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處理應急預案(通用7篇)
醫療廢物處理應急預案(通用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有時會發生突發事件,為了避免造成重大損失和危害,常常要提前編制一份優秀的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該怎麼編制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醫療廢物處理應急預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醫療廢物處理應急預案 篇1
一、前言
根據國家法律法規以及我院的相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二、目的
確保一旦發生醫療廢物意外事故時,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迅速將意外事故控制在最小範圍內,防止意外事故對人體傷害或環境汙染擴大,盡最大努力減輕其危害程度。
三、預案啟動條件
凡在我院範圍內發生醫療廢物意外事故,即啟動本預案。
四、醫療廢物意外事故是指
醫療廢物未按《醫院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要求處理而發生的流失、洩漏、擴散和人體傷害。
五、對策與措施
(一)、組織領導,部門配合
當發生醫療廢物意外事故時,事故發生科室應及時報告科室領導及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辦公室,辦公室及時報告院領導,由院領導統一部署應急處理工作,協調臨床科室、醫教科、控感辦、後勤總務科、保衛科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與分工,做好各項應急處理工作。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辦公室負責具體實施以及應急措施的落實情況和處置效果評價,各部門應服從命令,積極配合。
(二)、報告
事故發生科室應於第一時間報告醫院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辦公室及控感辦,並及時報告院領導,由院方按照衛生部《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第七條和第八條要求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報告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意外事故情況和調查處理結果。
(三)、收治暴露人員
當有人暴露於洩漏或擴散的醫療廢物時,及時採取隔離措施,將病人收治於相關業務科室,接受科室應積極治療、控制病情。
(四)、各部門職責
當發生意外事故時,事故發生科室應於第一事件按程式進行報告,並爭取時間積極採取相應的消毒隔離措施處理事故現場,控制事故擴大化。總務後勤務負責提供人力物力和醫療廢物技術支援,處理事故現場,配合事故發生科室追回流失的醫療廢物;控感辦負責提供現場消毒隔離及個人防護技術支援;感染科、皮膚科等臨床科室應做好急救準備;其他部門和科室應服從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辦公室的指揮排程。
(五)、消毒隔離防護要求
發生醫療廢物洩漏、擴散時,根據醫療廢物性質及時對被汙染的環境進行空氣、物品和人員隔離,對隔離區域進行空氣、物品及物品表面消毒;發生人體汙染時應及時進行清洗和消毒後在考慮收住相關業務科室;在應急處理現場時,各類人員應採取呼吸道、血液和皮膚粘膜的保護措施。
(六)、宣傳教育
發生意外事故時,在有效範圍內進行正面的應對防治知識宣傳教育,穩定公眾情緒,保障正常的醫療秩序。
六、痕跡管理
各參與意外事故處置的部門科室,應對其所履行職責和工作進行認真記。
醫療廢物處理應急預案 篇2
一、總則
為了切實做好我院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防止醫療廢物的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發生,保障醫務人員及病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二、組織機構與職責分工
1、成立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應急領導小組(名單見附件一)
職責:
①嚴格遵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執行,對全院的醫療廢物進行規範化管理。
②收集、彙總、分析有關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的資訊,提出緊急處理措施,進行現場處理,並及時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彙報。
③配合上級部門對醫療廢物進行檢測及調查。
2、成立應急處置工作隊(名單見附件二)
職責:
①負責全院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時的出場處置。
②及時向醫院醫療廢物、廢水管理領導小組彙報現場處置情況。
三、技術保障和後勤保障
1、技術保障:醫院所有人員(包括院領導、中層幹部、醫務人員、行政後勤人員、臨時工)認真學習《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保證醫療廢物管理落實到位。
2、後勤保障:醫院保障提供醫療廢物管理所需的工作經費,配齊所需的消毒藥品及器械裝置,保證年需物資的供應。
四、現場處置
醫院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領導小組接到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通知後立即提出緊急處理措施,並安排應急隊進入現場進行處置。
五、緊急處理措施
1、確定流失、洩漏和擴散的醫療廢物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範圍及嚴重程度,並在規定時間內向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2、對被醫療廢物汙染的區域進行處理時,儘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3、採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洩漏物受汙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無害化處理,必要時封鎖汙染區域,以防擴大汙染。
六、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處理工作的評估
領導小組對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處理過程及結果進行評估,總結經驗與教訓,提出意見和建議,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醫療廢物處理應急預案 篇3
