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

各位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從我做起。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曾幾何時,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歷史和現實反覆證明了這個道理:奢,能敗國、敗家、敗自己。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在當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暴發的特殊時候,勤儉節約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話題,如今又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和戰略意義。同益是我家,我愛我家,作為同益這個大家庭中的每一員都有責任做到勤儉節約,為家著想。勤儉節約,節能降耗,每個同益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有人問:“我能做什麼?”作為公司一名普通財務人員,我能做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

  作為一名普通的財務出納,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多思考,多想想怎樣才能節能降耗,全心全益的為公司利益儘自己最大的一份力。

  當我在收款時,問一問自已:今天,我節約了嗎?我是否有將到期日期相近的票據送到銀行託收,以減少往返銀行的次數及車費?

  當我在付款寫單據時,問一問自已:今天,我節約了嗎?我是否有將各項明細費用相近的彙總填寫憑證,列印水單儘量使用二手紙,以節省紙張?

  當我在月末進行銀行對賬時,問一問自已:今天,我節約了嗎?我是否有將不需用也不必要的銀行收費進行取消,不經常發生業務的銀行賬戶進行銷戶,以減少公司的運營成本?

  當我在使用電燈、電腦、空調時,問一問自已:今天,我節約了嗎?我是否有在中午休息時間關閉電燈、電腦,空調是否在原有的基礎上調1度,以節省電費?

  當我在使用影印紙、公文紙、印表機的時候,問一問自已:今天,我節約了嗎?我是否有將正面已用過的紙再利用一次,可打可不列印的資料儘量不列印,儘量無紙化辦公?

  有這樣一份資料我們不妨一聽:以家庭為單位,如果我們每天能做到隨手關燈、關電器;把白熾燈換成節能燈;把空調溫度上調1度,每個家庭每個月就起碼能夠節電10度,中國目前約3.74億個家庭,每年就能夠節電450億度。450億度,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呀!世界最大總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的三峽水電工程,年年投產使用,其年平均發電量也僅僅為850億度呀。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注意省電,全國每年就可以節約三峽半年的發電量。同理,以同益為單位,我們同益人每天每人節省1度電,1滴水,1張紙,1次車費,按每天每人節省1.5元計算,按同益目前150人計算,每月同益可節省6750元,每年可節省81000元,十年可節省810000元,百年的同益可以省8,100,000元。810萬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啊,810萬可以再投資一個現在的同益了,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驚訝數字啊,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思想上崇尚儉樸,作風上艱苦創業,管理上精益求精。每位工作人員都從身邊的點滴事情做起,形成“節約文明,浪費可恥”的良好風尚。

  青島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說過:“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簡單與不簡單僅一步之遙,容易與不容易也僅一步之遙。從我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積少成多,持之以恆,為同益美好的明天貢獻一份力量,朋友,你做到了嗎?今天,你節約了嗎?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2

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如果任意浪費水資源,那麼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這則發人深省的公益廣告嗎?

  水、空氣與陽光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生活中,衣、食、住、行哪樣離得開水?從前,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愛惜,而浪費揮霍,但同學們是否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並不豐富,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約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水的缺口越來越大,現在全國有400多個城市缺水,缺水較嚴重的城市有110多個。今天的我們要保護水資源,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因為失去了水,就失去了綠色、生命和希望。

  近來,在我國西南地區出現了歷史罕見的特大幹旱,給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前幾周,在我們學校也開展了“一人一瓶水,愛心送旱區”活動,要求全體少先隊員每人捐贈一元錢來支援災區人民,在次此活動中,湧現出了很多風格高尚的同學,他們有的捐贈了5元、有的捐贈了十元錢,有的同學甚至捐獻了20元,50元!其中:一、一中隊趙見利捐50元,崔文瑤捐20元;一、二中隊趙雅楠捐25元;崔雲婷、李旭輝捐贈20元;二、一中隊莊永旭捐20元;二、二中隊崔學博同學捐30元、于思佳捐20元;,三、一中隊郭俊廷捐20元;四、一中隊丁常泰捐20元;六、二中隊考蘊輝、張瑞分別捐20元… …,這不僅僅是幾十倍的捐款,分明是對災區人民奉獻出幾十倍的愛心!

