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

小學美術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美術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1

  在深入學習了藝術新課標之後,作為一名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要為成為一名學生需要的老師而不懈努力。

  首先,新課標對美術教師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要想上好美術課,不僅僅要有所教學科紮實的基礎知識,還要有跨學科教學的能力。如第三學段任務群中提出,要讓學生學會製作校園微電影,這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大挑戰,語文、資訊科技、音樂、勞動等學科知識貫穿其中。教師若想對學生做出相應的指導,自身要對相關數字媒體技術應用熟練,更要能將相應的跨學科知識融會貫通,這對一線美術教師而言,非常具有挑戰性。

  其次,藝術新課標更注重整體的一致性和系統系。例如,從第一學段任務群中的“體驗傳統工藝”到第二學段的“學做傳統工藝”,再到第三學段的“傳承傳統工藝”。採用層層遞進式知識結構佈局,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體會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而從第一學段任務群中“欣賞身邊的美”到第二學段“感受中外美術的魅力”,再到第三學段“領略世界藝術的多樣性”,更是從學生年齡階段出發,從追尋生活中的美逐漸擴大到追尋世界的美,從微觀至宏觀。這種美術任務群的設計,讓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註重知識教授的系統性,聚焦於不同學段的學生到底應該學什麼、如何學,聚焦於將學生以往知識經驗與將要學習內容的整合與梳理。正如陶旭泉教授在“美術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標”的講座中所說:“要在教學提示中,提出每個學習任務應該理解所教學科的大概念,使教學活動始終圍繞中心目標及核心素養。這種大概念引領式的學習方式,會讓學生學會抽絲剝繭,迅速提高美術素養。”

  最後,相對於以往版本的課標,本次新制定的課標對於學生學習內容要求更加凸顯具體化與實踐化。將義務教育美術學科學習內容分為四類實踐專案,共十六項學習內容,二十個學習任務。這種對於學習內容劃分的細節性是史無前例的。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學段,以藝術實踐為基礎,以學習任務為抓手,將學習內容嵌到相應的學習任務中,這種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方法,給予教師教學更多的指向性,突破了以往美術學科教學不好把握教學難易度的難點。對於學生美術學習的評價,新課標提出所有教學評價的落腳點應在於立德樹人。我的理解是要讓每個孩子在美術學習中獲得相應評價的幸福感和提升感,堅持素養導向,以評促教,注重學生表現性評價。評價不是終點,而僅僅是一種手段,形式多樣的評價方式對於學生而言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挑戰與享受。

  總而言之,藝術學科新課標的制定,對於每位從事美術教學的一線教師來說,賦予了教師更大的操作空間,指導教師從人文角度出發,更多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更加註重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真正體現了美術教育“育人為本”的教育價值。

  小學美術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2

  2020年版的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涵蓋了音樂、美術、舞蹈(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5個學科,以學習任務為抓手,有機整合學習內容,構建一體化的內容體系。藝術課標標準以藝術核心素養為導向,重點解決了藝術課程培養什麼樣的人?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目標是為面向全體學生制定。不是以專業的藝術技能為核心,也不是為面向少數的特長生而定。更多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理解、創造而定。藝術培養的過程側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體驗,更多地依靠學生自身在藝術實踐中的摸索、積累和體悟。

  從美術學科來看,新課標裡明確提高了藝術學科的比例,我們作為未來的美術老師,應該看清背後的含義。我們應該弄清楚我們的定位,我們應該做什麼,應該教什麼,學生應該怎麼學。不能簡單的理解為,美術地位變高了,我們與傳統的語文、數學、英語的主科一樣,我們要與傳統的主科老師爭鋒。基於尹少淳老師對新課標作出的解讀:“音樂、美術學科不可被消解,要保證這兩根支撐中國藝術教育大廈的大柱子不倒,同時新三科纏繞其上,最終呈現出融通、跨學科的效果。藝術新課標既有大綜合,也有小綜合。”我認為,美術老師應該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積極向其他藝術學科學習、取經。老師應該構建的是“未來”課堂,而不在是單一的傳統課堂。美術課堂不僅要有學科內的深度,也要有學科間的廣度。

