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範文(通用24篇)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範文(通用24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範文(通用2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1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針以後,美術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視,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進入了重要的發展時期。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還有許多不能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課程綜合性和多樣性不足;過於強調學科中心,過於關注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影響了美術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制約著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必須透過課程改革,促進美術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體系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公民。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

  一、課程性質與價值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需要人的豐富而高尚的情感與之平衡。因為情感性是美術的一個基本品質,也是美術學習活動的一個基本特徵,所以美術課程能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並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

  (二)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在現代社會中,隨著資訊化程序的加快,影象作為一種有效而生動的資訊載體,越來越廣泛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透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資訊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並對文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感知覺是思維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在學校體系中,大多數課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號的基礎上,而美術課程則更多地讓學生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從而向思維提供豐富的營養。美術課程能逐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水平。

  (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精神是社會成員最重要的心理品質之一。美術教學過程的情趣性、表現活動的自由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提供了創造活動最適宜的環境。透過美術課程培養的創造精神,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技術性活動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最基本的實踐活動,而美術課程向學生提供了技術性活動的基本方法,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和善於實踐的心理品質。

  (五)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尊重和保護人的個性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對美術學習內容和方式的選擇,必然受到學生個性的影響,所以美術課程是最尊重學生個性的課程之一。美術課程在引導學生形成社會共同的價值觀的同時,也努力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個性。 人的全面發展是人類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術課程不僅作為美育的一個重要門類促進這一理想的實現,而且,美術課程本身就包含情感與理性的因素、腦力與體力的因素,所以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其作用是獨特的。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實施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美術課程應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應選擇基礎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同時,要注意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地區學生素質的差異,使本《標準》具有普遍的適應性。應注意使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徵,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徵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絡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三)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應透過美術學習,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徵、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的寬容和尊重。

  (四)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採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透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五)為促進學生髮展而進行評價

  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中,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評價標準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2

  近日,期待已久的新版藝術課程標準已經印發。細心研讀這一百多頁的內容讓我體會到時代在快速進步的同時,時代下的教改也隨之而來。

  那麼具有國際視野的藝術新課標又為教育界帶來了哪些變化呢?以義務階段美術學科為例:使我感觸最深的便是新課標中注重藝術學科間的融合這一指導觀點。藝術學科包含了音樂、美術、舞蹈等。在以往的課標中藝術各學科是相互獨立存在與教學的,聯絡較少。而新課標中強調藝術學科整合的概念,藝術教師可參照學習任務進行適當的跨學科教學,一方面拓寬了學生學習知識面,另一方面則提升了教學效率。

  此外,耕讀新課標的內容也使我倍受啟示,我也併為之思考1、新時代下的美術老師應該怎麼做?2、美術學科應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首先我認為,老師在教育中的作用可謂是引航者,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意識到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僅僅在當下,目光長遠做具有前瞻性的教師是我們應意識到的。其次,在學生的培養方面,新課標強調要重視藝術體驗。藝術體驗強調的即是“過程”,突顯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知能力培養。因此應著重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與體驗,培養出健全、具有良好品格、能獨立適應社會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3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想有一個好的教學教學效果,那麼就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理論進行支撐。因此我們就必須在閒暇之餘不斷研究《美術課程標準》。自從研究課題以來我就不斷潛心研讀《美術課程標準》,從中也是受益匪淺,讓我的課堂教學有了一個質的飛越。

  一、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

  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潛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成都的發展。美術課程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選擇基礎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並透過有效地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徵,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因地適宜、因材施教

  《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了一些具體的學習活動建議,但是同時也明確地指出“不同地區的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和條件,選擇和採納這些活動建議,也可以向學生提出其他學習活動建議,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更加靈活,更具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我們在實施美術教育的時候就應該實實在在地站在學生和教師自身的角度精心地去分析、設計每一次的教學活動,根據情況來採納或者重新設計課堂作業,從而達到學生髮展的目的。

  三、美術學習從學生興趣入手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美術課程強調透過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徵相適應,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將過程與結果等同對待

  在美術各個領域的學習過程中,《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不僅關注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活動重參與和探究的過程”。因此,我們設計教學活動時也應該把血生的“學”考慮進去,在教學設計中要明確地體現出學生在本節課中將如何學習本節課的知識,要從以前的教師“滿堂灌”的模式中走出來,讓學生很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體驗學習、快樂學習。

  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美術課程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造性精神的培養,採取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美術的方法,將創意轉化為具體成果。新課標緊密結合生活創設情境教育,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新課標讓學生們從生活經驗和客觀實際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過程中學習、理解、發展。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有了全面健康的發展。

  總之,要想上好一堂美術課,我們就必須勤下功夫多做研究,不僅要研究學生,還要研究自身,只有這樣我們的美術課才能讓大多數孩子喜愛,我們的美術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4

  今天我們學習了《上海市中小學美術課程標準》。透過這次學習,我對美術課程標準有了一定的認識。課程標準,為我上好美術課指明瞭方向,現把這次學習的體會和感受總結如下:

  1、新的課程標準,特別注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和正確的審美觀念。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陶冶情感,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

  2、課程標準強調注重選擇,多元發展。教師教學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內容。如果條件不允許,學生不需要,可以不採納。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物件來滿足,同一的內容標準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自己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這樣,充分考慮了教師、學生的美術需求心理,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打開了空間,充分調動了教師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課程標準注重體驗感悟,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創新意識。美術學習要建立新的現代學習觀。以前教學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主,學生頭腦被書本或老師框死,只會模仿,不會思考,現在必需向指導學生自學為主轉變,樹立“學生學會學習”的學習觀,讓學生人人學習。如:《有小鳥的樹》一課,可以採用直觀、啟發教學,讓學生通過錄像,去觀察瞭解各種樹形,然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你喜歡什麼樹?樹形怎麼畫?然後交流。學生充分交流後,讓學生自己動手畫,老師只引導學生,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透過觀察、想象、探究、學生也就不覺得難了。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會學生學”。因此,教師教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是美術學科學習創新的主要任務。教師應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和強化創新意識。

  以上是我對新課標的一些認識和理解,我將在教學工作中依據新課程標準努力工作,爭取把美術教學工作搞得更好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5

