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1

  歷時兩次,8月15日金太陽教育學習考察,聽了兩位教師有效課堂學習指導講座。同時,8月26日下午,在學校多功能廳聽取了湖北大學教育科學院葉教授的有效課堂教學指導的講座。這些講座,帶者新課程改革的歷史使命——對人才培養的深刻反思;沐浴創新教育的核心價值——讓學生在實踐中創造性學習;展示著教育的終極目標——讓學生學會學習。聆聽這些講座,讓我再次感受到,新課改就是讓課堂充滿生命與活力,就是讓學生在學會學習中賦有個性化的學習,實現有效學習的根本目標——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

  學習中體會到,有效課堂學習的實現,教師依然要做到:

  一、加強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有效課堂的順利進行。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人才需求,需要新的學習指導模式。新的學習模式,需要新的學習理念,學習指導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

  二、開展有效課堂學習指導實踐,繼續推進新課改

  全新的課堂學習指導形式需要教師的大膽實踐與實踐檢驗,地理學習指導採取了157有效課堂的實驗學習指導發法。教師的關注由單一關注學習效果轉為關注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預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的目光看見的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單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簡單發展。教師的每節學習指導必須從關注學生全面發展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課改中我們要透過學習指導模式的建構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積極的思考與充分的想象中解決問題,鼓勵學生把腦袋用活,把思維開啟,貫穿經驗,敢於質疑,富有開拓性、創造性地學習。在學習中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發揮理性指導與感性實踐相結合的雙效學習機制。

  3、落實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教學,教師要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要由“工匠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轉變,要由學習過程的指揮者、傳授者、說教者、解惑者向參與者、啟發者、引導者、促進者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學生由知識的儲存器向知識的篩選器轉變,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向知識的主動學習者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教學手段由傳統的教學生學向現代的讓學生學轉變,由傳道、授業、解惑向悟道、自學、探究轉變。

  教師的三個轉變既是教育觀念的轉變,也是教育實踐策略的轉變,實現這些轉變是推進課程改革,實現學生有效學習的必由之路。

  4、實現有效學習,教師還應該採取四種方法

  (1)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三、有效課堂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日趨完善,教師熟悉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以教材為導案啟發拓展。課堂角色發生的變化,讓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以及學生的經驗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合作與研究性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變化。學生的交流、互動讓教師看到了自主學習課堂的生命與活力。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起到了主導性作用。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自學、合作、創新、探究、實踐聯絡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指導下的有效教學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願我們的有效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為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具有潛力與活力的終身發展人才鋪路。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2

  這幾天在幼兒園的組織下,我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由於我現在是小班的老師,因此我在學習時將重點放在了小班年齡段的孩子的發展目標,仔細閱讀並思考孩子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不同領域的不同發展需。希望能抓住這次契機,提升自我,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藉此為自己在實踐中的操作奠定基礎。

  書中提到:“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幼兒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和理解事物本質和事物間關係的過程。”由於幼兒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進行發展,獲得收穫的;而幼兒的思維發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活動中教師應當引導幼兒透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追求知識的掌握而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這樣獲得的經驗易學易忘,同時學習時枯燥乏味,使得幼兒喪失學習興趣)。如小班活動“製作聲音”,若單單只是教師的示範和講解,由於材料新奇,開始孩子會比較有興趣,但時間久了,孩子對於活動會缺失耐心,枯燥的講解也不利於孩子的學習和理解;若能提供豐富的材料,引導孩子去自己探索,對孩子們而言可能收穫更大,不僅習得了探索的辦法,收穫了探索的經驗,甚至更是激發了孩子對於探索活動的興趣。同時,幼兒的探索不僅僅是幼兒自發的行為,還需要教師有意識的進行指導,孩子在探索活動中,有充分的積極性,但是探索活動中意外發生的機率較大,孩子們獲得的知識往往不易控制,會超出預設有時更是會獲得錯誤經驗,因此書中提到教師一方面要以鼓勵為主,接納、支援孩子的探索行為,認真對待孩子在探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但不是單單幫助孩子解決,更應該是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同時,容忍孩子因探究而弄髒、弄亂物品的行為,在操作結束後可以引導孩子進行收拾。平時的活動中我也接觸過,數學活動的學習往往會準備大量操作材料,但幼兒操作後會雜亂無章,因此在活動後我會引導孩子進行收拾,一方面給孩子不能亂放的經驗;另一方面則是提高孩子的整理能力。另外,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既需要扮演指導者的角色,還需扮演一種合作探索的角色,以側面示範的形式,引導幼兒進行模仿,在操作的過程中暗示性的給孩子提供探索幫助。最後,幼兒的科學學習,更應當融入在一日生活之中,孩子們接觸的都是一個個的知識經驗,因此教師的指導應時刻進行,如和孩子散步時,給孩子介紹孩子看到的現象,如春天到了,樹葉發芽了等,都是孩子可以收穫的經驗。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更注重的是對於孩子興趣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切不可壓抑孩子的興趣,應當以鼓勵等形式,滿足孩子的需要。

  本書對於各領域的學習提出了更細緻的要求,值得我學習,為我以後的工作明確了方向,提供了動力。對於該書的學習,我理解的還不夠全面,還需要不斷進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煉和總結。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3

  《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並且細化了各領域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學習與發展目標。讓我們清晰地瞭解了近四歲兒子的一般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回想我們在張睿帆成長過程中的家庭教育,既有正確的做法,也有失誤的地方。下面也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這5個方面談談兒子的現狀及我們的感想。

  一、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1、就“身心狀況”來說,張睿帆滿足“具有健康的體態”和“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而“情緒安定愉快”方面,情緒不夠穩定,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哭鬧,好在一般都能在我們安撫下慢慢平靜下來。

