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1000字(通用15篇)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1000字(通用15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10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1

  觀《大國工匠》,我們被工匠們的勞動精神、創造精神深深折服。一系列故事使學生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技術的寶貴,增強了作為一名中職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該宣傳片講述了高鳳林等八位工作在不同崗位中的勞動者,憑靠自己過硬的技術,用靈巧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著職業技能的完美,最終脫穎而出,為民謀福,貢獻社會的故事。

  《大國工匠》推崇“匠人精神”宣傳技術技能,成就出彩人生,對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升中國製造和服務水平很有意義。

  “五一”開始,央視新聞推出八集系列節目《大國工匠》,講述了為長征火箭焊接發動機的國家高階技師高鳳林等8位不同崗位勞動者,用他們的靈巧雙手,匠心築夢的故事。這群不平凡勞動者的成功之路,不是進名牌大學、拿耀眼文憑,而是默默堅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崗位上,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最終脫穎而出,躋身“國寶級”技工行列,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寶劍鋒從磨礪出。我在收看該系列節目時,發現他們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技藝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般精準,令人歎服。他們所以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鑽研,靠的是專注與磨礪。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人的心靈深處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創業創造、建功建樹的不竭“源泉”。我把它稱為“成功之源”。這個“成功之源”就是—愛崗精神、敬業自覺。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也希望能功成名就,卻缺少必備的“成功之源”。表現在,既不愛崗,更不敬業。有的挑肥揀瘦,這山望著那山高;有的不務正業,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職業”上;有的粗枝大葉,不求“過得硬”但求“過得去”;有的濫竽充數,長年累月“佔著茅坑不拉屎”。

  愛崗敬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內容之一。築就人生美麗夢想也好,踐行核心價值觀也罷,既不是虛無縹緲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職業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愛崗敬業是利他的;實質上,愛崗敬業也是利己的。換言之,它是滿足社會需求與實現個人價值的有機統一。

  “大國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動實踐表明,只有那些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可望拓展人生價值。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2

  在追求短暫和快速的今天,我們應該有工匠精神,擁有它,並相信在未來,我們會走得更順利。

  工匠精神是對完美的不懈追求。有多少人經歷過,因為一個鐵蹄,一個小標點,一個小鋼筆,不幸的是,他們死了,他們仔細的想了一天,甚至在不知道好朋友到來的情況下,他們去調查,仔細的一個個整理資料,計算出每個星期可以使用的最大數量。在很多人眼裡,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種傲慢,但其實正是這種精神造就了很多偉大的成就,影響了很多人,比如瑞典的手錶,德國的製造,日本的豐田。也許有人會對此不懈關注,高喊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卻不知道為什麼不掃一屋就能橫掃天下。是的,正是因為像沙子一樣的小部分的小聚集,高層建築才從平坦的地面升起。細節是工匠精神的肢體。

  如果說細節是工匠精神的四肢,那麼創新就是工匠精神的心臟。

  工匠精神是不斷創新的努力。多少人經歷過,對於一個知識,一個問題,一個知識上的小突破,只是為了理解,只是為了足夠重視思考,稿滿桌,只是欣喜若狂,談笑風生。在很多人眼裡,手藝更像是學者的怪癖。但實際上,正是這種精神影響了很多人的世界,造就了很多人的偉大成就,比如愛因斯坦和愛迪生。是的,創新是工匠精神的靈魂。

  匠人精神如星辰高懸,影響無數人。所以要繼承發揚。

  工匠精神,其實是細節與創新相結合的產物,活在我們心中。有些人主張出國,學習他們的管理方法,以繼承工匠精神。但其實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工匠精神更像是對職業本身的一種要求,一種追求完美和創新的責任感,它活在每個人的心裡。我們想學的不是國外的管理方法或者神秘的知識,而是在人們的頭腦中。我們需要做的是問問自己,我們是否能一直保持這種不斷追求完美和創新的精神,用它完成一切,熱愛它。是的,手藝不是一種管理方法,不是一種工具,也不是一種神秘的知識。是一種心態,一種做好本職工作、熱愛本職工作、善於本職工作的態度,是工匠精神的靈魂。

  細節是工匠精神的四肢,創新是工匠精神的心臟,態度是工匠精神的靈魂。是的,態度會導致細節,創新,做任何事。老師說沒有云:沒有矽階,沒有裡數,沒有小溪,沒有河海。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一點點積累。

