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看到我坐在玩具堆裡又在修補那些破舊的玩具,媽媽再一次笑我是小摳門兒、破爛王,說我完美地繼承了外婆的光榮傳統——外婆一輩子勤儉節約,一輩子都不捨得,針頭線腦不捨得扔,漂亮的新衣服不捨得穿,傢俱電器用了幾十年都不捨得換——而我,也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從小到大,玩具破得散了架我也不嫌棄,修修補補照樣當寶貝一般;穿衣服,新的、舊的、打補丁的(當然,補丁服媽媽可從不讓我穿出家門),從不挑揀,我可不是那種喜新厭舊之人;一日三餐,粗的、細的、米飯、饅頭、紅薯、土豆、牛排、大蝦,有啥吃啥,每頓飯我都吃得香著呢,所以媽媽既為我好養活而高興,又很有些為我的小胖而煩惱!

  外婆常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精打細算,才能油鹽不斷。她時時強調節約二字,並身體力行,帶頭節約用水、節省用電、不鋪張浪費、不亂花錢。在家裡,我便也習慣了不挑食不剩飯,將看過的報紙、用過的草稿紙收集起來,也會用淘米水洗碗、澆花,用洗衣服的水拖地,用洗過菜的水沖廁所,隨手關燈、關電源,減少空調、電器的使用……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在潛移默化中讓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上週,美術老師要求帶8個牙膏盒,好些家長只好臨時去超市買一大堆牙膏回來,可我呢,平時收集的這些盒子可真就派上用場了呢!

  這學期學校也要求我們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5月5日,我們還在申琪媽媽的組織下來到嶽麓山開展了這一主題的親子活動,我們沿途撿拾可回收垃圾,還向路人宣傳節約意識、派發我們自制的的精美卡片。午餐是最有趣、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同學們真正體會到了光碟行動的意義——能吃的一星半點都沒剩下!大家開心地說,如果盤子能吃的話,估計也會被我們搶著啃掉的!

  從小,我們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透過這些身邊的小事,使我更加了解到勤儉節約不僅是一種傳統的美德,它更是一種深沉的智慧。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積累。勤儉節約不光是節約能源、節約時間、節約成本、節約金錢,它也蘊含著生命中的哲理。一個懂得勤儉節約的人,他一定是生活中的智者,一定是位勤于思考、善於制定計劃的人;一個懂得勤儉節約的人,他也一定會科學地管理自己的時間與金錢,不揮霍不浪費,用最明智的方法利用他一生所擁有的最寶貴的'資源。

  有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習慣了大手大腳胡亂花費,若想再回到以前艱苦樸素的階段,那會是多麼痛苦與艱難的事情!要我說,勤儉節約並不需要藉助很強大的外力,有時它很可能只要我們在適當的時候提醒自己稍微克制一下而已——珍惜每一粒糧食、節約每一滴水、節省每一度電、合理利用每一張紙、少買一件衣服、少點一個菜、少開一天車……勤儉節約,有時候就是舉手之勞,有時候只在一念之間!

  一個人就像一滴水,一滴水的力量是微弱的,但無數滴水便能凝結成一朵浪花,千萬朵浪花就能彙集成波濤洶湧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微弱的,但無數人的力量便會凝聚成無堅不摧的強大能量。

  勤儉是美德,節約無小事!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將勤儉節約這一傳統美德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