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精選9篇)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精選9篇)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你所見過的演講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精選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1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年的10月7日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農曆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俗話說“最美莫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每天,我們迎著朝陽上學,沐浴著夕陽回家,不知不覺又走進這秋風送爽、瓜果飄香的日子,即將迎來今年的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古代思想家孔子說: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們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同學們,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我們指明瞭方向:夕陽的幸福要朝陽的回報,讓我們用一顆真誠的敬老之心、感人的助老之行影響全社會,使所有的老人“老有所樂”。

  今天,在“9.9重陽節”到來之際,我們衷心祝願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幸福美滿!我們衷心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也更希望同學們在重陽節之際為你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你周圍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孝敬老人的好事,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說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左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

  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同學們,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裡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美德是什麼顏色?說它是紅色,因為助人為樂的美德助人者常常有一顆紅色而火熱的心;說它是黃色,是因為尊老愛幼的美德,敬老者常常是陽光樂觀向上的;說它是綠色,是因為綠色環保的美德環保者願意為植樹造林和低碳環保而做出奉獻。

  3月12日是植樹節,這一天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們自發組織,來到野外,挖出一個個小坑,把一棵棵蒼翠挺拔的小樹埋下去,於是不一會兒,山坡上就長滿了一棵棵小樹。但是植樹節一年只有一次,每年人們似乎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能想起來植樹造林的重要性,所以,我們班級裡組織了一個活動,就是倡導大家低碳環保,為綠色社會做出貢獻,我們分配好了任務,我是要畫一張綠色環保主題的手抄報,於是,大家信心滿滿地回到家準備各自的任務,我也開始從網上搜集關於植樹的資料,一切都準備充分以後我開始了我的創作,我先在刊頭上畫上了植樹節的標誌,並給手抄報起了個名字就叫"綠色手抄報"並給他用綠色熒光筆上色,讓刊頭看上去漂亮又顯眼,接著我用綠色樹枝的形象,給手抄報加上了花邊,用一個個綠色的小精靈,把手抄報分隔開來。

  最後把分隔開來的空白部分畫上一條條綵線,終於,排版全部排完了,接下來,就只剩下謄抄文字了,我抄下了關於"植樹造林好處多"的內容,還有"一畝森林的巨大作用"和"沒有森林就沒有人類"更有震撼人心的沒有了森林土地沙漠化和生活在靠近森林的人們壽命更長的圖片,關於環保和植樹造林比比皆是。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努力,我終於完成了這幅手抄報,第二天帶到班級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大家用一塊巨大的木板,張貼出大家的作品,放在學校的門口展覽,當聽見別人指著那塊木板嘖嘖讚歎之時,我的心裡也美滋滋的。

  綠色環保的美德是我們不能沒有的,如果人人都能夠自覺的低碳節能環保,那麼地球將是一片多麼美好的天地啊!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文明小學生”。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自己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為了這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為了這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同學們快快行動吧,讓我們一起來爭做文明的小學生,從自己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改掉各種陋習,走在校園裡,自覺地彎腰揀起腳邊的.紙屑;走在教學樓裡,主動地向迎面走來的老師問好;步行在大街上,認真遵守交通法規,與文明通行,坐在公共汽車上,真誠地為身邊的老人讓座……

  其實“文明”並不遙遠,它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在開始。在家,爭做孝敬父母的好兒女;來到學校爭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我們愛護校園裡的一草一木,讓我們朗朗的書聲和歡歌笑語在校園裡迴盪。讓我們在這裡留下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回憶。當有一天我們步入社會,我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名有公德、守法紀的好公民。“成於心而形於外”。

  讓我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讓我們在自我監督於自我完善中逐步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並使習慣成為自然。真真正正做一名合格的、文明的小學生。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這句話早已傳遍全中國,用來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禮儀、知禮儀、行禮儀,同時也讓他們把中華傳統美德和家風保護好並傳承下去。也許一些對這方面陌生的人會問:中華美德和良好家風是什麼?我們怎麼弘揚、傳承他們呢?