  小學美術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3

  在五四青年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有幸聆聽了由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主辦的“美術新課標美育新徵程——九年義務教育美術新課標解讀與回應學術研討會”。透過肖向榮、王傑、尹少淳、錢初熹等8位專家教授的專題講解,讓我對新課標的理解更加深入了,更加了解新時代美育工作發展的方向與目標。

  與過去的美術課程標準相比,新的藝術課程標準在標題上進行了大的改變,這就意味著藝術教育將進行大的改革,新的課程標準讓教師更加註重學科融合,注重文化的滲透,透過文化浸潤提升全民的藝術素養,從而達到真正的文化自信。

  透過四個小時的學習,我瞭解了新課標的目標:未來如何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為誰培養人?專家為大家指明瞭教育方向,讓我們對美育教育有了新的認知,為下一階段的美育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次學習讓我對學校美術發展有了新的思考,核心素養、學科融合、過程評價、高質量美育、藝術素養、教師能力等關鍵詞,將成為今後教學活動的主旋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加強自己的美術技能,努力發展美術課程與教學的綜合能力,努力推進美術教育的發展與實施,發展自己,成就學生,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小學美術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4

  在新課程理念中提出: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藝術感知及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欣賞、表現、創造、聯絡融合的過程中,形成豐富、健康的審美情趣;強調藝術課程的實踐導向,使學生在以藝術體驗為核心的多樣化實踐中,提高藝術素養和創造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前做好細緻地安排,精心設計藝術實踐活動。新的美術課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入了更多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在合作中學到新知識。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課堂上做一些改變,學生在一個輕鬆、活潑的情境中,才會樂於嘗試,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並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同時,他們的個性化創意得到了體現和展示,儘管他們的作品還不夠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情感、理想和創造性。這需要老師在尊重、關心、愛護、欣賞學生的前提下,才會達到預期效果。

  小學美術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5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修訂原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創新導向,主要在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兩個方向八個方面發生了變化。聚焦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推動基礎教育課程由學科立場向教育立場轉型。藉此緣由,我透過對比學習新舊兩版課標(2011年版和2022年版),認為新課標在美術學科上的“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核心素養內涵的“新”。新課標提出的藝術核心素養“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與高中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影象識讀、美術表現、創意實踐、審美判斷、文化理解”不同之處在於將“影象識讀和審美判斷”合併,變成了“審美感知”,強調了課程的綜合性,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學回歸到人本身,幫助學生髮現美、感知美,提升審美情趣。

  二是,課程內容結構的“新”。將以往的按學習領域的劃分方式轉變成按藝術實踐進行劃分,以學習任務為驅動,美術語言始終貫穿其中。從課程內容設定的順序可以看出,每一學段均以注重發展學生審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養的“欣賞·評述”為起點,到以強調發展學生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素養的“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再到加強課程內容、社會生活與學生經驗之間聯絡的“綜合·探索”。內容設定層層遞進,加強了學科間相互關聯,逐步培養學生的藝術核心素養。

  三是,教學實施的“新”。由以往按四大學習領域劃分的單一的、獨立的授課方式,轉變為整體的、系統的授課方式,強調以任務、主題或專案的形式開展教學,將知識、技能嵌入其中,透過綜合性、創造性的藝術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深度理解知識、技能,提升綜合能力。

  雖然這裡是以新課標體現在美術學科上的“新”為主要說明,但從該版課程標準名稱《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可以看出,美術學科已經與音樂、舞蹈、戲劇、影視融為一體,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學習理論或實踐的過程中,應該將自己視野擴寬,樹立整體意識,不僅要注重學科知識內的縱向銜接,更要注重知識間的橫向配合。堅持以素養為導向,重視將知識內化、實踐和運用的教學,加強對學生藝術核心素養的培育。

  小學美術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6

  《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從美術學科的角度值得我們再認識:

  核心素養的變化

  美術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是影象識讀、美術表現、創意實踐、審美判斷、文化理解。現在綜合為藝術學科四大核心素養,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藝術表現,更寬的包含了音樂、美術、戲劇、舞蹈以及影視。審美感知,更加突出了本次課改更注重感受和體驗的特點。

  四大學習領域脈絡更清晰

  四大學習領域沒有改變,更加清晰的確定了各階段目標,內容更充實,脈絡更清晰。橫向理解四個學習領域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縱向理解階段目標的分層遞進特徵。

