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5篇)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5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1

  學校組織我們系統學習了《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透過這次學習,使我對《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現把這次學習的一些體會和感受總結如下:

  1、新的課程標準,特別注重導向性和選擇性,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並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陶冶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感知覺和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全面發展。

  2、課程標準不具備強制性,使教材編寫或教師教學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如果條件不允許,學生不需要,可以不採納。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物件來滿足,同樣的內容標準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自己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這樣,充分考慮了教師、學生的需要心理,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給予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課程標準與生活緊密相連,滿足了學生聯絡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課程標準沒有為所有學生制定一個必須達到的硬性發展標準,並用一種統一的尺度來衡量學生的發展水平,而是儘量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並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既重視結果激勵,更重視過程激勵。滿足學生成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

  5、課程標準為學生創設寬鬆、多樣、活潑的學習環境,學習方式多樣化,豐富化,從而產生新穎感、增強趣味感。學習中注意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以增強學生興趣,更好地滿足其成就需要;讓學習具有挑戰性,使學生學習後能獲得一種從事創造性勞動產生的滿足感;擴大了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能獨立自主地處理問題,增強了學生的自尊滿足。

  6、課程標準擺脫了長期受專業美術教育的影響,使美術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降低了知識、技能難度,使學習具挑戰性的同時,能讓每個學生都有發展和進步,都有成功的體驗。

  《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擺脫了單純傳授技能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強調寫實性教學,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注重生活與藝術聯絡,鼓勵學生自由表現,大膽創作,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來。然而在目前美術教學中,卻普遍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的觀察力不強,想象力被傳統教學的條條框框束縛,缺乏創作素材。

  (2)學生缺乏大膽創新的意識,畫的東西“千人一面”,沒有個性。

  (3)師生缺少交流,老師難以理解學生的創作意圖,從而也影響對作品的評價,甚至有些老師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對沒按要求畫畫的學生大加斥責,長此以往,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創作積極性。

  (4)教師在課堂上採用單一的教學形式,(如繪畫課、欣賞課、手工製作課單獨上,而且是教師指定),學生感覺自主選擇的空間小,是一種被動的知識接受,從而產生枯燥感,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

  要在課堂教學上解決上述問題,我認為教師本身除了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改進教學方法,透過引導觀察、鼓勵創造、傾聽交流、自主學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他們在積極愉快的美術課堂上去欣賞、體驗、創造美,感受繪畫創作的成功和快樂,從而提高他們的藝術能力和美術素質。

  以上是我對新課標的一些認識和理解,我將在教學工作中依據新課程標準努力工作,爭取把美術教學搞得更好。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2

  美術新課程標準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實踐性,注重生活與藝術聯絡。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學生自由表現,大膽設計創造,而欣賞、評述則是傾向於文化品味和素質品質,綜合、探索則強調透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的體驗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研究創造,運用綜合性知識技能去製作。從新課程標準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新課程標準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學習方式。

  美術課中的技能教育比較好理解和把握,而如何參入人文意識,在教學中應注意哪些呢?其實,人文性質就是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美術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不能脫離文化情景,美術作為人文學科的核心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課程改革是讓我們從單純的技術傳授轉向關注人的理想、願望、情感、意志、價值、道德、尊嚴、個性、教養、生存狀態、智慧、美、愛、自由等等。透過美術教育,我們可以有效的促進形成和發展學生的人文意識。這首先我們就要努力透過各個方面的學習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如果我們老師不具備人文意識和素養,就不可能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向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其實,不要將美術教育視為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要將美術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去,再次要高度重視美術作品的鑑賞,理解發掘人文內涵。這一活動一般在教學欣賞、匯入上運用,在課堂中儘可能讓學生接觸感受最大限度的資訊量,課堂中所學的任何東西,都應視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幾個小島,透過這些小島,他們接觸的應該是人文精神的海洋。但在不同領域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在“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及“設計應用”領域中不能放棄對學習技能的探究性學習及技能訓練。

  新課程的另一重大舉措就是該以往的授之於魚為授之於漁。轉換課堂角色,改變往昔以師為主生為輔的教學模式為以生為主,師為輔的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增強學生主體人格。而美術學科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本學科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尊重和愛護學生,要承認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差異無好壞之分,它代表的是人的多樣性,在課堂上,差異是一種資源,不同是一種財富,這在課堂交流討論中得到了充分的運用。當然,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並不是對學生的學習採取放任自由的態度,我們應該作為主導,起嚮導,顧問作用,指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每次學習課標,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體會,突然,有三個元素湧上心頭,在這一空間,我,學生我將如何來引領他們?如何讓他們喜歡上我的美術課,我並不希望他們各個都成為畫家,當然,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希望是他們因為愛上我的美術課因為我的某一節美術課而讓他們愛上了歷史,愛上文字,愛上了科學,愛上了發明和創造!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3