  回首未來,你會看到彩虹。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3

  上下五千年,中國曾引領著一個時代的製造行業發展,精密探測的地震儀,深埋千年依舊鋒利的古劍,無不彰顯著當時頂尖的工業技術。然而反觀現代,沿海城市的大型乃至超大型代加工廠比比皆是,均是以增加熟練度或擴充人力來提高產能,卻無絲毫創新之法。中國工業已然被稱為“世界加工廠”,長此以往,中國工業將無以為繼。近日,德國政府提出的工業4.0理念風暴席捲全球,以智慧製造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戰略讓國人悚然驚醒。德國製造業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製造業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德國在已有頂尖工業水平上的持續創新力以及德國人專注嚴謹的工作態度。工作熟練無失誤,僅以為“工”,而未成“匠”;由表及裡,精益求精乃為“工匠”。中聯重科作為全球工程機械先驅企業,不斷有新型產品的技術引數突破世界紀錄,每年的專利發明質量和數量也都遠遠走在其他企業前面,創新研發力度不可謂不強。但作為基層員工,如何在管理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工匠價值”,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必須思考的問題。

  先成為一個優秀傑出的“工”。每個崗位所在都是公司整體執行中重要的一環,要保證自己在崗位上的工作無差錯無拖延,需要耐心、細心和決心。耐心完成自己分內的事情,多堅持,多努力,對待工作和同事不驕不躁,始終如一;細心瞭解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流程中的各個環節,多發問,多求知,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決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多取經,多探索,勇敢嘗試,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後成為一個自我昇華能力的“匠”。如何才能在人力有限的條件下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才能在本職工作完成後額外完成力所能及的細節使工作流程更順利?如何才能針對自身崗位的優劣現狀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只有深層次的思考延伸才能讓個人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並與工作相輔相成,真正實現從“工”到“匠”的價值昇華。

  企業作為員工發展共同體的同時,也是員工價值體現的重要載體,兩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長久以來,日本老字號企業的前瞻性令世界感到不可思議,他們怎麼能從一瓶小小的醬油,看到一個巨大生態鏈的延展?因為背後的素直之心,對自己事業的執著精誠之心,對自己職業的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純潔無暇,不受名利侵染。工作已經不再是賴以為生的手段,而是人生的根本意義和最高追求,這,才是工匠精神的人格基石和靈魂所在。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4

  當我翻開那一本用燙金色印刷字型一位名叫付守永大師寫的工匠精神的時候,幾乎是一氣呵成看過了這一部著作,似乎它並不深奧,但中間的故事直入主題,頓時讓我明白了許多。

  我不僅僅在問自我,自我真的很迷茫,我們為什麼工作,需要的是什麼,一開始我個人覺得這不切實際,這個社會這個世界,人大部分都是自私的,有一句古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然而當我靜下心從新翻閱這麼書的時候,我才慢慢發現,這種精神是多麼的高尚與執著。是的,這不併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本書,這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信仰,一種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會催人奮進助人成長,直至造就職場的核心競爭力,這就是每一個樂觀、健康、積極向上的人就應具備的一種精神——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人有時候都是會累的,都會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都喜歡自由,喜歡家,因為在家覺得簡單自在不受束縛,於是我們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累。越是覺得這簡直就是在受罪。從而我們會慢慢變的遲到早退偷懶服務態度不好等等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的狀況屢屢發生,然而我們就應問問自我,這是不付職責的。

  只有員工將企業的事情當作自我的事業來做,將企業當作自我的家,才能夠造就一個充滿生機,具有活力的企業。

  敬業會讓你出類拔萃。不要滿足於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現,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你才能成為企業裡不可或缺的人物。超越平庸,選取完善。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一生追求的格言。有無數人因為養成了輕視工作、馬馬虎虎的習慣,以及對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態度,終致一生處於社會底層,不能出人頭地。你工作的質量往往會決定你生活的質量。

  我深刻領會到,使自我由浮躁變為腳踏實地,由隨波逐流,循規蹈矩變為用心主動工作,真正把熱愛企業、熱愛崗位、全心全意履行崗位職責落在實處。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只有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地工作,才能在自我的領域裡出類拔萃,這也是敬業精神的直接表現。不論你的工資是高還是低,你都就應持續這種良好的工作作風。

  其實工作就是一種修行,在修煉的道路上我們就應披荊斬剌,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諷熱嘲,使自我變的強大。

  “用心做事”是一種人生原則,它能使自我在生活中學到更多,做得更好,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用心做事”是對工作強烈的職責感和正確的思維方式。態度決定一切。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的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5