  中華傳統美德,主要包括八個字:忠——盡己報國的責任;孝——生生不息的愛心;誠——求真務實的品質;信——立身興業的基點;禮——人際文明的規範;義——人間正道的嚮導;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恥——人之為人的底線。它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民族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它使人陶冶愛國情操,從小樹立愛國愛民的志向;它讓人孝敬長輩,對其充滿了孝心;它讓人仗義疏財,盡力幫助別人。它感化了身邊的一切,讓處世的人明白了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從而彌補了愚昧和笨拙,醜陋與缺點。我們,便可以用五個詞來概括、形容它:精忠報國、仁愛孝悌、誠信好禮、天下為公、自強不息。

  中華良好家風,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家庭或民族的優良風尚和作風,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因此,良好家風就是有大家庭成員的態度、行為以及氛圍營造的,存在於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現在人們處理日常生活各種關係和態度行為中。它猶如一種巨大的磁場被人們深深感受到,讓人們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總得來說,良好家風就是圍繞“態度”和“行為”二詞,像一本一墨未染的筆記本,開始睜大眼睛看著人們:認真衡量後,記錄下一些正義的人們的光輝事蹟,根據這些事蹟創新出一些良好的風尚。後來記錄下的事蹟和風尚,便被人們採納,五千多年來一直讓人們的子孫後代保護、傳承著。

  講述了那麼多,我們可以發現,中華傳統美德和良好家風其實很好理解,就是把他們拆成一句句、一個個的詞句,字裡行間總是有他們的“總管”詞句。生活中,身為小學生的我們應該自主養成優良的閱讀習慣,學習時一絲不苟,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態度和習慣,腦海裡總要想著自己的繁榮國家——中國的傳統美德和良好家風,不僅自己要遵守,也要告訴別人,把它們弘揚、傳承下去。當然,如果沒有它們,或者沒有大部分人去遵守它們,我們的生活將不會像現在這樣美好。然而,請一些人不要頑固地認為:它們只是幾個詞,我們不用軟磨硬抗地去遵守......

  相信廣大人民永遠遵守“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這句話,我們的生活將比現在更加得美滿!希望大家支援我的文章!謝謝!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今天,因此我國素以“文明之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而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美的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

  我記得有一個下雨天,我在車站上去等車,好不容易等來了一輛車,裡面去是一片亂哄哄的人群,我費盡全身力氣,漲紅了臉,才擠進了人堆裡,猛然間一抬頭,看見有一個空位,我趕緊跑過去坐下來,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忽然前面走來了一位老奶奶,她顫巍巍的,大家都視而不見,漠不關心,車上的廣播播了幾百遍“要尊老愛幼”,我覺得那是根本是在浪費電,因為大家見到這位老奶奶,都不理不睬,毫無反應。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籍,讓我們遠離俗氣,擁抱文明!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文明的程序中,人類創造了日益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燦爛的精神文明。中華民族以勤勞、勇敢、智慧創造了獨特的中華文明,為人類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長河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在天文曆法、數學、農學、醫學、人文科學等諸多領域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經典,為後世作出了許多貢獻,深刻地改變了世界的發明創造。他們引領世界,推動歷史前進。

  今天,我們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

  從過去的弱國到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的歷史性飛躍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中華文明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同的財富,共同的生命痕跡,是無法抹去的。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明的受益者、繼承者和傳播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使千百年來照耀中國的文明之光在當代中國生生不息。

  孔融讓梨、雷鋒助人、屈原投江。這些故事是我懂事以來聽到最多、印象最深的,令我久久不能忘懷。

  爺爺送給我一本書,書名是《我們的榜樣》,書中人物的故事讓我想起:孔融禮讓謙虛,這使我接觸到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雷鋒叔叔的無私奉獻,讓我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而屈原投江的偉大胸懷,成就我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

  書中的許許多多的美德是我國悠久文明的縮影。他們是我生命中學習的榜樣!

  傳承文明美德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光榮任務。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樹立遠大理想,用文明的美德約束自己的言行。讓我向全體人民大聲呼籲:“文明美德,從我做起,讓世界更加文明,更加和諧!”