  魚兒跳躍,鴨鵝嬉鬧,蛙聲不斷,流水潺潺……同學們,為了還世界一份恬淡與自然,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同時告訴身邊的親人朋友:請隨手關緊水龍頭,節約用水、合理用水、保護水資源,讓我們的家園永遠有碧水藍天!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主持:)同學們,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我們還要保護好其他的資源,在生活中注意節約用電,節約用紙,能做到:

  (演講)

  1、根據天氣陰暗情況及時開關燈,放學前把飲水機關掉,天氣熱了,儘量開窗通風,不開風扇。

  2、愛護書本,不亂撕亂畫,節約用紙。

  3、愛惜糧食,不浪費一粒米。

  (主持:)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節約一張紙、一度電、一粒米、一分錢 ,把“節約”堅持到底!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在座的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我來自新鋼一小,我叫夏小玲,很高興能夠站在這裡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古人曾雲:勤儉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勤儉永無窮,坐食山也空。這些古語意在告訴我們一個永恆不變的道理:那就是,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的傳家寶。這些金玉良言指引著數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勤儉節約,並代代相傳。

  儘管20xx年我國糧食繼續增產,產量已達近6億噸,實現了糧食產量“九連增,但糧食進口數量同時創出新高,中國糧食對外依存度逐步上升,國家糧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在另一方面,我們糧食浪費卻非常驚人:據統計,每年糧食產後,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損失浪費總量達700億斤以上,而餐桌浪費的糧食保守估計約500億斤,兩項加起來達到1200億斤的浪費。浪費的糧食足可以養活兩億人口!儘管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並告知節約要從小處著手,從節約一張紙、一粒飯、一滴水、一度電做起。可是,就在不經意間,浪費卻成了“家常便飯”,隨處可見:不知諸位是否看過央視最近一段公益廣告:因為公款消費、因為好面子、因為寵孩子等,國人外出就餐,浪費菜品和糧食達20%以上,價值高達上億元!面對這些我們的內心深處是否有一絲的觸動、有一絲的自責呢?

  為此,國家將糧食問題作為國家安全的首要問題,每年一號檔案都是關於“三農”。做為一名公民,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呢?我認為:一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做到日常生活中合理飲食,珍惜糧食,做到不浪費一粒糧食;二是要大力宣傳,破除講排場、比闊氣等陋習,積極倡導崇尚節儉、摒棄不健康的消費習慣。使全社會將節約糧食視為一種習慣,形成一種觀念,並深刻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寸絲寸縷,恆念物力惟艱”。

  也許有人會說,節約等同於吝嗇、等同於貧窮,其實不然。節約並不是吝嗇的化身更不是貧窮的表現。 它應該是對家庭幸福生活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履行。“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試想一下,一個沒有勤儉節約作支撐的國家,如何繁榮昌盛;一個沒有勤儉節約作支撐的社會,如何長治久安;一個沒有勤儉節約作支撐的民族,如何自立自強?

  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努力打造一個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家園。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4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節約從我做起。

  提起節約,我想起了爺爺給我講的一個故事,我爺爺是一名軍人,在七十年代末期,有一次部隊首長突然來基層連隊視察士兵的伙食,當師長一行領導走進連隊食堂時,全體官兵站起來鼓掌歡迎師長,師長也微笑著向大家鼓掌示意,可是當師長的目光落在餐桌上時,他的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那天部隊的主食是紅薯,他發現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小堆紅薯皮,他走到最近的一個餐桌上,什麼都沒有說,拿起兩堆士兵吃剩的紅薯皮,塞到了嘴裡,轉身就走了。士兵們都愣了,低下頭,默默地把面前的紅薯皮塞進了嘴裡。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明代的朱子家訓如是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代的李商隱更把奢侈上升到國破家亡的高度。

  雖然我們在坐的各位,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或者說吃穿住行都很優越。有的同學可能認為,節約沒有必要了,我們多消費一些還能幫助國家拉動GDP呢。這種觀點對嗎?此時我又想起了前幾天發生在甘肅的一個自殺慘案:由於貧窮,年輕的母親無力養活一家人,看不見生活的希望,殺死了自己的四個孩子,然後自殺,幾天後,孩子的父親也自殺了。我們可能看不到,可是真實的事情竟然發生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