  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四個領域,即“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下面就我對這四個學習領域的理解說說我的體會。

  從新課程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外化能力,內化品質,還是探索未知,體驗成功和情感,新課程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的學習方式。低年級的美術課程主要是以造型遊戲為主,讓學生在“玩樂”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學會交流和合作。造型遊戲指融合造型和遊戲為一體的美術活動,活動中不事先設定主題或某個形象,主要是憑感覺聯想和想象來進行造型表現,仔細看一下課本,有關於“造型·表現”的內容在課程中佔了很大部分,它是課程內容中覆蓋面最寬,分量最重的部分,如何帶領和引導學生在遊戲中更好的發現問題、學習知識、體驗學習的樂趣,是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美術學習活動中,“造型·表現”領域的學習方法有多種,教師應從教材的內容和學生需求出發,讓每一堂課都成為學生對客觀世界意義的領悟,對生命意義和對生命價值的體驗,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長久興趣。

  如何培養學生的“設計·應用” 能力是我們每一個美術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體現設計的創造意識,又具有特定的功能性特點,這特點決定了該學習領域所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同時又與生活緊密相關。“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由現代設計基礎、傳統工藝美術兩部分組成。設定“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在於培養學生形成設計意識和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因此,作為美術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就一定要注意多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讓他們參與那些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實際感受有聯絡的活動,並要求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與對這些事物的感知、理解和表現之中。美術課不等於畫課,這個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應當從小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在孩子們的早期生活時,教會他們按照美的規律去設計,學會自己佈置房間,合理的佈局構成美感,生活中處處需要設計。讓從小學會動手做,十分重要。讓學生接觸材料,接觸工具,動手做出簡單的器物來,對生活物品進行配置,為生活創造方便與舒適。對與“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應當強調設計是與人類的造物活動和發明創造密不可分的,從小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對於提高未來人才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欣賞·評述”這一學習領域的提出,能更好的讓學生透過感受,欣賞和表達等活動的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欣賞與評述是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從素質教育的角度指出了人的發展所不可缺的一個重要部分。當代藝術的發展,它呈現出與生活的聯絡日益密切的態勢,每一個兒童將來都會接觸到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說,理解和欣賞藝術的能力對兒童將來的發展來說是更重要的,至少,在兒童應具有的藝術素養結構中它不應是被忽略的一塊,當然藝術創作與欣賞又是不可分的,欣賞本身就是藝術創造的一部分,而在我們新的《美術課程標準》中,正是針對我國美術教育中一些薄弱的環節做了全新的改革。其中,“欣賞·評述”學習領域就是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加強美學修養,逐步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的感受,認識和理解,透過“欣賞·評述”領域的學習活動,學生可以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瞭解中外美術發展的概況,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綜合·探索”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是對美術教育教學觀念、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的一種突破,從跨學科的角度,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彌補各科課程的不足,加大了教育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並有效地運用各科課程資源,充分發揮了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加強跨學科教學的研究,尋找美術各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代社會之間的連線點,樹立新的美術教育觀和人文為本的學生觀,依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大膽改革創新,及時總結反思,設計出富有新意和深層次文化內涵的綜合探索課。

  我覺得上述四個學習領域的劃分是相對的,每一學習領域各具有側重,又互相交融,緊密相關,形成一個具有開放性的美術結構。教師要明確把握課堂教學的學習領域,這樣才能在課堂中有目標,有計劃地完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在輕鬆,愉悅中學習美術。掌握用美術表達自己情感思想和對生活理解的方法。總而言之,美術課堂要貫徹新課程標準的'思想,把美術課上“新”上“活”。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6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透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新課標帶給我們許多新的理念,透過學習我有了如下體會:

  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做指導

  傳統的教學是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一堂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麼教都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面向全體、學生自我選擇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教學中注意安排一些選擇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製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中,我在介紹完幾種表現方法之後,並不限定學生用哪一種方法,而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地選擇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的感受。在整個練習中學生還可以和小夥伴合作共同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練習,透過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愉悅感和滿足感。

  三、“玩”中學,在玩中增長知識

  兒童最“喜”的莫過於玩了,要抓住他們的這一特性,讓他們玩自己親手製作的東西,在玩中增長知識。這樣,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善於發現問題,並能究其根源,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

  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7

  初中美術新課程教學的實施的執行,需要我們從教學全體出發,共同營造這個嶄新的平臺。

  美術課是素質教育階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使之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不僅有利於人的長遠發展,同時也是功在千秋的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術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動手操作性、非語言的物質造型性和形象表達感情性,對學生的觀察力、形象感受力、記憶力、審美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培養和提高,發揮重大的作用,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發學生的藝術衝動和最基本的造型的能力。

  一、學生方面因素

  (一)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習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參與,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師生關係首先是人與人的關係,要遵循人際關係的原則。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權威的,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存在,新課改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應該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既要看到學生之間的差異,還要尊重每一個求知的心靈,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鼓勵學生在與教師平等、民主的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發展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傳統的學習模式是傳授-接受式,課堂教學專制、僵化、始終以教師為中心,這樣,即便教師付出很多的艱辛也是事倍功半,這種模式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所以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用發展的教育觀來擺正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素質的前提。以往,我們往往偏重於“填鴨式”教育,忽視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去點燃學生渴求知識的火花。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由於學校、家長過於重視文化課,導致對美術課的忽視,使得有些美術教師在自身文化修養方面不能嚴格要求自己,課堂上存在糊弄學生的情況。新課改之後,美術課地位的提高使得我們美術老師對自己的要求也嚴格起來,給教師的個性發展、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使教師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三)改變學習方式,發揮主體作用,樹立自信心

  現代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中增加了“人文性”,強調了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如何在教學中應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新課標要求學生在美術學習活動中,要改變過去的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要讓他們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去主動學習,並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情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從而增強自信心。而自信心的樹立是培養學生美術學習情感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它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教師方面因素

  在構成美術教育系統的諸多因素中,教師和學生是最活躍、最基本的因素。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成了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教學內容的研發者,教育藝術的探索者,學生知識構建的促進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要有駕馭知識的能力,還要有駕馭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思考、調動學生情感的能力。要想調動學生的情感,我們就要學會分析學生的情感心理,指導學生情感實踐,從這些方面看,現代教育對教師的情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首先,教師自身要具備豐富的情感

