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地防疫情應急預案

施工工地防疫情應急預案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有時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為了減小事故造成的危害,常常要提前編制一份優秀的應急預案。那麼你有了解過應急預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施工工地防疫情應急預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根據區衛生防疫主管部門要求,結合實際情況,為加強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防範,及時做好疫情發生的救援處置工作,能迅速調動一切可用資源,搶救傷員和財產,防止事態擴大,控制災害損失,確保職工生命安全,實現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和高效。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關於本專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及應急預案。

  一、工程概況:

  1、建設概況

  (1)工程名稱:

  (2)工程地點:

  (3)建設單位、設計、監理及施工單位名稱

  建設單位:

  設計單位:

  監理單位:

  施工單位:

  監督單位:

  2、專案概況

  本工程為廁所改造等工程,包含食堂及連廊屋面防水改造、廁所改造、食堂改造、舞蹈房及零星改造等,建設規模、工程特徵、施工現場實際情況、交通運輸情況、自然地理條件、環境保護要求等見招標檔案,並要求投標單位認真踏勘現場。

  二、防護及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專案部應急組織機構由應急領導小組、應急辦公室、現場應急指揮部組成。

  緊急聯絡電話:

  1、防護及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及職責

  組長:略

  副組長:略

  成員:略

  主要工作職責:

  (1)審定專案部的應急預案;

  (2)全面指導專案部的應急救援工作;

  (3)全面落實專案部的預防措施及防護物投入使用;

  (4)落實政府及上級單位有關應急工作的重要指令;

  (5)負責組建應急指揮部或指定人員到現場指揮應急搶險工作,對應急搶險重大問題進行決策;

  (6)審定對外發布和上報的事件資訊;

  (7)負責審定下達和解除預警資訊,負責下達應急響應程式的啟動和終止指令;

  (8)應急響應結束後,安排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事故調查、評估和總結。

  2、防護及應急辦公室成員及職責

  組長:略

  副組長:略

  成員:略

  主要工作職責:

  (1)負責傳達、貫徹落實上級應急管理工作的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一系列檔案指示精神和本單位應急領導小組的會議決議、有關要求等;

  (2)負責24小時應急值守,接收各類突發事件的報告,跟蹤事件的處置狀況,收集相關資訊並做好上報工作;

  (3)負責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組織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稽核、釋出和管理備案等工作;負責制定、報批和組織實施應急演練、培訓計劃;

  (4)負責應急資金計劃的制定和應急專案的審批;

  (5)負責應急物資儲備庫的建設,負責應急物資儲備庫管理制度的編制、落實,制訂應急物資和裝備配備計劃,負責應急物資的定期檢查等;

  (6)負責應急隊伍建設,制定並實施應急隊伍的培訓與演練計劃等;

  (7)組織應急演練、應急培訓、應急物資和搶險救援隊伍等,並對施工情況進行考核評價管理;

  3、現場應急救援隊伍成員及職責

  現場應急救援隊伍是由應急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各應急救援工作組,分工協作有序開展現場處置和救援工作。工作組可根據實際進行增減調整,主要包括現場搶險組(救援、疏散、警戒等)、後勤保障組、善後處理組、事故調查組。

  (1)現場搶險組

  組長:略

  成員:略

  主要職責:實施現場救援方案確定的各項救援措施以控制事態發展,減少事故損失;負責現場感染人群的救護,設定隔離區域;負責協助外部救援和醫療隊伍開展工作。

  (2)善後處理組

  組長:略

  成員:略

  主要職責:負責患者的後續醫療救治;負責核實患病人員情況及其親屬的接待、安撫、住宿及日常生活工作;負責賠償的洽談以及死亡人員的善後工作;負責保險索賠事宜;負責恢復現場辦公、生活等基本功能。

  (3)事故調查組

  組長:略

  成員:略

  主要職責:負責保護事故現場,蒐集事故資料;負責事故調查,確定事故損失、性質、原因、主要責任人,提出預防措施和處理意見等。

  三、應急響應

  1、資訊報告

  (1)發生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後,事發專案負責人應立即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役情應急辦公室報告,並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

  (2)當發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時,應急辦公室需按規定向公司總部應急辦公室報告。各應急救援工作組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按照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共同開展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由屬地政府統一協調指揮的傳染病突發事件,應遵其安排。

  (3)報告內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名稱、發生地點、發生時間、波及人群或潛在的威脅和影響、報告單位、聯絡人及通訊方式。並儘可能提供以下資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性質、範圍、嚴重程度、可能原因、已採取的措施,病例發生和死亡的分佈及可能發展趨勢。

  2、應急處置措施

  (1)較大及以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應急處置措施主要包括:

