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勵志演講稿範文
一分鐘勵志演講稿範文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現實社會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分鐘勵志演講稿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分鐘勵志演講稿範文1
老師們,同學們,你們好!
祖國是哺育我們的母親,是所有是生命的搖籃,我們應該因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因此,我們要時常對自己說:"我是中國人,我為此而感到驕傲!"我堅信只有心繫祖國,才會健康成長!
我們要想心繫祖國就一定要確立一個遠大的志向,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我們要珍惜和抓緊童年的每一秒,抓緊鍛鍊身體培養高尚道德,掌握豐富知識,為祖國建設振興中華時刻做好準備。
其次,我們要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當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伴隨著國歌緩緩升起時,我們都必須停下腳步,一邊注視著國旗行隊禮。平常生活中要愛護紅領巾,應該為自己是少先隊的一員而感到驕傲。
同學們,愛國是一種堅定的民族精神,更是一種振興中華的責任感。我們青少年要用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去描繪祖國未來的宏圖,將一片丹心獻給祖國。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一分鐘勵志演講稿範文2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
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
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製,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
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一隻斷箭,箭囊裡裝著一隻折斷的箭。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溫馨提示: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630年,來自歐洲的殖民者在美洲經歷了一場恐慌:在如今美國田納西地區東部,人們發現大量的蟬彷彿一夜之間從地底冒出,每公頃數百萬只蟬、一棵樹下約4萬個孔,這實在讓人害怕。幾個星期過後,蟬兒銷聲匿跡。不過,令人詫異的是,17年之後,這段歷史又重新上演了一次;而再過了17年,“沒有改寫的劇本”重被搬出;直到__年,正好是23次。由此得出一項結論,那裡的蟬生命週期就是17年。
這一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多年來大量的實際觀測資料表明,蟬的生命週期大都為質數。比如,科學家發現,在北美洲北部地區其週期為17年,而在北美洲南部地區都是13年,亞洲的蟬週期為5年、3年。為什麼是17、13、5、3等質數,而不是偶數呢?進化論給了這個問題一個比較合理的答案。生物學家們認為,蟬最初可能具有各種不同的生命週期,如1、2、3、4、5、6、13、17年等。但對於不同生命週期的蟬而言,其遭遇天敵的機率是不同的。如果蟬的生命週期是偶數,如12年,那麼它每次登陸地面的時候,都會不幸碰見那些生命週期為1年、2年、3年、4年、6年以及12年的天敵,使得種群生存受威脅,這些生命週期為偶數的蟬就會因為在生存競爭中處於劣勢而被淘汰掉。與此相反的是,生命週期是質數的蟬,則幸運多了,因為它們可以大大降低在地面與天敵遭遇的機率,從而一代一代頑強地生存下來。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剩下大量這些3、5、13、17年等質數週期的蟬就恰恰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極好證明。對此理論,在__年,德國馬普學會分子生理學研究所以及智利大學的科學家們透過實驗,給予了合理的證明。他們建立了一個“獵人-獵物”的數學模型———即將蟬比作“獵物”,其天敵比作“獵人”———用數論證明了蟬選擇質數作為生命週期可以穩定地儲存種群數量。蟬的生命質數現象,說到底是一種躲避天敵的策略,是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導致的結果,是一種極為普通的生物現象。在漫長的流年歲月中,一代一代的蟬兒在“知了知了”的叫聲中逝去,它們不知道,神秘的大自然在為它們精確計算著各自的“天命”。這種“天命”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就是禪的哲學。經商也好、科研也好、學習也好,必須注重“新、奇、特”。千人齊擠獨木橋,必定會有大片落水者;萬人競上羊腸道,必定會有許多掉崖者。只有“新、奇、特”,才會像那些生命週期是質數的蟬一樣,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減少“天敵”,才有可能更好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