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2022年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2年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

  透過自學《小學階段語文課程標準》,初步瞭解這門課程的學習可以分成五大塊,分別是:“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不敢說學好,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幾點感觸,抓緊記下,渴望大家批評指正。

  1、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兼顧德、智、體、美、勞幾個方面。

  反觀教師,新的社會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各方面長期地、精心地“澆灌”。而語文課程可謂責任重大,是語文直接挑起了培養祖國棟樑的重擔。我認為,標準雖是框架,但要求細緻。如果每位教師都能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手段,達到標準的要求,我想,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沒有太大問題。如今的學習,已經不再是隻看成績。如何將教育與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相結合?如何兼顧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接納多元的文化、教法、思維方式?這些都應該是我思考的問題。當然,育才的前提是育德,作為中華兒女,語文也需要非功利性的學習和積澱。作為教師,我要時刻謹記“為人師表”,以自己的內涵去影響孩子們。

  我有幸擔任過少兒國學教師。帶領幼兒(3-6歲)誦讀國學經典(《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古詩一百首》、《孝經》),是日常工作之一。我認為,如果經典誦讀能夠融入到語文課程中去,那對學生的專注力、普通話的發音、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感受優美詩文、初步獲得情感體驗能有較大的幫助。甚至能夠自己體會古人的智慧。當然,這需要成體系的、規範的進行安排,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重要的是持之以恆。既能放鬆學生身心,又能培養學生能力,還能育德樹人,何樂不為呢?

  2、注重事物的發展規律。不強求、不硬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寓教於樂。

  有一位男士對故意製造麻煩刁難幼兒的父親說,“人生已經夠艱難了,你為什麼還要製造這些莫須有來傷害他?”我放在這裡,是想說學習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也如此。既然能選擇讓他快樂地學習,就不要讓孩子太難過了好嗎?我並不容否認寒窗苦讀的艱辛,也不否認教師該有的嚴厲。只是對於小學段的孩子,他們的認知才剛剛開始,答應我,在規矩之中,引起他學習的動機,保護他的自尊,保護他學習的勁頭,保護他的可愛。

  當年我在ICA任教的時候,中文部主任是一個要求極高又細緻的華人。每次LearningCircl,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們的引起動機呢?”一開始一頭霧水,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匯入。她期望我們能夠運用精彩絕倫的、別具一格的匯入。我記得我和HY,想破腦袋,也憋不出個所以然來。那時候的自己好笨,不知道多請教,不知道多看書。最後一個階段的時候,逐漸找到了感覺。有一節課是學習與十二生肖有關的課文。我將十五個動物的簡筆畫畫在小卡片上。講課之前,問“你們知道這些動物用中文怎麼說嗎?”——“哪些是十二生肖,說對的同學,我就把卡片送給她”(好像還有塗色的環節,不太記得了)總之,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那節課,我上的很有成就感,孩子們很開心,學的也很好。我大概懂得了,主任說的,引起動機。(問題討論、調查分類、遊戲、魔術等)

  教師智慧靈感的火花,保護學生的自尊與自信,激發學生的夢想和激情。如何做語文教育中的引導者、推動者?是我應該專注的問題。我要學會相信學生,學會引導學生。質變與量變,實踐與積累,時間和汗水,缺一不可!

  3、學以致用,是語文學習的歸宿。

  我們想的、說的、用的都是語文。如何將課文知識融入生活中?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如何實現二者的轉換?如何在一次次學習中進行情感體驗和自我昇華?最終,如何將語文生活變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在每一階段的綜合性學習中,要求就有集中體現。鼓勵學生,敢說;引導學生,說對;與同伴一起討論,有該有的情緒,並且能夠大膽準確地表達。

  ICA的學生,我問她們為什麼想學中文?她們說,因為要去中國玩。因為爺爺是中國人。因為老師。因為中國菜好吃。因為中國電影。在她們還暫時不能體會中文的獨特魅力的時候,運用,是她們最渴望學會的技能。小學生,也應該是這樣的。

  我的兩段工作經歷,帶給我彌足珍貴的體驗。寫完這篇文章,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感謝相遇,感恩命運!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2

  今天參加了縣教研室組織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的學習,聽了XXX主任的精彩講解後,我感覺自己有了明確的目標,受益匪淺,讓我無論是在教育教學方面還是師資培訓方面都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以下就是我的一點心得。

