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範文(精選18篇)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範文(精選18篇)

  隨著時代在進步,各種新聞稿頻頻出現,新聞稿如何傳播新聞稿營銷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稿件的傳播與效果監控。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新聞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範文(精選1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1

  為積極響應廣州市政府疫情防控政策,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遵照上級部署,於3月2日下午2時在我校圖書館一樓開展了全員核酸檢測的工作。

  在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分批、分流組織教職工及學生有序進行核酸檢測。

  本次檢測工作歷經近6個小時,共完成取樣近2萬人次。醫護人員牢記使命,衝鋒在前,為我校全體人員做核酸檢測工作。

  現場人員繁多,我校積極號召各校級組織成員參與本次核酸檢測工作,協助醫護人員順利完成本次任務。

  進行核酸檢測人員均佩戴口罩,有序排隊,經相關工作人員核對並登記資訊,完成核酸檢測後迅速離場。

  本次核酸檢測工作圓滿結束,我校衷心感謝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和協助本次工作的老師及志願者們。同時,遵守校園防疫要求,是每個學生的責任。讓我們做好自身防護工作,共創美麗和諧健康的校園吧!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2

  全國疫情仍然呈現多點散發之勢,面對當前疫情的嚴峻形勢,為維護本區域前期抗疫成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5月6日,郊區開展常態化區域核酸檢測工作。為落實好核酸檢測各項工作,確保檢測現場規範、有序,郊區文明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響應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部署,迅速發出動員令,組織區、鄉兩級機關志願者下沉包保的村、社群,鼓勵人民群眾及各類社會組織人員就近參與核酸檢測服務。

  在區各核酸檢測點,區直單位志願者第一時間趕到檢測點,主動協助社群人員佈置場地,開展檢測工作;引導居民有序列隊,分批接受核酸採集;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並保持好2米安全距離;協助醫務工作者點清棉籤、核驗核酸檢測試管,積極幫助小區居民順利完成核酸檢測。

  在老洲鎮各核酸檢測點有序開展核酸檢測活動現場,一大早老洲鎮的志願者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到達各檢測點、各卡點,做好維護現場秩序、測量體溫、申請核酸檢測碼、引導排隊安全間距、登記取樣等工作,現場隨處可見志願者的身影,他們用實際行動助力全員核酸檢測!

  在周潭鎮各核酸檢測點有序開展核酸檢測活動現場,志願者積極行動,有的進行資訊登記,確保資訊準確;有的督促群眾落實“2米線”、“戴口罩”等個人防控措施;有的負責維持檢測現場秩序,還有的負責為檢測群眾講解檢測流程及注意事項,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在他們的積極協助下,檢測現場秩序井然,核酸檢測工作順利進行!

  在銅山全鎮各核酸檢測點有序開展核酸檢測活動現場,一大早志願者們就按時到達各點位,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後,開始維護現場秩序、測量體溫、幫助群眾檢查或申請核酸檢測碼、提醒排隊群眾注意間隔距離。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們拿著小喇叭耐心的提醒注意事項,奔忙在各個核酸檢測取樣點,當起了宣傳員、引導員、巡查員……

  在陳瑤湖鎮各核酸檢測點有序開展核酸檢測活動現場,志願者在現場積極推動嚴格落實兩米線、戴口罩等要求,併為有困難的人員核酸取樣提供幫助,在核酸檢測登記處,在核酸檢測排隊現場隨處可見大白和紅馬甲的身影。

  在橋南辦事處各核酸檢測點有序開展核酸檢測活動現場,嚴格落實兩米線、戴口罩等要求,對出門不方便的居民上門核酸檢測。

  短短的篇幅道不盡深入基層的志願服務者志願服務的全部,以上展示的只是我區志願者深入基層各鄉鎮,助力基層開展核酸檢測工作的冰山一角。一次全民核酸檢測,折射出的是我區志願工作者們飽滿的奉獻精神以及良好素質,志願者們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精神,充分體現了志願者們的責任與擔當。讓我們為他們點贊!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3

  2022年3月10日,面對疫情防控,我們感動逆行者的付出,而除了醫護人員,還有一群在背後無聲奉獻的志願者,在社群、街頭巷尾提供服務,為我們帶來溫暖和力量。

  疫情之下,濮陽市龍都愛心粥屋釋出了志願者招募令,一批批志願者們踴躍報名,奔走在一線,他們當中有舞蹈老師,有市民,有單位的人,有各種各樣的職業,但是相同的是都擁有一顆熱心,擁有著為民服務的熱忱。從第一輪核酸檢測開始,全力協助辦事處做好疫情防控和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她是軍玲,是濮陽市龍都愛心粥屋的發起人,有多年志願者經驗的軍玲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初心和使命。她第一時間來到檢測點,疏導群眾、解釋說明。她總說身為黨員就是要在一線為人民服務。我是黨員,這個時候不上,啥時候上,現在黨組織需要人的時候,我要堅持在一線,為咱群眾做好服務。

