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透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1

  時間:4月19日 班級:

  升旗手: 主持: 演講:

  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如果任意浪費水資源,那麼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這則發人深省的公益廣告嗎?

  水、空氣與陽光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生活中,衣、食、住、行哪樣離得開水?從前,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愛惜,而浪費揮霍,但同學們是否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並不豐富,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約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水的缺口越來越大,現在全國有400多個城市缺水,缺水較嚴重的城市有110多個。的我們要保護水資源,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因為失去了水,就失去了綠色、生命和希望。

  近來,在我國西南地區出現了歷史罕見的特大幹旱,給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前幾周,在我們學校也開展了“一人一瓶水,愛心送旱區”活動,要求全體少先隊員每人捐贈一元錢來支援災區人民,在次此活動中,湧現出了很多風格高尚的同學,他們有的捐贈了5元、有的捐贈了十元錢,有的同學甚至捐獻了20元,50元!其中:一、一中隊趙見利捐50元,崔文瑤捐20元;一、二中隊趙雅楠捐25元;崔雲婷、李旭輝捐贈20元;二、一中隊莊永旭捐20元;二、二中隊崔學博同學捐30元、于思佳捐20元;,三、一中隊郭俊廷捐20元;四、一中隊丁常泰捐20元;六、二中隊考蘊輝、張瑞分別捐20元… …,這不僅僅是幾十倍的捐款,分明是對災區人民奉獻出幾十倍的愛心!

  魚兒跳躍,鴨鵝嬉鬧,蛙聲不斷,流水潺潺……同學們,為了還世界一份恬淡與自然,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同時告訴身邊的親人朋友:請隨手關緊水龍頭,節約用水、合理用水、保護水資源,讓我們的家園永遠有碧水藍天!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2

  媽媽從小就告訴我:“長大要做中國的棟樑,必須先從中華美德。”

  不過大家都知道,中華美德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是有些人隨地吐痰,愛打架,人一看,就知道這個人的品德。

  而我理想中國人呢,是一個不撒謊,不破壞綠化的人。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回家,有一位老爺爺上來,他走到兩位年輕人面前,可那兩個年輕人理都不理老人,後來,有一位姐姐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坐位讓給老爺爺。可見,這位姐姐很講究中華美德。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心地善良,也有很多人心胸狹窄,如果我們每人獻上一點愛心,那整個世界就會成為中華美德的海洋!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著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我小的時候,媽媽就常常對我說,人要善良、有愛心並且要誠實。

  有一天下午,在補習班上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改錯,有一位同學改錯的時候沒拿筆,她讓我幫她拿一下筆,我說:“我不幫你拿,你自己拿。”於是,她二話沒說就自己下來拿筆了。過了一會兒,輪到我改錯了,我也忘了拿筆,當時我想到了剛才不幫別人拿筆的事,感覺自己那樣做很不對,很後悔。這時我想起了媽媽經常給我說的那句話“人要善良、有愛心”之類的話,讓我真正明白了媽媽說的那些話的道理。可是現在我自己也忘拿筆了,也不好意思讓別人幫忙,只好自己拿筆了。

  回到家,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恬恬,你以後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多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也是一種美德,只有你幫助了別人,你才是個好孩子。”從此以後,我深深地記住了媽媽的這句話,常常去幫助別人,之後媽媽還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自從這件事後,讓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幫助別人也是一種美德。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美德是一首動人的歌曲,迴盪在耳邊;美德是靈魂的力量,催人奮進;美德是生命的財富,尋找生命的價值;美德是一種境界,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所謂的“美德少年”——就是有著至善至純美好的少年,它不是一張純粹簡單的獎狀,而是浸透著一言一行的修身品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著光輝的作用。傳統美德是前人經過五千多年不斷去其槽粨,取其精華的結果

  首先要良好的行為,良好行為學習習慣的養成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也是,習慣也是。《弟子規》裡的“冠心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責,食適可,勿過則”告訴我們一個良好的社會公民就是每天都要從小事做起,習慣也就是在這些小事上形成的。

  我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奉獻的人。做人就必須在社會上立足,社會要我們合同建造,一個好的社會離不開具有美好品德的人。