  讓我大聲呼籲所有的人:“文明美德,從我開始,讓世界更文明、更和諧”。

  我們相信,透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必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譜寫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華章!

  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8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在這烈日炎炎、熱情如火的季節,很榮幸能在這裡同大家交流我對加強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感受體會。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發揚優良作風弘揚勤廉美德》。

  作風問題,事關我們事業的興衰成敗。可以說,一個地方的工作,成在幹部作風,敗也在幹部作風;幹部的形象,好在作風,壞也在作風;人民群眾對幹部的態度,敬佩的是作風,不滿的還是作風。法院歷來重視作風建設,始終把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實踐,到提倡“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從“三講”活動的實施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開展,從做“四有”新人到樹立“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從發揚“五種革命精神”到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作風建設始終貫穿法院建設的全過程,成為我們不斷提高審判能力、加強勤政廉政建設的重要法寶。在新世紀新階段,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核心在人,關鍵在作風。

  黨風廉政建設是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法院黨風廉政建設就要弘揚勤廉的美德。古往今來,有多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他們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的故事久久傳頌。君不見,一代清吏包公、於廉、海瑞的故事熱映熒屏,久演不衰;人民公僕孔繁森、牛玉儒、任長霞的事蹟震撼人心,影響甚廣。是的,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廉潔清正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勤政廉政永遠是人民的期盼。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當我們盡享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時候,我們無法忘記,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翻越了一道又一道坎,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現在的我們正朝著一個更加美好的目標不斷邁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美好的明天需要我們共同去描繪,光明的前景需要我們共同去開創。然而,在現實社會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一個個反腐大案浮出水面,一個個貪官紛紛落馬,一次又一次地為我們敲響了反腐倡廉的警鐘。如今,市場經濟浪潮風起雲湧,各種利益和誘惑不斷交織,人們的思想意識更趨多元化,來自各種渠道的挑戰和考驗讓人目不暇接。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現實背景下,我們開展了這次演講比賽。應當說,演講比賽的舉行,猶如這個盛夏裡的一場及時雨,讓我們在重溫那些清正廉潔的楷模的先進事蹟、感受心靈的震撼的同時,認真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勤政廉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實,更加穩健!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正如多次強調所言,反腐敗工作是黨和國家的重要工作,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保證。腐敗猛於虎,這已經是全黨、全國、全社會形成的共識。孟子曰:“路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就讓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以務實的態度,勤奮的精神,廉潔的作風投入工作中,共同創造法院更加輝煌的明天!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9

同學們:

  大家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繼往開來的新一代,我們要繼承民族優良傳統,使尊老敬老之風在青少年身上發揚光大。

  我們這一代青少年,生活在和平環境裡,受到社會、老師、家長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體貼。吃、穿、住、行比當年的老一輩人不知要好多少倍;你們不必為每日三餐發愁,不必為戰火頻繁受顛沛流離之苦,也不必每天徒步幾十裡去讀書而忍受飢腸碌碌……

  我們的革命前輩,今日的老人們為創造幸福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為建立新中國曾出生入死流過血和汗;他們為鞏固人民政權曾同形形色色的敵人進行過激烈鬥爭;在和平建設年代,他們為了國家為了兒女,有的奮戰在礦山,工廠,有的勞作在農田,也有的去農墾、戍邊。父輩、祖輩含辛茹苦將你們養育成人,又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為社會、為家庭、為你們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全部身心。

  沒有革命前輩的奮鬥和犧牲,沒有老一輩人的辛勤汗水,哪有國和家的繁榮幸福?我們要時刻不忘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吃水不忘打井者,乘涼不忘栽樹人。

  同學們!如果說兒童是祖國的花朵,青年是祖國的未來,中年是祖國的中堅,那麼老年人則是祖國的基石。

  他們曲折的人生道路,他們豐富的閱歷,他們對事物的洞察力,他們從實踐中總結出生活真諦,甚至他們的喜、怒、哀、樂都足以成為青少年的教科書,可以從中得到收益和啟發,使青少年在人生旅途中少走彎路少跌跤,他們實在是我們應該尊敬的人。

  我殷切希望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能夠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