  3月10日早上,在濮陽市龍都愛心粥屋旁的廣場,面對民眾長長的隊伍,志願者卓瑪老師和釺策老師帶著他們的亞禾街舞的舞蹈老師張高遠維持秩序,細心為過來的民眾解說注意事項,做好間隔。自第一次核酸檢測工作開展以來,他們夫妻兩個就積極主動申請到防疫一線,從昨天第一輪核酸檢測開始到今天第二輪核酸檢測,用舍小家為大家的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邢連方今天一早看到龍都愛心粥屋招募志願者的訊息,看到現在疫情緊張,檢測點缺人,他就和他的朋友一起就報名了。“我看到各地都有那麼多的志願者在進行志願服務,特別辛苦,也特別佩服他們,現在輪到自己的家鄉了,我就感覺自己需要出一份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進行核酸檢測,我覺得特別值得。”說起來做志願者的初衷,邢連方表示就是想盡自己一份力。

  志願者裴慧鈴表示,自加入龍都愛心粥屋志願者,感覺自己身上的責任更重,在疫情面前自己更應該衝鋒在前,保護好我們濮陽市的老百姓。

  在龍都愛心粥屋旁的廣場,龍都愛心粥屋的志願者服務隊的身影活躍在疫情防控的各個角落。從昨天一直忙到今天,嗓子都要喊啞了,再苦再累,他們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奮戰在核酸檢測的“第一線”。

  這支年輕的志願者服務隊在疫情面前,在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他們是基層一線防疫工作中那群可敬、可愛的人。我們濮陽市龍都愛心粥屋志願者齊心協力深入防疫一線,當好宣傳員、勸導員、秩序員、後勤員。讓每一個疫情防護工作落實到每一位社群居民身上,為他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針對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全市志願者們積極響應濮陽市疫情防控號召,深入防疫一線,全力增援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協助做好疫情防控的守門員、宣傳員、引導員、服務員。用實際行動彰顯志願者擔當,合力築起共同抗疫的堅實堡壘,把志願者擔當體現在一線防疫上,展現志願者的別樣芳華。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4

  為有效管控疫情傳播擴散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近日,彬州移動分公司組織志願者,在包抓小區西陸花園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志願服務活動。

  當天16時,全體志願者早早就來到現場開展全面準備工作。透過喇叭、微信群等方式,通知群眾核酸檢測時間、地點和注意事項,確保“應檢盡檢,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小區居民佩戴好口罩、手持手機健康碼,在志願者的引導下有序待檢。志願者對居民進行現場登記、核對資訊後發放“核酸檢測貼紙”,對行動不便和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安排專人上門檢測,確保核酸檢測實現全覆蓋。檢測前,志願者們為群眾講解核酸檢測採集流程,提醒居民規範佩戴口罩,有序排隊、排隊間隔距離、做完儘快離開,避免聚集等事項。現場組織有序,工作開展紮實,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截至當天21時,西陸花園小區共完成1421人的核酸檢測,圓滿完成了包抓小區九輪全員核酸檢測任務。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5

  自1月19日起,明珠街道啟動全員核酸檢測,目前各取樣點工作緊張有序推進,隨處可見穿著“紅馬甲”“紅袖標”“工作牌”等各色裝扮的志願者忙碌的身影,他們聽從統一安排,協助工作人員登記資訊、維持秩序、宣傳檢測知識等,為保障全員檢測工作順利完成貢獻志願力量。

  明珠街道機關黨員志願者們分赴全街16個監測點在各社群參與全員核酸檢測服務工作,在現場積極進行秩序引導、協助登記等工作,為不會使用手機微信小程式掃碼登記的居民提供指導幫助。非公企業志願者們協助全街各核酸檢測取樣小組,順利開展現場人員登記、維持檢測秩序、協助特殊人群取樣等疫情防控和核酸檢測工作。一名志願者表示,“人人爭當志願者,人人參與疫情防控。雖然我們不是醫生、護士,但我們應該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和大家一起打贏這場防控戰疫!”

  面對疫情,明珠街道轄區志願者們以一腔熱血克服困難,服從安排,積極協助社群做好各項工作,築牢阻斷疫情的嚴密防線,為打贏這場戰役貢獻志願者們應有的力量。疫情無情人有情,生命重於泰山,在疫情面前,我們緊急集結,同舟共濟,讓志願服務精神在疫情防控一線閃光!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6

  當前,山西省同時多段地發生輸入性區域性疫情。面對嚴峻形勢,按照陽泉市疫情防控的總體安排,學院在4月18日上午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大學生青年志願者協會在學院黨委和團委的號召下聞令而動,助力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學院”疫“線上,每一個無私奉獻,不畏艱險的“紅馬甲”志願者完成著一次次愛的傳遞。

  從17日晚的核酸檢測場地佈置到核酸檢測當日,110餘名青年志願者們始終秉承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以責任擔當為筆,以青春熱情為墨,在這場防疫畫卷中,留下了屬於他們的青春汗水!用自己的青春奮鬥踐行志願者的誓言。