  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之上。提高個人的情感素質,豐富個人的情感是實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條件。那麼我們怎樣豐富自己的情感?這就要求美術教師要加強理論方面學習,加強智力、道德與情感的整合,樹立當代教育觀,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融洽師生之間的關係,要保持良好的心理氣氛,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這樣在教學時,我們才能利用自己豐富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體會。

  其次,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情感目標及相關的評價方式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傑說:“教師不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學,而且還要精通兒童和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細節。”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分析具體的教學內容、瞭解學生、瞭解學生的愛好和才能、瞭解學生的精神世界、瞭解他們的歡樂和憂愁,再根據這些情況制定相應的情感目標,使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時接受情感教育。例如在學習《我們的奧運》這一課時,我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北京奧運會標,設定了這樣的情感目標:為什麼我們的奧運會標要用中國印?當你看到它時,有什麼感受?學生在討論時紛紛表達了自己奧運情、中國心,這樣就達到了情感教育目的。

  作為當代教師,我們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品味,為自身積累財富,我會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積累更多經驗,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8

  透過學習《美術新課程標準》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到我們要隨時成為學生們需要的美術教師。如今的美術教材,基本是以造型訓練為主,以提高繪畫能力為教學目的,這早已成為美術教育的傳統模式。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忽視了美術在人成長過程中的正常位置,而將美術教育過分學科化、科學化,過分強調學習過程中的一致性,而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這隻能稱作是單純的技術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識的。

  新課標在前言中就明確了美術課程的性質:“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新課標中人文性的確立,是對美術學科特點的一個重要認識,是對美術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的教學目標的反思,它將使我們改變以往對美術教育的認識,為美術教育明確了方向。

  為了充分體現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新課標將為學科知識溶於人文主題之中,在每個學習領域中都對教學內容的編排,作品的選擇,文字的闡述以及思考題的設定都作了精心的安排,點點滴滴都滲透濃郁的人文精神,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力。

  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的活動之一,既針對人的理性,又針對人的情感,決不能以統一的審美標準來代替學生的認識、體驗和情感;用千篇一律的規律去扼殺學生探究的願望,應努力引導學生自己用心去體會,去感受,激發起學生獨特的審美體驗,力求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地呈現個人的情感傾向,開發學生的視覺創造潛能。“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在這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中,學生在參與各種美術活動的同時,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以此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對教育的發展方向,新課標結合美術教學的特點,改變以往以學科知識劃分課業的形式,而從學習方式入手,特別設定了:“綜合、探索”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綜合、探索”領域主要結合學生的生活需要,融美術的各個學習領域為一體,同時與其他學科相綜合,設計出一系列綜合性的美術活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體驗空間。“綜合、探索”領域是圍繞人的發展目標確的,關注的是學生的興趣和生活體驗,力求在豐富多彩的時間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交流合作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慾望,開發創造潛能,為學生的身心發展服務。

  研究性學習強調的是開發性、自主性和自我實踐性,它的課程內容不是由專家預先規劃設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以學生為主,由師生共同完成學習內容的選擇,組織與發展,探索新知識的過程。結合實踐活動,在學生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將會大大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更多地關注社會,融入社會,增強對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為開發學生各方面的潛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由於新課程功能的轉變,評價的功能也從檢查、反饋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而轉變為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和方法,注重對知識的探究,即從關注結果到關注過程和方法,評價不在僅僅為了要甄別與選拔,而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服務,評定的應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在這種全新評價理念的指向下,新的課程標準從以往評價學生學到什麼,而轉變為評價學生是否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合作等諸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學生的道德品質、學習能力、交流合作、個性與情感等幾個方面。

  總之,新的課程標準賦予了我們教師更大的操作空間,同時指導教師從人文角度出發,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並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分別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使學生消除了膽怯,人人參與其中,真正體現了美術教育始終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價值。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9

  每次學習美術新課標準,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體會。美術課是素質教育階段學生必修的一門藝術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美術教育以形象性,操作性,非語言的物質造型性和形象表達的感情性,對學生的觀察力,形象感受力,記憶力,審美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培養和提高,發揮重大作用。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發學生的嘗試藝術衝動和最基本的造型能力。要上好美術課,教師首先要對《美術新課程標準》有深入的瞭解,《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

  新課程的重大舉措就是該以往的授之於魚為授之於漁。轉換課堂角色,改變往昔以師為主生為輔的教學模式為以生為主,師為輔的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導地位。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增強學生主體人格。而美術學科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本學科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針對上述對《美術新課標》的掌握,現將個人感想和大家分享和交流:

  體現新課程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美術課首先要有正確教學思想和理念做指導。要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更加關注“學生”。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受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自我探究獲得知識,透過實踐恰當的繪畫方式。學生也會覺得學習起來,更有興趣是有成就感,同時也鍛鍊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對教材的使用更加靈活和富有創造性,同時注重美術學科和其它學科知識的聯絡,更要貼近學生生活。如七年級上冊《熟悉的物品》一課,教師可以準備相關的攝影圖片和世界名畫,欣賞完後引導學生談談日常生活中的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利用身邊的物品(如:粉筆盒、文具盒、杯子)講述透視原理,從數學幾何中去對比區別美術中的幾何體的關係。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靈活多樣的匯入方式、豐富的教學手段、合理多樣的作業選擇、科學的評價方式,都應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理念,老師們也要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索和合作,讓學生們透過自己的感愛和實踐在探索中完成教學目標。課堂氣氛一定是輕鬆,愉悅高效、和諧的。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習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參與,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師生關係首先是人與人的關係,要遵循人際關係的原則。新課改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斯學生學習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素質的前提。在以往的美術教學過程中,由於學校,家長過於重視文化課,導致對美術課的忽視,使得有些美術教師在自身修養方面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新課改之後,美術教師地位提高,給教師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作為當代的美術教師,我們因該不斷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品味,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更好的去為美術教育而努力,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10

