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主題教育徵文範文(精選5篇)

師德主題教育徵文範文(精選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徵文了吧,徵文的結尾要或緊扣開頭,首尾呼應,或重申觀點,再次點題,或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等。為了讓您在寫徵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師德主題教育徵文範文(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師德主題教育徵文1

  秋風,送走一個個最熱的時候酷暑、料峭,帶來一縷縷馨風花香。冬季催人衰朽,年月留下木年輪。轉瞬間,我已變成主持人任隊伍中的一名“老兵”。可回首舊事,留在背後的,是一串子永恆變成歷史的腳跡。清楚的、依稀的、幼稚的、成熟的,和著期望,和著血汗,和著福祉,更和著眼淚。

  一、“小灶”中給與關懷愛護

  瑾豪是一名問題學生,講課或聽課愛說一點不著天空的“令人吃驚之語”,下課總喜歡玩危險性遊戲,作業更是拖拖拉拉,做了也是龍飛鳳舞,績效在班裡歸屬墊底的那種。課任老師和同學們曾繼續不停一次的向我反映過她的問題,我也以前莊嚴地斥責過他,可杯水車薪,每每好不成幾天就原型完全暴露,而家長對此是束身無策,大部分數時刻索性不管不問。可有一天,其它同學已經放學了,我也正準備最終一遍到各處觀察年級後就回家。但在樓梯拐角處,我看見了正默默留淚的他。和旁邊兒的同學詢問後才曉得,他的一門考試又掛起了“紅燈”,為此,課任老師狠狠地斥責了他一頓。聽完後,我的心禁不住一顫,時過不久,我沒察覺間已經把他看作一個頑固不化的“冥童”,可其實,他實在是這麼嗎?想至此,我抓緊時機跨前一步,用手用力小輕地扶摸著他的頭。一仰頭看見我,他哭得更利害了,到最終竟至是泣不了聲了。我柔聲地勸著他,極力追求撫慰他激動的情緒。片刻,他慢慢沒有不安下來了。看見他此時最迷離恍惚,我上緊乘勝追打,輕聲問他:“你信任老師嗎?”親眼看到到我眼神兒裡的關心,他關緊地點了一下子頭。“那老師甘於給你開小灶,和你一塊兒進步提高,你願意合適我嗎?”這時,他眼中的迷離恍惚,甚至於還有些不信任又一次顯露出來了,我用飽含激勵的視線回答了他。這下,他信任了,眼中也顯露出來了不同的神氣光采,我們一塊兒笑了。果不其然,次日,他講課或聽課安穩平靜了很多,課下竟還拿著課壓根兒問我了,而從這個時候起每日放學在這以後的“開小灶”他更是如約蒞臨。從那往後,聽見關於他的斥責聲少了,績效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尤其是語文績效。

  蘇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能的所有神秘也就是怎麼樣熱烈地愛孩童。”愛生是教員的應盡的職責,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員的愛是教育學生的“能量物質”、“反應劑”。愛可以變成開啟學生心扉的一把鑰匙,變成點燃學生心魄的一堆火苗。教員越熱烈地愛學生,越能獲得學生的敬愛,師生間的真摯情意越具備猛烈的感染效用。這是一種無聲的指示,無言的教育,我愛我的學生,所以我衷心地去幫忙他,去甘心情願地去給他開小灶,讓學生在和我的接觸中感覺到我對他的關切,在進步提高中體驗領會到我對他的愛。這種教育比語言更深刻,比書本兒更直接,並將永恆印在學生的心中。

  二、“微笑”中情意共鳴

  教育的過程是師生之間不斷交流的過程,既有各種資訊的散發和反饋,又有情意的互相交流。要求我們既要有教員的尊嚴,又要盡力儘量形成自身的內聚力和讓學生指向教育者的向心思。用對學生的誠心誠意之愛和真摯情意,引動學生心理認同和情意共鳴。

  眾多人在提到教員時,總會與“莊嚴”、“不隨便言笑”結合在一塊兒。實際上,“微笑”的力氣才是沒有窮盡的。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過:“孩子們遊學的慾念是由教員激散發來的,如果它們是柔和的,是循循善誘的,無須粗野的方法去使學生不親近它們,而用仁愛的情誼與言語去吸引它們;如果它們和藹地看待它們的學生,它們就容易獲得學生的好感,學生來就有寧可進學院而不願稽留在家裡了。”每日給學生絢爛的微笑,會讓學生的身體和精神覺得舒暢,智慧獲得進展。中國有句諺語:“誰也說不清哪塊彩雲會降雨。”而我卻信任我的每塊“彩雲”都會“降雨”。由於,我領有一種特別的教育手眼――微笑。