  他們是勤勞勇敢的“紅馬甲”,他們是忙忙碌碌的“紅馬甲”。

  他們用責任和擔當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成為山西工程技術學院學子最美的模樣。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7

  澹秋今已立,炎暑未消時。我們在共同經歷一場無聲的戰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這突發的緊急時刻,有這麼一群人挺身而出。她們,是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她們,是平凡家庭的父母,她們,是普通的教職員工。但是,這一刻她們紛紛披上“盔甲”逆行而上,搖身一變,化身為支援核酸檢測的一線戰士,舍小家、顧大家,負重前行,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也是附幼寶貝們最最親愛的老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廈門市同安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幼兒園堅持“快”字當頭,密切跟蹤疫情防控進展和趨勢。隨著第三輪的核酸檢測接入尾聲,9月22日半夜11點半又一次緊急集結,陳達佳園長等一行行政人員以身作則,率先來到幼兒園,帶領第一批志願者如約而至穿上防護服,帶上防護面罩。即使前一天剛參加過志願服務、值班、加班……接到緊急支援的電話時,志願者們嗓音裡還帶著一絲不清醒,迷糊中卻透著堅定:“沒問題!”“我可以!”“讓我來!

  從夜風徐徐到烈日炎炎,從星辰漫天到晨陽初升,附幼教師志願者始終堅守陣地,連續工作17小時沒有休息,為的是跟時間賽跑,守護一群人的健康,守望一座城的平安。

  雖然隔離服裡的衣服已經浸透全身,隔離手套的雙手浸得發白,她們一張張清秀的臉被口罩悶得通紅通紅,但她們依然“逆行”助力,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有的引導民眾預約登記,有的參與測溫,有的資訊錄入。教師們各司其職,恪盡職守,檢測現場秩序井然。烈日如火,層層的防護服下是數不盡的汗水,更是教師志願者面對艱難不退縮的擔當。哪怕衣服從幹到溼再到幹,他們絲毫不覺得累,因為他們心中想的就是——早日戰勝疫情。

  魯迅先生說:“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一燈照隅,萬燈照國,只要人夠多,匯聚的光夠亮,那麼照亮的便是整個溫暖而安定的夜空!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8

  為堅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今天,我鎮在全鎮範圍內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按照日前我鎮召開的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會議要求,各村(社群)應該做到考慮要周全、部署要詳細、執行要周密、應急要周到。本次檢測中,我鎮共有42個檢測點,近10萬人完成核酸檢測,所有人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今天早上六點,天空還矇矇亮,謝家路村富貴菜業核酸檢測點卻早已燈火通明,村內的志願者們身著紅色馬甲,最後檢查檢測點內各項設施。七點整,該檢測點的工作準時開始。

  “排好隊,保持間距,不要著急,很快就能輪到。”穿著紅色馬甲的嚴文鋒是謝家路村的志願者之一,他主要負責維護排隊秩序和引導人群。嚴文鋒是主動報名成為志願者的,因為知道村裡缺人手,他說,昨天晚上核酸檢測的準備工作一直做到晚上十一點,今天早上五點就到達此處繼續檢查準備工作是否完善:“全面核酸檢測這麼大的事情,我也想出份力。”

  嚴文鋒只是此次全面核酸檢測中廣大志願者群體的其中之一,在每個核酸檢測點都有幾十名認真負責的志願者和村(社群)工作人員,他們承擔著大部分繁瑣的工作,指揮交通、引導人群、掃碼、維持秩序,紅色的馬甲為群眾構建出一條安全高效的檢測通道。

  大規模核酸檢測關係著我鎮每一位居民,在這場戰“疫”中,許多愛心在此閃爍,匯聚成寒冬中令人動容的暖流。“謝謝阿姨!”這是一位後塘河社群的小朋友核酸檢測後為醫護人員獻上的感謝;“給大家送些吃的,你們辛苦了!”小路下村一位企業家為村裡核酸檢測工作人員送上熱乎乎的工作餐和水果;“阿婆,不著急慢慢走。”這是排隊群眾對蹣跚老人的自發幫助。

  在核酸檢測現場,還有群人十分顯眼,那就是來自各地的醫護人員。在後塘河社群,有這麼一對來自寧波北侖區的核酸檢測“夫妻檔”:厚重的白色防護服遮掩了兩人的面容,只能透過身高及背後手寫的名字判斷身份,為群眾做核酸檢測的是妻子王瓊,在一旁協助的是丈夫李君強。李君強說:“馳援餘姚我們非常榮幸,面對疫情,我們一起攜手抵禦!”