  最近我觀看了一部叫《大國工匠》的紀錄片,感受頗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理想不是成為自由自在的大學生,不是成為資歷深的研究生,也不是成為一位知識淵博的博士,他們是追求著事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他們是一群平凡而普通的勞動者,但他們有不平凡的'精神。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難的焊接技術,殷瓦板像牛皮紙一樣薄,一條LN6船上的手工焊縫長達13公里,一個針眼大小的漏洞,都有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張冬偉是一名焊接技術工,他的焊接不但質量百分之百有保障,外觀上也完美無缺。焊接時摩擦出的大光對眼睛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嚴重的能導致失明,並且焊接時散發出的有毒氣體對身體危害非常大,由此可知,知道煉成這樣的技術談何容易,。

  張冬偉青年時就在工廠做事,那時他就下定決心在焊接技術上一定要超過師傅。和張冬偉同時進工廠工作的人很多,但最後都覺得很苦很累而離開了,只剩下張冬偉一人。當有人問張冬偉為什麼能堅持下來,他回答說:“現在能吃苦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焊接技術工是我喜歡做的事,而自己喜歡做的事就一定要有耐心做下去,把自己這門技術傳給那些學技的人,能提高國家的技術,也能為國家盡一份自己的力量,這樣中國才能發展。”事實證明,張冬偉成為了國家頂級技工,成為了一個領域不可多得的人才。正因為他腳踏實地,不怕苦,不怕累,熱愛自己的職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才成就了一番事業。

  有這麼一個人,他的一雙手讓兩個平面嚴絲縫合,用一扳手能使螺絲間隙小於1毫米,憑著這兩項絕技,他所安裝的沉管裝置,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對接。他就是國家工程首席鉗工——管延安。

  一節沉管長180米,寬35米,高11.4米,重量八萬噸,相當於八萬輛小車兩節的重量,這麼重的東西下沉到四五十米的深海中與另一根對接,誤差要以毫米計算。誤差以毫米計算可想而知難度是多麼巨大,為了訓練自己的手感,幹活的時候,管延安很少戴手套,甚至吃飯,睡覺都想著怎樣零誤差完成對接,管延安怎能這麼牛!

  張冬偉,管延安給我們展示了一種人生態度:執著、堅守、精益求精、一絲不苟。他們對自己職業極致完美的追求,他們鍥而不捨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這正是技術工人的追求,給我們塑造了當代中國人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群體形象。

  我要向他們學習,而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專業技能學好,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自己堅持自己的理想,學習匠人追求極致和完美的精神,就有成功的可能性。

  我知道,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但是如果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雖然我們不能像明星一樣在舞臺上光彩絢麗,也不能像這偉大的首席職業技工,擁有高超精湛的技術,但我也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超越自己,不斷進取,學習匠人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精益求精的精神。

  有匠心,就一定能實現心中的夢想,有匠心,中國就能飛得更高,中國就會越來越富強,國家技術也會不斷提高。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6

  《大國工匠》,這群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在這個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借這8雙手向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致敬!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階技師高鳳林來講,他繪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如此高的焊接技術,不由人折服。

  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為之點贊。

  大國工匠中高階技工,生產的飛機、火箭、高鐵、輪船是質量要求非常高的產品。如果0.1%的質量問題。飛機可能會墜落;高鐵可能會脫軌;輪船可能會沉沒。這些100%的保證質量在他們的眼裡已經習從為常。成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飛速發展。經濟總質量有顯著提高,已躍居世界世界第二。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鬥。

  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階技師,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專案,東北哈汽輪機場大型機車換熱器的生產中技術人員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難關,高鳳林憑藉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反覆摸索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臺產品順利交付。

  他們熱愛航天,勤奮實踐,立足本崗,刻苦鑽研,我們應該時刻向他們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使自己在以後可以大有作為,成為大國工匠的一員。

  大國工匠每期介紹的都是一些從事製造行業的技師們,有的是在生產一線裝配蛟龍號。高速列車,飛機的鉗工,在用他們一雙雙勤勞的雙手,高超的藝術創造者中國史上的一個個奇蹟。

  而現在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鬥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樑,而在學習中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學知識,我們要不斷地進步,爭取做好自己。

  我以後一定努力好好學習,學習他們的刻苦認真精神,把這些精神應用到我的專業課學習中來,刻苦紮實的學習專業課知識,在實訓時積極認真參加實訓,多練習,以創造出一個優異的成績而努力!