  我們班有個學生,剛著手每日的作業老是愛拖著不做,因為這個考試績效老是還不如人意。怎麼辦呢?訓一通吧,不可以!我試著尋覓他的長處,最後結果發覺他這私人還真有不少長處: 譬如,愛勞動,每每講堂裡的地板髒了,他老是毛遂自薦地去幫忙值日生清理。額外他十分懂禮貌,每每見了老師總會笑吟吟地打招呼。於是只要一發覺他做了好管閒事,我便在晨會課上公開讚美他,而後在課後再悄悄兒地地微笑著問他:“作業好了嗎?要抓緊一點兒喲!”他老是邊紅著臉邊搔著頭對我講:“還有一點兒點了。”我仍然笑著對他講:“等一下子我可是要來查的。”他從我的視線裡讀到達激勵,久而久之,找到達自身的價值,後來還變得在課上有決心發言,在這次的期中考試中獲得了語文89分、算術82分的好績效。在學生獲得成功時,我會用微笑送去欣賞;在學生覺得遺失時,我會用微笑送去激勵;在學生犯錯時,我會用微笑送去優容。因為這個,我用微笑博得了學生的尊重和敬愛。我想說:微笑,是一把光亮四射閃光的金鑰匙,能開啟教育成功的大門,幫忙學生們茁壯生長。

  師德主題教育徵文2

  當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這樣說過:“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我想,同樣可推而廣之,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優秀的教師。

  因此,優秀的教師必須懂得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教師的責任;懂得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是嚴與愛的有機體現,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

  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同時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為我們詮釋了“愛”的涵義。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學生欲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並責令其到校長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況回到辦公室,見到那個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來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男生,“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同學,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塊糖。這時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應該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的糖分完了,咱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透過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一個道理:有些老師從個別差學生身上找不到可讚揚可誇獎的理由,除了不會多角度思考問題,缺少愛心不能說不是一個原因。

  所以我認為:教育的愛,能溫暖人的心靈;教育的愛,能鼓勵人一直朝前邁進。有人說:有愛才有追求,有對愛的追求,才有對愛的奉獻。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

  作為一名教師,所面臨的是一群天真無邪,渴求知識,有著五彩斑斕般夢想的孩子們,對他們更應該給予無私的愛。唯有愛的雨露才能催開最美的花朵;唯有愛的交流,才能搭起師生之間心靈的彩橋。我們的事業是愛的事業,我們的教育就應該像春風那樣慢慢吹開學生的心扉,就應該像春雨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一、愛學生就必須嚴格要求學生

  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嚴是有標準的嚴,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嚴,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嚴,是有利於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的,不是摧殘學生身心健康的嚴。嚴格要求不等於懲罰學生,應該做到嚴中有慈、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中有方,使學生對老師敬而愛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出於真誠的愛。嚴以愛為基礎,愛以嚴為前提,嚴愛結合,愛而不縱,嚴而不兇。嚴格之水只有滲透情愛之蜜,才能成為愛的`甘露。

  二、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

  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擁有獨立的思維,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學生的思想認識規律,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學生、信任學生、欣賞學生,呵護學生的創造潛能,切勿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學生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訓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點表揚,少一點批評。對學生要真誠,真誠地與學生交往,給學生以真誠的關心和幫助,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師益友。

  三、愛學生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問題生”也不例外,相反,對他們要給予更多的愛。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千方百計讓學生的閃光點真正閃光,使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激起其學習的鬥志。轉化“問題生”除了多觀察外,還應多瞭解多關心、多談心少發火、不體罰、不放棄。實踐證明,從愛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問題生”是可以轉化的。

  我在想:一個人最崇高的愛是愛別人,那麼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就是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重要標誌。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所以教師要真正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教師只有內心充滿對學生的愛和尊重,才會事事從學生的利益出發,處處為學生著想,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取得點滴成績時投去讚許的眼光,同時教師的愛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是增強師生關係的潤滑劑。

