重視我們家的家風,因為我們明白————那是祖先對我們的期望,是我們這個家庭根本的生活制度。

  一個家庭,不僅要有家風,還要有家訓。

  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我們家,家訓主要體現在誠實做人,踏實做事上。爸爸媽媽也常對我說:“人的一生共要完成兩個目的,一個是做人,另一個是做事。做人要做誠實人,做事要做踏實事。”有一件事一直纏繞著我的心:那是一個漆黑而又寧靜的夜晚,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全家人都站在爺爺的床前,注視著生命即將結束的老人,屋子裡除了哭泣聲並沒有別的聲音。我哭得連相貌都看不出來了。我走到離爺爺最近的地方,只聽見:“孩子,你長大了,一定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一直把這句話銘記在心。我一定會永遠讓我們這個家庭的家風、家訓傳承下去。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家庭組成的,如果每個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風、家訓,那麼我們的國家也就有了國風、國訓,也就會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清廉家風故事徵文 篇12

  告訴你,我們家可是少有名氣的惜時之家,所謂的惜時就是指珍惜時間,我家家風就兩字:惜時。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裡左洗右刷,從沒閒著。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幹其他活兒。我起床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幹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乾淨,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髒的。要重複著拖來拖去,不拖乾淨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麼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媽媽也是一位珍惜時間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為這種態度,每年都被評為“優秀職員”。媽媽下班後,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媽媽一手提著包,一手提著為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誇張,只是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後,媽媽放棄了娛樂專案,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著家裡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幹,晚上媽媽搶著幹,讓奶奶休息。

  一天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裡閃著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媽媽的背微微駝著,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麼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裡的燈依舊亮著,媽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媽媽不愧是我們的珍惜時間的榜樣!

  我在奶奶、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珍惜時間,在學校我可是衛生部長,不僅勞動響噹噹,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數學老師佈置作業,很多,並且要求我們認真完成。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完成的很認真,堅持不懈,沒有浪費一分一秒。別的同學都沒有完成作業,都覺得時間不夠。那次作業,我被當眾表揚,那是珍惜時間的結果呀!

  我們家的家風——惜時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惜時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