  我們現在正是學習知識,養成良好的習慣的黃金時期。我們要記住“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從身邊的小事開始,養成好的習慣,爭做美德少年。

  21世紀的今天,社會充滿著競爭,因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對新一代祖國的花朵要求不僅是博學的才能,而且要有高尚的美德

  正因如此激烈的社會競爭,更加激勵著我們去提高自己的美德,讓自己成為有修養的人,實際上社會也要求我們要成為一個美德少年。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愛是美德‘’大家一起牽手慈善,與愛同行播種美德的種子。

  慈善是愛的付出,不管給予或是得到。心裡總是有很多很多快樂喜悅的情感在湧動。愛就像冬天裡的火鍋溫暖著人們心靈,就像炎熱夏天涼爽棒冰化解掉所有的委屈與悲傷。

  今天提筆寫牽手慈善,與愛同行我傻呆呆坐了將近1小時不知怎寫,忽然有一雙溫暖手撫摸我頭說:”趕緊到街上體驗找下有沒有需要幫助的人。“我感到媽媽提議好,馬上出發去尋找,我站在馬路邊上等待需要幫助的人,忽然有位奶奶牽著位小朋友要過馬路,心想奶奶一定需要幫助,所以趕快去幫忙她們過馬路!隨後我輕輕地接近她們,莫名其妙的感到一股暖氣在我身中緩緩地流。啊,這種感覺是那樣的溫暖和怏樂。等我接近她時輕輕叫了聲奶奶讓我牽著你和小弟弟手一起過去好嗎?”嗯好,老奶奶同意了。“我越來越激動,心砰砰直跳。微微笑了笑。途中,他告訴了我她家中事——她的兒子和兒媳婦都旅遊去了,老伴已經去世了,現在她一個人在帶著孫子生活。過完馬路,她告訴孫子要跟我學習,最後我們依依不捨地分手了。

  慈善是一種發乎內心善良和心態精神糧食。愛是一種不分大小的付出。不求回報。讓別人和自己都快樂,把愛傳遞出去。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福山,好少年。行端正,志高遠。”福山三字歌,引導著我要做一個誠信知禮、落落大方的小學生。

  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只有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細節中體現出來。

  每天清晨,我穿上整潔的校服、戴上綠領巾、佩戴好標誌、背上書包,快快樂樂地走進校門。

  校門前值勤的二年級哥哥、姐姐們一聲響亮的“Good Morning”, 立刻提醒了我,作為一個福山人,我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於是,我認真地敬禮,響亮地回答“Good Morning”。

  站在操場上,國旗下的我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每天坐在明亮的教室裡,我認真地聽課。上課時不和同學說話,不做小動作,積極舉手發言。

  當老師迎面走來時,一個點頭,一聲問候,這就是我對老師的一份關心,一份尊重。課間活動時,我不和同學吵鬧。當別的同學有困難時,我還會幫助他們。不小心打擾到別人,馬上說一聲“對不起”。看到紙屑能馬上彎腰撿起投入垃圾桶。

  中午用餐時,我總是安靜地排隊拿飯。每次吃完後,很快地把餐具整理乾淨。吃完飯後把餐盤輕輕地放入桶裡。

  放學了,我們整整齊齊地排好隊,有禮貌地和老師同學說聲再見。回到家,我會親親熱熱地向外公外婆和爸爸媽媽問好,有時還能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生活中處處都有文明,文明也在身邊的細微之處盡情綻放它特有的光芒。我的每一天都是這樣度過的,大家都表揚我是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孩子。奧運馬上就要來了,讓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爭做文明禮儀好少年!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不文明的行為。因為我們不保護環境,讓地球變得千瘡百孔;因為我們不注意禮節,讓社群少了一些溫暖的話語;因為我們不懂得謙讓,讓社群學校多了一些矛盾,多了一些不必要發生的事。

