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通用5篇)
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通用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有時會突發一些不在預期的事故,為了避免事情更糟,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應急預案。那麼問題來了,應急預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1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落實《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發性重大職業危害事故發生,並能在職業危害事故發生時有效控制和處理事故,本著“反應迅速、處置得當”的原則,制定本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
二、職業危害的目標
分佈根據公司生產特點,依據各崗位存在的職業危害特點,確定以下地點為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目標。 xx車間xx工序 xx車間xxxx儲槽 環保車間(工段)廢水處理工序職業病危害事故級別: 一般職業危害、重大職業危害
三、職業危害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組成人員及其分工
1、指揮機構 公司成立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人員由董事長、總經理及生產、技術、財務等部門領導組成。指揮領導小組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綜合部),日常工作由生產部經理兼任。事故發生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董事長任總指揮,總經理任副總指揮,負責全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應急救援指揮部設在生產部 備註:若董事長不在時,由總經理任總指揮。若都不在時,由生產部經理任總指揮。2、職責指揮領導小組:jj 負責本單位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kk 組織應急救援專業隊伍,並組織實施和演練。ll 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指揮部:jj 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訊號。kk 組織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ll 向上級彙報、向友臨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④ 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指揮部人員分工: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公司的應急救援工作。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指揮部成員:事務部經理: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工作;負責事故現場通訊聯絡。生產部經理:負責處置事故發生時生產系統開、停排程;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及區域內的消洗、監測工作。經營部經理:負責搶救受傷人員、中毒人員的生活必需品供應。後勤主管: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安環科科長: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資訊。維修工段長: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救的現場任務
四、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及分工
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都負有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各救援專業隊伍,是職業危害應急救援的骨幹力量,其主要任務是擔負本公司各類職業危害事故的救援及處置。 1、通訊聯絡隊:由事務部、生產部、裝置車間組成。每部門出1人。 通訊聯絡隊負責人:事務部經理。 職責:擔負各隊之間的聯絡和對外聯絡通訊任務,確保資訊暢通。 2、治安隊:由事務部負責組成。 治安隊負責人:安全員。 職責: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群眾疏散。 3、救援應急分隊:由生產部、事務部共同組成,共12人。 應急分隊分隊長:職業衛生管理員。 職責:查明物質性質,提出應對現場職業危害事故的補救措施;協助搶救傷員,指導群眾疏散。 4、搶險、搶修隊:由裝置吃驚組成,共8人。包括電氣焊、電工、管工等。 隊長:裝置車間帶班長 職責:擔負具體搶險、搶修組織工作。 6、醫療救護隊:由開發部、生產部共同組成,共8人。 隊長:開發部經理 職責:擔負搶救傷員、中毒人員工作。 7、物資供應隊:由經營部負責組成,共3人。 隊長:經營部經理 職責:擔負傷員生活必需品和搶救物資的供應工作。 8、運輸隊:由事務部司機負責。 職責:擔負物資運送任務。
五、職業危害事故的處置