  然而,對學生除了所給予的愛以外,我們還應有一份責任感。如果說一切教育都是源於愛的話,那麼更確切地說是基於一份深深的責任。我們說愛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其實責任也是一種愛,正如歌德所說的那樣:“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我們都知道壞學生是家庭的溺愛和社會不良環境塑造出來的,所以教師的工作就是一種“以人為善,以人為本”的工作,是心靈塑造、價值觀與人生觀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要以“人性向善”為價值理念引導學生去營造明麗的內心生活;就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去引導學生追求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引導學生去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總而言之,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對學生的責任感是每個教師所必備的,熱愛學生又是教師獻身教育事業,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動力。對孩子多一份愛吧,因為在給予的同時會多一份收穫;對孩子多一份責任感吧,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愧對教師的這個稱號。

  師德主題教育徵文3

  近年來,由於教師這一角色不斷更新換代,許多95後年輕教師融入這個集體,而每一代人都有一個時代的特色,或許他們與傳統的教師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他們已然成為了社會上稍有爭議的角色。而不論是哪個時代的教師,他們受到的關於師德的建設教育應該不斷地進行下去。如何成為一個博愛具有正能量、有師德的教師對於一個從事教育行業的人來說,是一輩子需要學習的事情。

  而博愛、師德的對立面就是無責任心、對學生不尊重、帶有濃重的等級思想。自我接受教育以來,等級思想的存在非常普遍,學校以因材施教為由,對學生分三六九等,同時在所謂的“好班”裡也並不是同等的。面對不同成績的學生,老師的態度也不一樣。試想一下,學生到學校接受教育,在我們那個時期,在農村,正是由於原生家庭不足以讓培養到這個學生能夠融入當代社會的能力。所以到學校裡去希望能夠被更有能力的人將其培養出能為社會做出卓越貢獻的人。但是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身為教育人,更應該清楚這個情況。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都是不一樣的。這也是教育提倡因人而異的目的。一個博愛有師德的人應該能夠洞察出學生的這種差異,然後對其給予不同的關注度,以正面鼓勵為主,而不是以謾罵詆譭的方式教育。在培養其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由於升學的迫切感,現在的學生其實是壓力十分大的,而這種排解壓力的能力正是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的。我國由於壓力過大而自殺的人不計其數,所以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作為教師,應該要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及時對其疏導。

  所謂育人先育己。作為一個教師,應該首先應該培養自己的人格品質。只有不斷地培養自身的道德素質。才能培養出自尊、自愛、自信的孩子。“傳道授業解惑”是從古自今的對教師的一個要求。所謂“道”,要求老師言傳教,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對於學生來說,教師影響到學生們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對學生進行激勵、鼓舞。在平時的用自己的良好品質與精神氣質去感化同學,逐漸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形成他們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同時,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可採用體罰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體罰雖然是更直接的一種方式。但是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可能會影響它的心理健康,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正確地看待自己“被老師體罰”這樣一件事情。況且在孩子做出一些我們自認為不對的事情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對他進行處罰。這種行為又是否正確呢?教師應該更多地去聆聽孩子的需求,明白孩子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同時結合他們的需求對其進行疏導。在學習之外,學生的興趣有利於培養他們的人格品質。所以作為老師,不應該把學習當成是孩子的唯一。以這個為目的去教育孩子會讓孩子容易自卑。前面說到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不一樣,有的孩子接受能力比較弱,行動力比較差,但這不代表孩子一無是處。而當我們將“成績是評判孩子好壞的標準”這一錯誤思想潛移默化地傳給孩子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就被宣佈失敗了。孩子很容易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很容易失去自信。

  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試著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孩子,用愛去澆灌他們,培養他們的興趣,塑造他們良好的品格。但這一切都需要我們自身先完善自我建設,自我人格的塑造。所以成為一個博愛有師德的人不僅僅具有育人上的技巧還需要首先“修其身”。

  師德主題教育徵文4

  執教三年,從初登講臺的手足無措到現在的井井有條,從剛開始的照本宣科到現在的信手拈來,從忙碌的疲於應付到現在的駕輕就熟,我對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甚至是洋洋得意,但教學工作的複雜性卻在不經意間給了我沉重的一擊。這並不是一場嚴重的教學事故,甚至在學生眼裡不值一提,但是我卻刻骨銘心。

  上課時我提了一個問題,有一名同學興高采烈地說出了一個錯誤的答案,引得全班鬨堂大笑,我非常生氣地批評了他一句。他本來就不是一個非常活躍的同學,因為我這一句話,一整節課他都沒有再抬起頭來。情急之下,我只顧維持班中的紀律卻打擊了這位同學的積極性,挫傷了這位同學的自尊心。看著那顆低垂的腦袋,我彷彿看到了他那雙委屈的眼睛,看到了他那顆被我傷到的心,看到了被我輕而易舉摧毀的未來……這想法讓我坐立難安,更讓我寢食難安的是我不是第一次因為衝動而中傷到學生……我不得不懷疑一件事情:我是否是一個合格的老師?