  在前幾天,我看見一個人,滿頭大汗,可能做了什麼運動。在商店裡買來一根冰棒,他拆開包裝紙,朝周圍看了看,確定沒有人之後,他將包裝紙隨手扔在地上,竟還心安理得大口舔著冰棒。我在一旁氣極了,可我如果上去管的話,我怕他罵我多管閒事,我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社會上雖然處處都有不文明的事情,但也有因寬容而化解的事:有一天,我看見一個姐姐,騎著腳踏車,好像在趕路。她不小心撞到一個二三歲的孩子,孩子的媽媽就在旁邊,剛剛還在和別人耀武揚威的炫耀著什麼,現在突然臉色蒼白,惡狠狠地盯著那個姐姐。那個姐姐苦笑著,對孩子的媽媽連說了好幾聲對不起。孩子的爸爸聞聲過來,我在一旁,心裡想:這一場暴風雨是不能避免的了!哪知,爸爸對孩子說:“來寶貝,走兩步給爸爸看看。”孩子踉踉蹌蹌的走了幾步後,孩子的爸爸對姐姐說:“能走路,沒事了,你若有事就先走吧!”想不到,一場暴風雨就這樣化解了,我以後也要學這位叔叔,寬容大量。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我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說話和氣文雅,有節有理,不說髒話,不罵人。

  2、會用文明用語,分寸適度,不油腔滑調,不惡語傷人。

  3、遵紀守法尊重他人,不打架,不罵人。

  4、尊敬師長,關心他人,不殘忍傷害他人,不傷害他人。

  5、保護環境,美化校園,不亂扔廢紙,不折花木。

  6、講究衛生,儀表整潔,不隨地吐痰,不穿奇裝異服。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從小講文明,懂禮貌。你的一句“您好”,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你的一句“謝謝”給對方帶來多少快樂;你的一句“請原諒”,消除了多少誤解,化解了多少矛盾。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自己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除陋習,樹新風,說文明話,做文明事,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班的xxx,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孔融讓梨》。

  古時候,有個名叫孔融的小朋友,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裡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覺得很奇怪,他問孔融:“這麼多的梨,你為什麼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們吃。”

  爸爸接著問:“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孔融才四歲,就知道讓梨,上面讓哥哥,下面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所以這個故事呀,雖然很老很老了,可是一直講到了現在。

  聽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不禁想起了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小故事。那是一天早上,媽媽帶我去吃早餐。早餐店人很多,坐我們旁邊的是一位奶奶和一位六七歲的孫子女。服務員端來兩碗牛肉粉,放到這位奶奶和孫女面前,只見小女孩端著自己的那碗,又一把奪過奶奶的那碗,還理直氣壯的說:“奶奶,牛肉是妞妞最愛吃的,必須全給我!”奶奶說:“好,好!只要咱乖孫女愛吃,夾去吧。”只見小女孩抄起筷子,狼吞虎嚥地吃起粉上面的牛肉來。牛肉吃完了,下面的粉絲,她卻像沒胃口似的只吃了兩口,然後把自己沒吃完的粉絲推向奶奶:“奶奶,我吃飽了,這些全給你。”奶奶還是笑呵呵地說:“好,好,奶奶來吃,奶奶來吃。”而這樣的情景,似乎每家每戶都在發生,我們家也一樣。

  但是,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後,我感到十分的慚愧,老師常常教我們說:“要學會感恩,懂得感恩。”可我們常常不會注意這些。

  尊敬長輩,孝順長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的小孔融為我們做出了這麼好的榜樣,我們當代的小學生更應如此。

  在這裡,我要呼籲所有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傳承中華美德,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

  謝謝大家!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9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禮義之邦”而著稱於世界民族之林。愛國、誠信、厚仁、重義、敬親、貴和、求新、好學、勤儉、奉公等道德要求,經過數千年的不斷陶冶、實踐和發展,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極其重視“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誠實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導向功能,這對於克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淺、低階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等腐朽思想來說,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於中華民族的這些傳統道德,只要我們能夠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吸取其精華、批判其糟粕,傳承其美德,拋棄其侷限,併力求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賦予其新的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就一定能夠成為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於公民道德建設的發展,有助於“以德治國”的實施。

  為了使道德建設更好地深入人心,具有使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和通俗易懂的形式,還必須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對人民群眾進行誘導、啟迪和教育。特別是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說,運用“格言”“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特點,使他們在青少年這個便於記憶的時期,熟記和背誦這些“格言”,就能夠更好理解、感受和身體力行這些格言的內容,這不僅對當前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有教育的意義,而且,在長大成人後,對他們更好抵禦各種不良影響的腐蝕,也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古代的思想家強調,對青少年加強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要把必要的基本道德規範和格言,對青少年“講而習之於幼稚之時”,這樣,就可以使他們“習與智長,化與心成”,長大成人以後,對社會的正確的道德要求,也就能夠順其自然、嚴格要求,也就不再會有格格不入“捍格不勝”的憂慮了。