  小學美術新課標帶來很多新的理念,它改變了傳統美術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在此,說說我對美術新課標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權威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一堂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麼教都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教學中注意安排一些選擇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製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中,我在介紹完幾種表現方法之後,並不限定學生用哪一種方法,而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地選擇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的感受。在整個練習中學生還可以和小夥伴合作共同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練習,透過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愉悅感和滿足感。

  三、讓學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長知識。

  兒童最“喜”的莫過於玩了,要抓住他們的這一特性,讓他們玩自己親手製作的東西,在玩中增長知識。這樣,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善於發現問題,並能究其根源,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透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4

  最近,我拜讀了《小學美術新課程教學論》,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美術課程改革背景、學習領域與教學基本取向、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學評價的發展、教學環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及美術新課程與教師的個人成長等。該書充分體現新的課程理念,採用嶄新的結構和體例,針對小學美術新課程教學中的問題,根據現代小學美術教師的需要,即學習者的實際需要,匯入案例,創設情景,強調學習者的活動和對話。同時,致力於改變教材歷來的面貌和我們閱讀習慣,以新的呈現方式,尊重學習者選擇和使用的權利。我對“美術新課程與教學評價的發展”這一章感悟較多,這章從教材評價、課堂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四個維度闡述了評價的發展。我個人認為,不管評價發展到什麼程度,總離不開學生,評價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體”,這是課改中提得最多的一句話,也是各科教學所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而在極具人文性質的美術學科中,如何讓“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作為一種觀念深入人心,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是我平時的一些做法:

  一、提高教師、家長的思想認識

  評價方面,家長甚至部分教師對來自學生的評價重視程度不夠,在心裡常常把學生評價看成是可有可無的專案。總認為學生懂什麼,他們是不知道好壞的。在家長眼裡畫得象做得好就是好作業,其實,他們由於對兒童的思維瞭解不夠深入,對兒童美術作品理解較為片面,有的教師往往也用成人的標準來評價學生作業,常常一味追求象不象,導致對作品中學生的創新之處、童趣等不能作出正確評價,無形中還誤導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扼殺了兒童的創造性。而小學階段兒童的思維發展,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形象記憶能力比較弱,作品造型、色彩多為想象中的形象,與真實的形象距離較大。因此我們要加強宣傳力度,提高教師特別是家長對兒童的思想認識,俯下身子瞭解兒童,多多傾聽兒童的心語。要從意識深處更新傳統觀念,要懂得充分尊重學生的評價。成人對學生評價的尊重,才能帶動學生對評價的重視,使學生認真參評,真正發揮學生評價對學生的教育、促進作用。

  二、營造學生自評、互評的氛圍。

  有位哲人說過,“人與大多數動物一樣都具有向群性”。也就是說人都喜歡湊熱鬧,比如,某大商店開業了,人頭攢動,你正好散步路過,即使你不打算買東西,相信你也會融入人群中,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開業的熱鬧氣氛。同樣在課堂上,我們也要利用好這個“向群性”,營造學生自評、互評的氛圍:可採用遊戲、故事、趣味課件等手法,營造氣氛,激發學生評價的興趣。比如,在教學《過新年》這節課時,我事先在教室裡佈置好各種彩色窗花、對聯、氣球、綢帶、假鞭炮等新年用品。讓學生一進教室就感受到新年的喜慶氣氛,然後發給每位學生一隻袋子,和相同數量的年貨,(年貨由學生和老師共同籌集)把年貨放在自己作品的地方,等待新年的鐘聲。作業完成後,老師敲響新年的鐘聲,學生們開始以互相拜年的形式進行作業互評:你認為喜歡的作品就給那位同學一份禮品,最後看誰拜年拜到的禮品多。這節課學生既當主人又當客人,既做評委又當選手,興趣十分高漲。

  三、指引學生自評、互評的方向

  評價這根“指揮棒”自身的座標很關鍵,一旦方向錯誤,就有“全軍覆沒”的可能性。因此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教學,決定著教學的方向。由此可見為學生指引評價的方向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引領學生欣賞同齡學生的優秀作品,然後結合平時的教學與實踐逐步欣賞大師的作品,初步感受名家的風采,讓學生明白什麼是美的,怎樣的作品就算優秀作品,這些學生、大師的作品好在什麼地方,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去學習。

  小學美術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根據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學生自評、互評合理巧妙地運用能促進學生克服膽怯、自卑的心理,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潛能:首先從評價的內容來說,評價包括知識、智力、運用、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從形式上來說,評價包括課內與課外、統一與民主、長期與短期等。對於智力不十分好的學生來說,可讓其他學生找出這些學生作品中的非智力因素進行評價,比如;“這幅畫畫得很認真”、“這位同學這堂課很專心”、“這位同學的每次作業都能及時完成”、“這位同學很大方,和其他同學合作時常常拿出自己的工具材料和大家一起用”、“其他同學很樂意與這位同學合作,並且合作得很愉快”……而對於學有所長的學生,可以先讓那些“差生”說說“這些同學的作品中你最欣賞它什麼”,“你覺得這些作品中哪些地方最成功”,等等。然後再讓這些優生自己說說作品中有那些不滿意的地方,準備下次如何修改等等。