  所以,節約仍有必要,那些振聾發聵的警句在當今仍有指導意義。大家知道食堂裡一個個熱騰騰的花捲是怎樣來的嗎?深秋時節,農民伯伯們將小麥播種。一場場秋雨過後,種子從土裡鑽出來。然後他們發芽成長。在這期間,種子們祈禱著不被害蟲傷害、還要祈禱著風調雨順。農民伯伯還要不斷澆水、施肥、除草。就這樣他們在堅持大約七八個月後,被收割。接著麥子們上了磨盤結束了他們的的一生,成為了麵粉。最後,透過師傅們的烹飪才成了一個個香噴噴的花捲。在悶悶遲到饅頭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中間有多少人付出了汗水,時間?所以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更應該節約。

  如果你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的,那麼請把燈光上;如果在廁所或是食堂洗完手,那麼請把水龍頭擰緊;如果你在吃飯時間,感覺不是很飢餓。那麼請跟食堂的工作人員說:“麻煩少盛一點。”等等。

  節約不是靠一個人的努力,而是大家一起的要做的點滴。希望大家為我們自己、為更好的明天共同節約!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節約用水,從我做起》。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源泉。在當今世介面臨的人口、資源與環境三大問題面前,水資源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沒有水,一切生命都將消失。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的59—66%是由水組成的,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在沒有食物但是有水的環境下可以存活7天左右,可是在雖有食物卻沒有水的乾燥環境下只能存活3天。一個城市在沒有正常能源甚至沒有交通工具的情況下,還可以維持一定時間的正常運轉,然而沒有水,這個城市很快就會成為一座死城。

  一個71%的面積被水覆蓋的星球卻面臨著水危機,這就是地球上的事實。其中97.5%的水是海水,既不能直接飲用也不能灌溉。餘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不足世界淡水總量的1%。有人比喻說,在地球這個大水缸裡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湯匙。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統計,世界上占人口40%的80個國家正面臨著水的危機,發展中國家約10億人喝不到清潔的水,17億人沒有良好的衛生設施,每年約有2500萬人死於飲水不潔,500萬人死於同水有關的疾病。預計到20xx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將生活在不同程度地缺水的地區。聯合國水事會議指出水危機將成為繼石油危機之後另一項嚴重的社會危機。人們說:20世紀人類“為石油而戰”,21世紀人類將“為水而戰”。

  這說明嚴峻的水資源問題再次成為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是我國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中一個不能迴避的難點,水資源短缺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貧水國無法迴避的世紀挑戰。儘管孕育了中華文明的長江和黃河依然奔流不息,儘管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興建了水庫8萬多座,總蓄水能力達5000億立方米,加上無數引水、抽水設施,使全國供水規模從1000億立方米增長到5800億立方米。但是,今天的中國卻不得不面對被聯合國認定為“水資源緊缺國家”的現實。全國有400餘座城市供水不足,比較嚴重缺水的有110座。春耕生產正面臨著嚴峻的水資源制約,去年下半年到現在的雲貴地區的乾旱,已經嚴重影響了該地區的人民生活和生產,“供水危機”的警報頻頻拉響。

  為此國家正在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戰略工程——南水北調。節約用水是永恆的主題。“地球上最後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這句提醒人們節約用水的廣告語,相信許多人都聽說過。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從此節約每一滴水,真正做到用水“斤斤計較”?

  我看到某些同學缺乏節水意識,喝剩下的礦泉水隨手倒掉,洗手擰開水龍頭任其白流。體育課後擰開水龍頭隨意沖洗。

  為此我們倡議:珍惜每一滴水,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節約用水。

  同學們,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儘自己的所能,為建設一個節約型的學校貢獻一份力量。為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了我們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將節約進行到底!