  “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時代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方面。按照傳統道德基本內容,把傳統美德分為愛國、明智、持節、自強、誠信、知恥、改過、厚仁、貴和、敦親、重義、尚勇、好學、審勢、求新、勤儉、奉公、務實等18個部分,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傳統美德的各個方面,本著少而精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格言”,這對於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陶冶他們的道德品質,進一步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加強以德治國,培養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傳統精神文化。

  傳統精神文化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這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10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

  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樹尊老新風

  各位老師,同學: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樹尊老新風

  國慶節的喜悅還在繼續,安靜的心情釋放著心的微笑.轉眼又到九月初九重陽節.自古以來,九月九就是思念的節日,古詩有云: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古代人在重陽節思念之情,在古代重陽是團圓的日子,因為不能團圓,在外的詩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親人,寫下了傳世的詩歌.思念之心,字字顯露真情.現在我們國家給重陽節賦於新的寓義,這一天定為老年節,我國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一樣,慢慢步入老年社會,關愛老年人,關心長輩,已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讓每個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就會變得更美麗.有一天你我也會老,看看年老的親人,一晃幾十年過去,那也許就是每個人的寫照.

  敓斃夏耆艘蒼經年輕過,有過美麗的青春,有過追求,有著對社會的貢獻,當你面對一對白髮蒼蒼的老人,翻閱年輕時的照片,你心中可有感動!美麗的容顏在時光的海中被描繪成蒼白和皺紋,每一紋,都有深深地愛,當你看到相扶的老人在風景中輕輕走過,笑容綻放在慈祥的臉,心中那份感動不能自已;還有那年約六旬的老人身著運動服在那奔跑的身影,讓人羨慕;當然也有流浪在街頭的老人,一臉人生的苦澀,和那渴望相助的眼,讓人不免同情.敓斎松最美夕陽紅,沒有人會永遠年輕,老年人擁有的是智慧和經驗,別說老年人愛囉嗦,每一句話裡有真情,每一個字也是渴望,多陪老人說說話,會有好處,明理和涵養在時光之海中已深深浸入,沒有浮華,沒有虛假,只有渴望,想與子孫多點相處的時間,多一些相聚的時刻,可以知道孩子們的生活,為孩子的幸福開心,為每一個親人祈福.只要孩子們過的好,老人心中就無所牽掛了.這是老人,讓人尊敬的老人.而年輕人一般不能發現這一點,生活的壓力大,學習,工作的壓力和競爭,讓人疲憊,可以認為有理由不回家,不想念老人,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思想,當你已經長大的時候,父母也在一天天衰老,思念和擔憂的心時常掛在心頭,一句話,一句問候,就能溫暖老人的心.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同學們,記住關愛你們的長輩,多陪陪他們,讓老人的笑容綻放,別讓自己以後在後悔中度日,可以心中無憾.有一天你也會老,想想那會是什麼樣子,人生是一面鏡子,對照人生,尊重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也是社會的責任.讓老人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11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十月份剛剛悄無聲息地走過,試問在場的一萬名同學中,誰又會知道十月三十日是世界勤儉日呢?“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思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都知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殊不知,勤儉節約也是全世界的共識。

  勤儉的含義很樸素,很通俗,我想每個人都知道。那如何做到勤儉呢?我仔細尋思了一下,答案似乎很簡單。吾不信己,於是又問了一下度娘。事實上,勤儉真的很簡單,即不亂花錢,不浪費糧食,不浪費資源,甚至連低碳生活也是勤儉的一種方式。

  勤儉是人們普遍承認的美德,而踐行美德又如此輕而易舉,何樂而不為?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如今的許多國人鋪奢浪費,肆意鋪張,中國式剩宴讓人觸目驚心,官二代、富二代們的各種炫富奢侈令人作嘔。校園裡,有的學生會讓收入甚微的父母為自己承擔一雙價格不菲的鞋,也有的會不務正業,將時間、金錢大把地傾倒進網遊與零食的深淵;還有這樣一類人,他們自己也許一毛不拔,但對公共資源卻不甚愛惜,他們任由無人的教室裡燈火通明,風扇呼嘯;任由水龍頭嘩嘩淚流,內心也毫無波瀾,這也是一種不勤儉。