  上週我參加了海口市新任教師崗前培訓,個人認為此次培訓舉辦正得時,對新任教師而言,意義重大,也使我獲益匪淺,收穫頗豐。透過此次培訓讓我體會到了要當一名教師尤其是當一名學生喜歡的美術教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海口市十一小任教之前,我一直都在私立小學擔任美術教師,較少參與此類大型的專業性培訓。今年我有幸成為海口市一名公辦學校教師,對我而言,此次培訓顯得尤為重要。我非常珍惜此次培訓機會,每次上課我都儘量坐到前排離老師最近的位置,就是為了聽得更清楚,能隨時向任課資深教師請教,解疑答惑。此次培訓我們的教師都是市裡非常優秀的骨幹教師,專業能力很強,知識範圍很廣。尤其是美術教師施瓊英主講的《美術新課標準解讀》,非常專業,深入淺出。施瓊英老師將很多知識點都講解的很透徹,課前還給我們做了一個小調查。從這點可以看出,施瓊英老師是一名很負責任的教師。透過課前小調查瞭解了我們對職業的規劃,對我們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透過這次學習,使我對《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解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體會,現就此次學習的心得體會和感受總結如下:

  一、新課程標準中課程性質突顯的是視覺性,人文性,實踐性和愉悅性,特別注重導向性和選擇性,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美術學習,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陶冶情感,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感知覺和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學生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的形成,使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全面發展。

  二、新課程標準有四大學習領域,在本次培訓之前我較少關注這四大領域,也不是很清楚這四大領域的相互關係,沒有注重這四大領域在每個學年段也有著不同的要求。透過這次學習使我知道了我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主要學習的是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這兩個領,讓我更加明確了中小學教育理念和目標。

  三、新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總目標(義務教育階段)分為三個維度,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新課標改變了以往的課程目標,更加具體,更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與生活緊密相連,理論聯絡實際,能夠提高學生聯絡生活的能力,美化學生物質和精神需要,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課程標準沒有為所有學生制定一個必須達到的硬性發展標準,並且適用統一的尺度衡量學生的發展水平,而是儘量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新課標既注重結果激勵,也重視過程激勵,能夠滿足學生成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

  五、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教學已不再是從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只是一味的提高學生的技能,學生都成為了老師的複製品。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激發學生的探究和創新能力,因為素質教育已滲透到了美術教學當中,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也讓學生在合作實踐當中學,學後再進行合作實踐,從而營造高效而又快樂的美術課堂。

  綜上,我認為美術課想要上好,讓學生從中學到知識,感受到美術課堂帶給他們的滿足感和愉悅心情,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容易。有很多文化課教師羨慕我們美術教師,他們印象當中的美術老師上課就是讓學生畫一幅畫,我想這只是他們對我們美術課堂的片面理解,其實學生畫畫僅僅是我們美術課堂的組成部分而已,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興趣,完善自我。對此我認為,要上好一節美術課,不論是課前的精心準備,還是教學中課堂的情景創設、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專研,怎麼樣讓學生愛上我們的美術課堂。猶記得我在私立學校任教時,有個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的媽媽告訴我,說我的小孩每天問我今天是不是星期一,因為她的小孩希望每天都是星期一,每天都有美術課。當我聽到這句話我很高興,因為我覺得我抓住了孩子的愛美術的心。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11

  1、新課標三維目標的劃分

  此次課程認同於美術課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劃分。

  知識和技能是美術教育的本體,需要始終得到重視和強調。這是美術教育的“私域”所在。而美術教育的“公域”則可以表現在教育功能的發揮(如對學生環境意識的培養、創造力的激發等)。據此推知,美術教育具有三種形象的說明:“自私自利”的美術教育、“大公無私”的美術教育與“公私兼顧”的美術教育。前者更為強調教學中對美術本體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中者更多強調美術教育對學生身心及多方面素質的影響(如學生創造力的實現、道德感的孕育),後者則兼顧以上兩個方面。整體觀之,我們提倡“公私兼顧”的美術教育。但不能過於極端,知識和技能仍始終應是現當下學校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程與方法是對學生學習整體發展狀況的強調。人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方面在於人具有不斷的、終身的學習能力與方法。然而在我們的基礎教育實踐中,往往過多強調教師將現成知識和技能對學生加以灌輸與傳遞,缺失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形象地講,也可以稱作是“覓食能力”。而強制地灌輸學生既有的現成內容,這往往會受到學生一定的牴觸與反感。所以,教育者還應讓學生享受知識學習的過程本身。此外,未來的教育需要學生準備與習得多方面的能力,要知道學生在校所學的專業並不一定就等同於自身的終身職業。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變通與更新知識的能力。因此,現今的教育理念認為“教學”就是“教會學生學習”,需要能夠培養學生適應多變而複雜的社會發展環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也是此次美術課程所要突出和強調的重要內容。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社會中人,都需要具有健康心態與豐富的情感、正確的價值認識。美術教育不能忽視對這些方面的培養和提升,所以此次美術課程標準也將其作為課程所要達成的重要目標。

  2、發展學習方式

  這是近十年課程改革的重要關注點。然而現在多有提“轉變學習方式”,但“轉變”一詞過於強烈,這意味著和過去的決裂。基於教育實踐來看,轉變新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是不是就意味著對過去學習方式(接受式學習)的全部拋棄?不盡然。接收式學習也有其價值,如提供系統的知識、教學效率高、比較經濟等。此次美術課程標準強調發展多種新的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各種學習方式之間具有一定的相容性。

  3、新的評價方式

  評價在過去的功能被侷限於甄別和選拔,現在的課程評價更多強調“促進學生髮展”。在此觀念指導之下,多主體評價、形成性評價、質性評價等新的評價方式也很多,分別應得到教學者的重視。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12

  我有幸參加了在xx省文聯舉行的美術教研活動,為了探究小學生美術課堂的學習活動方式和方法,有效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對於美術學習的興趣,許多美術教師都聚集在一起共同學習和交流,特別是透過參觀xx省少年兒童民俗體驗美術作品展,給許多老師帶來的新的關於美術教學的思考。

  在這次美術教研活動中,主要以參觀優秀兒童美術作品為主,展出的作品來自xx省的各個地方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他們都是透過課外美術學習提高了自己繪畫等各方面美術相關能力,在某些方面都要比僅僅只是在學校學習的學生要高出一籌,這不禁使在校內參與美術教學的老師有所反思。