  總之,只有緊緊圍繞“以學生為主體”的科學、正確的評價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讓“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真正深入到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內心深處。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5

  在新課程的環境中教師和學生將共同營造新的課堂,新的教學理念改變了傳統教育中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帶來了師生交往方式的變化。課堂的主體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因此,如何在課堂上適時恰切地點撥學生學習知識,成了一個新的研究話題。

  首先,我們先糾正自己的心態和思想。第一要樹立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教育觀念。第二要構建超越學科的生態型知識結構。第三要掌握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的互動教學方式。

  在美術新課程中由於貫徹新的教育理念,格外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帶來美術課堂豐富多彩的互動教學。為了讓學生學得更主動、更積極,美術教師要根據實際不斷創設新的教學情境,營造適合學生成長的課堂氛圍,滿足學生髮展的需求。同時,互動教學活動將不斷促使教師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在美術新課程中,教師將是一個開拓者和創造者,多樣化和選擇性的課程要求使美術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地完善自己,在課程改革的實踐和探索中不斷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才能為自己走進新課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利的保障。與新課程同行的美術教師將擁有和展現教學的青春活力。

  目前,我們中小學美術課教學的過程一般是匯入新課、講授新課、學生作業、作業展評、課堂小結幾個環節。認真的教師都設計了周密的教學步驟,圍繞教材安排提問,引領著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滔滔不絕,學生處於接受知識的狀態,洗耳恭聽。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的機會較少,在課堂中充當配角,教學效果是教師預設的。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11月15日到20xx年11月30日,我參加了20xx年陽江市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網路培訓,這次培訓,我係統學習了《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透過學習,使我對《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現把這次學習的一些體會和感受總結如下:

  一、明確課程性質,突出學科特點

  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徵,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徵”是本次修訂新增的。同時標準中增加美術課程四個特性的表述:“凸顯視覺性”、“具有實踐性”、“追求人文性”、“強調愉悅性”。美術課程的“視覺性”特徵作為首要特徵,是首次在課標中明確提出。愉悅性的提法也是本次修訂新增的內容。這些不僅凸顯美術學科的價值,而且有效地包容了美術課程人文性和工具性兩方面的特性。

  二、美術課程將以學科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一)由重“教”向重“學”轉變

  傳統美術教學以教師講解示範為中心,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教師怎麼畫學生就怎麼畫,教師叫畫什麼學生就畫什麼,這是以教定學。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以學論教,要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著眼於學生的未來發展。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藝術文化漫無邊際。學生要想在學校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掌握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面是不大可能的。

  (二)由重“學習結果”向重“學習過程”轉變

  所謂重學習結果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學生的畫畫得怎麼樣,忽略學生的情感態度的表現以及學畫的過程和方法。而讓學生去模仿教材中的範畫,或按照教師主觀意志去作畫。所謂重過程,就是教師在教學中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放在獲取知識的方法上,讓學生透過感知探究實踐的學習過程去發現美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和創作規律從而獲得一定的美感經驗,還要學生在學習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同時也得到發展新課程倡導教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學習活動中的合作者和促進者。根本的任務,是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輕鬆、愉快而寬容的教學氛圍。

  總之,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三、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來劃分學習領域,強調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

  課程改革是要改變以學科知識體系構建課程的思想和方法,將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從素質教育的角度,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來劃分學習領域。美術學習方式依其特點,大致可分為創作與欣賞兩類由於學習美術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以創作活動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為了便於學習,課標中的創作活動又具體劃分為“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拙,這一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自由表現,要求學生大膽創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認識。“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強調創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因此,以外化性行為為主,是創作活動中劃分的兩個學習領域的相同點。主要區別則是造型表現注重自由性,設計,應用注重功能性。

  “欣賞評述”這一學習領域則注重透過欣賞作品的感受、領悟、理解和表達等活動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也是課程改革突破的一個難點。為此,美術新課程標準設定了“綜合探索”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其目的是透過綜合性的美術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教學中,尋找美術各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學生生活、現實社會之間的連線點,設計出豐富多彩的“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和探索,要求學生靈活運用各學科知識設計探究性活動方案,進行製作、表現和展示,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究慾望。但是,綜合探究學習領域要與綜合“藝術”課程的學習相區別,注意保持美術自身的主要特色。

  四、轉變學習方式,探索美術教學改革

  美術課是基礎教育的一門必修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程序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採用新的學習方式,去探索美術教學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樹立新的理念”並非一句空頭口號,它必須付諸行動,具體一點說,就是要從傳統的學習方式,轉向現代學習方式。

  傳統學習方式就是接受式,這種學習方式所學的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呈現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這種學習方式延用了多年,肯定有其存在和使用的價值,但這種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上,容易造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現代學習方式稱為發現式,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理論,它強調自主、探索、發現,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自主性不斷生長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

