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範文(精選13篇)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範文(精選13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範文(精選1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1

  20xx年,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20xx)”—貴州省黔南州、六盤水市、貴安新區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端培訓專案(資訊科技)”。我十分珍惜這次不斷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機會,積極認真地參與了培訓的全過程,從線上學習到線下崗位實踐研修,縱觀本次培訓活動安排,既有發人深省、啟迪智慧的專題講解。討論互動、案例觀摩和評析的理論培訓,有親近的課堂體驗名師風采的實踐鍛鍊,這些活動都是我們普通教師所關注的領域,是我發自內心想在這次培訓中想得到提高的內容,在培訓中,我認真聆聽了專家的解析精彩講座,觀摩老師的多媒體課堂教學。領略他們幽默的教學風格,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和方法,可以說是受益匪淺,猶如一縷春風吹進我的心田裡,讓我進行了一次洗x,課程我已經學習完,我簡單說說培訓的體會。

  一、做為一名普通的化學教師,對於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早已不陌生,然而能夠深入進去地去對新課程新教材做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思考、挖掘似乎卻不多,而這樣的學習似乎正好為我們去挖掘去思考新課程新教材中更深入的內容提供了機會。這次遠端研修讓我有幸與專家和各地的數學精英們交流,面對每次探討的主題,大家暢所欲言,各杼已見,濃濃的學習氛圍不言而露,儘管不曾謀面,但遠端研修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二、我非常認真的聽、看專家老師的專題解析,認真做好筆記,力爭重要的內容記在筆記本上,領會在心裡,落實在教學實踐中,透過學習,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三、名師的講座智慧親和、精彩紛呈,讓我折服,專家的講座內容既深刻又通俗易懂,既發人深思又生動有趣,他們對化學的前沿引領,讓人耳目一新,心存敬仰,讓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指明瞭當前化學教學的方向,課堂教學,專業成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以及實用價值,要以這次遠端研修培訓為契機,繼續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提高,利用各種形式廣泛收集課程資源資訊,認真向課程專家團隊和同行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業務素質,以勝任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四、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儘可能多的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以促進學生利用資源進行學習,要為學生的主動與資訊創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使他們能夠透過主動參與、學會學習得到發展。透過這次研修,在我的頭腦中進一步確立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堅信只要堅持搞好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支撐,進一步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可以實現學生的素養髮展和教學成績的雙贏。

  總之,回顧這次研修學習,可謂收穫頗豐,收穫的是一名專業教師專業成長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素養。對於這樣的學習來說,也許我們付出的是忙碌,但我們收穫的卻是提高,是教師基本素質的提高,它是我們今後工作的資本。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網路研修中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努力將本次研修所學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處,同時還要帶動其他老師積極參與,以促進學校、學生的發展。同大家一起在網路研修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2

  透過這次學習,使我感觸頗深,在教育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影片錄象,透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雖然能夠學習的時間必須得從一點一滴的積累,這樣也更加珍惜這次學習機會。積極參與班級資源管理,積極配合班主任和指導教師的工作,積極參與班級建設。我透過課程影片聆聽了專家的專題講座;透過課程文字加深了對專題的理解;透過課程作業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將啟動的教學改革;透過網上探討尋找到了思想的沉澱和共鳴。沒有震動就沒有覺醒;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下面我來談談我對這次培訓的收穫:

  一、在學習中反思

  這些專家的講座報告,不僅有當今世界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教學理念,還以大量的實際案例直觀展現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現新課改下角色的轉變,教會了我們設計、研究的方法,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學習的魅力所在。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這種觀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這個觀念的引導,在今後課程改革中儘管可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挫折,堅信我會去探索、解決,而不是躲避,因為希望就在前面!

  二、在反思中進步、成長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斷更新,需要可持續性的發展。能否對學生實施高素質的教育,促進學生主動、活潑、生動地發展關鍵在於教師的素質。只有透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教育將更進一步注重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接受以人為本的理念;透過這次研修,使我明白,每個學生都能夠學習,並且能夠學好,成為優秀的學生和未來社會的成員。因此,教師就應著力於將經驗內容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內容與形式,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困惑中的引導者、探索中的支持者和學習過程的合作者。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具備特殊技能知識,沒有理由不學習,不提高自身素質。我們每位教師都應該不斷地用知識來充實自己,並逐步向專業化教師轉化。