公司生產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硝酸、硫酸的大量洩漏而引發職業危害事故;員工誤食或過度吸入有毒有害氣體等會引發急性中毒等等。另外,強雷暴雨、火災等自然災害產生的次生災害有可能造成職業危害事故發生。(一) 一般職業危害事故的應急處置 公司一般職業危害事故,可因車間或崗位衛生設施破壞、物料少量洩漏、防護品不合格或損壞、員工誤操作、員工崗位飲食誤食化學試劑等而引發,這方面的危害,可以由日常巡查或員工自檢等而發現,並得到迅速處置。(二)重大職業危害事故的應急處置 我公司重大職業危害可因非正常原因而導致,如自然災害導致硝酸儲槽毀損、傾覆從而造成酸霧的大量洩漏、火災事故造成可燃物燃燒而造成大面積有毒物質(次生危害)外洩而引發。 當發生以上事件時,應迅速啟動預案,控制危險源,避免產生更大職業危害事故發生。 1、酸槽大量洩漏的處置(1) 最先發現人員應立即透過電話向總值班人員彙報。報告時,應向總值班人員說清具體的洩漏罐體、位置(2) 總值班接到報告後,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及組織現場人員,做好人員疏散工作,在現場設定禁區,防止人員誤入危險區(3) 總值班人員迅速通知消防隊、搶險/搶修隊、醫療救護隊,對事故進行搶救處理。 j 搶險、搶修隊接到指令後,應穿戴好防化服,按照指令將故障槽化學品倒換至事故儲池,避免事故性排放。 k 運輸隊到達現場後,按照指令及時將中和劑運送到指定地點待命,一旦無法實現完全倒換時進行中和處理,以杜絕事故性外洩排放。 l 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後,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現場受傷人員的處置,並立即將人員送往就近醫院。 (4)處置結束後,消防隊應做好現場清理工作,確保腐蝕物品不汙染周邊環境,不影響建築物安全。 2、火災事故的處置 當發生火災時,應採取以下措施:j 最先發現人員,用適當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並呼叫。k 最先發現人員迅速通知就近第二人迅速報警(火警電話119。報警時,應說明火災的具體地點、火災型別、行走路線等);報告總值班人員。l總值班人員接到報警後,迅速下達應急救援的指令,同時發出報警,通知指揮部成員到場及各專業救援隊伍迅速趕到現場。 消防隊員到達現場後,應佩帶好相關器具(防毒、防火、滅火器),首先查明是否有中毒或被圍困人員,以最快速度將中毒/受困人員脫離現場。 指揮部成員到達現場後,根據事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命令各應急分隊開展救援。 ?治安隊到達現場後,應做好專業消防隊入廠的一切迎接準備,並擔負治安和交通指揮、組織糾察任務? 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後,與消防隊配合,應立即救護傷員或中毒人員,對傷員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重傷員送醫院搶救搶修隊到達現場後,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搶險指令,進行管道分割、堵漏及物資搶救工作,減少或削弱火災波及範圍 後勤供應及運輸隊到達現場後,根據指揮部下達的任務,進行物資搶救及生活物資的供應工作,確保搶險、搶救物資的及時供應。 當火災得到徹底消除,消防應急分隊應在總指揮的統領下進行現場清理,保護火災現場,防止死灰復燃。 火災後,根據“四不放過”原則,進行事故原因分析及救援程式執行總結等工作,以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高應急救援預案的執行質量
六、訊號規定
公司救援訊號規定:電話聯絡方式 總值班電話:xxxxxxxxxxx 消防火警電話:119 醫務急救電話:120 市衛生監督所電話:xxxxxxxxxxxx
七、有關規定和要求
為了在事故發生後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故,儘可能減小事故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落實責任制和各項制度是必要的。 1、落實救援組織,救援指揮部成員和救援人員。按照專業分工、專業對口,便於領導、便於集結和開展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年中,應根據人員變化不斷進行組織調整和補充充實,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 2、定期組織救援培訓和學習,各隊按照專業分工,每年訓練不少於2次,以提高指揮和救援能力。 3、對全公司員工進行經常性的救援、自救等應急處理教育。 4、對各關鍵崗位進行強化培訓和考核,確保相關崗位人員熟練掌握應急處理措施並貫徹執行。 5、建立各項制度 j 值班制度。公司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每天必須有1名總值班人員在崗,以確保發生事故時得到迅速響應。 k 檢查制度。每月結合安全生產工作檢查,定期檢查應急救援落實情況及器具保管情況,確保一旦危險發生時各方面能夠有效發揮作用。例會制度。每季度召開1次領導小組成員和應急救援負責人會議,研究應急救援情況。
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2
在從事職業活動中,一旦發生職業危害事故,為了及時有效地控制事故的發展和擴大,使人員傷害降低到最大限度,遭遇危害人員得以及時救治。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應急預案與現場急救注意事項。
一、 組織領導
1、 成立本企業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一旦發生職業危害事故,負責事故的搶險、救援等組織領導工作。
2、 下屬有職業危害因素的二級單位,成立相適應的領導小組,組長由一把手或主管生產的領導擔任,組員由安技員、工段長、班組長、班組安全員組成,負責本單位一旦發生職業危害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
3、 以就近 、儘快、時間就是生命為原則、協定應急救援醫療點,醫療點應做好應急救援所需的工具、藥品、器械,並安排救護司機、醫務人員24小時值班、堅守崗位、保證在接到救援電話後,第一時間內趕到出事現場。
二、 應急救援程式
1、 一旦發生職業危害事故後,現場人員或受到危害人員應設法儘快以口頭或電話向本單位應急救援小組人員報告,同時向協定醫療單位電話(號碼人人皆知)呼叫救護車和應急救援醫務人員。
2、 二級單位領導接到口頭報告或電話後,立即對現場救援人員進行明確的佈置和分工,及時將受到危害人員離開現場,轉移到通風處,保持安靜,制止危害因素繼續發生和擴大;如電擊傷、迅速使傷員脫離電源、可用木棒、竹竿等物品挑開電源或立即關閉電源;又如毒物危害時,患者衣服、皮膚被汙染時,須將衣服脫下,用溫水或肥皂水洗淨皮膚。同時儘快報告上級主管單位應急領導小組和有關業務技術部門。
3、 急救人員立即展開現場急救。