  學習方式並不是學習方法或教學法,學習方式是更為上位的東西,前後兩者類似戰略和戰術的關係,學習方式相對穩定,學習方法相對靈活,有較大的可選擇性學習方式不僅包括相對的學習方法及其關係,而且還涉及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和心靈力量。所以,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促進學習的發展更具有戰略意義。

  學習方式本身也包含有“教與學”的關係,雖然這裡談到的多偏重在學生方面,但也涉及到教師的得法引導和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戰略性、方向性的東西是最重要的,而戰術,即教法則比較靈活,教師運用的空間是很廣的。

  美術新課程實施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對於對新課程的理解,我相信每一位老師的心裡都有一把尺,對新課程都有自已不同的觀點和獨到的見解。而新課程本身就是有質疑、有爭論、也就不可避免的有分歧。我認為,美術課和其他課程一樣,不是孤立的。各門學科之間有橫向的、縱深的聯絡!在實施教學活動中,應該將各類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目的,才能培養全面的、完整而又獨特的個體!新的課標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才能勝任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學工作!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7

  1繪畫篇

  在這部分主要有兩點:一是資源的利用,二是觀察的方法。資源的利用主要是教室資源和自然資源的利用。很多學生認為畫畫是很難的一件事,他們認為難,當然也就怕去畫,然而如果看到有哪個同學畫得好卻很羨慕。其實學生在寫生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怎麼去觀察,怎麼去選擇畫什麼,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畫畫就簡單得多了。

  很多學生在寫生的時候都會因為太注意細節反而把大形丟了,畫得不完整也不具體。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先讓學生朦朧地掌握物體的輪廓。因為朦朧地看物體,物體的細小部分就看不太清楚了,這樣就減少了細小區域性的干擾,結構複雜的物體也就會變得整體化,簡單化。這樣去觀察容易使學生看到物體的整體效果,抓住物體的主要特徵。經過這樣的觀察方法,同學們就會把畫面畫得完整,畫得具體。把握了畫面的完整性後,針對畫面的區域性,可以讓眼光在物體上面來回的看,不要固定在一處看,這樣培養學生認識整體和局

  部的關係。繪畫時觀察物體不能只限於大體形狀而不求精細,還要對區域性進行深入觀察,分析區域性與區域性、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這樣的觀察方法由於目光的焦點在物體的前後、上下、左右不停的移動,既能看清楚物體的細小部分,也能看到物體的整體,便於學生認識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

  知道了一些基本的觀察方法之後,選繪畫物件也是大部分學生頭疼的事。大部分學生認為要畫很美很不一樣的才好,不知道畫什麼,也忽略了身邊很多有意思又很美的景物。其實就在教室裡就有很多可以畫的東西,引導學生去觀察教室的一角,一個窗臺、一張課桌、一個垃圾桶,都可以成為繪畫的物件,可以讓學生隨手練,上課的時候建立這個意識,課後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練習。由於每個學生的感受能力和喜好不一樣,學生可以利用下課的5分鐘或10分鐘將自己有感受的教室的某個小角落畫出來,剛開始要求學生畫的東西少一點,多觀察仔細一些,多琢磨一下構圖。對風景的寫生,一般學生都會看到很多比較宏偉壯觀的景緻,容易畫得比較空,總停留在一個大的輪廓上,而對細節的觀察能力比較薄弱。可以引導學生對去觀察一根樹枝、一朵梨花、一堆石頭、一棵樹,也可以結合不同季節不同形態去觀察,然後結合構圖去選擇去表現。學生還可以隨手練,課餘時間花幾分鐘去畫,畫好之後可以和同學交流,也可以跟老師交流。從而鍛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現美的能力和表現能力。

  2手工製作篇

  手工製作是學生最喜歡的部分,但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完成的都不大理想。根據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個學期可以做一或兩次手工製作課,學生和老師都做好充分的準備,老師先考察好,再讓學生準備材料,比如,上泥塑課,有的學生家附近有本地的燒瓦場,老師可以跟燒瓦場老闆商量討一些泥,回來做,做得別太大,做好後再和瓦場老闆商量學生做的泥塑拿去跟瓦一起燒,燒好後,將成功的作品根據自身特點再引導學生上色,這樣也就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認識色彩方面的知識。再比如學生都處在鄉村,製作拼貼畫很方便收集材料,可以在一個學期上課初期就告訴同學們結合自己的拼貼主題收集材料,等學生收集得差不多就開課讓學生動手製作。學生的作品都可以參加學校的活動,或做小型展覽,可以選擇在食堂之類的,便於學生相互交流,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

  3欣賞篇

  因為筆者的實習學校初中美術教材是選用人美版的,欣賞課偏多,針對以往老師主講的欣賞課模式,可以運用學校圖書室和網路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具體的可以結合要上的課,選一幅畫、一個畫家或一個畫派,根據學生人數和課數每次選擇幾個學生,讓學生自己上網或找相關書籍去收集,並結合自己的