  讓我們的學校成為“節水學校”。讓我們大家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和諧的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謝謝大家!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環保寫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但做起來卻非常困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做到環保的?現在許許多多的地方都發生了地震,水災,乾旱,沙塵暴,可以說是災難連連。這些自然災害其實都是我們人類一手造成的。比如:我們人類每天亂砍伐樹木,但卻不知道種樹,森林一天天減少,所以沙塵暴也不知不覺地來了。

  其實我覺得環保不光是大人的事,也是我們小學生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其實,綠化家園,保護生態,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壯舉。環保,只需從自己做起!行動,從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我不能阻止人們濫砍伐樹木,但我能做到節約每一張紙,不用一次性筷子;我不能阻止人們捕稀有動物,採稀有植物,但我能做到不捕稀有動物,不吃稀有植物;我不能阻止人們不用白色垃圾來汙染環境,但我能做到不用塑膠袋,用環保袋;我不能阻止人們亂扔電磁汙染土地,汙染水源,但我能做到把家中的電磁放到指定的垃圾桶裡;我不能阻止人們浪費水源,但我能做到每次上完廁所都擰緊水龍頭......

  我不能阻止破壞環境的事情太多,但我能做到保護環境的事也不少。我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我想,如果人人都這樣做,那麼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會減少一些汙染。

  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環境,做好環保。不要讓地球的環境再次受到破壞了!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它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古人說:力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縱覽全球,許多國家,包括很多的發達國家,都把節約奉為立國之本,為此聯合國專門把每年的10月31日定為“世界勤儉日”,提醒並要求人們在新世紀仍然不要忘記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然而,當我們將目光聚焦在校園內外的時候,我們的心總有些陣陣作疼:偌大的教室空無一人,一盞盞日光燈依舊與明亮的太陽光爭寵;洗手間外的.水龍頭,總會因為有人忘了關而嗚嗚哭泣;紙簍裡的白紙氣憤地說:“我身上能寫1000多字呢!”,多少可以再利用的紙張就這麼戀戀不捨的退出歷史舞臺;吃飯時不經意間倒掉不合自己胃口的飯菜;上學放學前後,總會有很多同學在校外的商店、攤點上排隊買零食吃……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很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同學們,還記得那則發人深省的公益廣告嗎?“如果任意浪費水資源,那麼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想一想如果都浪費,不節約的話,後果是多麼的可怕!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老的詩,我們都會背誦,它世世代代告誡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被很多人忽視,有時候節約還被人笑話,節儉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一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演講稿

  由此我想到了一向以“小氣”聞名的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他們的“小氣”讓人震憾。為了節約用水,豐田公司的員工將抽水馬桶裡放三塊磚,以節約沖水量;筆記用紙正面書寫完後,裁成四段訂成小冊子,反面再作便條紙使用;一隻手套破了,只換一隻,另一隻破了再換;員工上班時,如要離開工作崗位三步以上,一律自覺的跑步;有時候真覺得不可思議,偌大的一個世界知名企業,還這麼小氣,還在乎這麼一點點浪費嗎?但是,對於豐田來說,“聚沙可成塔,積水可成淵”,正是由於豐田汽車公司員工的這種“小氣”,才成就了豐田公司今天的輝煌。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如果我們每人每天浪費一元錢,那麼全中國一天就會浪費十三億元啊!這數字多麼令人震驚啊!所以,即使微不足道的一元錢我們也不應該浪費。那麼今天在這裡,我就先和同學們一起算一組生活中的計算題:1×60等於多少?60×60等於多少?3600×24又等於多少?是86400,86400×365又等於多少?數字很大吧,應該是3153萬6千。那麼這組資料說明什麼問題?我們假設一個沒關緊的水龍頭,一秒鐘滴一滴水,一分鐘60滴,一小時3600滴,一天86400滴,一年3153萬6千滴水。同學們,我國大約有3.7億個家庭,會有多少個水龍頭?全國這麼多學校會有多少個水龍頭?每天又有多少個水龍頭在滴水……那會浪費多少滴水?這將會是個天文數字,我們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面對如此觸目驚心的數字,難道現在你還會總以為這一點浪費不算什麼嗎?