  在本次全面核酸檢測中,我鎮得到了慈溪、鄞州、寧海、象山、北侖等寧波市周邊地區550名醫護人員的支援,他們與我市、我鎮醫護人員一同上陣,保證全面核酸檢測有條不紊地進行。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9

  “請大家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保持一米以上距離!”“請排好隊,按秩序進行檢測。”……1月12號,在茶澱街道留園裡社群核酸檢測點位,隨處可見身著防護服的大學生志願者們冒著凜冽的寒風,有序引導市民保持距離排隊等待做核酸檢測。

  二輪大篩開始前,留園裡工作人員在志願者群、網格群廣泛招募大學生志願者,併為志願者們進行崗前培訓,號召身邊的青年大學生一起為抗疫貢獻力量!得知訊息後,崔峰碩、李鑫彤、李昊澤、周文進、邵一塵等20多名大學生透過微信群、電話等方式報名爭做志願者,協助社群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們做好核酸大篩相關工作。

  崔峰碩同學就讀於何氏醫學院護理專業,暑期就曾在體育館擔任志願者幫助居民進行疫苗接種,此次大篩更是毫不猶豫報名參加。“我的媽媽是一名社群工作者,時刻奮戰在一線,她的辛苦我也經常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作為她的孩子,作為一名大學生志願者,同時作為未來的一名醫護人員,能為核酸大篩助力幫忙,我覺得很光榮!”不止如此,社群其他工作人員的大學生子女、親屬也紛紛前來社群報道,爭當志願者。

  周文進、李昊澤志願者帶領其他志願們一起逐樓逐戶通知居民,幫助居民分批次下樓排隊,組織大家平穩有序進行核酸檢測。遇到腿腳不便的老人,李昊澤、周文進等志願者們也會暖心攙扶,為他們開設綠色通道。同時在入戶通知過程中,對有居民反映的家屬行動不便、有低齡兒童等情況,大學生志願者們也逐一記錄,並及時告知社群工作人員。

  天津電子職業技術資訊學院的邵一塵,在核酸檢測現場積極協助社群工作人員,逐一為居民登記、核實身份資訊,同時叮囑大家不要慌亂,有序排隊,時刻維持隊伍秩序。在預檢登記工作中,有時也會遇到一些對嚴格的資訊登記有些抱怨和不滿的居民。邵一塵同學表示,自己心裡雖然有些小委屈,但還是會耐心解釋,這是特殊時期防控疫情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委屈但更多的是感動,在志願服務中,他收穫了很多的“謝謝”,這每一聲“謝謝”都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讓自己在服務下一位居民時更有動力、更加耐心。

  天津理工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一學生李鑫彤雖然是第一次當志願者,可是絲毫不慌亂,悉心耐心幫助不會操作的老人們進行登記。“我啊年紀大了,也不太會用手機操作,多虧了這女娃娃幫我,”居民李叔說道“這麼冷的天,社群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孩子們都辛苦了!”

  由於防護服都是連體的,志願者們為了節省資源,在上崗時會刻意減少飲水,避免因為上廁所而浪費一套防護服。大學生志願者們變身“戰鬥衛士”,持續堅守服務核酸“大篩”,給所有的大學生志願者們點一個大大的贊!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10

  為進一步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切實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健康安全,我校於9月15日下午13時30分至晚上,面向我校師生在陳偉利體育館和操場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的工作。由校青協學生幹部和各班班委組成的核酸檢測引導志願者突擊隊迅速集結,第一時間趕往陳偉利體育館檢測點,助力學校高效完成核酸檢測工作。

  檢測開始前,志願者在體育館內外進行場地佈置並按照時間安排提前組織好學生隊伍,引導學生從體育館東門分批進入館內;在體育館門口,志願者確認師生隊伍的順序,並引導師生有序地在幾個核酸檢測點排隊等候。

  在核酸採集現場,志願者指引師生提前登記好資訊,並提醒師生戴好口罩間隔一米有序排隊等候;配合醫護人員工作,引導返校師生員工分時段、分批次進入採集點取樣,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在此次校園核酸檢測工作中,我校青年志願者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堅守防疫一線,用義無反顧的抗疫精神、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投身於我校的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中,順利完成了此次核酸檢測志願服務工作。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11

  “請核酸檢測的同志往前走,有序排隊。”“請保持一米間距……”8月6日一大早,在泉口街道金象社群核酸檢測取樣點,數名志願者冒著炎熱,組織市民排隊等候核酸取樣。

  早晨,不少市民乘早趕往核酸檢測取樣點,等候在學校操場外。在下沉機關幹部、社群工作者和志願者熱情引導下,排隊的市民有條不紊地測試體溫、登記資訊,有效提高了核酸取樣效率。

  康從兵是一位從事廚具代理的生意人,也是荊門義工聯的一名志願者。5日,在接到荊門義工聯群招募志願者的訊息後,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群裡通知他,6日6時到中午14時時段,在金象社群核酸檢測取樣點從事志願服務。早晨,他穿上紅馬甲準時來到核酸取樣點現場,引導市民有序排隊、登記資訊等。