(1) 現場急救的重要性,發生意外事件、如中毒、溺水、電擊傷、心臟疾患、呼吸道梗阻等原因所致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搶救及時、方法準確可使不少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獲得再次新生,相反則失去寶貴的生命。為此全員熟悉掌握現場急救復甦術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無論對他人對自己都有著百益無一害起死回生的作用。
(2) 現場急救的診斷,一旦患者出現突然意識喪失、抽畜、皮膚蒼白或紫紺、瞳孔放大、呼吸停止、頸或股動脈搏動消失等典型的臨床表現,應即進行現場急救。心肺復甦的主要目的是在於氧和血灌注腦與心肌、包括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單行心臟按壓或人工呼吸只能爭取心臟恢復跳動、呼吸恢復自動節律;還必須心臟按壓配合人工呼吸,缺一不可。
(3) 急救的操作方法與注意事項:
人工呼吸復甦術的方法,口對口呼吸,是最簡單方便而有效的急救方法。將病人平臥,置於硬板床或平地上,消除病員口、咽與呼吸通道的分泌物;術者一手將病人頭部托住使之後仰,口張開將下頜托起,另一手捏住病人鼻孔,以防氣體由鼻孔溢位;接著術者深吸一口氣對準病人的口用力吹氣。吹氣時以胸部可見較好的擴呼或呼到明顯肺泡呼吸音為有效標誌。吹氣頻率以每分鐘16~20次為宜。
口對口人工呼吸應注意下列事項:①術前應注意消除口腔內異物,以保持呼吸道暢通;②口對口呼吸時,吹氣壓力太小則肺泡通氣不足,而用力太大則可能將氣體,吹入胃中而引起胃擴張。③如果現場只有一個人,應於每做4—6次心臟按壓術後行口對口呼吸一次。
心臟復甦術的方法:①心前區拳擊術。臨床實踐證明在心跳停跳後1分30秒內,心臟的應激是增高的。用中等拳擊力拳擊心前區,連續拳擊3-5次,有時可使心臟復跳。無效著應立即行胸外心臟按壓術。②心臟按壓術是心功能未恢復前人工維持迴圈的基本方法。病人仰臥於硬板床或平地上,術者以左手掌之根部置於病人胸骨下1/3處,右手掌交叉重疊於左手背上,以肘及臂力有節律地向脊柱方向垂直下壓,深度為3-5釐米,壓後迅速抬手,使胸骨復位,形成胸腔負壓,以利於增加回心血量及心室舒張。按壓頻率為80次/分,兒童可增至80-100次/分。③按壓有效指標,在按壓過程中,應觀察按壓後是否達到有效的按壓指標,否則應及時尋找其原因並加以糾正。
三、 現場急救後
工業衛生醫師或主管衛生人員立即會同上級有關業務技術部門、展開危害因素的現場調查,查明事故原因,明確危害因素性質、種類、來源及職業人群的接觸時間、劑量、危害程度等情況,進行調查和綜合分析、為受到職業危害人員的治療、診斷和愈後判定,杜絕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提供依據和對策。
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3
為了預防我鎮群體性職業中毒和其它化學品引起的中毒事件的發生降低我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率,在職業衛生事件發生能及時有效地控制職業病危害事故,減輕職業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損害,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一、預案適用範圍
裡水鎮轄區範圍內所有在生產加工過程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廠礦企業。
二、職業病防治基本原則
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三、用人單位的職責要求
1.工作場所基本要求:
(1)建立職業病危害專案的申報制度。
用人單位設有依法公佈的職業病目錄所列職業病的危害專案的,應當及時、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接受監督。新建、改建、擴建專案和技術改造專案以及區域性開發建設專案的汙染治理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2)生產佈局要合理,有害作業和無害作業必須分開。在勞動場所使用的生產裝置、用具等設施,必須適合勞動者生理特點,如適合的操作高度、體位等。
(3)設定相應的職業病防護設施、裝置、器材,如通風、排毒、除塵、隔音等設施,並定期檢查裝置,確保其處於可執行狀態。產生粉塵、毒物的生產過程和裝置,應儘可能採用機械化、自動化和密閉化的生產工藝,避免直接操作。工作場所還應設定更衣間、洗浴間等衛生設施,配備衛生用品和個人防護用品。
(4)危害告知。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在醒目位置設定公告欄,公佈有關職業病防治的相關法規、操作規程、應急措施和工作場所的職業危害因素監測結果。對產生嚴重職業危害的作業崗位應在醒目位置設定警示標示和說明。
(5)發現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時,用人單位應當立即採取相應治理措施,仍然達不到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必須停止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經治理後,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業。
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4
1.1編制目的
為了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防治職業病,切實保護員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避免或減輕職業危害事件造成的損害,保障勞動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社會安全和穩定。
1.2編制依據
依據埃塞相關法律法規、並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制定本預案。
1.3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專案部所屬各單位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勞動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職業危害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2、危險性分析
施工現場作業,施工人員可能會受到如下職業傷害:
①塵肺:料場開挖、碎石骨料生產,混凝土拌制,水泥裝卸等產生的粉塵可能引發矽肺病;電焊作業可能引發電焊工塵肺等;
②噪聲:碎石骨料生產、施工機械裝置運轉等產生的噪聲可能引發噪聲聾病;
③高溫:夏季施工可能引發中暑;
3、應急處置工作原則
專案部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貫徹“以人為本、統一領導、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技、實事求是”的原則,快速、有效地對職業危害進行防治,防止事故擴大。
4、應急預案控制程式
4.1定點醫院檢查和救治
專案部聯絡距離工地較近的城市醫院進行救治。
4.2檢測
根據職業危害事件危害因素的類別制定監測計劃,建立職業病危害事件的監測與預警系統,科學分析、綜合評價監測資料。對早期發現的潛在隱患以及可能發生的職業危害事件,依照本預案規定的報告程式和時限及時報告。
4.3報告和存檔
1、任何部門和個人有權力嚮應急領導小組報告職業危害事件及其隱患,有權嚮應急領導小組及上級單位舉報,不得對職業危害事件,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2、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3、各單位發現職業危害事件,應在1小時內向專案部工程辦、綜合辦報告。工程辦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向專案部領導報告,並應立即組織進行現場調查確認,隨時報告勢態進展情況。
4、為勞動者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並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儲存。
5、發生或者可能發生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時,各單位應當立即採取應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各單位應當及時組織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
4.4報告內容
1、初次報告:必須報告職業危害事件名稱、發生地點、發生時間、波及人群或潛在的威脅和影響、報告聯絡單位人員及通訊聯絡方式;儘可能報告事件的性質、範圍、嚴重程度、可能原因、已採取的措施,病例發生和死亡的分佈及可能發展趨勢。
2、程序報告:報告事件的發展與變化、處置程序、事件的診斷和原因或可能因素;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同時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
3、結案報告:職業危害事件結束後,對事件的發生和處置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其原因和影響因素,並提出今後對類似事件的防範和處置建議。
4、應急處置
職業危害事件發生後,應急處理辦公室及時組織開展現場調查。應急處置工作採取邊調查、邊處置、邊搶救、邊核實的方式,科學有序地進行,及時有效控制事態發展。
5、保障措施
職業危害事件應急處理應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加強職業危害事件應急處置的組織建設,組織開展職業危害事件的監測和預警工作,加大對職業危害事件應急處理隊伍建設和技術研究,建立健全職業危害事件預防控制體系,保證職業危害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5
1、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落實《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發性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並能在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後有效控制和處理,根據上級職業衛生主管部門的要求和本公司實際,本著“反應迅速、處理得當”的原則,制定本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
2、職業病危害的目標分佈
根據本公司各車間崗位存在的噪聲及使用化學危險物品的種類、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特點,確定以下 單位為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目標。
原料車間、動力車間、包裝車間。
職業病危害事故級別:
一般職業病危害事故 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
3、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職責分工
公司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生產部。發生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時,若總指揮不在公司,由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① 職責
指揮領導小組:
a、組織制定公司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b、組建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並組織演練;
c、檢查督促做好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預防措施和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物資、器械、防護用品等各項準備工作。
指揮部:
a、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職業病應急救援命令、訊號;
b、組織指揮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c、及時向上級部門彙報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理情況,並向友鄰單位通報危害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d、組織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及善後處理,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