  作為與時俱進的中學生,我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同學們的家庭條件也優越了,所以很多人就認為就不需要勤儉節約了,但是,我們應該知道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能源也很匱乏。所以,我們應懷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偉情懷,懷著對時代的責任感,傳承勤儉節約的美德,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把勤儉自覺落實到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比如,無論在校內還是校外,不開無人燈、無人電腦、無人電視,出操、午休、室外課、課外活動等時間裡,教室內應及時關燈、關電風扇等等。

  有人說,節約不是貧窮的標誌,它是全人類的一種責任,它應該是全球每一個公民應具備的素質。作為一名學生我們首先要從身邊做起,從一元錢、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支筆、一張紙、一本書、一塊橡皮做起,不比闊氣比志氣,增強節約意識,改掉不良陋習,杜絕鋪張浪費,做到身體力行,營造人人把節約當成“舉手之勞”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讓勤儉節約的精神滲透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讓節約成為一種時尚”。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相信有廣大師生的積極參與,有我們全體學子的優良素質作基礎,我們校園的節約風尚,一定會蔚然成風!記住:節約校園,從我做起!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大家!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走上講臺,參加了班裡組織節約用水的發言稿,感到十萬分的光榮與自豪。水是我們身邊友好的朋友,如果沒有水,也就沒有了生命,即使黃河與長江有在多的水,如果我們一點也不節約,水總有一天也會用得一乾二淨的。在我們生活的區域中有許多的地方貼著水源的廣告語:請關掉水龍頭,不要讓我孤獨的流走。

  我之所以參加節約用水的發言稿,是因為我想讓同學們知道:水源是多麼的重要,沒有了水,就沒有了花草樹木,洪水也會來襲擊。沒有了水,我們就無法正常的生存下去。水源是多麼的重要,它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美好,天空更藍、陽光更燦爛。

  記得我五歲的時候,看過一部電影。電影講的是:在一個美麗無比的海邊城市,人們都以為,反正我們就住在海邊,海里有那麼多水,是永遠用不完的,就一點也不節約,很浪費。洗一次臉也要倒入滿滿的一盆子水,我心想:這些人怎麼一點也不節約,那可是水呀、這些人真壞,他們總有一天會報應的。到了有一天水用完了,世界上沒有一滴,萬物不能生長,突然洪水降臨了,因為樹木枯萎了,不能夠吸收水份,擋不住泥石流,結果房子衝倒了,人也被淹死了。所以,同學們,你們一定要節約用水,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

  同學們,你們現在知道了水的重要性了嗎?所以我們每人節約一滳水,就會節約一盆水。大家記住水就是生命,要節約。請我們大家現在就開始行動吧——節約用水從我做起。

  謝謝大家!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9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何謂勤儉節約?勤儉就是勤勞節儉,節約就是節省。自古以來,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甚至所有的人類。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

  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八個字作為修身之道;周恩來在吃完飯後總不忘夾一片菜葉將碗底擦一遍,再將菜葉吃掉;鄧小平一條灰褲子一穿就是好幾年,褲腳邊早已磨破,但他還是繼續穿。

  現在,人們無節制地開採礦物;隨隨便便地浪費食物;大手大腳地花費錢財。勤儉節約何在?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現在在哪兒呢?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全球每年人類消費的食物有三分之一即13億噸受到損失或被浪費,總量相當於佔世界糧食生產的一半以上德國每年浪費的食品近1100萬噸。而德國人平均每年扔掉的近82公斤食物中,至少53公斤是可以避免浪費的;在英國,英國家庭每年扔掉的食品數量高達8300萬噸,其中被餐廳扔掉的食物每年至少40萬噸,價值約7.22億英鎊;中國20xx年至20xx年僅餐飲浪費的食物蛋白質就是800萬噸,相當於2.6億人一年所需;浪費脂肪300萬噸,相當於1.3億人一年所需。

  一粒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從自己做起,從我們做起,從大家做起。為了明日的藍天,讓我們一起勤儉節約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想講的是節約用水,我想,這個話題很多人都講過,我們從小老師也是和我們反覆的說過,要珍惜我們的水資源。但是我們在生活中還是會遇到很多不節約用水的一些事情,像在食堂裡,經常有些同學開了水龍頭不關,還有在我們的家裡,有時候並不會把我們用過的一些水再次的利用起來。可以說,節約用水雖然我們知道,但是其實我們在生活中用的並不是那麼的多,當然也有一些同事是實際那麼去做的,去珍惜的。