  在今後的教學日子裡,要堅持先進的理念,堅持核心的價值,就是代表先進文化的理念。多讀書、多思考、多反思,要做有思想的老師。要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教研和教學結合起來,認真做好反思總結工作,爭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3

  經過這次參加“國培計劃”的網路培訓學習,覺得受益匪淺,對於現代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在培訓中,能夠得以聆聽眾多專家、乃至國內外的著名專家教授的講座,傾聽他們對小學教學的理解,能夠觀摩一線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習他們的教學技能和理念。深感自己的資訊科技素養與水平還有很大得提升空間,教學水平和教學方式還需要進一步改進,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紋絲不動。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總之,收穫是巨大的。

  一、透過資訊科技的研修,改變得過且過的觀念。

  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是基礎教育的改革方向。怎樣將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有機的整合在一起,是近年來一直在探索的課題。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具有深遠的意義。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發生變革,而這種變革重要的不在於形式和手段,而在於教育過程中行為和思想的轉變。現代教育課程學習就是引導教師把先進的教學方式和理念與現代資訊科技緊密結合,並貫穿於學科教學的全過程。資訊科技不僅是一種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種學習方式,資訊科技既是學習的物件,更是一種學習的工具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進行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設計的時候,儘可能多的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以促進學生利用資源進行學習;要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創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使他們能夠透過主動參與、學會學習、得到發展。經過培訓,我收穫了很多,感悟也很深。深感到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改進,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紋絲不動。在培訓中,能夠得以聆聽眾多專家、乃至國內外的著名專家教授的講座,傾聽他們對小學教學的理解,能夠觀摩一線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習他們的教學技能和理念。

  二、利用資訊科技的簡易多媒體裝備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引導教師轉變角色,改變教學方式,從而改變學生過去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向主動、探究、合作性學習轉變。學生可以在網路寬廣的天地中自主探究,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習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不再是負擔,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習慣和情感基礎。

  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方面的技巧和方法還需要我們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髮展。那樣才可以說是真正發揮到了教育資訊化的優點。從而使資訊科技更好地輔助我們的教學,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4

  今年,我參加了信陽市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網路研修社群。這次培訓,我感觸很深。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學習,線上傾聽專家的經驗傳授的同時與小組學員一起學習、交流,對資訊科技應用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我深深地體會到利用資訊科技設計教學方案的特點和作用,認識到課堂上要把資訊科技完美地融合到教學之中,充分發揮計算機工具效能,利用網路資源,蒐集資訊、處理資訊,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本次培訓,資源豐富,資訊量大。培訓由三個必修課程和四個選修課程組成,另外還有走進研修和培訓總結過程。在學習中,讓我感受到:

  1、壓力大,高密度的培訓任務及大量的培訓作業,全新的培訓平臺感受至深,以前從沒有過的這種培訓模式,以“任務驅動、強調活動,強調參與”為原則,要求每個學員都必須參與,而且必須按時完成作業,並上報輔導員稽核成績合格方可獲得考試資格。迫使我們拿出十分的精力來學習這門適應未來教育的必須掌握的技術能力,並且從中受益匪淺。

  2、在學習中,我最大的體會是我在教學思想上的轉變。雖然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已經十分重視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但學習讓我們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培養,只有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為具有獨立學習能力的人,他們才能在將來的生活和學習中適應激烈的競爭。

  3、學習內容非常實用,像powerpoint多媒體簡報製作在現今的現代化教學資訊科技應用中經常使用,上網查詢資源和一些軟體的學習和使用,又為教師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幫助。

  4、本次的學習給我感受最深的是,我覺得本次學習重要的不是學技能,學模式,而是學一種思想,一種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為主的思想,一種教師必須具備的先進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更加註重用未來教育的先進思想武裝每一位學員的頭腦,從而達到使思想和技術融為一體,使資訊科技和其他課程有機整合,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的目的。

  5、培訓過程中,有許多非常精彩而且值得我們深思的教學案例,透過和小組老師們一起“頭腦風暴”式的.討論與分析,更加深化了對這些案例中滲透的教育思想與理念的認識。

  6、透過本次培訓使我對現代新型教育形勢下的課堂教學及“教學設計方案”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如:“單元教學設計”和“主題式教學設計”,安全打破了我們以前的一節課的教學設計。一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是針對適合在一個課時內實施的學習內容進行教學設計,而“單元教學設計”是對教材中的一章或一個單元等知識結構相對完整和綜合的學習內容進行設計,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形式和教學策略,透過一個階段(而不是一個課時)的學習讓學習者完成對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單元的學習。“主題式教學設計”是圍繞某個主題制定相關的知識、情感和能力目標,拓展增加與主題相關的課外教學內容,經整合後形成高度結構化的學習內容,學習過程中以問題探究、任務驅動式的學習活動為主,教學組織形式不侷限於課堂集體教學,而是更加靈活多樣,大部分的教學週期較長,是以一個主題單元為單位。