  的作品,不同民族、國家同一題材的作品,同一繪畫內容、不同處理樣式的作品置於同一環境中欣賞。然後在授課前花10分鐘左右請學生起來分享交流。從而給學生搭建一種平等、自由、暢所欲言的交流平臺,讓學生敢說想說,這個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參加到交流過程中並給與引導。

  美術欣賞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涵蓋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裡面滲透了各門學科的知識。因此可以加強美術與其它學科的聯絡,特別是美術課與歷史、政治、文學、哲學、地理和宗教之間互相溝通、互相聯絡、互相滲透。比如中世紀的美術作品幾乎全部由宗教中產生,美術成為宗教的貢物,以致形成宗教美術。然而透過對作品外延的綜合知識的介紹,也會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創造立體的認識氛圍。

  結合學校的教學條件,在教學中還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將傳統的教學形式和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聲音、影象、文字、影像以及互動功能,使欣賞課從一門“老師講,學生看、聽、理解的灌輸過程”,變成一門“集聲音、影象、動畫、電影等融於一體的視覺理解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要充分挖掘身邊的教學資源,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發揮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去感受美、體驗美、欣賞美、創造美,培養學生髮現美表現美的能力、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美術教學質量。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8

  實習是大學教育最後一個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透過實習,使我們在社會實踐中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和鍛鍊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為我們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可以檢驗教學效果,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積累經驗,併為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境接軌做準備。

  在實習之前,我迷茫過,壓抑過。要成為一個老師,除了知識淵博,說話必會需

  要一定的魅力。但一直以來,我始終有個無法克服的缺點,在眾人面前說話我常會緊張,或是聲音顫抖,或是說話太快。因此越接近實習,我心裡越緊張。到了實習動員大會上,我們系的指導老師的一句話,留給我很深的感受:克服緊張是邁向成功的

  以他給我上的課不是很多,而且給我安排的課時間間隔比較長,這就使得我有充分的時間細心琢磨教材、詳細寫教案、做課件,每一樣都是改了又改,直到自己認為能教好的符合班級情況為止,這樣才交給指導老師審批,在指導老師的批改和建議下再做修改,並且在上課前進行試講。在這個階段中,陳釗老師多次對我們進行整體指導,對我們寫的教案都做了認真審查,他還拿出多年積累的優秀教案給我們學習參考,他在聽我的課之後,都細心幫我評課,針對我課堂上出現的缺點提出寶貴意見,並且肯定了我的一些可取之處,讓我倍受鼓舞,在課後努力改正,提高教學水平,以確保在下一次的教學中不出現同樣的錯誤,在這樣的努力下,我在教態、語言、板書、提問技巧、與學生互動各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指導老師的讚賞和學生成績的提高是對我的教學水平充分的肯定。

  3、實習的最後一週為教學總結階段。

  這個階段,以指導老師對我們的教學總結和個人總結工作為主。指導老師對我們的教學成果作了肯定,同時對我們教學優點和缺點都作了詳細的分析。我對自己作出了總結。

  (二)班主任工作實習

  做班主任是辛苦的,帶初一小朋友是更辛苦的,這個班(初一、3班),男學生16人,女學生14人,當我

  維持班級紀律,學會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學會寫班主任工作計劃,學會怎樣開好主題班會,學會……..,這一切都是我班主任工作實習進步的真實寫照。

  (三)指導畫展活動.

  以 “陝西師範和咸陽師院師生共同畫展”為主體,展開了為期一週的畫展活動

  在整個畫展的籌劃中,我們克服了時間短任務重的難題,各個節目分工到位,認真負責,積極發動學生參加畫展,學生興趣高,在畫展展開的過程中,整個展場都站滿了人.在這次畫展中,我擔任了畫展的講解員並展出了兩幅作品。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們的精心策劃,勤奮努力下,畫展如期進行,並在老師和同學們的歡樂聲和掌聲中落下帷幕。

  三、實習總結與體會

  在這次實習中,得到了學校指導老師、原班主任的認真指導,我學會了作為一名老師的基本規範,樹立良好師德,處處為人師表,學會了做差生的個別轉化工作,培養了獨立從事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在教育、教學中,自己所學的知識也得到了溫習和鞏固。

  人無完人,在這次實習工作中,還是存在著不足。比如與指導老師、原班、學生的溝通與交流還不夠多,專業知識不夠紮實,許多在課堂上和培訓課上遇的問題都不能及時很好的處理。在課堂教學方面,存在學生課堂還不是很好,不能很好提起學生興趣,課堂時間控制還不是很到位等問題。