  2、從“動作發展”而言,張睿帆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也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但"手的動作靈活協調"稍有欠缺。

  3、“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方面是張睿帆目前做得最不好的地方,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吃飯不好好吃,要喂,邊吃邊玩;特別不喜歡吃蔬菜;吃飯的時候看電視;刷牙需要勸說和陪同。唯一令人欣慰的方面是不喜歡喝飲料,最喜歡喝白開水。在我們的幫助下可以自己穿衣服和鞋;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健康”是5個方面中我們對兒子最為憂心的,今後我們將根據《指南》各方面的教育建議逐步改善,讓兒子成為最“健康”的孩子。

  二、語言當別人說話時張睿帆能注意聽並做出回應,也能聽懂日常會話。

  比較愛說話,講話也很有禮貌,語言表達相對較好,詞彙較豐富,常常“語出驚人”。喜歡聽故事,也愛自己講故事,基本能將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敘述清楚。喜歡“亂畫”但不知何意。語言方面基本是我們對張睿帆最為放心的,今後也會更加註意這方面的培養。

  三、社會

  1、張睿帆性格活潑,一般願意與人交往,基本能與玩伴友好相處,會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活動,感覺有時也很會關心人,特別是對比自己弱小或者不幸者表現出同情和格外忍讓。但偶爾也會表現出任性和自我,這基本是獨生子女的通病,不過,在經過幾個月的幼兒園集體生活之後,這一方面在慢慢改善。

  2、張睿帆基本還是喜歡群體生活的,雖然剛上幼兒園的前兩週對去幼兒園有很大的牴觸,但後來還是非常喜歡的,有時也能感覺到他對去幼兒園的期待。對於基本的行為規範一般能夠遵守,但有時要“看心情”,偶爾會我行我素不聽任何勸阻,希望在以後能夠逐步改善,這也需要我們作為家長和老師得有更多的耐心。

  3、張睿帆特別喜歡與家人同處,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在時,會表現出無比的快樂,也會顯得特別聽話。

  四、科學

  對自然的一切充滿好奇,挖土,玩沙,撈魚、餵魚,看螞蟻等等,都是他平常喜歡玩的活動。日常生活中包含許多數學知識,各種形狀,排列順序等,也表現出很濃的興趣。

  五、藝術

  愛美是人的天性,張睿帆喜歡與自然界接觸,喜歡漂亮的花草,聽到鳥叫蟲鳴會表現出驚喜。但是對繪畫和藝術表現出不太敏感,對於在人前表演會很害羞,今後會注重豐富他的體驗,慢慢培養和改善。

  總之,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後,感受很多,在以後教育孩子中,一定堅持:

  1、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不拔苗助長;

  2、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引導其興趣所在;

  3、引導愉悅的情緒表達;

  4、培養自主自立的能力;

  5、多抽出時間陪孩子,享受兒子的成長過程。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4

  這段時間藉著培訓我們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了一遍,對於我們一線的老師有著示範引領的作用,讓我從中感觸很深。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綱要》一樣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和發展,而且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目標下分許多的子目標,應該說《指南》比《綱要》更細化些,我們這些一線老師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參考性。

  學習了《指南》後我對促進很大,特別在語言方面的認識,讓我觀念更新,收益很大。現在幼兒園熱衷於繪本故事教學,老師在進行早期閱讀會存在許多教育誤區,比如早期閱讀不等於早期識字,有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讓孩子在閱讀的同時給孩子認認字,學習了指南我覺得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對於學齡前的幼兒,孩子們對於這種枯燥的的字不感興趣,我們應該給孩子培養閱讀興趣,有口頭語言的參與,還應該提供適宜的圖畫書,而不是拔苗助長,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在《指南》語言領域中還指出培養孩子的前書寫能力,有些教師和家長覺得書寫就可以像小學生那樣寫寫字,其實《指南》中的書寫是利用孩子以有經驗進行圖文並茂的記錄,大班的時候寫寫自己的名字,關鍵是培養前書寫的願望。發展幼兒語言能力關鍵要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孩子想說、敢說、喜歡說,平時教學和生活中我們也要不斷反思自己,有沒在課堂生活中高控課堂,有沒真的給孩子說的機會。

  我深刻的感受到幼兒的教育是一項十分細緻的工作,相對於我平時的工作來說,我還是有很多做的不好的、欠缺的地方。但是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與參考指南中,我也將會慢慢的細化自己的工作,不求,只求更好。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5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現如今指導幼兒園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引導幼兒教師科學實施工作的指明燈。認真貫徹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對於幼教工作者來說是很有必要的。透過一段時間《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閱讀與學習,有很多收穫、體會如下: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藝術、科學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都有學習與發展目標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瞭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具體方向。讓我對幼兒在五大領域的發展總目標有了深刻清楚的認識。現在,透過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讓我更清楚的認識到,我所教育的每個年齡段孩子應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可以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裡提出的教育建議,採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手段,這些細緻的內容對與我這樣年輕的教師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驗資源,對於我今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對幼兒產生滯後或超前的教育行為,違背幼兒的成長髮展規律和教育規律,更好的有效的達到《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所呈現的幼兒的發展階梯。