  對我來說透過學習探討、交流,收穫頗大。平時也愛好上網的我對資訊科技的應用也是慢慢積累了很多,實踐是關鍵。到現在我對教學技術方面的知識知道的可以說是少之甚少。我希望接下來的實踐中要把所學到的知識,牢牢掌握並運用到教學中和生活中,對以後的教學有所啟迪,教給學生有用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充實自己的教學。

  最後我要感謝培訓老師,他們的講解令人信服,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令人欽佩。我相信,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所學到的知識一定會有用武之地,並肩負起主講教師的責任,引領我走向教育資訊科技應用提高美好的未來。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5

  透過近一段實踐的網路學習,作為一名資訊科技教師,對教師現狀的調查分析以及對自身工作的評價分析,可以看出資訊科技教師的發展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不被重視,資訊科技教師地位低,由於不是主科不參與高考只能作為附屬科目的身份存在。領導對這一塊關注很少,資金支援也不足,學校教學裝置的硬體不足,影響了學校開展資訊科技課程和教師的教學熱情。

  資訊科技教師的質量不高、數量不足,,社會對資訊科技課的評價低,學生不重視,認為就是上上網,導致學生在資訊科技這方面的知識面窄,這也降低了教師再學習的熱情與需求。

  資訊科技教學內容沒有定性,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而變化,對於綜合實踐課程如何開設、資訊科技教育如何開設、資訊科技教育如何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等問題缺乏明確的規定。而且現代幾乎人人都會熟練使用計算機和網路,面對這種狀況,資訊科技教師不禁感到困惑和恐慌,人人都掌握了資訊科技,我們的生存空間在哪裡?因而,資訊科技教師專業發展迫在眉急。

  資訊科技教師在學校的充當多面手的角色,包括:教育教學內行,技術應用、統籌規劃人員,網路管理維護人員,學科教師和負責技術培訓人員,這裡主要針對中小學資訊科技學科教學人員。祝智庭在2003的記者會中指出:如果說資訊科技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麼教師就是操縱這個魔杖的魔術師。也就是說,資訊科技的應用不會自然而然地創造教育奇蹟,它可以被用於促進教育創新,也可以被用於強化傳統教育,因為任何技術都取決於它的使用者。因而魔術師在操縱魔杖的時候也就有了相應的“約束”。

  教育資訊化不是單純地將技術和機器引入教育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一種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變革的過程,是一種基於創新教育思想並有效地使用資訊科技手段,實現創新人才的培養過程。

  在教育資訊化的過程中,資訊科技教師作為教育資訊化的先驅,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育資訊化要求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資訊素養,把教育思想的現代化作為整個教育現代化的基礎,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思想認識上去了,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資訊科技教師更要有敏感的資訊意識,快速掌握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抓住現代資訊知識,然後對其進行整理加工、分析研究,以使自己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建立在學科前沿陣地的基礎上,其次、透過形式多樣的具體措施提高教師資訊科技能力。資訊科技教學本來就是思想與技術教育,將資訊科技能力積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實現課堂教學的最最佳化。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6

  此次的培訓學習,讓我收穫不少,使我更進一步地掌握了有關現代資訊科技的知識,提高了認識和理論水平,操作水平也有所提高。

  1、觀念上的更新。透過這次培訓,讓我在觀念上有了更新。首先,付友花老師及其他專家的講座就是我們學習的良好平臺,另外,在交流研討平臺裡,我們可以進行學習、交流、反思等等。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會好好利用這個平臺。

  2、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現代通訊網路為代表的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資訊科技已經滲透到了教育領域,在教育領域中引起了一場深刻的變化。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於轉變資訊教育觀念,促進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對於推進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一名教師要適應現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就應該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的素質。如果不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的素質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現代教育和未來教育的教育和教學任務。因此,現代教育技術要應用現代教育媒體和開發各種現代教育技術,要適應工作需要首先應掌握現代媒體技術。如果只有現代教學媒體,而我們不能很好的應用在教學中,就不能很好的發揮其作用,教師還應該具備最佳化教學過程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因此,教師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素質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教師掌握了現代技術,有助於改善教師的能力結構。增強教師對工作的適應性。作為教師,就應該具備在教學過程中的聽、說、讀、寫以及計算機應用等基礎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應用教學媒體的能力。總之,參加這次資訊科技培訓,不僅使我在原有的教學能力的基礎上有所改善,增強我對新時期現代資訊教育工作的適應性,更重要的是增強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7