  我想到了自己看過的《中國新說唱》節目,來自新疆的那吾克熱唱了一首三年前曾經在某個節目上演唱過的歌曲,嗨翻全場,燥熱全場。這首歌評委給予了很大的認可,在節目最後那吾克熱更是高票進入全國六強,那吾克熱的聲音在他勝利的背影后響起:“這首歌我曾在一個節目上表演,受到了很大的質疑,這三年我也在懷疑自己,處在人生的最低谷裡。”

  看這個節目時,我一直很佩服這些被命運眷顧的人,能擁有這樣的天分是多麼幸運的事情,讓我這個平庸的人無比羨慕;能夠擁有這樣的舞臺在天地間綻放自己像神一樣的光芒,接受無數人的敬仰與崇拜,又讓我這個平凡的人無比嫉妒。可不曾想在這樣的神光之後他們也曾在無盡的黑夜踟躕彷徨,不曾想到如此天賦異稟的背後也曾遭受懷疑並且質疑自己的能力。

  什麼樣的人可以給他們這樣的打擊?

  被稱為專家的一群人,像我一樣被奉做“權威”的一群人,像我一樣無比普通但是被別人盲目的戴上了高帽子而且還不自知的一群庸庸碌碌的人。

  在我意識到這個殘酷的真相後,我突然後怕起來:在我的教學生涯我有沒有用自己的雞毛令箭給自己的學生判了死刑呢?我有沒有用自己的無知淺薄中傷過他們的才華?我有沒有因為自己的狹隘將他們的夢想扼殺在萌芽中?我不知道,或許是不願意去想起自己曾經是如此的卑劣,不敢相信手中教書育人的教鞭成了抹殺靈魂個性的屠刀。“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過去的追悔莫及、不思悔改都沒有了意義,如今的我只有痛定之後去斟酌自己的言辭,反思自己的行為。

  最終,我覺得我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做點什麼,我放下自己所謂的教師威嚴,誠懇地向這位同學表達了歉意。這位同學似乎很驚訝,他沒想到一位老師竟然還記得自己的無心之舉,甚至願意為此道歉。他粲然一笑讓我如釋重負,就是這“一笑泯恩仇”讓我更加慚愧。所以在道歉之外,我寫下這篇文章,讓這個經歷變成文字來時時刻刻警醒自己:靜坐常思己過。

  我也時常問自己是否可以成為一名好教師,《教師心理學》一章節中列舉了成為一名成功教育者的素質:有激勵作用,生動活潑,富於想象力並熱心自己所教的學科。這個句子中沒有什麼佶屈聱牙的詞彙,也沒有什麼高屋建瓴的理論,可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我卻感覺要用盡畢生的時間去學習、去實踐,而我首先要去做的就是反思。波斯納提出:“經驗+反思=成長 ”教學水平想要有所增長就要不斷的進行經驗總結,反思不足,取長補短。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在講臺下坐著的看似是我的學生其實也是我自己的老師,教會我相容幷包,求同存異。我曾經把不愛學習的同學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耳提面命沒有一絲懈怠,但是收效甚微,常常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痛惜。有的同學更是被我的嚴厲束縛得喘不過來氣,雙方劍拔弩張,課堂氛圍壓抑,教學成績一塌糊塗。在我自己都覺得堅持不下去,以為這是我教學生涯的終點時,一個在我桌子上放著我修了很久都沒有修好的溜溜球打破了這個僵局。一個平時不愛學習的同學晚交了作業,只好一個人偷偷地跑來交作業,看到我桌子上的壞了的溜溜球,順手就給修好了。當我在玩溜溜球時,其他老師誇我心靈手巧,我不好意思地說了一句:我學生修好的。就在那一刻,我才真正地懂了孔子的“因材施教”。對啊,上帝雖然沒有給他記憶的天賦可給了他靈巧的雙手啊,我為什麼要苛責一個學生把他們裝進一個模子呢?為什麼要磨平他的稜角讓他們大同小異呢?“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這看似不完美的學生就是一面面鏡子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時時學習改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許我一個人不夠優秀,但團隊可以無敵。身邊的教師高手如雲,我常常自慚形愧,忝列教師隊伍。僅僅一個語文組都讓我受益無窮,王璟璟老師溫和細緻,趙媛媛老師活潑親和,王晨老師嚴謹質樸,林鈺老師勤學好問……她們不僅僅是我在一個屋簷下工作的同事更是守望相助的戰友。知識上的一個疑問,楊瓊老師一個點撥讓我恍然大悟;管理上的一個難題,美娜老師三言兩語讓我醍醐灌頂。優秀的隊伍讓我看到了自己更多的改進方向,每一天都昂揚奮進。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這句話讓我在三年的教學中進步了很多,也是我以後教書做人的座右銘,時時刻刻警醒自己,反省自身。在平平常常的教學工作中兢兢業業,在教學中不斷地反省自身,不求桃李滿天下,但求誨人不倦。