  透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閱讀學習,讓我意識到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每一個活動的設計都要緊扣目標,目標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活動的成敗。因此,要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學習特點以及領域的目標,科學的制定教育目標,以確保目標的適宜性。在進行活動內容的設計時,我們往往容易去追求所謂的新穎花樣,內容設計繁多而複雜卻很難抓住重點,或者直接忽視了幼兒的實際情況,而這份《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時刻提醒我們,活動設計要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把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去,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活動設計要形散而神不散,時刻做到目標明確、以幼兒為主,才能更好地達到教育的效果、達到我們教育的目標。因此,我們要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教育建議,設計活動時要有規劃,已達到最最佳化的效果。在組織形式上也應靈活應用多種形式,可以是集體活動也可以是分組活動,透過區域遊戲活動、透過讓幼兒自己操作學習、透過幼兒的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以達到學習的目標。同時,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切實做好引導著,善於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入手。以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或常接觸到的事物牽引幼兒深入的學習、探索。讓幼兒能夠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積累經驗,在探索中嘗試成功的喜悅。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閱讀學習讓我意識到孩子是一棵棵充滿希望的幼苗,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想要讀懂它就要用心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與他們的內心世界。一切從有利於孩子發展的角度出發。不斷反思自己過去的工作,刪減不利於孩子發展的因素,蹲下身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平等的與他們交流、瞭解他們的需要、給孩子真正需要溫暖的關愛,讓他們在自己的引導下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成長。創設附和孩子發展需要與成長規律的課程、環境,讓教育迴歸幼兒的經驗,去追隨幼兒的興趣,提供給孩子自己更多操作的機會,讓幼兒自己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成長的經驗。讓幼兒自由、自主參與,引導幼兒主動的學習探索,在生活、學習、遊戲中快樂健康的進步成長。

  透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學習,我覺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不是用來評估和定性孩子的發展,它是指導教師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的。應當把它當做前進的導航,用它指引我們下一步的方向。我們要善於觀察幼兒、勤於反思自己,在以後工作中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在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的基礎上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更好的、更科學的實施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6

  作為一名教師,本人有幸參加了為期7天的固始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培訓學習活動。此次培訓活動採用專題報告、小組分散互動參與等形式展開,學習過程注重體驗性、理解性,透過學員的思考和討論,讓我們在學習《指南》的基礎上,慢慢走近《指南》,走入《指南》,從而明確、理解《指南》的基本理念“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的確,作為一名成長中的青年教師,我們在教育路上會有許多的困惑,我們除了在學習理論知識外,更應該瞭解幼兒各年齡段特點,從而實施科學有效的教育。

  透過培訓學習,我對《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來談談我的學習心得。

  一、《指南》不是《綱要》的替代品

  《指南》和《綱要》一樣,將幼兒的學習生活與健康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但《指南》相對於《綱要》相比,更詳細、更具體。教育建議則給我們教師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可實施的合理化的方法。因此《指南》為我們一線教師提供了更清楚、詳細的參考依據。所以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揣摩《指南》,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讓孩子們能夠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發展。

  二、《指南》是教師的“福音”,家長的“貼士”

  《指南》的頒佈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作為教師,《指南》就像是一位“經驗老道的學者”,不僅將幼兒生活與學習上的活動鎖定在自主能力的發展上,還根據不同的領域給出了有效的引導方法,讓教師在指導幼兒過程中看到了教育的無限可能性。作為家長,《指南》又像是一位“請回家中的教育專家”,幫助家長了解自己家幼兒應達到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指南》的出現,給我國學前教育指明瞭更好的發展方向。

  三、幼兒園教學不是“教課”,而是培養孩子。

  “學習興趣”《指南》中明確指出:“每個幼兒的心裡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在培訓學習過程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指南》“藝術領域”中所提到的:現實的教育誤區是教師往往“重技能,輕感受”,從而讓幼兒失去了藝術興趣。這句話,給我的觸動很大。的確是,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尤其是繪畫教學中,教師往往教幼兒繪畫的技能,如怎樣畫一隻蝴蝶、一隻孔雀等等;而忽略了幼兒對繪畫的表現力,大大抹殺了幼兒對藝術的感受和表現。因此,在今後我們應該更注重培養幼兒的藝術表現力而減少千篇一律的“教課”。

  四、《指南》不是衡量幼兒的標尺

  《指南》是指導教師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的,但不能把它當作標尺來丈量幼兒,傷害幼兒,也不能把它變成束縛幼兒和自己的繩索。它是提倡我們做一個研究型的老師,要善於觀察幼兒,勇於反思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認真貫徹《指南》的精神,調整自己教育思路,改變自己的態度,做到個體教育。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做的是將《指南》的精神內化於心,對每個年齡段每個領域的目標瞭然於心,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支援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

  《指南》提出了每個階段幼兒應達到的發展水平,但是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在讓幼兒“知道什麼”和“能做什麼”的同時,我們應當明確自己的目標: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關注幼兒的活動和表現,善於發現其優點和長處,多給予肯定和表揚,不要拿幼兒的不足與其他幼兒的優點作比較。作為老師,我們要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允許孩子存在這種差異,耐心運用各種方法來進行鼓勵、指導和幫助,使每個孩子都得到較好的發展。

  透過學習《指南》,我又學到了很多,收穫了很多。我將以《指南》的精神來指導自己未來的教學工作,我會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不斷改進、實踐,為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鼓勵、引導和支援,和孩子共成長!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7

  20xx年7月3號週五早上,我有幸再次聆聽吳海虹老師的專題講座無比的激動。每次聽完吳老師的講座,我好象從裡到外受到了一次洗禮,是對心靈的震撼和思想理念的轉變,但感覺又都是幸福而充實的,吳老師的這節課實在是給我啟發很大,我拼命地吸收著知識的養分,想把這些理念和知識帶回去融入到我的教育活動中。

  吳海虹老師的講座,給我們營造的是一種輕鬆愉悅的談話氛圍,在她娓娓道來的講述中,我們不由的反省自己,尋找自己與一位合格幼教工作者的差距與不足在哪裡。雖然我對“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這句話早就熟記於心,但在實際工作中對幼兒園應該開展更多的遊戲活動還缺乏清醒的認識。聽了吳海貫虹老師的貫徹落實《指南》----慣性、改變。的講座後給了我很大的觸動。讓我對“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知道了只有遊戲才是學齡前兒童積累經驗、獲得體驗、開闊視野的一種重要方式,是兒童生命成長的一個重要通道,是符合兒童生命特徵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手段,遊戲對於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就顯而易見了。遊戲可以把孩子不能理解、難以接受、不易掌握的知識進行包裝,讓教學變得色彩斑斕,不是枯燥的、乏味的,讓孩子的學習不是一種被動的接受而是愉悅的主動探索的過程。孩子應該有嬉笑遊樂的快樂童年,這不僅是對孩子的童年負責,也是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負責。如何去給孩子們一個天真、快樂、遊戲的童年。