  為何要勤儉?李商隱在《詠史》中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古人認為勤儉與家國緊密相連,社會共識告訴我們勤儉是一種美德,而對我來說,勤儉是因為我們沒有奢侈的資本。非洲,一個觸動著全球人心靈的名詞,它是貧窮的代名詞。時至今日,貧窮、飢餓、疾病、絕望,這些仍然是非洲印跡。有資料顯示,非洲某些地區男性平均年齡只有40歲,而女性是35歲,主要原因就是長期貧窮帶來的營養不良以及艾滋病。這個世界並非如我們所見般安寧祥和,我們沒有資本奢侈,像溫水煮青蛙般走向衰落。

  奢侈的根源是什麼?我個人認為是生活的溫床和浮躁的心理。二十一世紀相對而言是和平安寧的,這一代人沒有經歷過資源短缺,不知道何為飢餓。沒有經歷過,便不會敬畏,難得珍惜。莫言在小說《罪過》裡曾寫過“我伸手抓過那鱉裙,迅速地掩進嘴裡。從口腔到胃這一段,都是腥的,熱的。我的腸子在肚子裡為我的行動歡呼。”多麼生動而令人心酸的一幕,倘若我們都對此深感認同,便不會有那麼多的浪費,那麼多的不珍惜。

  浮躁也是一大緣由。在《精神明亮的人》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這是個慾望大得驚人的掘金年代。”物慾讓人醜陋而浮誇,使人們不知不覺形成一種用繁重奢靡麻醉自己的行為。浮躁的人往往一晌貪歡,不知生活真意義何在。

  戒奢戒浮,且勤儉,且簡約。脫去浮華,尋求質樸,是心裡生活不言而喻的詩意。每當我看到班幹部在動用班費時精打細算,心裡總會有種暖流,這是勤儉樸素帶來的本真的感動,令人踏實,令人心安。

  前言冗長,不知能載入人心的是哪些支言片語,謹求聽者能有一絲共鳴,在生活的溫床中不忘感恩,限制物慾,拒絕浮躁。戒奢戒浮,且勤儉,且簡約,體察生活簡單樸素之美。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12

  各位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我是五(1)班的劉欣怡。從我踏入小學的第一天起,我的爸爸媽媽就時刻告誡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

  我愛學習;樂於助人;做人求真誠,堅持努力學好各門功課,並且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勤學好問,讓我品嚐到了學習的甘甜,勵志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毅力的優秀小學生。

  虛心好學不斷進取

  我剛進入五(1)班時,我就喜歡上了這位上課幽默、喜歡對我們笑著講課的老師。因為這樣,各科學習我從不鬆懈。“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喜歡上了語文課、作文課,在下課以後,喜歡找老師問這次作文的中心怎麼表達等,跟好朋友劉雨瑤聊聊我的想法等,一學期過去了,老師說,我是個有靈性的孩子,勤奮,好學,善於思考。這次,我很榮幸,將代表學校參加“楚才杯“作文競賽,希望能取得好的成績為學校爭光。

  老師的小幫手,同學的小老師

  作為學習委員的我深知自己應該成為老師的小幫手,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不管颳風還是下雨,我都能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給同學們發本子,組織早讀;每天早晨第一節下課鈴打過之後都要把每組的作業本收起來放到老師的辦公桌上。由於學習上有些進步,同學們有問題也樂意來問問我,我這時也成了同學們的小老師。即使幫助同學解決問題的時候特別累,我也非常高興,因為我可以替老師分憂了,給同學們給予一些幫助了。

  樂於助人有親和力

  “十個手指有長短。” (演講稿) 平時,我還願意坐在我們班裡學習困難學生的旁邊,當他有題不會做時,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在他不會用工具書

  是,我會向老師一樣的教教他;當他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時,我會鼓勵他。我很樂意去幫助他們,因為給予有很多時候比收穫更快樂。還因為我是一名少先隊員。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將充滿陽光和溫暖。

  我除了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外,還利用課餘時間看書。每次到了午間讀書時間,我都興致勃勃。我就捧起書津津有味的讀著,真是愛不釋手。《成語故事》、《小故事大道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那樣的時間,我會為主人公的開心而高興,為主人公的傷心而難過,為主人翁的悲慘命運感慨不已??

