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德教育的演講稿

關於美德教育的演講稿

  篇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國旗下演講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擁抱文明,頌揚文明》。

  中華民族素來具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具備禮儀修養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美德讚頌曲,譜寫一個個動人心絃的音符。她不僅能給社會和諧、給他人帶來愉快,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溫馨,如一泓清泉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文明的行為舉止,其實只是由細節構成的。文明是什麼呢?文明是清晨問候他人時的那抹祥和的微笑,文明是撿起垃圾時的那個美麗的彎腰,文明是面對紅燈時溫文爾雅的停步,文明是看見老人上車後溫情熱忱的讓座,文明是看到有人破壞環境時善意的提醒,文明是一方有難時熱情慷慨的伸手,文明是唇齒間蹦出的那聲親切的“您好、請、謝謝、對不?”可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教室裡,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耳邊傳來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再例如有的同學不愛護鳥類,搗鳥窩,捕捉鳥兒,常聽到鳥兒淒涼的呼救聲。再例如,有的同學不愛護草坪,在草坪上面嬉戲、追逐,壓得草兒喘不過氣來。雖然草坪上溫馨提示:少一個腳印,多一份綠意。但同學們不以為然。從事例中,可以看出同學們的文明覺悟性待於引導。很多同學把學習文化知識放在首位,常常忽略了文明習慣的養成。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我們知道:一所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和諧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和諧的文明校園。現在,海南人民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文明大行動,文明向我們招手,向我們拋來橄欖枝。同學們,行動起來吧,伸出我們文明的雙手,說出文明的語言,擁抱文明,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何樂而不為呢?

  請聽一聽來自不同的聲音:

  地球媽媽說:“孩子們,我好累,好累,幫我捶捶背。”

  藍天說:“孩子們,行動起來,還我一個蔚藍色的雲朵。”

  森林說:“孩子們,在那枝繁葉茂的王國裡,還我那飄逸的長髮。”

  動物說:“孩子們,還我們和諧靜謐的家園。”

  同學們,你們聽到了她們呼籲的聲音了嗎?她們是多麼無奈呀!

  如今,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金錢。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因此,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只需要我們在舉手投足之間時時處處心繫文明。只需要我們能管好自己的嘴,不講粗話,不大聲喧譁,不隨地吐痰;只需要我們能管好自己的手,不亂扔亂丟,不打架鬥毆,不把車輛亂停亂靠,不把廣告隨意張貼,不破壞公共設施;只需要我們能管好自己的腳,不插隊擁擠,不闖紅燈,不踐踏草坪花木??只要我們敢於向不文明行為說“不”。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讓我們的誓言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擁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名族,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動人心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禮儀文明。文明禮儀處處可見,這些利益就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

  其實,文明禮儀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集中體現,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之上,所以,個人文明才是根本。魯迅曾說過:“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舉。”所以首先要完善個人修養,人的文明修養斌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篇二:國旗下講話: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文明是金,發出希望之光;美德是光,照亮我們的人生之路。文明美德雖沒有華麗的外表,但卻比金銀珠寶更寶貴、更美。如果你擁有這兩樣,你將成為世界上最美的人。有人問,文明美德到底美在哪?我的回答是:美在那純潔樸實的心。

  文明在你我的身邊遊走,只是它很渺小,你不會輕易發現它,也許你仔細一點,便發現它的力量很強大,它能把你我的心靈系在一起,變成一座不用言語表達的友誼之橋。 當你起床時,你對身旁的同學說聲“早上好”,這是一種體貼;當你放學時,你對朋友說聲“再見”,這是一種關心;當你對別人做錯了事時,你應該對別人說聲“對不起”,這是一種責任;當別人幫了你的忙時,你應該對他說聲“謝謝”,這是一種溫暖。 這些都是生活中的文明,雖普通,但也很樸實,不是嗎?

  美德,如果把它一個字一個字的分析,意思就是美好的道德。誰說自己的生活中沒有美好?美好就在這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美德是種高尚的心靈語言。它只有純潔的外表,並沒有金銀的修飾。擁有美德的人,我相信他就是最美最純潔的人。

  當你撿到了金錢時,請你把它交給老師或警察,這是美好的無私;當你遇到捐贈活動時,請你毫不猶豫的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是美好的奉獻;當你看到爺爺、奶奶在過車來車往的馬路時,請你立即去將他們扶過馬路,這是美好的心靈;當你看到朋友遇到了難事,請你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美好的.道德!