  今天,吳老師的貫徹落實《指南》——慣性、改變、講座中提到幼兒園遊戲的型別分為兩大類。

  一、一是幼兒自發生成的遊戲。

  二、一類是教師設計的遊戲,常見在集體活動中。

  這裡面還提到了三個關鍵點:

  1、兒童以一出生就是主動的,有能力和自信的學習者。

  2、我們嚴重的兒童的形象和我們同年的經驗,深刻影響著我們的課程觀,兒童觀,教育觀。

  3、教學就是傾聽,教學就是回應。今天聽完講座後,我才真真正正的瞭解到,在幼兒園遊戲是如此的重要。

  做為一名教師,此次培訓中我深刻認識到,在新的時代和新的教育背景下,只有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和教學手段,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提高專業化水平才是我們成長的途徑和最大的收穫。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8

  在聽蔡博士對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講座,在教學活動中其選擇性地、挑重點地對《指南》的背景和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剖解,讓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這裡有展示讓我們學習老師在對小孩子出現鬧問題、家長紛爭的有效執行方法,尤其是其中的一道測試題“一個小班的小孩兒,認真地聽你講故事,但他有太多的疑問,不停地發問與故事相關的問題。這時你會怎麼做呢?”給出的選擇如下:

  1、阻止孩子再說話,然後你接著說故事。

  2、不管孩子的說話,直接把故事完整地講完。

  3、為了懲罰孩子多說話,停止說故事。

  4、逐一解答孩子的問題,再繼續說故事。

  5、與孩子一起尋找問答案,即使你知道,然後引導孩子繼續聽故事。”現實中,我們大多數老師的做法是1—3,其結果是阻礙孩子的想象力,壓制孩子的求知慾望。這個測試讓我認識到別讓我們的教育太功利,應該順應孩子發展的需要,讓我們擔負起教師的使命——不是塑造幼兒,而是發掘幼兒的天賦。

  針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亂象和誤區,《指南》的建議非常清晰、具體、有指向性。它把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的幼兒培養提出建議。以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為核心,旨在引導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它是在《綱要》的基礎上,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目標、要求按不同的年齡段進行細化,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促進學前教育科學,規範發展的需要,糾正小學化、超前的教育問題。指導家長科學實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對家長的科學育兒具有指導性作用。滿足幼兒生活、學習、發展的需要,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它更符合現代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

  這次《指南》的培訓,既有理論的學習,又有案例的分析,既有教育理念的引領,又有教師與專家智慧的碰撞。我也深深地感到,對於《指南》的學習和消化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個實踐與理論、探究與反思相結合的過程,在今後的工作中,它是引路石,又是指明燈,為我們今後的工作開闢了思路,明確了發展方向。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9

  透過閱讀和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讓我對《指南》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的同時,總結了以下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指南》是一本師幼共同的“成長冊”

  正如《指南》的“說明”中所說,《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個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

  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以及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這樣細緻地縱向深入,讓我們一線的老師在實施各領域教學時,有了比較系統的理論依據,《指南》的教育建議部分列舉了一些教育幼兒的具體辦法,對成年人提出了明確要求。

  《指南》中對幼兒的能力發展水平的確定在數字或言語上的界定上更加詳細規範了,如在動作發展中規定3~4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2米左右;4~5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5米左右;5~6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8米左右,這些小小的數字雖然不同,但是卻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層層遞進的,正體現了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水平能力發展差異,而也正是這些小小數字上的差異,讓我們教師對於如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教學計劃,有了更好的參考數值,讓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成長。

  二、《指南》是一本詳實溫馨的“備忘錄”

  《指南》中的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議部分針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目標,列舉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指南》相對於《綱要》的幼兒五大領域的發展總目標相比,更詳細、更具體。由此我們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年齡段孩子應該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而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可以根據教育建議採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這些細緻的內容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對我們今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幼兒產生一些滯後或者超前的教育行為,從而違背幼兒自然發展的規律。

  三、《指南》是家園合作的指南針

  《指南》中給我啟發最多的,還有教育建議。這些教育是寫給教育者的,但更多的是寫給家長的。因為教育決不僅僅是幼兒園的事情,真正有效的教育更需要家園攜手,合作共進。家長普遍存在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這種高期待的美好願望與科學理性之間存在著較大的落差。根據《指南》要求,科學地回答了3—6歲兒童“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應該學習什麼(學習內容)、怎樣學習(學習方式)”,以及教師與家長“應該提供怎樣的幫助與指導”等有關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礎性與根本性問題。關於如何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指南》用樸實的語言,給父母指導與啟示。

  《指南》強調“親切地對待幼兒,關心幼兒,讓他感到長輩可親,可近,可信賴的,家庭和幼兒園是溫暖的。”因此,幼兒教育中家園合作是必然的,家長參與幼兒園也是必然的,幼兒的成長需要家庭和幼兒園的同步協調,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擔負起教育人的任務。有了《指南》引領,家長和老師能夠充分的溝通,共同樹立對幼兒期望值正確的思想,以身作則,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成長,更能使家長和教師的教育觀點、教育方式跟上時代的要求。另外,作為家長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援老師,讓我們和家長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中來,充分調動每一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自由地、愉快地展現自己,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當然《指南》是指導教師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的,但不能把它當成標尺去測量幼兒,傷害幼兒,不能把變成束縛幼兒和自己的繩索。它提倡我們做一個研究型的老師,要善於觀察幼兒,勇於反思自己。