  他們耐心專注,咫尺匠心,詮釋極致追求!他們鍥而不捨,身體力行傳承匠人精神!他們千錘百煉,精益求精,打磨“中國製造”他們是勞動者,一念執著、一生堅守。

  靠品質贏信任,靠敬業樹立口碑,大國工匠的水準應該成為我們的社會共識。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7

  夢想是驅動進步的動力,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國家都需要有自己的夢想。靠什麼來支撐和實現我們的夢想呢?工作之餘,我閱讀了付守永著的《工匠精神》,也許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線索和答案。

  一、用工匠品質照亮前行的道路。

  堅持、樂觀、勇敢、目標明確併為之努力,這就是工匠品質。前行的道路上,從來都是佈滿荊棘,從一開始的勇往直前,迎風奔跑,到路上的跌倒和周遭的嘲笑,工匠們都會接受,他們用耐心化解憂傷,用堅持戰勝孤單,用快樂笑對過往,用忍耐支撐夢想。因為他們明白,不管經歷快樂還是痛苦,都只為在通往夢想的路上多一些風景欣賞。

  工匠的品質告訴我們,要始終堅信自己選擇的道路,不論是生活上的還是事業上的,我們要將懦弱和膽怯遺忘,用堅強的身軀和無窮的力量去飛翔。當我們身心疲憊時,找個僻靜的角落細細思量,將喧囂紛擾暫忘。“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跌倒最多的人;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爬起來的人。”當我們實現夢想時,會發現所經歷的一切其實就是我們實現夢想的翅膀,我們所有承受過的痛,會換來實現夢想時的碩果馨香。

  二、用工匠精神傳承經典的厚重。

  急於求成。但要做一個好的“匠人”,恰恰應該少些浮躁,甘於沉潛。沉潛下去,靜下心來才能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不求立刻去獲益,而只求做出的東西無愧我心。電影大師王家衛就是很好的一例。在現代追求短平快的影視行業,王家衛卻在近30年內只產出了10部電影。而《一代宗師》前後籌備13年,拍攝了3年才做好,最終以完美的細節、極具張力的情節和人物形象等大獲好評。對於花費這麼長時間做一部電影究竟是否值得,王家衛自己是這麼說的:“功夫都不是白花的,要達到一定的水準,慢和時間都是必須的。”

  不慕名利。不慕名利才能不計得失,才能經得住誘惑,將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用到做事上,用到打造更好的產品上。莫言就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這一點。曾經有雜誌找莫言寫一篇雜文,莫言卻淡定地以“我就是寫小說的”拒絕了。他始終堅守在嚴肅文學陣地,秉持工匠精神,拒絕去寫“來錢快”的文章,卻在文學創作中字斟句酌,力求更好地傳達自己的心聲。最終他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贏得了國內外專業評論家和大眾的認可。

  勇於創新。做一名合格的“工匠”,還需要有一份創新精神。他人的成功無法複製,做一些山寨產品只能引來別人的否定與嘲笑。而即便對於自創品牌來講,也要不斷向前,一旦自滿自足,勢必很快就被他人超越。《大學》中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保持創新意識,每天進步一點點,才能厚積薄發,最終將事情做到極致,不論風雲如何變幻,我自走在最前沿。

  “工匠精神”,知易行難。但不論從事什麼行業,每一個從業者都時時審視自己是否做到了這幾點,終將會養成“工匠精神”,用自己的專業與專注、執著與創新去做出大眾最滿意的精品,贏得廣泛認可。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8

  《大國工匠》宣傳片講述了高鳳林等八位不同崗位的勞動者,靠著自己過硬的技術,用靈巧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追求著職業技能的完美,最終脫穎而出,為民謀福,貢獻社會的故事。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藝術創造著中國史上的一個個奇蹟,但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對專業執著,甚至是痴迷。

  大國工匠中各個崗位上的高階技工,生產的飛機、火箭、高鐵、輪船是質量要求非常高的產品。如果0.1%的質量問題。飛機可能會墜落;高鐵可能會脫軌;輪船可能會沉沒。這些100%的保證質量在他們的眼裡已經習從為常。成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飛速發展。經濟總質量有顯著提高,已躍居世界世界第二。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鬥。

  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階技師,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專案,東北哈汽輪機場大型機車換熱器的生產中技術人員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難關,高鳳林憑藉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反覆摸索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臺產品順利交付。

  現在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鬥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樑,我不是製造業專業,而是藝術專業學生,我們需要不斷的接受藝術的薰陶。我是的專業是二胡,二胡的技巧確實很難掌握,每天需要花很多時間來重複練習一首曲子,專業老師對我也非常的關心重視。學習雖然是枯燥的,但苦中有樂,每當我學會了一首曲子便會非常的開心與自豪,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細節是需要裝飾的。不能安於現狀,要越來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個個難點,用時間用心去練習。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會高手如雲,而我,也要確立自己的目標,學校的優秀學長他們的技巧嫻熟,拉的曲子委婉動聽,非常值得我學習,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去進步,更上一層樓!

