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國醫師節演講稿

最新中國醫師節演講稿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新中國醫師節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新中國醫師節演講稿1

  有一種職業,叫白衣衛士;有一種責任 ,叫救死扶傷;有一種精神,叫仁心仁術;有一種人生,叫一路前行,義無反顧。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叫xxx,是一名普通的急診科醫生,能夠站在這裡發表演講,心情十分激動,也感到無比榮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 這就是我們急診人 》

  有這麼一個地方,寒冷與溫暖交織,無奈與希望同在。又是生命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有時死神卻悄然降臨。重生的笑語,絕望的哭泣,衝動於嚴謹,溝通與隔膜,幾乎所有的情感狀態都在此碰撞。這裡就是急診,一個充滿悲歡離合的地方。

  如果說醫院是一個生與死較量的戰場,那麼急診科就是這個戰場最激烈的前沿,急診科的醫護們就是那些衝鋒陷陣的勇士。科室永遠是喧囂的,步履永遠是匆忙的,我們苦在其中,樂在其中,憑藉著對生命無限的敬畏和尊重,許多人把自己生命中最美麗的人生時光都獻給了這個與死神較量的競技。我們的工作中除了承受繁重的搶救任務,還要承受每天真是上演的室內情景劇——人間的喜怒哀樂,人間的生離死別。

  有人說,這裡的工作最髒,不是接車禍,就是接外傷。是的,這就是急診;有人說,這裡的工作最累,吃飯沒定點,困了不能睡。是的,這就是急診;還有人說,這裡的工作沒有四季,面對生命,初夏秋冬都要堅守陣地,是的,這就是我們急診。多少個垂危的病人從這裡走出去我們沒有計算過,但我們唯一記得的是病人走時那眉宇間綻放的笑顏。對於急診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贏得了時間,就等於贏得了一分生的希望。

  這就是我們的急診人,把苦、累、怨留給自己,將樂、安、康送給病人。記得那是去年一個寒冷的夜裡,一名80多歲的老人孤身來到急診科就診,老人呼吸困難,口唇發紺,病情危急,但是他沒有家屬在身邊。當時我想都沒想,以患者為第一,開通綠色通道,立刻積極救治給予對症治療。搶救了2個多小時,老人終於轉危為安,問老人有沒有家人,老人說他是五保戶,沒有家人。看著老人苦澀的面容,我的心中百感交集,想到老人肯定餓了,給他買了牛奶和麵包,這時才想到自己還沒吃晚飯。在我們一夜的精心照顧下,老人的症狀緩解了,精神也好多了。第二天早晨,老人將身上僅有的一百多元錢拿了出來,要交醫藥費,我將情況反映給了主任,考慮到老人的情況,給予了適當的減免,老人含著熱淚感謝我們。淡薄寧靜無怨無悔,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用真心,愛心,同情心呵護每一位患者,這就是我們的責任,當患者治癒出院和我們告別時,我的內心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開心。

  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曾用一段精練的語言概括了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他說:我願盡餘之能力與判斷力所及,遵守為病家謀利益之信條,我願以此純潔與神聖之精神,終身執行我職務。有時候我總在想,我怎麼做一名合格的醫生,有時候我不禁捫心自問:我如何盡到了一名醫務人員的責任?答案就是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

  假如我是病人,當我身心憔悴的走進醫院的時候,我希望迎接我的是一張張親切、和藹的面容以及循循善誘、耐心解答、耐心檢查的醫務人員,能讓我放心、安心,有信心地將自己託付。我希望醫生能平等地與我交流,同情我的處境,理解我的心情,解答我的疑惑,打消我的顧慮。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護理我的白衣天使們都是那樣的可親可愛,不但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更要有愛心、細心、責任心和同情心,她們和藹的笑容、親切的問候、溫柔的安慰和鼓勵,便是我生命中的陽光!這陽光能給我溫暖,能給我安全,能給我戰勝病魔的信心與勇氣,假如……有太多的假如,但這卻是病人對我們實在而具體的期望,這更是處於弱勢的病人對我們心的呼喚!換位思考,令我凝重;將心比心,讓我頓悟。視病人為親人,醫道所指,為病患分憂,責無旁貸,刻不容緩。

  這就是我們急診人,沒有豪言、沒有壯語,卻讓很多垂危的病人重新閃耀出生命的靈光。這,就是我們急診人,雖然歲月裡經受了太多的委屈,可崇高的信念依然在我們身上展現。醫學泰斗裘法祖老先生曾說過: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請善待每一位病人,也請善待每一位醫者。

  最新中國醫師節演講稿2

  我是XX縣衛生系統的一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我演講的題目是《奉獻是首最美的歌》。