  在參觀過程中,主要策劃這項展覽活動的研究課外美術教學的老師首先向大家介紹了這次活動的目的,以及這次美術作品展出的形式和內容,xx省美術家協會、xx省教育學會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專業委員會和xx省兒童少年活動中心為激發少年兒童傳承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弘揚xx民族文化意識,搭建少年兒童民俗體驗活動和美術作品展示平臺,舉辦了以“秀美xx?共築夢想”為主題的畫展,展示了小畫家們的才華,並凝聚了教育的力量,展出的作品形式多樣,包括兒童創作的線描畫、水粉畫、水彩畫、彩墨畫、版畫、中國畫等充滿地域特色的作品,分為紅色精神、綠色共享、古色傳承等板塊,展示xx革命傳統、人文文化、自然風光、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民俗風情、城市變化等主題內容,這些兒童繪畫作品生動有趣,充滿了想象力和創新,所以在最後也不免要討論課外美術教學與校內美術教學的不同。

  校外美術學生有較大的創作空間,而在學校裡,大多數時間學生只能在教室裡創作,受到了時間空間題材和材料等多方面的限制,學生很難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而在校外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查詢資料和專研技法,所以在校內教學的美術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美術課堂學習的優勢,和專家編制的美術教材圍繞美術學習設計應用造型表現和綜合探究幾個模組,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藝術感知力,再鼓勵對美術感興趣的學生,與校外美術相結合,成為弘揚xx傳統文化優秀的小畫家。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13

  隨著新課改的思想深入人心,這也使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以往我們所存在的很多教學上的弊病。“規矩,嚴謹,單一”的教學模式早已不再適應我們的現代教育,不再適應現代的教育物件了。因此,必須改變美術教師的思想觀念和教學方法,與時俱進,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對於美術這一學科更是如此。過去,我們經常忽視美術課,把它看得過分學科化,並且強調其學習的一律性和完整性。很多人對美術本體的文化價值有所偏頗,因此對美術也就沒有了什麼愛好。

  美術不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絡。比如說許多理念要運用影象來闡明科學的內容,瞭解事物的本質問題,只用語言文字元號是難以表達清楚的,如運用影象符號則一目瞭然,而且影象從視覺上、意識上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配合各科教學,加強與各學科的聯絡,是拓寬審美教育的一條良好的渠道。

  由於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美術教師也大多固守在自己的思維空間裡,千篇一律的上課,這與教師的教法有關。對於新課程的改革,使教師隨之走進不同以往的課堂氛圍,美術教師將隨著新課程教學的改變而重新尋找自己的教學方法。所以在上課過程中,我結合了許多其他課程,涉及到音樂,文學,地理,歷史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能在美術這一學科裡學到除了畫畫以外的東西。比如說:“美麗的家鄉”這個課題為例,可以讓學生唱一些描寫家鄉的歌曲,家鄉的特色戲曲是什麼?家鄉的地理位置在哪裡?歷史上有什麼特別的事和名人等等。可以從很多方面來進行教學,這樣不僅畫好了作品,而且在完成畫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的一些情況。所以,新課程要求教師重新面對學生,這並非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也不是對教師過去的教學完全的否定,而是要改變教師在教學時很多的弊病,充當學習的指導者,同時也是活動的參與者。美術這門學科,本來就是以動手能力和意識思維所進行的,教師要擁有更多可以探索的教學空間,尋找更適合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形式,可以綜合性的教學內容去指導和引伸,便於全面發展,更能加強學生透過事物的現象和本質去發現美術的內在藝術氣息,讓學生的思維變的更活躍。

  在傳統觀念的教學裡,“像不像”“準不準”就成為了評判作品好與壞的標準,學生思索的空間變得很小,不能質疑,也不敢有疑問。這就壓抑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妨礙了個性的健康發展。教師在指導學生作畫時,要把學生當作主體,尊重學生,使學生的主觀感受得以表達。作為一個初中學生,他們所想象及涉及到的東西都是從他們本身的潛意識中發散出來的,沒有任何的一點修飾,所以他們表達在畫面裡的也都是學生內心對事物的真實反映,這樣的教學才不會妨礙了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方法,更要支援學生以他們的標準理解藝術,教師和學生之間要有交流,這不僅是語言方面的對話,更是對藝術作品的對話,這樣的課堂才是開放平等的多向交流,學生才可能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得更為豐富。

  此外,還有一方面我們不能忽視,那就是讓學生學會欣賞美術作品。適當的加入一些欣賞課程,才能使學生在藝術氛圍中盡情地開拓視野,從學習和感受中加強對藝術的鑑賞能力,最終真正地感受到藝術的氣息。

  提倡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學生全面、和諧、自由地發展,從而達到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新課程的改革使原先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都得到很好的解決,當然在此過程中也將會有一些困難,我相信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將在新課改中譜寫更美的篇章。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14

  什麼樣的課才能吸引學生呢?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本好書,要吸引住讀者,觀眾,精彩的開頭是必不可少的,上課也同樣如此,所以關於美術新課標學習的運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認為作為美術老師應該作好以下內容:

  一、首先,巧妙安排課堂教學形式

  輕鬆教與學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強加壓力只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發展,束縛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我們從低年級開始就讓學生在課中做些有益提高審美、創造美的活動,不僅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的興趣,還讓學生在不知不覺掌握知識,完成學習任務,提高思維創造力,樹立起“我能行”的自信性格。課業的佈置要具有靈活性,給學生以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所以課堂教學形式的安排對一節的課的成功來說是非常重要。

  二、其次,把其他學科內容帶進美術教室

  1、把音樂融進美術課堂音樂的情緒感染作用是強烈的,能調動人的情緒。

  2、與文學相結合文學的語言環境和理解能力對學生了解繪畫的背景、和技能的學習、運用有很大的幫助,美術教師應該多引導學生看好書,多請學生表達心中所想的東西,時間長了,學生敢說、敢想了,對畫家畫作的欣賞也有東西可以說了。