  ①發現傳染病人、疑似傳染病人時,必須在24小時以內報告,並向當地衛生主管部門、疾病控制中心報告。

  ②對傳染病人、疑似傳染病人在做好自身保護的前提下,應及時將其送往醫療急救中心(醫療部門)進行救治。發現人應儘可能避免與患者直接接觸或近距離接觸,並離開患者生活、工作的房間或辦公室等場所。在現場附近把守,防止人員進出,等待應急組織其他人員的'到來。

  ③對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汙染的場所、物品,做好消毒處理,必要時請疾病控制中心進行專業消毒。對發生確診或可疑病人的疫區、空間、交通工具、病人接觸過的物品、嘔吐物、排洩物,進行有效消毒;對不宜使用化學消殺藥品消毒的物品,採取其它有效的消殺方法;對價值不大的汙染物,採用在指定地點徹底焚燒,深度掩埋(2米以下),防止二次傳播。

  ④與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應隔離進行臨床觀察。對需觀察隔離的員工設定專門的隔離區,負責安排好被隔離人員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給。食堂採買要避開病毒源,保證食品的安全性。

  ⑤對易感人群應採取應急接種,預防性用藥,群體防護措施。需要進行隔離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觸者,應主動配合有關衛生部門採取醫療措施。

  ⑥照顧患者時應佩戴口罩防護服等,口罩用後應統一回收處理,與患者接觸後應用肥皂等徹底清洗雙手;

  ⑦充分考慮發生傳染病疫情及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期間可能帶來的人手緊缺問題,合理調配人力資源,保證正常生活、工作秩序。

  ⑧及時公佈本次發生疾病的傳播方式,傳播規律,有效的預防方法,如何正確對待,使工人們進一步瞭解相關疾病的預防知識。以消除工人的恐懼心理,穩定工人情緒,保證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⑨禁止非本單位人員乘坐本公司車輛,隨時對公司屬車輛進行消毒。根據需要派出專用車輛參加救援工作。

  ⑩做好患者親友的接待、安撫工作。

  (2)一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應急處置措施主要包括:

  ①號召全體人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辦公、生活場所的衛生。

  ②控制人員出入,同時對出入人員進行健康狀況檢查,發現疑似傳染病人員立即隔離觀察。在工地入口設立體溫檢查點,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檢查。尤其是對外來訪問人員檢查體溫,發放口罩,並進行登記。

  ③消毒滅菌。冠狀病毒對熱敏感,56℃30分鐘、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可以有效滅活病原體。對工地、辦公區、宿舍、會議室等進行消毒,定時開啟門窗自然通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工地內禁止長期露天堆放垃圾,垃圾場及時清理垃圾,杜絕汙水橫流。

  ④加強食堂衛生管理,入口處設定洗手點,服務人員使用口罩,公用器具採用消毒櫃消毒,員工存放碗筷的櫃子定期進行消毒清洗。單獨碗筷單獨消毒,洗碗池保持清潔衛生。食材方面,不要吃活禽、野味,保持營養均衡。

  ⑤加強衛生管理,保持廁所清潔衛生。做好消毒和通風。

  ⑥專案部全體人員包含分包隊人員,每天上午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前測量人員體溫。出現發熱人員,體溫超過38℃,伴有全身不適症狀,服用退熱藥物,如乙醯氨基酚,並進行隔離觀察。

  (3)應急結束

  在專案部範圍內,應隔離時間段內,已隔離病員均得到有效治療,患者生活、工作場所已消毒;且未發生新增疑似病例及確診病例時,由應急救援日常管理機構負責人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根據上級統一部署,宣佈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應急響應結束。

  四、後期處置

  1、應急響應結束後,按照把事故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則,及時做好生產、生活恢復工作。

  2、財務部負責牽頭核算救災發生的費用及後期保險和理賠等工作。

  3、事件調查組必須實事求是,尊重科學,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及時、準確查明傳染病疫情的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制定防範措施,落實責任制,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4、應急辦公室負責收集、整理應急救援工作記錄、方案、檔案等資料,組織各部門對應急救援過程和應急救援保障等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並將總結評估報告報上級主管部門。

  五、應急保障

  1、應急隊伍

  專案部應急隊伍,由應急領導小組組建現場應急救援隊伍,主要包括現場搶險組(救援、疏散、警戒等)、後勤保障組、善後處理組、事故調查組,各組人員由專業相關各部門人員抽調組成,相關人員均應參加相應的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培訓活動。

  2、應急物資與裝備

  應急辦公室、專案部裝置物資部組織儲備適量的應急防護設施,如防護手套、口罩、消毒液、紅外線溫度儀等。專案部有一輛專用救援車,機動應急小車2輛,應急期間優先保障應急需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