  金象學校核酸檢測取樣點負責金象社群、大橋社群8700多名市民核酸檢測取樣。該檢測點共劃分了兩大區域,一邊是金象社群居民核酸檢測取樣點,一邊是大橋社群居民核酸檢測取樣點。每個取樣點都設定了外圍排隊區、資訊登記區和取樣點外等候區。為防止入口秩序混亂,兩個社群都專門安排志願者守在外圍排隊區,提醒前來取樣的市民由入口排隊進入。

  市民在外圍排隊區等候時,志願者都會提醒居民提前填寫個人資訊,然後每5人一組進入資訊登記區,登記完成後再到取樣點外等候區等候,確保人員不聚集,提升取樣效率。

  “現場有高齡老人和行動不便者,我們都會和其一道,幫助其代辦身份錄入等程式,並優先進行核酸取樣。”家住迦南美地小區、73歲的志願者賀長軍說,自己是一名轉業軍人,也是一名社群志願者,已經“光榮在黨50年”,昨天看到社群志願者招募資訊後,就主動報名了,主要負責大橋社群居民核酸檢測取樣點外圍排隊區現場維持秩序。

  東寶區全民核酸檢測開始後,為了築牢疫情防線、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廣大志願者積極響應區文明辦、區防控辦號召,主動參與到體溫監測、資訊登記、秩序維護等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一線,協助醫務人員維持現場秩序,為群眾答疑解惑。

  據介紹,此次全民核酸檢測取樣,東寶區共有600 多名志願者參與服務,將助力疫情防控作為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畏高溫、堅守崗位,保障核酸檢測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樹立起志願者甘於奉獻、勇於擔當的優良形象。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12

  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傳播風險,遏制疫情擴散蔓延,科學精準有效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工作,9月25日,加區開展靜態核酸篩查模式下的區域核酸檢測,為廣大居民築牢防疫安全線。

  本次核酸檢測取樣地點採取“就近就便”的原則,“城內以小區為單位、兩鄉以村屯為單位、流動取樣和固定取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核酸檢測現場,接受檢測的居民均佩戴口罩,長長的隊伍綿延有序,排隊的居民適當間隔、安靜地等候,全力地配合核酸取樣,各採集點現場秩序井然,有條不紊。醫護人員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登記取樣,全力做好區域核酸檢測工作。

  在各取樣現場,各黨員志願者在核酸檢測現場引導居民排隊、協助老人掃碼,他們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全力支援核酸檢測一線,主動參與到資訊登記、秩序維護等方面工作中,切實把核酸檢測各項工作作為錘鍊黨性修養的實踐戰場

  加區將繼續精準細化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持續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和效率,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13

  “請出示健康碼、行程碼。”“請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以上距離!”“請排好隊,按秩序登記。”8月17日,在北侖區白峰街道第三輪核酸檢測現場,一抹“寧職橙”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青春防線”,來自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的11名大學生志願者承擔起秩序引導、測溫驗碼、預檢登記等現場工作。

  “爺爺,請說一下您的姓名、身份證號,我來幫您掃碼登記……”,負責掃碼登記的徐佳怡同學,正要蹲下拿起礦泉水瓶喝口水,一看到80多歲的老爺爺進入隊伍,就站起來微笑著迎了上去。

  “很多居民年齡大,看不清手機,還有些老人和家屬不會用智慧手機,我們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正確登記資訊,保障順利完成檢測任務。能作為一名大學生志願者參與身邊的抗疫行動,我感到無比光榮!”徐佳怡略顯疲憊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我要給志願者們點贊,年紀大了,眼睛看不清楚了,多虧了這些志願者幫我登記資訊,非常感謝他們”,居民們表示。

  檢測這天的最高氣溫達到30℃,志願者們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從早到晚,雖然極其悶熱、全身溼透,但誰都不肯被替換下來休息。完成每一輪取樣的間隙,他們仍沒有空閒下來,幫助維護現場秩序,協助檢測者掃描登記個人資訊,耐心解答大家提出的各種問題。

  “第一輪工作結束後,我脫下防護服,全身都溼透了。”支援小組志願者陸墺萍說,“新聞上看過醫護人員穿防護服,數小時後都脫水了,自己親身經歷後才知道這是怎樣一種不容易。”由於防護服都是連體的,志願者們為了節省資源,在上崗時會刻意減少飲水,避免因為上廁所而浪費一套防護服。

  在預檢登記工作中,有時也會遇到一些對嚴格的資訊登記有些抱怨和不滿的居民。王佳曄同學表示,自己心裡雖然有些小委屈,但還是會耐心解釋,這是特殊時期防控疫情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委屈但更多的是感動,在志願服務中,她收穫了很多的“謝謝”,這每一聲“謝謝”都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讓自己在服務下一位居民時更有動力、更加耐心。