  任何目標,只說不做到頭來都會是一場空。然而,現實是未知多變的,定出的目標計劃隨時都可能遭遇問題,要求有清醒的頭腦。一個人,若要獲得成功,必須拿出勇氣,付出努力、拼搏、奮鬥。成功,不相信眼淚;未來,要靠自己去打拼!實現目標的歷程需要付出艱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為挫折而畏縮不前,不要因為失敗而一蹶不振;要有屢敗屢戰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氣魄;成功最終會屬於你的,每天要對自己說:“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標的規劃行動,堅持直到勝利的那一天。”既然選擇了、認準了是正確的,就要一直走下去。在這裡,這篇觀後感也差不多落入尾聲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動才僅僅開始。現在我要做的是,邁出艱難的一步,朝著技能競賽的目標前進,要以滿腔的熱情去獲取最後的勝利。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9

  紀錄片中的“偉大的鄉村工匠”都是在生產第一線奮鬥的優秀工人,他們高超的技藝和積極的探索精神令人驚歎。

  精湛的技術結合奉獻、精益求精的精神,常被人們譽為“德技結合”。因此,基礎和資本將來自兩種能力,技術創新和做大做強。央視播出的《大國工匠》反映了普通員工在普通崗位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及令人肅然起敬、感人至深的“德才兼備”的真實故事。一點都不誇張,平時的敘述都是歲月裡無限追求的燃燒。

  三百六十行,行出狀元。從《大國工匠》,作者在平凡的崗位上看到了生成的勞動精神和美好。《大國工匠》對觀眾來說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尤其是電視上的一些故事和人物,讓我們的記憶穿越時空。似乎就在昨天,這些普通工人才有了我們老一輩勞動模範的精神再現,才有了今天高科技建設者的勞動創造。這些史詩般的人物,不僅在普通的作品中,而且在精彩的藝術畫面中,透過電視紀錄片的載體,我們都感受到了共和國的歷史透過勞動改變著國家的命運。

  有的人可以在薄如牛皮紙的鋼板上焊接,不會有任何滲漏,有的人可以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髮際線的五十分之一。這不是神話故事中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一研究院火箭總裝廠高階技師高鳳林最常見的工作經歷。他畫過火箭焊心,是第一個焊接發動機的人。0.16mm,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焊接的允許時間誤差。不管你看了多少遍這麼難的焊接技術,你都不禁會想,這到底是技巧還是藝術,技術與藝術,精神與工作,有時候就是在這樣的歲月裡,被雕刻到了共享美與美的極致。

  李政道博士說:“你走得越遠,技術就越有靈性。”《大國工匠》播出的這八位工匠,就是在生產第一線奮鬥的優秀工人的代表。他們以自己的聰明、敬業和勤奮,描述了一線工人的非凡工作。他們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譜寫了“德技兼備”的大美,都是令人驚歎的。我們希望我們的新聞媒體能夠借鑑《大國工匠》的成功經驗,給廣大勞動者和一線勞動者留下更多的鏡頭、畫面、時間段和版面,把勞動者的故事講好,展現勞動者的風采,讓更多的勞動轉化為創造,讓更多的技術轉化為藝術,讓勞動變成一場“匠心打造夢想”的旅程。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10

  看過《工匠精神》這本書以後感觸很深,會讓我有時候浮躁的心情平靜下來。

  態度的根本是:我是誰不重要,我做的事才重要,如何讓自己做的事重要,要讓自己做事的結果超越直接領導的期望。這句話能讓我正確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工作的結果是要超越領導的期望,而不僅僅是達到領導的期望,我們常常以為達到領導的期望就算完成工作了,其實我們要以更高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

  工作中,一個人把自己所有的焦點都放在自己做的事上,才會有人把你當回事,對於大部分人想獲得的認可,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建立在自己做出的事情的質量上,如果你在為別人不認可你而抱怨的話,不如提高自己做事的質量,這樣工作上對你的認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做工作就是做結果。

  老師講的挖坑和種樹的例子非常好,但是我們在工作中也有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誤,也許我們受了情緒的影響,也許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要完成什麼樣的結果,只管我在做這份工作,我做了這份工作,至於工作的結果和質量跟我沒什麼關係,那就大錯特錯了。

  遇到問題時,永遠不給領導提問答題,而只給出附帶多種備選方案的選擇題,作為員工必須清楚身在公司的最根本任務,是為公司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而一個最可怕的下屬就是總以為比老闆聰明;

  其實,上班時間消極怠工,裝裝樣子,最終浪費的還是自己的人生。可是很多人工作了一輩子,都不會懂得這個道理,他會覺得工作的時間是老闆付酬的,偷一點懶,就佔一點便宜,其實,那消磨的都是自己的人生。凡事要積極主動,凡事團隊第一,凡事高標準嚴要求。每天問自己,今天我哪裡做得很好,今天我哪裡可以做得更好。