  透過專講影片講座和網上學習交流,我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技能、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創新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透過培訓,我深深地意識到一名優秀的教師沒有先進的理論充實自己,就無法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數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真正提高自己。教師網路培訓班的學習,使我在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教育創新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為自己今後的教育實踐打下了基礎。透過培訓使我認識到:新課程不僅是課程內容、教材的變化,更重要的是音樂教學理念發生了具大變化。教師的角色、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新的教學理念注重興趣的培養、課程的整合,注重創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培養,注重探究性學習方式。這的確是我們音樂教育改革的一個可喜的變化。從學生學習方法上看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及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因此,在課堂學習中學生也改變了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積極主動地感同時能夠大膽地探究問題、發現問題。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能根據音樂的知識特點、音樂感覺特點,給了學生極大的空間想象力,讓學生大膽闡述自己對作品的獨到見解。

  在培訓中,使我想到了一些從未想過的問題,發現了自己的差距與不足,對原有的教育觀念產生了強烈的衝擊。透過觀課、聽講座、網上學習和網上交流研討,使我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技能、教育。隨著培訓的深入,我深深的意識到一名優秀的教師沒有先進的理論充實自己,就無法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真正提高自己。國培的學習,使我在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教育創新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為自己今後的教育實踐打下了基礎。

  如何讓音樂課更有趣味性?如何利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堂上想給學生多空間思考問題,但又怕不能完成教學任務怎麼辦?參加了主題研討活動從中獲得其他同仁的點評之外,還可得到專家的點撥,並且可線上研討,有效有利。我在這次培訓中又學到了許多新的觀點和很多獨到的見解。令我思考最深、收穫最大是課堂小組活動,一直覺得欠缺些什麼東西在裡面。透過大家在一起研討,讓我豁然開朗,但是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提到的分組時要顧及學生的個體差異。尤其是專家的講解,我收穫很大。還有一些優秀教師的教案有很多我學習的地方。我覺得本次舉辦的學習形式非常好。

  這種的學習方式是第一次,但對我們已經參加工作的老師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不但可以看到各個領域的優秀教育活動案例,還可以聽到專家系統的講座,我受益匪淺。對於絕大多數教師而言,幾乎很難獨立一個人較好的完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善於瞭解其它學科,學會與其他教師合作,互助配合,齊心協力培養學生。從而使各學科、各年級的教學有機融合,互助促進。除此之外我還明白,人生沒非因為成功而驕傲,教學亦如此。雖然我所做的作業得到優秀及良好,讓人有所欣慰,但是在教育教學能力水平上並非是最好的。我將不斷的努力,力爭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透過不斷的實踐,才能把學到的觀念和方法落實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和發展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總之,這次遠端學習我收穫不少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一定要在課堂教學中保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結合實際,就地取材,靈活機動,要因人而異、因生而異,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教出自己的`風采。教師必須要有開發課程和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還應該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識,在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矛盾,這樣才能將教材中有限的知識拓展到無限的生活當中去。

  經過這次網上培訓,我徹底領略了專家們的治學嚴謹、博大才學,深刻反思到自己的學識水平相差甚遠和平時教學方法的淺陋。感覺自己知識功底、教學方法、思想認識、心理素質等等都還有很大的漏洞,但是在專家及老師們的感染和薰陶下,我無形中有了較大的提高。在這裡我增長了知識,忘記了辛苦;增添了歡樂,擯棄了煩惱;增強了自信,擺脫了困境!我將帶著收穫、帶著感悟、帶著信念、帶著滿腔熱情,投入到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也希望今後能參加類似的培訓,以進一步提升自己在教學等各方面的能力;我更希望,在此次培訓之後,能學有所用,讓自己的專業成長更快。希望我的學生在學習中快樂的成長,以及學習過程中得到快樂,我的學生快樂我也就快樂,總之一切為了學生著想,做一名愛崗敬業的好老師。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8