  一、提高教育教學思想認識。

  透過本次培訓,我的思想認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一,我明白了作為一個語文老師,為什麼要學習新課標;第二,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師要有愛心、有智慧、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讓學生喜歡你,以至於喜歡你所教的學科。第三,明確了語文教師的職責在於精通育人之道,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即“授之於漁”的作用,教師應重視為學生創設語文學習的大環境。第四,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目的理念,認識到教學活動的意義在於培養人的發展所必備的素質,諸如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意志品質,陶冶豐富的情感,培養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等。第五,要明白教書育人,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在語文教學中要能潛移默化地塑造人的靈魂,提升人的涵養和文化品位,啟迪智慧,感悟人生。要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創造、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力求達成的目標。

  二、培訓時機恰當

  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教育戰線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帶給我們一套全新的東西: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但同時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經過10多年的課改實踐,我們一線小學教師的教育理念、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都有很多的實踐體會,但在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產生了諸多的疑惑和不解,許多地方的老師還進行了小學語文課到底該怎樣上的大討論。前段時間,國家出臺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許多一線的小語教師都紛紛從網上下載來學習,但自學終歸會有很大的侷限性,於是大家都盼望能有機會早點得到專家的分析和講解。正在大家渴盼之時,這次培訓就猶如炎熱的夏日突然吹來了一股清涼的風,讓人頓感欣慰,真是想老師所想,急老師所急,難怪老師們的參訓熱情如此之高漲。

  三、精彩的講解是培訓取得成功的關鍵

  這次新課標解讀X主任利用大螢幕採用比較法、數字法等多種方法講解,讓大家知道哪些地方是更新的,哪些地方是保留的,哪些地方是捨棄的,這樣讓參訓教師更好地把握新課程的實施方向。一些關鍵的部分則結合他所聽或所上的課例來逐一剖析,使大家一下子就茅塞頓開。在提到學生的課外閱讀時,她反覆提出,現在的小語教師們一定要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特別是多閱讀一些孩子們喜歡的書籍,同時希望老師們要讓自己的精神不斷成長,以適應新課改的需要。我覺得高素質的主講人精彩的講解是這次培訓成功的關鍵。

  四、教學新定向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作為一線教師誰都知道,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作為新課標下的教師,到底該怎樣做才能把學生培育成才呢?透過今天的培訓,我有了新的教學定向:

  1、拼音、識字教學要強調一個字:趣。有趣才有吸引力,才能使學生想學、甚至好學。

  2、把寫字教學當做語文教學的基礎。堅持每天練習10分鐘。

  3、閱讀教學應注重引導學生鑽研文字,且要注意糾偏。

  4、習作教學要以學生生活接軌,不能脫離生活,憑空想象。

  今天的學習,我看到了自身的問題、明確了努力的方向、瞭解了可以嘗試的各種方法,總之,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也讓我們的教學另創一番新滋味。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3

  接手四年級的第一個學期就有幸參加和林三小聯片教研活動,學習本年級段的新課標要求。透過學習,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以下是對語文新課標學習的一點體會。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研究和收集。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透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4

  新課標固然美好,但實施才是關鍵。我們只有本著新課標的理念和宗旨,堅定不移地走課改道路,語文教育的路子才會越走越寬。

  為了“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研究”這一課題能得以順利地實施,同時也為奠定研究實施的理論基礎,我再次認真學習了《小學語文新課標》,透過學習,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使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及課題的實施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給我在小學語文教研教改及教學上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語文新課程標準》注重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要求培養孩子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語文教學應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方式。新的語文教材將努力貫徹新課程的指導思想,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並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語文教學中不只是單純的就課本而講課本,而應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並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以下我就圍繞自己學習略談幾點體會和感受:

  (1)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

  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新的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掌握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將聽說能力整合為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提出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要求。提出閱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並有量化指標。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其作為了學習目標。

  (2)創設寬鬆的學習氛圍,自由參與、創新

  “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因此,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就要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使學生主體精神得到發揮、主體人格不斷完善、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創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學習方式。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學習成績不是老師恩賜、饋贈的,而是要讓學生主動探究得到。但學生的主體性不是天生的,要靠教師的引導和培養。教師要為他們創設探究的氛圍,組織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在活動中領悟,在創新中發展。