  水,對我們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不但是對我們人類,對動物,對植物也是如此,可以說,如果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沒有我們這麼美麗的地球,我們也不能在這麼美好的環境裡生活,去到美麗的公園裡看花,在電視上看到那些開滿山谷的豔麗花朵,和各種各樣的動植物。可是水的資源是有限的,可能我們學到了能量守恆定律,覺得水是不會少的,會一直存在於我們地球的,但是它是會變的,像我們現在陸地上的淡水資源是我們人類可以去用的,如果流到了海洋裡,那麼我們就不能利用了,如果我們不珍惜,大量的淡水變成了海水,那麼我們真的會缺少很多很多的水。

  地理課上,我們知道海水是會蒸發,變成雲,然後再變成雨水的,可是如果我們人類使用淡水的速度比大自然調節的速度快的時候,我想我們的水就不夠用了,而且如今環境汙染,大家可以看到我們身邊的母親河已經不再是那麼的清澈了,充滿了各種化工垃圾,甚至有些地方還有臭味,這些珍貴的淡水資源又不能使用了。如果我們能關好每一個水龍頭,利用好一些水二次的利用,那麼不但是節約了水,也是對環境的一種保護,我們真的要去行動起來,而不是我們口頭說說,或者我們聽到了卻不去行動。

  如果大家都不去珍惜水,不去節約用好水,那麼我們的後代,我們的以後真的會缺少水使用,水也會越來越貴,所以我真誠的希望同學們都好好的想一想,認真的去做,去節約用水,而不是還不關水龍頭,不去考慮我們日常的水資源該怎麼樣的利用。從我們自己節約做起,然後帶動其他的人,讓整個社會都行動起來,讓我們一起把節約用水落實到行動當中去,去為了我們的環境,我們以後生活能更好而努力。

  謝謝!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講勤儉,知節約,人人爭當節約小明星》。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曾幾何時,偉大x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富國強民的必由之路。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在用完餐後,將你不喜歡的飯菜統統倒掉;在用完水後是否忘記關緊水龍頭,或是忘記關閉人走樓空後的電燈,其實同學們這些事情就是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像指縫中的流水,在不經意間流過。

  一杯水,一粒米,雖然是不起眼的一點一滴,但是積聚起來就是一個海洋,一個糧倉。同學們,學校就是我們的家,而我們大家就是其中的一個成員,校園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滴水一度電都需要我們的愛護與珍惜。保護公共財物,隨手關水,關燈,雖然是不起眼的細節,卻體現了我們美好的品德。為此,我代表四四班同學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議: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每一張紙,愛護每一件公物,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我們在春風的吹拂下,同心協力,共同建立節約型社會和諧校園。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2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從點滴做起,首先請允許我給大家念一組數字:來自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的調查發現,全國一年僅餐飲浪費的糧食就高達800萬噸,肉類300萬噸,相當於倒掉了二億人一年的口糧。全國各類學校、單位規模以上的集體食堂每年至少倒掉了可養活3000萬人一年的食物,然而同時我國還有1。28億的貧困人口掙扎在溫飽線上,這個數字佔農村人口的13.4%,佔全國人口近十分之一。

  同學們,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有沒有引起你片刻的思考?

  你們都出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沒有經歷過物資匱乏的年代,距離戰爭、飢餓與災荒更是非常遙遠,請大家想一想,父母或者食堂辛辛苦苦做的飯菜,你吃了多少?剩了多少?扔掉了多少?或許這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正是那零星剩下的半碗米飯、半片面包、一小口牛奶,組成了上面那些龐大到令人生畏的數字。

  我們知道,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一日三餐。提倡文明就餐,是當代學生文明修身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要保持食堂良好的就餐秩序,節約用水,節約糧食,文明就餐,從小事做起,做自身做起,力爭以自己為榜樣,並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感召身邊的人都注意文明就餐,使文明就餐成為我們的自覺行動。

  縱觀我們學校的文明用餐情況,有的同學在排隊買飯時隨意插隊,造成了餐廳秩序的混亂,有的同學非常挑食,常常許多菜連碰都不碰就直接倒掉。面對種種不文明現象,我想給同學們幾點建議:

  1、早晨準時起床,在規定時間用早餐,儘量錯開高峰,不要耽誤早讀課;進入餐廳,保持秩序,保持安靜;買飯時,尊重食堂工作人員,以禮相待,同學間相互禮讓,有序排隊,不懶懶散散;用餐時,不大聲喧譁,安靜用餐,不隨意走動,不打打鬧鬧、拖拖拉拉,時刻記得做個文明好學生;吃多少買多少,不偏食,不暴飲暴食,不浪費糧食,做到葷素搭配,合理飲食;將餐盤內的食物吃乾淨,不留剩菜剩飯;將就餐餐桌清理乾淨,不將吃剩的殘留物棄於餐桌;回收餐盤時小心翼翼,應按規定將剩飯剩菜及餐盤放在指定桶內,不把飯菜倒在桶外,造成就餐衛生及環境破壞;注重食品衛生安全,杜絕外賣。

  2、吃多少點多少,根據自己的飲食情況合理用餐,節儉惜福,避免浪費;注重自己的行為,不大聲喧譁、打打鬧鬧,始終記得自己代表的還有學校的形象;在意他人的用餐感受,自覺遵守公共道德規範;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避免造成用餐環境的汙染和破壞;身為未成年人,不在用餐時飲酒。

  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們中間大多數來自農村,我們應當謹記: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歌,總之,我們應從食物中吃出營養,吃出健康,吃出安全,吃出文明。

  另外,我們在生活中還要節約用水用電,學校為了給大家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給每個學生宿舍安裝了空調和熱水器,要知道,我們學校的老師辦公室都還沒有安裝空調,但是從反饋的情況看,有一些同學節約用水用電的意識淡薄,水龍頭擰開了也不關,人離開宿舍後空調也不關,甚至一個人洗一次澡要洗半個多小時,有的同學為了使用大功率電器,甚至從熱水器專用插座中自行引出一個排插,這是違規的,也極不安全。學校規定,每月每人免費使用5度電、2噸水,超出部分的水和電將由學生承擔,其中電費每度0。53元,水每噸2。3元,從今年10月起執行,學校正在為同學們辦理校園一卡通,其功能主要有存取款、就餐刷卡、門禁刷卡、保安行更、老師考勤等,為方便同學們就餐和繳納水電費,我們在行政值班室外和食堂分別安裝了遷存機,該機的功能主要是將你的校園一卡通內的錢分類存入,如就餐費用、水電費用等,為了方便同學手機充電,學校為每間宿舍還安裝了一個八座排插,請同學們一定要厲行節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人離開宿舍要關燈、關水、關空調等。

  細微之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和品質,學校食堂的良好秩序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維護。一個舒心的笑容,一個讓座的動作,一句真誠的道歉,都能讓我們感受您的舉手之勞給他人帶來的無限幫助,感受到生活中充滿著陽光。

  同學們,小餐桌大文明,希望大家紛紛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與文明握手,向陋習告別,共同營造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氛圍,為共建和諧校園、文明學校而努力!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這次給大家帶來這次演講的學生xxx,很榮幸老師信任我能夠讓我來到這個臺上進行演講。節約一直是一個我們從小就能夠聽到家人和老師都給我們說的事情,也給我們講過節約的在重要性,包括我們在古代的一些詩篇上都能夠看到,古人也是這麼說的。其中有一篇極為有名的出現在了小學的語文教材上,憫農就是這樣的一首詩,整首詩下來說明了農民的不易,而其詩句的最後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被作為很多地方的標語,宣揚大家要節約。事實也的確如此,如果大家去參與一次耕種的過程就知道這究竟有多麼辛苦了,即便是現在科技發達了,有收割機之類的機械化裝置了,但耕種依舊並不是一件特別輕鬆的事情,背後有許許多多要注意的地方,也需要自己細心的去照料。和大家說這些也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對我們平常都需要吃的糧食節約一點,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吃不完就打包,這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反而是節約的好行為。