  3、與身邊發生的事相結合美術來源於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美術課不僅是教學生教材本身的內容,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用審美的眼睛去看待身邊事物及做人的道理,這種觀點已經為大多數美術教師所認可。可以根據本地方、本校的一些特殊或重要的事情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比如:舉行大型的“書畫比賽”活動時,讓學生為學校設計等,給學生產生一種參與的感覺,有一種“當家作主”的感覺。

  三、再次,增強學生自信,使每個學生大膽的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展現自己:

  信心對一個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們行為的內在動力。因此,自信心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在傳統教學中把教學過程“雙主體”互動作用的活動變成教師單向地傳遞學生知識的過程。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的評價,激勵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美術,及時捕捉他們的閃光點。為了激勵學生表現自我,實習時,我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讓他們在畫紙上大膽地去表現各種物體,並及時鼓勵、表揚他們,透過實踐發現學生在畫畫的時候既能自信又很富感染力與表現力。

  總之,要充分發揮師生互動作用,引導學生把學習美術內化為自我的需要,積極地參與美術活動,自覺地接受美術的薰陶,促進學生自身身心的和諧發展。從而領悟美術教學獨特的不可代替的魅力。我希望學生了解什麼是美,才能真正知道自己未來的目標和人生的價值,教師才能培養出一大批有藝術涵養,高素質的人才!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15

  在本學期中,我係統的學習了小學美術新課標。小學美術新課標中很多新的理念,改變了傳統美術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下面我談談對美術新課標的一些體會:

  一、把握課程性質,做好課堂教學

  新課標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徵,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術課程四個特性的表述:“凸顯視覺性”、“具有實踐性”、“追求人文性”、“強調愉悅性”。

  這些都明確的表述了美術課程的性質,也更突出了學科的特點。

  二、把握課程基本理念

  美術新課程提出以下幾種理念:

  (1)面向全體學生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關注文化與生活

  (4)注重創新精神

  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新課程理念給我們美術教師指出瞭如何在美術課堂中指導學生、培育學生。我們不僅僅要注重學生的整體發展,更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多方面均衡發展,為祖國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培育全新、適應新時代潮流的有用人才。

  三、把握學習領域,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新課標中美術學習領域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我們教師要在美術課堂中,以四種學習領域為框架,向45分鐘要效益。整體提升,全面發展,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從新課標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外化能力、內化品質,還是探索未知,體驗成功與情感,新課標賦予了新教材很多新的學習方式,那麼,美術老師作為學生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在新的課程改革活動中,要面對全體學生,要讓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成為健全的人格,富有創新精神的創新人才。

  以上是我在美術新課標課堂中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相信,在今後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會有更多更深的心得體會,我會遵照新課標提出的理念、理論來指導我的教學,從而更好地把握美術課堂!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16

  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課?如何更好把小組合作融入課堂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正當百思不得其解時,新課程改革無疑給我撥開了迷霧。進一步學習新課標時,發現新的美術課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入了更多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在合作中學到新知識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我認為想上好美術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開放自由的課堂

  學生在一個輕鬆、活潑的情境中,才會樂於嘗試,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並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同時,他們的個性化創意得到了體現和展示,儘管他們的作品還不夠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情感、理想和創造性。這需要老師在尊重、關心、愛護、欣賞學生的前提下,才會達到預期效果。

  二、你追我趕的學習

  課堂教學是重點,如何利用好45分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力,營造積極合作,勇於創新的合作學習氛圍,尤為重要。可以進行“小組合作”,讓同學進行資訊交流,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根據重難點,“小組合作”,應用集體的智慧,較輕鬆地解決了難點。結合作業,“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質量。

  三、暢所欲言的評價

  新課標的評價方式,比較開放,自由。透過欣賞評述學生美術作品,可以相互看到自己作品的不足和可取之處,相互取長補短。同伴之間進行借鑑學習,有利於培養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銳的審美鑑賞力。有助於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他們的觀察、思維、構圖和辨別、調色能力,還能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新課標確立了新的美術教育的理念與教學方式,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有利於學生的個性發揮。新課程標準彈性大,求實效,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教者可根據地區情況和學生的實際,靈活地選擇教材內容去設計教案、製作課件,教材裡的單元可自由調整(教材只是個框架)。新課標,真是一盞明燈,為美術教師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17

  透過小學美術新課標的學習 ,我深刻認識到《全日制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實施、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開始新一輪改革,至今已經十年了。相比2022年頒發的課標實驗稿,本次課程標準的修訂,總方針與主要內容沒有大的變化。比較舊版實驗稿,《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22版)》方向更明確、文字更精練、內容更具體,表述更理性。修訂體現了美術教育專家學者在美術新課程實施若干年後,對課程標準的重新梳理,並在反思的基礎上明確了發展方向。學習了一些專家的觀點後又透過教研室安排的美術新課標培訓,更為清晰地認知和把握修訂後的美術課程標準的宏觀定位與具體內容。

  一、結合教學經驗,談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的具體認識。新美術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在價值觀上為了學生,在倫理觀上尊重學生,在行為觀上依靠學生。

  (2)科學與人文整合的課程文化觀。在互相交融中尋求理性與情感的協調,讓她們能夠更多地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對立。

  (3)迴歸生活世界的課程生態觀。開啟我們的視野,把對教科書的關知識與技能,學習美術欣賞與評述的方法,瞭解美術基本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4)創新與發展的課程實施觀。發揮教師和學生在課程中真正有效的作用,從原有的狀態下解放出來,共同成為教學的主人。

  (5)民主化的課程政策觀。體現科學和開放的精神,使所有的人都能夠分享多樣化二不是單一化的管理和決策。

  二、在課程培訓中對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有了新的認識。

  教學大綱相比較,其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建議性”的,更多地關注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而後者則是“指令性”的,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教學大綱過多強調學科的本位性,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課程的多樣性和綜合性不足。

  在具體的美術教學中,我們應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突破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善學習方式、加強評價體系的改革、拓展課程實施空間。教育和從事教育的人們要從人未來發展的驕傲度來看代教育的意義,以學生的個人成長作為教育的出發點

  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是我們以前基礎教育的弊端之一,但是進行改革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要知識與技能,知識與技能是美術學習的基礎,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適當地降低其要求和難度。