  (3)透過學習我深切體會了轉變學習方式與提高教學效率之間的關係。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為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新課程。我們發現,很多老師們凡上課又特別是有人來聽的教研課,都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當然,我們不是說用新的學習方式不好,我們必須明白,不管什麼學習方式都是為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效率服務的,都是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的,因此,學習方式不在於一定要多麼新,而在於用得恰當,用得適度,用得有效果。現在的問題是,一些老師找不準合作探究的問題,把一些不該探究、不用探究、也無法探究的問題丟擲來,讓學生圍成一堆,煞是熱鬧地討論一番,然後教師又抬出現成的結論,合作變得毫無意義。另一種情況是,教師對合作學習不進行明確的指導,學生既無合作學習的意識,更無合作學習的方法,合作就演變成給聽課者看的花架子了。再次,一些教師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忽視自主,偏重合作,學生沒經過對文字的充分自讀,沒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優美的語言文字進行深刻的理解、感悟、體驗、積累,一節課被大量的唱唱、跳跳、畫畫、演演、說說等活動佔據,忽視了對學生的語言文字的紮實訓練,徹底拋棄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很好的學習語文的優秀傳統。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失去了很多最好、最直接的機會。新課程為教師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教師不應一味照搬新課程標準的建議,應好好領悟其內涵。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我們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相信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會不斷更新,會出現了更多讓人們感到高興的事情。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因此,學科教學中加強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既是當前社會發展對人才發展、全體公民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目標,也是幫助學生學會知識、學會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研究《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必須的,也是可行的。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5

  今年暑假學校組織教師學習《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這次的學習與以不同,以前學習時,我總是走馬燈似的看一遍,便寫下學習心得,對《新課標》的學習不夠深刻。今年,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先抄一遍,然後再寫下心得體會,一萬多字的《新課標》在抄的時候的確費了一些勁,但逐字逐句的抄寫,讓我更全面、深入的瞭解了《新課標》。透過學習,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認識到小學語文,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更是兒童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為主的教育。

  一、根據各學段要求,完成教育任務。

  透過學習,我發現我在教學第一階段時對學生在書寫漢字的筆順的要求上還不過關,我的學生馬上要進入中年級了,我要根據中年級的學段要求,完成語文在聽,說,讀,寫上的要求,還要把之前落下的漢字書寫要求也補上。《新課標》讓我的教學目的更加明確,也給我指明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樣就不會無的放矢了。

  二、提高語文教學的多樣性。

  要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三、建立屬於自己的特色語文課堂。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教師的儀表風度等諸種因素,凝聚之後顯示出來的課堂氛圍,這種課堂氛圍體現於教學的全過程,併為學生所品評體驗,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吸引著學生。古人云:文如其人。可見“課如其人”的說法也合乎邏輯,正如大自然裡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絕對相同的教師,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在語文的教學中,就像“維納斯”、“比薩斜塔”這種殘缺的美也會讓世人為之傾倒一樣,沒有哪一堂課可謂堪稱完美,但每位教師追求美的腳步卻不曾停止。在新課程改革的程序裡,孜孜不倦前行的教師引領著學生開闢語文的新天地,這也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

  “新課標”對於我來說已不陌生,上學期教導處組織了多次學習活動,但我認為真正把它滲入教學中絕非幾次學習那麼簡單。於是利用暑假,我再次認真研讀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學習後的感想。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擴大知識面,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以生為本,注重人文性、自主性,注重“三維”目標。而不再是原先的由老師單方面的填鴨式式教學了,我近期一直在反思為什麼本班有些學生的成績一直平平,提升的很慢,經過一段的時間的觀察發現,對於低年級而言,拼音、字詞教學是關鍵,雖然課上我都細細地去講,但是每次考試還是有很多同學寫錯,後來我經過思索調整了教學模式,對於一些字詞訓練,訂正的時候不再是老師寫在黑板上,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查書、字典等,自己去訂正,反饋下來效果比原先好了許多。共同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興趣盎然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學生的思維狀態如何,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我會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鮮明生動的情景,啟用學生思維的興奮點,真正使本班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學思結合,樂於參與。

  透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以後的教學實踐工作中,我應不斷總結反思,並和有經驗的教師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積極探討,總結經驗。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裡,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6

  新課標是教師教學的指導性檔案。是值得每一位教師去學習、研究、應用。透過這半期的學習和與教師們的交流,下面談一談我對語文新課標學習的一點體會與做法。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以: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實質要求,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課堂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基礎上,從本班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小組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

  我認為首先就是要由教師的角色轉變開始,把自己定位為:引導者、平等的合作參與者。從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為弘揚人文精神,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係;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7

  作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語文學科而言,原來的《語文教學大綱》在教學目標上,曾出現過兩種不良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思想性;二是過分強調文學性。滔滔不絕一堂課,到頭來,學生在語文能力的培養上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研究和收集。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透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