  透過學習《指南》,我將以《指南》的精神來指導自己未來的教學工作,為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有力的引導、支援與合作,和孩子共成長!努力使每個幼兒都擁有一個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美好童年。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10

  一、讓幼兒學會認真地傾聽並能聽得懂

  如果幼兒做到了這一點,那麼可以說幼兒的學習已經入門了。在我們幼兒園外地孩子特別多,第一關就是語言,我班姜子文小朋友就是這樣,他爸爸將孩子從老家一接過來就來上幼兒園了,來園時他只說他的方言,對老師的話一句也聽不懂,自然也交不到好朋友了。出現這種情況我就跟他爸爸聯絡,首先要給孩子一個說普通話的環境,在家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再透過家園配合教一些簡單常用的普通話,每次與姜子文小朋友交談,我都會用眼睛觀視他,然後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說,看他認真傾聽的樣子,說完一遍後我會問一下,你聽懂老師說的話了嗎?如果他是一臉的疑惑,我會耐心地說第二遍,在說第二遍時我就加上相應的動作,他透過認真地聽和仔細地看不用說第三遍就明白了。很快姜子文慢慢地他融入了班級,學會了普通話,喜歡和老師、小朋友在一起了。

  二、培養幼兒願意講話並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當幼兒因為急於表達而說不清楚的時候,教師要提醒他不要著急、慢慢說,同時要耐心傾聽,給予其必要的補充,幫助他理清思路並清晰地說出來。孩子喜歡錶揚的話,我們大人也不例外,當孩子出現講話聲音輕、不敢講、說錯話時,老師不要指責,相反你要多鼓勵他、表揚他、原諒他。孩子畢竟是孩子,誰不會犯錯,關鍵是我們怎麼抓住這一次的失誤轉化為一次鍛鍊孩子表達的機會。幼兒園晨間談話時間不長,我都會利用好這點時間開小會讓每個孩子用一句簡短的話說說我昨天做了什麼?我喜歡吃什麼等等。這個階段語言的培養我想不是寫長篇小說當作家、不是唱動聽的歌曲當明星,因為我們的孩子還小,我們要培養的、要做的是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給予積極肯定回應就夠了。

  三、讓孩子具有文明的語言習慣

  這裡就需要我們老師、家長在平時培養孩子使用禮貌用語,教育孩子不說髒話、粗話。一個有禮貌的、文明的人就是一個有修養的人。如果小朋友幫老師做事情了,老師也不能吝嗇說“謝謝!”只有你客氣,我客氣,大家才會更客氣。我國是禮儀之邦,相信我們這些從小講文明、講禮貌的小朋友會一直繼承和發揚祖國的這一優良傳統。

  在實際教學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學習《指南》的重要意義。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更有義務和責任來認真地學習。《指南》成為我今後幼教工作中的燈塔,指引著我,讓我不會再迷失方向。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11

  近階段,在我園餘園長的帶領下,我們全體教師人員都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學習中,我發現其中講到的每一點內容都是我們現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學、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將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實到位、認真負責完成,才能使得我們的自身素質、工作經驗有所提高,教學效果更好。

  《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這幾個方面詳細地指出了幼兒在每個年齡階段所該達到的發展目標,以及我們成人在幫助孩子們達成目標時的教育建議。明確了孩子們在每一個年齡階段末期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也讓我們教師教育不同年齡段幼兒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據可循。

  《指南》將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它充分的體現了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珍視了兒童學習、生活的獨特價值,充分地尊重和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設了豐富的教育環境,限度地支援和滿足兒童直接透過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現在大多數的孩子被禁錮在教育的條條框框之中,他們需要自主,因為只有自己動手動腦得來的直接經驗才是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要想擺脫“填鴨式”的教育,想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相信在《指南》中就能夠找到答案。

  在健康領域目標中指出“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幼兒,發現幼兒的優點,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不與同伴做橫向比較。”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學習能力較強、性格開朗、自我服務能力強的幼兒,我們常常能做到發現這些孩子的閃光點。但是對於一些能力較弱的孩子,我們更需要有意識地去發現、挖掘孩子的閃光點。因為,每個孩子其實都有自己的長處,要給他展現機會,讓他在學習活動中取得成功,發現自己的長處,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與喜悅,增強自信。當他們有了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自信,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家長要使孩子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全面地發展,讓孩子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發揮他應有的才能。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12

  工作之餘認真了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透過學習後我對幼兒教育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與認識,深深地體會了作為家長在孩子一生的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明白了幼兒園和家庭相互支援與配合,才能把《指南》中各項理念與方法貫徹並實施好。《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這幾個方面詳細地指出了幼兒在每個年齡階段所該達到的發展目標,以及家長在幫助孩子們達成目標時的建議。

  《指南》中提到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這個觀點我個人就比較贊同的,我家孩子不知什麼原因,舌尖音dtnlzcs與舌根音gkh總是分不清楚,如“多少”她會說成“多搞”,所以很多時候都會聽到同樣的問題:“你家孩子舌頭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啊?”“你們帶孩子出去看了沒有?”“看人家孩子說得多好!”而我自己知道,孩子舌頭沒有問題,刻意糾正也能說得清楚,只是語言比別同齡孩子發展慢些罷了。現在我已經學會了很淡定了,基本不會拿孩子與他人來橫向對比,也不會強化這些書面知識讓孩子自卑。