  當然了除了節約糧食之外也有很多東西是需要我們節約使用的,比如水資源,雖然這個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海洋,其他小部分才是陸地,但可供我們人體飲用的淡水資源卻並沒有這麼的多。甚至到現在地球上有很多水資源匱乏的地方是做不到一天洗一個澡的,而在夏天的我們可能一天都不止洗一個澡。對他們來說水是寶貴的,他們是可以做到一水多用的,一份水資源多次迴圈利用,以此達到節約的目的。而我們平常在家的時候卻經常是水龍頭開在哪裡有啥事要是不久,就先去把事情幹了在去關水龍頭。電也是一樣的,開啟房間的等卻是有可能忘記關掉燈就睡著了,而就這樣,這個燈泡也浪費了一晚上的電。或許在現在有電的時候我們還不會感覺到電的珍貴,但是等到停電的時候大家卻又會感覺格外的難熬,十分的想要電趕緊來。而在勤儉節約這一方面我們的哪些長輩要比我們做的不知道好多少,因為他們是真正的經歷過那種沒電的日子,也明白雖然一點電費雖然不貴,但是也沒必要浪費電費進行沒有必要的消耗。和大家講這麼多,也只是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樣的一個事情,在未來的時候爭取做到勤儉節約,更美好世界是需要我們共同構成的。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環保在我心》。

  綠樹,紅葉,青山,藍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世界的美妙絕倫的事物。而如今,樹已不再蒼翠,山已不再青秀,天空也不再湛藍,這一切都是人類自己釀成的後果。

  奔騰的河流是大地母親的血管,河水好似流淌的血液,它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流到哪裡,哪裡就充滿生機,人類擇水而居,河流便成了人類生存的依託。可是,今天呢?許多河流生病了,清澈的河水變得又黑又臭,河水裡的魚蝦也早已逃之夭夭了!

  我們同樣不會忘記每年春季來自內蒙古的沙塵暴,不會忘記1998年那場特大洪水,更不會忘記達到pm2.5的城市越來越少。面對日益惡化的地球生態環境,作為未來接班人的青少年,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我們應當去了瞭解人類環境的構成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重視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我們應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在平常的生活裡,我們不難看到,在附中的校園內,也有同樣存在環保意識淡薄,肆意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現象。“嘩啦啦”的流水聲在我們耳畔時常響起,“明晃晃”的長明燈在我們眼前映照,隨手丟棄果皮紙屑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為什麼我們隨手就能做的事,我們就沒有做起呢?電燈沒關,我們將它順手關掉,水龍頭在滴水,我們過去將它輕輕一擰,看到地上有果皮紙屑,請大家彎彎腰。因此,我們x班向全校師生髮出以下倡議:

  (1)自覺保護校園衛生環境,不隨意丟棄瓜果皮屑、廢舊紙張、電池等雜物垃圾。

  (2)在餐廳吃飯時,不隨意浪費糧食;在寫作業時,要儘量雙面利用紙張,不鋪張浪費。

  (3)隨手在離開教室宿舍關燈,在接水之後擰緊水龍頭,儘量將比較乾淨的水反覆利用,用水澆花,沖廁所等。

  (4)將垃圾分類丟棄,回收利用可再次使用的硬紙板、易拉罐,塑制飲料瓶、啤酒瓶、廢舊的報紙書本和電池,為國家資源的可持續發張獻計獻策。

  (5)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紙杯等製品,防止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日益減少,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

  (6)在去超市購物時儘量自帶環保購物袋,杜絕“白色汙染”的蔓延。

  (7)在家庭生活中,節約能源,減少排汙,做到“節能減排”,倡導“低碳生活”,建設節約型校園、社會。

  天空的幸福,是它穿著一身藍;光的幸福,是它擁有如水晶般耀眼的光彩;大地的幸福,是它孕育出多彩的生命;人類的幸福,是它擁有一個美麗的地球。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將附中融入社會這一集體中,將附中建成一個環境優美的大校園。

2022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5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發言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里,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著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它在當今社會已經成了“可貴”的品質。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想,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統,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敬愛的周總理的睡衣穿了幾十年,破了就補,補了又補,直到爛了,沒法再補,就把整個背部換掉也不肯買件新的;無產階級戰士雷鋒,臉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捨不得丟掉。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那便是為了替國家省下建設的資金!

  有的同學會說,那時國家底子薄,所以需要勤儉,現在人們富裕了,應該享受一下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的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人們的物質生活比解放前好多了,但與發達的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仍然需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反差巨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看看餐廳裡的剩飯剩菜,看看樓道里的長明燈,聽聽廁所裡的水生嘩嘩,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現實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裡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為什麼在學校、在公共場合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良好的習慣,並形成觀念。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