  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部分進行描述時,中間的過程與方法是最主要內容,只有抓住了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才能得以發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才能得心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的增長和情感態度的培養都在學習活動的參與和探究中實現的。

  美術學科它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有直接和暗含的關係因此,它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把美術學習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可以使學生較為全面地瞭解美術與人類,美術與生活,美術與情感,美術與歷史等方面的聯絡,從而更好地學習美術。這就要求我們美術教師必須重視文化學習,提高自身文化修養,不僅是一名美術人,還應該是一名文化人。美術教師應立於本地區自然風景、民間文化特色,開發有本地特色的課程資源。

  以上這些就是我學習的心得體會。美術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美術課程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那麼我們美術教師因該面對全體學生進行美術素質教育,而不是針對少數美術特長生和高考班的專業美術培訓,我們廣大基層美術教師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全體學生的美術教育上,不要為了追求個人利益或者所謂個人成績而忽略了自己的基本職責。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18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修訂原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創新導向,主要在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兩個方向八個方面發生了變化。聚焦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推動基礎教育課程由學科立場向教育立場轉型。藉此緣由,我透過對比學習新舊兩版課標(2022年版和2022年版),認為新課標在美術學科上的“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核心素養內涵的“新”。

  新課標提出的藝術核心素養“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與高中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影象識讀、美術表現、創意實踐、審美判斷、文化理解”不同之處在於將“影象識讀和審美判斷”合併,變成了“審美感知”,強調了課程的綜合性,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學回歸到人本身,幫助學生髮現美、感知美,提升審美情趣。

  二是,課程內容結構的“新”。

  將以往的按學習領域的劃分方式轉變成按藝術實踐進行劃分,以學習任務為驅動,美術語言始終貫穿其中。從課程內容設定的順序可以看出,每一學段均以注重發展學生審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養的“欣賞·評述”為起點,到以強調發展學生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素養的“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再到加強課程內容、社會生活與學生經驗之間聯絡的“綜合·探索”。內容設定層層遞進,加強了學科間相互關聯,逐步培養學生的藝術核心素養。

  三是,教學實施的“新”。

  由以往按四大學習領域劃分的單一的、獨立的授課方式,轉變為整體的、系統的授課方式,強調以任務、主題或專案的形式開展教學,將知識、技能嵌入其中,透過綜合性、創造性的藝術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深度理解知識、技能,提升綜合能力。

  雖然這裡是以新課標體現在美術學科上的“新”為主要說明,但從該版課程標準名稱《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可以看出,美術學科已經與音樂、舞蹈、戲劇、影視融為一體,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學習理論或實踐的過程中,應該將自己視野擴寬,樹立整體意識,不僅要注重學科知識內的縱向銜接,更要注重知識間的橫向配合。堅持以素養為導向,重視將知識內化、實踐和運用的教學,加強對學生藝術核心素養的培育。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19

  藝術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重點解決了“藝術課程培養什麼樣的人”這一問題,它面向的是全體學生的發展,它指向的是素養養成的過程而非結果,所以新課標與現行的美育思想、理念高度契合。新課標中論述了美術學科的地位和性質:“美術學科是藝術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培育和發展學生藝術課程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可見美術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一、一致性

  課標中的“核心素養-課程總目標-學段目標-四個藝術實踐-二十個任務”。即美術學科課程的框架設定,始終保持著一致性。(胡知凡,2022)首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的核心素養確定為: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將原來的“影象識讀”融入到“審美感知”,體現了核心素養更加綜合和濃縮;其次藝術課程的課程總目標融入了核心素養,美術學科的學段目標又以藝術課程總目標為依據,每個學段的學習任務群又透過任務落實核心素養,體現了層層遞進和螺旋上升的趨勢;最後四個藝術實踐(造型·表現、設計·運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也與美術學科的學段目標相關聯。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落實核心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具體化

  學業質量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與總目標相關聯,體現了核心素養的可測、可評的方面,也是核心素養的具體化表現。學業質量清晰明瞭的規定學生學習之後將“知道什麼”(事實)“理解什麼”(概念、內涵)“做到什麼”(實踐)“學會思維方法”並最終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獨特性

  在逐漸重視學科融合和跨學科的教學實踐上,美術學科要以美術學科的獨特性引領教學活動,實現共性和個性的結合。由此教師的美術技能作為最根本的、最核心的能力,需要好好掌握,才能貫通和發展別的。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20

  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標》與2022年版《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對比,在諸多方面有所不同和增加,新課標更加強調素養指引、問題導向、情境創設,輔助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發生變化:

  一、藝術核心素養貫穿始終,注重學生素養提升。藝術課標中提出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的核心素養確定為: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與文化理解,標誌著初中美術課程也正式跨入核心素養時代。並且提出在課程的設計思路中要聚焦核心素養,組織課程內容;課程目標的設定上關注核心素養,課程的內容選擇與評價量規都與核心素養密不可分,形成由“核心素養—美術學科總目標—美術學科分段目標—美術學科課程目標”的遞進。

  二、改變課程設定安排,注重知識與學段銜接。首先藝術課標由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課程組成,五門學科共同組成藝術學科;同時在8~9年級的課程安排上,引導學生在五門學科中選擇2門進行學習,更好地與高中模組課相銜接。

  三、任務驅動的目標設定,注重學生的真實生活情境。新課標的課程實施建議中提出:“設計與學生經驗、社會現實和當地文化資源相關聯的情境與任務”,意圖透過更多的真實性任務、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結合身邊的事件、結合現實生活營造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在真實情境的任務創設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遷移。

  四、學科內容選擇更融合,注重知識的有機整合。新課標的教學建議中提出要重視知識的內在關聯,加強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將教學內容有機整合起來,提倡將美術學科內部知識的融合、與其他姊妹學科知識融合、與社會學科知識融合,透過將知識進行整合能夠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整體聯絡和建構,並形成深層次聯結,實現從知識、技能的掌握到意義建構的發展,提升綜合解決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評價層級提升,注重素養導向的評價方式。2022年版的美術課標中的評價建議更多的關注於課程的評價,關注美術學科的評價,而2022年新版藝術課標在教學評價中提出堅持素養導向、堅持以評促學,這種評價一方面關注學生掌握藝術知識、技能的情況,另一方面要重視學生整體的素養,為學生價值觀、必備品格、關鍵能力的發展“保駕護航”。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21