  作為一個在胖東來工作四年的我,首先我在胖東來學會了做人,做一個善良坦誠的人。透過這本書己受益匪淺,理解了許多,找到了自己工作的定位,明白只有把結果做好了,才是對自己和別人負責。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對待人和事,擁有良好的心態,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

  書中很多閃光點,值得我們去體會,關於書中的安排,表達,聲音,詞語等等都值得我們去慢慢總結。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11

  透過培訓老師的講解和對五大核心標準的理解,我學習到了不管身處哪個崗位,都應該把自己定位為一名工匠。那麼,什麼是“極致工匠”,個人理解是指能夠將一件事情做到無可挑剔,做到精益求精,甚至達到偏執的一種做事理念。

  圍繞這種精神,我首先用“工匠”這個名詞衡量自身的定位,查詢不足,提升自我。20xx年企業建立之初,我和我當時並不健全的團隊,在當地幾乎沒有機械加工廠,周邊城市因原企業負面影響不予合作的背景下,開始了我們的供應資源搭建工作。在開封周邊每到一個城市,都恨不得將整個工業園區的企業全部走遍。每每看到企業的裝置及綜合能力能夠支撐我們產品生產的時候,心裡就像雨後的彩虹,雖然總有一些在洽談後“撞了南牆”,但我們並沒有因為一次次的“撞牆”而回頭。我們每個人都緊盯著生產計劃這個綱領目標,不管夜裡幾點,一切休息和吃飯的時間都取決於當日的目標是否落地。而當時大部分新供方不瞭解我們的業務流程,我和我的員工不分晝夜,現場跟盯生產,時常用自己的小車連夜拉回部件,並指導供應商業務人員檢驗、入庫。透過三年的努力,我們的生產經營已經步入規範,小麥機已經躋身國內第二,並且美譽度已經達到第一,拖拉機也得到了使用者的高度認可。這樣的工作習慣已深深的紮根於河南事業部的每一位員工,但這並非是“極致工匠”。

  經過學習,我體會到我們現在已經具備了“有”,但在精細化、規範化、近乎偏執化方面還缺失很多。我們要學習“盤子為什麼要刷七遍”。學習做事情應不厭其煩,做到對得起自己的崗位、對得起自己的企業,更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用人品做產品;學習海底撈的服務意識,對待供應商的管理也是如此,我將帶領團隊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流程,建設訂單及供方資訊資料化管理通道,倡導主動引導供應商按制度、流程辦理業務,建立服務型、陽光采購理念;要學習將工作做到“滴水不漏”,這個詞說起來容易,但每件事都將其落到實處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想想個人,在與合作單位洽談中只要說錯一句話或一個數據,可能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是對企業的損失。回想點滴,自身應該多多總結,查詢語言或業務處理漏洞,鞭策自己務必從小事做起;學習“李傳泉”的不怕撞南牆精神,接到任務迎難而上,且按照公司既定的方向,永不言敗。最後對“近乎偏執”,我的理解是,幹一行、愛一行,使之成為我生存的全部,為中聯重科農機事業奉獻全部力量。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12

  很久以來就對付守永的著作《工匠精神》有所耳聞,近日有幸拜讀,讀罷掩卷,心中感觸良多,我被書中精彩紛呈的小故事和作者入木三分的道理闡述震撼著,現將感想列出一二,與大家共同探討。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進行過深層次的思考,到底值不值得全心付出?在又苦又累的時候會想:反正都是發那麼多工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是更舒適愜意嗎?工作和生活到底怎樣平衡?等等……此書以全新的角度解答了這些問題,並告訴我們,工匠精神不是枯燥機械的、僵硬死板的,而是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它不只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獲得,擁有工匠精神無論對自己還是和對企業,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喬布斯曾說:“工作將佔據你生命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從事你認為具有非凡意義的工作,方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從事一份偉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熱愛這份工作”。不可否認,“工匠精神”是一種奉獻精神。它可能默默無聞,無私地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從而確保了企業的正常運轉。試想,若沒有這種精神,企業將會怎樣?作為公司中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應認識到“今天我以公司為榮,明天公司以我為榮”,“我是公司中的一員,我應該對公司負責”。如果不作奉獻的話,整個公司最終將會失去贏利的機會,受損失的不僅是公司,還有公司的成員,當然也包括自己。所以,為了公司的利益,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摒棄那種“馬馬虎虎就可以”的想法。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同時,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我曾經聽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東漢時有一少年名叫陳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幹大事業。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獨居的院內齷齪不堪,便對他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答道:“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無言以對。這個故事生動的表明,只有踏踏實實做好小事,才有做大事的能力,只有兢兢業業圓滿完成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公司的興旺乃至整個社會的繁榮才有可能實現啊!