②指揮部人員分工
總指揮:負責組織指揮全公司的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副總指揮:協調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指揮部成員:
生產部長:協助總指揮、副總指揮做好職業病危害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置工作。
企管部長: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保安室主任:負責指揮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工作;
廠辦主任: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絡,必要時代表指揮部發布有關資訊;
車隊隊長:負責車輛調配及搶救物資的運輸、供應工作;
物流部長:負責搶險物資及防護用品的日常儲備和應急供應;
4、應急救援隊伍的組成和分工
公司各職能部門、車間和全體員工,都有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應急救援隊伍是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幹力量,其任務是當公司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時,對被救援物件實施全方位的救援。
①治安隊:由保安室人員組成。
負責人:保安室主任。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員工疏散。
②消防隊:由各車間義務消防員組成。
負責人:保安室主任。擔負滅火、疏散可燃物料。
③搶險搶修隊:由公司各車間保養班組成。
負責人:各車間主任。擔負搶險搶修、現場清理工作。
④醫療救護隊:由各車間班組長組成。
負責人:總經辦經理。擔負現場搶救受傷的人員。
⑤物資供應、運輸隊:由公司車輛駕駛員及物資裝卸隊組成。
負責人:車隊隊長和物流部經理。保證救援物資和其他急運物資的運輸供應。
5、發生職業病時的處置
公司有可能發生的意外職業病危害事故有:
①一般職業病危害事故:可因車間及崗位防護設施損壞、物料洩露、防護品不合格或損壞、人員位及時巡查及早發現,未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而引發小範圍的職業病危害事故。
②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雖能及時發現,但職業病危害事故較難控制。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後,有可能發展為更大範圍或更嚴重的破壞及人員傷害事故。應立即採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
a、 最早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部門及人員,應立即向生產部報警,並採取一切措施切斷職業病危害事故源。
b、 生產部接到報警後,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快速查明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地點、範圍,下達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醫療救護隊伍和各專業隊伍迅速趕往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
c、指揮部成員根據職業病危害事故性質和規模,通知專業對口科室迅速向上級公安、勞動、保險、環保、衛生等部門報告職業病危害事故情況。
d、 指揮部成員到達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後,根據職業病危害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並命令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如職業病危害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
e、 當職業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兩個工作小組:
Ⅰ、在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的指揮下,組成由保衛、生產技術、人力資源和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部門參加的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小組,調查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範措施。
Ⅱ、組成由維修班和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部門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並立即組織搶修,儘早恢復生產。
6、公司救援訊號主要是用電話報警聯絡。
公司報警電話: 23456
消防火警電話 119
醫療急救中心 120
衛生局 66666666
7、有關規定和要求
為了能在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後,做到反應迅速、處置得當,公司內所有有關部門及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應急救援預案。有關的部門和車間,要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應急救援知識教育,每年組織一至二次專業分工的演練。保證救援物資及器材的完備和充足供應。
應急救援指揮部,在落實好日常值班制度、檢查制度、例會制度的同時,要針對發現和存在的問題,積極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對本預案加以不斷提高、改進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