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好人好事新聞稿範文

最新好人好事新聞稿範文

  在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新聞稿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新聞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聞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摸索出來的,不同時期格式也不一樣。大家知道新聞稿怎麼寫才正確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好人好事新聞稿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好人好事新聞稿1

  為弘揚雷鋒精神,響應大學生誠信感恩教育主題要求,xx學院自管會勤工助學部積極主辦“爭做好人好事”活動,並受到院領導的大力支援和xx學院xx至xx級全體學生積極參於。透過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於20xx年5月28日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活動,主要以照片和簡要說明的形式為主,要求全院學生以班級為單位,自主組織和開展好人好事活動,並積極向部門彙報成果。本活動培養了全體學生樂於助人,團結友愛等優良品質,全院每個班級都積極分享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烈日炎炎下到處洋溢著同學們助人後的自豪和興奮。

  同學們有的幫助施工工人做雜活,收拾雜物,儘管沒幫上多大的忙,但工人叔叔們都不勝感激和欣慰;有的主動幫同學複習功課,學院自習教室的人總是絡繹不絕;有的雖然只是隨手撿起別人丟棄的垃圾,但也感化了不少路人,併產生了很大的積極影響;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的同學更是數不勝數。美院xx級至xx級的全體在校學生都積極參加本次活動,尤其以受助同學為代表積極響應,踴躍參加。最終在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圓滿成功。

  透過這次簡單而又短暫的活動,使得同學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家長的辛苦;明確了未來的航向;體會到了“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深刻意義;增進了同學們間的交流和互助。校園隨處可見受助者和助人者滿滿的幸福的笑臉。

  相信此次活動傳達的正能量將會持久的'傳遞下去。相信只要人人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淮師將變成一個互相攜手的大家庭!

  好人好事新聞稿2

  做好事蔚然成風3月18日下午,xx老人之家內,xx職高的同學們有的為那裡的老人們打掃庭院,有的和他們肩並肩、手拉手地聊家常。光榮院裡的老人有很多雖然已經年過八九十歲,但在交流中卻依然精神矍鑠,他們時而侃侃言談,時而微笑致意……xx職高的同學們還特別準備了一些禮物和節目送給他們,老人們為此特別感激。他們綻放的笑容,伴隨著初春的陽光,讓每個人的心裡都感到暖洋洋的。

  為了進一步推動並深化學校“學雷鋒、做好事、樹新風”和“志願者在行動”活動的深入持續開展,xx職高將三月份定為以“學習雷鋒精神,參與志願服務,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學雷鋒活動月。

  各班組織本班團支部就“什麼是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否過時”等問題展開大討論。大討論的開展,有力地宣傳了雷鋒精神,使雷鋒精神深入人心,優化了校風、班風。全校師生從我做起學雷鋒,在校內,除了開展淨化、美化校園活動外,還大力開展“幫困助學獻愛心”活動,幫助班級生活有困難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班級的溫暖,堅持完成學業。在校外,踴躍開展幫助空巢老人、光榮院老人、殘疾人及生活有困難的家庭打掃環境衛生、捐零花錢獻愛心等多種形式的學雷鋒做好事活動。

  學校學生處和團委還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對雷鋒同志生平、事蹟及校內外學雷鋒先進事蹟進行報道,營造出了濃厚的學雷鋒做好事氛圍。據悉,如今xx職高“學雷鋒、做好事、樹新風”活動已蔚然成風,其中,有一個班級,一個月累計做好人好事190多件。

  自從高一(10)班“學習雷鋒霹靂小分隊”被授旗後,很多班級紛紛向學校提出申請,現已有八個班級的學習雷鋒小分隊被學校授旗。“學雷鋒、做好事、樹新風”系列活動的開展,對該校同學的行為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文明之風吹遍校園的每個角落,雷鋒精神滲透到了每一位師生的心中。

  好人好事新聞稿3

  好人好事滿社群12月2日上午,失主張興旺向新城街道十七社群居委會贈送感謝信,衷心感謝!

  十七社群居民穆錫祿、穆沿冉拾金不昧,我被這祖孫倆拾金不昧的品質深深感動。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張興旺於20xx年10月3中午外出時,不慎將錢包丟失(內有5500元現金、身份證、銀行卡、駕駛證、暫住證等重要物品),發現後萬分焦急。非常慶幸的是152團四年級一班的小學生穆沿冉撿到了錢包,她找到了正在石河子鎮門前玩的爺爺,就把錢包交給了爺爺穆錫祿,爺爺穆錫祿開啟錢包一看,裡面有不少現金,透過暫住證可以看出失主居住在石河子努爾巴克村,爺爺當即決定帶著孫子到石河子努爾巴克村派出所找失主。

  透過派出所找到了失主張興旺,並一一與他核實了丟失的錢數以及相關證件,失主與黑色皮夾裡的證件和錢數屬實,終於物歸原主,爺孫二人才鬆了一口氣。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良好道德風尚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自建立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十七社群黨總支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教育,廣泛開展“四德教育”和實踐活動,注重對未成年人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拾金不昧、樂於助人的好事屢見不鮮。

  穆錫祿、穆沿冉祖孫倆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得到了社會的一致認可,這是石河子市小學學生精神風貌的一個生動體現,也是石河子市廣大居民思想道德教育的結果。新城街道十七社群號召社群工作人員及廣大居民對他們拾金不昧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力弘揚正能量,並透過電視媒體報道好人好事,不斷提高居民思想素質和道德情操,這祖孫倆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們用鮮活的例項詮釋了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