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故事的演講稿

家風故事的演講稿

  篇一:家風故事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優良家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你家的家風家規是什麼”,這句話大家還記得嗎?這是剛剛過去的馬年第一天,央視新聞推出的街頭採訪第一問。面對記者採訪,老人孩子們紛紛回答:不怕吃虧、孝敬父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等等。這一問引起了人們對家風的思考,從此,“家風”一詞便在大街小巷熱議開來。其實家風家規又稱家訓,一般指一個家族傳承恆久不變的精神規則。其側重於對整個家族成員修身持家、自省自勵的影響。可以說家訓是中華民族傳承文明的縮影,一些古代著名家族的家訓曾一度引領中國一些家族的輝煌歷史,如《誡子書》、《朱子家訓》、《範氏家訓》、《顏氏家訓》、《曾氏家訓》等。

  縱觀中華五千年曆史,中國早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界,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我從小就在父母嚴厲的管教與呵護下成長、做人,現在想起來才深感之珍貴。他們經常教導我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認真做事、低調做人、勤儉節約。現在我已為人父母,才深深體

  會到作為父母的良苦用心,我們必須要將這種優良的家風傳承下來。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育子女歷來被人重視,更是每個父母、每個家庭的責任和義務。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願望,可怎樣才能讓子女成為真正的龍鳳,能光宗耀祖,為國爭光呢?值得我們認真地去思考。我認為,我們應該秉承優良祖訓,再加以科學培養,更主要的是培養他們有一個健全的人格,才能成為棟樑,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古人都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理想,在物慾橫流的當今我們更應該修身養性,教育好子女。

  作為教師,作為母親,我會秉承祖輩們留下來的優良家風,雖說我的孩子現在尚小,但教育和培養他是我的責任和義務。魯迅曾這樣說:“覺醒的父母,完全應該是義務的,利他的,犧牲的。”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我儘量言傳身教,並嚴格要求,哪怕是週末我也嚴格按照科學的作息時間來安排自己和孩子一天的活動,堅持在每晚睡前讀書,使其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古人有云:“積金積玉不如積書教子,寬天寬地莫若寬以待人”。我還一直不斷地提醒我的孩子不能浪費,儘量以身作則,讓他懂得“勤儉光榮”的道理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為了教育孩子養成勤儉的習慣,每到假期,我便特意把孩子從縣城領回老家,讓他感受和體驗我的父輩們一天是怎樣辛勤勞作的。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良好習慣的培養就要從孩子開始。

  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需要我們一

  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於王侯將相之家。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修身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千家萬戶淳正的家風,用我們民族的精神去影響世界,讓世界更加和諧。正所謂“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

  篇二:我的家風演講稿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風》。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家庭的風氣。那麼,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

  那天吃過晚飯,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心裡卻還在想: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媽媽的聲音傳了過來:“你寫完作業了?”我沒動。眼前的電視被關掉了,“你現在應該做什麼,不知道嗎?”唉!這句話我從上幼兒園時就聽得耳朵出了繭子了,去寫作業吧。“老毛病了,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記不住嗎?”——這不就是我家的家風嗎?

  從小,該我寫作業的時候,電視從不開著,也沒任何雜音打擾我。每次都只能是寫完當天作業,才可以看電視或玩電腦,小學時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9: 00是必須睡覺的,想玩門都沒有。現在初中了,也只能寫過作業就睡覺,只有週日才可以自由。原來父母想讓我養成:認真做事,規律科學的好習慣。每次家裡來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們也是熱情招待;爺爺奶奶來了,媽媽總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總是在爺爺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給他們最大的,而媽媽只是吃最小的。仔細想想,這不也是我家的家風嗎?尊老愛糼,禮讓待客,謙和做人。

  這樣想起來,我彷彿記起了很多,我們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要麼關注國家熱點。要麼做些趣味遊戲。從來聽不到父母講鄰里是非,也從不爭親朋得失。他們只是認真做事,認真做人。這也是我家的家風。做有益的事,做坦蕩君子,不做慼慼小人。

  我想:我家的家風,不正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美德嗎:厚德載物,認真做事,中庸做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要說: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

  縱觀中華五千年曆史,中國早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界。孔子提倡:“仁者愛人”,以“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而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如此,有的國家總是以老大自居,總是希望別國亂起來,自己坐收漁利。總是不能以“仁愛”的心態對待別人,今天挑點事端,明天做點手腳。這不正是中國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徑嗎?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千家萬戶淳正的家風,用我們民族的精神去影響世界,讓世界早日“仁愛”起來吧!

  篇三:家風家訓演講稿

  家風家訓就在父母的言行裡,它充滿正能量。記得小時候,我揹著書包去讀書,爸媽交代的就是: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打架,別人的東西不能拿。他們還告訴我在外邊碰到長輩一定要叫人,小一點的叫哥哥、姐姐;大一點叫叔叔、阿姨,老一點的叫爺爺、奶奶等。禮貌、友愛、誠實是爸媽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家風的一個體現吧。記得有一次和同學打架,老師告訴了爸媽,爸媽一個勁的賠不是,還讓老師儘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負,一般情況下我不敢跟家裡人說,因為一說,爸媽都會馬上責備我:“一個巴掌拍不響,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問題,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這對我的影響確實很大!

  平民百姓家的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誠實做人,老實做事,還要尊敬長輩。教育我們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現實在平時的學校教育中,家風體現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個孩子有家教,那個孩子沒家教。家教也是一個家風的體現,它是透過孩子的言行表現出來了。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為習慣作為學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為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已經幫學校教育好了。當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風不怎麼的家庭,表現在孩子也是很難管理和教育的物件。有的時候甚至家長也拿他沒有辦法。家風雖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禮貌教育、規矩教育,它就是對我們的一種規範、一種風氣、一種文化,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

  家風教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 “培育好的‘家風’,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 “家風”不僅是一種規範、一種風氣、一種文化,也是主流道德價值觀大眾化最有效、最簡潔的途徑。“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能還難以真正的理解和領會,但透過挖掘學生‘家風’中的優良因素,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透過耳濡目染,學習和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精髓。”

  學校有責任有義務為家風傳承做貢獻。“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學校可以把家風教育與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起來,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各方面,發揮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局將組織各校開展說說我家家風”、“家風故事”、“我理想的家風”、“家風助我成長”、“父母教會我”等為內容的主題活動,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徵文比賽與演講比賽。要求各校組織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家庭教育大課堂活動。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能量,也使家長們更加註重自身修養的提升,

  透過活動要讓學生知曉家風家訓,圍繞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共築“中國夢”,切實加強家校聯絡,強化“感恩父母,對父母負責”的意識” ,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家庭環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