為了加強對我科醫療廢物的管理,防止醫療廢棄物意外洩露後造成的環境汙染、人員傷亡以及疾病的發生和傳播,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醫療廢物管理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醫院有關負責人
成員:後勤服務中心、醫院感染管理科、護理部、醫政辦等部門領導(科主任、護士長),藥學部主任、放射科主任、檢驗科主任、病理科主任、醫療廢物收集管理員。
領導小組負責對事故處理的組織、指揮和協調工作;確定流失、洩露、擴散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範圍及嚴重程度;儘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二、成立應急工作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4個分組對發生醫療廢物洩露、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
1、搶救組:由門診及住院部醫務人員組成,負責將現場受傷人員進行搶救及轉運。
2、現場處理組:由相關負責人對洩露現場進行消毒處理工作。
3、專家評估組:由醫院專家組成,負責對洩露現場和傷亡人員病情進行評估。
4、後勤保障組:由財務科及後勤人員組成,負責應急處理所需的個人防護用品、消毒器械的採購和日常維護工作。
三、應急處理工作要求及措施
當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應按照以下要求及時採取緊急處理措施。
1、確定流失、洩露、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範圍及嚴重程度。
2、組織有關人員儘快按照應急預案,對發生醫療廢物洩露、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臨時放置警示牌,固體物品應立即收集到黃色醫療廢物包裝袋內。
3、當受到明顯汙染時,先用吸溼材料去除可見汙物,然後用1000-2000m幾L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應當儘可能減少對患者、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4、採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洩漏及受汙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理,必要時封鎖汙染區域,以防擴大汙染。
5、對感染性廢物汙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汙染最輕區域向汙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汙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
6、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後進行工作。處理工作結束後,應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並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發生。
四、措施安全、消毒規範、防護嚴密
1、採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洩漏物及受汙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其他無化處置,汙染或可疑汙染處永1000200m幾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停留30分鐘後再做處理。必要時封鎖汙染區域,以防擴大汙染。
2、對感染性廢物汙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汙染最輕區域向汙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汙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用200嗎g幾L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
3、工作人員應當做好個人防護工作,戴口罩、帽子和手套,進行工作時應避免用汙染的手套接觸其他物品,以避免汙染環境。
五、應急報告機制
1、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洩露、擴散和意外事故後,應在48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和環保局報告。
2、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時,在24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和環保局報告。
3、調查處理工作結束後,及時將處理結果報告給衛生局和環保局。
六、其他應急處理措施
當發生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不能按時收運醫療廢物超過國家規定時限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立即與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聯絡,查明情況,並書面上報環保、衛生部門。
2、對暫存場所超期存放的醫療廢物要使用國家規定的容器存放,確保安全。
3、立即上報醫院相關部門,組織人員對超期存放的醫療廢物定期進行消毒,並建立消毒記錄。
4、杜絕醫療廢物露天存放,做好“三防”工作。
5、由醫院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防止醫療廢物流失,並做好值班記錄。
6、執行日報告制度。
7、發生職業暴露事件後,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置。
七、調查起因、防患於未。
醫療廢物處理應急預案 篇4
為了進一步加強衛生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xx省城市二次供水管理辦法》,著力提高本單位處理應急事故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本單位飲用水衛生安全,為本單位提供強有力的後勤保障,建立和構築平安和諧社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堅持預防為主,堅持日常巡查和定期大檢查相結合,從小處著眼,處理事故做到迅速、科學。
二、組織機構
成立以本單位一把手為領導的二次供水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1、負責排程、協調應急處理事故
2、做好應急救援和善後處理的各項工作
3、負責上報有關事故調查情況
三、具體措施(及預防措施)