  這些都是輕而易舉的事,但關鍵是要會去做。我們要像雷鋒叔叔那樣,不知道“人人為我”,而是“我為人人”,無私奉獻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

  如果,人人都能像雷鋒叔叔那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世界該是多麼美好,多麼和諧啊!如果你有一顆道德之心,請不用說出來,因為我們要用行動去表現。我們大家都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如果你沒有道德,那你必須努力,找到“道德”。

  只要人人邁出一小步,世界便邁出一大步,讓我們把文明美德永遠留在身邊!

  教師評語:孩子,透過你的文章,老師看到了你對文明美德的理解,你透過身邊生活中的些許事例告訴大家,文明美德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有著“我為人人”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就可以為我們的文明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孩子,請你繼續自己的理解、堅持,相信在你前進的路上會獲得越來越多的幫手。

  篇三: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名族,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動人心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禮儀文明。文明禮儀處處可見,這些利益就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

  其實,文明禮儀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集中體現,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之上,所以,個人文明才是根本。魯迅曾說過:“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舉。”所以首先要完善個人修養,人的文明修養斌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與美德同行,做文明之人

  “嗚—嗚—嗚—”是誰一大早哭得這麼傷心啊?我走進教室,原來是我們班的開心果——洪欣!平時即使受了委屈,她也是嘴角輕輕一抿漾出倆酒窩,一副笑盈盈的模樣。今天這是怎麼啦?我關心地詢問,她嗚咽著告訴我:“我的??十塊錢,放??放在文具盒裡,不??不見了!”哦,難怪她哭!十塊錢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走,告老師去!”此時,就像溺水的人抓到了救命的稻草,她滿眼流露出希望的火花,似乎只要一告訴老師,老師定能像公安人員那樣循著蛛絲馬跡立馬揪出偷竊的“扒手”,她的十元大鈔就會失而復得!

  老師知情後感到很為難!因為即使錢沒被轉移走還在教室裡,老師是沒有權利去搜查所有孩子的書包的,即使搜出那五十元鈔票,錢又沒有特殊的記號,也

  不能斷定那就是洪欣的。沉吟了片刻,老師只能安慰她:“別哭了,錢掉了固然難受,但是可以賺回來;雖然拿錢的人現在舒服,但是丟掉的美德是永遠賺不回來的!”

  班會課上,老師意味深長地說:“孩子們啦!古人云:‘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我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千萬不要讓傳統美德在你們這一代手上失傳啦!”可是事隔一天,班上故態復萌,又有一位同學新買的語文練習冊不見了,老師發火了:“這次查出來是誰幹的,我一定不會姑息!”很快,老師找到了拿別人練習冊的學生,老師指著練習冊問:“這是汪玥的練習冊對吧?”“不是,是我的。”那位同學爭辯著。“那為什麼前後字跡不一樣?”老師說,“為什麼我肯定這是汪玥的?因為每個同學的字跡我都認識。孩子啊!別人的東西再好,不能把它據為己有,因為這是不道德的行為。”老師說完,拿起手機,撥通了那位學生家長的電話:“你好!我是你兒子的老師,麻煩你有時間到學校來一趟。”電話那頭隱隱傳來搓麻將的聲音和不耐煩的聲音:“有麼事就在電話裡說吧。”

  過了幾天,學校召開家長會,我班的主題是——學生有過錯,該管?不該管?怎樣管?會上家長與老師達成了一致的協議——肯定該管!為了讓孩子們能健康茁壯地成長,家長、學校雙管齊下,共同批評教育。針對此事,學校開展了“小手牽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的主題活動。老師還舉辦了《與美德同行,做文明之人》的主題班會。會上,老師講了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在美國有很多學校學生的午餐都是免費的,唯獨不供應中國學生。是美國政府歧視中國學生嗎?

  一個教育家認為:一個人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應該從小就加以訓練和培養。他說,人類的動作十分之八九是習慣,而這些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個品質。做到行為習慣美不僅是對個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需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