  一、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內涵

  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是指在已有的課程學習活動中結合使用資訊科技,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它是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資訊科技、資訊資源、資訊方法、人力資源和學科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的內涵是要求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把以計算機及網路為核心的資訊科技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豐富的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並將這些工具全面地運用到各學科教學過程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組合、重構,相互融合,在整體最佳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從而促進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的根本改革,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

  1、培養學生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資訊的知識與能力,為學生打好全面、紮實的資訊文化基礎,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和文化。新一輪課程改革中開設的資訊科技課就是對學生興趣和意識的培養。學生智力的開發,就是培養學生獲取各種資訊,最後內化為知識的能力,這種知識的獲取方法,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們必須從被動接受轉換到主動探究的學習主體上來。資訊時代的到來要求學習者有更高的素質,在知識量不斷增加、知識更新不斷加速的今天,原先那種“知識積累”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為改變這一現狀,只有開設資訊科技課,將資訊科技作為學習和工作乃至社會交往的工具。其辦法就是讓教師在資訊科技環境下“教”,學生在資訊科技環境下“學”。這就必然會使資訊科技與個學科融為一體,即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2、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單純地講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注意的是為學生升學深造打基礎。存在著“高分低能”的問題。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教學,學生必須在課堂上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及計算機網路,對學習中提出的問題產生好奇和疑義,對難題刻苦鑽研,對解決問題後的自信表現出求知慾、好奇心,表現出克服困難、自覺學習的堅強意志。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更培養了能力,提高了素質。

  3、培養學生掌握資訊時代的學習方式。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倡學習方式的改變,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對人類的學習方式也產生了深刻的變革作用,學習者將從傳統的接受式轉變為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學習者必須學會利用資源進行學習。如上自然教材《日食和月食》一課時,學生有的根本沒有見過這兩種自然現象,很難去想象是怎麼一回事。但是,運用計算機和網路技術,通過錄像、剪輯、課件製作等手段,把整個日食、月食的過程製成一個完整的動畫,讓學生親眼目睹一次日食、月食的形成過程,這時候再來對學生講解書本上的知識概念,學生就容易理解多了。資訊科技的介入,彌補了觀察教學中的缺陷和不足,為學生的學習提高了豐富而卓越的學習資源,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資訊時代,知識量巨增,知識成為社會生產力、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知識的更新率加快,陳舊率加大,有效期縮短。另外,知識的高度綜合性和各學科間相互滲透,出現更多的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由此帶給人們難以想象的社會生活、經驗生活、政治生活和人類一切領域內深刻而廣泛的衝擊和影響。在這種科學技術、社會結構發生劇變的環境下,人們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變得很重要。因此,我們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要注重資訊科技的應用,培養出一批批多技能、高素質的新型人才。

  二、資訊科技和學科課程整合的方式

  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關鍵,是如何有效應用資訊科技的優勢來更好地達到課程學習的目標,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因此,要培養學生學會把資訊科技作為獲取資訊、探索問題、協作討論、解決問題和構建知識的認知工具,其具體表現形式為:

  1、資訊科技作為一種演示工具。在現代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可以使用現成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或多媒體素材庫,選擇其中合適的內容穿插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也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制作工具,綜合利用各種教學素材,製作自己的教學多媒體課件,清楚地說明講解的結構,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難以理解或較抽象的內容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這樣,透過資訊科技的演示功能,提高了教育教學效率。

  2、資訊科技作為教學輔導工具。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目前市場有大量的練習型軟體和計算機輔助測驗軟體,讓學生在練習和測驗中鞏固、熟練所學的知識,決定下一步學習的方向,實現了個別輔導式教學。這樣,也就實現了教師職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題、模擬、測試、評定等。

  3、資訊科技作為交流工具。這是指將資訊科技以輔助教學交流的方式引入教學,主要完成與外界資訊交流的作用。教師透過網際網路可以從外界相互交流、探討教學方法,獲取教育教學資訊。學生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方式從外界獲取許多新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4、資訊科技作為提供資源環境的工具。用資訊科技提供資源環境就是要突破書本是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用各種相關資源來豐富封閉的、孤立的課堂教學,擴充教學知識量,使學生不再只是學習課本上的內容,而是能開闊思路,接觸到百家思想,拓寬了知識面。如自然教材《太陽系》一課,在學習完成太陽系的組成後,可以讓學生在網上的資源庫中,自由查詢自己感興趣的行星資料。這樣,透過在網上查閱資料,學生獲取了比書本上更豐富的資訊。