  我是想著三年很快就過完了,再過三年就得開始辛苦的求學道路了,我想珍惜好這三年的時間,讓他盡情地玩,盡情地耍。即使他現在很多方面不如同齡的孩子,比如認字、算術和繪畫,但我還是有理由相信他現在的不作為並不能代表今後會比同齡人落後多少。讓他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很重要,同時在遊戲和生活中學到的知識和本領比書本知識更牢固,而幼兒時期只要注重培養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待他玩夠了自然就會去找東西學習的,同時有興趣的學習會比被逼的用功更加事半功倍。

  《指南》還提到了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間的異同和聯絡的過程。科學教育對幼兒很重要,從小讓寶貝親近大自然比起書上的認知圖畫也更實際,所以暑假的美術興趣班我取消了,我和孩子一起商量並讓他自己選擇,他告訴我他的願望是:放假可以回鄉下和那裡的小朋友玩,我雙手贊同了也感到很欣慰,他能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爸爸也同意了讓他和爺爺回鄉下,我們都知道在那裡空間大,到處跑也不用擔心,還可以交到新朋友學習新語言,還得自己處理人際關係。而城市的孩子就像金絲雀,每天只能呆在小小的圈子裡:幼兒園-家-公園,還不能和陌生人說話。我只希望他長大後能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在這個社會的生存適應能力和創造力真的很重要。回鄉下孩子可以親近大自然,也可以見到很多真實的小動物,他的小腦袋裡面裝了更多的見識後才會畫出更美好的圖畫,才會有更多的想法和創造力,相比美術課上的學習我想他也更喜歡在大自然中來真實地體驗。

  《指南》中還有很多值得家長和老師一起參考及借鑑的,每個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各項指標不一樣,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做為家長要明白每個孩子在沿著相似程序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不能強求。歸根到底,我認為孩子優良的品質,文雅的性格,堅強的意志力等一切良好習慣的養成,都與父母的言傳身教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做為父母的我們,自己先行動起來吧!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13

  上週我園進行了一次《關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培訓,主要關於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每一個領域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幼兒的早期教育很重要,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點,更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鼓勵幼兒自理、自立。

  語言方面,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是很重要的,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特點,教師與幼兒的交流、幼兒之間的交流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對有語言障礙的兒童要給與特殊照顧,幫助他們提高。

  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應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

  科學方面,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還要密切聯絡實際生活,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藝術方面,要能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的創造的快樂,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樂趣。

  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年齡特點制定不同的活動就能對他們的啟蒙教育有很大的幫助,與家長聯絡溝通,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同步和諧發展,使孩子進步。

  我們希望以後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完善自身的理論和實際,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和感受,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表達。再結合《指南》把我們的幼兒園辦得更好,使每一個幼兒在幼兒園裡都能得到充分的潛能開發和提升。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14

  本週園裡進行了一次《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語言領域的一次學習,讓我對這個領域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

  《指南》中指出3—6歲,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發育的黃金時期,因為,這個年齡段是孩子一生中詞彙量增長最快的時期,是語言飛速發展的時期;幼兒在語言的發展中詞彙量迅速增長,已經能掌握各類詞,逐漸明確詞義並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種語法結構。在言語表達上可以自由地與人交談,出現了自我中心言語。自我中心言語是伴隨著動作和遊戲而進行的自言自語,它既可以幫助兒童出聲地思考,又能暫時滿足他們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一些願望。但有些孩子也會出現言語失常現象,在《指南》中,專家提示到:這一時期,兒童說話常有重複或猶豫不決的情況,在與他們交談時,要鼓勵他們大膽地說話,對口吃現象不必太在意,訓練孩子輕鬆愉快地發表議論。因此,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則要透過聽故事、講故事等活動,培養孩子的言語表達能力,豐富他們的詞彙量,同時有計劃地讓他們學習一些書面語言。

  中班時有一段時間,班裡的欣然小朋友特別喜歡說“然後”這個詞,一句話裡面都會加好幾個“然後”,講故事就更不用說了。媽媽為此也很頭痛,每次都會提醒她,結果媽媽提醒越多,她說“然後”的次數就越多。後來,班裡的老師和媽媽商量,和欣然交談時,儘量讓她放慢語速,也不要提醒她不說“然後”,結果慢慢地欣然說“然後”的這個現象就好轉了,說話也流利了很多。

  很多時候,我們要做的可能並不是教孩子們該怎麼說,而是給他們一個輕鬆愉悅的語言環境,讓他們敢說,能說,知道交流重要性就好。

  《指南》中很多的教學建議對於我的啟發很大,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我也會不斷反思、實踐,將《指南》的精神和經驗落實到未來的工作中,為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鼓勵、引導和支援,和孩子共同成長!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15

  近日,我聆聽了來自深圳市教科院教研員劉華教授關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講座,經過劉老師的詳細介紹我們瞭解到《指南》的最終形成是來之不易的,需要我們的珍惜,更是我們幼兒教師們的“指路明燈”。透過學習《指南》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體會到我國對學前教育的重視,《指南》的實施能夠讓幼兒真正像幼兒那樣學習與發展,從小學化的教育中解放出來,也感受到我們作為幼兒教師身上的擔子很重,我們應該踏踏實實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熱心去培養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樑,我們要為他們的一生打好基礎。

  聆聽了劉教授關於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講座後,我對《指南》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總結了以下體會:

  《指南》是一本師幼家長共用的“指路明燈”。它的目的和意義是從保護兒童權利出發,強調教育平等,幫助所有的兒童科學全面地做好入學的準備。為幼兒園教育提供細緻的專業參考,提高了幼兒教育的教學水平,提高幼兒園教育機構的質量,也為幼兒園家長理清兒童成長的基本參照,幫助家長形成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指導並約束成人教育行為,增進全社會對兒童發展的`準備認識,並深入貫徹落實。《幼兒教育綱要》,是兒童幸福成長的福音——《指南》的實施能夠讓幼兒真正像幼兒那樣學習與發展,從小學化的教育中解放出來,享受人生唯一的獨特的幼兒期,從成人功利主義的教育中解放出來,快樂地遊戲,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在劉教授的講解中,我們還觀看了影片——“老師如何組織晨間談話”。晨談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一個過渡性較強的環節,具有特殊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它能幫助幼兒學習傾聽他人的談話,並及時從中捕捉有效的語言資訊。能幫助幼兒圍繞一定的話題談話,充分表達個人見解。所以“圍繞一定的話題談話”,首要問題是避免“跑題”現象。談話往往有中心話題,參與談話者在這個範圍內交流,這是談話的最基本的思路及其方法。三歲以後的幼兒,自我中心語言逐漸減少,社會性語言逐步增加,但是他們仍然需要透過學習來擺脫談話“天馬行空”的狀況。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有了《指南》中更詳細的標準劃分,我們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達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詳細的瞭解,對工作有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也讓我們更快更好的在工作中不斷成長。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16

  自電大召開的新生入學會議後,我便開始了網上搜尋工作,查閱了電大下發的《開放教育入學指南》並認真學習了這一課程。我瞭解到電大的學習方式與以前的學習有很大的區別。電大開展的現代遠端教育能讓我透過現代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對我們不斷地獲取知識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開放教育就教育方式而言是一種教育策略,它是指對學習物件、教學過程和教育資源的一種開放,這種開放為學習者儘可能的消除各種學習障礙和限制,提供應有的學習機會、豐富且可選擇的學習資源。

  開放教育在入學年齡、職業、地區、學習資歷等方面,沒有太多的限制,凡是有向學習者,具備一定的文化和知識基礎,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就可以申請入學,它為許多因種種原因不能進入普通高校讀書的人實現了接受高等教育的願望,成為我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

  電大構建的現代遠端開放教育,有別於傳統的學校教育模式,是依託現代教育資訊科技和手段,透過多種媒體進行遠距離教育學習,“師生處於一種永久性分離狀態”的一種教育模式,是一種以業餘時間自主學習,它透過廣播、電視、計算機網路等現代遠端教育手段和文字、音像、caI課件等多種媒體實施教學,而這對已經習慣了傳統教學模式學習的我帶來了很大的不適。

  不過透過學習《開放教育入學指南》這一課程,我對教育思想觀念有了更新,有了由“教”到“學”的轉變和由“封閉”到“開放”的轉變,更加註重自主學習,自學為主的思想觀,改變以往的師教生隨的被動學習觀念,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樹立新的學習理念,這能使我儘快的轉變到適應廣播電視大學開展的開放教育的教學模式上來。

  另外在電大學習還需要具備逐步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要選擇好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由於自己是業餘學習者,所以我認為合理的分配好每一天的學習時間是十分重要的,堅持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合理的分配、規劃一天的時間,利用每天零星時間學習。為了緩解工學矛盾,還要樹立鞏固自己的學習信心。

  經過了開學到現在的一個不斷的思考和觀察的過程,看到了一批又一批和自己一樣已過而立之年的同學,放棄了休閒和娛樂的時間,孜孜不倦的學習、上課,使我深刻的認識到接受再教育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有接受再教育的機會,不想提高自己,不懂的自主學習,沒能掌握一定學習技巧,就有可能會被淘汰;人的生命是很短暫的,但知識的海洋卻是無邊無際的。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面對國力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滯步不前將有可能在這個新世紀中落伍,甚至有可能被淘汰。

  總而言之,電大開放教育提供了現代便捷的教育方式,能使我更加全面地學好所學專業。對於我們上班族而言是一種最為直接有效的學習方式。因此我要刻苦學習並掌握專業知識、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爭取更多的學分,以優秀的成績取得畢業。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17

  20xx年3月28-29日,這一天半的時間我們聆聽了登封市局李局長及鄭州市教研室唐老師和劉老師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解讀,以下是我聆聽後的一些感想:

  首先,《指南》關注教師的操作性。相比較《綱要》來講,《指南》更加具體、細化,更有指向作用。《指南》不僅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橫向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展開。而且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以及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這樣細緻地縱向深入,讓我們一線的老師在實施各領域教學時,有了比較系統的理論依據,《指南》的教育建議部分列舉了一些教育幼兒的具體辦法,對成年人提出了明確要求。讀《指南》,指導我們該做什麼,該怎麼做。

  其次,《指南》關注幼兒學習的可發展性。如果我們只注重知識目標,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控力、關愛他人、樂群於人、積極樂觀、獨立自理、興趣好奇心、積極認知風格、積極學習態度和謹慎行為風格等持續發展品格的培養。那麼這種幼兒教育就好有缺陷的。現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確了幼兒教師不僅“教書”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北京。

  名師從《指南》的概述部分對指南的歷史背景、以及《指南》的定位和如何理解《指南》作了詳細的講解,其中對如何理解指南提出了《指南》的性質、導向、怎麼導和指南與綱要的關係作出了明確的解讀,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相互滲透的,綱要是針對幼兒園的,《指南》裡包括教師、家長、社會相關方面的,綱要是宏觀的,內容廣泛,除了學習內容還有幼兒園的管理、評價等,學習與發展只是幼兒園工作的部分內容。指南微觀,在學習目標內容教育建議具體操作性強。指南不能簡單看成是綱要的細化,有些內容指南沒有。

  《指南》提出了每個階段幼兒應達到的發展水平,但是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我們老師遇到的所有孩子不是都能同時達到同一個水平。在孩子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有部分孩子明顯高出或低於應有的發展水平。作為老師,我們要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允許孩子存在這種差異,耐心運用各種方法來進行鼓勵、指導和幫助,使每個孩子都得到較好的發展。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18