  最後我想借用愛國詩人屈原的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來激勵自己。我會用自己的誠實、勇敢、勤奮、善良、自信等優良美德來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做一位名副其實的美德少年!謝謝你們!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1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美德 傳承民族精神》。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其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它是我們的民族之魂。對高山,你定會感慨它的氣勢磅礴; 放眼大海,你定會驚歎它的洶湧澎湃;仰望青松,你定會讚美它的高大蒼勁;俯瞰小草,你定會稱頌它的堅忍不拔。是的,那是因為它們身上飽含著中華民族數千年頑強的意志,那是因為它們身上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不屈的靈魂。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飽嘗艱辛而不衰,歷經磨難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頑強,靠的就是正氣磅礴、蕩氣迴腸的錚錚鐵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一個民族智慧的結晶,以其古樸與雄渾,悲壯與神聖,凝結成一股茁壯的血之根,閃爍在萬古蒼原之上。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美德鑄造了我們的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它積澱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蘊涵著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它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著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人,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美麗;國家,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世界,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繽紛。然而,真正的中華傳統美德是什麼呢? 語文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是父慈子孝、夫義妻賢、兄友弟恭;待友誠信、為人正直、處事循義;尊老愛幼、尊敬師長、扶貧憐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數學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是一條長長的線段,它連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過去,艱苦奮鬥地創造燦爛的今天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地理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位於地球的東半球,它是中國山川秀麗、晴空萬里與第一

  輪陽光所組成的。它是東方不敗。歷史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是一份珍貴的遺產,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氣節。 美術老師說:“中華美德”是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它的顏色是光芒而又耀眼的。 音樂老師回答說:“中華美德”是一首歌,它的音色美妙動人,它激勵著所有中華兒女努力拼搏。我說:中華美德是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是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

  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高速發展。“文明進步”成為了最重要的中華美德。當我們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我們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我們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當我們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時候;當我們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這一切,都體現了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矢志愛國、善待自然、寬以待人、尊師重道的事蹟如中國的瑰寶,數不勝數,“弘揚中華美德 傳承民族精神”,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站在新世紀的起點,長城在我們腳下延伸,黃河在我們胸中沸騰,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民族精神在我們的血脈中滾滾流淌。

  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從身邊事做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美德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吧!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14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很多同學都知道,今年的10月23日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xx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說,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後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xxx學生在老人節裡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麼。又有什麼感想。

  我今天的講話就到這裡。謝謝!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1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講文明,懂禮貌,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可不那麼容易,它要求我們注意自己的衣著打扮言談舉止。在我們班,就有那麼幾個不文明的同學。

  排在頭號的當數班上的”邋遢大王“。同學們叫她”邋遢大王“是有原因的,她不僅每天穿的衣服皺皺巴巴邋里邋遢,而且很少洗手,特別是老師上課時,她總是趴在地上或坐在窗臺上,老師說她她也不聽,屢教不改,根本沒把老師放在眼裡。因為她老這樣,我們班幾乎沒人跟她玩。好幾次,看她那副我行我素的樣子,我都想:要是我是老師,我會先平息怒氣,跟她好好談談,讓她明白什麼是文明行為,什麼是不良行為,我還要送她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真希望她能像動畫片《小邋遢》裡唱的那樣:”忽然有一天,小邋遢變了,邋遢大王她不邋遢,我們大家喜歡她。“那樣的話,我們都願意跟她做朋友。

  另外,我們班有些同學愛講粗話,動不動就爆*,習慣成自然後,幾乎出口成髒,聽的人覺得刺耳,而他們自己還察覺不到。我有段時間也受影響,跟著說髒話,還不以為然,老師和媽媽批評了我幾次後,我漸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慢慢改了不少。希望我們一起改掉這個毛病,讓我們班變得更文明。

  西班牙作家松蘇內吉說,文明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爭做文明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