  5、資訊科技作為情境探究和發現學習的工具。根據一定的課程學習內容,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需要呈現的學習內容加工、處理成具有一定情境的學習資源,再讓學習者在這些情境中進行探究、發現,有助於加強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如透過資訊科技創設的虛擬實驗環境,讓學生在虛擬實驗環境中實際操作、觀察現象、讀取資料、科學分析,培養科學研究的態度和能力,掌握科學探索的方法與途徑。

  總之,在美術教學中資訊科技能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美術作品,瞭解美術作品的內涵,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9

  一、多媒體教學促進課堂教學多元化發展。

  世界科技日新月異,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中國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教育是國家工作中的重點。而資訊科技已經成為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依據教材教,學生根據課本學,學習內容、方法單一。多媒體教學的應用促進教學多元化發展,網際網路上廣泛的資訊任由教師取用,聲、光、電多感官傳遞資訊,促進學生全方位掌握課堂知識。

  二、提供開放的學習和交流平臺促進教師成長

  傳統的教育培訓是將學員集中起來,分班進行培訓,費時費力。加之講授教師數量的限制,學員學習的內容不夠廣泛,不能根據學科和興趣選擇課程,從而直接影響了學員學習積極性。隨著全員網路培訓的開展,確實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計算機把聲音、圖象、動畫等經過處理後,形成一種全新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資訊,彌補了以往集中培訓的某些不足,實現了授課內容的開放性,交流討論的廣泛性。學員可以集中在論壇上發表觀點、交流點評,形成了思想上的智慧碰撞,每位學員都能夠主動參與、積極發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激發了學習興趣和動機,提高了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透過這次培訓,我不僅瞭解到了資訊科技應用的知識,也學習到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讓我獲益匪淺。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10

  資訊科技與語文學科整合,需要在語文教學中廣泛地運用資訊科技;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切不可認為一切都可以用多媒體手段來代替,我們不能忘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方式。不是有了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什麼也不用講,什麼都透過多媒體演示來解決,這是錯誤的。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手段時,不能忘記自己在運用多媒體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應有一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適當選擇使用資訊科技的問題。

  1、集合各種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研讀文字。現代資訊科技打破了只有教師佔有資料的統治局面,教師的資料可以憑藉多媒體讓學生分享;學生可以隨時從網上獲取一些相關的資料,如作家作品介紹,時代背景、寫作情況,等等。不僅便利學生知人論世,加寬加深對作家的認識、對作品的理解,而且便利學生搞研究性的學習,還可以逐漸培養學生學做學問的良好習慣和善於鑽研的科學精神。

  2、藉助聲音和影象,美化文字誦讀。語文新教材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經典傳世之作,如唐詩、宋詞等等。對於這些古今中外的詩詞文賦,要進行咀嚼鑑賞,高質量的誦讀是最為直接、最為有效的辦法,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說要好得多。這時給文字配上合適的聲音和影象會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圍中更能體味文字的內涵和美。這是一種愜意的詩化的教學境界,在這種境界之中,學生的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就會日漸提高。

  3、透過多種藝術的聯想和轉換,啟用學生的思維。語文的主要憑藉是文字,而文字是實際生活的反映,所以注意調動多種藝術手段將文字與具體的事物進行轉換,更能顯示兩者之間的關係,從而啟用學生的思維。如一種秋天的思緒,馬致遠用“枯藤老樹昏鴉”等文字來表達;那麼多媒體可用一支樂曲、一幅圖畫等來表現。這種多項的藝術聯想與轉換增設了教學情景,增添了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就是教學資源和教學要素的有機集合,將資訊科技看作是各類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我們要充分、合理、正確地利用資訊科技的優勢來為語文學習服務,為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創造環境,使資訊科技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從而達到最佳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語文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相互交流的過程,教師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要透過自身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促進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尤其語文課堂教學更是如此。教師只有緊緊圍繞教學要求巧妙運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才能真正發揮資訊科技在語文教學中的助推作用。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11

  我們的現代化教學已經離不開資訊科技手段,尤其是對於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使每個人都有機會面對整個資訊大千世界,五彩繽紛呈現在面前,使許多人的理想能夠很快實現。而運用現代技術進行語文教學中,更能發揮更大的效率。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豐富了語文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學習“媒介”,解決了學生學習困難。有利於學生自主地學習,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

