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心得體會(通用5篇)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心得體會(通用5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心得體會1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十一屆三中全會引來了改革春風,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使中國駛進了一個高速前行的快車道。從那時起,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社會保持長期穩定。從1978年至2012年,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先後超過義大利、法國、英國、德國,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出口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成為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繼英國、美國、日本、德國之後的“世界工廠”,並於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回望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我們黨帶領人民以艱苦卓絕的努力、胼手胝足的奮鬥,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難以置信的奇蹟。今天,脫貧攻堅奔小康,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終究都要靠廣大群眾的辛勤耕耘去實現。面對前進道路上的風吹浪打,面對發展程序中的艱難險阻,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始終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團結帶領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幹,風雨無阻向前進,緊緊依靠人民不斷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船到中流、人到半山,尤須同時間賽跑,與時代並進。讓我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永懷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樹立“安全生產每天從零開始”理念,繼續強化組織領導,落實保障措施,狠抓隱患排查整治,做到從嚴管理,警鐘長鳴,防患於未然,繼續為教育系統營造良好的安全環境。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心得體會2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就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黨帶領人民對中國現代化建設進行了艱辛探索,明確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從1949年到1978年,我們黨領導人民在舊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有效維護了國家主權和安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邁出了堅實步伐。

  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黨提出“三步走”戰略,即到上世紀80年代末解決人民溫飽問題,到上世紀末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進入新世紀,在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之後,我們黨又提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然後再奮鬥30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黨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歷史起點上,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有機銜接、接續推進,對未來5年和15年的發展圖景進行了描繪,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了路線圖。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用幾十年的時間,在發展的很多方面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發展歷程。到“十三五”規劃收官之時,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了新的大臺階,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城鎮化率超過60%,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心得體會3

  時間流逝,不知不覺,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四十年的路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街上熱鬧非凡,公路上車水馬龍,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中國曆經了千辛萬苦,終於走上了繁榮富強,世界文明之路。

  經過改革開放40週年,一個個的點構成了我們年青一代與祖國共同的難忘記憶;1997年香港迴歸,1999年澳門迴歸,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同年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2003年我國第一艘栽人航天飛神舟五號成功發射,2005年神舟六號成功發謝,2007年成功發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2008年,我們在戰勝了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之後,成功地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園滿完成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

  在這段記憶裡,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愈挫愈勇的堅毅,1993年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失敗並沒有令中國人民灰心氣餒,反而激勵我們更加努力地申辦奧運會,並沒有令中國人民灰心氣餒,肥而激勵我們更加努力地申辦奧運會,等辦奧運會,舉辦奧運會,為世界呈現了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和殘運會,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奧運夢想。1998年,我們取得了抗洪搶險的偉大勝利,2008年我們經受住了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特大地震災害的考驗,在災難面前,中國人民“泰山壓頂不變腰”的大無氣概,,展開了氣壯山河的鬥爭,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凱歌。

  改革開發,使國家經濟飛速發展。在短短的三十多年裡,中國人民漸漸從吃不飽,穿不好變成了吃得好,穿得暖,有些人還用剩餘的錢買了腳踏車、摩托車、甚至小汽車。

  2008年9月27日,航天英雄翟志剛在太空行走,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太空隨風舞動,為了這面旗幟能與輝煌同在,無數炎黃子孫正在探索著富強的軌跡,續寫祖國的發展;有多少“錢學森、袁隆平”憑著對祖國的忠誠和對事業的執著,創造著神神話般的奇蹟,填補著中國空白領域;有多少“王進喜、孔祥瑞”靠著那份勇敢的執著和那雙堅硬的臂膀,彰顯著當代工人的豪氣,書寫著勞動者的壯麗,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中華民族這東方雄獅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征程。

  如果沒有鄧小平的帶領,沒有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就沒有今天。今天我們迎來了繁榮富強的日子。我們的祖國正在日益壯大,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回望過四十年的輝煌成就讓我們滿懷驕傲與自豪,展望未來四十年的輝煌成就,為祖國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星光燦爛下展翅翱翔。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心得體會4

  前幾日,我有幸參加了區委黨校組織的科級幹部理論培訓班,課上我認真聽取了教授對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發展歷程的回顧和對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形式的分析講解,使我獲益匪淺。透過切身體會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使我對我國的改革開放更加充滿了信心。