  總之,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他的人生態度,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出色,才會為企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13

  八個勞工,八個工匠。熱愛自己的工作,腳踏實地,勤奮認真,兢兢業業,精益求精。他們的成功之路就是追求自己專業技能的完美和完善。透過繼承和學習,透過專注和堅持,他們成為了國寶級的頂尖技師和某一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鉗工胡雙倩,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高階技師,老胡工作30多年,創造了拋光零件100%合格的驚人記錄。在中國新一代大型飛機c919的第一架原型機上,有許多“前所未有”的由老胡親自打磨的新零件。

  2、紙釣工周東紅是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的高階技師,他用手撈出曬乾的宣紙後,每張紙的重量誤差不到1克。30年來,周東紅始終堅持100%良品率的記錄,他加工的紙張也成為韓美林、劉大為等著名畫家和國家畫院的“皇家畫紙”。

  3、港珠澳大橋貫穿延安。工作時,嚴觀安應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安裝操作儀器。按照規定,接頭處的間隙誤差應該小於一毫米,但他可以做到零間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透過自學成為了這份工作的第一人。他安裝的沉管裝置已成功完成海底隧道16次對接。

  4、孟劍鋒,國家高階工藝美術師。在北京APEC會議上,——“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我國贈送外國領導人及其夫人的國禮之一,是孟大師經過百萬次精雕細刻,在僅0、6毫米的銀片上創作的“絲巾”。太空英雄、奧林匹克運動員和汶川地震紀念館的獎牌都來自孟劍鋒。

  5、張東偉,滬東中華造船集團焊工。銀瓦焊接是世界上最難的焊接技術。銀瓦板薄如牛皮紙。液化天然氣船上的手工焊縫長達13公里,針眼大小的洩漏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張東偉的焊接工藝不僅質量100%有保證,而且外觀完美。

  6、他是CRH380A的首席磨床,也是國內第一個從事高速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磨削的工人。他被同齡人稱為“鼻祖”。中國從事這一過程的工人不超過10人。他磨的轉向架上裝有644輛高速動車組,執行8、8億公里,相當於繞地球22000圈。他是中國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有限公司高階技師寧

  7、高鳳林,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特種熔焊機。焊工高鳳林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已有35年,被稱為焊接火箭的“心臟”。130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他的焊接發動機的推動下順利飛入太空,其中長征3A系列火箭將嫦娥衛星送上了月球。0、08毫米是高鳳林焊接生涯中挑戰的最薄記錄。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14

  “教書匠”歷來帶有一定的貶義色彩,直到2015年高考作文出現,老師們才瞭解到“大國工匠”的風采。看來,在教育領域裡提倡工匠精神確實是時代的需要。

  聽了南京師範大學王加強老師的“重拾工匠精神”,很有感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教育界花樣翻新地進行改革、嘗試,以致於教師們把教育教學的形式、技巧當作了最主要的東西,如此即是丟失了“本”。教書教書,教師的“本”就是“教”,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錘鍊和打磨。

  所以,在我看來,重拾工匠精神的第一要旨在於回到教育的根本,而不是耍花架子、玩教育技巧、賣弄一知半解的理論!

  其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下,物慾的誘惑特別多,教師們也往往在駁雜陸離的世界中迷失了自己,沒有了精神信仰,沒有了矢志如一的追求。“重拾”即要求我們從精神上戰勝世俗的喧擾,讓教師尊嚴的旗幟重新飄揚起來!

  沒有精神的個人是沒有未來的,沒有精神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不能“傳道”的教師隊伍也違背了教師應有的“工匠精神”!而“傳道”則要求我們自己首先要有對“道”的堅守,這也正是所謂的“重拾”的涵義。

  第三,“工匠精神”要求專心和持久。這不但是個人的問題,更是教育體制、教育機制的問題。能不能營造一個利於教師沉下心來搞業務的氛圍,是一件大事。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呼籲,教育改革不要只在形式上喧擾、沸騰,更要從根本上關心、關注、關懷、培養、塑造優秀教師和教育家!這是保障。

  當然,作為教師,我們也不能一味地希冀和抱怨。不能把自己的教育理想完全寄託在客觀上,我們也要做“蘇東坡”突圍,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價值。教育是大事,從我做起,把它當成自己終生意義的旨歸,也就自然會心止於此、心棲於此!

  既然是“重拾”,當然難!