  在所有的醫護人員和學生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白峰街道核酸取樣點8月17日的檢測量多達5500人次。團隊成員董一幸說:“儘管這裡不是我的家鄉,但我將與北侖人民一起抗擊疫情,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據悉,參加此次志願服務的學生來自於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奔湧吧!青馬!”北侖區文明辦掛職鍛鍊暑期實踐團隊,接到參與核酸檢測的號召後,同學們迅速響應,僅用半天時間就完成了從“青馬骨幹掛職團隊”到“助力疫情防控支援小組”的轉變。支援工作結束後,團隊成員將繼續擔任“文明城市巡查志願者”,參與北侖區衛生環境整治、文明城市巡查,向廣大居民宣傳建設全國文明典範城市的重要意義。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14

  隨著省內外多地零星散發和區域性聚集性疫情不斷出現,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嚴峻複雜,給我區城鄉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壓力。但有這樣一群人,秉承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在區委、區政府的引領下,衝鋒在前,“疫”無反顧,為基層防疫增添一抺青春亮色。

  “在抗疫面前,沒有局外人”,2月6日,在青少年活動中心核酸檢測現場,陳冠名、傅虹銘、付佳鑫、張天宇四名來自醫學院校的在校大學生志願者正在有條不紊的開展著各項工作。他們有的'維持核酸檢測隊伍秩序,有的幫助老年人和孩子註冊市民碼,有的引導檢測人群入場,幫助居民儘快完成核酸檢測。他們盡心盡力,耐心服務,現場秩序井然有序,檢測效率明顯提高。

  陳冠名是齊齊哈爾醫學院的一名在校大學生,母親也從事醫療工作,奮鬥在疫情防控最前線,一個月以來,常常半夜才回家,第二天天還沒亮,又匆匆上班。陳冠名既心疼又感動,決心和媽媽一樣,奮戰在抗疫一線。當他得知四方臺區全民核酸檢測演練急需醫學專業志願者時,第一時間報了名。經過專業培訓,他在為民社群、四井社群採集點承擔起了定點採集和入戶採集核酸的工作。由於核酸檢測任務非常大,一天十多個小時下來連軸轉,站著、彎腰、開試管、採咽拭子……一套動作要做重複幾百遍,連續站立工作,回到家身子如同散架子。他所戴的護目鏡,經常凝結成水滴,糊在鏡片上,不得不一遍遍擦拭,再一遍遍消毒、戴上。為了節省時間,他基本不喝一口水,怕上廁所。由於戴橡膠手套時間太長手也過敏了,儘管雙手通紅、雙腳麻木,可他卻堅持做到一絲不苟,嚴格按照操作規範和流程做好檢測每一個步驟。他在第一次全民核酸演練的三天檢測時間裡,幾乎沒有休息,與醫生配合默契,高效、出色地完成了檢測工作,得到了醫務人員、社群工作人員的認可。

  “抗擊疫情,人人有責。作為一名醫學生,參與抗疫是我光榮的時刻!能為家鄉疫情防控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也更深的理解了媽媽所做工作的偉大。”陳冠名說。

  “大家拿好手機,開啟市民碼,提前準備好,保持一米遠的安全距離。”“請您提前準備手機市民碼,我們的檢測非常快,請大家耐心等待。”“請大家戴好口罩,保持安靜,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檢測現場,穿著防護服的傅虹銘引導著居民有序排隊、引導居民掃碼、熱心解答居民各種問題、幫助醫護人員搬運防疫物資、看見腿腳不利索的老人主動上前扶一把……每名居民檢測結束後,他還會叮囑快回家,避免扎堆和聚集。“參與志願服務活動,不僅讓自己人生更加充實,更重要的是體會到守望相助、攜手向前的意義。”傅虹銘說。

  今年以來,我區的核酸檢測工作面臨任務重、人手少的困難。為了保障核酸檢測的順利進行,四方臺區團委、精神文明辦公室紛紛發出了志願者的招募令。廣大青年積極響應、踴躍報名,共有23名青年志願者主動報名協助全區開展核酸檢測工作。他們按照區防疫指揮部的統一部署,迅速行動、全力配合,為我區核酸檢測採集點提供人力支援,有效地緩解了核酸檢測工作人手不足的壓力,鑄成了一道道靚麗的青春風景。他們熱血的逆行身影,讓每一個接觸他們的人都備受感動,倍感溫暖。大家紛紛為他們點贊,向他們致敬。

  今天,付佳鑫和張天宇是第一次參加核酸檢測志願服務工作。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他們順利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當問起對志願工作的感想時,兩個人說,這是他們人生中非常有意義的一次體驗,能在這個時候,為國家抗疫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是一件讓人自豪的事情。 雖然只是做了一些很簡單的事,但正是一個個小奉獻才讓我們匯聚一心,形成抗疫的強大合力,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閱歷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這些青年志願者們的付出如同火把一樣溫暖了我們這座城。他們用勇敢和堅強為抗疫工作貢獻力量,不論是參與社群的防疫工作,還是核酸檢測,他們都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不離開的愛”,他們讓青春在戰疫一線接受“洗禮”,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新時代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15