  我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談談我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資訊科技手段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豐富了語文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課件教學具有形象直觀、內容豐富、動態呈現、資訊容量大等特點,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圖片、影象、動畫、聲音、文字等等是多樣而豐富的。而小學生對具體形象事物感興趣的心理特點,非常有利於他們知識的獲取、儲存與建構。

  例如教學《美麗的西沙群島》一課時,結合課文內容,我適時播放了一些描繪海灘和海島美景以及海底世界的錄影片,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學生一會兒觀賞海灘和海島的美景,使他們好像看到了一望無際的海灘上到處是形態各異的貝殼,還有龐大有趣的海龜;海島上綠樹成林;一會兒彷彿又潛入海底,探索海底的秘密,大海深處,無數的魚兒游來游去,穿梭不停,美麗的珊瑚千姿百態,好像還聽到了海底的動物發出的各種聲音。整個觀看過程中,學生們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思想高度集中,情緒十分高漲。

  再如我在四年級教學《火燒雲》一課時,由於學生很少看到火燒雲的樣子,我讓學生課前先從網上搜索了一些火燒雲的圖片,然後課上展示給同學們,並作簡單介紹,讓他們不僅學會了蒐集資料,更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課文內容的興趣。由於語文教學中創設了一定的情景,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被充分激發起來,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生主動探索,從而加深、加快了對課文的理解。

  二、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學習“媒介”,解決了學生學習困難。

  學生的認知由於受年齡、生活經驗等多方面的影響,他們理解、感受語言的能力比較弱,尤其對一些抽象的語言文字——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的內容,理解就更加困難。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媒介”,突破學習中的難點,轉化學習內容的呈現形式,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難。

  古詩的語言是高度凝鍊的,所創設的意境是深遠的。如何引導學生來學習古詩,感悟詩人語言之凝練,體會古詩之神韻呢?我覺得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解決了這個難題。

  比如在教學白居易的《憶江南》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詩人筆下江南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我設計製作了能體現詩情的課件,並選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樂。上課初,我先以一張配有詩文的電子幻燈片呈現教學內容,在具有古風古韻的音樂聲中,我動情誦讀全詩,激起了孩子學習的熱情,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在理解詩意時,我演示了課件。在太陽緩緩升起,遍地開放著鮮豔的花朵,春光水碧,紅花像燃燒的火焰的畫面出現時,學生眼神中透露出異彩,不但對詩意的理解了然於心,而且感情得到了昇華。

  同樣的在講授《桂林山水》時,採用現代教育技術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語文課堂教學。講到桂林的山水之美時,播放課件,畫面上山川林立,水在潺潺的流淌,音樂響起,把學生帶入到山水之間,有親臨其境的感覺,逼真地體會到桂林的山水之美,上課時學生激情高昂,紛紛說將來要到桂林去旅遊。這樣,在一節課當中,溶入音樂、美育的欣賞,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有利於學生自主地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主宰: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到教學步驟,學生被動地參與多。

  在語文教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互動式的學習,學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類的學習資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方法。學生在這種開放式的學習空間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有了自主學習的天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發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就應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他們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從而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及其他綜合能力。

  比如我在執教《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課前學生查閱了很多有關地球的資料。包括地球美麗的自然景觀,豐富的資源,以及地球環境遭到破壞的資料和圖片。課後學生們又利用電腦製作了保護地球的宣傳手抄報。

  四、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

  語文教學如果依靠教科書、教師、學習的參考資料(書本)等的資訊,那麼是非常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意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如教科書、工具書、網路、圖書館……”現代資訊科技體現了很強的網路優勢,能收集更多的語文學習的資訊資源,增大教學的資訊量,充分地開發了語文資源。

  如教完六年級《景陽岡》之後,為了讓學生的知識面不只停留在書本上,不只對武松的“武藝高超,疾惡如仇”有所瞭解,還要對其他人物有所瞭解,課後佈置學生收集大量有關《水滸傳》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經過加工整理辦一期“水滸群英傳”的板報。同學們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網際網路上搜索圖片,有的上圖書館查詢資料,透過各種途徑同學們把收集到的各種資料彙總。這樣學習小組的同學可以做到資源共享,可見資訊科技給學生提供了生動、豐富、快捷的資源,這樣既學到了課本上的知識,又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了延伸,學生也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另外,我們語文老師在識字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習作教學等方面也可以適當地利用多媒體資訊科技進行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我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合理運用,將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加以變革,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最終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12