  在國家“雙減”政策前提下,教育部推出的《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中,中小學藝術課程已經提到較高的地位,做為美術教師,我們要明確今後的目標和努力方向,繼續深入研讀新課標,並把新課標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更加重視學生的藝術體驗,從多方面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新課標的頒佈,讓我們認識到我們要從一個美術教師的角色努力向著合作型教師,創新型教師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養,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做一個合格的藝術教師。

  小學美術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7

  新美術課程標準的電子版下發後,為了便於學習,學科組給大家列印裝訂成冊發到每一位老師的手裡,並且在學科組的讀書打卡群開始了共讀《美術新課程標準》讀書打卡活動,督促大家及時瞭解新課程標準的內容和要求。當大家還在一知半解時,獲得了由北師大藝術系主辦的“美術新課標解讀與回應學術研討會”線上學習的機會,就像一場及時雨一樣,讓我們對新課程標準的.變革有了整體的認識。多位教授專家從不同的角度解讀了新課程標準的變化及教學過程及方法的改革,配合時代發展解讀了美術核心素養的內涵,分析了新課程標準下美術教師應具備的核心能力。也通過幾個大單元案例為我們展示新課程標準下課程建設和發展的方向。對我們一線美術教師特別有啟發,讓我們對於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理念認識也更加清晰了。彷彿給現在的教學又帶來了無限生機,大家都非常期待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教材正式出版發行。

  小學美術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8

  今天一上午的學習,滿滿的乾貨,我連中午飯都沒捨得去吃,非常感謝名師工作室安排的這次活動,能讓我在雲端看到和聽到這麼多大師級的人物對於新課標的解讀與回應。作為一線教師,除了聽取專家們對於新課標的深入淺出的解讀之外,

  感觸最深的就是新課標的頒佈和實施對我們一線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陶旭泉教授指出的美術教師的三大關鍵能力,課程領導能力,教學創造能力和美術綜合能力,這三大能力的核心就是美術的技能,而美術技能不僅包括美術特長的技能,還包括其他美術的技能,不僅如此,這些綜合的美術技能還要在真實的文化情境和生活情境中進行應用才能形成閉合。反映在學生身上,他們的藝術核心素養是否達標,要可評可測,可以從學生的掌握、實踐探索以及思維方法來進行考察,那首先老師的思維就要進行轉變,就像錢初熹教授提到的一樣,教育是面向學生的未來,而不是我們的過去。

  我們經常提到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但如何實現這目標呢?今天的報告就給了我們指出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創造力養成的五個基本要素,也就是情境的創設,有動因,有能力,有基礎和行為,創造力只有在這些基本要素的基礎上,才能真的生成。從基礎的對於學科的文化理解到發散性思維的提升,再落實到行動上的研究與探索,在這一系列過程中,都需要老師深厚的教育情懷,給予學生學習的無限動力,這些對於教學創造力的培養缺一不可。

  新課標的頒佈和實施,對於我們每一個一線教師來說既是一個機遇又是一個挑戰,要想快速的適應新課程教學,需要老師們找準方向,提高自我的學習能力和反思能力,透過不斷的查缺補漏,反思研討,總結梳理,才能不斷的深入教學,獲得更多的成功和喜悅。

  小學美術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9

  《2022年藝術課程標準》新課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以美育人,重視藝術感知和情感體驗,突出課程綜合性,強調學科融合與跨學科教學。

  核心素養是這次新課標的關鍵,其重點指向過程,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悟,而非結果導向。課程中的學習任務著重於學科內設計的嚴謹和連貫、跨學科設計的可遷移性、超越學校設計的真實性與可操作性、過程設計確保師生共同參與。考察核心素養透過學生的藝術積累與理解、藝術實踐創造能力以及多維的思維能力。

  新課標的四個核心素養相輔相成。其中,審美感知是基礎,使學生能夠感知體驗藝術美、自然美、生活美、社會美;藝術表現是必備能力,能夠運用獨特的藝術語言進行表達與交流;創意實踐是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集中體現,感受和理解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堅定文化自信;文化理解是正確價值觀引領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瞭解地區民族和國家的歷史與文化傳統,理解文化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係,學會尊重、理解與包容。

  透過美術新課標的學習和理解,我對美術教學工作有了更深的體會,受益匪淺。

最近訪問