  2020年版的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涵蓋了音樂、美術、舞蹈(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5個學科,以學習任務為抓手,有機整合學習內容,構建一體化的內容體系。藝術課標標準以藝術核心素養為導向,重點解決了藝術課程培養什麼樣的人?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目標是為面向全體學生制定。不是以專業的藝術技能為核心,也不是為面向少數的特長生而定。更多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理解、創造而定。藝術培養的過程側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體驗,更多地依靠學生自身在藝術實踐中的摸索、積累和體悟。

  從美術學科來看,新課標裡明確提高了藝術學科的比例,我們作為未來的美術老師,應該看清背後的含義。我們應該弄清楚我們的定位,我們應該做什麼,應該教什麼,學生應該怎麼學。不能簡單的理解為,美術地位變高了,我們與傳統的語文、數學、英語的主科一樣,我們要與傳統的主科老師爭鋒。基於尹少淳老師對新課標作出的解讀:“音樂、美術學科不可被消解,要保證這兩根支撐中國藝術教育大廈的大柱子不倒,同時新三科纏繞其上,最終呈現出融通、跨學科的效果。藝術新課標既有大綜合,也有小綜合。”我認為,美術老師應該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積極向其他藝術學科學習、取經。老師應該構建的是“未來”課堂,而不在是單一的傳統課堂。美術課堂不僅要有學科內的深度,也要有學科間的廣度。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22

  從2022年版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下文稱為舊課標)到2022年版藝術課程標準(下文稱為新課標)的印發,本文嘗試窺得一些“具體改變”的線索。

  一、新課標更加註重學科橫向連線,學段縱向連線

  相比舊課標而言,新課標加強學科橫向連線,以音樂和美術為主線,多學科融合為輔線,在學習任務群中培養學生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擴寬學生學習知識的廣度;加強學段縱向連線,新課標的學段劃分更符合學生的基礎,加強學段之間的連線,尤其在第四學段選修課程中,與高中模組課程產生了一定的連線關係,增強了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

  二、新課標更好的搭建學科持續理解的支架

  (一)從藝術實踐來看,新課標有更清晰的美術模組劃分。以欣賞。評述為例,將身邊的美術、中國美術賞析、世界美術賞析、中外美術簡史四類學習內容結合。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也為教師合理運用教材資源指明瞭方向。

  (二)從學習內容來看,新課標以學習內容也就是學習任務群的方式,注重學生的思維習慣和方式的養成,將學生持續理解的主線對應於學生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以下圖為例,橙色部分的學習內容將對應欣賞。評述,從任務群的方式出發,學生從第一學段欣賞身邊的美,第二學段感受中外美術的魅力,第三學段領略世界美術的多樣性,第四學段概覽中外美術史。學生從第一學段養成審美感知的思維習慣,並貫穿於整個義務教育的美術課堂中,在驅動性任務中引導對美術的感知能力的持續理解,這樣的持續理解恰是藝術核心素養的必備要求。

  三、新課標更詳細的任務要求,為教師落地實施提供了建議。

  相比舊課標的目標、學習活動建議、評價要點而言,新課標將學習任務分為內容要求和學業要求,視點集中於“教學目標”和“評價方向”。內容要求詳盡的闡述了每一個學習任務的側重點,對於教師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提供了建議;學業要求則為教師評價要點給予了參考。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不會偏離課標,而是以教學設計實際落地課標。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23

  今年的4月21號,教育部印發了202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新標準將從今年九月份開始實施,同時也將影射未來十年的教育升學考試。在今年的新課標中,藝術課佔總課時比例9%-11%,與舊課標的佔比保持一致,但它的地位和豐富性卻有了很大的提高。

  現行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分別於2001年2022年制定印發,在引導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還存在一些與新形勢、新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因此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新課標聚焦核心素養,重視青少年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關注藝術與其他學科、生活、社會、科技等的關聯性,加強跨學科教學,重視青少年綜合能力的培養,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修訂後的課程標準主要變化包括:

  一、強化課程育人導向。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最佳化課程設定內容結構。課程結構將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更多藝術課程內容。

  三、研製學業質量標準。依據核心素養髮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新課標整體規劃不同階段青少年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明確學到什麼程度,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

  四、增強指導性。新課標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圍繞核心素養和開展專案式、問題式、主題式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方式。

  五、加強學段銜接。新課標為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美術教育設定了不同的課程目標,強調教學應符合青少年接受能力的設計思路,體現了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間接性。

  那麼新課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呢?面對新課標教學的核心素養、跨學科融合、任務驅動、大概念引領、學業質量標準這些特徵,我們應當提升我們的美術素養、跨學科素養、美術知識技能等等,不斷學習,摸索出經驗,逐漸去適應新課標下美術教學的要求。

  學習美術課標心得體會24

  課標是教學的航標、也是教學的指南針,熟悉掌握《2022年版藝術課程標準》(下文稱為新課標)是每位學習者的責任。此次課程標準較以前變化極大。正如尹少淳老師所說:“美術課程遭遇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以深化教學改革為突破,強化學科實踐,推進育人方式的變革。因此,課標的變化之一是實踐育人。新課標倡導在真實豐富的情境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為此課標在教學建議和教學提示中大量增加了實踐活動的要求,如觀察、考察、設計、策劃、製作、觀賞、創造等,更加註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其次,新課標堅持教、學、評一體化原則,增加了學業質量標準和考試命題建議,將教學重心從“重結果”回到“重過程”。

  透過本次對新課標的解讀和學習引發了我對今後教學的一些思考。首先教師要加強對新課標的認知和理解,認真研學和開展大單元、專案式等主題教學,以增強知識的連線和整合,同時也要形成良好的課程觀,而不僅僅只是課堂觀。在教學中,要根據《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的指向和要求,真正體現美術教育始終以學生髮展為本。新課標的頒佈,要求我們從一個單純的美術教師角色向著合作型、創新型教師方向前進,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養,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在未來成為一名合格的美術教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