發現停水後,負責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弄清事情發生的原因以及修復時間的長短,及時用通告和廣播通知各用水戶,採取臨時送水等措施。若斷水時間超過2天以上,要爭取消防部門援助,用消防車拉水供應用水。
發現水體投毒,導致三人以上出現嘔吐、頭暈、腹瀉、暈倒或死亡,應立即採用應急預案:首先停止事發單位供水,通報上級有關部門到場,並配合保護好現場,通過了解中毒者開展各項調查,分析原因,移交相關部門處理。在處理事故的同時,做好應急用水保障工作,若斷水兩天以上,要爭取消防部門援助,用消防車拉水供應。並對事發單位水池、水塔、水箱、管網進行反覆沖洗,等取水送檢合格後,方能供水。
傳染病高發季度或傳染病暴發,應督導二次供水單位加大對水池、水塔、水箱餘氯投放量,確保飲衛生安全。
如遇洪水、山洪暴發,汙染了水池、水塔、水箱及管網等,必須立即停水,清理汙泥,汙沙,反覆沖洗水池、水塔、水箱及管網。同時,購買大量純淨水、礦泉水供應使用者,等管網恢復後,取水樣送檢合格,方能供水。
四、應急處理程式
1、接到報告後要立即停止執行二次供水設施,核實情況後,經應急小組領導同意,第一時間上報上級部門。
2、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救護、治療病人。
3、負責保護好現場,穩定使用者情緒。
4、若需公安部門配合,立即撥打電話
5、瞭解事故經過,做好調查
6、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善後處理。
7、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取證、取樣工作。
8、做好清洗、消毒和恢復供水工作。
醫療廢物處理應急預案 篇5
為有效地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管理:成立醫院醫療廢物管理組織
領導:主管業務副院長、主管後勤副院長
成員:醫院感染管理科、護理部、總務科、醫務科,藥劑科、放射科、檢驗科、病理科等部門主任及醫療廢物收集管理員。
二、報告
(一)全院全體工作人員均有義務監督醫療廢物的管理,當發現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時應立即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或分管院長,下班時間報行政總值班。醫院應在48小時內上報市衛生局及市環保局等有關上級主管部門。
(二)醫療衛生機構發生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患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的重大事故時,應當在24小時內向市衛生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並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規定,採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並逐級上報。
(三)發生醫療廢物導致傳染及傳播或者有證據證明傳染病傳播的事故有可能發生時,應當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及有關規定報告,並採取相應措施。
三、當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應按照以下要求及時採取緊急處理措施。
(一) 確定流失、洩漏、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範圍及嚴重程度;
(二) 組織有關人員對發生醫療廢物洩漏、擴散的現場處理;
(三)對被醫療廢物汙染的區域進行處理時,應當儘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四)採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洩漏及受汙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理,必要時封鎖汙染區域,以防擴大汙染。
(五)對感染性廢物汙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汙染最輕區域向汙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汙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
(六)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後進行工作。處理工作結束後,應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並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發生。
(七)一旦發生有人員感染,立即採取措施積極搶救。
四、責任追究:
對引起事件的責任人應追究其法律責任。
醫療廢物處理應急預案 篇6
為規範醫療廢物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檔案精神,提出如下要求。
一、行政後勤部門要有專人負責全院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存放、運輸和對外相關部門聯絡等工作。
1、醫院對醫療廢物管理工作進行每月定期不定期監督檢查一次。
2、醫療廢物暫時貯存時間不得超過二天。
二、醫療廢物管理措施:
各科室嚴格按照《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的要求分類處置產生的醫療廢物。銳器盒滿3/4時必須及時更換。
產生醫療廢物的科室負責廢物袋的扎口和貼標籤。醫療廢物要與生活垃圾分開收集、暫存、密閉運輸。
產生醫療廢物的科室必須建立醫療廢物出入應當每天有登記,送出去有接收記錄,專人負責。
醫療廢物清運員清運時實行交接制度,雙方簽字。應用聯單轉運。簽字記錄儲存至少3年。
運送醫療廢物的人員要有防護措施,每年體檢一次,將分類分裝的醫療廢物按指定路線運送到醫院制定的暫存場所,統一處理。
醫療廢物暫存處應防潮、防溼、防四害、防滲漏。對用後的醫療廢物運送工具應及時清潔和消毒。各類人員在產生、收集、貯存、運輸、處置醫療廢物的過程中,必須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一旦發生刺傷、擦傷等意外事故時按暴露後處理流程進行處理。
醫療廢物禁止任何科室、個人轉讓和買賣。
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等意外事故時按《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件的應急預案》處理。
三、醫療廢物的分類及處理方法:
1、感染性廢物: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包括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洩物汙染的物品(棉球、棉籤、引流棉條、紗布及其它各種繳料、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等)、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血液、血清等。