  前一階段,我園進行了一次《關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培訓,《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議部分針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目標,列舉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指南》特別強調,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要求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珍視幼兒生活和遊戲的獨特價值,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援和滿足幼兒透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以下是我學習《指南》後的一點思考和體會:

  思考一:每一個孩子都重要

  在健康領域目標2中指出“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幼兒,發現幼兒的優點,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不與同伴做橫向比較。”在日常教學中,對於學習能力較強、個性外向、自我服務能力強的幼兒,老師常常能做到發現優點。但是捫心自問對於一些能力較弱的孩子,老師能意識以欣賞的眼光發現孩子的優點嗎?記得前不久再網上看了一篇專題講座《每一個都重要》,裡面說了演講者從各國學前教育的政策解讀、目標定位入手,引發大家對“每一個孩子都重要”這一核心目標的深刻思考。演講者指出:教育者的責任就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變得更好,都能達到能夠達到的水平,發揮他們應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樹立“每一個孩子都重要”的教育觀、兒童觀。如何詮釋、踐行這一理念,我們需要走的路還很長。

  思考二:創造機會交流

  在語言領域目標2中指出:“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幼兒交談,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詢問和聽取他們對自己事情的意見等。”儘可能與每個孩子交流,自由活動中的交流往往更利於幼兒情緒情感的表達。晨間活動中利用孩子自主遊戲的時間,老師來到孩子們中間,聽聽他們談論的話題、瞭解疑惑和感興趣的話題。除了自由活動交談機會,在集體教學活動活動中,教師也應該時刻關注幼兒的興趣點,給予充分表達的機會,在活動中多聽取孩子的想法的意見,儘可能多的創造幼兒交流表達的機會。

  思考三:教育就在身邊

  在社會領域解讀中指出:“幼兒社會性是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透過觀察和模仿學習和發展起來的。成人應注重自己的言行對幼兒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領域的集體教學活動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教師說教較多,幼兒被動灌輸一些社會性規則、意識或品質。社會活動取材應源於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記得以前實習時隨同家委會部分家長、幼兒參加了福建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的體驗遊學。一路上,從乘車、參觀、遊覽、午餐、遊戲等環節中,其實就滲透著許多社會性方面的教育,只要我們老師、家長成為有心人。午餐時,小夥伴們的相互分享那樣自然,我想,孩子們就是在這樣的自然情景中不斷形成或鞏固良好的社會性行為……

  《指南》中強調堅持三項原則: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的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既要準確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特徵,又要充分尊重幼兒發展連續性程序上的個別差異,支援和引導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想更高發展,按照自身的發展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衡量所有的幼兒。

指南學習心得體會 學指南用指南的心得體會19

  我利用這段時間認真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五大領域:語言、健康、科學、社會、藝術。各領域之間是環環相扣的,不可分割的。每個領域都有要按照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都有學習目標、發展建議兩部分組成。

  在健康領域方面,我們主要陪養幼兒在生活中能夠自理,還要具備一定的安全知識。每個年齡階段都必須學會具備一些生活中的自理能力。結合專家的意見,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實施適當的教育方法。

  在語言方面我們要讓幼兒學會傾聽和表達,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也要具備閱讀和書寫能力,使我們的幼兒學會認真聽,聽懂語言,願意與他人交流。我們要從不同的年齡段去觀察我們的孩子,選擇適當的圖書給我們的孩子去閱讀,多與我們的孩子交流。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對我們的工作也有很大幫助。

  幼兒的語言核心價值就在與交流和學習中成長起來的,幼兒的語言能力上課一發現幼兒就是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為幼教者,我們應該給幼兒創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能力。鼓勵幼兒多與同伴交流,讓幼兒敢說、想說、喜歡說,並能積極的說。因此,在語言領域方面我的感觸最深。以往我們上課一發現幼兒多說話就會讓幼兒安靜,總會覺得吵,控制了幼兒想說又不敢說。透過這次的學習,我深刻明白,幼兒的語言不是高控制的交流過程的語言過程;不是被要求說一樣的語言交往過程;不是無情境的設禮貌的交往過程。是認真傾聽與,並積極的互動的語言交流過程。總之,在以後的語言教學方面,我應結合《指南》的這些建議,把我們的孩子教育好。不僅在語言、科學、藝術、社會都是一樣的。

  《指南》的學習讓我意識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來,我們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一切從有利於孩子的發展角度出發,反思我們過去的做法,刪減不利於孩子發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他們的需求,給孩子真正需要的關愛,向孩子們學習,創設符合孩子發展需要的課程、環境、區域,讓課程迴歸幼兒的經驗,提供孩子操作的機會,讓孩子透過與環境、材料相互作用來獲得經驗,讓幼兒自主參與,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探索,成為生活、學習、遊戲的主人。

  加強與家長的聯絡溝通,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同步和諧發展,讓家長也要轉變觀念,孩子的童年時短暫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塊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穫,播下一粒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性格的收穫;播下一粒性格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穫。讓孩子學習他該學的東西,做他該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讓孩子真正擁有幸福、快樂的童年。

  我收穫最大的就是:愛孩子就不能拔苗助長,做一些看似正確,其實錯誤的事情;愛孩子就要明白,怎樣幫助孩子一步一步,踏踏實實達到目標的方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作為一名母親,我有深深的遺憾:遺憾沒有早點讀到《指南》,沒有早點領悟這一點。反思自己以前,曾經好大喜功,做過拔苗助長的事情。另一個收穫是作為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師自己先要做到。這話說起來簡單,實踐起來卻很難。要孩子學會傾聽,老師自己要彎下腰,認真聽孩子說話;要孩子誠實,老師也不能失信於孩子。

  "陪孩子一起成長"!這是我最深的體會!有了《指南》為我們指引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方向,我們就有了努力的目標。我們應該在《指南》的引領下,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創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調劑自己教育思路,為每位孩子創出一片美好的未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