  透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更進一步地掌握了有關現代資訊科技的知識,提高了認識,理論水平、操作水平也有所提高。現就這一次培訓學習的認識、體會做一總結。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現代通訊網路為代表的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資訊科技已經滲透到了教育領域,在教育領域中引起了一場深刻的變化。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於轉變資訊教育觀念,促進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對於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一名教師要適應現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就應該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的素質。如果不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的素質就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現代教育和未來教育的教育和教學任務。因此,現代教育技術要應用現代教育媒體和開發各種現代教育技術,要適應工作需要首先應掌握現代媒體技術。如果只有現代教學媒體,教師不能很好的應用在教學中,就不能很好的發揮其用,教師還應該具備最佳化教學過程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因此,教師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素質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教師掌握了現代技術,有助於改善教師的能力結構。增強教師對工作的適應性。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具備在教學過程中的聽、說、讀、寫、算、推理以及計算機應用等基礎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應用教學媒體的能力,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科學研究能力;應變機智,創造能力。

  參加這次資訊科技培訓,不僅使我在原有的教學能力的基礎上有所改善,增強我對新時期現代資訊教育工作的適應性,更重要的是增強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深化學校教育改革,由“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上來。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創新能力和實踐力,培養的目標是創造型人才。為達此目標,按照各門學科的教學目的和教材性質,建立各種現代教學方法體系,是當前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大力推進資訊科技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我們要充分認識現代資訊科技的這種巨大的作用,我們要提倡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為目的、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促進學生髮展為宗旨的教學技術應用觀。要本著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的原則,挖掘和發揮傳統的各種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黑板、粉筆、掛圖、模型等傳統教學工具,錄音機、幻燈機、放映機等傳統的教學手段,在學校教學活動中同樣具有獨特的生命力,在教學中都有用武之地。當然,每種教學手段也都有其侷限性和使用範圍,所有的教學手段都有其自身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

  網路資源的開發突破了傳統課程的狹隘性,在相當程度上突破了時空的侷限。網上充足的資訊可以使思路更開闊。多媒體強大的模擬功能可以提供實踐和實驗的模擬情景和操作平臺,網路便捷的互動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時、開放。所以,可以重複利用網路這一巨大的資訊載體,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內容重組。教師可以透過網路使學生以獨特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也可以在適合自己的時間、地點獲得有關學習資料。所以說,網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於轉變課程功能和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另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可以開闊教師的教學視野,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從而更好地激發教師的創造性和智慧。

  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突破各種資源的時空限制,使得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共享成為可能為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種網路資源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同時,也要積極參與網路資源的建設,運用網路技術貢獻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成果,使之成為網路資源的一部分,與廣大同行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還要鼓勵學生學會合理選擇和有效利用網路資源,從而增加和豐富自己的學習生活經驗。

  這次培訓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希望今後能多舉辦一些這樣的培訓,因為教育資訊科技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把工作做得更好。

  資訊化2.0個人研修心得13

  透過本次資訊科技的學習,我又一次更新教育觀驗、樹立現代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最佳化教師知識結構、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我相信自己繼續努力,今後我一定會用資訊科技處理教學工作。現主要從教學方式方面總結如下:

  一、教學呈現方式的轉變,注重資訊科技與其它各學科的整合,為學生學習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資訊高速學習,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注重了教師資訊素養的培養和提高,進行培訓,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基於資訊科技的網上學習已經成為眾多教師探索的課題,因此可以創造了豐富多樣的課型。

  二、教學策略的轉變,研究適應學習方式轉變的教學設計的改變,構建符合現代學習方式轉變,開發、利用現代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提供平臺,探索、平時作業形式的改變,為學生提供實踐場、體驗場,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快樂。學生的作業從昨天的複習知識、鞏固加深這一學習的延伸階段變成產生疑問、探求解答這一貫穿學習全過程的活動。

  三、教學方式的轉變,重情景、重民主、重過程、重引導、重體驗。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營造輕鬆愉快、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學生生趣盎然、主動積極,創造力得到了培養。還課堂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索地方,這是現在教師們追求的一個境界,即使一個細節也不放過。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感悟、表達:可以用詞語描述;可以用動作表演;可以用實物演示等等。這種教學設計,拓展了學生思維,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

  四、教師角色的轉變,由過去的管理者、主導者、為現在的組織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由施予者轉變成引導者,從講授走向學生中間,參與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體會共同成長的快樂。學到老,活到老。何況教師呢?教育的路任重而道遠,我會一往無前,追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