  “村幹部、組長、網格員立刻行動起來,利用微信群、入戶宣傳、喇叭宣傳,分組分批次通知村民12號來村委會做核酸檢測。”這是月山村書記楊小慶在安排第二次全民核酸檢測工作。

  8月12日清晨,天剛矇矇亮,大雨磅礴,月山村委會院內一群忙碌的身影正在佈置核酸檢測工作現場,為確保安全,月山村書記楊小慶對核酸檢測現場再次檢查,要求村委會負責登記資訊的工作人員認真登記好檢測人員的身份資訊,保證這次核酸檢測工作有序的開展。

  雖然是暴雨天氣,但是月山村委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仍堅守崗位全力奮戰核酸檢測工作,東溝衛生院醫護人員在到達月山村委會採集現場後,透過簡單的分工,就開始投入核酸檢測的準備工作中。

  村民陸陸續續的到來,“您慢點走,小心腳滑,你們五個人把身份證給我,我幫你們去登記,你們在雨棚這邊坐著,我登記好帶你們去做核酸檢測……”志願者對村民們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說道。

  在雨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們忙碌的身影,他們不顧雨水淋溼衣服,只為了全民核酸檢測能夠安全有序的開展。村幹部們在維護現場秩序得同時,主動上前攙扶行動不便得村民,一幕幕暖心的舉動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核酸檢測現場秩序井然,村民們都佩戴著口罩,坐在椅子上等待,保持距離,由志願者們拿著他們的登記資訊,等待叫號。村民們都讚歎道今天雖然下著大雨,但是在村委會有條不紊的安排佈置下,這次核酸檢測工作開展的很成功,村民們都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這輪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東溝衛生院醫護人員、區文化和旅遊局全體下沉黨員幹部、管委會駐村幹部、月山村委會全體工作人員、網格員、志願者們在雷雨天氣下齊上陣,衝鋒在前,齊心協力,為這場全民抗疫保衛戰提供堅實的保障。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16

  9月21日,是個不尋常的中秋節,一群打算在哈爾濱一起過節的大學生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團圓計劃”。21日17時許,哈爾濱師範大學的師生們接到核酸檢測的緊急通知,上萬名師生迅速集結。

  半小時內,哈師大團委青年志願者工作部就招募了上百名大學生志願者。大家來不及吃飯,也不顧天氣陰冷衣著單薄,就飛速趕到即將進行核酸檢測的體育館,提前為核酸檢測做準備工作。有維持現場秩序的,有給醫務人員做輔助工作的,總之,哪裡有需要,紅馬甲志願者們就奔向哪裡。

  由於時間緊、任務重,等待核酸檢測的人數過多,對於一些女生志願者來說維持秩序並不容易。“為了防止人員聚集擁擠,我們五六個志願者手拉手圍起人牆,把焦急等待檢測的同學們拉開有效距離並勸導同學們要遵守秩序,安撫大家焦躁的情緒。”哈師大計算機科學與資訊工程學院志願者初琦王祉告訴記者。

  從21日17時至22日3時,同學們在秋風冷雨中等待檢測,志願者們維持秩序也足足站了10個小時。醫務人員累到趴桌子上睡著,志願者們也站得雙腿發麻。“和醫務人員相比,我們的累不算什麼,過了零點以後大家都已經又困又累又餓,但看著醫務人員還在通宵做核酸檢測,我們都深受鼓舞,互相鼓勁一定要堅持到底。”初琦王祉說:“凌晨3時,同學們和志願者們都回宿舍休息了,而醫務人員還在原位堅守,只趴在桌子上眯了一會兒,睜開眼又繼續為下一批等待檢測的同學們繼續做核酸檢測。”白衣天使們徹夜未歸,為全校師生們整整檢測了一天一夜。

  “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感覺雙腿已經不是自己的了,睡著的時候天色已經泛白。而在我進入夢鄉的時候,白衣天使們還在工作崗位上奮戰,他們才是最辛苦的人,也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人。”一位大學生感慨地說。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17

  “疫”先鋒,前往各村(社群)核酸檢測點開展志願服務,助力核酸檢測工作有序進行,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助力疫情防控。

  凌晨5點,志願者們身穿志願紅馬甲來到核酸檢測點,他們忙著擺桌子、搬板凳,準備物資,劃分採集區、登記區、等待區等各項工作。隨後,透過大喇叭喊話,通知居民按照時間節點參與核酸檢測,同時,在轄區內宣傳疫情防控注意事項,讓居民群眾能及時進行核酸檢測,確保群眾生命安全。

  烈日炎炎,志願者們仍然行走在核酸檢測第一線。他們有的幫助居民登記身份資訊,完成資料錄入;有的在做消毒工作,為居民安全保駕護航;有的維持隊伍秩序,保障核酸檢測有序完成。當完成核酸取樣後,許多志願者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但他們毫無怨言,志願者王先生說,“雖然工作很累,很辛苦,我們嗓子都很疼了,但是保障他人的健康安全,我們覺得值得。”