  師德主題教育徵文5

  "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教壇風雨,透過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從中認識到∶熱愛學生,熱愛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黨和國家對教育的深切關注,學校一切工作的標準,把師德作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我們要在樹立師德的同時熱愛自己的學生,堅持繼承創新,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作為老師我們要深知:

  一、熱愛學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諧師生關係的基礎。

  任何教育的結果,都是伴隨著一定的師生關係產生的,最後導致結果的不同往往是因為不同的師生關係。現在的學生需要有一個安靜、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要做到這點,師生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因為在平等的關係中,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比較自然,關係比較和諧,學生的情緒就會輕鬆愉快,有個良好的學習心境。他們能在制定的目標,計劃的指引下,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學習的熱情也會隨之變得高漲;反之,若師生關係是"專制型"、"放任型"的,則會帶來學生情緒上的緊張或隨心所欲,造成內心煩躁、恐懼等,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性格、學習習慣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會進行頻繁的互動,在所難免會產生矛盾。教師應當給予尊重,關心和熱愛學生,懷著一顆"博愛之心"與學生溝通,把其視為可傾吐心聲解決困惑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關愛和保護,即使發生了矛盾也能很好的解決。有時因為學生偏見或教師過激的行為,學生對教師的"好心"可能會產生誤解,但是作為我們老師如果可以換一種方式去愛學生,用正確的方式去體現對學生的尊重、愛護和關心,就能為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

  學生的成長不只是需要陽光、雨露、麵包和開水,學生需要我們老師對他們的關心,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化為對教師的愛,進而把這種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道",因此彼此熱愛是我們教學上的巨大推動力。教師熱愛學生有助於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有利於創造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等等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條件。

  中華民族是重視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立德"為我國古代所謂"三不朽"之一,《左傳》載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實現道德理想,其次是事業追求、建功立業,再次是有知識有思想、著書立說。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現。把"立德"擺在第一位,是因為萬事從做人開始。"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子》中的這段話說明我們的先賢已充分認識到培養人才是長遠之計。"立德樹人"也幾乎是我國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

  我們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全過程,提現到學校管理以及校園文化建設各環節,進一步凝聚起師生員工思想共識,使之成為共同價值追求。身教重於言教,我們老師更應深入瞭解黨情,國情,社情,民情,強化教育強國,教育為民的責任擔當。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稱呼;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是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我們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等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為人師表。教師都是必須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人。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教育是一種潤物無聲的漸染,不是疾風暴雨的盪滌;是一種春風化雨的感化,不是厲風嚴霜的摧殘;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發展,不是千人一面的雕琢;是一種人格、情感、意志、知識、能力等綜合因素的最佳化和發展,不是一架架考試機器的製造……教師的人格魅力、寬容博愛以及淵博的知識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

  回首我五年的教學生涯,工作算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離優秀教師還相差甚遠,我要做的還很多很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是師德的基石;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師德的核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是師德的靈魂;不斷進取,勇立潮頭是師德的生命。在以後的工作生涯中,我將以此為準繩,以名師為榜樣,去做更好的自己。值得慶幸的是我工作在一個非常奮進的集體中,我常被感動著,因為在我的身邊有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嚴謹踏實的老師,他們是師德的榜樣;有默默耕耘、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老師,他們是師德的標兵;有甘為人梯、願化紅燭、樂為綠葉的老師,他們是師德的典範。我想在這樣的環境中我一定能做得更好。

  我不是詩人,不會用漂亮的詩句謳歌教育事業;我不是學者,不會用深邃的思想思考育人的價值;我是一名聲樂教師,我會用動聽的歌聲贊詠教育。同時,我把這次徵文作為禮物獻給我們的富裕而和諧的祖國,獻給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獻給所有美麗的教育之花;讓我們把這次徵文化作誓言,吹響我們所有教師心中奮進的號角,讓她成為我們取勝的基石、前進的動力,再創輝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