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的演講稿
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的演講稿
昔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六國既滅,後人思之,合六國之力,並不在秦之下。以蘇洵語:“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教,或未易量。”故“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前半葉,日本逐步形成了其所謂征服實際的戰略方針。其中有言道:“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利用民族矛盾而削弱敵手力量,從而個個擊破,與千年前的秦帝國如出一轍。然,他們的結果卻截然不同。這其中又是何故呢?
我們不妨也在自然界中探求下。螞蟻有許多天敵,蟻卵及幼蟲都會讓天敵們垂涎三尺。誠然,一隻螞蟻的防禦能力我們是都不敢恭唯的,但他們的王國卻並未因此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反為許多蟲獸所畏懼。又有成群結隊的狗能戰勝獅虎,一匹不離群的嗎無論誰也傷害不了他。
似乎很明顯了吧。兩個字,團結。動物們對團結的理解應該是——團結還是死,這是個問題。縱使在人類社會,開頭也講了。六國的不團結直接送他們進了歷史課本,而抗戰中我民族的同仇敵愾,也把東條英機領上了斷頭臺。重視團結,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孟子》中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俗語也有“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之說。《伊索寓言》中提到,“一致是強有力的,而紛爭易於被征服”。
或許有人會說,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更需要的'是張揚個性。我同意這個說法,只要你確定你瞭解什麼叫“個性”。然而,這兩者矛盾嗎?顯然不。擁有團結這個特質,只會讓一個人的個性更加豐滿。正如一個人更願意聽到別人這麼評價他:他成績不錯,人也可好。而不是:他成績不錯,人卻不怎麼的。應該說,任何一項事業的成功,往往涉及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個人的指揮是有極限性的,新時紀的我們,若想免於被淘汰,就須認識到合作的必然性。《後漢書》言:“共輿而馳,同舟共濟,輿傾舟覆,患實共之。”古人的這一訓誡,更是當下時代的要求。
我們知道本週即將召開運動會。屆時你會體會到團結的意義。一個冠軍不能給一個班帶來團體第一,而接力賽中的每一個人都關乎全隊的勝敗。
團結又是相對的。校運會中我們因是本班的一員而團結。市運會中我們因是杭高的一員而團結。全運會中我們因是杭州的一員而團結。奧運會中我們因是中國的一員而團結。天知道是否有一天,我們會因是地球的一員而團結。
團結很簡單,地球上的動物都知道。團結很難,我們需要充分意識到它的價值,並恰當的予以運用。當然,對於聰明人而言,團結,不過兩個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