  在我把自己的演講稿這樣命名的時候,我的耳邊又響起了那首熟悉而優美的旋律。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我想這樣深遠的意境,這樣高尚的主題,值得我們永遠傳唱。

  每個人都在紛繁世界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有的如泰山,有的如塵埃,有的是大樹,有的是小草;有的是太陽,有的是星星……。但在XX縣衛生系統這個大家庭中,我只是一株小草。我知道,我的工作普普通通,但他卻維繫著千家萬戶的幸福和安康,我懂得,我的工作簡簡單單,可他會拂去患者心頭的寒冷,帶給他們愛的溫暖。

  記得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我們科收住了一個80多歲腰椎骨折的老太太,由於長期臥床,運動量少,已連續幾天未解大便,在各種通便處理無效時,她情緒異常煩躁,家屬焦急萬分,主治醫師在查房時發現了這一情況,他認為老太太的排便不暢是由於大便乾結造成,就二話沒說,戴上手套,硬是用手一點一點,為老太太扣出了乾結的大便。老人家激動地拉住醫生的手,熱淚盈眶地說,你比我的兒女還要體貼入微啊!

  是的,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排憂解病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我看到老奶奶喜笑顏開的那瞬間,我也笑了。我真正體會到了醫務工作者的價值,也體會到了醫務工作的神聖,也正是這平凡的工作,帶給我們幸福的喜悅。

  也許,為了這平凡,為了這喜悅,為了這幸福,我們曾愧對於家人,愧對於孩子。也許我們不是一個好兒女,也不是一個好妻子,更不是一個好母親,但我們可以自信地說,我們一定是最美的天使。

  初春,我被任命為急診科護士長。在這之前,父親因為身體不適讓我帶他去大醫院檢查。但我因為自己剛擔任護士長,對科室管理和業務工作都還不太熟悉,就一直推脫父親說再等一段時間,等一段時間我一定陪您去檢查。大概過了一個月的時間,我終於帶著父親去西京醫院就診,但檢查的結果卻如晴天霹靂一下子擊的我喘不過氣來,父親得了膽囊癌並已經肝轉移。望著手中的診斷結果,自責、愧疚讓我不能自已,我失聲痛哭,我悔恨自己當初為什麼不早點帶父親去看病,我害怕如何面對我的父親和家人。當時我就下定決心,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請長假,陪父親治病,在父親剩餘的時間裡陪在他身邊,進女兒最後的孝心。但當我準備請假時,看著科室收住的危重病人,由於科室人手不足同事們個個憔悴的臉龐,我又猶豫了,我默默地選擇了放棄。我知道,這裡的患者更需要我。

  之後的又一個夜晚,我正在值夜班,弟弟打來電話,父親雙下肢忽然不能活動,作為醫務工作者,我明白,那是癌症轉移引起的下肢靜脈栓塞,必須立即轉院。但就在這時候,科室忽然來了一個口服農藥中毒患者,也必須立即洗胃、吸氧、搶救,我能選擇嗎,我沒有半點遲疑,立即投身到搶救工作中去。弟弟的電話一個接一個,他哭著罵我沒人性,難道病人比爸爸更重要嗎?我沒有理會,硬是將手機關了。病人脫離了危險,父親卻忍著癌症的疼痛等了我一個晚上。是啊,一邊是病重必須轉院的父親,一邊是生命垂危的病人,是父親重要還是病人更重要,父親的疼,疼在我心,病人的急,也急在我心啊!作為醫務工作者,不是要急病人所急,憂病人所憂的嗎,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義不容辭地選擇了病人。

  現在,父親已經去世了,但我帶著對他深深的愛,對他深深的愧疚始終堅守在臨床第一線。我要把這種愛,把這種平凡,把這種堅持一如既往的奉獻給我的事業,奉獻給那些更需要我們的人。

  長路奉獻給遠方,玫瑰奉獻給愛情,而我,決心把自己的青春、才智奉獻給永壽衛生事業,奉獻給永壽這篇土地,紮根永壽,奉獻永壽,必將成為我們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理想和信念。

  在我的演講即將結束的時刻,我呼籲在場所有的老師,朋友們在內心最深處再次唱起那熟悉而優美的旋律。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最新中國醫師節演講稿3

  我是一個自小就體弱多病的孩子,那個時候,我就有一個小小的夢想,要是長大了我能發明出一種萬能的藥水,吃了以後人就再也不生病了該有多好,而隨著年歲漸長,學醫成了我的堅定不移的理想之一,特別是讀到了毛主席著名的文章——《紀念白求恩》後,更堅定了我這個想法。毛主席在這篇文章中高度讚揚了“白求恩偉大的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對工作極端熱忱、精益求精的精神將永遠被中國人民學習和紀念。”

