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節約企業演講稿

建設節約企業演講稿

  建設節約企業演講稿——“西瓜皮” 西瓜,是一種再常見不過的水果,它既能解渴,又能清熱,相信在座各位都會喜歡。

  記得以前,西瓜只有夏季才有,現在技術進步了,反季節水果的出現,使大家在任何時候都能買到,一飽口福。吃剩的西瓜皮可以炒菜,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東西南北各個省份都有人這麼做。在我農村老家,有的人家還把瓜皮製成醃菜或者泡菜,這樣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可以防止變質,並能長期食用。這樣的人家,是沒人會笑話他們窮酸、摳門的,而且還會被人“嘿!持家有道,會過日子”,甚至還有不少人會去效仿。是呀,廢物利用,舉手之勞,何樂不為呢?

  西瓜皮的再生利用只是家庭生活中一件芝麻綠豆小事兒。但把它拿到企業經濟管理角度來看,就很值得我們去思考:你看,如果把西瓜比作企業,那麼瓜肉是“規模效益”,瓜皮就是“邊際效益”,那麼,把瓜皮炒成菜就是“挖潛增效”,瓜皮製成醃菜和泡菜就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求變創新”了。同一品種的西瓜,西瓜越大,皮肯定越厚,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我們的企業也一樣,規模效益和邊際效益同樣也是成正比的。這樣看來,企業的經濟管理與“西瓜皮理論”還是極其相似的。

  一個企業的規模效益是產值發生的直接利潤,如果經營正常,規模越大,效益也應增加。但是企業規模的決定因素是生產能力,也就是說,生產能力決定了生產規模的大小。打個比方,一支隊伍有10個人,假設業務熟練,幹15人的活不在話下;能力再強一點,20人的`活也可以勉強完成;如果要完成30人的活,那再神勇恐怕也不行啦。這說明,一個企業在短期內生產規模是有限的,規模效益同樣也是有限的。而且目前,建築企業由於國家基建投入銀根緊縮、市場不規範等原因,利潤空間是越來越狹小,生產規模加大了,不見得規模效益會提高多少,反而還呈現逐年降低的趨勢,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

  邊際效益就不同了。它的內容非常廣泛,大到專案增收節支、變更索賠,小到辦公室用電、衛生間沖水等等。不過邊際效益的兩個特性是不會變的,第一個是主觀能動性。邊際效益是企業內部經濟管理,所謂內部管理就是可以關起門來說話,基本不受外界干擾,好比個人選擇抽菸還是戒菸,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喜好,沒有人來強迫一樣。第二個是邊際效益具有無限性,這是它與規模效益的本質區別,比方說你打電話彙報工作,打10分鐘,就是15塊錢,語言精練點,長話短說,壓縮到3分鐘,就是5塊錢,選擇發手機簡訊,只要1毛錢,如果用免費郵箱發伊妹兒,就不要錢,從15到0,成本降到了無窮小,那麼,效益可不就是從0到無窮大嗎?其實,這樣的例子遠遠不止這些。企業邊際效益就是這樣,完全可以透過企業內部管理和員工個人節制來實現,換句話說,邊際效益的增減,實際上就體現了企業管理水平和每位員工的綜合素質。

  遠的不說,就拿機關辦公大樓來講,邊際效益隨時出現在我們身邊。以前,廁所的節水龍頭節約了水資源;影印紙的雙面利用節約了能源消耗;走廊的延時路燈節約了電能;同事之間的手機大部分統一用短號撥叫,節省了通訊費等等,這些都較好地降低了企業成本。技術在進步,創效手段也在更新,就近兩年,公司設了區域網,一般性的資訊,特別是報表可以直接傳送郵件,逐步實現了無紙化辦公;還有,前些時間在走廊內安上了監控探頭,雖說投入了幾萬塊,但是保證了辦公樓的安全,避免了公司和個人財產的不必要損失,小投入,大回報,這不也是求變創新、挖潛增效的良好體現嗎?

  邊際效益不神秘,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且不少是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舉手之勞”。我想,只要人人行動起來,動動腦子、想想法子、出出點子,把企業當成家,眼光放開一些、作風勤儉一些、行為主動一些,我相信,我們的企業在任何時期都會成為同行眼裡“管理有道,會過日子”的好企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