  第一難在觀念的改變!從不讓教師當教書匠,而要做教育家,到我們要重拾工匠精神,這本身就存在一個理論上的謬誤,需要從心底圓潤其說,才會心悅誠服地接收。而現在說做好了教書匠,才做得了教育家,實在有點“騙人”的味道!為何一定要做教育家呢?!

  第二難在行動上的改變。失去了的東西想要尋回,往往是枉然的。對於大部分教師而言,工匠精神也許是“不合時宜”的。它能解決溫飽嗎?能賺錢嗎?能換來幸福和快樂嗎?實用主義紮根在心靈裡,如同蕪草,實難剪出。喊喊口號,大家都會,而且不吝惜嗓子,但落實到行動,難啊!

  第三難在社會風習的影響。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教師也是如此。讓教師如同車間工人那樣很少接觸世俗社會,每日打磨零件,是絕無可能的。社會的文明程度從來都是影響教育的幕後“黑手”,讓教師成為匠人,在機械的工作中堅持,在單調的打磨中奉獻,又怎麼能使簡單的事?!專家們尚且很難做到,又怎麼能苛責普通的一線教師呢?!

  還是用屈子的話結尾吧: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15

  一看到這本書,就立馬喜歡上了它。說不清,道不明,就是喜歡它,它讓我有一種非得一口氣讀完的衝動!事實上,我真的這樣做了。掩卷反思,心潮澎湃,仔細思索著付守永先生的話,他就像一個導師在諄諄教誨著我!讓人從心底裡佩服!所思所想,見諸於筆端,聊以自勉!希望自己以後能夠樹立正確的工作觀,真正成長為一名“工匠”。

  在這個日益浮躁的社會,金錢至上論甚囂塵上!在我們的社會里講利益的人越來越多,講責任的人越來越少;講權利的人越來越多,講成長的人越來越少;講關係的人越來越多,講原則的人越來越少!當人們去尋找一份工作時,考慮更多的是這份工作能帶給我多少薪水,能帶給我多少物質報酬!而不是我能從這份工作中學到什麼?我能得到什麼樣的成長經驗?我能學會什麼樣的做人道理?我是不是真的喜歡這份工作?我對這份工作足夠上心嗎?我把我的感情投入到工作中了嗎?每一個工作細節我是不是都認真去做了?面對每一個顧客我是不是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和友好的態度?我是不是還有一些地方有待改進?我怎麼做才能提高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我是不是很受顧客歡迎?我是一個稱職的員工嗎?我是一個價值型員工嗎?我在公司是無可取代還是無足輕重?我是不是應當轉換一下心態?我是不是太急躁了、太急功近利了?在現實社會中,更多的是聽到員工的抱怨!日復一日的抱怨只會打消工作的積極性,只能使你處於焦躁、憂鬱、惶恐之中,永遠為看不清的明天奔忙,外表強悍,內心空虛!殊不知“牢騷太多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說實話,初入職場,我也有抱怨,有迷茫!看不清未來在何處!找工作也是看工資高低,而不顧其他!實在是慚愧!但讀罷此書,令人豁然開朗!問題的關鍵就是心態的問題!我還沒有樹立一個正確的工作觀、金錢觀。

  以前我一直認為工作就是賺錢的工具!錢多了,自然就幸福了!可是當我讀罷此書,我知道我錯了!從今往後,我要改正錯誤!我不敢奢望要成為像稻盛和夫、喬布斯那樣的一代巨匠,但求能成為一個普通的,在自己崗位上勤勞、敬業、投入和全身心奉獻的普通工匠!這也是付先生寫此書所想要達到的目的。

  作為一個銷售員,首先我應該對自己所賣的東西有一個透徹的瞭解!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賣的什麼東西,何談銷售?其次,我要讓自己慢慢愛上這份工作。正如付先生所說,把工作當成一種修行!我更喜歡把工作比喻成你的戀人,每天的工作就像是跟自己的戀人談戀愛一般讓人心動!讓人傾心!面對每一個顧客我要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和正確友好的態度,不能說看見一個有錢的就非常熱心,看見個沒錢的就愛理不理!如果這樣做會傷害到顧客的自尊心!再次,我要了解顧客的需要,無論是物質需要還是精神需要,顧客的顏色、品牌偏好,他需要什麼型號的物品,比如鞋碼大小、喜歡什麼顏色、哪個牌子、顧客的擔憂和顧慮是什麼、如何解除顧客的顧慮。精神需要方面,我要給予顧客足夠的尊重與諒解,不能傷害顧客的自尊心,不能說些帶有諷刺、嘲笑意味的言辭,不能做帶有鄙視意味的動作!總之,我要使自己的言行舉止充滿了對顧客的尊敬!我想這正是“工匠精神”所要求的。以上即是我的一點感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