  在實習期間,除了教學實習、班主任工作和開展課外活動,我在實習隊裡也盡力盡責,與隊友團結合作完成該完成的任務;與隊友相互幫忙,相互聽課,互相借鑑經驗,共同備課,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批評。這一方面鞏固了我們之間的友誼,另一方面給我的實習工作起了很大的幫助,我從不同的隊友身上學到了很多,如不同的教學風格,班主任工作技巧等等。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本著做一個讓學生、家長、學校都滿意的老師的信念,盡職盡責,力爭完成學校任務。在這一個月裡,作為一名教師,我處處以“師德”規範自己的言行,遵紀守法,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我利用業餘時間,進行自身業務學習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鑑賞能力、創作能力的補充。學習教育理論知識,把握教育動態,瞭解教育資訊、總結教學經驗。

  作為準老師的我將在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不斷努力、不斷成長,爭取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9

  “國培計劃”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給我們美術教師提供了較好的學習條件。在這五天的學習中,我感觸頗多,第一是美術課堂教學中受到的啟發,第二是對中國書法的重新認識,第三則是摺紙藝術的奇妙。下面我分別以這幾個方面談談我的體會。

  學生在課堂中是學習的主體,在設計學生活動這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該是課堂教學永恆的主題之一。教師應該想盡辦法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儘可能運用多種學習方式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不同型別的知識,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展開教學。而這一點,在蒙自市二中美術教學中完全體現出來了。教師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依據教材的內容,根據學生認知水平的實際情況,緊緊圍繞訓練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在他們的課堂上讓我感受到了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了學生的親密朋友,學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把美術課上得很“活”。教師以《標誌》這一課為示範課,教師從教材本身出發,拓寬教學思路,發揮自己的教學特色,把活動與教學充分結合,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展現,學生在輕鬆的學習中收穫知識。

  書法課教學的開設讓我重新對書法有了認識,包括執筆、用筆、點畫造型、間架結構、章法佈局等。知道書法的重要性,它是中國人胸前的徽章、標誌,中國字的好壞成為了判別一箇中國人對漢文化的理解和自身素養、修為的標識,作為美術教師對書法的理解和造詣更要比其他人要高深一些。陳老師和段老師分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側面來教學,展示自己的書法作品作為教學參考,並親自示範教學,讓我直觀地體驗了書法的意境,讓我加深了對書法學習的渴望。

  對於摺紙藝術,之前也沒有接觸過,兩節課對摺紙藝術的欣賞、學習,讓我體會了除繪畫以外的另一個奇蹟!可以把生活中的動植物等用紙編折出來,既美觀又實惠。而且摺紙很適合初中美術教學,材料容易準備,也較為輕鬆,學生容易感興趣,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很有益。

  在本次培訓中,我認真聆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他們都能從多方面闡述自己的觀點,每個教學內容都能讓我受益匪淺。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10

  讓學生在文化的情景中認識美術,鑑賞美,提升自己的審美境界,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無論那一幅美術作品都將自然環境和人類甚至宗教,道德和倫理等精神因素形象地展示給我們,顯示一個時代的生活狀況。

  學習美術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且應從不同文化背景,如音樂、文化、地理、歷史、語文等更為廣泛的文化,美術的教育目的為了提高學生的智力因素,即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審美和實踐能力,如視覺、聽覺、嗅覺的感知和藝術創造,學生在美術活動中接受豐富多彩的生動活潑的內容和形式,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今天,應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要敢於創新,注意激發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實現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多種教學方法要靈活運用,使之產生互補效應,美術的存在形式包括自然美,必須與其他學科結合,在美術課中學生既享受到美,又能將知識巧妙融合,應把文學藝術引入課堂,文學藝術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繪畫作品背景有很大的幫助,如在講解中國古代山水畫時,透過文學作品的感染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使學生深刻地理解各種藝術形式之間的微妙聯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往往是在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產生的,因此創設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是挖掘學生潛力和創新能力的最佳途徑,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生的自主地位,他們才能敢於質疑、敢於發言、敢於冒險,潛力才能得到充分發揮。而教師則要發揮主導作用,營造和諧的環境,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將自身的知識和情感融入到教材的講授中,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創新能力,一位西方美學家說過:生活中並不缺乏美,只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罷了。

  要想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就要引導學生認識美、理解美、發現美,樹立自己的審美觀,進而指導學生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美是無處不在的,對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對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應是平等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美,獲取人生前進的動力。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11

  XX月XX—XX日,我有幸參加了XX市初中美術教學研討會。受益匪淺,對教育教學和日常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深感不枉此行。

  XX日下午在XXX中,開設了兩節公開觀摩課,一節評課。透過觀看公開課特別是聽了老師和教研員們對公開課所作的評價後,我對美術課的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就像市教研員XX老師說的,我們今天的課不是經過層層評選選出的全省最拔尖的課,但是能站在這裡講課的老師肯定有他的獨到與過人之處。對於課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第一節是XXX中XX老師講的《漫畫》。這節課教師使用了直觀式教學,圖片匯入學生感興趣,有道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好的開始自然下邊就好說了,思路特別清晰。課上有些問題的回答已經遠遠超出了老師的提問範疇,而且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我想這與他們平時的訓練是分不開的。如果平時在課堂上給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很少的話,學生是不會練出這樣的好口才的。有幾個同學不但語言組織能力好,而且十分優美,聽他們回答問題感覺像聽廣播員演說一樣。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生,有個別班級學生回答問題的特別少,像悶葫蘆,也許就是因為太多時候老師替他們表達了,以至於他們說話的機會很少。