  改革開放三十年,每個人都能看到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經濟而論無疑是大大發展大大進步了,人們的衣食住行無疑得到了極大改善,也似乎更現代化了。但是,弊端漸漸顯露,保障缺失已成眾矢之的。對於如何看待中國改革開放30年,這個看起來本不應該成為問題的問題,事實上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話題。因為,這些年來,不管是社會上還是黨內,人們對過去近30年的改革開放,在認識上並不是很一致的。有的人甚至把改革開放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簡單地都歸咎於改革開放本身。持有這些觀點的人雖然是很少的,但在社會上產生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在一定意義上說,中國能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達成對改革的共識,重聚改革的人氣,將直接影響著未來我國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也關係到能否真正把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堅持為實現小康目標而奮鬥的黨的工作大局落到實處。

  眾所周知,近30年的中國改革開放,是在中國實行了30年計劃經濟的基礎上展開的,改革開放既要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又要對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一系列陳規陋習進行變革,在沒有任何可資借鑑樣板的環境下進行探索,其難度可想而知。因此,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重構經濟和社會秩序,同步加快體制轉軌與社會轉型。這就決定了,中國的改革必將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巨大社會工程,涉及面廣,難度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探索從撥亂反正、實現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起步,緊緊圍繞市場化改革、建立市場經濟體制這個中心,展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實踐。

  因此,我們要用發展的視野和戰略,總結、觀察和俯瞰30年的改革開放。大量的事實和資料,證實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發生的歷史性變化,突顯了改革開放的劃時代意義,以及對中國經濟、社會,對普通民眾所帶來的巨大變化。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一些突出問題,雖然與我們漸進式改革的推進策略有一定聯絡,但最主要的是由於一些關鍵性的改革還沒有深入、到位所致。因此,繼續深化改革,特別是深化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如政府自身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就顯得十分重要,也是化解我們前進道路上遇到問題的惟一途徑。用這樣的視野、高度來分析認識改革開放,不僅可以清晰地分析大勢,研判大勢,保持清醒的頭腦,也不會由於過多地糾纏一些具體的細微末節,影響對改革開放的總體評價。這正像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所說的,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新時期最突出的標誌是與時俱進,停頓和倒退是沒有出路的。這在一定意義上是對近30年改革開放最好的概括。

  回顧總結改革開放的歷程,無疑是為了更好地把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進行到底。在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未來改革開放能否繼續深入發展,不僅關係到我們所面臨的一系列深層次社會經濟問題的解決,也關係到中國未來的前途和命運。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具體來說,要按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按照城鄉統籌協調的要求,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按照提高開放型經濟質量和水平的'要求,更加積極地推進對外開放;按照社會和諧的要求,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按照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時代總是在進步的,倒退沒有出路!在當前的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動盪的時期,我們更應該充滿信心,團結一致,堅定不移地走我們中國特色的改革開放路子。我相信我們的黨有能力讓中國普通老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有能力讓中國的各類社會福利保障與世界接軌,讓最廣大同根同源的老百姓們也能共同分享改革收穫的成果!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心得體會5

  改革開放與科學發展的辯證關係,概括的講就是,深化改革開放是推進科學發展的動力和保證,推進科學發展是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的。正是基於這種認識,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

  一、這是從我們黨近30多年來理論體系建設的歷史經驗中獲得的重要啟示。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新理論成果,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全部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在聯絡即一般規律性上把握,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科學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強大動力和重要保障。

  二、這是破除科學發展道路上的阻力和障礙、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現實需要。現實中,在人們的頭腦裡還存在著很多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在體制機制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轉變思想觀念,完善體制機制,最根本的要靠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比如河北省在“幹部作風建設年”中出改革重拳為科學發展清障,最為典型的就是對房地產行政審批和收費專案的集中清理,由原先的166枚審批公章一下子“砍”到26枚。破除“公章圍城”,開啟科學發展之門。

  三、這是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科學發展、推進和諧發展的共同心聲和強烈願望。廣大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援改革開放,關心和參與科學發展,這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繁榮興盛的力量源泉和希望所在。順民心、應民意,就必須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深化改革,不斷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切實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擴大公民有序參與,使科學發展始終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在科學發展征程上能夠集中更多的群眾智慧,凝聚更多的社會力量。

  總之,只有繼續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才能切實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才能有效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才能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進而為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的體制保障和不竭的動力源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