  在古代,三國時期東吳有位叫董奉的名醫,他醫術精湛,長年隱居深山,為人治病卻不收報酬,凡患重病被他治癒者只需在其宅邊、園內栽下5棵杏樹。

  光陰荏苒,栽下的杏樹也愈來愈多。到了收穫季節,只見紅杏競秀、壓彎枝頭。董奉便在茂密的杏樹林中建一間草屋,對前來買杏的人不收錢幣,而以穀子交換。董奉用杏換來的穀子年年堆滿倉,他用這些穀子救濟貧困百姓和路過該地缺少盤纏的人。

  自此,“杏林”一詞便成了中醫界的代稱,“杏林高手”便代指醫術高超的醫生,“杏林之家”一詞也屢見報端。

  在我國古代,就有醫術高明的大夫懸壺濟世,他們身上體現的救死扶傷的美好品德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今,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一部分從醫者開始為經濟利益服務,有的所要紅包,有的推銷產品,有的變相提成,等等,這些現象,雖在少數,卻極大的損害了白衣天使這個光輝形象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一些不明是非的人,動不動就對醫生護士來到醫院就對醫生護士大吼大叫,一旦有醫療糾紛就對醫生護士大打出手,認為是院方的責任,尋端鬧事者數見不鮮,這些社會轉型期的突出矛盾也凸顯到了我們醫衛工作者的身上,但我本著一顆赤誠的心,本著我做人的本分,本著我工作的職業道德和操守,我還是一心為著病人著想,我想,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總是懷著一顆愛心去關愛每一個病人我曾為病人送過飯,捐過款,護理病人時盡職盡責。其實,有些工作是別人能看到的,有些工作是別人看不到的。別人對我的工作評價是認真,我就針對認真來說說我的工作。誰都知道,護士崗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每個人都可以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但有時是要分質量的。這時候,工作細節尤為重要。就比如說,在測完病人的血壓後幫病人把衣袖整理好;在執行靜脈輸液治療時,如果看到病人正在吃飯,我總是讓他先吃飯後輸液或者病人要求先去入廁後輸液,對於這些,我一直持理解的態度,沒有絲毫的怨言或表情上的不愉快。輸液時,我都要徵求病人的意思,是願意輸在左手還是右手;輸完液後,我會及時把輸液架拉到床頭,以方便病人上下床活動,病房看上去也整齊。對於術後的病人,除了常規的飲食、活動方面的講解外,必要時協助病人下床,指導術後第一次排小便。手術科室,手術對於醫護人員來說是司空見慣,而對於病人來說,或許有些病人還是第一次,她需要醫護人員的幫助和心理支援。我們知道,生病的日子,是一個人心理比較敏感、脆弱的時候,如果給一個微笑,一份指導和關注,相信信任和尊重是相互給予的。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改變這些病人和家屬對於醫生護士的看法,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形象,我們必須付出最大的熱情,因為一切最好的方法,一切最好的教學藝術,都產生在我們對病人的無私的奉獻之中。

  要知道,愛可以化冷漠為熱情,化憂鬱為振奮,化悲傷為喜悅,化懶惰為勤奮。愛是真正促使病人復甦的動力。而這種愛,在我們每一個護士的身上,都能體現出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貢獻自己的一顆愛心,而每個人也應當獲得病人的理解和支援。

  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付出這自己的愛,我們就一定能收穫到更多的愛!因為愛可以使人與人的關係變得和諧,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增加生命的動力,只要本著一顆愛心,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我相信我們的醫德醫風不久之後一定會被廣大的人民所頌揚,我相信我們付出了愛,就一定會收穫愛,因為愛本身,就是我們醫者從業的最大責任。

  而在這樣一個社會分工非常細化的今天,護士工作和會計,教師,工人,農民等職業一樣,都是社會勞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作為一個職業,我們的工作也是平凡的,平淡的,或許還會有人感到一些枯燥單調。

  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當我用愛的火焰融化了學生心裡冰塊兒的時候,我像是看到了春苗在萌發;當我用智慧的鑰匙為學生開啟通向理想大門的時候,我彷彿聞到了百花的芳香;當我住進醫院醒來看見孩子們圍在我床前的時候,我好像飄遊在愛的海洋;當我和同學們歡歌笑語的時候,我似乎感到青春的旋律在身上跳蕩;當我新年收到孩子們賀年片的時候,我宛如喝著一杯玉液瓊漿.........朋友,聽到這裡,您難道不感到作為一個教師的欣慰和幸福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