  第二節是XX中XX老師講的《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採用設疑的方式引入課題,整節課內容很豐富,過渡很自然。她採用了聯想的方式,讓人們更有目的地去欣賞。

  緊接著是評課,講課教師談了自己的思路,XX老師給予點評及鼓勵,其他老師也發表了自己的建議。

  16日第一節是XXX中XX老師的《文房四寶》。這節課材料準備非常充分,但教師講課太注重表現自己,沒有給學生髮揮主動性去思考的機會,學生學習很被動。但X老師教態很自然,表情很放鬆,具有親和力,這些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節是XX老師的《黑白裝飾畫》。教師語言精妙,範品優秀,教態自然,環環相扣,值得學習。如果教師非常有激情,並且能夠對學生的回答作出適當鼓勵性的評價的話,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便會更高。

  講完課後,對於什麼樣的課才是好課,XX老師做了簡短的評價:

  第一、必須讓學生喜歡;

  第二、課堂要順暢,不能疙疙瘩瘩;

  第三、目的達成度高:

  1、目標準確、具體。

  2、內容選擇恰當,知識結構吻合,適應學生,不過高過難,也不過低。

  3、方法得當,不論使用什麼方法,能幫助完成教學目標就是好方法。

  第四、效果好。所說的效果包括學生的作業效果和教師的整體表現,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否充分,評價是否到位。

  第五、個人素質,也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以及對待課堂的態度。這段評價雖然簡短,但我感覺句句擊中要害,抓住了這幾點就相當於抓住了一節課的整體脈絡。

  透過此次觀摩研討會,我們學習到了先進經驗,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確了努力方向,對今後教育教學工作水平的提升,無疑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12

  上好每一節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但初一有一部分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我經常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來調動他們上課的積極性,讓課堂既活潑生動,又能“收放”自如呢?我在一次次思考與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提高學生上課的興趣,就必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知識與課堂教學環節相互利用,互相滲化、融合。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今反思如下: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的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學生加深對美術文化及文史知識的認識。如我上《漫畫》課時,沒有單純教學生如何畫漫畫,而是讓學生了解、思考環境保護問題。“三毛”所處的生存背景和社會問題,滲化了歷史知識、環保知識、社會倫理知識、舊社會的人情冷暖與下層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等。學生有參與、思考,發表不同看法,課堂氣氛活躍,在美術作品、藝術家、學生與教師之間架設了一座心靈的、情感的橋樑。

  2、加強了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絡,培養學生綜合思考問題的能力。如上課時適當滲入了歷史、地理、文學、運動學、哲學、佛學、書法、音樂、舞蹈、武術等知識,不侷限於美術領域裡的知識傳播。

  3、上課有時沒注重教學手段、方法方式的變化,未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未有遊戲、音樂、電影、動畫等易於引人入勝的教學方式。特別是上欣賞課和技法理論課時,容易單調、枯燥、乏味,不夠形象生動,怎樣把乏味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學得有滋有味,這是多年來讓我感到“頭痛”的問題。思考暫時的辦法有幾個:一是借鑑“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先自學、閱讀、思考,後在黑板上出示思考題,引導學生思考大方向。二是儘量多準備一些形象的資料,化“平面”的問題思考為“立體”的形象思維方式。三是讓學生多參與,多發表意見、見解、疑問。老師儘量不講出答案,由多個同學回答甚至是爭論出來,鍛鍊學生思維能力和思辯能力。這樣也有少數不思考問題的“差生”趁機講小話、廢話,擾亂課堂紀律,關注這部分人的表現,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這時候老師就要“一心二用、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也是現在某些內容教學的“困惑”之處。從長遠考慮,我也在思考更換一些生動有趣,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的內容。因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有待在實踐中檢驗。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13

  曾經聽過一堂這樣的美術公開課,教材內容是初中二年級第二冊《標誌設計》。

  教師在講這一課時,課前先佈置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找一找生活中的標誌並分類。上課時改變了學生的座位編排,由單獨排座變成小組合作的形式。教師從講臺上走下來,改變講臺上的控制者形象,和學生共同探討問題:“怎樣理解標誌設計?;你喜歡哪些標誌設計作品,為什麼?;結合實際生活中所見談它的特點。”