處理方法:以上廢物產生後放入有明顯標識的醫用垃圾袋後,出專人定時、定路線用防滲漏、防遺撒的專用垃圾桶收集到醫院醫療垃圾中轉站,後由專人清運焚燒處理。
各種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儲存液等高危廢物,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其它消毒方法消毒,然後按感染性廢物處理。
隔離的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使用雙層包裝物並及時密封后按感染性廢物處理。
2、損傷性廢物: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學銳器,包括醫用針頭、縫合針、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瓿及一次性使用空針、輸液器、輸血器的針頭部分等。
處理方法:產生後立即放入防刺、防滲漏的硬質容器中,後放入有明顯標識的醫用垃圾袋中,由專人定時收集於醫院醫療垃圾中轉站。
3、藥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汙染的藥品包括抗生素、非處方類藥品、細胞毒性藥物、遺傳毒性藥物、疫苗、血液製品等。
處理方法:由藥劑科設專人管理,存入不合格藥品區,及時上報藥品管理部門,並按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意見處理,處理過程應有詳細記錄。
4、化學性廢物: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包括醫學音像、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等。
處理方法:用專用貯存桶貯存到一定量後交由市環保局指定的專門機構處理。
5、使用後的輸液瓶不屬於醫療廢物。使用後的各利玻璃(一次性塑膠)輸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洩物汙染的,不屬於醫療廢物。
醫療廢物處理應急預案 篇7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發生的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及其他突發事件導致不良事件的發生,指導和規範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後的應急處理工作,提高應對能力,建立統一指揮、職責明確、運轉有序、反應迅速、處置有力、依法規範、依靠科學的應急處置體系,最大限度地減少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對公眾健康和國家財產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正常秩序,特制訂本預案。
1、工作原則
預防為主,規範管理;科學應對,分級負責。
2、成立醫療廢物處置領導小組,負責本單位發生醫療廢物處置突發事件的緊急處理。
3、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法定代表人為第一責任人,切實履行職責,確保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
4、根據醫療廢物
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機構內處置過程中所需要的專業技術、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和緊急處理知識等,制定工作人員的培訓計劃並組織實施;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
5、發現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應當立即向縣衛生局、環保局報告,並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通報。
6、應急處置
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規定採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求援;同時向縣衛生局、環保局報告,並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通報。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及時採取緊急處理措施:
(1)、確定流失、洩漏、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範圍及嚴重程度;
(2)、組織有關人員儘快對發生醫療廢物洩漏、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
(3)、對被醫療廢物汙染的區域進行處理時,應當儘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4)、採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洩漏物及受汙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置,必要時封鎖汙染區域,以防擴大汙染;
(5)、對感染性廢物汙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汙染最輕區域向汙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汙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
(6)、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後進行工作。處理工作結束後,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並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的發生。
(7)、水源汙染如發生水源汙染,立即向環保局報告,組織有關人員儘快對發生醫療廢物洩漏、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
(8)、加強檢查,確保措施落實要依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規定,定期、不定期組織人員對本單位醫療廢物管理各項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9)、要對所轄區域的村衛生室醫療廢物管理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並同時上報。接受縣衛生監督所對本轄區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置、消毒、疫情報告及預防控制等工作的衛生監督和執法稽查。
(10)、做好物質儲備,保障經費要合理安排應急工作經費,做好各類應急物資儲備,包括防護用品、消殺藥械等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