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大和小的活動策劃

好玩的大和小的活動策劃

  【設計意圖】“大”和“小”是透過比較得來得一組相對概念。幼兒不僅要在學習中獲得這些相對的概念,還要讓“大”和“小”的概念應用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本設計以系列遊戲的活動,使幼兒在“大”和“小”的驚喜探索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並初步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透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透過遊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間的轉變,初步發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硬紙魚20條(有大小差別)、釣魚竿若干、用大積木圍搭成一個“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膠瓶人手一份,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數量多於幼兒人數,氣球若干。

  3.可變大或變小的食物若干種,如餅乾、水果、青菜、木耳乾等。

  4.照相機、大白紙和畫筆,幼兒自帶小時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動過程

  遊戲一:釣魚

  1.每次請一名幼兒來釣魚,要求釣“池塘”中所有魚中最大的一條和最小的一條。魚釣上來後,分別放在大魚筐和小魚筐裡。

  2.嘗試:請幼兒自由地釣魚,仍舊要求釣最大的和最小的魚。

  遊戲二:超級比一比。

  1.請幼兒將手放在眼睛前當望遠鏡,大家一起來找找教室裡的“大”和“小”。

  2.將幼兒分成兩組,玩超級比一比的遊戲:比比誰的鞋子最大?誰的頭最大?誰的嘴巴張得最大?誰的手最大?誰穿的衣服最大?……

  遊戲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師講述故事《大人國小人國》。

  2.照片分享:小時候的我……(小手小腳,坐在推車裡,不會自己穿衣褲和穿鞋襪、吃飯。)

  3.提問:如果有一天你變大了,你是什麼樣的?(個子高了,胖了,力氣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上學等。)

  4.啟發幼兒運用想像力隨意表現身體某部位的變化。將幼兒表現的身體輪廓印香在紙上。(可將胳膊伸長,兩腳分開來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腳收緊或綣起來的動作來表示小孩。)

  遊戲四:吹氣球

  1.引導幼兒想一想:有哪些能夠變大和變小的物體?

  (游泳圈、氣球、蹦蹦床、摺疊床、扇子、被子、雨傘。)

  2.幼兒嘗試讓氣球變大的方法。

  (1)請幾名幼兒用口將氣球吹大。

  (2)用口吹難度太大,可以用氣筒打氣。

  3.思考用什麼方法讓氣球變小。

  (1)用自己的身體部位(用手戳破、用腳踩爆、用屁股壓破)。

  (2)藉助外力的方法(用針刺破、用錘子或磚頭砸破、用釘子戳破)(3)將綁緊氣球的繩子解開,直接放氣。

  4.幼兒自由地到戶外玩氣球。

  遊戲五:食物變變變

  1.大家圍坐在桌前,觀察餅乾、水果、青菜、火腿、幹木耳、麵粉等食物。

  2.提問:怎樣使食物變大、變小?:(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斷、真空包裝、曬乾、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東西變小、變沒有。

  【活動延伸

  1.繼續收集如望遠鏡、放大鏡、充氣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以進一步加深對大和小變化的認識。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長變化過程等各種動物的成長資料(書、圖片、錄音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長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潛在的、隱性的遊戲。如從“拔河”可瞭解力氣的大和小、從“獨木橋”可比較膽子的大和小、從“大雨和小雨”可體驗到聲音的大小。

  【設計評析

  這是個從基礎入手形成大小相對概念的教學活動,重點是讓幼兒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過程中發展多角度的、多層面的思維。

  在教學上打破了過去數學課的傳統模式,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寓數學教育於遊戲之中。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注意到了發展性原則,循序漸進,步步深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