  教師採用分組公開記分的方式,鼓勵學生小組討論,積極探索,大膽表現。有的說標誌是公司企業的形象標識,設計是“設想和計劃”;有的具體舉例說,設計是由思維引發出的並透過計劃實施的過程;還有學生說標誌設計就是圍繞一個主題或中心繪製的圖案名稱,應用在交通、金融、通訊生活中等等。雖然在討論的過程中也有錯誤的答案或偏激的爭論,但是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有的學生從實際生活所見娓娓道來,有的從個人的理解評論其他同學的觀點,並已經初步有了自己的思想。老師在課堂中始終追隨學生的思路,參與其中並給予提示,及時支援或肯定學生戰勝自己,參與討論。

  教師的鼓勵態度給了學生正面的導向,教學的結果是同學們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活躍,對標誌概念有了自己的認識,完成作業積極並有自己的創意,他們甚至帶著討論的問題打算在課外去尋找答案。課堂發展處於自然生髮的狀態。透過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教學方式對比我們發現,教師的行為改變,可造成相異的教學效果,其內涵卻是教育理念和教學目標的不同。現在的學生往往喜歡主動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如果教師還是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身份出現,把知識講透,學生被動接受,也許從短期效果來看,學生學會了,但從發展的角度看,學生失去了自己探究的習慣。雖然美術新課程有了新的標準、新的教材,但至關重要的是新的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會深深影響到教學內容,過程到頭來會比內容更起作用。這中間美術教師非常關鍵。美術教師對調整自己教學行為自覺與否,直接關係到美術新課程能否真正有效實施。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14

  臨朐縣,是濰坊市屬縣區中,山水風光最為秀麗,文化積澱最為深厚的一個縣,是全國書畫之鄉、小戲之鄉、奇石之鄉。擁有獨具我縣特色的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近年建成的龍韻文化藝術城,更是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前來交流,創作。臨朐的這個特色,為我們的美術教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校外教學資源。

  打造我縣獨具特色的美術校本課程,我認為,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我縣書畫之鄉的優勢

  我縣是全國有名的書畫之鄉,有名的書畫家和書畫愛好者眾多,水平普遍較高,這就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和欣賞的機會。美術社團活動時,可以邀請本地的畫家、書法家進行當場演示,當場講解,效果比影片講解要好得多。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本地眾多的畫廊,對不同風格的書畫作品進行觀摩、欣賞,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認識不同的風格,也帶給學生不同的美的體驗。

  二、充分利用我縣秀麗的山水風光資源

  沂山、老龍灣、石門坊等等,都是遠近聞名的美景,如有條件,可以組織學生遊覽,寫生,也可以讓學生利用節假日,在家長的陪同下游覽,運用攝影或速寫的形式,深化對風景的表現能力。

  三、充分利用我縣奇石之鄉的優勢

  我縣擁有全國最大的奇石市場,全國各地的奇石在臨朐集散,五彩繽紛,目不暇給,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欣賞條件。組織學生到奇石市場參觀姿態各異、色彩紛呈的奇石,體驗大自然帶來的鬼斧神工。

  初中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篇15

  初中美術教材中,除了欣賞課之外,其它的課題都是離不開生活裡面的點點滴滴。中學課業重,課餘時間有限,所以我儘量讓美術課內容當場完成。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要從課堂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對美術各方面的興趣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一個學期的美術課程,課題和內容很少,按照內容上課,四節課都可以把一個學期的內容教完,還有十幾節課,還不知道上什麼內容。所以,我認為:把美術課裡面的每個課題,展開到社會里面事物,教師多舉例,學生多思考。多創想。那每節美術課就有很多的內容傳授了。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心得體會。

  第一,應該對學生創作的美術作業有個貼切的認識,更好地保護學生的自信心。

  其實每一幅作品都凝聚著孩子們的心血,都蘊含著豐富的內容,作為美術教師應該用欣賞者的眼光來看待學生,體現出人文關懷的精神。其實孩子因家庭,社會環境及自身的遺傳因素,都會產生不同的個性差異。在知識的理解與行為表現及操作中會參差不齊,我在批改學生作業時,取消了評價等等的"不及格"等第。而是用建議性的評語來替代,如果你在用色上對比更強一些,你的作品就更完美。"這些充滿期待和人文關懷的批語,更加體現出美術課評價的發展性和人性化,使成績評價的根本目的得以體現

  第二、實物寫生將提高學生興趣。

  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進行戶外寫生或瞭解並學習民間藝術,如:藤條繩編類、女紅針織類、泥塑類、石刻類、根雕類、攝影類等。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帶學生參觀展覽或博物館,引導學生走進我們偉大的民族文化遺產中去,讓學生去感受、領悟美術的魅力,鼓勵學生在尊重歷史文化的同時,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見解。

  第三、應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美術教育應責無旁貸。我認為培養學生創造力,應做好以下幾方面:1、精心選編教學內容培養學生髮散思維。2、因勢利導、及時啟發、促進創新創新是美術的精神,藝術貴在創新。學生階段是思維和認識活動最活躍的時期,創新意識往往處於潛在狀態,萌芽狀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