  志願者和醫護人員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核酸採集工作有序高效的進行著。轄區愛心人士感動於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辛苦,為核酸檢測服務點捐贈物資。茅草屋飯店老闆王敬新為防疫人員提供營養午餐,華萊士提供消暑飲品,農商銀行捐贈生活物資……他們的捐贈不僅給一線工作人員帶來了物資上的支援,更是給予了巨大的精神動力。“這些社群志願者為我們居民做服務,我們打心裡感激他們,作為一名社群居民,我們應該配合社群志願者的工作,做好防疫工作,爭取早日戰勝疫情。”愛心人士張露說。

  病毒無情,人間有情。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單縣南城街道的志願者們衝鋒在前,“疫”無反顧,凝聚起了強大戰鬥力,為基層防疫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全員核酸檢測新聞稿18

  8月3日晚,魯東大學啟動全員核酸檢測以後,第一時間從校學生會、國旗護衛隊和學生自律委員會招募25名志願者,同時有來自22個學院的400餘名學生在完成個人核酸檢測後就地進行角色轉換,主動請纓加入志願隊伍,在接受統一培訓後,投入到核酸檢測掃碼登記工作,在檢測現場引導和分流待檢人員,為年紀較大的離退休教師、家屬等提供登記指導和幫助,在核酸檢測現場構築起一道亮麗的“青春防線”。

  “大叔,請說一下您的姓名、身份證號,我來幫您掃碼登記……”,負責掃碼登記的外國語學院2018級學生李文烜,正要蹲下拿起礦泉水瓶喝口水,一看到80多歲的退休教師進入隊伍,就站起來微笑著迎了上去。

  “很多老師年齡大,看不清手機,還有些老人和家屬不會用智慧手機,我們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正確登記資訊,保障順利完成檢測任務。能作為一名大學生志願者參與身邊的抗疫行動,我感到無比光榮!”李文烜略顯疲憊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我要給志願者們點贊,年紀大了,眼睛看不清楚了,多虧了這些志願者幫我登記資訊,非常感謝他們”。退休老教師們表示。

  體育學院2018級豐格同學從3日20:30就投入到核酸檢測的場地準備工作,直到次日凌晨3:00才短暫休息了一會。早上5:00,他又來到核酸檢測現場做引導、登記工作,老師得知這一情況後勸他回去休息。豐格說,“老師,我還能堅持,目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疫情不退、我們不撤,我會全力以赴為學校的防疫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這是我第一次穿防護服,剛穿上就有一種悶熱感,穿了兩三個小時,就汗水直流,很難想象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一工作就是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小時是怎麼承受的,他們真的不容易,做志願者工作,雖然辛苦,但很有意義,這是歷練,這也是成長。”農學院2017級學生孫亞男說。

  文學院2018級學生萬春梅同學正在校複習準備考研,得知學校要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需要志願者後,義無反顧地報了名。她說,“複習時間雖然寶貴,但新時代的青年人不能總做被保護的人,也應該有責任、有擔當,向國家和社會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能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我感到很榮幸。”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2020級高分子專業杜法碩同學主動帶上自己的IPAD到東區開展志願服務登記工作。他講道,“昨晚服務到凌晨3:00,今早上只休息了2個多小時,早飯也沒來得及吃,但是看到在現場忙碌的醫護人員和老師,還有等待檢測的同學們,立即精神倍增,沒有絲毫的睏意,我現在要做的就是負責好取樣的登記和引導工作,保證核酸檢測順利進行。”

  當問及為什麼來做志願服務時,同在東區做志願服務的2018級能源專業陳國琪同學和2018級通訊工程專業陳同學異口同聲地說,“作為學校國旗護衛隊的隊員,我們腳下是土地,頭頂是紅旗。透過國旗護衛隊這個‘沉浸式’的第二課堂,我們接觸了責任、感受了擔當、領悟了協同、厚植了家國情懷,當國家和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必將挺身而出。一想到能為學校做貢獻,我們就馬上報名來了。”

  4日上午11:00,正在負責引導工作的生命科學學院2018級學生孫曉羽,趁著隊伍在原地等候的間隙,到旁邊臺階上快速端起盒飯吃上了幾口。“上午到現在幾乎一刻沒停,全身防護服,熱得有點透不過氣。這次作為志願者親身經歷,才真切感受到一線醫務工作者的不易,扒口飯,繼續,我可以的。”

  “帶著馬紮和充電寶過來,已經做好‘持久戰’的準備了,沒想到這麼快就檢測完了。學校的核酸檢測安排得真棒,科學、高效!”剛做完核酸檢測的張同學表示。“炎炎夏日,學校組織在樹蔭下排隊,給大家提供了良好的等候環境,還有志願者的擔當,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真的很感動,為他們點贊!”

  學校各學院也紛紛組建了志願者服務隊伍,負責本學院師生核酸檢測資訊登記、隊伍引導組織等工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