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育心得體會通用

2022教育心得體會通用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教育心得體會通用,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中國家長的普遍心理。然而真正落實到實處時,我才發現這是一本難唸的經。從孩子哇哇大哭來到這個世上,孩子最先接觸的是父母。為人父母做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所以在這裡我想和大家討論一些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淺談我的經驗與心得。

  關於學前教育——發展興趣愛好

  幼兒時期是奠定一切事物基礎的時期,孩子的學習能力,因此多方面發展對於孩子是有一定幫助的。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併為孩子選取合適的培養興趣愛好的方式,幫助孩子快速成長!從小我便十分關注孩子的興趣取向,也會盡可能使孩子接觸一些新奇的東西。但同時,我也會教育她要學會堅持,做任何事情不能半途而廢,而我們家長更不能急於求成。對於我家孩子,小時候她說“媽媽,我想學畫畫”“媽媽,我想學跳舞”對於這些我都很開心的接受了她的想法。當然,這途中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時間長了孩子的好奇心消失了,慢慢變得牴觸反對,這時做家長的就要發揮教育作用,積極引導,多加鼓勵。這個過程是艱辛的,但看到孩子現在能自信地在舞臺上展現自己,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關於小學階段——陪伴是關鍵

  都說陪伴是孩子的老師,12歲之前,孩子如果缺乏陪伴,就不利於人格形成與完善,同時也有可能造成孩子叛逆,沒有責任感,對身心發展都有極大的影響。那麼,陪伴是把自己全部時間貢獻給孩子嗎?當然不,我們力求在有限的時間內高質量陪伴孩子,我認為陪伴質量高不高的標準就是父母和孩子在此刻的狀態如何。只要雙方狀態是愉快安詳的,這樣的陪伴就是高質量的陪伴。比如做家務,比如做手工,這些孩子能看見,也能明白並能模仿的,這樣的工作就能使雙方都處在一個放鬆的狀態。同時,父母陪伴孩子時的狀態極其重要,你是匆匆忙忙為了完成任務而陪伴?還是享受陪伴本身?要知道,孩子吸收的不光是父母所做的事情,他更有可能吸收的是父母做事時的狀態。

  關於中學階段——給予尊重

  初中時期是孩子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是父母的監護,並開始反對父母的所作所為。這令我們家長很是頭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嘗試過很多方法。但越是過多的干預,便越適得其反。慢慢的我得出了一個經驗:尊重。而的尊重就是讓孩子自己做和他有關的決定。當然我們家長如果已經有傾向性,就要提前做功課,給孩子分析利弊,引導孩子做正確的決定。同時瞭解他的思想動態,見縫插針,把自己的三觀傳達給他,包括學習的,感情的,人際關係的。一定要潤物細無聲,不能來硬的,不能說教。把話說到他的心坎裡面,他就會聽。在這裡我總結出“三多三少”供大家參考:多引導少訓斥;多交朋友少窺探隱私;多商量少命令。

  教育是一項宏偉的事業,培養出一個身心健康,積極樂觀,人格獨立的孩子是我們每位父母的目標。在此,作為基礎教育的家庭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成功的家庭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庭造就失敗的孩子”,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在關注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同時,不能忽視孩子的家庭教育。我們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多瞭解學習關於家庭教育的知識,便於孩子能夠良好的接受家庭教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